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内容提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很多种,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没有统一,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其现实目标的选择加以分析。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当前较有代表性的若干企业管理目标,并通过分析从中选出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选择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财务系统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达到或追求的境界或目的。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研究财务管理目标这一基本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公司财务活动,协调公司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理财目标的作用首先就在于为各种管理者指明方向、树立目标,使公司按照既定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运作。
(二)激励作用
目标是激励公司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企业创造最大财富。公司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当内部各级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利益一致,企业的发展才有可能,企业在竞争中才会更显活力。
(三)凝聚作用
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公司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目标。企业目标明确,能充分体现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就会极大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四)考核作用
目标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评
价公司职工工作的好坏,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以明确的目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就能按职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进行评价。
二、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四种,其观点分述如下: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家以边际
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产销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并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如何理性增长的,同时在实务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强。它的缺点是: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它忽视了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两大因素: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还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润最大花忽视了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我国理财目标的总思路是有客观依据的。我国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应体现这一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企业的基本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是合理的,但经济效益本身并不是具体经济指标,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在实践中难以计量,缺少可操作性,而具有可操作性是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约束条件。所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以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或理财目标的总思路,却不能作为具体的理财目标。
总的说来,传统的理财目标主要是站在企业利益主体的立场,从追求直接经
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更突出直接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和生存的基本要求。他们存在的一个共同缺点在于:这类理财目标都过多的强调企业本身追求的直接经济利益因而忽视外部环境对它的影响,忽视了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必然决定其将被现代理财目标所取代。
(三)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资本的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理论。资本强权理论认为,资本的专用性,非流动性,稀缺性和信号显示功能等,决定了企业的“剩余控制劝”或所有权天然的归资本所有者所有,“资本雇佣劳动”是最合理的企业制度,因此企业的财务自然也应当以股东利益为基本取向。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理论认为,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赚取钱,就能极大的增进社会福利
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它注重企业利益的长远性;它和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有一定的一致性。它的缺点是:随着产权的交易,股东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侵犯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时有发生,平等保护各产权主体利益的要求则不容质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也不符合商业道德原则,因为它忽略了利益相关人的重要性。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西方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逐渐由追求
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近现代最为流行的理财观点,被当今理论界视为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受到高度评价。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理财目标,具有其合理性。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它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总价值的市场评价,它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
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①它更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②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③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④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凡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⑤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⑥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宣传;⑦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或法规。但一旦通过立法形式颁布并付诸实施,不管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必须严格执行。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衡量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应更注
重员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更加注重协调各方的利益;更加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另外,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的状态,如果片面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则会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风险增大。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我国当前的产权制度
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结构具有多元化、分散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企
业将成为整个社会群体中紧密相联的一员。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兼顾产权主体利益和其他关系人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旨在把体现企业整个经营成果价值的蛋糕做大,保证利益关系人各方应分得的份额, 符合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业当前的微观经济利益,更注重微观经济利益
与宏观经济利益协调一致;更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更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保持企业销售收入长期稳定增长。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了股东利益
在企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股东的权利必须受到其他关系人权利的制约。只
有在各方的参与和努力下,才有可能将体现企业经营成果价值的蛋糕做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股东在追求自己财富的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关系人的价值也最大化。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在我国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因为只有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但是,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的是在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
大
对大部分管理者来说,长期稳定发展也许只是个概念。三十年前,IBM公司
