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备好一节初中数学课
怎样备好一节初中数学课?通过远程培训学习,我深受启发。
一、在钻研教材的时候,要做的是俯下身子让自己成为一名同年级的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孩子的学习基础出发,从孩子的每一点真实需要出发,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如果有时间最好进行通读教材,明确新课在整套教材中处于什么领域范围,是数的范畴,还是空间图形范畴,新课的学习是在哪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又将拓展到哪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来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因为不同的数学领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也是不同的。
二、静下心来,研究目标;
每一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课堂灵魂,只有确立了合理、科学、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预设课堂,使课堂扎实灵活。很好的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依赖于教师对数学教材的深入剖析、分割、取舍、和突破。又需要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学习起点的准确把握,而且课堂是动态的,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如今的教学目标已经分为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具体分解为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只是对于教学目标中这些名词的理解就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摸索。但只要每一节课去认真的研究和思考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信很快就会找到感觉。数学教学中,在制定课时目标的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学会从单元目标中分割出课时目标。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的拟定必须放在单元目标甚至学段目标中加以思考,要从单元目标中加以合理分割,并进一步把课时目标分割成为每个环节的目标,教学设计要从目标达成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思考。目标不能太空,太大。
(2)课时目标的内容是具体的。在备课中表达时要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而且对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情感态度发展的水平层次都要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使人一看就知道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要掌握
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着重发展哪些能力,从哪些方面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3)课时目标实现的及时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请可以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活动过程,充分预设;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的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探究发现知识,对于每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很好的预设出来,只有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来,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哪些情况。此时教师都应该进行预设,预设的答案的越多说明教师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说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就会强一些。当然有时的课堂生成和我们的备课预设是不同的,那此时更需要的是教师的一份教学机智,这份机智和课堂上生成的灵感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砺的。
这是一节课堂提问的预设:如讲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时,举例:一百和尚一百馍,大和尚一个吃三馍,小和尚三人吃一馍正好吃完,问几个大和尚和几个小和尚?因学生在小学已接触过简单的方程,前一章又接触了列代数的知识,因此扼要介绍列法后即可说明这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内容,自然的转入方程概念的教学上。由于例子本身的幽默性,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将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解法,学习方程知识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这样来进行数学活动的预设,那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精彩。
四、及时反思,做反思型教师。
我在想,一个老师的成功是什么,一节课的成功是什么,每节课中,我们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孩子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其实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些孩子们,是他们每天给了我这么多的希望,是他们
给予我那么多的教学灵感,要知道这些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当上完一节课当我及时的写下本节课的反思时我发现孩子们的观点和思想总会有一些是我课前所没有预设到的,孩子们课上的表现有时候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总会小心的一点一滴的记下孩子们的每一点建议,每一点进步....一学期,当我再来翻看备课笔记时,感觉就是一种原音重现,当时的课堂历历在目,我想这种反思的记录方式真的很有价值,其实上课的感觉和感悟就是在那一刹那,就是在刚上完课的那一刹那,只有抓住这个时间和机会,我们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学情都有很好的把握,所以让我们都来做反思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的学生才会受益,我们自己才会成长…… 备课要用心去备…….
第二篇:浅谈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浅谈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书经》有云:“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也就是说:善于思考,才有可能对各种情况有所准备。凡事有所准备,工作才能做得好,才能防患于未然。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不论其专业水平有多高,教艺有多精湛,对教材多么熟悉,教学经验多么丰富,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在思想无比活跃的学生面前,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你只有认真备好课,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才能走上讲台。认真备课也是教师师德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教师要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还要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等等。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至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里我仅就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在备课中教师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
数学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数学教学的指挥棒。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数学教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教师备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先把教材反复阅读后,再查阅相关资料,把教材读懂;在这基础上了解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建立起知识的联系;最后是把教材的内容整合到教师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实现知识的“内化”。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够将课本的知识做到深入浅出,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明白易懂。
前天,我听了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是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教学的是小数除以整数,他在反馈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算一算,比一比。42÷3=4.2÷3= 和91÷14=9.1÷14=,这是教材P19的第一题。很明显这是要让学生在理解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
1也就是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在学生学完了小数除法的几种类型之后再来完成(最少还有两种类型,一是商的整数部不够商1的情况,二是没有除尽在小数的末尾添0继续再除的情况)。不然学生又怎么可能会做呢?就更不谈比较了,结果这位教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时间,反而事与愿为。这里仅是一个反例,可想而知,如果教师在备课中只是抄教案,为了学校的检查而备课,没有深钻教材,吃透教材。这种备课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第一保障,只有自己懂了,明白了教材的设计意图,才可能更的把握教材,用好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如:六年级分数除法法则的教学,很多教师都知道课本中的两种方法(一是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二是变成乘以除数的倒数)。但为什么变成乘以除数的倒数?教师只知道用课本中的方法进行引导,那么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其实在教学用书中还介绍了几种方法(一是用等式原理来推导,二是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推导,三是)。再如,练习九中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6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学生最常见的错误是42÷15×6,即疏忽了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这不仅是学生容易出错,就连教师也容易出错。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一定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唯有如此才能为上好课奠定一这良好基础。
二、在备课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新课程下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备课要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根据其年龄,个性等特点和认知水平,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山发点和核心地位,真正体现“以学定教”,使“教”服务于“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克服本身的缺点,主动从学生的己知知识出发,寻找知识的切入点,教育学生向最优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备课是否能达到教学中教师所期盼达到的目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即:是否做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文化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了如指掌。是否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而适当的措施。所以说,备课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
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聪明,而且好多的知识在教师没上之前就己经会了,而此时的教师不管学生知不知道,一切从零开始,学生学起来必然索然无味,长此下去必然就会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在这里我听了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感深颇深。该教师在教学9的乘法口决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有的是自学,有的是通过家长,有的是通过查阅资料„„)己经知道了9的乘法口决,如果按常规去教学学生肯定学得没有多大意思。于是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重新设计了教学,她知道学生只是从表面上知道了9的乘法口决,但并不是真理解,于是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观察、比较9的乘法口决上,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认识9的乘法口决;同时最后还用手语操来帮助学生来记忆9的乘法口决。这样以来,学生不仅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是满载而归,效果明显,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自然会越来越强。
总之,对教师来说,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工作,有利于教师把课教得更好,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深钻教材,读懂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将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探究、合作学习;我们要更好地利用数学课程资源,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真正做到把每一位学生教好,把人育好。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中心小学何丛兵
第三篇:论文:怎样备好一节数学课
怎样备好一节数学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如何才能“备好一节数学课” 是我们数学老师总在不断思索的问题。“备课”作为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老师们所重视。不同时期人们赋予“备课”以不同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呢?
