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皇城相府导游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介绍
皇城相府自1998年正式开发,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7年申请5A级景区,历经3年,投资2.8个亿,从旅游交通、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开发和建设,2011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2011年2月22日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山西省继云冈石窟和五台山之后,成为我省第三家5A级景区。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
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二、导游词
皇城相府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xx,大家叫我xx就行。这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尽管和我说,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您解决。我们参观相府之前,先观看相府的迎圣驾表演,现在离表演还有三十分钟,大家先坐在这等一会儿。在等待之余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皇城相府。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皇城相府景区位于晋城市阳城、沁水、泽州三县之交的北留镇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称为相府,顾名思义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皇帝延聘长达35年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第。
皇城相府整个建筑分内、外两层,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间。(内城是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面积10万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0多间,城墙总长780多米。
我们今天的游览行程是从外城到内城。外城主要有御书楼、中道庄、石牌坊、宰相府等建筑;内城主要是河山楼和藏兵洞。
好了,我们观看完了迎圣驾表演,咱们就先到门楼上参观游览吧。各位,我们眼前的这座楼叫“御书楼”,因楼内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笔而得名。它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纪念去世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在编纂《康熙字典》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用他的晚号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作为辅弼良臣的最高褒奖。楹联的深刻寓意是说陈廷敬青壮年的时候,事业有成,就像浓荫蓊郁的乔木一样,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晚年带病坚持工作(带病编修《康熙字典》),品节昭明,好像临霜的菊花,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芳香。这幅楹联是康熙皇
帝对陈廷敬一生功绩的充分肯定和至高评价。当时康熙皇帝已年近花甲,这些也是他的封笔题字。
好了,各位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我们眼前的这道城门叫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同时也是相府的正门,是以条石筑基,青砖砌墙,一门三匾:竖匾、中匾和下匾。各位请看,竖匾是“相府”二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中匾是“天恩世德”四个大字,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直接嵌入庄门之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造福子孙;第二层意思是说历代天子给予陈家祖上、后代的恩赐,陈氏家族将世世代代以德相报。大家再看下匾,刻有“中道庄”三个大字,意思是说,相府的主人历来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中”者,不高不下,不偏不倚;“道”者,道德文章,规则规律,同时也是陈廷敬对自己家族的一个整体的评价和标榜。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陈廷敬。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
牌坊上除了这些详细的文字记载外,美轮美奂的雕刻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家请看牌楼的护柱石,由香炉座、抱鼓石和狮子滚绣球三部分组成。“鼓”有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之意;狮子的“狮”与老师的“师”谐音,是陈廷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民间有俗语:“摸摸狮子头,万事不发愁;摸摸狮子背,荣华又富贵;摸摸狮子尾,长命又百岁。”各位可以过来摸摸狮子,沾沾福气!
