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书歌
行书歌
斜长点点弧形弯,八字双点相对尖,点尖相对成平线,点大钩大不可忘,上下基本一条线,水旁三点射一处,小点回钩也可观,左边直笔微弯曲,右边宜长不宜短,横笔一般向上挑,右下点点弧形弯,左撇一般成直笔,回笔力猛如闪电,柜内画多要同宽,画少无画底部尖,想写瘦口成死角,肥口就像折软腰,底部木小可盘绕,接头就像大鸭蛋,弧形大钩播双点,卧钩就把蛇卷尾,心字犹如独角龙,下边足字宜作之,右拉平钩角要活,乡字写成一条线,下边四点龙戏珠,中竖快直不宜弯,立笔多横龙盘柱,回笔角度定正偏,二弧相交是又字,月日日均右上旋,柜内横写短直笔,鬼字大钩相吊篮,顶部小撇燕点水,方字去头就是万,土士环圈大又圆,纟部上展下回尖,走之要像大躺捺,月作偏旁流线弯,彳人搅丝部回笔,戈如长矛插地泉,字体要成长方形,露白均匀记心间,运笔稳重要不停,握笔自如要舒展,字迹肥瘦在画间,龙飞凤舞靠功夫,真草隶篆自古传。
第二篇:行书口诀
明朝·韩道亨《草字诀百韵歌》●带你认识草体书法~~ 11
草书不是天书,草书是有“草字诀”(草诀百韵歌)其中说“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七红便是袁”
意思是说:如果写草书三点水,不管如何草法一竖去也好,一提也罢!但开始上方必须有一点,下面两小点可连着,便称为“有点方为水”如果没有分开,上方没有一点,那就是言旁了,即“空挑却是言”就是现在言字旁!
俗话说“草字过了格,神仙不认识”就是打这儿来的!因为草字不是胡乱写的是严格按照口诀来写的,有了一定的书法功底后先要熟背字诀于心,方可学习草书,不是信手、随心、随习惯写矣!
韩道亨(生卒年不详,明朝人,字颖泉,工书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683552.htm 《草诀百韵歌》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3498.htm 言原文:韩道亨 原文翻译:林丽娥 整合:枫舞蓝衫
————————————————
【本文】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翻译】草书要写得精美,是书法中最难的事。点画像龙蛇游走一样,竞相呈现在笔端。
虽然要分辨毫厘般的细微变化,但更要求形体和气势的完美。
【本文】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翻译】(左旁)有点的才是「水」。只竖钓的则是「言」。宀头(即宝盖头)不写左边的点。辶旁遶向左时,东边的弯不用写。「知」和「去」的末笔,长的是知,短的是去。「每」和「安」要仔细看。
�7title 11 【本文】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翻译】「步」字,是「牛」的末笔往左下拉。「羞」字,是「羊」字的下面再加「田」。「六」和「手」连写即是「禀」。「七」和「红」连写即是袁。「十」和「朱」的连写即是「奉」。「三」和「口」的连即是「宣」。
【本文】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翻译】左边偏旁的「阜」(阝)和「贝」都写成「丁」的反抅。右边偏旁的「刀」(刂)和「寸」都写成一弯加一点。「曾」和「差」,头部写法一样。「归」和「浸」,形体大致相同。「孤」和「殆」,写法很相似。「矛」和「柔」写法,几乎一样(柔字末笔多一长点)。
【本文】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
达为连。
【翻译】「采」和「夆」,写法很相似。「熙」和「照」,看起来也差不多。「思」、「惠」、「鱼」三字的写法,和「画」字很像。「禾」、「乎」、「手」三字的写法,和「年」字很像。既要防止把「吉」写作「古」。更要谨慎别把「达」写作「连」。【本文】宁乃繁於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翻译】「宁」的写法与「叔」相似,而稍繁了一点。「侯」的写法与「参」相似,笔画基本相同。「称」和「摄」的右半边写法和「属」的下面一样。「某」和「枣」起头及下面的旋转方法和「来」一样。「慰」和「赋」的写法差不多,真的很难区别。「朔」和「邦」的写法也很相似,确实不易分辨。
