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时间:2019-05-14 13:1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第一篇: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隆中对》同步练习2

一、基础识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

C 故患有所不辟也B 欲信大义于天下 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1)《隆中对》节选自《

朝史学家。所著《

(2)曹操比于袁绍,二、整体感悟

1、根据文章信息,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作者》记载了,字三国的历史。。,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2段):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段):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第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3、(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其岩阻,西诸戎,南夷越,外孙权,内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胄()戎()箪()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国险而民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箪食壶浆

2、(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①②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3、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

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抚和争锋修B.保和抚结好修

C.守和抚结好修D.守抚和争锋修

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5、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孙权:④诸戎、夷越:③刘表、刘璋:

7、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①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② 抚边境各民族;③ 广布“仁义”;④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 巩固荆、益基地;⑥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 摘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

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四、迁移提高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习《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小随笔。

23、《隆中对》答案

一、基础识记 1、2、①常常②器重、重视③大概④亲自⑤确实这样⑥接近、趋向

3、D4、D5、A6、(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承祚晋《三国志》魏、蜀、吴(2)则名微而众寡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二、整体感悟

1、自比管仲、乐毅。徐庶3、4、5 详陈对策62、成就霸业,统一中国

3、(1)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诸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统一中国。(2)根据当时“天下大势”。

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三、课内阅读

1、zhòuróngdān(析:掌握重点字字音)尽地势归附不

仅而且兴旺富裕用箪(盛)用壶(装)

2、(1)①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 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析:注重书下注解)(2)亲自躬(析:掌握词义)

3、B(析:根据文意)

4、D(析:掌握句意)

5、(1)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2)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

6、①不可与争锋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③取而代之④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⑥③①⑤②④⑧⑦(析: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8、成霸业,兴汉室(析:联系上下文)

四、迁移提高

1、(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a、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b、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c、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能自圆其说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行路难同步练习

第2课《行路难》同步练习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

①此诗是李白遭到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②垂钓碧溪上:姜太公未遇文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

③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日月比喻天子、皇后。1.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参考答案:

1.停、投、拔、顾;内心的苦闷、抑郁、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3.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

4.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5 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6 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7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8“长风”句表现了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9、李白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第三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出师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出师表》同

步练习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字词解释(一).重点词语

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秋: 时 3.殊遇:优待.厚遇。4.光:发扬光大 5.恢弘: 发扬扩大.6.引喻: 称引譬喻 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 9.陟:奖 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 12.简拔:选拔 13.遗:给予 14.咨:询问 15.裨:弥补 16.性行淑均: 淑: 善 均:平 17.驱驰:奔走效劳 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19.攘除:排除,铲除 20.损:除去 21.益:兴办.增加 22.慢:怠慢.疏忽 23.彰:表明.显扬 24.咎: 过失 25.诹: 询问 26.效: 实现 27.诚: 确实(二)通假字 1.简 通拣: 挑选 2.阙 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三)古今异义词

1.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

2.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 3.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 4.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四)成语归纳

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

2.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

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4.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广开言路)(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6.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7.“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

8.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1.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12.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14.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6.(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

(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lt;lt;出师表gt;gt;中的一句话

(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

(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8.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lt;lt;出师表gt;gt;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lt;lt;蜀相gt;gt;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9.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

(4)本文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4.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5.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6.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7.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

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五、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主旨是:亲贤远佞

这样才能让后主认识到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使命。(只有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方可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3.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成实兴复汉室的大业 4.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全篇议论作铺垫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

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11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体会: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

1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不辨忠奸。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臣以当世之事”点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14、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15.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的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

初三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隆中对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鼎湖山听泉题及答案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学教案人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三语文学教案

课题:《隆中对》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时间:3课时 预习内容:

1)、读熟课文;将文中的生字词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的名字;并查找相关资料,知道他们的身份、地位怎样?(记得提供原文根据)1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2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4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5曹操: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6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7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8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9刘表:荆州牧

