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

时间:2019-05-14 13:5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史学习读本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P9 三(1)

1.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得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理论意义 P28 三(1)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这个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指出了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法的实质和核心 P28 三(2)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理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42 三(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时间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6.为什么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P42 三(3)

7.根据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P43 三(4)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何真理都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绝对真理只能通过相对真理而存在,它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而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 对真理的颗粒.真理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 律,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运动的普遍规律,并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不能被驳倒的,因而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 义,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它的一些个别原理和结论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范围,随着条件的变化会被新的原理所代替.所 以,它又具有相对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正确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8.运用理论和时间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着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P132 四(1)

(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3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2)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9.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P61 三(3)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度民主、社会和谐的重要杠杆。(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

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 手段的经济建设必须牢牢站在这个立国基石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10.为什么说商品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P85 三(1)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两者不可兼得。即商品生产者要求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2.其对立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资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11.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P85 三(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2.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两者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P85 三(3)

13.简述货币与资本之间的主要区别P138 三(2)

货币在本质上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一定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资本则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首先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流通的形式、性质和内容上,都是不同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起点是商品,媒介是货币,终点则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而资本流通的起点则是货币,媒介是商品,终点则是增值了的货币。资本的流通,就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

14.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实质P101 三(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产生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主义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1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P117 三(1)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第一,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合理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第三,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历史局限性:第一,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第三,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

通过暑期两个月在家对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如下。

第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

生长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

经常的,我们会在书本中看到,甚至自己也会这么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共产主义者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毋庸讳言的是,我们都曾经在心里默默地问过为什么——它凭什么就成为行动指南了?它到底要把我们指向哪里?它因为什么而能量强大?它又能把我们推多远呢?——不能不说,那时的我们在认识上还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根,马克思主义更没有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我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好问题,但是面对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依然困惑不已

经过暑期的学习,我的思想有所不同了。当然,我依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我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动,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没有被人遗忘,甚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而被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异己铲除,反而被饶有兴趣地进行研究。1500年的历史已经替马克思主义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许诺天堂的《圣经》,而是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用来聊以慰藉心灵空虚的幻想,而是用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

所以,满怀科学精神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毫无畏惧地去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事实求是和为人民服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真”的本质,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善”的本质。当我们满怀科学精神,一往无前地去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善”本质时,一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的画卷就俨然打开了。我想就此与大家共勉,为早日绘成这幅美丽的画卷而勇敢的追求真理!

第二 对毛泽东思想的贯彻理解

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通过暑期的学习,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近代以来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对中华民族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可以说,在中国有了毛泽东思想,才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毛泽东领导全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才有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和国家的强大辉煌。

在中国,不仅毛泽东思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毛泽东的伟大品格也具有动人的感染力。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革命成功,他苦苦探索,呕心沥血,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他为国家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为创造祖国的美好前程而奋斗。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高超领导艺术,永远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楷模。

二、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真理光辉

首先,实事求是着眼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毛泽东正是在对中国革命实践深入研究中,在同王明等“左、右”倾教条主义斗争中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其次,实事求是的根本点是要从对客观实际的研究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增加了解放思想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涵。第三,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不断创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果说毛泽东当年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强调“立”。无论是解放思想还是与时俱进,最终都要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这就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真理的光辉。

三、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永放光芒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思想。实践表明,只有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才有力量。正是在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理论依据。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国家主人的位置上。他一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因此,他始终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团结依靠群众的大多数来进行革命和建设放在战略和策略的高度上。

代表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认为,共产党及其领导者能够给予人民的“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切实做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四、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但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进行调节,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完善。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进行了具体时间上的设想,即用几十年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一个更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作出新分析、新判断和新结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路明灯。

第三 对邓小平理论的深沉品味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的地位,这是一个新概括、新贡献。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导师。就是在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邓小平理论。由于邓小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使他在根本点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始终没有丢弃“老祖宗”;才使他又没有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新的“实事”中“求是”,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新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为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根本上讲,就要牢牢把握邓小平理论精髓,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观察一切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理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自己的思想,转变世界观的道理所在。真正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了头脑,那你就不会把邓小平理论当作知识来看待,而是当作科学的思想武器来对待。那时你就会深刻地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真谛,自觉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信仰、信念,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和实现它。这才是真正深入进去的境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牢牢把握着这一精髓,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我们庄严的历史责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通过这一次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深刻地体会到时代赋予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多么古老而又深刻的一句话。“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邓小平也将历史的重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因此,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发展,我们义不容辞!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一代的青年更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先辈的鞭策下不断前进。