本文】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翻译】「常」的收笔,不用写直(只用一点作收)。「密」的上头,不用加「宀」(即不用加宝盖头)。「牋」和「牒」的左旁都写成「才」(即扌,提手旁)。「永」和「泉」的下面都写成「水」。「柬」和「东」大同小异(中间只差有无一小横)。「府」和「辱」很像,但还有点不同。
【翻译】「才」(即提手旁)和「干」连写相依傍,便成「卉」字。「勾」(即门的草字)在「柬」的上面盘过来,就是「阑」字。「乡」、「卿」二字都像「口」而得形。「爱」、「凿」二字相似,「奎」、「全」二字相似。「玉」出头为「武」字。「干」字中间衔著一点,就是「丹」。
【本文】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翻译】「蹄」和「号」草写相似,但又各有其写法。「云」和「虐」上部一样,下部亦各有其写法。「盗」和「意」下面的脚和「适」相似。「熊」和「弦」的字身和「然」相似。「矣」和「其」二字的头,稍有变化(稍有不同)。「兵」和「共」二字的脚,都是两点相联。
【翻译】不要把「包」写成「守」。不要把「绿」写成「缘」。不要把「绳」当作「腊」。不要把「寡」字认作「寛」。「即」的脚(下部)就像「恐」。「还」的字身(中间)和「迁」很相似。
【翻译】「寒」「容」「审」三字有相像的地方(三字头部都是「宀」)「宪」「害」「寘」三字也有相似之处(三字头部也都是「宀」,中间的写法也很像)。「满」字右边的写法很像「备」。「医」字开头的写法很像「坚」。应该了解「谨」和「解」的右边相同,左边相异。也应该了解「别」、「荆」、「前」三字有相似的地方,亦有相异的地方。
【翻译】「颡」是先从左边的「戈」、「牛」连草开始写。「鸡」得先从左边的「下」、「子」连草开始写。「丿」、「之」合起来不是「乏」(「乏」的草写上面没有一点)。「乛」、「木」合起来连写,可以变成「村」(「村」是木的末笔往右拉长、勾回)。「萧」、「鼠」先分辨他们的头部不一样(其余中、下部写法完全一样)。「寅」、「宾」中间的腹部只差一撇(其余上、下部写法完全一样)。
【本文】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
【翻译】右边的邑(阝)和「月」写起来一样。左边的「方」和「才」写起来也一样。「举」的字身,由「乙」、「未」连写组成。「登」的形体,由「北」、「之」连写组成。「路」的左旁,就像跟「言」借来的一样(写法和「言」一样)。「时」的右边,「寸」字不要写错。
本文】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点至堪成急,勾干认是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翻译】「之」加上「心」上下连写,便是「恶」字。「兆」的上面戴上「免」,便是「龟」字。「点」和「至」连写,便是「急」。「勾」和「干」连写,便是「卑」。「寿」是「圭」和「 可」的连写。「齿」记住是「止」加上「司」的连写。
【本文】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斋曾不较,流染却
相依。
(另本作「齐斋曾不较」为佳)
【翻译】「草」加「勾」再加上「反」,就成了「庆」。「乙」加「九」再贴上「人」,就成了「飞」。在末笔,可以分出「忧」、「夏」二字的不同(「忧」的下面多一横)。在中间,可以看出「弟」、「夷」二字的不同(「夷」的中间多一横)。「斋」、「齐」二字大体相似(只是末笔结尾不同)。「流」、「染」二字也差不多(也只是末笔结尾不同)。【本文】或戒戈先设,皐华脚预施。睿虞元彷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非。
【翻译】「或」、「戒」二字,都是从上面的「戈」开始写的。「皐」、「华」二字,都是从下面的脚抅起来开始写的。「睿」、「虞」二字,基本相似。「拒」、「捉」二字,写起
来也差不多(「拒」比「捉」多一点)。
【本文】止知民倚氏,不道树多枝。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起旁合用短,遣上也同迷。
【翻译】只知道「民」和「氏」二字很接近。不要说「树」和「枝」二字也是很相似的。「虑」「逼」二字写法也都很接近,「论」「临」二字不要轻忽,要仔细区别。「起」的左旁和「短」的左旁一样。「遣」的上面和「迷」的上面也一样。
【翻译】想认识「高」「齐」「马」三字,就应该知道「兕」「既」「儿」三字,写法都是有同有异。写「寺」「专」二字时不要写错(「专」多一横)。写「巢」「笔」二字时要思考一下(上面不一样)。「丈」(首笔)的旁边微变一下,就是「使」字。「孙」的右边是「小」字,而不是「糸」。
