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计划
为推动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走在全市、全省山区检察院前列的宏伟目标,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和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按照我院确定的“强化监督,精细管理,文化育检,服务和谐”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检察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智慧型、文化型的检察官队伍,着力培育业务工作品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建设“和谐”、“平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工作计划《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计划》。积极主动争取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
2、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全局,着力推进检察改革,实现科学发展。
3、坚持强化监督。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努力维护公平正义。
4、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各项检察工作。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到2013年,用五年时间,推动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形成“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良好局面,着力培养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和先进典型,培育个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力争个科室被评为全市、全省“先进科处室”,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和“省级文明单位”。
(二)具体目标
1、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开拓创新、团结高效,班子成员大局意识强,综合素质好,政治威信高。班子成员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系统思考、勇于创新三个表率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第二篇: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
为推动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走在全市、全省山区检察院前列的宏伟目标,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和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按照我院确定的“强化监督,精细管理,文化育检,服务和谐”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检察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智慧型、文化型的检察官队伍,着力培育业务工作品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建设“和谐”、“平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积极主动争取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
2、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全局,着力推进检察改革,实现科学发展。
3、坚持强化监督。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努力维护公平正义。
4、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各项检察工作。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到2013年,用五年时间,推动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形成“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良好局面,着力培养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和先进典型,培育个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力争个科室被评为全市、全省“先进科处室”,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和“省级文明单位”。
(二)具体目标
1、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开拓创新、团结高效,班子成员大局意识强,综合素质好,政治威信高。班子成员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系统思考、勇于创新三个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引领全院干警在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省级文明单位”的大愿景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
2、队伍向心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爱岗敬业、执法公正,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开展检察工作的需要。35岁以下检察官队伍不断壮大,检察官断档问题得到缓解,干警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工作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3、执法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各项检察工作都有比较完善的机制,检察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良好,无违法办案和安全事故发生。职务犯罪查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大要案比例达50%以上,侦结率、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达90%以上。审查批捕和公诉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批捕准确率和公诉案件的有罪判决率达100%。继续完善《刑事检察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并将对刑事诉讼全程进行全面动态监督的机制逐步扩展到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过程中,将诉讼监督工作打造成我院业务工作亮点。
4、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化、人本化、信息化”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细致周密,规章制度健全落实,考核评价科学合理,选人用人公开公正,检察改革取得突破。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积极依托“检企共建”、青年学习团队等平台,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规范发展、创新发展。
5、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与上级院和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关系协调顺畅,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检察工作的职能、性质和作用进一步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举强班子,打造坚定有力领导核心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营造良好成长环境,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检察官法》的要求,不断优化班子年龄和知识结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领导能力建设。学习借鉴先进的领导和管理理念,着力提高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矛盾分歧的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建设。强化调研分析,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班子成员要善于系统思考、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思维局限,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加强民主建设。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经常进行思想
交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征求干警意见,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主动接受干警监督,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二)以人为本带队伍,建设忠诚干练检察队伍
在尊重干警个性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干警实现自我超越,进行系统思考,着力培养干警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
检察事业的良好信念。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警头脑,增强“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培养“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大力强化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确保每人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培训,鼓励本科以下人员提高学历,力争本科以上学历达90%以上,鼓励未取得检察官资格人员参加司法考试,争取35岁以下检察官人数达我院总人数的1/3以上,以缓解检察官断档问题;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载体,着力建设好青年干警、女检察官和全院干警三个学习团队,深入推进“检企共建”,开展争做学习型、智慧型、文化型检察官活动,在全院形成学本领、干事业、谋发展的良好风气;加强执法作风建设。加大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个人执法档案,着力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执法为民、执法便民、执法护民;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在核定编制内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和通过司法考试人员,发展壮大检察队伍,拿出部分编制招录专业技术人员,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强检工作的需要。
(三)聚精会神抓业务,着力培育业务工作品牌
