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新形势下工商职能如何转变
过去一些陈旧的市场监管制度以及监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树立工商“新形象”,监管模式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便成为值得每一个工商人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工商市场监管工作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对激烈化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长期以
来,整个工商系统针对市场管理传统做法就是“重收费轻管理”,执法人员常常以管理者自居,加之队伍中有少部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工商管理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情况,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造成社会上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偏见,与市场监管对象也自然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这种不和谐的监管关系不仅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阻力,更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转变强势执法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执法与服务相统一的人性化执法理念,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切实把行政执法工作上升到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坚持“让群众答应、满意、高兴”的标准,树立“公仆”意识,以服务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转型这个中心,把服务贯穿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履行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全过程,在服务中宣传、在服务中管理、在服务中收费、在服务中执法,坚持“严格执法、友情监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铺平路、开绿灯、做贡献,在服务中去体现工商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充分树立“企业有难、工商帮解”的思想,让社会审视工商、认识工商、给工商定位。
二、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执法效能。
首先,在履行市场准入职能的同时,搞好服务。始终把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工商部门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经营范围上,拓宽登记领域;在前置审批上,取消不合法的前置审批,简化办证程序,创造宽松的企业注册环境;在办证时限上,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证时间,提高服务水平等。在市场准入工作中发挥好监管职能,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把监管与服务有机的统一起来,真正从旧的“管制”和“压制”管理方式解脱出来,进行必要的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达到“管好而不乱”的目的,使市场经济秩序井然良好。另一方面企业登记、商标管理、广告管理等工作都具有监管和服务的两重性。如在对商标监管中,帮助企业建名牌、通过名牌兴企,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关注食品安全,切实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尽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工商部门作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部门,给群众把好市场关责无旁贷。一方面,要继续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抓好粮、肉、菜、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以及儿童食品等品种,抓牢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大环节,抓住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各种较为隐蔽的小作坊等监管盲区,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加大社会各界对食品市场的监督,做到有报必查,有假必打。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要切实发挥食品检测箱的作用,定期在市场、超市等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再次,要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国家已经确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流通领域的执法主体,因此,作为工商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好职能,做到有位有为。一要严把商品准入关。在商品购销环节上要建立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督促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二要强化商品质量凭证管理。要求企业在进货时认真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报告书、认证标志、卫生许可证、进货发票等,逐项建档备案,并依据入库清单,填写质量跟踪检查表、建立进货台账、客户档案。工商部门则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可定期不定期对企业进销货台帐、客户档案进行检查,建立良好的奖惩措施。三要继续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为企业公平竞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严格依法行政,做到宽严结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工商部门的一切权力都是法律赋予的,它的职责、权限范围和权力行使方法、程序都是法律规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同时还要树立执法就是最大的服务的理念,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不能为所欲为,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循私枉法。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坚持依德行政,热情服务,坚决杜绝”一查、二罚、三吊销”的粗暴管理、生硬执法现象的发生,要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积极推行行政引导,融服务于执法,做到“宽严结合”。对
第二篇:谈新形势下工商职能如何转变1
谈新形势下工商职能如何转变
摘要: 关键词:
过去一些陈旧的市场监管制度以及监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树立工商“新形象”,监管模式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便成为值得每一个工商人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工商市场监管工作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对激烈化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长期以来,整个工商系统针对市场管理传统做法就是“重收费轻管理”,执法人员常常以管理者自居,加之队伍中有少部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工商管理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情况,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造成社会上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偏见,与市场监管对象也自然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这种不和谐的监管关系不仅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阻力,更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转变强势执法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执法与服务相统一的人性化执法理念,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切实把行政执法工作上升到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体现科