第三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感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感想

我们生活于这么一个物质丰富而又多彩的时代,我们探讨主观与客观、存在与非存在、唯心与唯物。有人认为,世间因自身的存在而存在,亦有人认为,世间非人的存在而事先早已存在,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我们更加容易认识这个社会的内涵。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2,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事的关系是怎样何者第二性问题。○的”?即思维能否认识和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之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5,物质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它○

2,特征:物质的唯一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6,实践的三特征、三实践 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7,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2,8,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

9,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原因: ○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而言,新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物是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0,对立统一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及矛盾的个性。○2,矛盾的A,原理:○

3,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性的个性。○1,是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B,方法论意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1,质变和量变的区别和辩证关系:

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1,量变是质变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辩证关系:○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的必要准备,○1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5,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本途径,○13,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一标准。

14,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概念及特征:

1,感性认识:概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特点: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理性认识:概念: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15,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一元性。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原因: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2,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17,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

1,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2,唯物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史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2,方法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历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2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处在表现形式:

1,二因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

2,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

2,作用:a,自发地调节生产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4,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2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26,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7,资本积累的概念及其本质:

1,概念: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2,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向灭亡的历史命运。○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8,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2,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是国家通过○

4,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3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1,表现: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2,动因: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结构的变化,○3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飞跃,实现途径是什么:

1,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2,从理论上说,无○

3,马克思产阶级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33,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及目标:

1,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2,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34,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原因): 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点,○

4,所以我们要探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索一条符合我们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大提高,○

1,物质生产劳动○2,处理社会关系.○3,科学实验.36,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37,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复习思考题

1.党的十九大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认识和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理论背景及其涵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它是对改革开放39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改革开放39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仅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刻变革,也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变革。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从实践上说,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求对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进行突破性的改革。从理论上说,治理的概念不同于统治的概念,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政治学理论看,统治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权力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 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其二,权力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其三,权力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运行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种偏重于工具性的政治行为。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哪个阶级行使统治,谁上台执政,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公民支持。换言之,都希望自己执政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治理体制也是政治体制的重要内容。但是,归根到底,治理是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目标的手段,相对于国家的统治体制而言,治理体制更多体现工具理性。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更进一步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有效的国家治理涉1 及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

何谓国家治理体系习总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这一重要论述完整揭示出国家治理体系三个层次的科学内涵:从政治属性来看,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政治领导和政策推动下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其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集中体现。

从治理结构来看,国家治理体系主要包含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党的建设六大体系,且这六个体系不是孤立存在或各自为政的,而是有机统一、相互协调、整体联动的运行系统。其中,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市场治理、政治治理体系中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核心要素。

从治理目标来看,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一是规范化,无论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都应该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二是法治化,任何主体的治理行为必须充分尊重法律的权威,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民主化,即各项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各项制度安排都应当充分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四是效率化,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行政效率;五是协调性,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在这五个目标中,能否实现法治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强调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习总指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中的绩效彰显,是检验国家治理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杠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也强调,要进一步改进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着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可见,提出治理能力现代化,表明了党和政府正在从思想上、行动上革除传统的“管理”套路,由政府一元单向的管理,向政府、市场、社会和民众多元交互共治转变,这也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从治理主体角度讲,有效的治理,突出强调社会公共事务的多方合作治理。过去我们的社会管理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管理主体的政府一家独揽,市场、社会、民众的力量比较薄弱,甚至缺席,这导致了社会治理的过度行政化,造成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通过改革,从政府与2 市场关系而言就是要回归市场本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从政府与社会关系而言就是要回归人民本位,让人民群众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实现自我治理,这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点。

其次,从权力运行角度讲,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原来政府承担了其他主体的许多职能,现在要通过简政放权,放权于市场、放权于企业、放权于社会,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权力的边界范围。在此基础上,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最后,从组织结构角度讲,有效的治理,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为基础。重点是要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用机制再造流程、简事减费、加强监督、提高效能。

