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杨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杨伦同志现任固镇县局盐政科内勤负责人,一年来,在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的同时,严格遵照县局领导、分管领导及科长的工作布置和安排落实各项工作,能积极协助科长拟定综合性工作计划,总结汇报材料,配合科长做好本科的学习、安全、卫生等各项内部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基础性工作。
2009年固镇县局全年查处涉盐违法案件21起,其中大案2起,查没私盐14.3吨,罚款15360.0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杨伦同志在其中做了很大的工作。
一、组织队员学习盐业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办案水平。作为盐政科的内勤负责人,平时不但自己学习盐业法规知识,还组织大家共同学习,遇到不懂问题,互相探讨,互相促进,在查处涉盐违法案件上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盐政执法案卷做到一案一卷,目录清楚,材料齐全。及时上报盐政执法各项报表和盐政分析。
二、注意总结稽查工作经验,决不放过一个可疑之处。在日常的市场检查中,杨伦同志对待工作是有一定办法的,一是加大可疑地点的检查范围;二是能达到只要看对方的神情,就大致判断有没有私盐,盯住一点下功夫,绝不轻言放弃。
2009年5月13日,固镇县局盐政人员在城关镇程某某
食品加工屋内检查时,发现程某某家里有一点盐,当时杨伦同志就暗示队员分头去找,还是一点线索也没有,在继续查找时,杨伦同志发现其家的卫生间是上锁的,非常可疑,就要求房主把门打开,房主百般阻挠,不听劝告,她的儿子手里拿着木棒,向盐政队员冲来,当时杨伦同志把队员挡在身后,并向他讲解用劣质盐加工食品的危害性,宣传盐业法律、法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房主终于打开了房门,查获了1210斤劣质盐。
综上所述,杨伦同志在盐政工作岗位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自己的要求从不放松,他的敬业精神为盐政科树立了榜样,他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为保障全县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食盐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日期: 2011-04-02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 郭蕙 访问量:
4月1日下午,“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以及在京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负责同志出席了报告会。北京大学师生员工及教育部直属的23所在京高等院校干部、师生代表共约2000人参加了报告会。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彦主持报告会,并介绍了本次报告会背景与报告团成员。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今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首场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首场报告会后,报告团分别到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广东、四川等9个省市作了巡回报告,引起强烈的反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报告团再次到北京作巡回报告。
报告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向报告团成员献花。云南省保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原主任段兴华同志首先做了名为《公仆本色》的报告。他从自己与杨善洲同志一同工作的经历中说起,回忆了杨善洲同志苦得起、累得起的精神。杨善洲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人民群众一同劳动、一同学习。他在个人的样板田上耕作,自己学习农业知识,并向乡亲们传授种植法,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林场原厂长自学洪同志讲述了杨善洲同志带领大亮山群众,二十二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将荒山变林海的先进事迹。正是在杨善洲同志的领导下,大亮山从一个贫困闭塞的乡村转变成一个拥有现代管理技术的国家重点林业资源基地。他舍小家顾大家,带领着农民脱贫致富,“他就是大亮山的一棵青松!”
云南省保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原主任段兴华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林场原厂长自学洪
杨善洲同志的女儿、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小学教师杨惠兰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党委副书记吴连章
云南省保山市电视台记者蓝天
杨善洲同志的女儿、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小学教师杨惠兰做了题为《父亲这棵树》的报告。她哽咽地回忆着脑海中父亲的形象——从不搞特殊,公家归公家,个人归个人;总是在外忙碌,很少顾家。起初,女儿杨惠兰不理解,后来父亲退休后上山种树,一家人在一起时间久了,通过父亲的一言一行,她和姐妹们才更深刻地懂得了父亲为了人民操劳一生的可贵之处,明白了父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坚持。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党委副书记吴连章以《生命的承诺》为题做报告。他回忆起杨善洲同志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保山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他用生命谱写了一个人民好公仆的光辉答卷。最后,云南省保山市电视台记者蓝天《一位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的报告,向全体参会人员真实地再现了杨善洲同志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的感人事迹。通过讲述采访杨善洲同志的经历和故事,使现场听众更加真切地了解到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发表讲话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彦主持报告会
报告团成员报告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发表讲话。他系统概括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党员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将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要学习杨善洲同志鞠躬尽瘁、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学习他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坚定意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磨练意志品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要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与庆祝建党90周年紧密结合,努力弘扬北京大学光荣传统;要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闵维方书记强调,广大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广大教职员工要坚持把育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广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要听从党的号召,坚定理想、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二五”目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延伸阅读:
杨善洲同志是云南施甸人,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保山地委副书记、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在职期间,杨善洲同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保山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退休之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建成了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洲。2009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他对群众满怀深情,经常拿自己的工资接济困难群众,为他们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而对自己和家人却始终严格要求,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
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六十年来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艰苦创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品质,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摄影:刘燕 编辑:文尚
第三篇:《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观后感
《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观后感
九三学社开远支社社员—谭秀华
2011年10月26日晚按九三学社开远支社的要求收看了九三学社社员《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深受感动,杨佳同志身残志坚,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精神催人奋进。她是我们九三杰出女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整个观看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盲人女性哪双深邃的眼睛和挂在她脸上的从未消逝过的那种自信的、成功的、乐观的、灿烂的微笑。她面对困境,并没有丝毫的哀伤和怨气,而带给大家如春天阳光般的温暖气息,让我的心非常感动和震撼。
杨佳同志是不平凡的,她在科学研究中创造了奇迹,更因为她在国际社会中为中国创造了奇迹。她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试想,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都能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做出卓越贡献。而我们有些健全人呢,却常常以条件差、困难多等作为自己懒惰、懈怠的理由,和杨佳相比,这些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啊!
