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青年朋友读后感
《致青年朋友》
钱理群先生在《致青年朋友》一书中谈论了,很多他对读书学习,社会现状的看法以及对巴金、鲁迅等人的认识。透过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追求与思考,也给了我不少的收获,激励我不断前行,不断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读书:用婴儿的眼睛去发现世界。在婴儿的眼中,身边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她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去触碰。我们读书时就要有这么一种心态,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寻找书中蕴含的精华。“苟日新,日日新”。每天都是全新的,没有一天是重复的,每次读书也要以全新的姿态去品味,争取能做到温故知新,获得读书的乐趣。读书同样需要沉潜。沉静下来,潜入书中。读经典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我们不能就此投降。要产生一种定力,用心投入书的怀抱。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积聚起精神的底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精神的制高点,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要有一个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现实目标是指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只要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通过树立现实目标,一次又一次地完成兑现,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产生一种不停向前的动力,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也不能仅仅树立现实目标,这也会使我们固步自封,因此还需要有一个理想目标。理想目标是指那些现实条件还不具备,需长时间等待并一直为之奋斗才可实现的目标。这种目标就在于我们的坚持,一天天的点滴积累奠定出坚实的基础。当机遇来临时,便可从容不迫地把握住。
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每一个人的不幸都与我们有关,每一个地方的不公正都是我们的羞辱。要知道,人是相互依存的。仁爱之心我们理应具备。“人溺心溺,人饥心饥。”中国的传统观念我们应铭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的呼唤我们应常听。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应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帮助,爱护他人应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每个人都能用自身的行动去扬善抑恶,人心向上向善的气氛也自然会形成,这时社会就会被爱包围。
承担:要有对社会、历史、民族的承担。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舍弃道义,这终究会害了你自己。要去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倾听大众的心声。去代表时代的正义和良知,守候心灵的一方净土。要有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不要总是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对你身份、地位、财富的评价,这些都是无意义的。要把心思放在自己是否对得住自己,自己能否创造更新,自己是否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上。这才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第二篇:致青年朋友的倡议书
致青年朋友的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当你攀援于高山之巅,感受山的苍茫蕴郁;当你畅游于大海之滨,感受海的博大精深;当你沐浴于阳光之下,感受太阳温情灿烂…… 你可曾感受到我们是如此的幸运,共同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湛蓝宇宙中的这颗星球,在努力地转动,它给予人类的是物质的精华,而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在倾倒废料的海滩,在核泄漏事故的现场,在森林枯死的山村僻野,在烟尘弥漫的都市……我们听到了母亲无奈的叹息与呻吟!“大地不是我们从父辈哪儿继承的,而是我们自己的财富,是当代人类主宰的”。人类征服了自然,发展自己的胜利,都是以破坏自然生存的环境来换取的。破坏太多,光秃秃的山会用风沙代替沉默,黑沉沉的小河呜咽着直至干涸,像唱着一支悲伤的歌。我们现在每一种建设都伴随着一种对自然的污染破坏,胜利的欢歌唱完后,我们将无法收拾残局。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场革命过后,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清澈的小溪?饮着带着异味的水,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最终留给人类自己的是千疮百孔的现实。
我们一定要开始认识和补救我们自身犯过的错误,这虽不能一下子治好地球的创伤,但至少点醒了指引后人们保护环境的灯盏。既然我们能够创造伟大的文明,为什么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只要地球的孩子们同心一气,我们一点能改变已有的错误,把地球变的更美丽,把我们的家园变的更充满生机。在此,倡议我们的青年的朋友们:打起精神,勇于承认所犯的错,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虽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伐森林资源,但我们可以节约每一张纸,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可以爱护花草树木。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捕乱杀珍稀动物,但我们可以做到不捕不吃国家保护的所有动物。我们无法阻止工厂、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们可以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尽可能的节约用水。我们无法阻止铺天盖地的白色污染,但我们可以买菜时提起菜篮子,尽可能的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我们可以把用过的电池收集起来送到收集点,把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能回收再利用的决不丢弃,不乱扔废弃物。我们无法阻止小煤窑小金矿的胡乱开采,无法
阻止对立海洋资源的疯狂掳夺,无法阻止废气污染天空。我们无法阻止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们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情不少,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减少一些污染。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为了大自然、自己和家人,行动起来吧!
