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
兰州大学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异化劳动
3、亚细亚生产方式
4、普列汉诺夫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2、简述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题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的
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三、论述题(二选一)
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问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简述题(每题15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3.简述“两个必然”的基本原理
4、简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胜利与挫折 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历史事实题(每题15分)
1、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著作及其重要思想
2、列举列宁的重要著作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3、葛兰西《狱中札记》的主要思想
二、简答题(每题20分)
1、为什么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中是怎样论述两种生产理论的?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三、论述(45分)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状况以后,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思考题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
2、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转向黑格尔主义并超越黑格尔哲学的?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超越费尔巴哈走向黑格尔哲学的?
4、如何评价《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7、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8、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如何深化和发展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是如何得以验证和发展的。
10、《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意义如何?
11、简述《资本论》中的生产力思想。
12、《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如何发展社会形态理论的?
13、《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述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
15、分析《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16、分析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是基本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哲史上有何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18、《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与体系的矛盾的?如何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性的?
19、恩格斯是如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0、《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阐述有何特点?
21、阐述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22、普列汉诺夫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23、说明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24、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
25、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经典作家那里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26、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如何发展唯物史观的?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和评价异化劳动理论?
2、述评《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3、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规定的“现代唯物主义”?
4、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关于认识发展辨证发的思想。
5、恩格斯的如何阐述自然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6、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7、如何评价《唯物主义河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在马哲史上的地位?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题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书里的学问,而是工人阶级的战斗武器,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是不断地发展的,作为反映实践、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行不断地发展。
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是普遍的原理,但是由于各国不同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时必须结合各自的国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并同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它对人类创造的所有优秀文化成果,都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批判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对错误理论和思潮进行不懈斗争的批判精神,为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扬,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第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阻力,面临过不少的挑战,正是在客服阻力和迎接挑战中,马克思主义才得以不断地发展与前进。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时间跨度为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立场的转变。他们适应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要求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深入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在批判的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二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取得世界性历史成就的时期,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新的特征,与此同时,工人运动高潮迭起。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不断增多,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空前高涨的革命形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列宁在对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结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三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中经受挑战并且不断发展的时期,时间的跨度为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的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针对中国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方面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复杂状况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也出现也失误但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未能处理好学习苏联模式和根据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加之苏联实行大党大国主义,这些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曲折。
第四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低潮中重新奋起的时期,时间跨度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受到挫折和冲击,使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但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教训。在国际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坚守自己的基础制度,并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最为突出。
3.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使我们更加加深理解,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精髓,见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式发展的科学,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创新和发展是它的本质和灵魂,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立足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的探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又用创新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的历史。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要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认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从而坚定我们对它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同命运的过程中,展现了科学真理的强大力量和蓬勃生命力。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激励我们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世纪上半夜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发生历史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国家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无产阶级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欧国家相继发生大机器替代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从而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时期生产力发展相对迟缓的状况。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把过去个体的,分散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导致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间的相互联系日趋加强,从而使生产活动从个体活动变为社会活动,使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活动的结果。不仅如此,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还把过去狭小的地方市场汇聚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成为世界市场。
大机器及其生产方式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水平,资本主义经济由此突飞猛进。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它所造就的以及其生产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逐步激化起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表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历史的范畴,它的存在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由于工业革命使物质基础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现实,阶级斗争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显暴露,这就为人们科学地说明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革的动力提供了可能。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打破了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这种状况使得人们有可能突破狭隘的民族界限,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重复性和必然性,即发展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
总之,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产业革命不仅使资产阶级得以发展和壮大,同时造就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在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爆发工人阶级第一次武装起义,1834年4月9日,里昂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它表明工人阶级已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英国从1837年起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宪章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1844年6月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19世纪40年代末,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同时,无产阶级在实践上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在理论上也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出了创立无产阶级科学理论体系的时代性要求。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奠基者是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黑格尔集其大成。费尔巴哈则一反前几位的唯心主义传统,高举反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大旗,直截了当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座。至此,德国古典哲学画上了句号。
德国古典哲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迅速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而它所采取的唯心主义和极度抽象思辨的形式,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
康德是一个先验唯心主义者,他虽承认物自体的存在,但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康德不满社会现实,但反对用革命的方式变革社会,而主张用社会改良的方式改造社会。康德的辩证法最终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所窒息。