杨佳同志说得很好:一个人,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她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起一座高尚的丰碑,我们要向杨佳同志学习,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杨佳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1
值观,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她所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作为九三社员今后要认真学习杨佳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以杨佳为榜样,真正把心灵的感动化成奋进的力量,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更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支社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杨育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文田镇杨育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他叫杨育峰,今年62岁,文田镇先辉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共产党员,但又是一位文田镇干部群众无不敬佩爱戴的好公仆。在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他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谱写了一曲“苟以家国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感人赞歌。文田镇地理环境复杂,地表崎岖,先辉村距文田镇近5公里远,没有水泥路,一路上尽是碎石子和坑坑洼洼的泥坑,甚至还有一段仅能容一人通行的陡峭山道,是文田镇经济状况最差、村民分布最分散的村。文田镇杨育峰同志自1985年担任先辉村支书25年来,他从来心里只有工作、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村民们一谈起这位老支书,“心系群众”和“正直无私”是被用的最多的两个词。杨育峰支书2000年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腰椎盘突出,蹲下去再站起来都成难事,但他却排除万难在2001年为先辉村争取到了第一批扶贫村的名额,率先带领村民铺通了进村公路,改变了先辉村不通公路的落后面貌。
峰支书育有一儿一女和一个孙女,按农村计划生育第一胎为女孩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胎的政策,本可以多享受孙子的天伦之乐,并且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当时的农村依然盛行,但当他得知儿媳怀了二胎有生下来的打算时,他苦口婆心地做儿子儿媳的思想工作,坚决让儿媳去做引产手术。他放弃了农村人引以为傲的孙子,之后的一次意外他又永远地失去了儿子,这份苦痛他从未言起,倒是每次人们怪他太傻时他从来只有这句话:“我是支书”。杨育峰同志时刻
记得自己是共产党的公仆、人民的儿子,时刻把“做表率、树榜样”的宗旨牢记于心,即使在这种任何人都会有私心的处境之下。“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明大义!几十年来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峰支书是我认识的最正直、最没有私心的人!”一位在文田工作近20年的老领导谈及峰支书时眼噙泪花如此说道。
如今,当面对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他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责任感、当仁不让的使命感紧紧心系我镇的林权制度改革。只要林改工作人员来先辉村确权踏界,杨支书总会瘸着腿亲自带队上山,真真正正地“爬”遍了先辉村的每一座山林;只要林业站通知各村交表交资料,杨支书总是第一个赶到:天未亮便拄着双拐出发,走上两三个小时亲自将一份份沉甸甸的代表着村民利益的合同书送至林业站。没有交通工具,靠走;双腿行动不便,靠拐杖;沟坎迈不过,靠淌、靠挪;楼梯迈不上,靠爬!谁也不知道这条一般人需花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吮吸过峰支书多少血和汗,谁也不知道寂静的大山见证过峰支书多少次跌倒又爬起,谁也不知道沉默的黄土地上留下了峰支书多少个深深浅浅的脚印和拐杖印„„林改时间短任务重,他支书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把自己身患重病的困难全然抛诸脑后,一心想着为群众多做事,一直坚持到全村所有林改任务完成的最后一刻才放下肩上的重担,动身去长沙做手术。一年前医生就曾告诫过杨支书,如果不尽动手术换骨盆的话,他将落下终身残疾。杨育峰支书偏偏不信医生的话,他从来只信党、信群众,林改是大事,是先辉村498名村民共同的大事,而身体只是他一个人的,一个人的利益和498人的利益相比、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比,孰轻孰重峰支书比谁都清楚!
当峰支书亲眼看到一个个林权证如期发放到每个村民手中时,他才终于安心去长沙手术。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仍然记挂着工作,他紧紧握住前去探望的镇领导的手说:“村里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好,人口普查马上就要开始了,等我手术恢复了,我一定回到村民中去,继续为他们服务!”