第三篇:致青年朋友的一封信
致青年朋友的一封信
青年朋友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光荣的日子里,我们向全校共青团员、各族青年、广大共青团干部、青年教师以及曾今战斗在共青团战线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国家的发展就有希望。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广大青年在近百年的峥嵘岁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得到了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护。“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是对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极大增强,必将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巨大力量。特别对于青少年这一最富有理想追求的群体,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什么样的理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精神坐标。
在此,我们对广大青年朋友们提出以下倡议:
1、我们必须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青年人的梦。只有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中国梦”、“我的梦”才能实现,也就是总书记讲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任何时代,青年都是最富有理想追求的群体。梦想能否实现,关键是看能否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每个青年都应把个人梦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离开了这个大事业来谈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成才,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我的梦”和“别人的梦”的关系,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帮助别人去实现梦想,使一个个“小梦”汇成“大梦”。
2、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这条道路是无数先辈艰辛探索才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离开这条道路,实现“中国梦”是不可能的,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博大精深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核心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国梦”,还要有好的“精气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朝着“中国梦”奋勇前进。
3、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瞩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三个“没有变”的国情现实仍然摆在面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还很突出。因此,一定要清醒地认 识到,我们距离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和“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而最广泛地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青春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刻苦学习、扎实工作,把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做得更好、更出色,在本职岗位上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使命在召唤,建功立业正当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宏伟理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昂扬斗志、锐意进取,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祝青年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在人生的旅途上早日成才,大展宏图!
共青团内蒙古医科大学委员会
第四篇:致全市青年朋友的一封信
致全市青年朋友的一封信
青年朋友们: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团员青年表示节日的祝贺!向广大青年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青年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93年前,革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奋勇拼搏。全市青年秉承“五四”传统,锐意进取、开拓争先,为广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广安处于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期盼着广大青年勇担重任,共谋发展。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坚定信念是走向成功的支柱。当代青年应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为实现祖国的强盛而奋斗。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个人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始终做到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心系家乡,把自身成长融入时代前进的滚滚洪流中,把炽热青春倾注到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上。
希望广大青年勤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阶段。要把学习作为工作之需、事业之需,以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丰富知识、提高本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新知识,拓展新视野,开启新思维。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到基层和一线去经风雨、增见识、长才干,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学有所成、业有所精的栋梁之才。
希望广大青年开拓创新,努力有所作为。实干成就宏伟事业,拼搏造就激情人生。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吹响“干事创业、青年先行”的嘹亮号角,积极投身实践,争做创业先锋。在广安这片开放开发的热土上,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能找到适宜的舞台,都能在各自领域一展风华、各领风骚。要让团旗在各行各业高高飘扬,让青春在奋斗中熠熠生辉,将全市青年的创新实践,汇聚成广安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希望广大青年锤炼品质,引领时代新风。优良品质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团员青年的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共青团的形象。广大团员青年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把锤炼高尚品质、塑造良好形象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努力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争做引领当今时代风尚的先行者。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青春在成长
与奉献中闪光。
美好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伟大事业召唤我们去拼搏。希望青年朋友们珍惜美好年华,牢记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谆谆嘱托,继承“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在加快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的新征程中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第五篇:《致青年班主任》 读后感
《致青年班主任》 读后感
稻田镇田马小学 刘美凤 2013年6月20日
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的家长和一些老师却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退步,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会是一种大进步。总之,尊重差异,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阅读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他的分析是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事实证明,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对一点,其实我也有深刻的体会,我们所教的一些学生,还确实是这样的。一般拿到一篇文章后马上能流利读下来的同学就是成绩比较好的,而等课文学好后也不能流利读下来的就是学习成绩不行的几位同学,其中几个,我想可能到现在为止,几乎是没有一篇文章能通顺读下来的,不过这些同学一般也不喜欢学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我自己也有启发,我自己同样要加强阅读,否则会越来越落后,记忆力越来越差。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曾想去这样去尝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试图用阅读来带动他们的学习状态,只不过这种教育行为不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因此,在每个年级段,我们的教师都不得不放弃一些学生,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要为大多数学生负责。今天,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让我们的课堂面对所有的学生,坚决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也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截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常提不断的。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可看看我们周围: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一张试卷,既有几乎满分的优秀学生,又有成绩在个位数的学困生。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学生折腾得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更新的水。可我们都在说着“教师的时间哪里来?教师和所有人一样,要做家务,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每天坐着只读教材和教参的老师,即使读书也是疲于应付,以至自己在教学中筋疲力尽,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负担。苏氏在书中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自己的学识修养,对任教学科有深刻的研究,掌握各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教学时要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揭示人生的真谛,成为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先行者,成为青少年一代步入社会生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