黑格尔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使得他的历史观远远超越了前人,他从辩证法的观点出发,把历史看作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历史内在规律所支配。黑格尔还对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财富和贫困两极并行增长的趋势,他虽然认识到两极分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必然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无法通过自身来克服的,但他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因而反对用革命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是极力主张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方法来克服两极分化,这充分说明黑格尔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最终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终于窒息了历史的辩证法。
作为资产阶级中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费尔巴哈,虽然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宗教神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在历史观上,它不仅没能突破唯心史观的束缚,而且由于抛弃了辩证法,使得它的历史观比黑格尔肤浅的多。
这表明,在资产阶级哲学的范围内已无力回应时代的挑战了,这是由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及其历史局限所决定的。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等。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第一次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其次,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为政治经济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后,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和探讨了剩余价值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正因如此,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他所取得的成果为马恩构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愤慨情绪,以及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和向往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地狱”必须消灭,而不是改造它。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过去和现在的“无数灾祸的原因”。其次,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的方案。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无疑包含着合理的成分,但由于他们的学说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的,这就必然使得他们的学说存在着内在矛盾和不彻底性。他们虽然意识到了社会历史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认为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但并没有发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他们虽然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但这种揭露和批判是以抽象的“理性原则”和人性论为依据的,因而并不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他们虽然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种种方案,具体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找不到改造现实社会和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他们虽然对工人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充满了同情,但看不到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作用及其在改造社会中的巨大力量。这些都注定他们的学说必然会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这些曾经代表人类先进思想的学说被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思想体系所取代已是不可避免。
3、为什么说《论犹太人》和《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
1.在这两篇文章里,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的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在宗教和政治解放等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揭示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并批判了鮑威尔等人抽象的谈论人的解放的错误。
2.马克思指出,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观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宗教起着维护剥削制度的作用,只有先消灭了人间的压迫,才能消灭宗教的压迫。马克思对宗教的上述观点表明他已开始建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用社会的客观现实说明宗教的作用及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表明他接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同时表明他已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3.马克思明确的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他指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在批判宗教时抽象的谈人的解放,认为人的解放就是通过国家改革来实现政治解放。实际上,他们讲的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它并不谋求消灭私有制,因而也不可能消灭宗教。可见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真正解放,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真正消灭宗教及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因而才能够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在实现政治解放的方法和途径问题上,鲍威尔等人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国家的革命改造,就能实现政治解放。马克思指出这种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武器的批判并不能代替变革社会现实的革命实践,进行武器的批判的社会力量也不是鲍威尔之类的所谓批判者,而是被他们所蔑视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明确的论证和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既是马克思迈向唯物史观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已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4、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批判费尔巴哈为重点,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同时,《提纲》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过程中,是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子啊马克思哲学史上具有根本划界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2.《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基本和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的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可以说《提纲》提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纲领。
3.《提纲》依据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
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的发展的。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4.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更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他在《提纲》中用“实践”把历史观和认识论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而且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的局限性,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5.在《提纲》里马克思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为自己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综上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
5、为什么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化、发挥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进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哲学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论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的最初表述,从而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原则界限。
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生产生活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起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性别的分工以及因体力和天赋差别而产生的分工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分工又是形成和制约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因此分工不仅与所有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也与阶级的产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关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交往形式。只有在揭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产,从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马恩看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性质和状况。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同样它也只有在大工业生产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能被消灭。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交往形式的区别,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程度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需要的时候,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生产中的自主活动条件,促进着生产的发展;当交往形式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时,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阐述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从而得出了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结论。但要完整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还必须对政治、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观念上层建筑与生产方式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而阐明了经济基础上层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交往形式,一方面,对生产而言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在历史上的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对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在推动经济基础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也作了充分肯定,从而坚持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
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指出社会有机体是各种关系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社会形态虽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但它们都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一般规律而运行。通过运用这种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实质,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更替。
6、为什么说《哲学的贫困》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哲学的贫困》对剩余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马克思当时虽然还未能将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来,但他明确地把作为商品的“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区别开来,指出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他由于劳动从资本家那里所取得的报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资本家积累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劳动(这里马克思仍未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它与一切商品一样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具体因素,指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即为创造劳动(力)这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力)的费用主要由三个要素来决定:一是为了使工人保持其为工人并把他训练成为工人所需要的费用,二是养活工人家庭所必需的费用,三是维持工人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在确定了劳动(力)的价值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他指出,这一交换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然而劳动(力)商品由于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因此在等价交换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不等价交换的实质。因为“工人拿自己的劳动生活,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这样,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之所在,从而真正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
7、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创立的标志?