【翻译】不要把「凡」写作「愿」(末笔抅的方向不同)。不要把「雍」写成「离」。「醉」「碎」的分辨处在刚起笔的地方。「丽」「琴」的相同处也在初起的开头。「栽」「裁」的写法应当自己记住。「友」「发」的写法更应该知道。
【本文】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翻译】忽然讶异「刘」和「对」这麼相似。从古以来「缶」和「垂」写法就很像。「含」「贪」的写法不完全相同(上半部一样,下半部不同)。「退」「邑」的写法尚有不一样的地方。「减」和「灭」不要写错误(二字稍有不同)。「党」和「堂」很容易错失(二字形相近)。
【本文】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鼍鼂一类,茶菊
策更亲。
【翻译】「女」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母」「叟」字左边去掉一点就成了「皮」。如果说「涉」和「浅」相同(只差最后一点)。就应该把「贱」写作「师」(也只差最后一点)。「鼋」「鼍」「鼂」属於下半部写法一样的同类。「茶」「菊」「策」的写法更显得相似。 【本文】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隣。道器吴难测,竟充
克有伦。
【翻译】「非」和「作」写起来都像「化」。「功」和「劳」写起来也总像「身」。「示」和「衣」容易混同,让人迷惑。「奄」和「宅」就像隣居一样,关系密切。「道」「器」「吴」很难分辨(上部都相似)。「竟」「充」「克」笔画各有其次序。
第三篇:蝶恋花行书
蝶恋花.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然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宜男草.范成大
篱菊滩芦被霜后。袅长风、万重高柳。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
幅中曾醉洞庭酒。辗云涛、挂帆南斗。追旧游、不减商山沓沓,犹有人、能相记否。
蝶恋花.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渔家傲·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第四篇:行书五言律诗
行书五言律诗
“闲居人事少,独坐小楼中。五月江深处,梅花落晚风。”枝山允明。钤:祝允明印、希哲子,二印。收藏印:啬道人观男孝同孝肃孝宽女孝英侍。
此幅作品通篇看去,书法强劲、奔放、激越,格调雄奇、跌宕,变化多端,艺术风格自然天成。行与行之间距离很紧,互为呼应,互相渗透,有时完全打破行距;字与字,笔与笔之间亦有穿插,在对应之中求一致,使长短、大小、正斜、曲直、连断、轻重、虚实等表现手段得以充分运用,给人以变化莫测、千姿百态的感觉。用笔急速、流转之中有波动,连带之中有断笔;点、戳、剔、挑、闪、越、腾、挪,生动活泼。行笔急中有缓,动中有静。加上硬毫笔的特有效果,尤显刚劲、苍拙。波画大胆伸张,横画力若担山。这些在作品中表现得都极为醒目。一方面体现着黄豫章的笔意,另一方面突显着祝允明本人的个性神采。
祝允明的书艺思想以“神采”为最终追求目标。为达此目标,他认为必须“性”与“功”并重。所谓“性”是指人的精神,而“功”则是创作的能力和功夫。在他的“性、功”并重说中,只有功夫而无精神,无以显神采,只有精神而缺乏表达的功夫,仍无以显神采,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兼备。对于“功”,他认为只有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因此,他对当时不愿学习传统,或把学传统称之为“奴书”的说法很愤慨,曾写下《奴书订》予以批驳。他晚年在其著作中还批评了他的岳父李应祯,强调必须“沿晋游唐”。这种理论完全基于他对书法史的深刻认识。在他的理论中:书理极于张芝、王羲之、钟繇、索靖,后人只是在遵循他们的法则而已,在根本上对此法则是不能改变的。在他看来,唐代之书法能循前人之理,按法则来写;宋初也还不算太差;宋中期仍有可取之处;而后便大异于传统,古法遭到败坏,大多流为恶怪。到元代才算有赵孟?扭转了时风,复归晋唐,但终因个性不强未免有“奴书”的遗憾。所以要知书法的本源必须向晋唐学习,在熟悉了传统之后必须在技法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否则便不能达到祝允明对“功”的最终要求。