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粮食流通监管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XXX粮食局
2014年粮食流通监管重点工作
2014年,我局将紧紧围绕省市局2014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开展监管工作,努力提高粮食监管检查层次,扩大案件查处覆盖面,提高监管工作有为意识,推进县级执法队伍建设,以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全面完成今年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任务。
一、大力开展法规宣传工作
一是设点宣传。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条例》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日、世界粮食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组织人员设点宣传《条例》等涉粮法规,现场解答群众问题。二是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字幕和报纸公告,提高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同时积极向省、市粮网报送粮食监管工作。三是会议宣传。在夏、秋粮收购工作会议上,向各粮管所主任进一步宣传《条例》,并要求各粮管所及时组织其粮食经纪人认真学习涉粮法规和有关粮食收购政策,规范粮食经纪人收粮行为。四是标语宣传。夏、秋粮收购之际,在各乡镇主要街道悬挂《条例》宣传标语横幅,并在各粮管所收购场地张贴《条例》宣传画。
二、提升执法队伍业务水平
我局粮食流通市场检查大队已组建到位。为更好地开展粮食执法工作,我局从两个方面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一是开展执 1
法人员岗位自学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开展经验交流,指导执法人员进行案件讨论和观摩案件卷宗,提高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
三、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
经过几年的核查,共注销粮食收购资格XX家,目前全县共有XX本《粮食收购许可证》。今年,将进一步严格粮食收购资格核查程序,采取材料审核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不符合资格条件、不履行规定义务的,一律注销收购资格。
四、开展粮食库存检查
我局将通过对粮食库存实物、台账资料、工作底稿、库货补贴、轮换计划、仓储安全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所有粮油库存需数量真实、质量完好、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地方储备粮轮换手续需齐全,仓储需管理规范。
五、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夏、秋粮收购期间,我局将采取联合执法和区域联合执法的模式,对县域范围内收购量集中、外地代购量大和有群众举报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区域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严防人情代替政策、面子大过法规、条子越过合同的损农行为,严防“转圈粮”、防止“人情粮”、杜绝“打白条”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大力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切实发挥好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六、加强地方储备粮监管
进一步落实储备粮承储企业监管责任,除按计划进行例行检
查外,还要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加强日常监管,发现库存管理的问题,督促承储企业限期整改,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强化储备粮轮换环节监管,根据轮换计划,明确专人和责任,从陈粮出库到新粮入库,对轮换工作实行全程监管。保证承储企业按照计划规定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完成轮换任务。
七、突出放心粮油的监管
突出对全县XX家放心粮油店的监管,要求各放心粮油店严格执行粮油食品进货验收及索证索票等制度,所有粮油产品必须取得QS质量安全认证标志,不得销售过期、变质的粮油产品。同时将会积极配合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对粮油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尤其是小作坊、小摊点、小食品店、小餐馆等重点场所以及粮油加工的各个环节,开展不间断监督检查,严禁不合格粮油食品流入市场,严厉查处打击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粮油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粮油食品等违法行为。
XXX粮食局
2014年2月17日
第二篇:对粮食流通监管的调研分析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生活必需品,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我市2002年成为全省首批6个进行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市州之一,全面放开了粮油购销市场,鼓励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进入粮油市场。在我市粮食市场放开、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对其监管,做到流通有序、保证质量、安全消
费是当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全新工作。《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07号令,以下简称《条例》)和《**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省政府第206号令,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赋予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管的职责,同时为对粮食商品进行依法规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加强粮食流通监管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实现了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这一体制性突破和创新,粮食流通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尤其是《条例》和《实施办法》的先后颁布实施,明确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管的职责和权利。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也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监管重任,以保障我市粮食流通领域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一)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工作,是粮食购销市场改革的迫切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粮食作为重要战略物资,一直有国家统购统销,不允许其他经济组织染指,那时的粮食流通流域,是清一色的国字号。改革开放后直致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经营规模非常小的个体粮油经营户,但在经营规模和经营环境方面仍远不及国有粮食企业。2002年,我市成为当时全省6个粮油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市州之一(其他地区2004年放开)。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放开后,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快速地不断涌入粮食流通市场,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据调查统计,截止2007年6月底,在各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各类粮食经营户(含粮油购销、加工、转化)已达574户,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19户,占3.3%,非国有粮食企业及工商个体户555户,占96.7%。数量如此庞大的经营主体,仅仅依靠行业自律是做不到有序规范的,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管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工作,是粮食供求形势新变化后保障我市粮食安全的客观要求。我市目前已成为粮食纯销区,如何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始终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粮食部门面前的艰巨任务。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消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粮食生产能力有限且呈下降趋势。2001年,我市粮食三大品种(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143.4万亩,产量55.6万吨;2006年,三大品种播面为112.7万亩,产量44.3万吨,分别下降21.4%、20.3%。