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守所与医院合作的情况说明
情况说明
xxx卫生局:
根据中央综治办等十二部委《关于综合治理看守所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和《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局、市卫生局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本市公安监所医疗卫生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在xxx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协调下,经xxx公安分局与xxx卫生局、xxxxxxx医院等共同协商,于xxxx年xx月xx日xxxxxx与xxxx公安分局看守所(拘留所)举行医疗服务签约,xxx看守所(拘留所)被监管人员医疗服务由青浦区xxxxx医院承担,根据协议我院派出医务人员进入监区工作。
xxx医院
第二篇:XXX医院与XXX看守所绿色通道合作协议书
“绿色通道”协议书
甲方:XXX医院 乙方:XXX看守所
为及时救治病员,促进医疗服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共同信守。
一、本协议签订生效后,甲方成为 乙方 的特约医院。双方合作期为 年(自 始至 终)。
二、甲方责任:
(一)甲方为乙方提供各项医疗服务(门急诊、检查、住院等)。
(二)根据需要为乙方提供绿色通道: 1.可上门接诊各类创伤病人;
2.夜间及节假日乙方若有急诊伤员,在财务经济不便的情况下,乙方可先不交付押金办理住院手续,甲方可先行为乙方伤病员进行抢救或手术;
3.如有行动不便的住院病人,市区可免费接送诊治; 4.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乙方提供各种优惠服务。
(三)为乙方伤病员提供方便,尽心尽力地协助乙方做好伤病员的思想工作。
(四)为乙方病人建立就医后随访档案,及时向乙方告知伤病员治疗及康复的进展情况。
(五)依据乙方伤病员的病情及治疗目标,精心组织手术治疗、护理,科学合理用药,尽最大可能降低医疗费用;如遇到大额费用的伤病员应及时告知乙方。
三、乙方责任:
(一)病人在甲方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需携带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和我院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后即可办理绿色通道入住手续。
(二)乙方必须在次日至伤病员出院前一天与甲方办理相关费用结算事宜。
(三)遵纪守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损坏或丢失公物要照价赔偿。
(四)不准任何人破坏医院正常的医疗活动,凡有上述行为,经劝阻无效者,终止治疗并应结清一切费用。
(五)按照甲方医生提出的医疗护理方案,进行活动及功能训练;未按医生指导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或二次意外损伤及增加的医疗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六)在合作过程中,乙方对其知悉的甲方医疗秘密承担保密义务。
(七)甲方的优惠项目若有变化,应及时通知乙方;甲方除药品价格外,其他价格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化,应及时 通知乙方协商解决。
四、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
甲方(盖章)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乙方(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三篇:XXX医院与XXX看守所医疗协作协议书
XXX医院与XXX看守所 医疗协作协议书
甲方:XXX医院 乙方:XXX看守所
根据公安部、卫生部、省公安厅及省卫生厅相关规定,为方便所内关押人员方便就医,更好的给在押人员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制定本协议书,共同遵照执行:
一、甲方责任:
1、甲方为乙方提供各项医疗服务并免挂号费。
2、对乙方就诊病人实行“绿色通道,优先服务”,安排专人及时将患者送至病区或门诊,并做好登记。
3、合理收费、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使来我院就诊的乙方病人享受安全、有效、合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4、将甲方简况、特色、专家特长、大型设备拥有情况及优惠政策编印成材料分发至乙方,以便看病就医。
二、乙方责任:
1、病人在甲方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需携带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和我院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后即可办理绿色通道入住手续。
2、乙方病人前来就诊必须提前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乙方病人前来就诊必须有乙方单位工作人员陪同,确保诊疗安全、有序进行及甲方人员的工作安全。
4、乙方必须在次日至伤病员出院前一天与甲方办理相关费用结算事宜。
5、按照甲方医生提出的医疗护理方案,进行活动及功能训练;未按医生指导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或二次意外损伤及增加的医疗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三、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院长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医院与社区合作
条件:医院网络建设比较成熟,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超大型医院计算机中心,最大特点是建立了功能强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给罗南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建立村民健康档案、提供网络预约医疗服务、实时挂号等)医院设立了一个很特别的
一.“社区医生站”。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网页方式运行,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发布。只要在上网的地方,都能使用该系统。社区医生站分为医生使用和社区居民使用两部分。医生使用部分的主要功能有: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个住户分配一个唯一的诊疗号,通过该诊疗号,查询住户在医院门诊的所有历史诊疗记录(包括处方明细及费用明细);查询当天或以往所做的检查结果、检验结果;对于需要转诊医院的患者,可通过系统调用网站的挂号预约功能,为其预约医生和就诊时间。社区居民使用部分的功能则包括: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门诊历史诊疗记录(处方明细及费用明细等)、当天或以往所做的的检查结果和检验结果、预约挂号等(系统专门为社区居民提供额外的预约名额)。二.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前还可以安排义诊,村民在进入会场时,可获取医院印制的各类健康资讯,同时可咨询并得到医院专家的义诊。
以上两种模式一般要得到市政府的支持,政府掏一些钱,医院出一些钱。
如何申请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达到以下条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就可以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
一、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必须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建设内涵。
