第一篇: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肖川的《教育的力量》有感
会宁县党岘初级中学席晶
认真读完肖川的《教育的力量》,心里的确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良好的教育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肖川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这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产生、需要努力、必须汇聚的强大力量。
《教育的力量》是肖川教授从他的教育随笔系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情趣与艺术》中精选百余篇编著而成的。虽然已经阅读过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两书,但捧读这本《教育的力量》随笔集时,我仍然产生了许多冲动与想法:我要把一些思想传播给老师们,我要把一些观点推荐给老师们,我也要把自己的一些随笔进行系统整理……因为,我在肖川的文字里读到了他对教育的挚爱,对学校教育的希望,对教师的期许,对课堂的理解,对人文的敬仰,对民族精神培育的渴盼……而他对“打造有魅力的学校”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给予我这个校长很多启发。
“学校,用什么来吸引学生?”这是肖川问的第一个问题。他列举了十个方面: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质量、同伴关系、课外活动、课业负担、学校的办学条件、校规校纪、学校的社会声望、对学生的评价、学校风气。与其说是吸引学生,不如说是吸引家长。在这十个方面,有的是客观条件,而更多的是主观意愿。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给这十个方面排个队的话,或许首先会考虑“社会声望、学校风气、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课业负担等”;但如果真正给孩子们作个选择的话,他们则会更注重“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评价等”。因此,作为校长,办好一所有吸引力的学校,要考虑的方面的确很多。不过,在我八年多的校长生涯里,从家长、学生处反馈来的重要信息是:“我喜欢老师,所以我喜欢去学校。”老师,成为他们喜欢学校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校长,我必须非常认真地坚定一个信念:教师第一。我希望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能够成为受学生欢迎与喜爱的人。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呢?在我们做的一份调查中有这样的发现:博学、亲和、公正、风趣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许这是一位新老师,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他爱孩子,懂得细心呵护,也能够虚心好学,于是会得到孩子们的喜欢;也许这是一位老教师,但他不刻板,不保守,既凭经验驾轻就熟,又能不断开拓创新,于是,孩子们也会喜欢他;也许这是一位中年教师,要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但他积极乐观、爱生如子,能承担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于是,孩子们会亲近他……因为爱老师,所以爱学校,也会爱老师所教的这门课程。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迁移。我希望孩子的这种积极情感之源——教师都能懂得并领悟自己在良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学习,改进自己,在学生的充分认可与欣赏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职业的幸福与满足感。
“教育者与领导者”是肖川的一篇关于“如何做个好领导”的思考与见解,读后我特别有感触。他对于“教育者”与“领导者”的区别与联系阐述得清楚到位。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反之亦然,一个好的教育者也一定是个好的领导者。他的许多论述给我启发。他说,“人们钦佩的领导者是这样的人:正直诚实,具有远见卓识,富有感召力并能胜任本职工作。一个好的领导者和一个好的教育者一样,一定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说,“真正的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他也说,“一个好的领导者几乎必然要去克服人们固有的惰性或冷漠,以及他们的玩世不恭、不信任或抵制。然而,这都是你的领导工作的一部分。你不被这些消极因素拖垮,坚定而乐观地面对困难局面,是你区别于别人的一个宝贵品质。”是啊,每一个能够成为领导者的人,不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领导者完全的素质与能力才就任的,而是在岗位上不断磨炼与成长起来的。就这一点而言,肖川以上的几条观点的确能够给人积极的暗示与启迪。谁能保证:一定能够“压倒一切”?但“不被一切压倒”的信念与坚韧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谁能保证: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积极的、支持与理解团队中所有工作的?但“坚定而乐观地面对”并努力影响与改变一些消极的存在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强有力的人”不是指盛气凌人、专横跋扈、咄咄逼人的人,而是对人充满体恤、谦和平易、从善如流的人。“强有力的人”就是一个信念坚定、意志坚强、追求坚毅的人。肖川的“强有力的领导者”会成为我一个努力的目标。
还有一篇特别吸引我的文章是“校长的职责与境界”。他说,校长究竟靠什么来形成和保持在师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概括地说:智慧与真情,眼界与境界。对于这个观点我深表赞同。在我看来,校长最大的本事应该是“能够唤醒每一位教职员工心灵深处巨大的潜能,唤起他们对于成就感的需求,带给他们更丰富、更真实和更强烈的成功的体验,鼓励他们自由充分地发展,并将这所有个体的能量凝聚成一股足以推动学校不断进步的力量。”而要
做到这一切,需要校长的领导智慧与个性魅力。我深知还远远没有达到。很多时候,有的老师还只满足于完成一天的工作,因为的确工作负担比较重,工作比较累。大班容量是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一点的责任在于我。一方面优质教育的需求要满足,另一方面学校客观办学条件仍欠缺。而真正的“力量”一定需要自发地、主动地积聚与爆发的。作为校长,我不能不负责任地“强迫”老师超负荷工作,那是泯灭人性的。只有积极引导以期感化,提供支持以期唤醒,以身作则以期熏陶,创造条件以期成就。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是我的想法。因此,加大学校“分享文化”建设,尽可能多地给每个教师以平台、舞台与机会,激发向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积极的氛围熏陶人、用分享的文化凝聚人,让每一个实小的教职工能够确立主人翁意识,发挥自身积极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共同建造幸福的精神家园。为此,当不懈努力,更有作为。
在阅读这本《教育的力量》时,我时不时被一些精彩的随笔感染,迫不及待地要与人分享。于是,我向相关部门、老师进行了阅读推荐。推荐仅供参考,但表达的是一种愿望:教育的力量需要大家共同集聚。我们需要一种力量——厚积薄发、不断进取、敢为人先、超越自我。我们也需要一种姿态——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第二篇: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寒鸦小学 韩凤利
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我再次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着——《教育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使我感受颇深,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后,我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想想在平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有些做法,我深感做为人师的不称职。为了让班级的纪律安静,以自己的意志强制学生不要乱说话;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些问题曾经让学生无数次机械记忆;在有时的课堂上,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强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几岁的小学生,正是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可塑性极强的时候。(范_文_先_生_网)当学生乱说话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是不是不够吸引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不够;当学生同样的问题经常出现错误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不适合学生;当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思维不敏捷的时候,老师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应该试着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开、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青岛天山小学
马田雨
《教育的力量》一书,是我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的教育故事之一。育人工作是有规可循的,转化学业不良学生更需要智慧,因此,教师在平日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要注重细节,从细节入手,去研究个性学生的不同教育方法,真心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李镇西先生生动地再现了在职教师对于后进生的一些“意见”,后进生各种的不如意,让教师们觉得“心烦”。
其次,李镇西先生又提出,后进生在学校中是一群弱势群体,但他们能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上学,参与课堂教学,他们难道就没有让我们心生敬佩的地方吗?