宽严相济打击刑事犯罪。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提前介入,快捕快诉”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使执法办案活动既有利于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打防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按照“稳中求深、准中求好”的工作要求,坚持“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方法,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肃查办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着力强化诉讼监督工作。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机制,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督水平。积极贯彻落实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推进品牌战略,对《刑事检察监督工作实施办法》进行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对刑事诉讼的全程进行全面动态监督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并积极探索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的新机制;创新检察信访工作。全力做好息访、息诉工作,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积极争创“文明接待室”。
(四)励精图治促保障,大力提高检务保障水平
积极争取经费保障。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落实检察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积极争取专案经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上级财政专项补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落实从优待检的各项政策,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干警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齐侦查指挥、侦查取证、多媒体示证等设施,重点对“办案工作区”的同步录音录像设施进行进一步改造,以保证办案工作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检察网络建设,积极稳妥普及网络办公、办案软件应用,逐步推行网上办公、办案,提高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大力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使其成为宣传检察工作的窗口,促进检民交流的桥梁。
(五)不遗余力创机制,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着力推进“以机制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理念。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达到资源配置优化,办公秩序井然,队伍管理严谨,办案活动规范,工作运转高效。坚持用科学的机制管理各项检察工作,建立起“规范化、人本化、信息化”的“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业务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案件质量管理,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过程管理,过程控制”;改进检委会议案规则,提高议案质量;落实办案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办案工作区建设,确保办案安全;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建立队伍分类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对检察官、书记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管理的新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检察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对在检察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大力褒扬,对工作拖沓,责任心差的干警要加强批评教育,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择优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全院干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检察院“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
检察院“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精神要求,全面落实上级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加快我院检察文化建设步伐,推动检察工作持续协调发展,根据《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准则,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充分调动全体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大力传承优秀检察历史文化,着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检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建设符合检察工作时代主题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文化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全面提升检察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促使检察干警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把个人的价值、理念、目标融入到检察事业中,保证我院持续健康发展。
三、方法步骤
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从开始实施,到2013年结束。分为启动、实施、验收三个阶段: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要以党建工作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于总体规范的制定和工作部署,着力于部门间的组织协调与活动督导检查,着力于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调查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检察文化建设工作水平。具体工作中,要分三阶段实施。
(一)启动规划阶段: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干警大会,全面启动检察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广泛动员,举办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文化专题讲座,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大讨论,开设文化建设建议箱等活动,统一干警的思想,提高对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着手做好检察文化的规划工作,重点围绕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定长期的建设纲要和短期的活动计划。规划工作要突出其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要求逐步落实,整体推进。
(二)深化提升阶段:根据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持续提升检察文化的软实力。各项活动中,要注重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把文化建设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业务工作的成果检验文化建设的成效,使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注重先进检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相结合,采取各种生动的艺术形式把无形的理念有形化,启迪干警的心智,陶冶干警的情操;要注重文化活动的日常开展与文化精髓的系统提炼相结合,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总结优秀的独特的人文精神,进而内化到每位检察干警的心中。
(三)机制建设阶段: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潮流,立足检察工作实践,着眼检察干警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动检察文化建设长效化。要致力于组织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制度,有效提高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文化建设活动规范化、常态化。要致力于激励机制建设。注意发现和培育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建立健全文化建设奖励制度、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激发干警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要致力于交流机制建设。加强与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大力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努力拓展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平台,切实增强检察文化活力。要致力于保障机制建设。切实保证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保证干警学有园地,乐有去处,用有器材,玩有场所。
四、主要内容和措施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检察文化的基本内涵,强化工作措施,拓宽工作渠道,通过挖掘特有的文化底蕴,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优秀的文化成果,锻造卓越文化、细节文化、和谐文化三大品牌,切实树立起检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观念文化方面:大力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促使干警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清正廉明恪尽职守的执法观和献身检察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创新教育方法,采取日常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摆脱空洞说教的做法,寓教于乐。大兴学习之风,通过深化“争创学习型科室、争当智慧型检察官”活动,推行“四个一”的读书活动(每日挤一小时看书学习,每月阅读一本推荐读物,每季交流一次心得体会,每年撰写一篇理论调研文章),引导干警端正思想,提高正确观念的自我培育能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从多个角度加强干警们的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其集体责任感、荣誉感,使全
第四篇:检察院2011年工作计划
检察院2011年“十二五”工作计划
为推动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走在全市、全省山区检察院前列的宏伟目标,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和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按照我院确定的“强化监督,精细管理,文化育检,服务和谐”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检察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智慧型、文化型的检察官队伍,着力培育业务工作品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建设“和谐”、“平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积极主动争取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