大牌坊前面是小牌坊,两柱一楼,结构简单,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
好了各位,看完石牌坊,请各位随我到相府的主体建筑大学士第,也就是宰相府去参观一下。宰相府和大石牌坊是同年修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也是正门,是主人和贵宾的通道,平时关闭,只有在皇帝驾临或朝中一定级别的官员造访时,才开启通行,寻常文武百官和普通人只能从两侧的偏门,按照左文右武的顺序出入。好在历史发展到了现代,所有的游客朋友进出相府都是贵宾和“上帝”,我们都可以享受从正门出入的礼仪。
仪门的两侧还设有八字砖雕影壁,分别为鹿、鹤、桐、松、花、鸟图形,寓意六合同春、禄在眼前、福寿双全、松鹤延年。看完影壁我们再看二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门和二门的位置不在同一中轴线上,这是因为陈廷敬修建府第时是按照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的格局修建,当地老百姓称为“皇城小故宫”。皇宫建筑的布局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所以为了避嫌,他把大门移到中轴线西侧,巧妙地避开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入仪门,原是相府的迎客大厅,自从康熙皇帝御赐“点翰堂”匾额后,改名为“点翰堂”。各位请看,大厅上方悬挂着3块匾额,中间的一块是“点翰堂”三个大字,是300多年前的康熙三十九年御赐的龙匾。大家再看“点翰堂”两边的御匾,这两块“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赐。“博文约礼”是康熙皇帝赞美陈廷敬文学才华博大精深,以礼自重,品格高尚。而“龙飞凤舞”则是称誉陈廷敬的人品及其书法气韵奔放、舒展洒脱,并含有龙为君、凤为臣、凤随龙舞、君臣和睦、纲常有序的寓意,反映了陈廷敬与康熙皇帝浓浓的师生情谊与君臣关系。旁边的仪仗是康熙皇帝赐给他的半副銮驾,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的信任和器重。屏风左右两边,陈列的是陈廷敬任各部首脑的官阶牌,表明陈廷敬一生忠于朝廷,勤于政务,多次被皇帝委以重任。
“点翰堂”先给大家简绍到这里,大家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由相府内院西侧门可通往小姐院,这里是陈廷敬3个女儿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各位请看北房小姐绣楼屋顶的建筑式样,这种屋顶叫做“卷棚顶”,它没有屋脊和脊兽,好像一
张巨大的弓俯卧在屋顶上。卷棚顶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形式等级较低的一种,但是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常被用在皇家园林建筑中,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是很少见的。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顶的屋顶形式,有两层寓意,一方面寓意着陈家子女必须温柔贤淑、恪守妇道;另一方面显示出陈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西花园,它是供小姐们消愁解闷用的,面积不大,但假山、鱼池、花圃、回廊等设施一应齐全。花园的中心是一个形似珠蚌的鱼池,称作“珠潭蚌池”。人们常说蚌能生珠,这里暗喻着小姐是陈家的掌上明珠。
好了,各位,接下来我们去内城进行参观。大家请看,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的这块石匾,上面刻有“斗筑可居”四个大字,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为了防御义军建造内城的时候所写。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我们可以看到那个高高的建筑——河山楼。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河山楼在周一至周五开放,今天恰逢周四,大家可以进去观看,今天的讲解到此为止,大家现在可以自行游览。在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如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希望这次旅途可以成为大家美好的回忆。
三、实习总结和体会
这次实习为导游实习,时间为两周。为了本次实习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从实习开始前到实习真正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颇有体会。
首先,实习中那个导游的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从讲解中可以看出她对景点非常熟悉,能够很好的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讲解的过程中她没有照顾到所有的游客,导致有的同学跟不上她的节奏,落了队。这让我意识到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是要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平时多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景区要非常的了解,可以游刃有余的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二是要有耐心,更要细心,要能够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及自己最大努力,争取照顾到每一个游客;三是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与着装。
其次,通过导游的讲解让我了解到了皇城相府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优秀的导游员是旅游活动的灵魂”这句话。如果没有导游讲解,我们看到的只是表层,根本无法把握它的文化内涵。这也坚定了我以后做导游的信心,把自己了解的传达给游客,让游客了解到更多关于景点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观光游览。比如,御书楼上的匾额,中道庄城门上的竖匾、中匾和下匾,功德牌坊以及它的护柱石,还有相府建筑的布局及建筑的风格,这些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皇城相府可谓是古代建筑的精华。是导游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否则,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名相故居而已。
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也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很多弊端。就导游员来说,缺乏职业道德;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文景区的旅游已严重商业化,且商业活动不规范。比如这次实习中去的西山院,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地接就把我们引到了看相那,好几个同学都上了当。这需求政府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与规划,对景区内及附近的商业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控,使其规范化运行。导游员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做到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不能欺骗与误导游客,使游客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最后,在准备导游现场模拟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做一位优秀的导游员是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游员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要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导游讲解的趣味性。如,这次导游讲解加入的民间流传(比如讲石狮子)都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不误导欺诈游客,做到游客至上。