从总量上看,2006年,我市粮食总产量为55万吨,按我市目前的人口计算,人平占有量为710斤,已经低于全国平均的人平占有730斤和我省的人平占有784斤水平。更为关键的是,从我市的现实情况看,农民种粮没有比较优势,而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经济手段调节社会产业的合理分工,农民根据比较效益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是天经地义的。随着我市茶叶、长毛兔、乳品、桑蚕、林竹、水果、中草药等种养殖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粮食的播种面积还会进一步减少。此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些无疑都是影响我市粮食产量的基本要素。二是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由于人增地减和酿造、饲料等工业转化用粮的快速增长,我市粮食消费量毫无疑问也会随之增长。根据调查测算,2006年我市仅口粮、饲料、种子用粮等粮食消费量就已达64万多吨。这还不包括近年来增长较快的酿造等工业用粮,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粮食库存下降,安全系数降低。截止2007年6月底,市政府可以调控的有效库存仅有28900吨,其中市储备24000吨,国有粮食商品库存4900吨,为多年来最低水平。我市非国有粮食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其仓容量、资金量等客观条件决定了只能是勤进快销,不可能储存太多粮食。目前纳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计范围的非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量仅有1600余吨。而且从名山、汉源等地粮食部门抽样调查情况看,现在我市农户储粮情况也很不乐观。名山去年抽样调查了永兴、万古、百丈、红星、马岭、茅河、联江等7个乡(镇)24个社的360户农户,需要购买口粮的家庭126 户,占调查总户数的35%;100%的农户都要购买饲料用粮。汉源今年上半年抽样调查了大田、富春、九襄、清溪、双溪、富庄共6个乡(镇)12个社的40户农户,有9户占22.5%的家庭基本没
第三篇:供销社2018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工
省供销社2018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工
一、狄重阳主任负责的工作 全面负责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刘建光主任负责的工作
全面负责监事会工作。
三、李俊德副主任负责的工作 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办公室牵头)。总社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合作指导处牵头)。
(一)经济发展处牵头的工作 1、2018年,全系统销售总额计划完成86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力争增长25%。
2、力争年底前,114个县全部出台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3、力争5个市社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25 个县社销售收入突破十亿元。
4、将天镇等20个贫困县作为重点推进试点县,按照“3+N”的工作思路,在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为统领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创新发展、取得突破。
5、着力提升县级服务中心运营能力。不断规范提升现有114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2018年新建20个县级分拣中心,涵盖10个贫困县。
6、不断推进电商网点建设,不断拓展现有网点服务功能。新建1000个电商网点,其中贫困村新建500个。
7、加快推进“互联网+农村物流”建设,重点实施农芯乐省级仓储物流、山西农资集团农资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等项目,力争全系统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二)农资市场管理处牵头的工作
1、规范惠农平台建设。新建或提升惠农服务中心80个、惠农服务站200个,新建或改造庄稼医院80个。
2、抓好土地托管服务。新增土地托管面积60万亩、土地服务面积200万亩,土地托管、服务面积力争突破1000万亩。
3、完善农资网络建设,创新农资经营服务,加快农资仓储物流设施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四、监事会李海副主任负责的工作
(一)审计处牵头的工作
1、加强依法治社。
2、加强审计监督,利用审计成果推动综合改革。
(二)监事办牵头的工作
1、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快速沟通渠道。
2、进一步落实各级供销社监事会制度。
3、加强监事会监督,丰富监督内容,完善监督方式。
4、推进“三重一大”制度的完善、开展和实施。
(三)机关党委牵头的工作
1、加强党建工作,落实从严治党。
2、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3、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警惕和防止“四风”新动向,坚持纠正“四风”不止步。
4、深化拓展“三基建设”。
五、王彤宇副主任负责的工作
(一)合作指导处牵头的工作
1、改造基层社50个,新增入社农户达到20万户以上,新增入社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
2、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到2018年底,争取以晋中市社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为样板,在全省逐步复制和推广。
3、抓好“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到2018年底,力争全省供销社国家和省部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80家。
4、新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0个。
5、新建综合服务社1000个。
6、加快推进“三位一体”试点工作。8个试点县一季度要出台实施方案。
(二)社团管理处牵头的工作 扎实推进鲜活农产品网上行活动,指导各类行业协会开展特色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
六、高建忠副主任负责的工作
(一)办公室牵头的工作
1、落实“13710”信息化督办制度。
2、做好宣传工作,讲好供销合作社故事。
(二)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牵头工作 加强老干部工作。
七、郝利才总会计师负责的工作
(一)财务处牵头的工作
1、汇总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力争增长12%。
2、规范资金互助合作试点运行,推动市级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工作。在提升18个试点合作社产业带动能力、为社员提供综合服务上下功夫;在吸收农民入社,提高合作社内部农户参与资金互助合作的比例上下功夫。
3、进一步推进融资担保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供销社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各级供销社参与的融资担保平台。
4、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监管,制定完善管理使用制度,开展绩效考核。
5、全力做好历史债务化解工作。力争上半年全部完成供销社在农行系统的历史债务。
(二)研究室牵头的工作 围绕综合改革加强信息报送和重点调研工作,信息报送和采编量同比提高15%,力争增长25%。
(三)社有企业管理处牵头的工作
1、加快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经营服务结构,提高社有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社有企业提质增效。
2、健全社有企业考核激励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3、加强对社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实现社有资产运营流程规范、决策科学、责权分明、高效运行。
八、吴鲁平副巡视员负责的工作 人事教育处牵头的工作
1、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不会为”问题,增强“善作为”能力。
2、全面提升干部工作能力,着力解决“知识贫乏”和“本领恐慌”问题,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严格考核,有效建立科学考核体系。
九、山西农资集团 1、2018年完成阳高、忻州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建设。农资集团杂粮销售力争突破10亿元。
2、进一步拓展杂粮销售渠道,加强功能性食品研发,延伸杂粮产业链,提高杂粮附加值,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3、强化省市县供销社联合合作,切实搞好农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运营服务中心建设,能够使用计算机终端或手机APP购买山西农资直供、测土配方、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服务、烘干仓储、综合服务窗口等全程社会化服务。
十、省盐业公司
1、积极应对盐业体制改革,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引入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2、全力以赴搞好山西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山西太原中医药产业园区和平遥中医药健康旅游文化园区“两个园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太原、平遥、大同、长治、临汾、运城六个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交易额力争突破10亿元。