就几乎垄断了商用电脑市场。那时,操作系统和芯片让他们烦透了心,他们认为这是个既费神又没有收益的买卖。于是他们作出了放弃的决策。这个决策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内来看并没有错,但现在看来他们放弃的是核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未来。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兼顾相关者利益
企业与其相关者组成一个利益集团,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集团内部
如何进行利益再分配?这不仅是投资者的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会发现他们在做决策时,经常要面对各种要素的权衡,实践证明,利益相关者没有能够得到公正的报答,企业会产生困惑、冲突、效率低下,甚至竞争失败。实际上,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告诉一个组织的所有参与人,他们唯一目标就是价值最大化,那么我们是无法得到组织价值最大化的结果的。管理者必须向参与人阐明价值的逻辑结构,以使他们理解价值最大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能够以此为指导,并有机会来真正实现它。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效应的重要性。
企业及其利益集团在追求价值最大化同时,必须充分考虑非相关群体的利
益。我们看到许多污染型企业,在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后,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灾难,其结果是这类企业在发达国家已无立足之地,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人人喊打。为什么?因为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把庞大的治污成本省下了。再看,目前房地产企业哄抬房价,获取高额利润。应该说任何暴利都是侵占了另一方利益。这种侵占不可能长期存在。目前,国家已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主要参考资料】
【1】常兴华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济师》2011(11)
【2】赵庆新论财务管理目标《现代经济信息》 2011(24)
【3】龚丽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中国城市经济》 2011(29)
【4】杨东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初步构建《职业》2011(36)
【5】饶峰旭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实现《技术与市场》2012(01)
【6】温鹏杰浅析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商场现代化》2012(03)
第二篇: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No.13 ,201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 ry 2010 年第13 期
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李 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企业理财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
有效的标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整个企业财务活动具有根本性影响,这已经成为财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如何在现
有的经济运行条件下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已成为争论的热点。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已成为我国企业急
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98(2010)1320230201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管理,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
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具有导向、约束、驱动与评价的功能。财务管理目标是以可计量性、一致性、阶段性和可
持续性为一般特征的:
(1)可计量性: 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可以准确计
量,具有明确、具体、定量化的财务指标,使其具有较强的可
操作性。
(2)一致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经营目标保
持一致。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应当服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目标。
(3)阶段性:由于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目标一致,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目标不同,相应的财务管理目
标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形成了财务管理目标的阶段性特
征。
(4)可持续性:公司财务管理避免经营上只顾眼前,分
配上分光吃光的短期行为,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
够做到长短结合,有效兼顾,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司的健康、稳定、长期发展。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
2.1“利润最大化”目标模式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性组织,利润代表企业新
创造的财富,是企业存在的直接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定时间内利润越多表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越合理,对社会贡献也越大。把利润最大化具有明显的优点:
(1)明确的目标性: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员工、管理
层对企业目标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并达成共识。
(2)极强的审计性:公司的业务情况可以明确的反应在年终会计报表上;对于股份制企业,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
公司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的其是否具有增资扩股、发行新
债券的资格。
(3)明确的市场导向性:利润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指导企业进行多样化经营的目的。
但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同时也存在致命
缺陷,如: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入产出关系、收益风险
关系、效益效率关系等等。更重要的是,片面强调利润最大化,易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投资,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2.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模式
股东财富就其本质来说是由股东持有的公司企业的股
票数量或份额和股票上的市场价格共同决定的,在一定程
度上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演化成股票价格最大化。由于其考
虑了风险因素,较利润最大化有其积极的一面。这是因为:
一是利用股票市价来计量,具有可计量性,利于期末对管理
者的业绩考核;二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三
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
值。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局限性却也是明显的。
2.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模式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以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实现投资者
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综合协调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充
分考虑了市场不确定性和资本的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
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且
全面的反映了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潜在获利能力,更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市场面貌。相比股东财富
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
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
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投资价值。
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
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
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3.1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
全,财务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
目标,既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客观环境对中小
企业的经营理财行为的约束。
根据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中
小企业的现实选择。中小企业由于受所有制的局限,一般
难以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企业的形式多为合伙或独资
企业,所有者大多数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所以,中小企
业关心的首要问题是企业的生存,不断提高企业的利润、追
求利润最大化,都是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保证企
业生存、发展。
利润最大化虽有缺陷,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既与企
业目标一致(获取利润),符合中小企业客观实际,又是企业
价值最大化的基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质,故是中小企业
目标的首选。
3.2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根据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当前我— 230 —
No.13 ,201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 ry 2010 年第13 期
作者简介:咸玉娟,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白庄煤矿财务科。
国国有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宜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