10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1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12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13先主(刘备):帝室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3)请查找有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或者是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

二、充分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读熟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略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籍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1)拜见(2)同“途”。(3)罢了(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语文九年级第19课《枣儿》同步练习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

枣儿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横匾(biǎn)

翘首(qiào)

雕塑(sù)

B.嚼食(jué)

掸土(dǎn)

折叠(zhé)

C.蓦然(mù)

钢盔(kuī)

骑跨(kuà)

D.塞进(sāi)

童谣(yáo)

凝视(ní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时晨

囫囵吞枣

翘首远望

B.拉勾

喃喃自语

踌躇满志

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

D.蹲坑

心事重重

垂头丧气

3.分析下面台词中蕴含的象征意味。

(1)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3)男孩 迷路了吧?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D.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5.《枣儿》一文发出了对亲情的深切呼唤,歌曲《常回家看看》也表达了父母对子女亲情回归的渴望,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那位做好了饭菜等儿女回家的老妈妈孤独的身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亲情的企盼。请你围绕“亲情”这一主题拟一句公益广告词。

6.综合性学习活动。

近日,全市各地都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老师献爱心)

(1)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请你拟出下联。

上联: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

下联:

(同学在参与)

(2)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也在行动)

(3)暑假中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4)为了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留守学生,九年级(1)班拟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爱心捐赠活动。下面是班委会向本班家长发出的邀请函,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为响应省政府教育扶贫的号召,【甲】让更多的人踊跃地加入献爱心,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留守学生放飞梦想,用实际行动创建和谐社会。我们南海中学九年级(1)班拟于2019年3月5日下午5:00在本班教室举办一场爱心捐赠活动。【乙】要求您准时参加!

南海中学九年级(1)班班委会

2019年3月2日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成分残缺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用语不得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

奥?

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

那,咱们喊喊?

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7.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8.“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9.“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10.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三、中考演练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喜旺的年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天,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他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就起了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放学的时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的,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影跑过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⑪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爸爸妈妈都认不出了。

⑫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不回家过年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⑬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⑭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11.喜旺在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能否删掉?为什么?

13.第①段和第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14.第⑨段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15.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水上漂

狗娃,爷爷也是一个苦命人啦。爷爷的爷爷没有留下田地房廊,只留下小船一只,闽江湖不宿客店,跑码头俭省号钱,我一辈子都在水上漂采漂去。年轻那时候,娶了一个婆娘,生了一个儿子……

狗娃

你婆娘、儿子到哪里去了?

水上漂

儿子出天花死了,独苗苗早就断了。婆娘哩,嫌我穷,跟野汉子跑了。哼,幸好,我没把变脸绝活儿付给她,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呸,女人家,扫把星,滚他妈的三十三!

狗娃

(一震,停止挠痒)……

水上漂

哎,咋个不抠了?

狗娃

(掩饰)我抠累了。

水上漂

莫累坏了,来,过来歇息。(将孩子揽到怀里)

狗娃

(依偎)爷爷,你真好。

水上漂

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

狗娃

(喜悦)爷爷,我要学变脸,快教我嘛。

水上漂

好,我先教你几句口诀,记住:家传绝技,独孤一枝。

狗娃

家传绝技,独孤一枝。

水上漂

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

狗娃

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

水上漂

记清楚……侍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哟……

水上漂连声哈欠,渐转呓语,打起盹来。

狗娃轻轻松出老人怀抱,童心独语,对月抒情。

狗娃(唱)

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交朋友。

给你说句悄悄话——

我是黄毛小丫头!

又是喜,又是忧,小丫头遇上好老头。

心事不敢说出口,害怕爷爷把我丢!