首先,备目标
在备课时首先要熟读《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其所教学段的目标。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占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后,要把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然后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关键,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堂上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例如:《圆柱体表面积》这节课,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教材重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特征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推导思维成为本课讲述的重点,也是能力培养的要点。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是学生观察的要点,启发学生从学过的长方形、圆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学生推导思维的切入点。计算中取近似值的进一法是新知识。
二、学习难点
学生掌握长方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性的图形展开,可以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逻辑推导的思维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目标:
(一)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三)学习推导的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的重要前提,而确定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学懂学会新知识的前提,备好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当堂所学知识,这就使明确学习目标变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备学生、备学生的情感、思维、学习方法等等方面。其次,备学生
教师必须以教师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学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协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程度差异,接受能力高低,年龄性格与爱好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家庭的状况等,都与他们的学习质量有关,教师要深入调查,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多数学生·,启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地改进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备学生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中的一切,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不要因循守旧,可以发散思维,另辟践径。备学生本身是符合唯物论中的认识论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三,备教法
教学法简洁地说,可以概括为教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以往只备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这是带有盲目性的。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钻研教法,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教法,即
使对同一教材,也允许有不同的教法。进学生明确。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自学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逐步获得。例:“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幂相除”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出“幂的乘方”,“积的开方”的运算法则,从而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本身就蕴含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者都蕴含着开发智力的因素。探索法是数学教师常用的教法。师生共同积极思虑契合点是师生教学进行内在交流的结合点。没有 契合点,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数学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探索。容易混淆不清的数学理论和概念可多用对比的方法,讲清它们之间的别和联系。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遇事三思,养成多规的习惯,然后再教给学生如何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教师采用小黑板、挂阁、幻灯、电化教学乎段值得提倡,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时间分析,讲解,做到讲透。教师“钻研教材”中应注意运梢类比法将概念、定理、法则等延伸,拓宽和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避免恐维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其危害是不屑一驳的。我们应该“激发求知欲望是前提,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掌握分析思路是途径,提高思维能力是保证。
四,写教后反思。
写教学后记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课是上课的一种准备和设想,需要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但是,我认为不能太拘泥于形式,它不单单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的厚厚的纸,它还应该是可以在教科书上批注,在资料上添加。这也是教育战线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提高备课质量,打破备课形式化的枷锁,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勤于学习,走到学生中去,走到集体中去,沟通思想、协商备课。我想,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应该这样备。
第四篇: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整理版(精选)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你是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将,还是一名刚刚踏上讲坛的新手;无论你用传统的备课方式,还是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计算机做成课件的形式,备课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问心无愧,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师。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
首先、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因为“教学大纲”是一个阶段内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和对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一、钻研教材,注重知识呈现
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因此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俯下身子让自己成为一名同年级的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孩子的学习基础出发,从孩子的每一点真实需要出发,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因所以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第一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
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
二、确定重点、难点
我们要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教材中蕴含一名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科书上的, 另一条是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教师读懂教材后面的东西。
第二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第三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第四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第五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从自身特点、教学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四、活动过程,充分预设;
。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的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探究发现知识,对于每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很好的预设出来,只有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使知识进一步深化。
五、备好习题,正确组织练习
教师必须加强对习题的研究,对习题作出精心的选择和安排。选择必须从练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分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去考虑,才能使学生练得适当,练得有效果。
1、贯穿一个思想——以生为本。
2、突出四种方式——自主、体验、合作、经历。
3、采取三项策略——动机的激发与保持、课堂的达标与补救,适度的评价与鼓励。
我觉得要备好课,并非易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只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我们就会常备常新,享受教学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第五篇: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写特点,谈谈如何做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战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尤为突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想设计好一节课。首先要了解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路、性质与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一个过程”,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传统教案的设计与编写必须首先变革。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素材的搜集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检测和评估等方面。
第二、深入钻研教材,用活、用好教材。
同一本教材不同地区使用,有一些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符合当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情愿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第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如何搞好新课程教学,是摆在我们 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教师要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