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潜伏读书笔记1000字
这几天没有加班,没有功课,我们过得很轻松。买了《潜伏》每天吃完饭后,美美的坐在被窝里看碟。随着剧情的发展,他总是感叹:“你看这个剧情里三种完全不同的女人,阳光美丽的左蓝、忧伤小资的晚秋和五大三粗的翠平,你要是余则成你会喜欢哪个?”
我说:“当然是左蓝了,那还用说?难道你会喜欢晚秋阿?”
他说:“不喜欢晚秋,但是我不明白,你说余则成为什么会喜欢翠平呢?”
这个问题他总是不停念叨,有时我就会不耐烦地回答,“唉,石头记告诉我们:凡真心相爱的都散了,混搭的最后都长久了。”
可是仔细想想,余则成最后爱上翠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满口粗话,不合时宜的翠平因为爱改变了自己,变得温柔懂事,越来越像个官太太了。余则成也为她改变了很多,从厌恶气懑到无话不说。于是我告诉他,如果我是余则成,我也会爱上翠平的,因为他们之间是好爱情。
当自己还是个女孩时认为,每一个爱情,只要尽力去爱了,就都是伟大的。然而现在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爱情,的确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的爱情,好的爱人,它能激发你更好的一面,使你成为更好的人。而坏的爱情,只会让人变得更糟糕而已。在一场糟糕的爱情里,人们会发现:我本来是个不贪财的人呀,为什么遇到他却变得斤斤计较。我本来是一个很大方的女人呀,遇到一个经常关机失踪的男人就会变得很疑神疑鬼。我本来是一个很绅士的男人啊,最后却向女人挥起了拳头……我想这才是一场坏的爱情最糟糕的地方,它会唤起我们内心阴暗的一面,让我们渐渐的变成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而一个人要是不喜欢自己了,就会焦虑,纠结,神经兮兮。所以人,不要作自己都不喜欢的人。这不是自恋,这是生存下去的出路。
爱情,就是这样神奇,好的和坏的,都一样的神奇。洪晃曾说过,和陈凯歌生活的日子,让她把一生的缺点缺陷都暴露无遗。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人,他和前女友谈了7年多,坏的爱情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7年以后,该分手的还是会分手,但是他却已经变成了一个不美好,不可爱的人,最终丧失了去爱别人的能力,和感受幸福的能力。这才是很悲哀的事。
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其实这也是很多男人喜欢年轻女孩的原因之一。好多中年妇女,会以为男人只是不爱她们的身体,但其实,是因为她们真的已经变得不那么让人爱了而已。她们的心,已经积累了那么多的抱怨,恨,怀疑,不满,算计……她们如何,能让人觉得和她们恋爱是一件美好的事呢?后来的男人,有什么责任要去承担她从前留下的种种负担呢?而年轻的女孩,就像清澈的泉水一样,她们还没来得及受伤害,还没有被这些东西感染,所以很多老男人喜欢年轻的女孩。除了她们年轻的身体,还有她们干净的,阳光的心。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很多老男人的心,也是早就乌烟瘴气,乌七八糟的了,而年轻的女孩们却误把老男人有的抱怨,恨,怀疑……当成成熟。这个道理,男女通用。
和lg的相识是个巧合,在很多人眼中我们属于闪婚一族,但是我们在一起都能发现自己和对方身上的美好。然而,谁能保证自己,就一辈子不受伤害呢,谁又能一辈子在糖罐里泡大,不受负面影响的侵蚀呢?所以佛祖之所以牛b,是佛家告诉我们心性是要靠养的,谈过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你要计划你的未来,但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爱护你的心,把那些负面的浊气排除,让心干净起来。要警惕那些已经离开你的人,在你的心里已经留下了阴霾的种子。拥有一颗干干净净心的女人,是涅磐里飞出的凤凰。涅磐重生,那是需要力量和勇气的,并非仅仅靠善良就可以。
写到最后我再给《潜伏》编个结尾,最讨厌那种看到最后,连一点心灵慰籍都没有的片子了。晚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为了掩护余则成牺牲了,中央下达指示让余撤退。不干这行了,余自然也就很顺利地找到了翠平,两人重逢,抚养孩子,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全剧终)。
第二篇:《潜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潜伏》有感 故事发生在1945年至1950年,从抗战末期一直绵延到国民党败退台湾,期间经历了国共合作、调停、战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作者龙一,本名李鹏。河北盐山人。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调天津市作协至今,现为天津市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短篇小说《潜伏》后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