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如何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打破思维定式等,都需要强有力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予以推进和保障。

廓清认识误区

正确理解、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避免几方面的认识误区。第一,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在不同领域发挥治理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性的发挥不是绝对的,单向的,而是相对的,是互动与合作的。比如在群众自治领域,无疑需要给社会组织和群众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广阔的平台,但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各主体依法高效运转的同时,强调纵横交叉协作,从而形成政府间、部门间、公私间的跨界协作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要义。第二,治理体系的运行方式不单是自上而下的,而是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横向运动。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有利于加强顶层设计,根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抗性做法,实现政策不走样、不变味;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有利于“摸着石头过河”,实现地方层面的改革创新,降低改革风险与成本;横向运动的治理方式,有利于不同主体间的互动、走访、学习,实现协同效应、整合效应、创新效应。第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国人民的大事,不仅需要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部署、政府的推动和法律法规的规范,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从而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改革。

2.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体制? 答: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其前身是在十分残酷的战争年代创建并3 逐渐演变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机制,随后又在治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实践中成为执政党和现代国家治理的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在经历了长达六十余年,从高效协调到失效失败,再到重建恢复、加强完善的长期“试错”过程之后,成为最适宜中国国情、最适应国际竞争的政治领导体制与政治决策机制。

它是由多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其集体领导机制,体现为五大机制: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集体决策机制。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集体”二字:是“集体成员”,而不是“个人”(如总统);是“多个机构”,而不是“一个机构”;是“集体智慧”,而不是“个人智慧”;是“集体决策”,而不是“个人决策”。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治理结构、国家治理结构、军队治理结构和社会治理结构,这一制度发源于毛泽东,重建于邓小平,成形于江泽民,完善于胡锦涛、习近平,并不断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这个机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制度创新和治道变革,它比个人总统制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大大超越了几百年来美国等政治制度的“一党控制”、“两党分治”、“三权分立”、“总统(个人负责)制”的实践与理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极大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及其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是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根本特征,它非常适合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极其适宜于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社会条件,十分适应于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考验和挑战,也特别有利于中国创造发展奇迹、治理奇迹。当然这一制度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全球近200个国家中,鲜有‘集体领导制’,这是中国的创新,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和政治优越性、极富治理效率的民主决策制度。

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并用之分析当代中国发展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度概括和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明确提出,是本次党代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亮点。无论在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还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我们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信念指引和科学理论指导的政党,同时又是一个敢于和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政党。在长期的革命、4 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鲜明特点,决定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由各个阶段实践形成的指导思想构成的,既一脉相承又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这一鲜明特点,决定了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党的代表大会要自觉地承担起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机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了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战略谋划,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集中揭示了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目标追求。尤为重要的是,十九大报告高度概括并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为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4. 你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将文化自信写入报告与党章,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升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强化了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这种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立场,贯穿在历史使命、政治制度、文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报告内容之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观与文明观。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承载着文化精神。十九大报告表达了我们党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明自觉。报告设单章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强烈的历史感将中国共产党置入中国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初心、使命与征程中,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意味着一个文明体的复兴。这个文明体被汤因比等历史学家称为世界国家,具有“克明俊德、协和万邦”“天下归仁”“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谓汉唐气象,就是具有处于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形象,具有繁荣昌盛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吸引力!这样一个文明体,不但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具有同等重要的文明地位,不仅在轴心时代文明中占有重要席位,而且至今绵延不绝并愈发光辉灿烂。她的复兴,必然要再一次改写世界历史。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所在。

这样独特的文明体,决定了有其独特政治发展道路,有其独特的政治秩序。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5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中华民族真正要强起来,不仅依靠政治经济军事的硬实力,而且需要依靠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历来懂得文化主义的怀柔方略,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因此,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势在必行,否则我们摆脱了挨打、挨饿的逻辑,也摆脱不了挨骂的逻辑。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文化事业,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你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十九大报告围绕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工作部署。准确理解“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对我们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可以从新起点、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四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从新起点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而不懈的奋斗,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毛泽东时代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邓小平时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过去5年取得了全方位和开创性的成就,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标志性的意义。