答:(一)从《共产党宣言》形成的过程来看:《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于1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共产党宣言是对马克思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
(二)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来看:首先,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其次,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
并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再次,预见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最后,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
总之,《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另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等显著特征。它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1、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
答:1843年开始致力于研究政治经济学,探索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原因1842-1843莱茵报工作深感自己政治经济学知识缺乏,当时所流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不具有“现实性”。
1843年下半年开始,马克思走上了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崎岖道路。
早期阶段:1843-1857年间,读了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大纲》等,创作了《巴黎笔记》、《伦敦笔记》。
中期阶段:1857-1863年间,著作《1857-1858年经济学收稿》是1843年后十几年间政治学研究的结晶,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周详阐述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等。
晚期阶段:1863年8月到1865年底,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并于1865年底完成《资本论》三卷手稿。
2、马克思是如何探索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
(一)创新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货币章》中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命题,其理论上的突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首次确定了以商品作为价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马首先从价格的现象形态中揭示出价值的本质,从交换价值的外在形态中揭示出价值的内容,并在阐明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基础上明确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物质存在和社会产物的两个因素。这样,商品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起点。
第二,首次揭示了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探讨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作为“自然存在”的形式和作为“纯经济存在”的“二重存在”形式。商品的二重存在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和商品价值的二重存在。二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交换价值的二重存在。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质,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还进一步指出了劳动时间的二重含义,即商品生产各自特殊的劳动时间和决定交换价值的一般劳动时间。
第三,首次从商品生产的内在规定中推导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此得出两点结论:一,产品的交换价值产生出同产品并存的货币;二是作为货币具有四个重要属性,即商品交换价值尺度、交换手段、在契约上作为商品的代表、同其他一切特殊商品并存的一般商品。
第四,首次形成了价值形式发展性质的基本思路,但未做系统考察。
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最突出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充分发展形式——生产价格理论的研究。马克思首次探明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关系,并详细考差了这一转换的内在机制。
(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人类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商品价值的实体就在于它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第二,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的本质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三,价值形式及其历史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经历了从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最后再到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货币既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商品内在矛盾的先决条件。
第四,价值的社会本质。价值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第五,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发的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
3、试论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
劳动商品理论的提出,是揭示剩余价值源泉,解开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历史之谜的基础。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就认为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中,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他们的生活资料换取劳动,及工人的生产劳动,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能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提出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他首先把资本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是工人拿自己的商品同资本的一定货币额相交换;第二个过程是资本占有劳动的增值过程。劳动实质上是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实际发挥作用的过程。最后,在对资本运动第二个过程的分析中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并把剩余劳动归结为“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创造的超过“劳动能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余额。劳动力商品理论成为揭示剩余价值源泉的重要理论基点。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商品理论,在对资本总公式(G-W-G`)的深入分析中,对劳动力商品存在的历史条件、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做了周详论述。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创立深刻解释了剩余价值源泉,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工人获得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获得的是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即利润的原生形态。马克思是在严格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明剩余价值起源的。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划时代的功绩。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4、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一,资本积累理论。一是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真正的来源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比例已定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总量,就是决定并制约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二是马克思考察了资本积累的中心问题,即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指出“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马克思通过大量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积累和工人贫困积累之间的对立运动,得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即: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三是马克思还从资本积累回溯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内容,也是剩余价值论的继续喝发展。
第二,资本流通理论。马克思认为,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或部类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马克思分析说明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这就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矛盾性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产阶级的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不可或缺的方面。马克思由此揭示了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增值的生产目的和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这一手段之间冲突的根本性质。马克思认为,当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靠对这种生产力本身的暴力的破坏才能继续前进时,这一社会肯定无法逃脱最后崩溃的历史命运。
5、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提出:一是对社会运动整体的系统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了阐述;二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入分析;三是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在<<资本论>>中的运用。马克思明确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也就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全过程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肯定的理解中,也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中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再现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也即运用经济范畴、概念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资本论>>关于从商品上升到货币、从货币上升到资本,从剩余价值上升到利润,从利润上升到平均利润、从平均利润上升到各种具体形式的利润,从价值上升到生产价格等逻辑过程的考察,就是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充分体现。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作出探索,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里的“抽象”作为起点,是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具体”则是在简单的经济范畴转化过程中展开的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实质上表现为经济范畴之间简单规定性的转换关系。
6、试述马克思晚年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
答:马克思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和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预测未来社会的。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一般性质概括起来讲,即未来社会所有制、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时间和按劳分配等理论上作了阐述和论证。
第一,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公有制的性质及其特征作了较为集中的科学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论述了未来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中的所有制性质及其在这一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扬弃自身,为新社会的公有制经济创造历史前提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根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分析,对所有制关系作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即一是依据生产资料归属的性质,分为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和私有制,二是依据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性质,把私有制分为以各个独立的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和以剥削他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还概述了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趋势。
第二,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起,看做是未来社会的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后来在一些书信和论文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作了综合性的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强调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才能对社会生产实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其二,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自然规律”。
第三,未来社会按劳分配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设想,在一个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相对立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生产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使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一部分重新用做生产资料,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就是说,用于个人分配的只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之后剩余的部分。马克思认为,这种分配方式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对分配方式的产生和变化具有制约作用。在按劳分配中,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后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作了更为详尽的论述。