主要内容为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接到重要任务,和上级吕宗方赴南京潜入汪伪政府,暗杀叛逃的李海丰。吕宗方初到南京便遭枪杀。余则成单枪匹马暗杀了李海丰,得到军统嘉奖。这时,共产党特使突然告诉他吕宗方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更让余则成惊讶的是,深爱的女朋友左蓝也是共产党。根据吕宗方对余则成的评价,特使希望余加入地下党。余则成无意中发现戴笠等人为私利而向日军泄露新四军情报,也彻底看清国民党失去民心的原因,加上左蓝的劝告,遂弃暗投明。党组织要求他留在军统,潜伏待命,代号“峨眉峰”,“深海”。余则成受命到军统天津特务站,站长吴敬中要求他把夫人接来。党组织给他派来了大方朴实、泼辣耿直的女游击队长翠平,让两人做起了假夫妻。练过功夫、枪法如神的翠平不适应吃西餐、打麻将的官太太生活,闹出不少笑话,多次强烈要求离开,二人在生活细节和性格上也冲突不断……
看《潜伏》我五次落泪。
第一次是左蓝牺牲后,余则成当时是丝毫不能,更不敢留露什么的。于是他在左蓝的遗体前沉默并抽搐着。这种沉默中的抽搐让观众的心与情与他一同抽搐成了浓爱无言,大爱无声。
第二次是左蓝牺牲后,翠萍从站长妇人那得知余则成曾经的爱人是左蓝,翠萍回到家里便急头掰脸问:“你和左蓝在重庆的时候是不是相好?”
余答:“是”
翠萍:“真是相好啊?不是执行任务吗?”
余答:“不是执行任务,是相好。城里叫恋爱。”
翠萍:“那你他妈的不告诉我?”翠萍顿时激了,疯狂地抽打着余则成。
正当人们的心预想着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既将暴怒发作时,翠萍满含热泪动情地说:“我要是知道你们是这种关系,我在她牺牲前我就会告诉她。我跟你是假的,你肚子里只有她。”停顿了好一会儿,翠萍说:“她闭眼之前有个名份,心里会美的。”
余噙泪说道:“这些话,我在她遗体前都说过了。谢谢!”
此时的音乐深沉而悠长,当时的余则成包括观众在内的所有人突然从一个女人吃醋嫉妒的预测里升腾了一种伟大的暖流!
第三次是余则成从电文中得知翠萍牺牲的消息之后,他剧烈地呕吐,腿突然瘫软并反复摔倒。剧情与演员这种无声的演绎真实得达到了人的生理组织的变化。人,受到强烈的刺激之后,肝、胆、胃、肾等组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余则成剧烈地呕吐和不时地摔倒一同与观众的生理组织反应产生了共震,这共震波及人心。
第四次是党组织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呼唤儿子回家的明码呼叫:“儿子/你快回来吧/妈妈不再需要你的奔波/听到隆隆的炮声了吗/那是妈妈呼唤你的心跳/家里的柴门为你打开/炕头的油灯为你点亮/全家的牵挂啊/是鲜红美丽的窗花/妈妈为你守岁/为你祈祷/回来吧/我的儿子/妈妈等你回来/迎接1949年的春天/”
伴随音乐悠深的起伏,余则成的两行热泪同时牵出了观众的眼泪。
第五次是最后一集机场的那一精彩瞬间。翠萍的生死突然有了结论,他们离得那么近,又那么远。在众多军官急于逃亡而无暇其它的机场上余则成做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举动,做着他们曾经玩过的游戏,连续学振翅的母鸡“咕咕”地鸣叫。在这个情节里至少有两种内涵:一是他要提醒翠萍去取回留在鸡窝里的重要资料,因为此刻已经没有人能够托付了;二是牺牲而复活,意外相见而不可言表的情爱传递。此一幕将整个《潜伏》推向了最最高潮,孙红雷将那种无法表白的神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记忆犹深。
我想,这个故事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被拍成电视剧后那么受欢迎,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之外,更多的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过程,一个共产党员党性慢慢形成与成熟的过程。余则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在作者笔下,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大丈夫。思想上,他也有过迷茫与犹豫。个人感情上,他也有过两段美好的爱情。甚至他有了一位爱他的妻子,以及连他都不知道的孩子。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可是在那样特殊的环境下,他见到朝思暮想的恋人左蓝,却相见不能认,他为了继续追查特务名单,只能忍痛与结发妻子翠平分离,而这一走,就是永别。试问对一个凡人来说,哪一次分离不是肝肠寸断的痛,而余则成还要为任务将这种悲伤与思念深深的隐藏。
不得不承认这是部在努力逼近真实,极力展示智慧的剧情。它真实的故事让人联想到了残酷,联想到了想那种让人窒息的气氛,甚至想真诚地向那些英雄们鞠躬。
第三篇:潜伏读后感
潜伏看似一本办公室争斗的书籍,可在我看来,争斗只是一种战术,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更好的生存,这种生存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一种思想意识。
潜伏看似一本办公室争斗的书籍,可在我看来,争斗只是一种战术,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更好的生存,这种生存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一种思想意识。潜伏就是讲思想意识和命运之间关系的书。
人的所有行为来源于思想,思想决定着你走那条路,而这条路是否适合你,就要靠你的判断了,有些人认为这是命,没错,你的思想意识决定了你的命运,也许你的行为正好是对你有利的,可这只是运气,没有思想的指导,你很难一直保持这种好运气。