之所以选择这一目标,除了“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
化”目标固有的缺陷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对于企业来说,生存、发展、获利是首要问题。选择企业财
务管理目标不能违背这一前提。“股东财富最大化”真正反
映了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的资金运转过程和结果,与企
业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2)衡量确定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
考虑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上市公司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主力军,国有企业股份制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股东财
富最大化”目标符合这一改革方向。
(3)过分强调职工、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不利于上市
公司的规范运作。企业是股东的,财务管理从本质上说是
股东行为。职工、债权人与企业是合同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
系有法律进行制约和规范。抛开股东利益,过分强调职工、债
权人以及国家利益,容易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国有企业
运作模式,这与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背道而驰的。
值得强调的是,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国国有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为我国
证券市场目前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市场效率低,上市公司运
作不规范,证券市场监管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
并不妨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实践中,监管部
门应肯定并积极宣传这一目标所体现的主导思想,将其结
合到市场监管理念当中去,不断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以切实
保护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 1 ] 胡程睿.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 ].中国商界,2009 ,(12).[ 2 ] Stephen A.Ross Randolph W.Westerfield.J eff rey J affe.Corpo2
rate Finance.Boston : McGraw2Hill.2005 :7t h Edition.[ 3 ] 金鑫.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 2005.[ 4 ] Art hur J Keown.John D Martin.William Petty.David F.Scott.Financial Management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Pearson
Prentice Hall.2005 :10t h Edition.[ 5 ] 欧阳令南.公司财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6 ] 杨兴全,张海.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 ,(8).[ 7 ] 袁吉春.浅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 ].中国商界,2009 ,(9).[8 ] 周锦榕.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 C].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
讨论文集,2006.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探析
———论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咸玉娟
(肥城矿业集团公白庄煤矿,山东泰安271000)
摘 要:首先介绍了影响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内部因素。通过价值链分析,找出了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着眼点,然后提出了基于成本控制的煤炭企业价值链优化的措施:改进煤炭供应链,提高配煤作业效率,提高检查作业效率,优化人
力资源配置和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价值链;煤炭企业;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98(2010)1320231202
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已经由传统的成本
管理思想,发展到了现代成本管理思想。比如煤炭企业要
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品质的煤炭,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不论能源市场改革
如何实施,只有生产成本低、成本控制好的煤炭企业,才能
在能源体制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价值链分析的方法
关注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经济环境,将企业的实际作业过程
看作价值形成的过程,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与优化,能
从更大的范围来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成本。在此背景下,结
合煤炭企业的特点,对其价值链进行分析,并从价值链的优
化入手对其成本进行持续性的控制和降低,具有很强的现
实意义。
1影响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内部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生产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
制下,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严重。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差。
1.1成本管理思想落后世纪以前煤炭企业主要是在主管部门指令的基础 上,对能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费用进行控制,以 保证能源、燃料、生产费用总定额的完成。同时,煤炭企业 的管理者,其市场意识、效益观念、生存观念比较淡薄,只重 视生产不注重经营、只重视安全性轻视效益。职工的思想 也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仍然只注重生产的安全性,对自己从 事的工作对企业的成本和效益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
1.2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不当
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煤炭企业只注重核算煤炭产品
生产过程的成本,而忽视对其管理过程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忽视物资供应过程的成本控制,每年随燃料费、材料费及修 理费流失的数额相当惊人;设备维修管理封闭保守,维修类 型多,重维修、轻维护,维修队伍庞大、分工过细、人员技能 单一,维修效率低。同时煤炭企业仅仅将自身核算的成本 数据与年前编制的成本数据进行成本差异分析,不能从深 — 231 —__
第三篇:论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
论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
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进行理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的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环境、生产水平、技术能力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和不同的现实条件约束,财务目标有相应不同的选择。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整个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到80年代初,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传统计划经济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利益的多少,均由产值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把产值最大化当做财务管理目标。因此,在非市场化的指令经济状态下,“产值最大化”目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对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目标,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把利润最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这种观点是早期的观点,由于存在种种缺陷,在60年代受到强烈批判。被批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风险
【案例】原野股份公司是全国第一家被停牌的企业,导致原野被停牌的直接原因就是原野当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用短期借款来投资当时的房地产,结果致使短期借款到期无力偿还,银行进驻,查出原野的其他幕后问题,最终被迫停牌。
2、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短期行为
当一个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时,就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目标也出现短期行为,对机器设备、资源等采取超负荷、疯狂地掠夺性使用,只要在当期内其利润最大,根本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结果使企业后力枯竭,最终走向死亡。“承包责任制”就是典型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
3、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引发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行为。管理者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把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费用转化为利润在报表中体现出来。例如:本来应该在当期摊掉的费用、应该提取的折旧却在当期不摊、不提,使当期的一些费用转为利润,实现当期的利润最大化。
(2)会计政策。管理者为了使当期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钻会计政策的空子。例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采用最低额度提取坏账准备。
【案例】北满特钢在98年的报表中,应收账款为5亿多人民币,但为了实现当期利润的最大化,提取的坏账准备却非常少。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就等于股票数量乘以股票价格,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直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强的客观性;(2)较多地考虑了风险;(3)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短期行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本身有以下缺点:
(1)要求市场必须是有效的。因为只有当市场是有效时,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才有联系,否则,在市场无效时,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无联系。
市场可分为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两种。其中有效市场又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情况。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当市场无效时,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无联系,否则,必有联系。若市场为弱式有效,证券价格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活动,但比较缓慢,反映出来的时历史信息;若市场为半强式有效,证券价格能够把企业活动的公开信息立即反映出来且一步到位;若市场为强式有效,则证券价格不仅能把公开信息而且把内幕信息也都反映出来,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达到了半强式,而中国的市场则有人认为达到了弱式,有人则认为还是处于无效市场。
(2)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多地考虑了股东的利益,对其他关系人的关心不够,利益主体比较单一。
(3)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上市公司比较适合,但对未上市公司就很难比照操作。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短期行为;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强调风险与报酬的权衡。缺点:存在计量问题,可操作性比较差。
此外,还有一定影响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权益资本利润
第四篇:论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范文
论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
论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2007-02-02 21:54:1
2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选择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进行理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的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环境、生产水平、技术能力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和不同的现实条件约束,财务目标有相应不同的选择。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整个财务管理
活动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到80年代初,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传统计划经济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利益的多少,均由产值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把产值最大化当做财务管理目标。因此,在非市场化的指令经济状态下,“产值最大化”目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对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目标,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把利润最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这种观点是早期的观点,由于存在种种缺陷,在60年代受到强烈批判。被批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风险
【案例】原野股份公司是全国第一家被停牌的企业,导致原野被停牌的直接原因就是原野当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用短期借款来投资当时的房地产,结果致使短期借款到期无力偿还,银行进驻,查出原野的其他幕后问题,最终被迫停牌。
2、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短期行为
当一个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时,就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目标也出现短期行为,对机器设备、资源等采取超负荷、疯狂地掠夺性使用,只要在当期内其利润最大,根本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结果使企业后力枯竭,最终走向死亡。“承包责任制”就是典型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
3、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引发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行为。管理者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把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费用转化为利润在报表中体现出来。例如:本来应该在当期摊掉的费用、应该提取的折旧却在当期不摊、不提,使当期的一些费用转为利润,实现当期的利润最大化。
(2)会计政策。管理者为了使当期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钻会计政策的空子。例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采用最低额度提取坏账准备。
【案例】北满特钢在98年的报表中,应收账款为5亿多人民币,但为了实现当期利润的最大化,提取的坏账准备却非常少。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就等于股票数量乘以股票价格,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直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2)较多地考虑了风险;(3)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短期行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本身有以下缺点:
(1)要求市场必须是有效的。因为只有当市场是有效时,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才有联系,否则,在市场无效时,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无联系。
市场可分为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两种。其中有效市场又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情况。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当市场无效时,企业活动与证券价格之间无联系,否则,必有联系。若市场为弱式有效,证券价格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活动,但比较缓慢,反映出来的时历史信息;若市场为半强式有效,证券价格能够把企业活动的公开信息立即反映出来且一步到位;若市场为强式有效,则证券价格不仅能把公开信息而且把内幕信息也都反映出来,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达到了半强式,而中国的市场则有人认为达到了弱式,有人
则认为还是处于无效市场。
(2)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多地考虑了股东的利益,对其他关系人的关心不够,利益主体比较单一。
(3)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上市公司比较适合,但对未上市公司就很难比照操作。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短期行为;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强调风险与报酬的权衡。缺点:存在计量问题,可操作性比较差。
此外,还有一定影响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
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仍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仍处于探索发展过程中。
或者现实地说仍是一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这种现实背景决定了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过程既有西方已走过的道路,也有在现实国情、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个性选择。关于财务目标的选择,目前我国学术理论界流行的观点是弃用“利润最大化”而代之以“股东财富最大化”、“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主要理由是:(1)具有双重性质的国有企业既要盈利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利润最大化”会扭曲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公司,作为公司代理人的经理对“利润最大化”没有足够的追求动机;(3)“利润最大化”缺乏可操作性,“利润最大化太难实现,既不现实,也不道德”;(4)“利润最大化”使竞争者产生短期行为。上述各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在理论上分析其优缺点而决定其取舍。但是,联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行的现实情况,我们不得不对“利润最大化”做一重新审视。
1、利润是收入和费用配比后的结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降低费用或增加收入。常规的做法包括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成本核算、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销售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短期行为。企业行为的短视、投资的盲目、市场交易的不公平竞争,凡此种种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忧虑,认为利润最大化和短期行为之间有绝对的前因后果关系。但是透过各种表面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短期行为不是目标选择本身造成的,而是由环境制度不完善及行为者自身素质缺陷决定的。配套机制出了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目标都是难以奏效的。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竞争者自身素质的约束,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不成熟,导致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利润最
大化”,就像我们不能否定人类正常的趋利动机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建立健全市场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法规的刚性,加强法规的执行力度,为企业追求利润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