学发展的要求上来。坚持“让群众答应、满意、高兴”的标准,树立“公仆”意识,以服务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转型这个中心,把服务贯穿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履行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全过程,在服务中宣传、在服务中管理、在服务中收费、在服务中执法,坚持“严格执法、友情监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铺平路、开绿灯、做贡献,在服务中去体现工商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充分树立“企业有难、工商帮解”的思想,让社会审视工商、认识工商、给工商定位。
二、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执法效能。
首先,在履行市场准入职能的同时,搞好服务。始终把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工商部门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经营范围上,拓宽登记领域;在前置审批上,取消不合法的前置审批,简化办证程序,创造宽松的企业注册环境;在办证时限上,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证时间,提高服务水平等。在市场准入工作中发挥好监管职能,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把监管与服务有机的统一起来,真正从旧的“管制”和“压制”管理方式解脱出来,进行必要的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达到“管好而不乱”的目的,使市场经济秩序井然良好。另一方面企业登记、商标管理、广告管理等工作都具有监管和服务的两重性。如在对商标监管中,帮助企业建名牌、通过名牌兴企,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关注食品安全,切实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尽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工商部门作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部门,给群众把好市场关责无旁贷。一方面,要继续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抓好粮、肉、菜、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以及儿童食品等品种,抓牢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大环节,抓住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各种较为隐蔽的小作坊等监管盲区,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加大社会各界对食品市场的监督,做到有报必查,有假必打。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要切实发挥食品检测箱的作用,定期在市场、超市等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再次,要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国家已经确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流通领域的执法主体,因此,作为工商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好职能,做到有位有为。一要严把商品准入关。在商品购销环节上要建立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督促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二要强化商品质量凭证管理。要求企业在进货时认真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报告书、认证标志、卫生许可证、进货发票等,逐项建档备案,并依据入库清单,填写质量跟踪检查表、建立进货台账、客户档案。工商部门则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可定期不定期对企业进销货台帐、客户档案进行检查,建立良好的奖惩措施。三要继续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为企业公平竞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严格依法行政,做到宽严结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工商部门的一切权力都是法律赋予的,它的职责、权限范围和权力行使方法、程序都是法律规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同时还要树立执法就是最大的服务的理念,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不能为所欲为,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循私枉法。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坚持依德行政,热情服务,坚决杜绝”一查、二罚、三吊销”的粗暴管理、生硬执法现象的发生,要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积极推行行政引导,融服务于执法,做到“宽严结合”。对于传销、制假售假以及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违法案件,要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打击,而对一般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执行事先警告制度,以纠正教育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尽量避免采取强制措施。同时,在严格执法,和谐执法的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防止一提到服务就理解为淡化执法权威,放弃监管,将二者对立起来,甚至出现行政不作为现象;防止打着严格执法旗号乱执法、谋私利的倾向。
四、加强工商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在工商系统内部,观念陈旧、知识老化、能力低下的问题仍然存在,它严重制约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发展。当前,面对市场主体及行为的复杂化、隐蔽化、高科技化、智能化等特点,作为监管职能部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想监管到位,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加强工商法律法规的学习,更要掌握信息化建设等一些科技型知
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履行职能、准确行使权力,才能担当重任、不辱使命。因此,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培训,在全系统掀起学赶帮超的高潮,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执法水平,从而赢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强化队伍军事素质的训练教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提高工商队伍形象。(1)狠抓形势政策教育