7.试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答:《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贯穿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个理论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石的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剩余价值论,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资本论》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政治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及《资本论》理论体系设想的构建发展过程,反映了《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资本论》是随着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人类思想史和文明史上的光辉结晶。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我们这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担负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重任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资本论》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典范,它不仅使剩余价值理论成为唯物史观的逻辑展开,而且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整个《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运用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直接通过对现实生活矛盾的深刻分析来理解共产主义问题、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改变世界这一特殊的实践任务。
第三,《资本论》经受了来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方面的理论挑战和论争,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资本论》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中不断推进和发展,在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力量、科学精神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断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所探讨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马克思的《资本论》穿过历史的长河,已经充分地显示出了它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第四,《资本论》历经社会发展实践的挑战和考验,具有历史发展的穿透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威力。《资本论》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问世以后就成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有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在历史进程中,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魅力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不断破解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1、马克思是怎样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及其伟大意义的?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做了以下的科学总结:
首先,分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解释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深刻根源,指出了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指出,这次革命是在1866—1867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路易·波拿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政策的连续失败,造成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而它的主观条件则是具有光荣传统并在第一国际思想影响下日益觉醒的巴黎工人阶级。上述主客观条件使得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成为必然。
其次,深化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巴黎工人阶级在革命过程中,自始至终掌握着革命的武装,并用革命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保卫了巴黎公社这一新生政权。根据巴黎公社革命的这一宝贵经验,马克思进而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大军。但同时公社所犯的致命错误是收到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
再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马恩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性,认为它是在炸毁旧的国家政权以后高度建立起来的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革命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应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马恩还指出,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都鲜明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特点。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公社在履行着一种新型国家政权的职能,是一种人民管理制度。彻底废除官僚制度,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也是巴黎公社创造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经验。
最后,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经验,进一步探讨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环境和人的完全改造,还探讨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任务。马恩对过渡时期的探讨,后来在《格达纲领批判》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
此外,马恩还强调建立独立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已经为更多的工人组织所接受,也为19世纪70—8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巴黎公社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这些原则将一再凸现出来,直到工人阶级获得解放。”
2、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德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形式。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实现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和团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与拉萨尔起草了“格达纲领”,并发表了。马恩为了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拉萨尔主义的原则界限,1875年5月抱病写了《格达纲领批判》。它在全面彻底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同时,完整而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及其特征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学说实现了一次重大的飞跃。
1.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针对拉萨尔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和所谓“不折不扣”地公平分配等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既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所谓实行“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也只是一种空洞的幻想。
第二,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关于“反动的一帮”的反动谬论,阐明了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拉萨尔认为,除了工人以外,“其他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马克思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混淆了敌友界限,根本否定了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针对拉萨尔的错误观点,马克思强调了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重要原则。
第三,批判拉萨尔主义“铁的工资定律”的谬论,捍卫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指出,“铁的工资定律”是拉萨尔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个理论的实质在于,把资本主义特有的工资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归因于人口的自然繁殖,说成是“自然规律”。这个观点根本否认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不懂得工资只是雇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掩蔽形式,将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起到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作用。
第四,批判拉萨尔主义的依靠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坚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反动的空想,因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
第五,批判拉萨尔主义关于“自由国家”的谬论,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恩指出,拉萨尔的“自由国家”理论抹杀了国际的阶级本质,把实现“自由国家”作为统一后的德国工人党的奋斗目标,这就完全否定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
2.科学的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职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革命转变时期”的根本特征。他还指出了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的客观依据,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全部和自动形成,因此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必须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对整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而过度到社会主义。
3.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
马克思揭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既社会主义的特征。他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社会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还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原则,既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相交换”。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成熟程度和发展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分析两个阶段的重要意义在于,科学的说明了共产主义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按需分配”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3、《反杜林论》是怎样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论述
首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划清了它与旧哲学,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
其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为更深一步的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进一步解释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3.实践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吧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的唯心主义观点,还论证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第三,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首先是从发现和制定唯物史观开始的。《反杜林论》在把阐述的重点放在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的同时,全书始终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关于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原理。恩格斯指出,与一切旧哲学相反,唯物史观不是从人的意识出发说明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而是从人的存在,即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说明人的意识和人的历史。
2.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力是一种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它决定着社会的生产关系或交换形式。一定社会时期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
3.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针对杜林关于政治暴力决定经济关系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政治暴力,而是经济。他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的角度说明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4.关于经济基础与道德观、平等观等观念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恩格斯在批评杜林所谓永恒不变的道德时指出,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历史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时具有阶级性的,道德和法一样,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还分析了平等观念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一切时代的平等观念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
关于阶级、国家的地理。恩格斯指出,阶级随着私有财产的产生而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
第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观。恩格斯认为,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对自然和社会的等客观实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对待思维,鼓吹人的思维及其产物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观点时,恩格斯阐述了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
1.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上,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2.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过程中,恩格斯还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第五,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后,恩格斯阐述了在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中普遍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针对杜林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恩格斯通过列举自然界、社会和思维方面的客观事实论证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在论述质量互变规律时,恩格斯指出,质量互变规律就是“单纯的量变化到一定点时就转变为质的区别”的规律。他用大量事实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在论述否定的否定规律时,恩格斯着重论证了辩证的否定观。还用大量事实证明,否定的否定规律,“是自然界、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原理的阐述