2、一切目标都是追求者根据现实条件的自主选择,其本身有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能用一个目标涵盖一切主体追求。现实制约是企业选择发展目标的决定因素,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企业在经营规模、竞争实力、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千差万别,每个竞争主体都有权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约束选择这个目标而不选择那个目标。目标多样化和动机的变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派生物,在市场调节下,企业追求的出发点不同,但最终的发展方向却会殊途同归。作为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对财务目标选择的规律性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指导实践,而不是从理论上推断企业应该采取这个目标而不应该
采取那个目标。
3、利润目标是一个总体目标、总体思路,是企业理财工作的努力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其实现依靠一系列具体实施目标。企业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运动过程,日常事务的处理、投资决策、技术应用与开发、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市场开发等等,应该始终围绕着一个最根本的目的,既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一总体目标引导下,企业的各项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人认为企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太复杂,企业的很多行为无法判断是否是为了利润目标。但价值取向确定的只是方针大略,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只能是总体策略性约束和总体方向性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排除企业根据现实条件变化采取一些非盈利行为,但这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并不影响企业作为盈利组织的最终利润追求。
4、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大潮中显得力
不从心,很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淡经营,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利润目标被纷繁复杂的日常行为目标所掩盖。企业连年亏损并未引起经营者足够的危机感,反而对亏损习以为常,这和集体或私有成分的企业强烈的趋利动机形成鲜明对比。按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目前我国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而陷入破产清算程序。但由于某些政策性或社会性原因,破产机制并未完全发挥作用。为唤醒企业沉睡的利润动机,使企业真正加入市场竞争,扭亏为盈,尽快走出效益低下的泥淖,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我们有必要重提“利润最大化”财务目标。
5、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于沉重。企业办社会、机构庞杂、人浮于事、行政意识浓厚官本位思想严重,等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作为一个正常市场经营者最起码的利润追求。企业领导忙于行政职位的升迁、职工福利的提高、社会就业的安
排、国家及地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很少或根本就无暇顾及企业最根本的利润目标追求。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企业轻装上阵,甩掉各种不必要的包袱,集中精力办企业,一个心思创效益,而“利润最大化”此时是最起码的行为约束。
6、尽管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刚刚起步,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与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比较接近。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归最大的“股东”——国家所有,企业管理者由代表国家的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由于产权国有化在现实中的虚拟性和非人格性,长期以来企业的命运实际上由内部管理人掌控,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经理阶层的追求价值与企业的最终使命往往相左。行政职位的变迁与薪金报酬的多寡和企业盈利不一定呈正相关。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激励机制,经理们也就缺乏对企业盈利追求的积极性。强化国有企业经理阶层的利润观念,并
不能仅仅依靠转换财务目标来实现,委托代理关系在利益追求上的趋同,最根本的是依靠内部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上述种种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宜,它最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情况。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性,追求利润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行为的“原动力”。我们不能以利润目标的某些负面影响或其他理由而否定企业正常的利润追求。当然,,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要涵盖所有企业,涵盖所有时期的目标追求。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目标,保持财务目标的多元化、层次化,也同样是一种客观必然。
星期四
第五篇: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中,特定的理财主体通过有效地组 织安排财务活动,正确的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理财主题的财务活动是否有效,财务关系是否协调。本文着重阐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最佳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生死命脉,一个企业要想很好占领市场或蒸蒸日上,首先,需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然后加以剖析,做出最佳选择。
1.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他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为财务目标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
1.1 财务管理目标是连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运行理论的纽带: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是根据财务管理的主体、财务管理的客体、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特点等基础理论确立,体现了基础理论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对财务管理程序、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组织等运行理论起导向作用,引导着财务管理运行理论的发展。
1.2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桥梁: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基础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剖析且是很有必要,但它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当中去,形成实用性理论,以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指导,而这正式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功能所在。
然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体现的。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
2.1.利润最大化目标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创造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企业财务
1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比如:把工资压倒最低限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费用,可以从材料采购、生产效率等方面着手;还有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开支等等。企业是一个追逐利润的经济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本质所在,当利润达到最大化时,企业的价值也达到了最大化。但是,该 目标在以下方面有所欠缺:(1)没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比如,今年 200万的利润和10年以后的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可比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有所不同;(2)没考虑风险问题。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无法简单比较;利润的变化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同时变化。例如,一个每股收益为15元的传统企业,尽管其每股收益上升到20元,然而该公司可能依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投资对象,因为其经营活动固有的风险增长的更快;(3)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指标的完成或实现。另外,利润最大化的障碍是它的关键变量即“利润”几乎不可能准确计算。因为利润有很多不同的经济学和会计学定义,每一个定义都有各自一系列的解释。应该看到,利润最大化的提法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2.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
股东权益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属于股东。企业的经营管理应代表股东的利益,只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大权益上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目标更容易量化,易于考核。同时,这一目标也存在一些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其股价无法向上市公司股价一样随时准确获得;(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有些企业外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其股票可能还在走红;(3)它强调的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所以,综上所述:目前采用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也不符