很多人都说环境不好,自己做不成事情,说实话,环境是每个人形成的,如果你认为环境不好,但你还能在那待着,那说明你也是这环境中的一部分,不要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其实你就是他们。
书中的企业是个上市公司,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我相信这个企业的文化在一开始就是好的,它推动这个企业快速的发展,当成为上市公司后,当有更多的管理者空降过来后,文化在新的价值观,新的思想意识下,就会产生变化,这也是我考虑的,我们认知的文化能不能保持不变。文化一旦被管理所绑架,我们如何做?
一本给初涉社会,乳臭未干的我带来震撼的书。整书直接一针见血的告诉你,社会的黑暗,职场的斗争,利益的纠葛,就像《蜗居》这个电视剧当年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是一样的。《潜伏》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受利益驱使的,都会为了利益而去使出狡猾奸诈的手段。告诉我们凡事都应该用利益的眼光去看,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的对你好和坏,人人都处在这个大漩涡当中。既是你不去斗争,认为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好的结果,麻烦也会找到你自身上来。《潜伏》给你讲述了所有人类社会所纯在如自私,嫉妒,贪婪等,而且你还必须去融入其中,学会这些。对于一个一贯以理想主义奋斗的孩子来说,这本书的冲击的确很大。
但是《潜伏》里说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潜伏》不是在教坏你,教你怎么在社会中使诈勾心斗角,社会就像一个斗兽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竞争当中的,而《潜伏》就是教你如何活的更久。
《潜伏》用犀利的手法,精湛的案例,从王小峰林丛这些普通的办公室白领的职场故事而表达出一个个生存的手段,看完之后,恰是感觉像看了一部谍战大片。那一幕幕转折,一招招出手,都让我们感叹作者能够构思的如此巧妙。但是在整本书中,有几个观点总结出来,是作者一直想表达但是没有完全概括的。我认为这几个观点才是整本书的精华,它既是前提,又是核心。如果没有懂得这几个道理,那么完全谈不上运用职场手段,甚至会在整本书中迷失价值观和方向。第一,要有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野心。做人做事,都应该有个目标,没有目标,更谈不上运用各种技巧。第二,耍技巧的前提是有真本事。在耍手段之前,必须有扎实的业务基础,能够确保完成这件事情。基本功做好了,才有和别人拼的能力。第三,利益选择原则。任何人在职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可能是短期的利益,也可能是长期的利益,可能会为了长期的利益暂时先放弃短期的利益而吃亏,但归结到最后都是一个目的。当你对于某一事情发展不懂得时候,你只要想到会有利于谁,损害到谁的利益,自然就知道了本质。但是这不能以一概全,职场上是如此,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是不能用利益价值观来衡量的,如果将这种观点也生硬的套用在生活中,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1.办公室里的两种角色:主角、龙套
a.有野心、有目的、有志向的人是主角
b.碌碌无为,只想偷懒省力,不想和比尔竞争的就是龙套
c.职场中,龙套永远是多数,若觉得自己很合群,自己做的事情和大多数人一样,自己并没有比别人多做一些,那么自己就是龙套了(在我看来,谁都不愿意跑龙套,谁都想做主角)
2..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a.一个真正的职场高手,永远都不会等着上司的恩赐,而会去做利益交换
b.自己的职场价值是利益交换的资本,所以努力使自己更有价值
3.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为之奋斗
a.职场中,经常会有老板或上司给下属画一个很大的饼图,让大家为之奋斗,可其本质是老板们让下属帮自己完成自己的理想,而下属在奋斗中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目标---艰辛的努力,成就的却是他人梦想
4.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a.职场是一个很复杂的利益链场所,很多个派系,理不清的斗争局面,不能随意站队,不能锋芒毕露....b.保持独立性,做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c.任何事情或局面,需认真分析各方面脉细,清楚什么样的做法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并损失了哪些人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是否对自己有利,力争把握事情的全局,放远自己的眼光
5.不要相信空头支票
a.上司说要给你的不一定会给你的,要给你的不说也会给你
b.上司的所有承诺其实都是空头支票
c.只有三种人能拿到好处:一逢迎拍马屁的人;二事先兑现好处的人;三是长期给上司带来好处又随时会挌桃子的人
6.公司利益不是集体利益
a.公司利益只是老板的利益,当你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工作时,别指望上司给你加薪,因为你的努力把别人的活都干完了,让同事无事可做而危害了同事的利益,严重时危害了上司利益,因为你没有站在上司的角度考虑上司的利益,唯一得利的老板又很少能够关注你,因此你很少有提薪升职的机会
