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和答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12: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和答案》。

第一篇:2014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和答案

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A)。

A、德育为先B、能力为重C、终身学习D、全面发展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D)。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想农村倾斜

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科教结合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C)。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4.“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B)。

A、全民教育B、终身教育C、特殊教育D;精英教育

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实性知识领域基本要求的是(D)。

A、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B、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B)。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D)。A安全教育B、艺术学习C、体育与健康教育D、研究性学习

8.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C)。

A、抓关键期教育B、启发诱导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

9.教育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发展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10.“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D)。

A、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布鲁姆的发展教学法D、洛扎诺夫的按时教学法

11.教师用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

A、参观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

12.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A)。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联系、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

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1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

A、讲授课和复习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15.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措施因素是(B)。

A、政治经济基础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

16、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观念是(A)。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D、完善学习的人格

18.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要通过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习得道德行为的模式称为(C)。

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9.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属于(B)。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2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习的闪光点在客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的原则是(A)。

A、长善教失B、正面疏导C、知行统一D、从实际出发

21.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A)。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2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只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3.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A)。

A、建构主义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

24、美国心理学家蒙卡特尔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智力是(B)。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情境智力D、经验智力

25.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思维的(D)。

A、间接性B、抽象性C、稳定性D、概括性

26.学生在看完《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后,头脑中出现哈利.波特的形象属于(C)。

A、无意形象B、创造形象C、再造想象D、幻想

27.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不想起床,又怕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B)。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8.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A)。

A、联结-试误说B、顿悟说C、认知-目的说D、认知-发展说

29、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出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C)。

A、调节功能B、评价功能C、传承功能D、激励功能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意志品质是(D)。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31.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D)。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皮革马丽翁效应

32.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是(A)。

A、变式B、比较C、概况D、抽象

33.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C)。

A、骑车B、跑步C、写作D、跳舞

3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B)。

A、外部指导B、预防与促进C、补救与矫正D、心理治疗

35.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A)。

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

3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B)。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B、用一个词句造句C、幻想成为“蜘蛛侠”D、荡秋千

37、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D)。

A、情景记忆B、运动记忆C、形象记忆D、语义记忆

38、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情绪状态是(B)。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3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是有(D)。

A、整体性B、选择性C、动力性D、层次性

40、心理学研究表明,能使知识保持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程度为(C)。

A、50%B、100%C、150%D、200%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41、《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规定》,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等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对)

42、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对)

43、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只是后,再学习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错)

44、教学的基本理论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错)

4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对)

46、性格是个体对显示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周后天因素影响,没有好坏之分。(错)

4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对)

50、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错)

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对)

54、定势可能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对)

55、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基本特点。(错)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56、《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变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2分)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材的“教材”,具有统领教学的作用。(1分)

(2)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确定教与学的规定性及其内容和要求。(1分)

(3)课程标准是是了解学校学科教学的载体。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分)

57、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5分)

参考答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58、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自己设定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四)归因训练。让学生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或者内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

(五)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六)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

59、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

(2)发展创造性想象力,并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3)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5)组织活动并结合各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60、简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答案:

(1)复习时机要恰当。要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复习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3)复习次数要适宜。复习数量要适宜、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61、简述说服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道德观点的方法。

运用说服法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说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

第二,说理要注意差异和时机。

第三,说理要具有趣味性、知识性。

第四,教师要以诚待人。

第二篇: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

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测验的()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A.专门职业 B.职业 C.技术 D.行业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 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A.反省 B.建构 C.顿悟 D.反射

5.()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A.2006 B.2007 C.2008 D.2009 6.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A.君子 B.兼士 C.圣人 D.绅士

7.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8.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和()。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9.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学手段

10.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师的()。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1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深化拓展时期

12.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1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识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4.“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A.禀赋

B.家庭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育环境

15.学生评价的功能有()。A.诊断功能 B.导向功能 C.发展功能 D.管理功能

16.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模式为()。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课堂中心 D.书本中心

17.为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学生会努力学习,这里的好名次属于()。A.正强化物 B.负强化物 C.一级强化物 D.二级强化物

18.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A.教学相长

B.及时而教 C.道法自然 D.道而弗牵

19.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A.资质优异儿童

B.智力落后儿童 C.情绪困扰儿童 D.学习困难儿童

20.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A.桑代克

B.武德沃斯 C.奥苏贝尔 D.贾德

三、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21.___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22.________创立了“发现法”教学。