第一,恩格斯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个经典的定义:“政治经济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第二,阐述了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相互关系。在批判杜林割裂生产与分配的联系,宣扬庸俗的“分配决定论”是,恩格斯指出:不是分配决定生产和交换,相反,分配必须以产品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第三,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恩格斯指出,杜林在价值论上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与价格,批判了杜林所宣扬的生产费用、工资决定价值等庸俗经济学观点,指出这些关于价值的谬论,完全是与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立的,其目的是企图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四,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及意义。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阐发
第一,论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二,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一方面表现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上,另一方面,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第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四,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四、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学是主干;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其核心部分。
4、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道理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们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论述中。
1.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是一个东方专制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英,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西欧国家。俄国社会所面临的巨大变革,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这个重大问题,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索。
首先,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他指出,俄国是全国范围内把农村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的唯一国家。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转化为集体耕作;另一方面,由于与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其次,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及两种可能的命运。他指出,俄国农村公社虽然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但同时又包含着私有制度的因素。
再次,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前提条件。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跨越还只是一种可能,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首先必须以俄国发生革命为前提。
2.恩格斯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恩格斯一直十分关注俄国的农村公社的命运问题。在1875年的《论俄国社会问题》一文中,他就对俄国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894年1月,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一文中,根据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探讨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在俄国,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农民公社的解体都大有进展”。俄国农村公社是否还能得到挽救,关键在于它能否同西欧的转变相配合而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尽管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公社的崩溃,但是恩格斯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残存的农村公社对实现社会注意的重要意义。即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的故乡和它兴盛的国家被克服,落后国家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只有这样落后的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完成社会改造。
5、恩格斯是怎样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
答: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自然辩证法》是第一次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开创新著作,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创立的主要标志。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做了较之《反杜林论》更为完整和系统的阐述,科学的描绘了自然界的辩证图景,阐明了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为说明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重大意义,恩格斯以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为主线,考察了历史上自然观的演变,说明唯物辩证自然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他依据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明确指出,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成果,论证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使“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来说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的创立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恩格斯深刻的说明了“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并具体的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自然界中的表现,论证了这些基本的规律是:量化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在深刻揭示自然界发展所遵循的辩证法规律的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描述了自然界无限发展的辩证图景:自然界的一切有限的事物,从有生有灭到有灭有生经历了一个永恒的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按照运动不灭原理,从量上看,物质的运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从质上看,物质运动具有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永远不会消灭的。因此,无限的自然界是在物质运动的永恒循环中发展着的,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形式及其属性都是有限的、可变的、暂时的,而物质总体及其运动的规律则是永恒的、无限的,从宇宙天体到地球乃至生命都处在永恒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之中。
恩格斯通过对自然科学及其历史的研究,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首先、根据对运动形式的区分,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依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他把自然界无限多样的运动过程概括为四种不同的基本运动形式,按照低级到高级的排列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这些运动形式都有其特殊的本质,是由其内部的矛盾特殊性所决定的。运动形式是自然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也相应地区分为四类,即以机械运动为对象的力学;以物理运动为对象的物理学;以化学运动为对象的化学和以生命为对象的生物学。
其次,恩格斯揭示了各门自然学科之间的内在的辩证联系。作为各门自然科学对象的物质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的,因此各门科学也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自然科学各门学科也必然表现为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以此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一个从另一个中产生出来的过程。各种运动形式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所以各门自然科学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在两门学科之间或多门学科之间出现的交叉学科,正是这种辩证联系的集中体现。
再次,恩格斯阐述了自然本科学发展的能力。他认为,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实践。生产实践不断对自然科学提出新的需要,并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着新的研究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有力地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代以后由于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使自然科学获得相对于生产实践需要的超前发展。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学实验作为独立社会实践形式的重大意义。另外,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各门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方面。学科间的相互推动还突出表现在边缘学科的出现,从而开拓和深化了自然学科研究的领域和层面。恩格斯还强调了社会制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它的剥削制度的本质也必然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只有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是自然科学获得真正的迅猛发展。
6、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思想?
第一,突出强调了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如果把这个基本观点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就会把这个观点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第二,指出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恩格斯具体分析了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的三种情况:一是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沿着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导致自身的奔溃;第三种是阻碍经济沿着某个方向走,而又推动经济沿着另一个方向走。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坏,并造成人力和物理的大量浪费。
第三,论述了社会意识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指出,宗教和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不同特点就是他们远离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他们虽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经过了一系列中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和宗教作为分工的特定领域,具有他们自己的特殊继承性,都是以前人已有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和亮点出发的,因而这就使他们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也是其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则是它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四,提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合力的观点。恩格斯认为,历史运动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力量所支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决不能由此而否认人的意志和人的自觉的活动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作为历史运动的总合力由无数力的合力构成。产生各种不同意志的根源是各种特殊的生活条件,即由个人的内在需要和外部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因此,这个“总合力”不仅是指无数单个人的意志的力量的总合,而且也包括决定他的各种客观的经济的、社会的物质因素的力量的总合。历史运动的过程是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这种合力所造成的一个总的结果就是历史事变。由此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7、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新探索?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进入到相当稳定的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进入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但发展中的周期性危机、各种矛盾的激化。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其在政治上的有效统治,开始调整政策,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变化,“旧式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都起过决定作用的筑垒巷战,现在大大过时了。”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策略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20多年,战斗的无产阶级并没有随公社革命的失败而被埋葬,相反,得到了很大发展,国际社会主义大军已经形成;资产阶级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改进;资产阶级暴力机构空前加强了。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资产阶级的新变化,他及时做出了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调整与变化。恩格斯认为我们不能再用古老的旧的斗争策略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应从暴力革命转向注重合法斗争、从强调决战转变到不轻易决战、从重视巷战到否定巷战等调整。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充分利用普选权取得的胜利,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改变斗争策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恩格斯及时准确的调整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与偏离,而是在新时期下,面对新变化,在坚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前提下,更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不是故步自封,做僵死的教条主义。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当随着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变化,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与现实结合,才能制定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无产阶级取得自身的解放,取得胜利。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阶段