第二,从新思想上来把握。我们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构成了划时代的理论新建树。科学理论指引伟大事业。“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使之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第三,从新矛盾上来把握。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阐释了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要更加注重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四,从新目标上来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是对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继承发展和推进。我们实现了温饱、总体小康的目标,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根据我们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十九大调整了十八大提出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把这个目标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将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为我们描摹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丽图景,为我们标注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迈进新时代,强起来的飞跃催人奋进,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令人期待。但我们还要清醒,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直面存在问题和短板,立足本职工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

6.请结合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论述如何在推进社会建设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没有社会建设,就不可能为其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和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属于7 社会建设的范畴。因而,社会建设必须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公平正义理应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成为平衡社会利益关系的根本尺度。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它自始至终必须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价值取向。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本质。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真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本质,在社会建设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公正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1、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因而也可以说,社会公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2、社会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维护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目 标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3、社会公正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4、社会公正是政治长期稳定的必要前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政治稳定作为基本保障,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就无法搞好建设。三 加强社会建设维护公平正义的具体举措 社会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推进公平必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足当今中国的实际。

(1)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当前社会经济、教育、司法等诸多领域的不公正问题都与腐败有关。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不坚决同腐败开战,它将永远成为高悬于我 们头顶的达摩克利之剑,随时有断送我们的改革前程乃至颠覆国家政权的危险。腐败不除,国无宁日。腐败横行,就不可能会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公正,更不会有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2)加强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当前司法领域出现不公问题,也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要促进司法公正,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推进司法改革。通过实现司法 独立、完善司法监督机制、提高法官个人素质等途径来进行改革,实现司法公正。(3)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促进社会整体公平。社会保障是维护和 实现社会公正极为重要的制度,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 安全网和保险阀。以公正为灵魂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比较健全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伤有所治、育有所护、失 有所助”的社会。

(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更公平的教育,给予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是否公正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影响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对于个人来说,教育是 否公正会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

(5)多举措扩大就业,促进更公平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重视“三农”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中国,古往今来农民都是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历史上数不清的农民起义8 和朝代更替,大都 是统治阶级利益与农民利益恶性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农民常常是被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逼到了生存危机的最边缘,除了揭竿而起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历史证明国 家的盛衰兴亡全部系于社会的公正与不公正之间。)一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灵活就业。二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要逐步建立健全统筹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四要进一步增强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增进人们的就业安全感。五要逐步建立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六要就业录用程序更为规范、透明、有序,增进人力资源市场的程序公正,给更多的人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通过多举措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从而促进更公平的就业。

(6)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或各个方面若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正义意识必须得到加强,不仅是管理者要强化这种意识,被管理者也要强化这种意识。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传播媒介及各类教育的作用,让更广大的民众具有更强的公平正义的认知、观念和情感,进而逐渐地转化为社会各个成员的公平正义行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社会建设的公平正义程度从根本上体现为每个人的公平正义的程度