杨育峰支书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但他身上闪耀的是“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一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典型缩影。
第五篇:杨伦同志先进事迹
杨伦同志先进事迹
杨伦,男,汉族,辽宁锦州人,2003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武警上士警衔,现任双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入伍以来,杨伦同志始终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不畏艰险、奋勇冲锋,圆满完成了各项灭火救援任务。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12年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评为“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多次获得各项荣誉,2013年6月,被评为“最美消防员”。
一、苦练本领,精通业务,夯实灭火救援战斗基础 入伍之初,杨伦虽然有一米八的个头,身体却非常单薄,许多人都担心他无法承受得了高强度的训练,但他却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打消了领导和战友们的顾虑。只要一上训练场,杨伦就像一只小老虎一样勇往直前,为了掌握一个动作要领,他总是反复练习,从不叫苦叫累。为了打牢业务基础,体能训练时杨伦总是最先开始、最后结束,俯卧撑、仰卧起坐成百地做,负重下蹲成百地压,负重长跑从不马虎。大家练时,他抢着练,别人休息时,他接着练。全身一次次的酸痛,换来的是体质一天天的增强。有了良好的体质保障,他对业务训练更加投入。每次训练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手上的老茧皮换了一层又一层,他从没叫苦喊累。勤练、苦练加巧练,杨伦的业务成绩很快就在同批战士中脱颖而出,一年以后,他从一个头重脚轻底子薄的新兵,成长为一名精通业务的合格消防战士,并被破格提拔为班长。在打造消防铁军活动开始后,杨伦又主动申请加入铁军攻坚组,并立下军令状,一定在铁军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近3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中,他刻苦训练、挑战极限,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能素质和业务技能,实现个人能力的飞跃,强化了顽强的铁军精神、掌握了全新的训练方法。近年来,随着职能使命的拓展,部队装备大量高精尖的特勤器材,为了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器材,杨伦对每一件器材都认真研究、练习使用。特别是有些进口的装备,连说明书都是外文,杨伦就查词典、请外语老师翻译,自己再按照说明书摸索着使用,现在,部队装备的8大类60多种数以千计的侦察、救援、破拆、照明器材他都能够熟练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与装备的合力。
二、冲锋在前,敢打必胜,在危难中解救群众生命 当兵就要打仗,而且还要打胜仗,这是杨伦心中始终坚持不变的信念。入伍以来,杨伦先后参与灭火救援战斗1000多次,特别是他所在的特勤中队,承担着全市的急难险重任务,而他作为执勤中队长助理,更是每一次战斗都冲锋在前。2010年5月21日,双鸭山市建龙集团硫化车间发生火灾,正在生病的杨伦刚从医院输液归队,听到出警命令后,顾不得生病的身体,迅速穿上战斗服登上车赶往现场。火灾现场一片狼藉,火光冲天,硫酸等化学物品在大火的烘烤下随时
可能发生爆炸,情势万分危急。杨伦毅然请缨,冒险深入一线作战,面对肆虐的火魔,他毫无惧色,忍着高温与大火搏斗了近1小时并最终扑灭大火。2012年10月15日7时52分,双鸭山市集贤县自来水公司第二净水厂办公楼发生坍塌,有8名人员被埋压。坍塌事故现场,楼板和瓦砾全部坠落于长13米、宽8米范围内,形成了高约2.7米的建筑废墟。东侧残存的山墙随时可能发生倒塌,西侧办公楼墙体也已变形,悬挂着残存的楼板,随时都有坠落并引发西侧办公楼垮塌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杨伦又冲在了最前面,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救援工作。由于不能动用大型机械,他只能用双手不停地挖掘、搬运,手套很快就磨穿了,手指磨破了,鲜血染红了砖石,但救援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12时30分,杨伦在探测位置发现了1名被困人员,迅速用凿岩机打开了一个高约40公分、宽约60公分的洞。随后,他戴着抢险救援头盔,倒立着身体一点点地往里挪。行至1米处,木方和钢筋挡住去路。杨伦冒着被砸伤的危险解下头盔,试图向前推进,可是宽度仍然不够,肩膀还是没办法过去,狭小的空间弥漫着木屑、灰尘,杨伦的眼睛早就迷了,眼皮被眼睛里的异物磨肿充血,耳朵里也塞进了小碎石和木屑,但他对这些都全然不顾,他一边不停用手挖掘砖石,一边和被困者聊天缓解其紧张情绪,并最终在13时28分将生还者顺利拉出废墟,这场战斗中,杨伦和战友们先后挖掘出6名遇
难者遗体,抢救出2名生还者,最后一名生还者被救出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10几个小时了。