1、哪些因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不仅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广泛传播,而且扩大到了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时,资本主义已经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1)
传播的背景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气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资体系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得以最终形成。而资本的生产和集中最终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暴露出明显的腐朽性,出现了许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同本国劳动群众结成同盟,联合世界上一切被压迫国家和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客观条件日趋成熟。俄国的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封建农奴制的残余结合,沙皇专制制度是其在政治上的支柱,所以列宁称之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在政治、经济上的尖锐矛盾。而在这种多矛盾中,俄国首先面临的是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这成为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解决矛盾。
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俄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奠定了阶级基础。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之所以有利于发动无产阶级运动是在于:首先,工人的相对集中,有利于他们团结一致,开展革命活动;其次,深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造成了俄国工人高昂的斗争精神。基于以上两点因素,使得工人运动得以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兴起。而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营造了合适的社会环境。
(2)
传播的理论因素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始于1883年普列汉诺夫所创造的“劳动解放社”。在俄国社会思想史上,普列汉诺夫是全面系统地向俄国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先驱。他的著作为俄国革命者用马克思理论分析俄国的社会现状提供了理论文本,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贡献最大的是列宁。1859年列宁将彼得堡20多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无产阶级正当的萌芽,就此俄国的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列宁在同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俄国民粹派斗争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由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上半页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的思想主流。
(3)
传播的时间因素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到1883年劳动解放社的成立。在这一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对俄国革命思潮的影响日渐强烈,成为一种独立思潮;第二阶段是1883—1903年,在这一阶段中俄国的无产阶级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初步研究俄国的社会问题;第三阶段是1903年俄国社会共党的分裂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产生。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来说,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由以上三点因素,最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
2、列宁为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提出了那些理论?
(一)无产阶级建党理论:1893年完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为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和策略作了理论准备。1903年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建立“新型政党,这个政党是具有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的整体。列宁一系列文章和论著,系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建党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工人阶级的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体,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由工人阶级中觉悟程度最高的那部分人组成,是无产阶级斗争的自觉表达者,是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最高形式。2、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出要建立和巩固全俄社会民主党的统一,必须首先从思想建设入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3、党必须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社会主义纲领的实质,要求无产阶级不仅要进行经济斗争,还有进行政治斗争。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始终必须把政治斗争提到首位。党的基本策略关系到党内团结和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既要反对机会主义,又要反对无政府主义。4、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原则。列宁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原则。
(二)列宁对俄国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的阐发
1.列宁提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以及从前者向后者转变的理论和策略。1897年提出俄国革命要分两步走,要争取民主主义的斗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列宁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理论。无产阶级参加民主革命,力争取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反对资产阶级篡夺革命领导权、与农民结成联盟是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两个条件。主张通过无产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革命的社会党的真正任务是组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斗争的最终目的是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组织社会主义。只有彻底的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担当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
3、列宁论述了工农联盟的理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农民结成联盟,获取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是行使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关键。只有农民群众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民主战士。
4、列宁阐述了工农民主专政的理论。俄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实行工农民主专政。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是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革命是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取的胜利后建立的人民政权,其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实现社会民主党的最低纲领。
3、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帝国主义论》集中体现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完整性,列宁依据新的实践,在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的特征和实质,只处理帝国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解释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大变化中的作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过剩等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观点,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资本帝国主义的特征和实质做出了科学的概括。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被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殊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概括起来列宁认为帝国资本主义的特征有以下五点: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
二、金融资本形成金融寡头
三、资本输出
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五、帝国主义列强已将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2.预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趋势
列宁从基本生产关系的分析入手,深刻而全面的解释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指出垄断是帝国之一的最基本的最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列宁还对帝国主义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垄断资本主义有以下四个特点:垄断是从发展到极高阶段的集中成长起来的,形成了基本家的各种垄断同盟;垄断引起了对最主要原料来源的掠夺;垄断从银行成长起来,银行已经变成了财政资本的垄断者;垄断从殖民政策成长起来,当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时,分割世界和重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的时代就会到来。因此,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发展带极其尖锐的程度。“这种矛盾的尖锐化,是从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开始的过度历史时期的最强大动力。”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他说“垄断、寡头统治,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的国家,—这一切产生帝国主义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帝国主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者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表现在或笔记本大量积聚在少数国家,使得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大大增长;资本大量输出使得依靠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者为生的国家打上了寄生性的烙印。帝国主义的腐朽性表现在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出现停滞的趋势,垄断组织的统治和垄断价格的支配,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竞争的动因,因而人为地阻碍了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垂死性表现在,垄断机制和垄断价格的存在使少数垄断者对其余居民的压迫却更加百倍的沉重、显著和令人难以忍受了。垄断也造成了殖民者和殖民地人民矛盾的不断加剧,也造成了个垄断资本集团和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他梦之间的猫冬不断加深,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并不等于帝国主义很快就会死亡。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斗争才能促使这种发展趋势变成现实。
4、为什么说《哲学笔记》等著作的问世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因为《哲学笔记》虽时以不读书笔记,但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书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唯物辩证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列宁对辩证法的发展不是出于单纯的理论旨趣,而是为了研究帝国主义问题,为解决俄国现实矛盾寻求科学的方法论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的课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列宁对辩证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辩证法体系进行了有重大意义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是唯物辩证法的创始人,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范畴做过系统的阐述,打没有对辩证法的要素做过细致的考察,这一任务有列宁完成,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辩证法的十六大要素,大大的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阐述,是对唯物辩证法整个体系的重要探索。
2.提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核心和实质的提法把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列宁的重大贡献。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不排斥其他规律和范畴,而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它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只有把握了对立统一规律,才能认清其他规律和范畴,才能真正理解辩证法。
3.对认识的辨证法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实践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出时间高于理论认识,他不仅具有普遍性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4.强调辨证法、逻辑、认识论三者是统一的,列宁对黑格尔把辨证法、逻辑、认识论三者是统一作了高度的评价,但同时也对该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命题加以改造,提出辨证法、逻辑、认识论三者的统一,他强调逻辑不是精神实体,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自然的事物发展的规律。物质世界的辨证法是客观辩证法,而逻辑和认识论则是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归根到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三者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人的主观和客观、历史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对辩证法的重大发展。
5、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和影响?