23.________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24.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

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6.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________准则和法纪________的总和。27.神经元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

28.情绪中既包含有________成分,也包含有________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29.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0.________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31.自从有了学校,便有了教育。()32.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33.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铃声是作为强化物而出现的。()34.认识的发展也导致情绪产生变化和发展。()3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36.动机 37.学科课程

3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39.德育 40.情感 41.心理评估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43.教师如何采取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4.简述气质和人格的区别。45.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46.简述教学组织形式中道尔顿制的具体做法。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47题10分,48题11分,共21分)47.请谈谈你对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的理解。48.试述教育是如何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2. A[解析]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专门职业。

3. 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4. C[解析]顿悟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织,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细节,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整个情境。5. B[解析]略

6. A[解析]孔子主张推行政治改良路线,需要一批有道德、有才能的从政贤才,也就是君子。

7. B[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D[解析]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这里的“劳”指的是劳动技术教育。

9. A[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10. D[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论、行动来影响学生,即为示范者角色。

11. 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是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12. C[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则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即为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13. A [解析]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命题网络。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

二、多项选择题

14.BCD [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后天影响。15.ABCD[解析]略

16.ACD[解析]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课本,通过课堂讲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7.AD[解析]当某种刺激增加时,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即为正强化物;二级强化物是与一级强化物配对后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由社会文化决定的特权、社会地位、财富、名声等构成决定人类行为极有力的二级强化物。

18.ABD[解析]《学记》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

19.ABCD[解析]特殊儿童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天赋优异儿童;一类是身心障碍的儿童。分开来讲即包括资质优异的儿童、智力落后的儿童、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考生要注意资质优异的儿童也属于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切不可片面理解。

20.AB[解析]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否定了形式训练说,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后武德沃斯将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

三、填空题 21.裴斯泰洛齐 22.布鲁纳

23.科尔伯格 24.癸卯学制 25.强化

26.思想政治 道德规范 27.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信息 28.认知 生理 29.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30.行为塑造

四、判断题

31.× [解析]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教育(非制度化),有了学校后,便有了制度化的教育。

32.√ [解析]泰勒的评价目标更多注意的是结果。

33.× [解析]食物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强化物,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引起狗的条件反射。34.√ [解析]略 35.√ [解析]略

五、名词解释

36.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期间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37.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3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要求教学要照顾到个别差异,也就是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39.德育:又称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40.情感: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41.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六、简答题 42.[答案要点] 班级的学习管理;班级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管理;班级的体育卫生管理;班级课外活动管理;班级财物管理。43.[答案要点](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44.[答案要点] 其主要区别是:(1)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人格本质上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2)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人格出现得比较晚;(3)在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气质,而动物是没有人格的;(4)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人格特征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如学业特质焦虑等);(5)受较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45.[答案要点](1)理论作用:①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实践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教育问题;②帮助教师实施科学教学;③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教导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6.[答案要点] 道尔顿制的具体做法是: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也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之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七、论述题 47.[答案要点] 马斯洛提出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说”。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缺失需要在满足之后不再感到需要,而生长需要的特点是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并激发个体强烈的成长欲望。马斯洛还指出,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满足个体的缺失需要,有助于更高层次需要的激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动力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48.[答案要点]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的,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能力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而推动。民主意识、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到。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7)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七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2道小题,每小题l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学是()。

A.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教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建立。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冯特D.詹姆斯 3.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贝尔 4.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大教育论》D.《教育心理学》 5.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的方向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怎样培养人

6.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8.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 9.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形式教育D.实质教育

10.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12.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

A.教育规律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经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3.教育测量的功能有()。

A.诊断B.评价C.选拔D.就业指导 14.下列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有()。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 1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暗示D.情绪唤醒 16.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几类。A.道德规范的学习B.知识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17.态度的结构包括()。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8.教师教育就是师范教育。()19.道家的教育主张“行不言之教”。()20.教育评价依据其评价主体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21.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22.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问题。()23.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4.图式

25.教学原则 26.注意 27.态度

28.认知结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9.什么是素质教育? 30.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31.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32.举例说明“感觉适应”。3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4.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5.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论述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什么。36.试述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7.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学校内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恐慌。请分析学校教育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纰漏。38.长期以来,人们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发展的首要目标,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恶

果,对此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样,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教学的定义。

2. C[解析]1879年,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 A[解析]略

4. B[解析]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5. C[解析]教育最终落实到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回答的是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问题。