合我国国情。
2.3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目标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行为影响或可影响企业行为的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与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权益的组织和个人。根据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两大类:一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例如: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等。二是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但与企业没有商务关系,企业又必须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利益主体,如:社区,政府,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和各类专门利益集团等。现在企业核心理论是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它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生存发展必备相关要素等问题是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的一个子集应具备有企业目标的特性:唯一性和明确性。然而,唯一性和明确性是衡量财务目标的基本标准,也是财务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在上述相关利益中,仅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就涉及到六个,更别说大量存在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团体了,在不否认众多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可能存在一致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团体间大量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如果一个目标包含过多的内部矛盾,那么其明确性就无从谈起,在实际工作的财务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有需要某个具体的相关利益集团价值和总体的相关者利益价值之间进行衡量、取舍、而这一决策过程本身就很难把握,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一个模棱两可的目标不可能作为现实中的财务目标。由于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要求存在大量的矛盾和不可避免冲突,企业决策者衡量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缺乏定量性的目标的过程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从而很可能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可操作性。这样会使目标本身应具有的作用被彻底否决,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损害这些相关者的利益。
趋利避害,当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所有者权益和相关者权益不能统筹全局时,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另一出口,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3.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理论依据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全部剩余风险,也应享受全部的经营收益。而职工或债权人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设定中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职工以及企业上下游关系人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利益的满足和实现也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应全面考虑。
企业价值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是用买卖的方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表达。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定条件下,它可以表达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理财目标是确定理财本质、理财主体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过程依赖性。任中信教授认为价值是理财学基本的核心概念,价值管理师理财的重要特性,而“利润”只是反映了价值的一部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观点认为: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评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依据不是企业已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而置其他利益集团于不顾,不能将理财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股东权益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当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3.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具体体现
(1)明确了理财主体为企业组织。理财主体就是具有独立经营权和财权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体现为理财主体财富的增长,然后,企业价值最大化恰好满足这一要求。
(2)体现了理财本质即价值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之所以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因其具有广泛性及综合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取决于理财本质即价值管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财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中的利益都只是企业的一部分。
(3)符合财务目标唯一性的特性。企业财务目标作为企业价值的导向,必须是唯一的,理财目标应明确理财主体,体现目标特性,符合理财活动的规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能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特性和财务活动的规律,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现实理想选择。
3.3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的意义
一般认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科学的计量,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从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鼓励政策等。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制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或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方向。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利于克服因片面追求利润而产生的短期行为,有利于获利期限结构的优化和风险投资项目的组合决策,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的配置。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对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对于投资人来说,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在息税后净利润趋向最大化,有能力以现金或股票形式分派股利,这样也就实现了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实现了投资人的利益;第二,对债权人来说,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和现金流入,企业偿债能力提高,能够及时足额清偿债务,从而得到债权人的信任,为企业提供可靠资金打下了基础;第三,对国家而言,企业拥
有足够支付偿债能力,及时缴纳各种税金为国家税收提供了保障;第四,对企业内部职工而言,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其主动范围内可增加工资、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对社会而言,一个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应该是对社会负责的企业,自觉承担各项社会责任费用,积极筹资“三废”处理装置,从而履行对社会的责任;第六,关心客户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会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会增加企业风险,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而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业当前微观利益,更注重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协调一致,更讲究企业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更注重企业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以保持企业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4.总结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效果上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均优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尽管该目标目前还未得到所有企业认同和采纳,但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将最终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导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浩、郭丽江:关于财务代理人制度的探讨[J] 财经研究 2001第10期
[2]陈学义:对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J]会计之友2005年第11期
[3]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J] 上海会计 2004年第10期
[4]张国华、翟春凤: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5]黄亿红: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6]李凡:在轨转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