第二篇:皇城相府导游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介绍
位于山西的皇城相府是国家5A级景区,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家族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二、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讲解员——小何。这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尽管和我说,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帮您解决。在此,先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好了,皇城相府景区到了,各位请拿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还有20分钟,景区门口的迎圣驾表演就开始了。现在,大家就边听我介绍相府,边耐心等待表演开始吧。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皇城相府景区位于晋城市阳城、沁水、泽州三县之交的北留镇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称为相府,顾名思义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一代名
相陈廷敬的府第。皇城相府整个建筑分内、外两层,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间。内城是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面积10万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多间,城墙总长780多米。
相府的主人陈廷敬,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荣获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和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享年75岁。陈氏家族历代以诗书、耕读传家,明清两代曾出现41位贡生、19位举人、33位家族诗人,其中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现在,表演开始了,请大家欣赏······
好了,表演结束了,各位请随我到景区内参观游览。
我们最先到的是门楼。各位,我们眼前的这座楼叫“御书楼”,因楼内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笔而得名。它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纪念去世的父亲而修建的。“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是康熙皇帝晚年为陈廷敬所题。“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用他的晚号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作为辅弼良臣的最高褒奖。这幅楹联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一生功绩的充分肯定和至高评价。当时康熙皇帝已年近花甲,这些也是他的封笔题字。请看,在“午亭山村”匾额上方还有一块玉玺大印,上面刻有“康熙御书之宝”。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接下来,我们下楼继续往前走。我们眼前的这道城门叫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同时也是相府的正门,是以条石筑基,青砖砌墙,一门三匾:竖匾、中匾和下匾。各位请看,竖匾是“相府”二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中匾是“天恩世德”四个大字,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直接嵌入庄门之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造福子孙;第二层意思是说历代天子给予陈家祖上、后代的恩赐,陈氏家族将世世代代以德相报。大家再看下匾,刻有“中道庄”三个大字,意思是说,相府的主人历来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中”者,不高不下,不偏不倚;“道”者,道德文章,规则规律,同时也是陈廷敬对自己家族的一个整体的评价和标榜。
走进外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正前方有大小两座石牌坊。牌坊在古代是用来宣扬礼教,标榜功德,纪念先贤或者起装饰性作用的建筑物。同样,这两座石牌坊也是陈氏家族用来标榜功德的功德牌坊。我们先看这一座大石牌坊,它建于1699年,是四柱三门石质仿木结构,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牌坊通体以砂石雕造,气势恢宏。大家请看牌楼的正上方,镌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为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和人事部。“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都察院是清廷中央最高一级监察机关,肩负监督考察各级官吏的重任,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律监察机关,而左都御史就是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在“冢宰总宪”下方有四格文字,从下至上分别镌刻着陈廷敬及其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和功名,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最下方一格陈廷敬所任官职的具体名称。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清制规定,一品官赐给官员本身及以上三辈同样的官职,赐予官员本身的叫“授”,赐予他们的父母及祖先,生者叫“封”,已经过世的称“赠”。因此,以上三格分别是陈廷敬父亲陈昌期、祖父陈经济、曾祖父陈三乐被多次封赠的官职。不过这些封赠的官职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没有实权,目的只是为了光宗耀祖。
好了,看完石牌坊,我们就到相府的主体建筑大学士第,也就是宰相府去参观一下。宰相府和大石牌坊是同年修建,请看门额上“冢宰第”这三个字,我们前面简单介绍过,“冢宰”是宰相的别称,“第”是封建社会贵族官僚的宅院,“冢宰第”指的就是相府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门楼上只挂有“冢宰第”这三个大字,4年以后,陈廷敬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于是又在门楼前增挂了“大学士第”的匾额。大家请看,相府院门楼高大,威严壮观,俗话说的好:“官有多大,门有多高。”所以通过门楼足以看出院落主人当时高官显位的不凡气度。向院内走,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座雕工精美的照壁,正中雕刻的是“麒麟吐玉”,寓意是陈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照壁两边刻着民间八宝和四艺吉祥图案,显示出主人的风雅、高贵和门第的尊荣显赫。入大门向东过庭院,便来到了相府的二门,即所谓的仪门。这仪门面阔三间,中间之门是正门,是主人和贵宾的通道,平时是关闭的,只有在皇帝驾临或朝中与相府主人同级别的官员造访时,才开启通行,寻常文武百官和普通人只能从两侧的偏门,按照左文右武的顺序出入。好在历史发展到了现代,所有来参观游览皇城相府的游客朋友都