十、省果品公司
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力争在2018年库容规模扩大至3万吨以上,示范带动全省5个区域冷链物流市场建设。
十一、省棉麻公司、省农芯乐公司
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切实搞好省级仓储物流园区、区域性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县域仓储配送中心建设,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仓储物流主干网络,带动1.2万个供销社基层服务网点的改造升级,年均快递吞吐量力争突破8000万件。
第四篇: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前款
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
第三条 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
第四条 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
国家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增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第五条 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损害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宏观调控和重要粮食品种的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监督有关粮食流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有关的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负责本地区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有关的工作。
第二章 粮食经营
第七条 粮食经营者,是指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第八条 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
(二)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具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
(三)具备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
前款规定的具体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公布。
第九条 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的经营者,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
申请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应当向办理工商登记的部门同级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资金、仓储设施、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等证明材料。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具体条件的申请者作出许可决定并公示。
第十条 取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粮食收购;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也应当取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经营范围登记,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粮食收购。
第十一条 依法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粮食经营者(以下简称粮食收购者),应当告知售粮者或者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
第十二条 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
第十三条(1)粮食收购者应当向收购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报告粮食收购数量等有关情况。
跨省收购粮食,应当向收购地和粮食收购者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报告粮食收购数量等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粮食经营者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第十五条 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食仓储设施,应当符合粮食储存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粮食不得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储存粮食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者超量使用化学药剂。
第十六条 运输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运输的技术规范,不得使用被污染的运输工具或者包装材料运输粮食。
第十七条(1)从事食用粮食加工的经营者,应当具有保证粮食质量和卫生必备的加工条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使用发霉变质的原粮、副产品进行加工;
(二)违反规定使用添加剂;
(三)使用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
(四)影响粮食质量、卫生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1)销售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质量、卫生标准,不得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不得囤积居奇、垄断或者操纵粮食价格、欺行霸市。
第十九条 建立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粮食储存企业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陈粮,在出库前应当经过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
量鉴定,凡已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严禁流入口粮市场。陈化粮购买资格由省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陈化粮判定标准,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陈化粮销售、处理和监管的具体办法,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
必要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具体标准。
第二十一条 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应当积极收购粮食,并做好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
第二十二条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粮食收购者,银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提供收购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保证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以及政府调控用粮和其他政策性用粮的信贷资金需要,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粮食购销企业,按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第二十三条 所有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应当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进、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粮食经营者保留粮食经营台账的期限不得少于3年。粮食经营者报送的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涉及商业秘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有保密义务。
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统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粮食行业协会以及中介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在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
第三章 宏观调控
第二十五条 国家采取储备粮吞吐、委托收购、粮食进出口等多种经济手段和价格干预等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第二十六条 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储备用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