6. D[解析]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最终应落实到行动上。7. A[解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弟子达三千之众。8. D[解析]略

9. B[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发掘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

10. A[解析]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发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11. C[解析]模象直观是指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各种图片、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即为模象。

12. A[解析]所谓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在它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它的环境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多项选择题

13.ABCD[解析]教育测量可以对个人的能力倾向、知识范围、兴趣特长、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进行测量,帮助个人定位、选择合适职业。14.AB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

15.ABCD[解析]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②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③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④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16.BCD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三类: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7.ABC[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

三、判断题 18.× [解析]教师教育是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还包括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

19.√ [解析]道家主张消极教育,行不言之教。20.× [解析]教育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分为个体评价和社会评价,依据评价目标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21.× [解析]道德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环节开始。22.× [解析]亚里士多德首次论述身心和谐发展教育。23.× [解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表征方式的根本不同。

四、名词解释

24.图式: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2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7.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以及行为倾向。

28.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五、简答题 29.[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30.[答案要点](1)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效率。

(2)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4)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的高速度。

(5)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1.[答案要点](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作答)(1)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2)情感陶冶法: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3)理想激励法: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从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4)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32.[答案要点]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例如: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33.[答案要点](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按教育目标进行的,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土是被动的。34.[答案要点](1)生物遗传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病菌、病毒感染;③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2)社会环境因素:①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②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3)个体心理因素:①心理冲突,压力最大的“趋一避式冲突”;②特殊的人格特征。

六、论述题 35.[答案要点]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威绩、兴趣爱好等。

(2)面对现实。要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某些过激行为是正常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3)爱心感化。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方面,爱心比讲道理更为重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以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导的方向迈进。

(4)平等对待。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端正与否而区别对待,而是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5)倾听。倾听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在倾诉后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就会得到支持和鼓励。

(6)态度和蔼。教师的态度投射在学生心灵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善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36.[答案要点] 第一,目的明确。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注意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把目的确定得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的而进行。

第二,内容正确。一方面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不能与科学结论或公理相悖;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讲授、概念的定义、原理的结论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

第三,方法恰当。课堂上使用的方法应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征,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四,组织得好。整节课的进行基本符合课时计划的设计,各个部分进行得有条不紊,一环扣一环,始终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第五,积极性高。教师和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整个课堂活动都能表现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

七、案例分析题 37.[答案要点] 校园暴力属于学生一种极端的违法行为。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除青春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其中,学校教育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1)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的任务交给社会,或把德育作为软任务,大大打了折扣或者完全放弃了应尽的义务。

(2)个别教师素质差。教师缺乏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或其本身品行不良,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校缺乏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结果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38.[答案要点]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教育自身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即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人员的投入比例、三级教育的发展比例、师生的比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要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终身教育的观念纳入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教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而言,教育是传播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篇: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和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德育价值的发挥需要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下列不应作为德育方法选择依据的是()。

A、德育目标 B、学生的生活习惯

C、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D、德育内容

3、家庭德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下列不符合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A、寓教于养,养教结合 B、寓情于理,情理结合C、缺乏正规性和科学性 D、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作用

C、起物质前提的作用 D起提供可能性的作用

5、蔡元培提出的教育宗旨中包括()。

A、军国民教育 B、实利教育

C、美感教育 D新文化教育

6、质性评价在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下列属于质性评价要求的是()。

A、情境的自然性与真实性 B、评价标准的严格统一性

C、结论的特殊性与主观性 D、过程的临床性与建构性

7、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这体现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判断题)

8、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所应遵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判断题)

9、道德两难问题只能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判断题)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客观判断。(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6~12岁是学龄期,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和自卑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2、【答案】B。解析:选择德育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答案】C。解析:家庭德育的特点主要有:寓教于养、言传身教、寓情于理、潜移默化。家庭教育也是具有科学性的。

4、【答案】CD。解析: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5、【答案】ABC。解析: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6、【答案】ACD。解析:B选项评价标准的严格统一性属于量性评价的要求。

7、【答案】√。

8、【答案】√。

9、【答案】×。解析:道德两难问题除了可以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还具有非常特别的教育意义。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以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再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10、【答案】×。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第五篇:2010贵州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2、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3、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4、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5、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7、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10、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1、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12、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4、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15、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16、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1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1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1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20、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21、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22、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23、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24、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2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26、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27、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28、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29、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30、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31、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32、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33、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34、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3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下载2014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和答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和答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