二、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须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要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中医和西医卫生资源。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四、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地市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3-5万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方便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择优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和功能双重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床位、基本设备、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卫生人力应按适宜比例配置。
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坚持社区参与的原则。
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运行应引入竞争机制。
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区名+所在街道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一、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四)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五)提供急救服务。
(六)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七)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八)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九)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十)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十一)提供康复服务。
(十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十三)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
(十四)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五)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十六)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十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基本设施
(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可设置适宜种类与数量的床位。
(三)具备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工作的基本设备以及必要的通讯、信息、交通设备,具体内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四)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配备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科室设置
设有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
四、人员配备
(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
(三)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
(一)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三)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五)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技术操作常规。
(六)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七)会诊及双向转诊制度。
(八)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九)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十)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十二)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十三)其它有关制度。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
一、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
(二)开展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务。
(五)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六)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七)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八)提供康复服务。
(九)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十)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
(十一)提供个人与家庭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十二)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十三)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基本设施
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至少设诊断室、治疗室与预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设施,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三、人员配备
(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
(三)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管理制度
参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社区医疗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区医疗工作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的需求与服务模式、服务与管理体制间的矛盾开始制约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是医疗设施老化或不足,难以适应诊疗需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原有的设备严重老化,检查手段受限、准确性降低。由于人员、设备条件限制和社区医院服务不到位,致使就医人群大量流向三级医院,增加了三级医院的负荷和有限资源的占用。
二是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参差不齐,有些地方政府将经费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受利益驱使,仅注意于医疗收入,“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多数流于形式,造成群众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产生偏见和不信任。