b.自己的利益第一位,其次是上司的利益,最后是公司的利益,职场中自己不保护自己的话没有谁会“同情”你。
7.职场永远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自己的心态。
a.外界的环境是刚性的,而自己的心态是柔性的。
b.重温历史轨迹,阿谀奉承的小人总能得利,抱怨的都是底层有才干的诚恳人
c.要相信真本事,但不要迷恋真本事(职场中不得志的人才屡见不鲜)
上面只涉及了一些对职场的看法及心态,其实书中讲到很多斗争局面的招术,没有涉及的原因是不想自己成为一个老谋深算的人,若以后不幸遇到相同局面,期望自己能够保护好自己即可。不期望参与职场斗争,只希望实现自己的职场梦想。
读完《潜伏在办公室》若有所悟,也在书中寻找着自己。黄陵华式的狂傲、老拉式的平庸、鲜于式的阴柔、冯晖式的偏执、林丛式的高调、王小峰式的大善、蒋怡式的小丑、张宇式的超然,无一不是职场中的人物典型。职场即人生,书中讲的是职场,但实际展现的,却还是人生。
二十三条职场潜规则,二十三种人生厚黑学。
一、你是小人物么?办公室里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志向决定命运。
二、你是别人的奴隶么?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三、你和同事平等么?你一定要有远大志向,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赚钱吧。
四、小心驶得万年船。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五、交流是一种武器。偶尔跟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六、置之死地而后生。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立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七、你是上级的私产。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八、缓冲的消失。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的敌人。
九、正反耳报神。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十、做得多不如做得对。做事做得好,干活干到老。
十一、奴性的消失。上司不是可效忠的,而是可利用的。
十二、不做排头兵。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十三、傻瓜最容易生存。少一点诡计,多一点装傻。
十四、不遭人嫉是庸才,常遭人嫉是蠢材。一定要有缺点。
十五、不公平的关系。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
十六、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等着别人的恩赐,要进行利益的交换。
十七、九真一假的神奇。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十八、信任的反面。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十九、与上司相反的立场。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二十、后退才是进攻。要叫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二
十一、正面的谎言。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二
十二、永远存在的伤害。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边,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二
十三、知行合一。可以行小恶,但结果是大善。允许用比道德低的方法做事,但必须实现比普遍道德还要高的目标,用超越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理想。
除此之外,清晰目标,思想独立,把握主动,步步为营,中庸隐忍,大智若愚,借力使力,致命反击是《潜伏在办公室》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关键词。如此看来,职场倒像是战场,甚至是杀场了。
问世间信仰为何物?在信仰迷失而泛滥的时代里,因龙一的《潜伏》,爱屋及乌,迷上了陆琪的书。一部“职场现形记”授人以渔,印证了王明阳传授的“知行合一”。正所谓“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
第四篇:《潜伏》影评
《潜伏》影评
1真的很喜欢剧中的那些小小的细节,看的你不由自主的会心一笑或是心底一暖。你不会为它落泪,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因为它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正是有了那一个个微小的甚至不会有人去言说的小小细节的点点累积,让厚重深邃的爱与感动不知不觉间驻进观者的心底,潜伏着,直到那一个个经典的瞬间出现时爆发,然后——泪水滂沱……
不吐不快的我就来道道自己喜欢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吧!
