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T1标管理经验交流
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T1标段施工管理经验交流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 何人/HE Ren
上海长江路隧道位于上海市东北角,穿越黄浦江,连接宝山区和浦东新区,是穿越黄浦江底的最大隧道,工程全长4912m,其中隧道主线长度为2860m,工程起于浦西长江路郝家港桥以东,在东海船厂码头处,穿越黄浦江后,接港城路,于双江路路口,并在浦西侧设置一对进出口匝道,连接军工路,隧道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车速为60km/h,客货兼顾,衬砌结构隧道外径为15m,内径13.7m,环宽2m,采用Φ15.43m超大泥水气压平衡盾构施工。
为解决车辆进出隧道因亮度变化而产生的黑洞效应、白洞效应,本工程应用了节能环保的光导照明系统,将太阳光引入隧道,降低隧道内外亮度差别,提升驾乘人员在出入隧道时的视觉舒适度,由于光导照明系统的光源取自自然光线,每天至少可提供10小时的自然光照明,可减少照明工具,节约照明能耗。
为了增加隧道安全系数,方便紧急情况下人员逃生,原隧道横断面分三层,上层为重点排烟道,中层为行车空间,下层空间分为三部分,分别设置电缆通道,安全通道,救援通道,其中安全通道布置于车道板下部外侧,车道层每隔一百米设一座逃生楼梯,至安全通道,浦东岸边段设置救援通道,车辆可直接驶入原隧道,当发生险情时方便人员逃生。
作为上海市规划中的市中心城区18处越江通道之一,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缓解周边外环隧道的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T1标段工程的特点有:施工阶段性明显,各阶段工作重点差异显著。施工工艺多样,整体协调要求高;作业队伍较多,技术水平低下,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的情况,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难度。城市施工涉及范围广,并产生了多项环境保护和沟通协调工作。尤其是盾构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涉水施工较多,泥水平衡盾构机作业出泥经过河道,受水系限制较大。交通组织难度较高,包括周边交通和场地内过河、翻交等问题,对施工管理团队提出了较高要求。
针对本项目工程特色,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T1标项目经理部要求展开严格的规范外部管理工作,从施工技术、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经营核算方面,实施条线众多但清晰可循的检查监督管理模式。作为现场施工策划的主体,技术管理部门需综合考虑各条线的施工要求,并为其他条线提供明确的施工依据,技术管理部门还负责设计“工作平台”。针对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施工作业队伍众多的情况,项目部管理层注重与各个部门施工人员的交流以及对他们的培养,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藉由资料库建设工作开展力求达到如下目标:对员工个人发展而言,提供个人学习提高空间,以加强企业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对具体工作而言,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消除重复劳动,实现企业内员工互助协作的工作关系;对企业而言,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并运行有效工程经验积累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管理架构上,本工程引用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上海隧道股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文件》等标准及文件。建立了全覆盖的管理组织网络,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进行针对性的深入交底及实施PDCA的持续改进工作。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施工图纸、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单;标准、规范、规程;交底记录、过程控制记录等文件和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各级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工程要点难点,编制针对性施工方案,明确措施和解决方案。各工序开工前认真交底,明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要点。对原材料进场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并按要求抽检。施工过程中,贯彻PDCA工作思路,确保质量可控并持续提高。在环境因素的控制上,对现场噪音进行监测与控制,杜绝噪音污染。施工现场采用了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现场采取清理积尘、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做好扬尘控制工作等来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
盾构施工作为本项目的重点分部工程其施工特点有:从线性上看,盾构最小转弯半径为1000m,需对盾构车架进行改装,确保3000吨的盾构机能够灵活转向,从环境控制上来说,盾构掘进过程中,将连续穿越船厂、铁路、逸仙路高架、轨道交通三号线等重要设施,盾构机距桩底1.6m,穿越码头和浦西防汛墙,与加油站擦肩而过,零距离连续迭次穿越运行中的逸仙路高架,和轨道交通3号线,为了确保上述建构住物的安全运行不中断,超大直径的盾构施工技术需要在长江隧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拓展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
本工程的盾构施工中,为确保盾构施工的安全作业,实施了三大措施:措施
一、盾构姿态控制——穿越前,盾构姿态保持良好,多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采用稳坡法、缓坡法推进;穿越中,保持盾构匀速、直线通过,减少盾构纠偏量和纠偏次数;措施
二、改良的同步注浆系统——对浆液进行改良,经多次试验后确定采用特殊的早强浆液,可以减少盾构穿越对地面构筑物的影响;盾构推进的同时分区注浆,及时充填建筑空隙,并根据地面沉降情况即时调整各区段注浆量,保证盾尾间隙的及时、合理填充;措施
三、桩基周围土质改良——盾构穿越前期试验区桩基示意图。通过本次穿越,获得监测数据,为穿越三号线和逸仙路高架提供施工经验;布置“L字型”形式半圆面加固体;为尽可能减小施工时对原桩基的影响。除了采取以上措施,还实施重点区域重点管理。在穿桩期间监理了现场工作小组,包括高架及轨交运营方、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监测方。并设立现场办公点,及时汇总、整理监测数据,并反馈给各方。现场推进施工紧密结合地面沉降数据,即时调整盾构机各项推进参数,确保地面沉降处于可控范围内。盾构机安全穿越运营中的高架及轨交,未对其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并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截止至2012年11月10日,根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逸仙路高架桩基最大沉降量为+9.15mm,轨道交通三号线桩基最大沉降量为+8.59mm,均满足运行要求。