他在著述中还说自己不屑于步钟、索、羲、献的后尘,而要学习楚霸王项羽和五代时后汉名将史弘肇的勇猛,用以开拓自己的书艺雄风。所以说,他既反对时人对传统的忽视,又强调反对真正意义上的“奴书”,即所谓一味泥古,并泥古不化的风气。祝允明对书法创作中所谓“性”的理论没有太多的论述,在这方面他提倡“起雅去俗”,显然是指以学识和修养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应该说祝允明的书法创作得益于他精辟的书艺理论的修养,也就是对书法创作较全面而深刻的思想认识;另外,得益于他的家学渊源。祝允明的外祖父徐有贞亦为明朝大书法家,他的用笔直率而华美,结构潇洒多姿,很得古雅之气。前面提到他的岳父李应祯也是一代名家。李应祯曾说自己学书四十年才有所得。其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他这种富于抒情性的行草书对祝允明有很深的影响。祝允明在谈自己学习书法时说:前辈从不让他学近人的字,看到的都是晋唐人的字帖。他在两位前辈的指导下,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为日后在书艺上的发展做了铺垫。
祝允明,字希哲,生而枝指,因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苏州)人。弘治五年(壬子,一四九二)举人,后授广东兴宁知县,稍迁应天(今南京)通判。谢病归家。嘉靖五年丙戍(一五二六)卒,年六十七岁。上推应生于天顺四年庚辰(一四六?),“工书,名动海内。”善诗文,有《怀星堂集》三十卷等行于世。小传详见《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允明楷法出入魏、晋,晚年狂草奇纵。《名山藏》评为“国朝第一”。王世贞《艺苑卮言》评云:“京兆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行草则大令、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真足上配吴兴,他所不论也。”
行草五言绝句 明 祝允明
水墨纸本轴
纵一百五十一.五厘米 横三十八.五厘米
第五篇:硬笔行书教案
硬笔行书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在这给大家讲一堂课,不能说是我给大家上课,更多应该是大家之间的交流吧!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的是硬笔行书(在黑板上写下‘硬笔行书’),那么什么是行书(提问),大家知道么,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恩,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有句话叫“不真不草,是曰行书”(黑板写下),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也称草行,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又称楷行,行书最早原是作草稿用的,没有规定的写法,早期也叫‘行押书’(写下),相传东汉末年‘刘德升’(写下)首创行书,晋时‘王羲之,王献之’(写下),王羲之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们父子把行书推到极峰,大行于世,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写的都算是行书,为什么行书会这么流行呢?它都有哪些特点?有同学知道么(提问),恩,行书的特点是近于楷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既不像楷书那样一笔一划,书写速度太慢,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书写方便,切合实用,行书实际就是楷书的快写,楷书的流动,点画的写法基本和楷书一致,笔画稍有减省,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以圆转来代替方折,举例‘湍’(写下),要注意书写时的舒展、流动。