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着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队伍素质,适应新形势尤为重要。首先要在全局进行一次实实在在的形势政策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工商工作在当前的重要性,要认真分析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在wto规则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澄清模糊认识。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一是要树立全新的市场观念,彻底摒弃过去管理集贸市场、小商小贩时形成的狭隘市场观念,树立监管大市场的观念,形成监管以大开放、大流通、大市场、大竞争、大服务为特征的市场意识,确立逐步构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思想;二是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学法知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三是确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在思想问题和改进工作时,要始终坚持领先一步的思想,对干部做到教育在前,对工作做到思考在前,对监管对象做到监管在前,思在前,谋在前,行动在前,最终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我们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构筑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狠抓知识理论培训,掌握新的执法知识和规则
目前,在实际工作和执法中,存在着大量的盲区和空白点,对有的违法行为该管的不敢管或不知道怎么去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是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和工作任务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对队伍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培训,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进行市场经济学方面的知识、WTO知识教育,使大家明确世贸规则、监管逐步开放的服务业市场、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维护公平交易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帮助大家调整思路;二是重点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门培训,进一步改进培训的方式,充实培训的内容,要涉及金融知识、房地产知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要熟悉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做到“三知”、“三会”,即知道我国在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向wto所做的承诺,知道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情况,知道兑现开放市场各项承诺的时间表,对来访咨询会解答,对具体事项会受理操作,对市场行为会监督管理;三是要有计划地组织人员搞好微机、文秘等专业培训,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在今后的学习教育培训中,各局要舍得时间,舍得投入,要有“培养一个人
才是为了搞好本单位的工作,从而带动一批干部”的思想,尽快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水平、会管理的工商人才。(3)狠抓管理技能的培训
如何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壮大工商管理事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担负起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重任,说到底,就是管理技能与方式的问题,这个问题做好了,我们才能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把握主动权,才能在社会主义大市场经济秩序中占据主导权。近年来,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有必要对队伍进行技能培训工作。一是要进行应急速成培训工作,如举办微机培训班,将电子商务监管知识转化为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强网上信息交流与监管,提高办公现代化水平等;二是对新的监管领域,狠抓“实点”演练,工作中,结合当前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格规则程序,加强对通讯、旅游、保险、房地产等领域的监督力度,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三是强化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执法办案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规范执法新路子的指导,要尽快研究创造一套有效办法,使我们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既符合法规,又符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队伍的指导,大力提高人员整体管理水平。另外,可根据本局情况,走出去,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取经,吸取先进的工商管理技能和经验,全面提高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管理能力,充实能量,同心同力,以创造出最好的工作成果。
五、强化对干部的教育管理
(1)“严”字当头,建设过硬执法队伍
前面提出了许多培训学习的问题,那么,每一个参加学习培训的干部,一定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从而实现“严”字当头,建设过硬执法队伍的奋斗目标。
严学习。一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二是从自身的薄弱环节抓起,对症下药。三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倡导认真学习、民主讨论、勤于探索的风气,把学习与开展工作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大家的政策理论水平,而且探索了工商行政管理新思路,为全面开创工作新局面打下基础。
严制度。无论是在家培训学习还是外出培训学习,都要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党员要积极参加支部的各项组织生活。通过学习,吸收他人的先进经验,形成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严要求。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位群众,干好每一天的工作。(2)“敢”字为先,培养过硬作风
工商部门监管范围广,监管对象大多文化低、素质差、道德水准参差不齐。要管理好市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思想、业务、作风过得
硬的管理队伍。为此,要培养干部敢于奉献、敢于吃苦、敢于战斗的作风。坚持以“苦”为荣,提倡奉献精神。依法行政,培养敢管善管的作风。
进一步转变工商监管模式,创新管理手段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要求,已成为工商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作为工商部门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在实践中求真务实,为打造工商新形象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三篇:论新形势下总会计师的职能转变
论新形势下总会计师的职能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总会计师作为企业财务会计领域的核心人物,在企业战略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已向发达国家先进制度转型,但迄今为止,我国总会计师依然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准、地位不高、职责范围小、行政选聘色彩浓厚、行业自律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急需对总会计师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一、现状与问题