7.结合科技发展史,论述科技创新的哲学意义。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依靠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则依靠于技术创新。创新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因此,自然辨证法无疑对技术创新具有无法忽视的重要意义。如何培养高质量且具有科技竞争力的跨世纪人才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成为新世纪我们面临的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21世纪是科技世纪,21世纪的科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博的其他知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作用。所谓创新,是将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从最根本的创新出发,我们又可以深入理解技术创新的意义。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而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从哲学的指导意义出发,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哲学指导,而这种指导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从其创立到今天,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创新是其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首先,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从自然辩证法发展历程来看,自然辩证法本身就具有创新这种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它曾经引导着科学家们冲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譬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界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与经典物理学矛盾之时,导致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有人提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家的创新。列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辩证唯9 物主义的观点,发展了自然辩证法,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自然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规定了“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由于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消失的不是物质,而是原来的对物质认识的界限,原来认识所达到的物质界限是原子,现在已经深入到物质更深的层次或结构,跨进到电子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然辩证法必将继续引导着人类冲破一个又一个旧的思想束缚,实现更多更高的科学创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及哲学思想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的,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是创新的产物和结晶,而且它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其中的不少内容、思想和观点需要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加以充实、发展和完善。如恩格斯在近代科学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界存在图景和辩证发展图景,需要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构建。尽管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在现代科学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界存在图景和辩证发展图景更加明晰、深刻、丰富和充实。不仅如此,现代科学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等也在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现代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已经将系统观、信息观、反馈观等新思想和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等新方法充实进来,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更加完备、系统和丰富。因此,自然辩证法本身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而发展是创新的结晶,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讲,自然辩证法处于不的创新之中。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来看,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目的是为了丰富、充实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践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之需要,其直接目的是批判当时自然科学领域中流行的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数学先验论、宇宙热寂说、庸俗唯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帮助自然科学家避免受其影响以便更好地认识自然。这贯穿诸目的的核心便是创新——丰富、充实辩证唯物主义是创新。指导社会实践“创造新世界”是创新,帮助科学家避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更好地认识自然界还是创新。概言之,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目的的实质就是为了创新、鼓励创新、引导创新和倡导创新精神。在人与自然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这一类总体问题或战略问题上违背了辩证法。因此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能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对自然界、对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自然辩证法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新世纪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和研究方法是科技进步和科研成败的关键。因为科技史表明,无论自然科学之兴盛,还是社会科学之昌明,都与方法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以理论思维形态表现出来的认识工具——科学方法论是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精华。而自然辩证法所包含的方法,特别是现代思维方式和方法,是科学发展史和认识发展史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对各门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现代,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创新这种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显示出更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从广度上讲,空间范围至少已达200亿光年的领域,时间长度至少已达200亿年;从深度上看,空间范围至少已小到10-23厘米,时间跨度至少已短到了10-24秒。这时仅靠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10 人员迫切需要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换言之,自然科学的创新迫切需要自然辩证法的指导,这充分展示了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综上所述,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本身是创新的产物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同时,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自然辩证法本身所蕴涵着的创新精神和体现出的创新机理,引导着人们的创新。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辩证思维的能力是科学工作者乃至整个民族所具有的科学技术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正是探讨理论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中的作用的科学。因此,一切从事科研和技术创造的人都应当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一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新世纪,全世界都在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在当代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接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大力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是关系我们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自然辩证法,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担负起培养、提高科技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大责任,这是国家和历史的重大使命。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现代化立国的基础,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之后,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科学与技术不断更新,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更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未来30—50年里世界科学技术会继续出现重大原始性创新突破,很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人们已开始认识到信息是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可以再生的资源。信息既可压缩、扩散,也可以光速传播,并渗透到各个方面。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使世界变小、科学变大,为人类共享精神财富创造了客观条件。信息技术把传统产业从扩大外延推向增加内涵的发展道路。由于数字化革命已使信息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必将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同时,以数字革命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将引发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大战。因此,信息技术将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据美国官方估计,21世纪初叶,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美国工业部门每年可多创造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生产效率将提高20-40%。银行的收入将4/5来自由信息,只有1/5来自存贷利差。科学家们可在网络上如居一室地合作研究开发,创造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学生科学技术活动日趋社会化、规模化和全球21世纪,科学技术将成为庞大的社会建制,研究与发展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职业,科学共同体出现了由政府间转向民间的新的国际组织形式。科学技术活动更是社会化的实践活动,许多项目往往是由国家组织的。而一些特别重大的基础科学命题,如物质的基本结构、宇宙的起源、清洁的核能、生命和认知的本质等研究,甚至11 成了跨国乃至全球化的科学探索活动。国际间的科技合作领域将日趋扩大。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首先,现代科技成果不在只是停留在了学家或发明家手中,而是被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所掌握和驾驭,并能提供实用物质产品。其次,当代科技显示出其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体现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征。再次,现代科技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而并入了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和经济的第一要素。第四,现代科技变革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源和资本品,成为决定其价值的第一因素。第五,现代科技在一定意义上能主导客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与需求。最后,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系统”的诞生标志着科技已成功并入生产和经济过程,并承担着第一生产力的功能。科学技术哲学是有关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在反思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哲学学说,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和发展着的开放学科。简单的说科学技术哲学是一种科学的科学。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史来认识科学技术哲学。其实在西方是没有科学技术哲学的,西方只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顾名思义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而且在西方主要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西方科学哲学最早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不过当时只是作为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包含在一般的哲学体系之中,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自然科学与哲学在名义上的分离,以自然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才开始出现。但科学哲学的真正建立是以20世纪2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为标志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历史主义学派造成了西方科学哲学中唯物主义的复兴,给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带来了生机。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哲学是当代一个新兴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领域。它深入探讨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文化,技术与心理以及技术评估等问题。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哲学承载了中国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任务。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然,可以为我们认识自然提供方向方法和方向。如伽利略曾为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第一,研究自然就是要研究数学关系,伽利略认为我们的自然界真正可以理解的是,自然物的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确定的数学关系第二,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伽利略认为,只有形状、大小数目时间位置等可量化处理的性质,才是物体的真是性质,而颜色味道声音气味等第二性的质,只是物体在人们的感官中的效应,是主观的。这样伽利略开创了一种新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即把数学推演同观察实验结合起来的数学-试验方法。这种数学-试验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造就了现代科学的极大发展。大气科学专业中最重要的数值天气预报的思想就是用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来描述地球大气的运动状态,这样就可以计算大气未来的状态。我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史随着哲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提供方法。所以说研究生学习科学技术同时学习科学技术哲学也是十分必要的。总书记指出,“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五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还讲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生产方式上的表现。比如,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群体性技术显现出绿色、智能、泛在的特点,等等。总书记关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判断,准确地把握了生产方式变革的态势和特征,指明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联系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出发,确定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判断标准。科学技术、生产工具、劳动就业等属于生产力范畴,投资、效益、生活方式等既有生产力的内容,也有生产关系的内容。这在理论上避免了抽象地谈论生产力,而是具体地分析生产力,使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等重大机遇,在全球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中掌握主动权,有所作为。