2、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全局,着力推进检察改革,实现科学发展。
3、坚持强化监督。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努力维护公平正义。
4、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各项检察工作。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到2013年,用五年时间,推动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形成“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良好局面,着力培养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和先进典型,培育个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力争个科室被评为全市、全省“先进科处室”,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和“省级文明单位”。
(二)具体目标
1、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开拓创新、团结高效,班子成员大局意识强,综合素质好,政治威信高。班子成员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系统思考、勇于创新三个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引领全院干警在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省级文明单位”的大愿景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
2、队伍向心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爱岗敬业、执法公正,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开展检察工作的需
要。35岁以下检察官队伍不断壮大,检察官断档问题得到缓解,干警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工作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您可以联系作者撰写相关的文章,网上搜索“通渭胡俊林”有相关资料。
第五篇:检察院“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检察院“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全面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根据高检院关于全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推进人才强检战略,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我院检察人才队伍
建设取得的成效:最近几年,我院通过深入开展人才工程建设,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理念不断更新,人才强检意识明显增强;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程度明显提高,岗位练兵、实务培训等措施更具针对性,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保障等制度不断深化,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检察人才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启动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向上级机关输送了十余名优秀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库”。
2、检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人才观尚未真正树立;人才在检察工作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发挥得不够,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符合司法属性、检察特点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尚不健全;高层次的领军人才缺乏,业务骨干的成长速度趋缓;对人才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够;人才的总量、素质、结构与我院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还不很适应。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制约我院持续发展的“瓶颈”。
3、加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业务技能的检察人才,稳步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我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现路径和根本保证,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开创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4、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切实做到以提高执法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制度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海西和谐社会首善之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5、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与检察事业发展的要求、与我院要走在全国基层检察机关前列的要求基本相适应;人才的执法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对检察工作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
——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走在全国检察系统前列。到2013年,配合上级院培养出1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20名高层次人才,40名业务骨干;在全国“十佳”公诉人等各类检察人才评比活动中争取榜上有名;在全省、泉州市检察系统第三届业务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提高检察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到2013年,检察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5%,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25%。
——提高检察人才队伍的法律专业比例。除了在后勤部门工作的人员外,法律专业人才比例,到2013年要达到85%以上。
——人才工作中执法能力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全面提高检察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执法能力建设这一核心,政治素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业务实绩应成为衡量人才、选拔使用人才的主要标准。全面提高各类检察人才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清醒、敏锐的能力;科学分析、判断形势,驾驭检察工作全局的能力;正确理解立法精神,综合运用法律指导办案实践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解决检察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检察工作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公正执法、廉洁办案,实现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的能力。
——人才的结构和分布更加合理。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检察人员的作用,保持检察人才队伍合理的梯队结构。努力造就“三支队伍”:“一支精通本部门业务、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能独立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检察官队伍;一支服务意识强、精通本职业务的检察事务官队伍;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综合调研能力强、服务保障有力的检察行政人员队伍。”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使人才在各部门的分布更为合理。
——人才工作的各项机制更加完善。建立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模式相对应的各类检察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检察人才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氛围。实现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有机结合和
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保持人才工作制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二、以执法能力建设为核心,提高检察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6、坚持把检察官队伍建设作为检察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和执法能力建设核心,提高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法律监督能力。强化对检察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统一、完善检察官的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推动检察官司法理念的更新。严格检察官准入制度,改进检察官遴选办法,加大检察官培养力度,完善检察官考核管理,提高检察官职业保障,切实把执法能力建设贯穿检察官选拔任用、考核培训、教育管理全过程。
7、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精通法律、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和检察实践能力,能指导、解决疑难复杂案件,承担重大课题和开展其他专项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重视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突出高层次人才在司法实践、理论研究中的领军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规范、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对不同的高层次人才,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对检察业务专家的培养对象,主要采取高学历教育、接受国内外高层次培训和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重大课题研究等方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参加高学历教育、进行跨学科学习研究、组织专门进修或培训等方式。对专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组织进修、专门培训等方式。