三、不畏生死,临危不惧,展现消防官兵道义担当 入伍以来,杨伦参加了2005年哈同公路特大交通事故救援、2006年五环体育馆火灾、2007年建设路工地塔吊倒塌救援、2010年卧虹桥车辆事故救援、增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增援伊春乌马河鞭炮厂爆炸事故等大型灭火救援战斗,先后从水中、高空、高速公路、井下救出遇险群众30余人。特别是在2010年3月29日岭东区旱井救援中,杨伦先后三下深井、与死神较量,最终将被困群众救出。事故当天,青山社区暂住居民张振清不慎坠入旱井,该旱井深约30米,上半部为方形,直径1.5米;下半部为圆形,最窄处直径仅为0.6—0.8米,井内氧气含量不足。张振清坠井近1个小时,先期赶到的120急救人员将一个医用氧气袋扔入井中以维持其生命。在做好个人防护后,杨伦携带救生绳索和安全腰带,利用全身辅助吊带下井,因井下10米左右十分狭窄,佩戴空气呼吸器无法深入内部,杨伦重新返回地面,将空气呼吸器换成医用便携式氧气袋别在腰间,第二次深入井内开展救援。到达井底后,杨伦发现先期投放氧气袋内氧气已经用完,张振清因缺氧意识开始模糊。为挽救张振清生命,杨伦将自己的吸管给他呼吸,并解下安全带,准备给张振清系上。就在此时,张振清情绪开始焦躁,紧紧抱住杨伦不放,使救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由于缺氧,杨伦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四肢渐渐无力。在接到绳语求救信号后,地面官兵迅速将杨伦拉至地面,杨伦已经昏了过去,浑身无力瘫倒在地上。井底缺氧是这次救援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杨伦的意识刚刚清醒,就建议指挥员向井底送风,加速空气流通。鉴于杨伦的身体状况,指挥员准备派其他官兵下井救援,此时,杨伦经过吸氧已经恢复了体力,他再三请战,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并且与被困人员有过接触,容易安抚被困者焦躁的情绪,且在攻坚组中自己的灭火救援经验最丰富、综合素质最好,完全可以胜任救援工作。在得到指挥员同意后,杨伦第三次下井救人,并最终将被困群众安全救至地面。
四、播洒大爱,传递文明,亲力亲为促进社会和谐 在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同时,杨伦还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与驻地群众建立了亲密无间的鱼水深情,用自己的满腔赤诚抒写了新时期消防军人爱民为民的博大情怀。在尖山区朝阳社区,有一位伤残老军人杨富,贫困无依、百病缠身,生活非常艰难。2005年,杨伦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去看看老人。走进老人低矮破旧的屋子,看到老人清贫的生活,杨伦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消防兵灭火救援是为了群众安全,让群众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不也是自己的责任么?从那以后,每逢休息日、节假日,只要一有空闲,杨伦就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洗衣服、打扫房屋,陪老人聊天,还用自己
节省的钱给老人买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老人的小屋从此有了生气,时常还会传出老人幸福的笑声。杨伦还通过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群众的爱,不断积累社会和谐的正能量,他先后在家乡锦州、哈尔滨、双鸭山义务献血近20次,总计献血7000余毫升,并在每次献血后留下联系方式。2011年11月23日8时,特勤中队的值班室接到双鸭山市中心血站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患者急需A型血的血小板进行手术和化疗,请杨伦给予支援,这一情况异常紧急,若不及时帮助解决,该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由于采集血小板需要验血、分离等程序,时间较长,而且血小板要相符,合适捐献者很少,由于病人病情刻不容缓,市血站为此在双鸭山地区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地寻找合适的捐献者,而杨伦符合要求。得知情况后,杨伦紧急赶到双鸭山市中心血站,主动捐献血小板救助患者。经过三个小时的化验、采血分离,从杨伦同志所献血液中采集了1个单位的血小板捐献给患者,经过专业的处理,患者当日即输上救命血。2012年5月29日上午,在外出办事返回的公交车上,杨伦发现有小偷已经把手伸进了一位老人的口袋里,他抢前一步,一把抓住了小偷的后衣领,小偷见被发现,想夺门而逃。“快关车门!马上把车开到派出所!”杨伦立即做出反应,在司机师傅即将关闭车门的一刹那,有几名疑似小偷同伙的人使劲拥挤接应,那名小偷竭力挣扎,最后衣服被挣断,落荒而逃。
2013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启动了“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活动,活动持续了两个多月,在新闻联播等多个栏目展播了20名候选人先进事迹。在网络评选、媒体寻找、群众推荐的基础上,活动评委会评选出了10名“最美消防员”和10名“特别关注消防员”,在6月14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杨伦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最美消防员”的奖杯,他用自己的执着付出赢得了社会群众的最高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