是我们的贵宾和“上帝”,我们都可以享受从正门出入的礼仪。
好了,各位,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由相府内院西侧门可通往小姐院,这里是陈廷敬3个女儿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北房是小姐绣楼,是陈家小姐的起居室,东西厢房是女仆和贴身丫鬟的住处。南房为过厅,与风景优美的西花园相通。西花园是小姐们吟诗作画、鼓瑟抚琴的地方。各位再看北房小姐绣楼屋顶的建筑式样,这种屋顶叫做“卷棚顶”,前后屋坡的相交处呈弧形曲面,没有屋脊和脊兽,好像一张巨大的弓俯卧在屋顶上。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形式很多。卷棚顶是等级较低的一种形式,但是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常被用在皇家园林建筑中,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是很少见的。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顶的屋顶形式,有两层寓意,一方面寓意着陈家子女必须温柔贤淑、恪守妇道;另一方面显示出陈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
外城参观完,我们继续去内城进行参观。大家请看,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的这块石匾,上面刻有“斗筑可居”四个大字,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为了防御义军建造内城的时候所写。“斗筑”意思是说城堡狭小形似斗状,“可居”表示保安求全安身之地。明朝末年,朝廷腐败,烽烟四起,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经常遭到义军的侵扰。为了使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他们修筑了这个城堡。整个内城仅城墙一项就用了青砖3000万块,土石料20万方,在当时交通、技术和施工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如此浩大的工程仅用了短短7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走到城墙上,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景区内最高的建筑——河山楼。它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防战乱而建筑的工事,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曾有八百人在此避难,无一伤害。如此高大的建筑物,虽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雄姿依旧,可谓明清建筑史上又一奇迹。等会儿我们可以到里面看一看。
好了,河山楼到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不知道我的讲解是否让各位满意,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半小时后,我们在河山楼前集合,谢谢。
三、旅游线路图
四、实习总结和体会
在这次的导游实习中,我熟练掌握了导游服务的具体工作程序,学会了独立设计旅游路线;也掌握了导游词的写作方法和导游讲解的一些技能,如:导游讲解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常用讲解方法等。我们更好地把导游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了导游学的理论知识,这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同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导游,不但要有丰富的学识、过人的口才,还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应变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在导游服务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事都会向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这时,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问题,让旅程能在游客的欢声笑语中结束。而在旅途中遇到突发状况,就需要导游能够临危不乱,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好问题,让旅程继续下去。另外,从导游接到带团通知开始到带团结束的全过程,导游都需要全面的观察,观察的方面有很多,如:旅行团出游当天天气、食住行的安排、交通情况、导游讲解过程中游客的状态和反映、游客人数的变化等。而在导游讲解过程中,我们尤为要关注的就是游客的情绪和游客的人数,景区的环境和讲解的内容、方式及语速都会影响到游客的情绪,景区内的游客流动会使本团的游客走失,这是要注意到的。
第三篇:皇城相府导游词
河南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导游实习报告
姓名:张晓宇
学号:311110050221
班级:旅游11-2 指导老师:向宏桥
实习地点介绍: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毗邻,南与古都洛阳接壤,西与山西省的临汾市、侯马市相交,北与山西省长治市紧连,目前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站——阳城电厂近在咫尺,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晋阳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条件便利。它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历经3年,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继山西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成为山西省第3家AAAAA级景区。2011年1月14日,国家旅游局在京为举行AAAAA级景区授牌仪式,2011年2月22日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正式挂牌。皇城,原叫黄城,后来为了开发旅游改为皇城。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煤炭开采,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皇城相府2001年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新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皇城相府已成为太行山上一朵绚丽的奇葩,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皇城相府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