我国自1956年从前苏联引进总会计师制度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推动总会计师制度建设。1985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199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对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0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结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对总会计师的职责、能力、地位和制度建设等进一步提出了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1]。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以第13号令的形式发布了《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 了中央企业总会计师的四大职责和四大权限。其中四大职责包括: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监督等。四大权限包括: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权;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问题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建议权;企业大额资金支出联签权等。
尽管目前与总会计师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内容看起来非常丰富,但是现实和理想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总会计师的工作在实际运行中没有完全理顺,总会计师制度还需要逐步完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总会计师制度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l)认识不足
受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许多人把现代企业中的总会计师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照搬前苏联模式的企业“三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和总经济师)混为一谈,认为总会计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一个摆设,所做的工作无非是会计主管的职责, 总会计师的工作仍以传统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收支、筹资与投资、计划管理为主,对价值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和资本运营管理涉足较少,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匹配。(2)定位不准
我国企业职能部门传统上划分有计划部、财务部和经营部等,总会计师仅负责财务部,向总经理提供数据资料,无法支2 配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决策,三个部门各自为政,往往造成计划与可行性之间的差距,财务数据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形成的直接结果是财务和计划对不上,财务无法提供计划所需的支持力度,或者是计划无法体现财务数字所显示的发展势头。总会计师无法统领经营管理职能部门降低了总会计师作用的发挥,限制了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也毫无疑问的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总会计师成为“账房先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3)角色不清
有些企业领导包括总会计师本人,对总会计师的认识仍停留在“企业经营业绩簿记者”的定位上, 总会计师角色定位一直还在于会计主管、财务主管,仅负责财务方面的一些管理范围,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会计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责任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和监督,更应该是参与企业决策的价值管理者。这种角色认识的缺失,导致了部分企业的总会计师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范围。总会计师还没有成为企业“一把手”在战略制定上的合作伙伴,缺少重大决策的实际参与权。在参与战略决策方面,总会计师参与了财务决策,但其他重大决策实际参与较少。(4)监督不力 总会计师被赋予双重受托责任,一方面要积极和总经理合作,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而另一方面,总会计师又被 赋予代表国家、代表股东进行监管的职能,这就难免产生冲突。受选聘和实际地位、权责影响,现实中总会计师很难保持中间立场,他们更倾向于放弃监督职能,屈从于总经理以保住自己的岗位。因此,现实总会计师制度下的财务监管呈弱化态势。
二、从CFO谈企业总会计师定位
中国总会计师制度类似于国外的CFO(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裁)。发达国家CFO已扮演着企业的财富守护人、风险控制人、监督人和企业未来的建筑师角色, 作为价值和资源管理、资金和资本运作、评价与控制相结合的CFO制度逐渐受到重视并日益完善。
(一)国外CFO的特征: 一是从地位上讲,国外CFO一般都是企业董事会成员,代行董事会的财务审批和监控职能,同时又是公司管理层成员,直接领导并监督公司的财务运作,在公司中的地位仅次于CEO。
二是从职责上讲,CFO积极参与到企业决策当中,通过财务管理为企业保值增值,运用资本运作等手段主动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西方企业中,CFO与CEO形成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战略决策。
三是从权利上讲,CFO由企业董事会直接聘任,代表企业所有者对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同时,作为董事会的成员,CFO的地位能够充4 分保证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2]。
可见,国外CFO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限,国内总会计师的地位不如西方企业的CFO,未来总会计师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职责的重新定位和总会计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国外成功经验及其发展态势来看,总会计师作为战略管理者在我国将是大势所趋。我国总会计师除了沿袭传统意义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最高主管外,未来更应该是企业全面运营、全面发展的最高策划者、决策者与组织者之一,成为企业领导层的最核心成员,最终总会计师的地位接近于国外的CFO。
(二)进一步明晰总会计师的定位
参照国外CFO的定位和新形势下对总会计师的客观要求,需要明晰总会计师的定位,为转型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
核心领导——总会计师是企业主要领导人之一,处于核心层,与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工作关系。
决策关键——总会计师提供经营管理决策依据,参与策划企业全面运营、全面发展,参与、表决企业经营决策,引导、组织和协调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企业的融资、筹资、投资等策略及时提供信息,对企业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拥有监督权。
价值引领——总会计师应当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引领者,通过EVA的计算和所掌握的与创造价值相关的数据信息,将业务战略与财务规划很好地融合起来,使企业战略规划落到实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协调中枢——总会计师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协助经营者处理好与债权人、职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外做好沟通协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内经营管理中,做好与公司内部部门、员工的沟通协调,使既定的公司战略得以正确、通畅地执行。