政策性用粮的采购和销售,原则上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也可以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等。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粮食风险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第二十八条 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当粮食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采取价格干预措施。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农业、统计、产品质量监督等部门负责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建立粮食供需抽查制度,发布粮食生产、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
第三十条 国家鼓励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建立产销一体化的粮食经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给予必要的经济优惠,并在粮食运输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第三十一条 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起粮食市场供求异常波动时,国家实施粮食应急机制。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粮食应急体系。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的粮食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粮食应急预案。
第三十三条 启动全国的粮食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启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第三十四条 粮食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粮食经营者必须按国家要求承担应急任务,服从国家的统一安排和调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进入粮食经营者经营场所检查粮食的库存量和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以及原粮卫生;检查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查阅粮食经营者有关资料、凭证;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第三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加工过程中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经营活动中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粮食销售活动中的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和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卫生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加工、销售中的卫生以及成品粮储存中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流通活动中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有关部门应当为检举人保密,并依法及时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或者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并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查出的,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粮食收购者有未按照规定告知、公示粮食收购价格或者收购粮食压级压价,垄断或者操纵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一)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
(二)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的;
(三)粮食收购者违反本条例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
(四)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或者未按照规定报送粮食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
(五)接受委托的粮食经营者从事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未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
第四十五条 陈粮出库未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出库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倒卖陈化粮或者不按照规定使用陈化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倒卖的粮食,并处非法倒卖粮食价值20%以下的罚款,有陈化粮购买资格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陈化粮购买资格;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处非法倒卖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不足部分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的粮食库存超出规定的最高库存量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超出部分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七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被污染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九条 财政部门未按照国家关于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的规定及时、足额拨付补贴资金,或者挤占、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阻碍粮食自由流通的,依照《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监督检查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干预粮食经营者正常经营活动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粮食收购,是指为了销售、加工或者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等直接向种粮农民或者其他粮食生产者批量购买粮食的活动。
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第五十三条 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适用本条例除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以外的规定。
粮食进出口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依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粮食收购条例》、1998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粮食流通管理
粮食流通管理 稽查队:负责辖区内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监管,对粮食收购资格及粮食收购者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全县粮食经营企业粮食仓储、运输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粮食出入库质量、粮食最高和最低库存量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放心粮油”及粮油市场其他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市粮食流通市场的管理;
(二)与有关部门配合对市区粮食流通市场进行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三)收集、报送粮食质量与安全信息,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和意见;
(四)负责粮食收获质量调查与品质测报;
(五)承担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测、抽查等任务;
(六)监测粮食安全体系,对储备粮、调控粮的轮换抛售等出入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七)对库存粮食的品质进行监控;
(八)保护粮食市场体系,对市场粮油质量进行监控。
长治市粮食流通管理稽查队
长治市粮食流通管理稽查队是长治市粮食局管理的正
科级全额预算事业单位,为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依法对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进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