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 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山西。很高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见到大家,也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首先,我谨代表“山西国际旅行社”热忱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呢,我作下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叫张晓宇,弓长张,春晓的晓,宇宙的宇,大家喊我晓宇就行啦,就不要喊张导,显得见外了。坐在车前方的是我们的司机康师傅,康师傅可谓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康师傅已有27年的驾车经验,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虽然我们的车厢不大,但却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能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里,借用范伟的一句经典名言“缘分啊„„”,因为缘分我们坐到了一起,因为缘分我们成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要及时提出来,我会立即改正。希望大家在此次之行中可以支持并配合我的导游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在我和康师傅的陪伴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份好心情,最后呢,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的舒心,住的爽心。
“皇城相府”是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下面对陈廷敬(1639年~1712年)作下简短的介绍,他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
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斗筑居
内城“斗筑居”: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维神是借。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中道庄
外城“中道庄”: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世德院:该院为陈廷敬出生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1月27日。陈廷敬出生于该院西房。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统观其整个明代建筑,简洁、古朴、典雅。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
图形。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河山楼之设计是非常科学又考虑周全的,而它所实际产生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河山楼记》载:“„„崇祯五年„„七月„„贼近„„备矢石、粮米、煤炭少许„„于是晚闭门以守。楼中所辟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十月内贼连犯四次„„数次所全活者啻万计。”河山楼虽因辟战乱而兴建,但其在和平时期,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帮而又名“风月楼”。登楼四望,远近风情尽收眼底。
冢宰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三刀侧施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吉祥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正楼主牌“冢宰总宪”,边楼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陈氏一门的官职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规模和装饰虽较逊色,但在大牌楼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族敬宗耀族、传世显荣的一个主要标志。
御书楼:“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
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
龟城: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内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相互关照,垛口星罗棋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固之意.因为缘分我们相聚,但是我知道相聚也总要离别。离别也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在大家即将离开海南之际我代表我个人和我的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这几天来的配合。谢谢。
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告诉我们导游,如果满意请告诉您的朋友。我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最后,祝大家身健康,一路顺风!实习总结和体会
4月11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西的皇城相府,初次来到外省实习,颇感激动与期待,很快,两小时左右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皇城相府看起来古色古香,土黄色的城墙赋予它无与伦比的震撼力与历史的厚重感,九点半时,在相府的门口举行了气势宏大的开城仪式,演员演得很是逼真,让我们感受到了陈廷敬与康熙的关系的不同一般。随后,老师给我们专业配备了两名很年轻漂亮的导游姐姐,然后我们就在她们的带领下兵分两路进行游览。
跟随我们这一队的导游很热情友好,举止优雅得体,知识储备也很全,并且很幽默,每到一个景点总会给我们讲解的很详细,而且时间把握的很好,轻重缓急,详略得当,很是厉害。
我觉得,要想在旅游界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对该职业的无比热爱,强烈的责任感,活泼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适当具有一点幽默感,这是相当好的。当然,目前重中之重的是把专业学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未来中立于不败之地!
皇城相府”是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下面对陈廷敬(1639年~1712年)作下简短的介绍,他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御书楼:“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河山楼之设计是非常科学又考虑周全的,而它所实际产生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河山楼记》载:“„„崇祯五年„„七月„„贼近„„备矢石、粮米、煤炭少许„„于是晚闭门以守。楼中所辟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十月内贼连犯四次„„数次所全活者啻万计。”河山楼虽因辟战乱而兴建,但其在和平时期,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帮而又名“风月楼”。登楼四望,远近风情尽收眼底。
第四篇:皇城相府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皇城相府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力目标:增进对陈氏家族的了解并分析当时的时代特点。
情感目标:增强对山西风光的热爱,增强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二 教学重点
对皇城相府景区特色的了解及人文特点的认知。三 教学难点
透过对建筑结构特点的认识,深入其人文内涵。四 教学课时:一课
五 教学手段:幻灯片和板书相结合。六 板书内容。
一 陈氏家族
二 景点简介
三 前景及意义 七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扮演一名海归派,对家乡美景充满怀念,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皇城相府,一起重温那个年代的文化气息。
(二)总体概述
师生互动:新时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认识的皇城相府呢?