想很多人一样,我也爱极了翠平试枪的那场戏,不过自己也非常喜欢成功除掉陆桥山之后,翠平去给余则成送饭时两人在办公室的那场戏,喜欢余则成换沙发挤到翠平身边,一边嚼着饭吸着鼻子一边对翠平说“你枪法真好!”时眼里对翠平的欣赏和语气中隐隐的自豪——(我觉得)那一刻他心里已经把翠平当作了自己的女人,他在为自己妻子的出色而由衷的骄傲、自豪!
然后翠平带着小女人的得意,神情中隐隐含羞带嗔的对余责成说“打你的那枪……我手抖了。”那一刻的翠平让我想到了一个武侠小说中用的泛滥的词——侠骨柔情。我虽是女子,但我真的羡慕那一刻的余则成,羡慕他的幸福,只为翠平的这一句话。这个女子天不怕地不怕,突然交给她的暗杀任务她完成的潇洒完美。等待时机、举枪射杀,那一刻她的眼中始终透着自信、笃定的光芒,沉着果断的气韵衬着那身军装,军帽下她白净坚定的脸庞美得让人只能去仰视!然而在她心爱的人面前她说自己手抖了,枪法好、胆子大的她为了那虚放的一枪手抖了,只因为枪是对着自己的心上人。哪怕只是虚放的一枪,哪怕她知道自己不会伤到他,但她还是紧张了,真真应了那句古话——“事不关心,关心则乱。”朴素的一句话中含着多少爱,也许只有那个听的人才最明白!余则成是聪明的,他明白,所以那一刻他是无比幸福的。他吻了她开枪的手,那个吻是他给她的最甜蜜温情的奖励也是他对她心意的回应。笑闹间的两人默契甜蜜,谈笑中两人笑容那么美……
最后几集中很喜欢这样一个镜头——余则成在半夜接到廖三民的电话后焦急时,翠平抬手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镇定的对余则成说:“这时候需要冷静。”然后两人对视。总觉得那一刻的翠平真的在三年的天津生活(有刺杀陆桥山的成功和许宝凤的失误)和余则成的影响下成熟了,从一个不懂地下工作的游击队长成长为一个冷静沉着的地下战士。而余则成也在和翠平结婚后在妻子的面前越来越真实,那一刻两人相互扶持,那一刻他们夫妻同心。
也是从那一刻起,发现翠平真的变了,没了从前的莽撞冲动,同时难得的是她骨子里的豪爽之气却仍在,那一下拍下手还是挺重的(o(∩_∩)o...),但让人看来却越发显出她的可爱。后来翠平撤退时,在沙发上对余则成恋恋不舍,但在表达过自己的不舍后她放开的心爱的人,麻利的把手雷装进手包,起身走到门
口穿上大衣拧开了门,对余则成笑着,然后按照余则成的命令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之后的假死、躲藏、从鸡窝里取情报,一切的一切她做的有条不紊、沉着冷静,在离开余则成后的翠平身上似乎能看到余则成的影子,一样的深藏不露、一样的坚定冷静、一样的为着他们共同的信仰战斗!凤凰浴火而重生,三年的天津生活不但让翠平收获了此生难忘的爱情,她也从自己爱的那个人身上真的学到了许多,她已不再是三年前初到天津时的那个翠平了。
其实真的很喜欢导演给予的结局,没有那个让人心痛遗憾的结局,心头的痛、眼中的泪也许没有那么多,那份震撼也会淡一些吧。在看完结尾时,突然记起以前读过的一段关于悲剧的古怪注解——一个故事的悲剧不在于最讨读者欢心的角色死去,或者是最不讨读者欢心的角色居然死不了而在于一位人物在距离幸福仅一步之遥是带着微笑夭折了。其实在看到翠平出现的时候就隐隐猜测着她和余则成最终谁会死,或者两人一起死(呵呵,不要骂我冷血……可能是近年反特谍战戏看多了,思维定式觉得最终会死人……)。但看到中间时我真的不敢再去猜测了,太过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不忍去破坏。看到二十六七集的时候真想让它演的慢点儿,希望它就这么一直演下去,哪怕没有结局。然而结局还是来了,他没有被发现也没有死,她也没有死甚至他们的爱情结晶都没有受到那颗手雷爆炸的影响(呵呵)顺利诞生了,从这个角度说老天爷(或者说是导演,呵呵)是眷顾他们的吧。
但最终的最终——生离的悲凉与无奈似乎比死别来得更加令人震撼、令人难以接受。山高水远吗?在那个已经有了飞机的年代,从天津到台湾也不过短短两个小时(听余和站长在飞机上飞行员说的),近在咫尺。然而那又是个多么特殊的年代,一水相隔便是咫尺天涯。一朝离别散,此生唯有相思远!