三是医保政策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表现不同步。尽管医保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在药品和诊疗方面的费用只略低于大型医疗机构,又由于医疗质量及服务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医保政策还不能起到就医的导向作用,仍然存在大医院挤、小医院空的现象。
四是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有全科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梯队建设没有形成;医、护、技、药人员比例失调,护理人员数量和层次达不到要求;医生普遍存在未经过规范的全科医师培训阶段,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影响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由于医疗条件、收入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医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吸引人才留在社区医疗机构服务。五是“双向转诊”难以形成机制。
担负首诊的一级医院由于条件有限,很容易转出患者,而三级医院的诊疗标准又以患者的康复为依据,同时患者对转回一级医院康复也没有信心,社区医疗机构的护理水平不高,很难再把患者转回,不能实现“双向转诊”的目的。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大力倡导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有三个职能,包括掌握本辖区居民的详细健康状况,指导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和锻炼方式;负责诊治辖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监控居民的大病征兆,让居民在大病初期能得到尽早治疗。在社区开展首诊能够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大家现在说看病难,最突出的是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实际上在国外,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都是社区医生的转诊,这样,社区医生能够帮助病人找到更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作为一个居民,不可能对各大医院的特点、哪一个医生怎么样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作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每个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转诊。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目标。
其次,要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转诊方面,如果是经由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病人的报销比例可相应扩大,并将医保病人在社区获得慢性病药品的报销比例和范围扩大,药品集中配送,减免部分挂号诊疗费用等。卫生部门要和医保、物价等部门进行协商,力争在相关的一些政策上对社区卫生机构有所倾斜。
最后,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要明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服务。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合理调整和配置社区卫生资源。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项目的准入,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篇:医院与合作意向书
医院与合作意向书
经双方友好协商,医院(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就新建立男性泌尿专科与拓展妇科的合作达成如下意向:
一、合作双方
甲方:
乙方:
二、合作科室与诊疗范围
科室:男性泌尿科(前列腺炎病、男性不孕不育、包皮病、性传播疾病、腋臭、肝肠疾病)、妇科(妇科炎性病、女性不孕不育病、妇科整形、无痛人流、乳腺病、腔镜介入微创手术)
三、合作责任与管理
1、乙方正式开业之日止半年内向甲方交毛利润的18%,半年之日后乙方向甲方交毛利润的20%,直至合同最终结束。
2、甲方向乙方提供专科诊疗科室8-10间办公桌椅、住院病房、手术室、病床、消毒供应(乙方打包),甲方提供门诊病例、门诊登记、处方、辅助科室检查单、药袋、手术通知单、手术签字单、麻醉签字单等医用需要材料用品,由乙方承担成本费。
3、甲方负责处理乙方所有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所产生费用由乙方承担,在产生费用之前甲方必须提前与乙方协商。甲方提供乙方科室的水、电、卫生、物业、取暖设备供应,乙方承担费用。乙方负责甲方固定资产的保管和使用,使用期间如需维修乙方承担费用,一旦损坏不能使用交还甲方,使用期间乙方如果丢失甲方的固定财产乙方按折价赔偿。
4、甲方提供所有宣传渠道通讯工具,乙方承担费用,合作期间甲方负责处理协调各科室协作关系。甲方须保证患者能够使用市医保、新农合及各种医疗保险等进行报销。
5、甲方负责门诊统一收费并出据正规法票,统一发药,专科部分药品由乙方负责采购发放,乙方经济独立核算,甲方给乙方每天结一次帐(如有不便可每天核对一次帐,三天或一周结一次帐,核对结帐后,甲方向乙方出据财务手续),乙方科室的新农合、医保收入一周核对一次,半月结帐一次,或一月结帐一次。待款返到医院帐上三天后以现金形式结算。核对结帐后甲方向乙方出据财务手续,上述费用甲方不得以各种理由拖欠营业款。
6、合作期间,乙方科室所用的各种辅助检查费用(如化验、心电图、B超、彩超、X线、CT等)按甲方规定比例提取,甲方所返还费用比例一定要明确,当天核对,当天结账。核对结账后,甲方向乙方提供财务手续。
7、甲方原有的妇科工作人员工资由乙方承担,乙方负责安排岗位工作,并对原有妇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经三次考核不合格乙方有权辞退或由甲方自行解决。
8、合作期间,乙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所使用的卫生技术人员证件齐备,在一定条件下注册到甲方,乙方必须遵守卫生法律法规操作规范,认真落实管理
制度,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护安全。
四、其他事项:
1、合作期间,甲乙双方本着“求大同存小异”和互谅互让的原则,尽力维护病人与双方的权利,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2、合作期间,由于合作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严重违反合同规定,造成“专科”无法经营,守约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如要继续合作经营,应在违约方赔偿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后方可进行。
3、当乙方取得一定效益后,甲方不得以任何政策改变为由而解除合同,否则解除合同的同时应承担乙方的投资损失费用。甲乙双方如遇不可抗力的原因(如地震、水灾、战争等)终止合同,可免除相关责任。
五、合作期限及生效:
1、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妥善解决,本合同签字生效后双方合作依此合同书条款实施,本合同如需修改、变更、补充条款等,经双方签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本合同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盖章、法人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