总体来说,上海长江路隧道项目的整体策划、工艺使用合理,工序安排妥当,有效保障了工程进展;通过提前准备,妥善策划,在工程难点上取得了良好的效应;QC、合理化建议等工作的开展,为工程经验的积累和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系统的技术平台,为人员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且基于实际情况,对局部工程方案予以优化,如:盾构机头整体转向、纵向逃生疏散和光栅段采用光导管方案等。
第二篇:六T管理教案
好如阳女子主题火锅六T务实管理培训
,培训内容涉及:
一、6T务实管理的认知:
1、什么是餐饮六T?
2、餐饮六T的好处
3、酒店餐饮六T务实管理目标
4、实施过酒店餐饮企业六T案例分析
二、酒店餐饮6T务实管理实施55点图片案例分析
1、天天处理10点图片分析
2、天天整合10点图片分析
3、天天清扫10点图片分析
4、天天规范10点图片分析
5、天天检查10点图片分析
6、天天改进5点案例分析
三、推行6T务实管理策略(天时、地利、人和)
1、高层领导支持;
2、制定实施计划及时间日程;
3、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4、全员发动,全员参与,领导自律;
5、建立定期的、行之有效的机制;
6、成立六T管理领导小组。
7、明确职责
四、推行6T务实管理步骤与方法
1、如何进行六T培训技巧
2、如何成立六T组织结构
3、如何规范六T职责要求
4、如何制定六T推行计划
5、如何有效执行六T管理
6、如何监督和审核
7、如何建立六T标准手册
五、推行6T法遇到问题与方法
此次培训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树立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为提高酒店的综合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你们好: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带动企业员工行动才能使企业朝着目标不断进步发展。现谈点预应力分厂近几年来的管理经验以求交流。
预应力分厂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人员的管理、产品质量的管理、生产现场的管理、设备管理及消耗管理等。
一、人员管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工作,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怎样提高员工的生产操作技能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思想沟通,做好传、帮、带工作。如08年新招职工人数占分厂现有职工总人数的62%,而分厂原有职工仅占现有职工总数的38%,新进厂员工占比例较大,对分厂整体的生产组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种不利局面,分厂首先与老工人进行思想沟通,要求老员工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关心爱护新员工,从而使新员工感到温暖尽快的融入分厂。有思想波动的员工老员工主动同他交流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家离公司较远的外地员工有时没有合适的可以御寒的衣物,党员李波就把自家的衣物送给他们。)同时分厂实行按劳取酬制度,老员工为了带
动新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老员工牺牲个人利益多干活不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使新员工在实习期就能根据工作表现拿到报酬。促使新员工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分厂的生产学习当中,主动学习操作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新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使分厂形成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使用分厂新招工人的保留率较高。
2、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分厂经常召开经验技术交流会,职工相互交流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存在的不足,使新老工人都能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工作方法。分厂每年都要举办岗位比武活动,并从中评选出先进个人和集体以此来激发各岗位职工主动学习,自发练兵的热情。如08年针对招入分厂的新员工分别举办了青年岗位之星和新工人技能达标赛等活动。分别从理论考试、电接比武、出勤率考评、实际操作综合评定、班组鉴定等五项进行评比,分厂对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新工人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通过活动使新工人学技术变被动为主动、苦练基本功,快速的掌握了工作技能。在老员工亲切认真的教导和分厂精心的呵护培养下,到目前为止分厂08年新招入厂的员工中,已经能够独立生产操作的人员占到招入人员总数的90%以上,余下的10%除了在操作的独立性方面略有欠缺外,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际业务水平都不存在问题。这些新员工占分厂能够独立操作生产的员工的70%,他们实际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股份公司的扩建、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消耗管理
为了降低分厂消耗,增强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分厂根据现场生产需要按月召开电接技术交流会,并且为了提高电接水平,采取电接质量与考核挂钩的方式(生产过程如有电接断,一次考核5元)。促使员工自发练习电接技能,提高了电接水平。在原料电接时,尽量少剪弃原料,达到减少废弃品的数量,提高了成材率。
分厂在生产Ф17.8以上规格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用钢丝时,严格按电接点100%剪切下线,确保半成品钢丝生产过程中无电接,避免了粗线径绞线在生产过程中因电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断丝所产生的浪费。明确责任由生产主管来完成半成品的统计,按成品包要求合理调配工字轮,并给绞线生产配轮的工作,且每套中的米长最大与最小之间应小于50米,中心丝的拉制应尽量使用大盘重盘条,连续生产6个边丝,在绞线生产时的电接点严格控制在5米之间,这样控制了启车时的弃品量小于50米,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生产钢绞线习惯。
在生产Ф17.8以下规格的钢绞线时,拉丝严格控制计米长度,确保每个工字轮米长达到统一。绞线生产时及时反馈米长给拉丝工序,由拉丝进行调整出适合绞线生产情况的米长,避免轮底线长短米造成钢丝浪费。绞线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点用喷漆做标识,精卷在工作时按喷漆点进行剪弃,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每套绞线在生产即将结束时,采用降速生产的方式,尽量减少轮底线浪费。
另外,分厂还将已生产出但不适用于绞线生产的半成品钢丝返成其他规格的回烧线,进行再利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成材率。
