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衣食住行调查报告
关于生活水平、关于生活水平、质量变化调查报告
护理学院 2008 级
为了了解百姓生活水平、质量变化情况,以 20 年为界,从衣食住行四 个方面进行对比。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百姓的 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总体水平在不断进步,但各个地区的变化情况大小不 一。我主要调查万宁市万城镇人民中街物资总公司工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变 化情况,调查者年龄大多在 40~50 之间,学历比较低,47.1%是初中学历,29.4%是小学学历,17.6%是高中学历,并通过此次调查来丰富我的暑假 生活。问卷调查共 20 份,对 20 户家庭进行调查,选择家庭中的一员进行 问卷调查,并当场收回的形式。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20 年来百姓生活水平的 变化,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本次问卷共 19 个问题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了解百姓的消费情况及思想观念。首先我花了两 天时间制作调查问卷,考虑到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较低,我尽可能地把问 题弄得简单明了,并把字体弄得大些,便于他们观看。然后进行问卷发放,对于一些不识字或有视力问题的我便将问题一个个地给他们念,有不明白 的地方就加以解释。大多数人表示 20 年来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在这过程中 我也与他们进行了以些沟通,花了 3 天终于把这 20 份问卷收回。最后我便 把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进行百分比计算,制作表格,从数据中得出百姓 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最终得出 20 年来万宁市万城镇人民中街物资总公司 工人家庭生活水平、质量变化得出报告。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20 年来物资总公司居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已发生了质的 变化。有 88.23%的居民表示他们家的经济收入与 20 年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17.6%表示有一点题高可见居民收入从大体上来说是明显提高的,这也能从根本 上促进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资总公司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割胶工人,无论是 20 年前还是 20 年后的今天工资都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不同的是,如今的居
民经济收入已经多样化,不在单单靠着工资过活。20 年前的 29.4%增长到 52.9% 由 的居民表示种植业成为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主成部分之一,而且种植的大多是橡 胶、木材、槟榔等中长期作物,而不在是些花生等只有短期经济收入的作物。这 一点体现了百姓经济收入的目光看的更高跟远了。此外越来越多的人从养殖业中 获取经济收入,过去只有 17.6%,现在增长到 52.9%,物资总公司的养殖对象大 多是猪所需的部分饲料人们自己就能种植,减少了成本。过去养的鸡鸭鹅大多是 自家食用,很少出卖。尽
管如今工资还是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但人们学会了从 不同的方式为自己打开经济收入的门路,收入的多样花使得百姓的经济收入由缓 慢向平稳快速增长。关于问卷中问到的“食住行哪个方面提高的比较明显”,好 多调查对象都表式“不知道该选哪个”,应为与 20 年前相比这四个方面都有明显 的提高,考虑再三,最终由 58.9%的人选了食,17.6 选择了住,衣和行方面各占 11.8%,下面我便从这四个方面及用等方面来谈谈百姓的生活水平变化情况。1.衣 1.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已经过去。平日里再也看不到人们 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人们对衣服的需求不仅从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从质量上也 有所提高。有 82.4%的人表示 20 年前购买衣服只考虑价格因数。11.8%的人考 虑是否好看,5.8%的考虑是否舒适,没有人会去考虑品牌。而如今,只有 5.9% 的人们考虑价格问题,是否 好看,舒适各占 41.2%,有 11.8%考虑品牌。20 年前人们买一套衣服在 50 元以下的有 82.3%。剩下的 17.6%是在 50~100 之间。再看看今天,只有 29.4%的 人群购买衣服在 50 元以下,50~100,100~200 之间的各有 35.3%。老实说这样的 价格对城里人来说是很低的,但这毕竟是在农村里,生活向来简朴,100 元左右 的一套衣服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高了。调查对象还表示,过去的服饰样式简单,颜 色暗淡,家里有的衣服数量是少之又少。在比较今天,衣服的款式越来越多,也 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今的中老年人也喜欢穿着颜色亮丽的衣服了,买衣 服的数量也在增多,由 “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就连过去走遍 天下的绿色军布鞋,胶鞋已被各式各样的皮鞋,运动鞋所取代,家家还都有个鞋 架放着。2.食 2.食
随着经济的增长,百姓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吃饱转向了吃好。在 20 年前有 70.6%的人们还在考虑温饱问题,只要顿顿吃得饱就知足了,哪还 考虑食物的口味营养问题。如今,温饱问题已解决,82.3%的人关注的是食物的 口味,营养问题关注的还不多,只有 17.6%。人们对食量也有所改变,过去是吃 饱就行,现在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同时开始关注健康饮食。20 年前的人们很 少进市场,吃的青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无毒无公害,更重要的是省钱,家里养 的鸡鸭也舍不得杀,到留到过年过节。而今天的情况是居民们不种菜,几乎天天 进市场虽然说是天气干旱不好种,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们的收入提高了。现在的 市场也比过去丰富多了,这是跟百姓的需求息息相关的,现在人们吃饭的桌子都 比以前要大,人们在饮食上的开销也越来越舍得。
。3.住 3.住 这里百姓的住房基本上是自己盖的,有一部分是公家的房子。有 47.1%的家 庭人均住房面积在 20~30平米之间,29.4%在 10~30平米之间。有 64.7 的人对自 己现在的住房表示满意,23.5%表示不太满意,11.8%表示很不满意。所以,从总 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20 年前人们住的大多是茅草房或瓦房,衣到下雨天就外 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厕所也是公用的。近年来国家实行了盖房不住,凡盖房面 积超过 20平米的就补助 2 万块钱,这从很大程度上鼓励并帮助了人们盖房。虽 然目前还都是平房,但与 20 年前相比还是提高了很多。4.行 4.行 过去出门靠双腿,农村里也没有什么公交车,一脚走天下,家里要是有辆自 行车就算富裕。如今家家都有摩托车,有的一家好几辆,目前还满意出现私家车。过去出门的公路都是原生态的泥路,一到下雨天本来就坎坷不平的泥路更是黏 糊,出行很不方便,但现在都是水泥路,什么天气都能出行了。5.用 5.用 过去的农村家庭里家徒四壁,但是现在不同往日了,人们的家里各种电器满 目琳琅。据调查结果显示,20 年前只有 11.8%的人家里有电视,这也仅仅是小小 的黑白电视。现在家家都有电视机,VCD,洗衣机,电磁炉等已不在少见,52.9% 有 家庭里有电冰箱,有空调的占 35.3% 6.观念 6.观念