新经济政策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不可能在革命胜利后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必须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这个时期,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电气化,以弥补这些国家此前未曾实现的资本主义现代进程。
第二,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存在多种所有制,一定会保留资本主义的成分,必须承认这种现状,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对于资本主义,不但不能立刻消灭它,而且还要适当加以利用。
第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往往是农民占多数的国家,而连接农民这种小生产者和大工业的主要渠道就是市场,就是商业。因此,革命胜利后,这样的国家不但不能消灭市场,消灭商业,而且还要加以发展,要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
总之,新经济政策不仅在实践上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现实道路,而且在里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和自身建设理论的内容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首先,列宁阐述了执政党在无产阶级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提出了党的领导是“总的领导”的思想。其次,列宁明确划分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责;他指出,“必须十分明确的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第三,列宁提出执政的的执政能力最突出的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上,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尽快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和建立“千百万人生活的最深刻的经济的基础”,实现苏维埃加电气化,向共产主义迈进。第四,无产阶级执政党执政的基础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把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各项利益的实现放在突出地位,在政策制定和国家事务管理中坚持民主和公开的原则,必须形成良好的作风。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思想建设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指出它是团结统一全党思想的基础,因此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结合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在组织建设上,列宁把农民当做无产阶级的极其重要、极其巨大的革命力量依靠,极大地拓展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强调执政党要严格入党条件,纯洁党的队伍,不断增强和筑劳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党内民主和监督,加强党风廉政等一些列举措。
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党建理论,不仅是俄共(布)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使其在执政后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同时对后来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列宁关于监察机制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关于建立党的监察制度的思想是列宁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的重大措施,实践证明,列宁关于党的监察制度的思想对于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社会主义国际建立健全党的监察制度,增强党内监督权力,建立权力制约机制、设置相应监督机构、确定监督机构的职责提供了经验借鉴。列宁时期,规定监督机构的任务是:审查和惩治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挥霍舞弊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在监督对象上,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不能搞特殊,更应该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群众和监察机构的监督。这对于今天确立监察机构的职责具有指导作用。
列宁强调,要赋予监察机构极大的权限。监察机关应该是最高的权威和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实行自下而上的垂直领导。这对于指导我们今天建立和规定国家监察机关的权限提供了参照。
此外,应当重视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积极借鉴列宁采取的两项措施。一是建立信访制度,规定对群众的揭发和检举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二是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向群众作工作报告。完善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行使,完善执政党监督机制,有效的制约党和国家领导人尤其是高层领导滥用职权,改善党内的民主状况,防止党和国家的干部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确保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列宁关于改革国家机构的独创性战略思想,是他基于俄国具体国情探索的结果,通过改革国家机构,不断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组织机构、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对抵制各种弊端和腐败作风,铲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各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时,应从具体国情出发,遵循共同规律的同时,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探寻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具体道路。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目录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理论总结 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
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 第二节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
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 第三节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难题”的解决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
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
二、《资本论》
二、三卷的出版
三、《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斗争
二、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
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第二节《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一、对杜林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第三节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
一、古代社会的研究
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系统化
二、唯物史观的进一步阐发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科学总结 第五节面向新世纪的新探索
一、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二、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探索
三、在批判伯恩施坦主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
第一节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
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三、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
四、列宁对俄国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的阐发
五、列宁在同错误思潮斗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二、列宁对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分析批判
三、《帝国主义论》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一、确立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论
二、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四、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阐发
第四节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思考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推进
三、关于改革国家机构的探索
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殊性和多样性的思考 第五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挫折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继续推进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开展
二、对列宁主义的系统阐发
三、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第二节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多方面探索
二、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第三节苏联模式的形成
一、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二、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和剧变
一、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及历史教训
第六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 二、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探索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
四、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党建、统一战线等领域的进一步展开
五、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提出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创立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演变 结束语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列宁在批判折中主义和庸俗进化论的基础上,全面研究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理论,为分析和认识俄国国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应该“共同胜利”的理论,而是根据俄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链条率先突破的“一国胜利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
一、确立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迅速凸显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个国家内部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创造了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加之第二国际早在1912年《巴塞尔宣言》中就指出,即将爆发的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各个国家的社会民主党要反对这场战争,并造成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在战争中失败,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随着战争的爆发,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导致了第二国际的分裂。一些左翼政党沦为社会沙文主义政党,他们的理论家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打出“辩证法”的旗号给自己的背叛行径百般辩护,这引起列宁的警惕。列宁意识到,深入分析战争与革命的关系,促进变帝国主义战争为俄国国内革命,确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国内外政治斗争的形势促使他深入研究辩证法,为回击机会主义者的理论狡辩提供斗争的武器。当时俄国面临着多重矛盾,革命形势日渐成熟。1908年至l916年,为了以科学的方法分析社会矛盾,给俄国革命斗争提供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列宁花了大量时间钻研了哲学。他除了大量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外,还阅读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著作,以及近现代西欧和俄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著作,写了大量笔记,其主要成果集中在1914—1916年的8本笔记中,其中包括《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谈谈辩证法问题》等重要篇章,其主要内容是辩证法。这些笔记和批注都收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