08年下半年分厂试投入电投钢铁试轧制的82B盘条,但由于电投钢铁也是试制,所以轧制出的盘条存在结疤、折叠、耳子、碳偏稀、强度散差大等诸多缺陷,为分厂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公司的损失,分厂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对原料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后,最后从工艺入手及时调整出适合电投原料生产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要求。特别是原来被剔出来的1700吨不合格的原料,分厂通过调整工艺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把这些原料全部消化完毕,只产生了230吨废品,成材率达到了86.5%。这项工作,不仅为公司节约资金达647.7万元,而且变废为宝为公司创造价值441万元。
三、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分厂严守“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提升品牌”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分厂要求生产主管带领各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了各岗位操作细则,把责任明确到人,通过分厂管理人员讨论、审核下发执行。这样不仅提高了所制定细则的可操作性,还提升了员工的整体质量控制意识。通过参加制定细则工作,员工更加了解明确了分厂的质量目标和自己的责任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严把质量关。使每个员工都成为本岗位工作的质量监督第一人。分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分厂检、试验人员根据当班试验情况及时反馈结果,要求现场根
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生产方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且检、试验组根据质量要求统一规范了试验人员的试验操作方法,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了产品质量。在检验工作方面,分厂质检组依据工艺标准,对各个工序严格监控。针对各工序,采用不同的方式,把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在质量体系文件所要求的工艺范围内。因为工作到位,所以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几年来,受到了客户的认可,并且部分规格产品获得了国家免检品牌的荣誉。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08年年底分厂要为天津生产外加工预应力钢绞线。通过这项工作,发现我们对成品绞线的外包装标准和个别成品绞线表面有浮锈的状况,与天津的厂家要求相比存在差距。按照原有习惯,职工认为工艺上允许成品绞线表面有少量浮锈又不影响成品力学性能和使用。但质检组严格按照天津厂家要求的标准去控制质量,这样就提高了对现场检验的原有标准,却使现场生产工人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检、试验班长王芳及时和组员进行交流,要求组员严格执行标准要和现场工人进行沟通说服。在巡检时王芳发现有一个包表面有一些浮锈,当时就让精卷工擦拭并通知开车司机检查绞线机的工作状态及气刹是否正常,并协助司机调整冷却水的大小,避免了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得到操作工的配合和理解。通过对天津外加工的生产,使检、试验组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修改了原有检验标准,也使生产操作工对产品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和意识都有所增强,提高了分厂产品质量的管理水平。
四、设备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管理要为生产服务,分厂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进行区域负责制管理。每个区域设有专人负责,维修人员全员点检。根据岗位职责,将各个工作点落实到个人,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充分发挥了维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预应力分厂始终坚持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由操作工来协助维修工进行设备维修,让操作工能更好了解、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了解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便于总结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其能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操作更加规范,认识到正确操作的重要性,更加精心操作,维修人员与生产操作人员相互支援,共同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使用。使分厂设备逐渐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为分厂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五、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管理的基础,与质量、成本、效率、效益都是密切相关的。抓好现场管理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现场管理重在规范,要有个好的现场,就要有一个好的规范,没有规范就没有规矩,很难谈到现场管理。第二,现场管理重在执行。第三,现场管理的重点在持久,在养成。第四,现场管理在于拓展,抓现场就是上效益;抓现场就是保质量;抓现场就是降成本;抓现场就是造环境;抓现场也是练队伍,抓养成。分厂采用领导负责制,具体工作下移一到班组,责任明确。通过严格考核和加大检查力度来监督现场具体工作的执行情况,提高现场的管理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到“细中求真、求实”。
以上是预应力分厂几点管理经验,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预应力分厂
2009.2.7
第四篇: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2007年,原淮北矿业职工教育中心改制成为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由原来集团公司的经费单位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集团公司的参股子公司。作为党委党建工作和选人用人重要部门的组织人事部,我们从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干部素质、培养优良作风、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入手,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组织工作队伍。
一、抓观念创新,努力适应组织工作形势发展的新变化一是打破旧有的选人用人机制,整体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为了解决学院发展建设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直接从高校引进主题专业及优秀高学历人才,3年共引进64名本科以上毕业生,有效地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也给学院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对于紧缺的有经验又有能力的老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我们没有机械地执行提前2~3年离岗制度,而是根据学院的需求和个人的意愿,灵活地执行离岗政策,从而缓解了紧缺人才紧缺的压力,的从而在中层管理人员选任工作中,还实行了任前公示制、任期制、试用制,一报告两评议等制度,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力度。我们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培