过去 88.2%的人认为金钱消费能省就省,现在 82.4%的人认为该花的就花,但不主张提前消费。过去的消费项目主要是饮食,而现在更多的是子女上学方面 的开销,另外还有娱乐医疗等方面。70.6%的调查对象对现在的生活表示满意,29.4%表示不太满意。同时有 64.7%的人认为将来的生活水平已定会提高,看来 百姓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从调查结果来看,物资总公司居民的生活水平与 20 年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而且我相信今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更好。这的居民文化水平都不高,挣的都是血 汗钱,但在子女上学者方面却不吝啬,很多人都把子女送到市里或县里去上学。他们表示,只要子女愿意上,他们就愿意。不在会有孩子想上学,父母舍不得钱 布让上了。人们也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多了 一道保障。最后我谈谈我这次调查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调查范围太小,就调查了我家附近的 20 户家庭,结果也自能说明这一附近的变化情况人后就是调查方式不合情 理。调查队向本来文化水平不高,再者年纪大了,很多调查对象看不懂问卷,不 知道怎么选,我本来想着就 19 个问题,20 户人家,很快就能把稳卷弄好。但结 果是我一个个地给他们念题目,解释,问卷发放到收回用了三天。我觉
得直接进 行访问或许比较好。
第二篇: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2011-05-28 14:58?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我们处在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一个不断进步的时代,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这种变化的轨迹其实就是历史。从不同时代所拥有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上,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为了了解人们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状况,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开展了本次关于改革开放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
一、绚丽多彩的服饰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调查报告《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二、日益丰富的饮食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三、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四、四通八达的交通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提醒人们应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通过参与这次社会调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关注社会,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现实,感受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
第三篇:民生问题就是衣食住行
民生问题就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就衣、食来说,我国现在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度过了所谓的贫穷阶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发展。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有衣食之忧,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住、行以及权益的平等和社会分配的公平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
(一)医疗问题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2.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包。
3.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4.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然而,当前一些政策上的矛盾致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医院收入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的;另一方面,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追求高利润,过度治疗、大处方等现象广泛存在。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为医生发工资、发奖金以及为医院买设备、盖病房“作贡献”。而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导地位则让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5.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臵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管办法。(二)就业问题
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至关重至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
第四篇:衣食住行论文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
--------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
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人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他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主流认识的影响,他的生活离不开社会。那么人们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需要和得到的满足无可非议的一定会受到社会的限制和影响,那么反过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来管窥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里我就通过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发展变化来谈一下中国从建国至今的巨大变化。