活着的翠平和余则成也定然是明白的吧,但翠平还在伫立山顶日复一日的了望,余则成还在锲而不舍的问询,他们在理智的绝望中执拗地尽力找寻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我愿意去相信余则成的那句话——“最重要的是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哪怕那希望渺茫的连他们自己都不能确定,但他们仍愿意去为那个希望做出全部努力,去等待、去找寻。也许真的会有奇迹,在天津潜伏三年都安然无恙的他们也能逃过之后的大风大浪,也许很多年后他们真的能够再相遇,到那时——无论是在哪里、无论他们的容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要他们静静相望、相视一笑,不需要任何言语,分离岁月中的无尽心酸苦楚都会化作过眼云烟。往事上心,那些铭刻在记忆深处的甜蜜与美好都会化作现实。
真的是导演把之前的两人之间的生活通过那一个个细节渲染的太过美好,那些玩笑间的默契、调侃中的笑意,让人不愿、更不忍看到他和她伤心,不愿看到甜蜜平淡的他们天各一方。怜惜着群山之间翠平遥遥远望的执着,心疼着新人在侧的余则成眼中滑落的泪水……隔了水千重山万座,他们的心却始终相互惦念,此爱化作相思泪在两人的心底默默流淌。
于是私心里真的真的希望许宝凤没有被李崖发现,让站长可爱的太太带着翠平离开,然后余则成和站长离开,再然后这两对夫妻会在南方重聚。成熟的翠平可以像小女生一样骄傲的告诉余则成自己怀孕了,余则成会眯起眼笑得满足。两人继续潜伏,继续为着他们共同的信仰努力,哪怕最后迎接他们的牺牲,料想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妻在同生共死的那一刻也会是了无遗憾的吧……
看到很多朋友在帖子里说着《潜伏》中办公室哲学的勾心斗角与金钱的重要,不是没有察觉,内心在感慨昨天与今天的相似之余却依旧很想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似,才让我们更加钦佩、更加喜爱剧中在浊世之中坚持着信仰,怀抱着对生活美好期盼的余则成吧!
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硝烟的年代,物质生活的一切让大家觉得自己没有信仰、没有理想、得过且过。然而大家还是会被《潜伏》感动,被余则成感动。想说虽然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但其实大家的心中,在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角落,都还有着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和真诚向往吧!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潜在向往所以才会为剧中的人物的命运伤心、落泪。所以在看到了尔虞我诈的办公室潜规则的同时,我也在各位朋友意指当下的言语中看到了失望、批判甚至嘲讽的言语背后纯真的心。若是没有这样的心是不会爱上《潜伏》,爱上余则成、爱上翠平的O(∩_∩)o…
看到了贪腐、狡诈的职场里的黑暗但却也发现在这黑暗中行进的人们看似麻木却还是在心底潜藏着一份美好,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为《潜伏》感动。这种感觉也很像《潜伏》的结尾,悲伤残酷中依旧孕育着一丝希望,不是吗?
真的很喜欢《潜伏》,打从心底矛盾的爱着它的结局,所以才有了上面那些矛盾的话。这是我第一次发帖子(之前只是跟帖)。我是80后生人,准确的说是85后了。也许有些话稚嫩的忘记了现实的残酷,也许走过的人生路还太短,还不足以让我深刻。
《潜伏》影评
22010-03-07 09:58
看了潜伏,真的觉得是一部好片子。也许因为拍摄不到2个月,给我的感觉是很多东西终究是没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我总觉得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仍然有些欠缺,无法通过肢体语言或者眼神等等很好的表达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想要发泄出内心的痛苦又不能在国民党面前露出自己是共产党的马脚,我想很多这些时刻余则成是非常挣扎,但是更加饱满的人物神情没有表现出来,因为拍摄时间太短,很多事情无法做得那么全面。总的来说,这还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我给9分。
潜伏最终留下了遗憾,导演的安排有他的深意。翠平(桃花)站在山岗上日
夜盼夫归,但两个人却是越来越远,越来越没有希望,为了革命牺牲了许多许多,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孩子长大问起他们的父亲,翠平会很自豪的说起他们天津的故事,但那些对于整个生活来说只能是一个碎片,原本就短暂还连不起来。看到那里的时候内心突然有点酸楚,这就是命?