三、职能转变的建设途径
以总会师计的重新定位为基本出发点,强化总会计师的制度、组织和素质建设,实现总会计师从“一把手”的下属向“一把手”的合作伙伴转型;从监管型向经营型转型;从单纯的财务管理向全面的价值管理转型。
(一)改善环境
总会计师的转型建设首先要从内、外部环境改善入手。外部环境方面,适应形势变化,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和法律法规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配套银行政策等有效措施,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为总会计师制度的升级和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内部环境外面,建立以总会计师为核心的职业文化,并有效融入企业文化中,形成总会计师文化氛围;加大总会计6 师重要作用的宣传,提升企业领导层对总会计师地位的认识,从法律上、组织上确保总会计师地位的落实,打造总会计师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提升地位
充分认识总会计师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从法律法规和实务操作两个方面提升和落实总会计师的地位。要尽快修订总会计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职位,并由总会计师统领经营管理部门;明确总会计师与总经理的关系为战略合作关系,在经营管理上,总会计师与总经理紧密配合,在总经理(CEO)的统一领导下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决策和重大经营决策;总会计师应将企业战略和财务责任融为一体,成为沟通战略经营中心与企业投资者财务要求的桥梁。
(三)扩大权限
在对总会计师充分授权的基础上,还必须明确总会计师的职责。通过授权保障总会计师可以自主地发挥作用,明确职责则是为了总会计师在授权的轨道上有方向、有目的、有序地行驶。总会计师的职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方面继续承担传统的资源效率和效益的管理职责,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公司战略规划与执行的职责。具体来说,总会计师的职责应该从负责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领导 工作方面,拓展到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价值管理等的领导工作方面。
(四)强化素质
总会计师地位的巩固、职能和权限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应按照现代企业对总会计师的能力要求为总会计师设立能力标准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总会计师的能力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应将职业知识的考核作为总会计师的基准资格,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同时注重实践,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总会计师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将所学所获运用到工作中去,把得到升华的知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总之,通过提升总会计师地位的制度建设、扩大总会计师职责权限的组织建设以及构造总会计师软环境的文化建设等主要途径,在更大空间和舞台上全面拓展和提升总会计师在战略规划、价值创造、资本运作、国际化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 实现总会计师从利润管理转向价值管理, 从资产管理转向资本运作, 从资金市场转向资本市场, 从内部控制转向全面风险管理等跨越性本质转型。参考文献:
[1]陈涛.中国总会计师职能演变及未来展望.《中国总会计师》,2010.2
[2]高明华.公司治理:理论演进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第四篇:工商职能
政府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订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发布工商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主管工商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的登记注册工作,核发有关证照,依法确认其企业法人资格或合法经营地位。依法监督检查登记注册单位的登记注册行为。依法核定登记注册单位的名称。
(三)依法监督检查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和其他市场交易违法违章案件。依法或经国务院授权,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市场监督与行政执法活动。
(四)依法监督管理经济合同,指导合同仲裁机构的工作。
(五)依法对国内外商标申请实行统一注册和管理,认定驰名商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认可商标代理机构并指导其工作。依法对商标评审案件作出终局决定或裁定。
(六)监督管理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参与监督管理金融、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和期货市场。参与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参与论证、规划市场布局,开展各类交易市场登记及统计工作。
(七)依法监督管理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规范其经营行为,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八)依法监督管理广告发布与广告经营活动。指导广告业发展。
(九)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篇:职能转变
**镇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措施及机制
一、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功能。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从转变职能,创新体制入手。
1、解放思想,找准职能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定位逐步明确为:“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执行政策”,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用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推动发展”,就是要围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乡镇经济组织、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而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服务群众”,就是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农技、民政、社保、就业、文教、卫生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促进和谐”,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乡村政权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2、更新观念,加快职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加快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要在更新乡镇干部观念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五强化五摒弃”:一要强化“服从大局”观念,摒弃“本位主义”意识,积极支持改革,跟上全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二要强化“不进则退”观念,摒弃“安于现状”意识,增强不改革就落后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三要强