月亮走,我不走,我和月亮分分手。

月亮躲进乌云后,我愿留在小船舟。

音乐行弦,水上漂睡眼惺忪嘀咕。

16.对画线句子中的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掏”字用得好,把爷爷的真诚以及寻找到继承人后的兴奋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B.“教”字用得好,把爷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态度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C.“望”字用得好,把爷爷焦灼不安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D.“传”字“接”字用得好,写出了爷爷家族的世代传承。

17.对狗娃的性格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率实在B.胆小懦弱

C.机敏灵活

D.勤备好学

18.对水上漂“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做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与水上漂的“女人家,扫把星”的说法是一致的。

B.水上漂的婆娘嫌他穷而离开了他,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对女人有了偏见。

C.水上漂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传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

D.水上漂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祖传的绝活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

19.对狗娃“(一震,停止挠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爷爷的悲惨身世,担心自己生活也不会幸福。

B.听到爷爷诅咒女人,担心自己被抛弃。

C.知道爷爷没把变脸的绝活传给婆娘,感到十分高兴。

20.对狗娃唱词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情真意切,文辞典雅。

B.感情真挚,富有情味。

C.清新质朴,通俗易懂。

D.不加雕琢,自然贴切。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2.D

3.(1)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2)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3)“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4.A

5.示例:儿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常回家看看

6.(1)

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3)示例: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家里一起学习。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我们一起学习可以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您看呢?

(4)

①在句末加上“的活动”。②

“要求”改为“诚邀”。

二、课内精读

7.【答案】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8.【答案】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简要做的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9.【答案】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10.【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从“物质上、精神上”等方面予以帮助,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和这些老人和孩子多交流,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他们的思亲之情,在过节时可以把他们接到身边等。

三、中考演练

11.①得知父母要回家的消息后,每天都兴奋得睡不着觉,急切盼望父母回家。②父母要回家那一天,害怕雪下大,当见雪越下越大时十分揪心;高兴地做好早饭后焦急地等待,听闻父母回来了,在忐忑中兴高采烈地去迎接父母。③见到父母时,因太激动张嘴喊不出爸妈,父母也没有认出长大后的他,酸楚委屈油然而生,忍不住哭出声来。

12.不能。画线句内容照应前面喜旺“天天数日子”的内容,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喜旺在漫长的等待中急切盼望的心情,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删去后无法表达出这样的效果。

13.第①段描写雪,表现了喜旺沮丧、害怕的心情;第⑥段以雪越下越大,烘托出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以雪景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喜旺盼望见到父母的急切心情和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

14.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母盼望回家见到亲人的急切心情;父母望着喜旺的陌生感觉,深刻地表现出因为三年未回家,父母和儿子心灵上的陌生。

15.示例:留守儿童是中国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农村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无奈背井离乡,户口、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又只能让

孩子无奈地留守家乡。这种空间距离逐渐演变成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心理距离。例如文中的喜旺,留守家中盼望父母回家,可回家的父母却认不出自己,和自己形如陌生人。这是中国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两难境地,谁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16.A

17.C

18.B

19.B

20.A

下载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第11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同步评价】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腆着 啐了一口 兀自 轩敞 2.课文选自 ,这是一部 小说,作者 ,清代小说家。 3.读古典小说,要注意品味区......

    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优秀教案

    隆中对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隆中对》教案设计

    《隆中对》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语文......

    [转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阅读练习

    [转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阅读练习Ⅱ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阅读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20分)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气与旖旎。 童年时,在故乡......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C2.C3.D4.D5.D6.C7.B8.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C2.C3.B4.C5.C6.C7.味道 颜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练习:文言文(精选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练习:文言文 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热爱生命》同步练习二

    七 热爱生命 自我测验:(100分) (一)基本技能考查: 1、给加点字注音。(9分) 一瘸一拐 笨拙 皮开肉绽 踌躇 鲦 鱼 累赘 半身不遂 血渍 2、解释下......

    九年级语文奥伊达的理想同步练习

    奥伊达的理想 基础巩固题 1、下列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狡黠(xiá) 萧索(xiōo) ..颧骨(quān) 恣睢(suī) ..B. 挑衅(xìn) 祭祀(sì) ..挑惕(tì) 停滞(zhì) ..C. 大名鼎鼎(dĭng) 褴褛(l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