当他们在飞往台广州的航班上时,飞行员告诉他们要在台湾临时降落,余则成说“命”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百感交集。他的命运被自己控制还是被组织安排,他不想去台湾,却不能不去台湾,他想找到翠平,却不知道翠平是桃花,他没想到晚秋会成为他以后的妻子。这就是命?生命真的是难以揣测,什么叫造化弄人。命这个话题真的很深奥。
说到晚秋,这个女人是我在潜伏中最喜欢的女人。天真,简单,典型的学生妹。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变故,也许她不会认识余则成,会在家人的介绍下,相亲结婚,相夫教子,过完一辈子。但是时代决定了她的生活,成了寄人篱下的女人,忧伤成了她的代号,用流行语来说,晚秋总是那样的纠结。她的整个成为了忧伤。为了自己,为了余则成,为了自己的生活。自始至终,想要和余结婚,为了余则成可以抛弃一切,知道了余是共产党还完全的掩护包庇他,痴痴地女人。对于这样的女人,很多男人都喜欢,但终于生活不如电视那样的简单和剧情化。晚秋最后的出场,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出人意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晚秋坐上驴车的离去就是她的离场,这也许就是导演的高明。晚秋不再是过去的晚秋,看到的是一个成熟、目光坚定地事业女人,不知道她和余潜伏是她的极力争取还是组织的安排,不得而知,但是她过去的小小理想成为了现实,与余则成结婚了。
看到了贪腐、狡诈的职场里的黑暗但却也发现在这黑暗中行进的人们看似麻木却还是在心底潜藏着一份美好,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为《潜伏》感动。这种感觉也很像《潜伏》的结尾,悲伤残酷中依旧孕育着一丝希望,不是吗?
看到很多朋友在帖子里说着《潜伏》中办公室哲学的勾心斗角与金钱的重要,不是没有察觉,内心在感慨昨
第五篇:潜伏观后感
潜伏观后感
《潜伏》 讲述了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加入地下党并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故事。党组织要求他留在军统,潜伏待命,代号“峨眉峰”、“深海”,并与翠平假扮夫妻以作掩护。在天津站期间,余则成几经争斗晋升为天津站副站长。他冒着巨大的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化解了几次危机,营救了许多同志,获取了许多情报,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保证余则成的安全,翠平甘心换为真名等待丈夫归来。跟妻子失散后的余则成,处处打探翠平的下落,可他却连翠平的真名都不知道。组织上又下达了新的潜伏任务,来到台湾的余则成需要跟新的同志组成家庭来掩护身份,他立下誓言,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用余则成的话说,他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飞来一颗子弹,就倒下了。如此危险,但他从不退缩,这深深的感染了我。
余则成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为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个人幸福的前辈的缩影。从1840年中国大门被打开,无数仁人志士就开始探索救亡之路。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尝试和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三座大山,迎来了新的篇章,走在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大道上。但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不能忘了像余则成一样牺牲个人幸福甚至是洒下热血的前辈们的奋斗。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一百多年的历史,千千万万人的牺牲。有些人留下了名字,有些人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像余则成一样的无名英雄,也值得我们纪念,我们不能忘却。他们曾经
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曾经克服了怎样大的困难,曾经做出了怎样的巨大牺牲,都值得我们铭记。
从前不喜欢近代史,觉得近代史屈辱,沉重,而喜欢古代史,辉煌,有趣。但看完潜伏,我不禁对这些曾经为我们的幸福牺牲的无名英雄们肃然起敬,发觉近代史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古代史繁荣开放,辉煌大气,而近代史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但它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维系它们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管遭受什么屈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民族精神,始终不渝。
荣耀与屈辱都是一个民族的记忆,铸成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你知道你从何而来,身在何处,应向何方。我们作为和平年代的新青年,站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肩负着属于我们的历史责任,要牢记历史,面向未来,怀着对前辈们的崇敬,沿着他们的脚步,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