化“服务为主”观念,摒弃“管理为主”意识,尽快在思想上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四要强化“方便群众”观念,摒弃“自我中心”意识,把思想转变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上来;五要强化“争先创优”的观念,摒弃“得过且过”意识,积极建立一整套对干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3、树立形象,强化服务功能。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紧密结合上级展开的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入学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的过程中着力转变干部作风,塑造“五型”干部,树立新形象。一是塑造“学习型”干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是塑造“创新型”干部,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三是塑造“服务型”干部,形成挂牌上岗、热情服务的良好习惯;四是塑造“责任型”干部,形成敢于承诺、勇于负责的良好习惯;五是塑造“廉洁型”干部,形成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良好习惯。
二、搭建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规范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1、以便民服务中心为着力点,搭建服务平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归并和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土管、林业、医保、计生、就业、农技、信访等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归并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二是选好并完
善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地点选择要方便群众办事,场所设施既要有一定标准,又要量力而行。三是选派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从机关和站所挑选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到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并持证上岗。四是建立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采取在各行政村设立帮办点、在村小组设立信息员的方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2、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切入点,转变服务方法。把围绕群众需求、转变服务方法作为转变乡镇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首先,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一时间了解群众需求。一是利用“便民卡”疏通群众需求渠道。将“便民卡”印上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姓名、分管事务、联系电话,并分发到每家每户,让群众清楚什么事情找谁办理。二是借助便民服务大厅收集群众需求。大厅工作人员在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要肩负收集群众需求信息的任务,并做好记录,按职能分工转递给承办人办理。三是依靠村组“信息员”收集群众需求。建立村组“信息员”及时收集信息和报送群众需求制度,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补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利用干部下乡收集群众需求。干部下乡携带《民情日记》,及时记录群众需求,带回后按职能分工转递办理。五是通过民情热线收集群众需求。设立民情热线电话,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对群众的咨询及时答复,对群众的需求及时转交办理。其次,做到公开办事、科学安排、积极主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要在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以下制度:一是 “五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项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并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值班长制度。在服务中心设值班长岗位,由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轮流担任值班长,负责协调有关事务、监管工作作风。三是 “集中办理日”制度。每个星期固定一天为集中办理日,实行集中办公,其他时间则根据需要安排2—3人值班。四是干部上门服务制度。在生产特别繁忙季节或对因身体原因办事不方便的群众,免费提供上门服务。
3、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机制。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要紧紧围绕责任的落实来进行。一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强化“第一接收群众需求信息人”的责任,促其过问到底;二是实行分工负责制,强化职能单位的责任,促其负责到底;三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强化承办人的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实行跟踪问效制,强化责任人的落实意识。
三、完善绩效考评,形成有效激励。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
1、按照“权责统一、分类考评”的原则,科学地制定绩
效考评方案。首先是遵循“权责统一”的原则,把干部的工作任务(权)与工作目标(责)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评。一是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不仅要明确工作任务,而且要明确工作目标的完成质量和时限要求,为考评打好基础。二是考评方案的考评标准要与目标责任书完全一致,不能搞成“两张皮”。其次是遵循“分类考评”的原则,按照干部工作的不同岗位区别对待、分类考评。对包村驻点干部,其工作实绩的考评要重在围绕群众需求办实事,且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认可上;对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其工作实绩的考评要重在围绕群众需求,做好接待、办证、咨询和其他服务工作上。
2、按照“群众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公正公平地实施绩效考评。首先是遵循“群众监督”的原则,要在绩效考评中,给群众充分的知情权、评价权。一是对包村驻点干部为群众需求所办的实事,应及时备案登记,以备考评。二是对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为群众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应以群众代表民主测评结果为重要依据,进行绩效考评。其次是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要将绩效考评办法、考评程序、考评参与人、考评时间、考评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群众认可。
3、按照“奖罚分明、任用有别”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兑现绩效奖惩。正确运用绩效考评结果,做到奖惩兑现。一
要奖罚分明。对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给予应得的奖励,对工作任务未达标的干部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并扣除年终考评奖。二要任用有别。对干部的使用要与绩效考评结果严格挂钩,让能干事、干成事的有舞台、有荣誉;让不干事、干不成事的挪位子、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