一,人们穿着的变化(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
(2)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3)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人人一身蓝”正是当时的情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氛围浓厚,人们普遍穿着绿军装,服饰呈现前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特点。
(4)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二,人们主食的变化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1)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2)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3)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渐渐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过去人们食物匮乏时,赖以充饥的野菜和粗粮,现在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三,人们住房的变化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
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四,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1)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马车、骡车,独轮车、架车为主要运输工具,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下雨天土路变成烂泥路,出门难行,需要借助胶鞋等。
(2)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3)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柏油马路首先在乡镇中实现,农村也由泥泞小道变成水泥路,最终实现村村通油路。自行车由笨重单一向轻便时尚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购买了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也开始进入农家小院。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六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衣食住行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
第五篇: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人们喜欢用“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来形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间的种种变迁,许许多多新的事物正在蓬勃兴起。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1979年至1991年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阶段。1992年至2000年为实现总体小康阶段。2001年至2007年是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阶段。
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33.6元增长到2007年4140.4元,实际年均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13785.8元,实际年均增长7.2%。
我的家在河南周口,那里人民生活朴素,笑容和蔼,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文化都迅速发展,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
听姥姥讲,他们过去天天为吃穿发愁:可是姥姥的手巧,把高粱面和白面做成金银卷,红薯面轧成饸饹,就是洋槐花和苜蓿草都能做成菜饼子吃。想想老人真得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到超市里我们可以买到馒头、面条和各种菜的半成品,那时候一切要从原材料开始做,把高粱米、玉米磨成面。妈妈放学后也和农村孩子们一样去地里拾柴禾,做一顿饭弄得满屋里都是烟,再爱干净的姑娘、媳妇也没有办法。后来搬到城里后是烧煤球,满屋子烟不说还特别慢,捅开炉子没有20分钟火根本就上不来,你再着急也没有用。春节来临了,家人也更愁了,只有一斤肉、半斤白糖、半斤花生、一斤带鱼,平时借别人的钱呀、米呀的也该还了。那时候家家户户入冬的时候都要买上三百五百斤的大白菜,一家人一个冬天就是白菜、箩卜、咸菜和土豆子。过年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吃上顿饺子了。
现在,妈妈也会家人的饭菜“愁”,不是愁没的吃,而是愁花色品种太多,好东西都吃腻了。每天问我们:“想吃什么?”“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这就让我犯了愁:“昨天吃的虾仁和烧茄子,今天再吃什么呢?做一次米粉蒸肉?”“你最好这一周不要和我谈肉好吗?我都吃怕了。”儿子这么一说,我只好上网查最新菜谱了。
数据:
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正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一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就指出,在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就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总是把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当作未来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就是说,只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
谈得上构建和谐社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由于共同富裕是与社会的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各阶层之间走上和谐是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展开的必然结果,也是这一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更是这一本质特征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人民在党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中国的飞速发展,就像是腾飞的巨龙。社会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期待着新的明天,让我们为中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