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2.理解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困惑;
3.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
1.熟练掌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及其在唯物史观创立中的意义;
2.熟练掌握《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内容及意义; 3.掌握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意义;
4.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奠定。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1.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展开;
2.熟练掌握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探索;
3.熟练掌握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回顾和总结; 4.掌握面对世纪之交的理论分歧和挑战。
四、历史转折的理论分歧
1.理解伯恩斯坦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2.理解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斯坦主义的斗争; 3.了解法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五、捍卫真理的列宁主义
1.了解列宁主义对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2.了解列宁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斗争。
六、实践呼唤的理论飞跃
1.理解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2.了解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七、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1.了解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2.熟练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熟练掌握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八、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苏联模式1.理解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
2.了解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3.熟练掌握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特征及形成原因; 4.了解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和失误。
九、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了解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的思想理论;
2.掌握“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十、苏联东欧的改革和巨变
1.了解苏联的改革和“新思维”的出台;
2.掌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3.熟练掌握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和社会主义面临的严峻挑战。
十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围绕马克思主义而出现的思潮和流派1.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围绕马克思主义而出现的思潮和流派(欧洲社会主义等等思潮和流派);2.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趋势。
十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2.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3.掌握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积极成果和理论贡献;探索中的经验教训;
4.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5.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相关问题。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5年09月18日 18:08 卢婷婷 点击:[30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编码:S0305202 学分:2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
主讲教师:潘建屯(副教授)、刘晓辉(讲师、博士)、卢婷婷(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该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内在统一性,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2.课程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马克思传》,分组讨论学习马克思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
第一部分1840-1895: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奠基时期 第一章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四、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五、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史观的发展进程
学时安排:5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节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历史趋势的探索
一、马克思经济学科学探索的历程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及其趋势研究
五、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教学重点、难点:《资本论》逻辑主线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资本论》第1卷,查阅相关导读书籍。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三、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五、面向新世纪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反杜林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教学难点: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反杜林论》(节选),自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文化观的创新。
第二部分1895-191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拓时期
第四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变化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
二、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批判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
教学重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
教学难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质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小组集体学习讨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国际范围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大论争的过程和影响。
第五章 列宁主义的产生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贡献
1.列宁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3.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4.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教学重点: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教学难点: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列宁《唯物主义和经济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
第三部分:1917-1956: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发展时期
第六章斯大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一、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
二、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四、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与失误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熟悉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论证。
第七章 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起源
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四、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 教学重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
教学难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阅读《论新阶段》、《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
第四部分:1956-至今:马克思主义曲折发展时期
第九章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及其剧变 1.苏联的改革及其“新思维”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与社会主义的严峻挑战 教学重点: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观看视频资料《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第十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研究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的探析
三、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流派与思潮的多样化
四、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与发展
教学重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的探析
教学难点: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学时安排:4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国际知名学者谈面临全球化挑战的社会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结语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品格
(二)正确认识与评价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与互补问题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品格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与评价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与互补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持续关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课程结业论文 2.成绩评定办法: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包括读书笔记、3篇小论文、课堂讨论、考勤)+期末成绩(50%,课程结业论文)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
1.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徐纪律、张小飞、崔发展:《马克思主义史若干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版。
7.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8.麦克莱伦:《马克思传(插图本)》(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版。
16.曾枝盛主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20.顾海良、张雷声:《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22.张一兵主编:《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6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学习的基本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理论素养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学习本课必须做到: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二,坚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运用系统、比较研究方法的原则。第四,坚持阅读原著与专题研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