那么就字而言,写好汉字,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提问),恩,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点画,然后要注意间架结构,还有一点就是笔顺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讲笔画,上一节硬笔课,我们会长已经给大家讲了8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大家还记得有哪8种么,(提问),恩,大家在说的时候可以在纸上把它写下来,有丶、一、丨、丿、乀、提、亅、乛(黑板写),基本笔画是汉字组成的基本要素,点画就像零件一样,零件不合格,位置放的再合适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加强点画的练习。
接下来,我会以“枫桥夜泊”这首诗为例,给大家讲一下间架结构和一些笔顺问题,首先问大家,汉字都有哪些结构?(提问),根据构字成分的情况,可以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由一个构字成分组成的汉字就是独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构字成分组成的就是合体字,这个合体字又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好,下面我们一起看这首诗,这首诗里的独体字有‘月’、‘天’、‘火’、‘山’、‘半’,写这个‘月’字(写下),要注意上下要宽松,左右要紧凑,遇到这种多横要注意横笔等距,或者多竖的字也一样比如‘盟’(写下),大家在底下练一下,这个‘天’字,它是一个上收下展的字,还有这个‘火’字也是,大家知道这个‘火’的笔顺是怎样的么?那位同学愿意上来写一下,好,这个‘火’应该是先写两点,再写撇捺,给大家介绍一下‘秋’字的行书写法,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合体字,一般上下结构的字以上收下展居多,比如“落”、“苏”、“夜”、“声”字,我们把这个“落”字提出来,单独跟大家讲一下,首先讲一下这个‘艹’,草字头这一横,有时写长,有时写短,要根据下面字形的情况而定,一般下面有长横则这一横写短,无长横,这一横写长,比如‘节’‘芒’,这个‘落’字的‘艹’,就不宜写的过长,虽然它底下没有长横,但是它底下是个左右结构,所以这一横就不写太长,当然写行书,有时也会写的比较长(写下),因为行草书对节奏和韵律感的要求,比结构要更高一些,还有就是在写楷书时,这个‘艸’是这样写的(写下),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笔顺,其实它应该是先竖再横,然后是横,再一竖撇,大家可以在下面练练,这样印象会更深,下面讲一下‘落’字下面的这个‘氵’,由两个右点,和一个挑点组成,一般像这些个点的连写,要注意游丝连带的关系,下面两点连写上下呼应,笔断意连,要注意三点成弧形,包在字的左侧,要注意不能写成‘讠’,再讲这个‘各’,它呢,也是个上下结构的字,而且,有个特点,就是上面有个撇捺,凡是有这种开张笔画的,下方多应上移迎就,这样会显得字紧凑,不脱节,下面大家可以在下面写一下这个字,‘寒’‘夜’‘客’首点居正
左右结构的字,一般以左收右放居多,‘城’就比较典型,那么她右边这个成功的‘成’的笔顺,我再请两位同学上来写一下,写成行书,笔顺在写楷书时,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写行书,如果笔顺不对,那就要出问题了,比如说‘成’字(黑板上写),先写横还是先写撇,这个‘土’字旁,一般与右边部分的第一笔连写,‘枫’‘姑’‘外’‘钟’‘到’‘对’左斜右正,‘啼’‘对’左部中偏上,‘帝’点直对正,半包围结构,‘旬’低部左移,‘司’笔顺 全包围结构,‘国’框形不宜过大
再给大家讲几个常见字的笔顺,首先讲‘左’‘右’两个字,左右两个字的上部,是不是都是一样的笔画呢?我再请两位同学上来写写下,恩,其实这两个字的上部是不一样的,篆书上左右的写法左右,推出‘左’‘右’的笔顺,‘九’‘乃’‘必’‘方’‘有’有,再讲两个繁体字的笔顺写法,毕竟大家都写软笔,难免会遇到繁体字,‘無’‘飛’,最后,我把这首诗再写一遍,大家看一下
好了,大家现在在底下练习吧,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讨论,谢谢大家!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