育高素质人才,我们组织了20多名年轻干部到国内知名的培训机构和大学学习先进管理经验。2010年还选派了5名中高级年轻干部到示范高职学校挂职锻炼。
三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扎扎实实加强基础工作。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年初发文,年中检查,年终评比”的工作方法,确立了“调研先行、典型引路、注重实效”的工作指导原则,把功夫下在打基础上,重点放在抓系部和支部上,目标定在求实效上。
二、抓素质培养,努力适应学院建一流职业院校新要求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素养。我们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集中半天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为每个干部配发了专用学习笔记本,定期进行检查。
二是重视业务培训,提高教职工业务素质。从2008年开始,我们确定每周二下午为业务知识和教研活动时间,鼓励并支持组工干部参加高等学历教育,先后选派了38名同志到中国矿大高等院校参加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的学习。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重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做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年都会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选派一些老师下矿进行实践锻炼。
三、抓机制完善,努力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2008年,我们把建立健全组织部门各项工作制度作为提高组织部门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的中心环节来抓,仅2008年一年,我们制定和修订学院的规章制度58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在工作中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各项会议制度,做到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定,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二是健全良好的选人机制。坚持“高进高出”,严把“入口”,放宽“出口”。“高进”,就是调入人员综合素质高。从2007年开始,进我们学院的人处个别主题专业或实习教师外,原则上要求要有硕士研究生学历。“高出”,就是在安排经过培训后转正定级后的优秀毕业生,根据能力,适当提高档次,大胆安排他们到高职代课或其他重要岗位。
三是,形成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我们以创建文明机关为契机结合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实际,建立健全了党行政、教学、培训、学管、招生、经营和后勤等8各方面58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涵盖了学院内部日常工作运转的各个环节。为了增强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收到了很好地效果。
第五篇:管理经验交流
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杜景秀
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具体施行者和落实者。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效。下面本人就班级管理谈几点体会,肤浅之处请大家及时指正。
一、调查摸底,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班主任要有的放矢的管好学生,首要的是对学生的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避免不着边际的抓瞎式管理。一是利用新生报到的机会,了解新生来源地、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构成、家长职业类别等基本信息;二是频繁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主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以拉家常的方式进一步掌握学生思想状态,了解学生对进入农校学习、对所选专业的想法等情况,为后一步的管理积累资料和素材;三是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要想真实全面的了解一个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和家长进行交流是非常必要且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家长的理解支持对我搞好班级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二、慎选干部,锻炼管理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左膀右臂,一个得力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可以让班主任从班级的日常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去考虑更重要的工作事务。班干部初次选拔采取半任命、半自荐的方式确定临时干部队伍,随着学生之间、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了解的不断深入,入学半学期后,采用民主公开选拔方式诞生完全由学生自己推举出的班团干部,再根据各自所长安排相应的职务,明确工作职责。这种方式选出来的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性和号召力,这样使得班级工作能得到全体同学生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成效。
三、认真开好主题班会,统一学生思想认识。主题班会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政教处根据形势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分阶段安排了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另外我也依据班情自己设计了一些主题班会内容,如开展公民道德意识教育,读书交流,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文明礼貌、责任意识教育,着力培养同学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大家要有社会责任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挑重担的充分思想准备。要搞好主题班会第一点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班主任要有足够的把握掌控主题班会进行中可 1