(国家AAAA级景区)(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皇城”源于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此地,相府”,自然是宰相的府第。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城堡的风格。
第一节 陈氏家族
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陈氏宗祠]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的殊荣。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
陈廷敬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第二节
来到皇城相府,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巍峨高大的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站在楼上,城楼上“午亭山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四个字遒劲有力,两边的对联“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穿过御书楼,就看到大小两块石牌坊。在古代,多有标榜功德之意,这里的两块石牌坊也有此用意。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石牌坊上刻尽的是陈氏几代人的功名,“五世承恩”狮子的寓意
漫步[总宰帝],有文房四宝,有梅兰竹菊的墙屏,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驻足此地,顿觉宰相苦读的身影久久挥之不去。
点翰堂里点翰堂, 因康熙皇帝南巡路经此地,钦点陈家第六代陈壮林为翰林而得名.,是300多年前的康熙三十九年御赐的龙匾。点翰堂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点定文章的地方。这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大量选拔栋梁之才的褒奖。大家再看“点翰堂”两边的御匾,这两块“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赐。
小姐院 闺中女儿多些事,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这里,无论是幽雅的布局,还是精致的陈设,都向我们传递着闺中人缕缕不断的情丝。这里的琴声撩人心动,这里的棋艺,引人好奇,让人欲罢不能。凭栏眺望,亭台水榭,风光无限。止园,顾名思义,让人心如止水的地方。来到这里,一切都是满的,脚步慢的,心情是舒缓的。麒麟院,更是编钟舞曲的海洋,承载的是文人雅士的逍遥,抒发的是浪漫的复古情怀。
师生互动
学生观图:皇城相府图`皇宫建筑结构图
教师提问:看了图片,不知同学们观察到同为皇城,皇宫建筑结构与皇城相府有何不同呀,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呢
学生畅谈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过了外城,你们是不是畅游其间,怡然自乐呢,别急,内城更是鬼斧神工,千万别走神哦。
第 二节
教师介绍:登高远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
登上[河山楼],极目远眺,群山环绕,经历四十年风雨,巍然屹立,雄踞一方1,想我们展示他的不屈。同学们登临此地,不知是否会抒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受呢?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里,你们想一下,河山楼在现在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但在那个年代,陈氏家族耗巨资修建高过百尺的河山楼,有和用意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教师介绍: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而建。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再看[藏兵洞],设计更是精巧极致,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堪称力学与美学结合的典范。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
而得名。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
第三节意义及前景
教师介绍:同学们,在皇城相府转了一圈,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更喜欢它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展望它的发展前景。
皇城相府是皇城居民智慧的结晶,在生态农业园里,高科技的珍奇花卉,盆景园艺,五彩缤纷。更有热带雨林的奇特水果,让游人大开眼界。
相信同学们对太空很感兴趣吧,这里的太空育种可以亲眼,加上无土栽培,生长出了重达300多斤的大南瓜,数米长的丝瓜。都是不错的养生食品哦!
这里是全国十佳小康村,村民们过着少有所教,壮有所为,病有所养的生活。预想一下,孔子如果还在,一定会叹一句:“此可谓大同社会也”。
意义: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八 课堂小节
教师回顾本节课,总结重点环节。
了解皇城相府的景区特色。
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五篇:山西皇城相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八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御书楼]
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中道庄城门]
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功德牌坊]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
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斗筑居]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屯兵洞]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内城]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