8、加强业务骨干队伍培养。大力提倡在岗位实践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开展经常性的技能竞赛,鼓励人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初步建成一支法律基础理论和检察业务知识扎实的业务骨干队伍。切实加强对业务骨干的统一管理和分类使用,发挥好业务骨干在办案实践、实务研究、司法交流和科技强检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由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警帮带工作能力较弱的干警,着力促进全员提高、全面提高。
9、重视检察行政人员队伍建设。根据各类岗位的实践性、技能性要求,按照人才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政工人才、检务保障人才、检察技术人才等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各类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保障检察事业创造条件。针对专长和能力素质结构,创造各类实用型人才发展成才的机会,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
三、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人才资源全面开发
10、构建大教育、大培训体系。继续倡导和强化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检察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科室、学习型检察官活动,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提高检察人员的学习能力。构建现代化的教育培训体系,逐步推广开放式、社会化的教育培训模式。适当创造条件,使检察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和理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
11、改进教育培训办法。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实务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继续开展外语人才的选拔;探索不同人才的不同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促进人才的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注重对新录用人员的早期培训;改进岗位内外培训、境内外培训选拔办法和考核管理方式;重视人才的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通过组织人才攻坚克难、加强与友好基层院之间的人才交流、参加各级党校培训、到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岗位研修等方法,促进各类人才尽快在实践中成长;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加强对培训对象、培训效果的跟踪考核。加强师资人才库和“网络课堂”建设,与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系建立共建关系,依托高校专家学者的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和信息共享。开发优质网络培训课程、课件,建立远程教学资源库。开设检察专网教育培训专栏、开辟网络学堂、开展网络直播授课。要着眼于干警掌握信息的需要,采取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诊断教学法,进一步发挥影像教学的直观作用,用最好的方法、最新的载体向干警传授最新的知识。加大干部读书网络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和学习型检察队伍,把干警集中培训与加强自学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检察理论阐述和检察实务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和提高干警教育培训成果。
12、积极开展正规化岗位培训。加强业务一线检察人员特别是执法办案骨干的专项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抓好各类新进新任人员的上岗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保证检察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继续抓好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培训,提高考试通过率。加强电子检务、计算机运用等通用技能培训。
13、逐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每年教育培训经费数额不少于全年检察业务经费总额的4%,增长幅度不低于业务经费增长幅度。研究制定教育培训条例,逐步建成分类、分级培训制度。开拓培训资源,整合培训力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体系。修改、完善学历教育和续职培训的有关规定,大力开展领导素能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和检察技能培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善培训条件,充实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时间,保证检察人员获得高质量的培训,保证高层次人才获得最优培训、业务骨干获得专项培训、紧缺人才获得优先培训。合理使用教育培训经费,提高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14、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和重要职位中深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制度,进一步健全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根据检察工作需要,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检察官队伍的办法。
15、改进人才引进、流动办法。充分利用海西区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开辟多种纳才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规范各类检察人员录用标准,提高新进人员的质量。改进人员招录办法,探索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相适应的分类、定向招录制度。探索部分非法律职务、技术性较强岗位人才的聘用制。
16、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选拔使用机制。制作科学、规范的职位说明书,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构建以业务能力和检察实绩为重点,包含执法观念、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执法能力、工作业绩等要素的检察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平时考核、考核与岗位目标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目标量化考核制。扩大评价、选拔、任用人才的公开性、公平性、竞争性和群众性,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的结合,注重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锻炼人才、检验人才,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17、加强检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完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科学设置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改进和完善考评办法。建立涵盖检察人员德、能、勤、绩、廉的业绩档案,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检察人员使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及时奖优罚劣。探索新形势下落实奖惩机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健全检察职业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检察人员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认真执行中组部有关规定,落实检察人员职级待遇。不得要求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检察人员提前离岗或退休,不得安排检察人员参与行政执法、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等活动。认真执行检察人员工资、福利、津贴和医疗保障政策,落实休假制度,定期组织体检。检察人员因公受伤,其医药费应由单位或财政全额承担;因公牺牲的,遗属按规定享受有关待遇。依法保障检察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检察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五、加强领导,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18、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强化人才意识,更新人才观念;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政工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体检察人员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主动加强与泉州市院、市委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的联系,争取上级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对检察人才教育培训、选拔使用、管理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支持。
19、加强对人才的统一管理和集中使用,提高人才管理的效能和人才使用的效益。在党组的领导下,政治处要发挥人才工作的日常办事和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各科室要协助政治处抓好本部门人才队伍的管理和使用。将人才培养情况作为考核科室领导履行“一岗双责”的内容。各处室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岗位练兵的长效机制。加强人才库建设,强化各类人才的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各类人才专门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为制定和完善人才制度、政策提供基础数据,为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开发、管理人才资源提供依据。
20、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人才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扩大他们在系统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全体检察人员的成才意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加强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职业精神,弘扬先进检察文化。通过全面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不断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