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主题班会能达到的目的效果具有引领能力。二是要慎选主题班会内容,一定要选择对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培养有教益的内容和题材,切忌选择自己不完全了解、对学生教育意义不大的题材作为主题班会内容。三是对活动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对班会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价,找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为以后开展类似活动积累经验。
四、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级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订立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专业特点,能充分体现出其奖勤罚懒的效能,并能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这样才不致沦为墙面上的摆设。我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方面,充分征求班委会的意见,把管理制度和德育评分有机联系起来,依据对班级贡献的大小或具体违纪情况分别确定奖惩分值,每周一公示,起到了很好的激励鞭策效果。当然,学生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制度管理也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尽量以正面鼓励和引导为主,处罚的力度和频率应慎之又慎,要让违反纪律者感受到适度的处罚也是在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端正航向,这样,才不致使后进生丧失信心,又能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五、降低身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崇尚自由、平等和民主,自尊心强,喜欢张扬个性,对新鲜事物敏感等。以上特点决定了学生更喜欢和自己有更多共同语言、认识相近、具有亲和力的老师,而不喜欢整天绷着脸,一幅盛气凌人、高深莫测的教师。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摒弃传统教师刻板的形象,充分认识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降低身份,和学生交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才会和盘托出他们的真实想法,班主任的工作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
六、尊重学生人格,掌握教育技巧。来我校就读的许多学生均不同程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主要原因是家庭和中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社会大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们自己。对此,我把每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都当成因翅膀受伤而掉到地上的天使看待,教育当中,爱字当头,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不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他们,不用侮辱性的语言施加于学生,更不能严词厉色、拳脚相加,而是将心比心、以理服人,真诚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贫富、成绩优劣,消除“差生”或“问题
学生”自身的自卑心理;尽可能地充当学生的学习导师、生活中的严父慈母、交往中的知心朋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是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真正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进步着想,他们才会主动配合,逐步改进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同时也应该给学生自悟、自醒的时间和空间,要认识到学生不良习惯和行为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对其改正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多次谈话,不断和家长沟通,在取得家长配合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使学生改正其缺点。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集管理和班级建设的重要基础。
七、关注优秀学生,更要勉励后进生。一个木桶的容量大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截材料。同样,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开放才是春。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于个别优秀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独舞,必须激励督促大部分学生积极投入进去,尤其是想方设法使后进生都能跟上来,班级工作的整体成效才能得到充分彰显。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后进生心理特点,问题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把恢复他们的生活自信心作为一项重大的课题来对待。对于后进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老师的不断肯定中增强自信心,逐渐赶上大部分同学的前进步伐,拖后腿问题解决了,班级的活力、凝聚力才能得到保证。
八、借鉴学习管理经验,更新管理理念。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管理见成效、不落伍,不能满足于以往过时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时时注意充电,学习新知识,对新生事物保持兴趣和敏感,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具体做法:一是向我校经验丰富的先进班主任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管理经验;二是借阅学校阅览室《班主任之友》,从中学习借鉴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管理方式,通过合理取舍应用到自己的管理当中;三是从以往的管理中总结成败得失,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四是摸石头过河,对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要敢于大胆试验,和大家一起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以上是自己当班主任四年来的几点体会,由于经验不足,认识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在政教处的正确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以高效优质的管理成效向学校、向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