8.试分析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条件以及对中国的价值。

战略机遇期的完全表述应当是,有利 于 我 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前提和基本要求是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其核心内涵是和平、安全与稳定。也就是说,国家外部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大 环 境 特 别 是 周 边 环 境。要确保国家的主权、领土、政治制度安全,要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国内要保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归根结底,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相互结合,要有利于国家的和平发展。

形成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主要条件是:外部没有武装入侵威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直接、严重影响我国安全与发展的大规模战争;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环境,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国就处于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种战略机遇期就不复存在。这直接关系们准确地判断。因为处于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战争无疑是破坏战略遇期的重要因素。但什么规模、什么性质的战争,才会直接导致战略机遇期的结束,是值得认真研究和准确判断的。一般来说,只有那种使我们不得不转变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举全国之力进行应对的战争,才可能结束战略机遇期。而“擦枪走的”武装冲突,抗击入侵的“自卫反击战”,以及发生在我国周边而并未使我国直接卷入的一般性战争,都不意味着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结束,也不足以促使我们改变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事态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国要维护和延续重要战略机遇期,促使战略机遇期从次稳定状态转向稳定状态,就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有利于中 国 和平发 展 的 利 益 汇 合 点 和 利 益 共 同体,进一步增进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互信,进一步增强稳定战略机遇期的积极因素。第一,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 展 道路。战略机遇期是国际大环境、周边环境和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产物,但也是我们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促使战 略机遇期从次稳定状态转向稳定状态。这种转变能否实现,既取决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努力,即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正确的发展道路和正确的内外政策,能否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党的十八大13 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战略挑战。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同时,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些严重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行为,同样也严重损害和破坏我国有利于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上述方针政策,无疑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而这恰恰是实现战略机遇期从次稳定状态转向稳定状态不可或缺的外部条

件。反之,国际大环境和周边局势的恶化,就会阻碍战略机遇期由次稳定状态转向稳定状态。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 1.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

    人大精选宪法试题--宪法基本理论

    人大精选宪法试题--宪法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宪法解释 是指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

    个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最新心得体会(5篇模版)

    个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最新心得体会1在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沙上,刊登了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发表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

    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

    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 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述的心得体会(5篇材料)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述的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马......

    宪法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试题及答案

    宪法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是哪一项?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农机推广基本理论 考试题库

    农机推广“基本理论+”考试题库 一、 判断题 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将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普及应用于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

    兰州大学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 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异化劳动 3、亚细亚生产方式4、普列汉诺夫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 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