李镇西先生又提出,要转化教师的思想,转变对待后进生的方法。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对待后进生,我们要改变的不是我们的叫法,而是对待他们的行动上。
作为教师的我,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做法仍是肤浅。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想”,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表意见,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品质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才能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我相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依据书中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会发现,其实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会随着阅读、交流与沟通迎刃而解,进而树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会使自身在教育教学上步履变得轻松些。
第四篇:读《力量》有感
读《力量》有感
------《The Power》
书的包装很漂亮,是一本精装书,金色的封面。本书主要阐述了爱的力量,就像是魔法师的咒语书。我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看完它的。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其本身运行的规律。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钱是很难赚的,有钱人很多,但是没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于是,我们从小就对于钱产生向往和恐惧,甚至有点焦虑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始终活在贫困感之中,那么再多的物质积累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只会带来更大的不安。我在读《力量》时候突然就想到了这个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个故事,老马让小马驮着一袋麦子去磨坊,要过一条河,松鼠说:千万别过,水很深会淹死你的;老牛说,放心的过吧,水很浅没问题的。于是小马就迷惑了,回来问妈妈,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判断,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别人的意思,常常习惯于让他人的思想去取代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需要的决定人生方向的很多知识,很早以前就得到了,但是我们忘记世界是复杂的,工作生活的方式需要创新,新的模式新的尝试操作才能有新的发现。《力量》让我清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食物,没有什么是没有就活不下去的。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爱,爱的给予与需求。我们都是一个“磁铁”会吸引来和我们频率一致的东西,不论是幸福还是灾难。我们人生的路径其实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比如说我们喜欢什么专业、有什么样的爱好、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如果你真的把自己调成与愿望相同的频率,愿望会马上实现”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必须得从心态上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很难,并且通过学习和努力来实现做到。
先有快乐的心态和成功感觉然后才会成功。一个感觉失败的人会一直失败的,这个顺序一定不会错的。一定要把快乐作为生活的常态,否则成功之后依然会回到不快乐的“常态”。自己的命运决定于自己,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通过美好的思想和感觉付出行动。从现在起,时刻让自己处想要达的充满热情、快乐、幸福的频率上,让力量改变人生。作者所带给我们的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一本能够让我们认知自己力量的书。正是这被无数人认为独特的、小宇宙的力量。使我们成为生活的强者!现在需要做的只是能和这种力量合而为一,用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努力做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五篇: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1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我再次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着——《教育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使我感受颇深,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后,我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想想在平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有些做法,我深感做为人师的不称职。为了让班级的纪律安静,以自己的意志强制学生不要乱说话;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些问题曾经让学生无数次机械记忆;在有时的课堂上,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强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几岁的小学生,正是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可塑性极强的时候。当学生乱说话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是不是不够吸引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不够;当学生同样的问题经常出现错误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不适合学生;当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思维不敏捷的时候,老师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应该试着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开、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2读了肖川《教育的力量》中的《教师的五项修炼》一文,我思想转变了,行动转变了。它让我意识到这五方面的修炼对于教师来说的确也很重要,需要做一适度的处理。
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文中提到,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出了构筑教师魅力的“五项修炼”,就是教师要加强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我觉得通过这几方面,也能直接体现一个人的气质。
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感染学生上课的状态。穿一身充满阳光的衣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青春的气息。课堂中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学生耳濡目染,师生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大家乐此不彼。
教师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教师素养的一个方面。“表情从容、镇定,能控制冲动,使满意持久,这是表情修炼的应有之义;即使遭受冤屈,仍然保持微笑,这就是修养,就是境界。”文中的这些话让我感触颇深。在平时的工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表现。往往很多是让人觉得麻烦,闹心,甚至窝火,有时真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上课不认真,吵吵闹闹,打架,作业字迹不清楚,作业不完成、不订正等等,五花八门,让人措手不及。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处理事情,对于我来说,真是个难题。当着学生的面发火,首先不说效果如何,单单看到坐在下面,学生一双双充满无辜眼神的眼睛望着你,就觉得自己有些“残忍”——怎么忍下心对着这群娃娃们大吼呢。可是,就算我怎么强调,怎么提醒,同样的错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会犯。如果他们再犯同样的错时,我如何能微笑的和学生讲话,基本是气不打一处来。有时候想想,学生还小,很多事情都弄不清楚状况,还是要慢慢地教育,或许时严时松教育的效果比每次都严厉批评要好得多。
让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让我们的形象越来越完美!只有把学习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