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19-05-14 13:2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企业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企业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篇:论企业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探索和实践

阴才广

摘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各种腐败问题发生、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国有企业的监督途径和方法,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此,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过程中的缺陷、在拓宽监督途径、监督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对策和建议。

主题词: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途径 方法

引言:

当前,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加大重组、改制和调整力度,优化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模式,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国有经济总体实力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但是,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更好的拓宽监督渠道、探寻监督途径,为国有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正文:

1、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依据

1.1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1在对待国有企业的监督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这些偏差表现在:一是对监督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部分管理者只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关心企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监督工作的开展;二是有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强化了监督会阻碍生产任务的完成,甚或把正常的监督看成是在“挑毛病”,不仅在思想上产生对立情绪,而且在工作中想方设法回避监督;三是把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脱离开来,认为只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进

行改造、改革,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方式,企业的监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不需要监督了;四是职工监督权利意识淡薄,认为监督是纪委的事,自扫门前雪,不愿监督,明知有问题也不监督、反映,甚至监督职能部门也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不去监督或不敢监督等。

1.1.2监督机制建设不完善。一是有的企业沿袭过时的监督制度,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的领会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新精神;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以党章为核心、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企业监督体系,在“中心”与“核心”的关系上,缺乏制度保障; 二是些企业监督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一把手的重视与支持,即一把手认识缺位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程,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事实上不断被边缘化,监督作用也因此出现软化、弱化的趋势,企业一把手的支持是企业监督工作推向前进的直接动力。

1.1.3监督力度不够。一是监督不易落到实处。监督内容不具体、笼统、模糊,致使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有的企业重教育轻治理,每年企业都会有一系列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但往往忽略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企业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较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弱化的地位、或者成为一种摆设,企业内部治理谈不上治理。二是监督体系覆盖面不全,自下而上的监督薄弱,自上而下的监督不到位,同级监督不使力,监督的着力点往往倾斜于事后监督,没有做到关口前移,体现不出源头预防;三监督与处置相脱离,监督者对所发现的问题,往往因顾忌较多或处置权限问题,致使处置乏力,缺乏监督的权威性。

针对以上问题,立足现实去审视并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监督更具现实意义。

1.2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性:

1.2.1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的重要举措。有效的监督是防止违规违法行为的重要措施。

1.2.2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是预防腐败、保护干部职工职业生涯的重要举措。失去监督的权利容易造成腐败,企业在经济运营中,干部职工手中的权利只有处在监督中之下,才不会变质,才不会成为违规违纪的温床。

1.2.3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是保护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加强 改善监督管理,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方式,强化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率,为企业保驾护航。

2、拓宽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渠道和途径,形成监督合力

2.1扩大国有企业监督对象和范围:

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可细分为法人组织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关键岗位人员监督、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监督以及关键环节、关键流程的过程监督等。

法人组织监督包括股东会、监事会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监督,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监督。

党内监督对象的重点有三个层次。党的各级组织都要受监督,其中领导机关是重点;全体党员都要受监督,其中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受监督,整个领导班子都要纳入党内监督的对象范围,其中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把手”是重点。

民主监督是以工会、职代会形式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

行政监督包括内部监察部门围绕企业的中心目标,对生产经营各环节实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 审计部门加强对经营责任和财务控制的审计,实施财务稽查。同时完善企业决策、经营、管理制度,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和公务消费管理,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关键岗位人员掌管人、财、物等重要部门并握有一定经营管理权,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是否规范,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意查找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流程的廉政风险点,关口前移,摸清易产生职务犯罪行为的主要环节,了解职务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重点,制定预案,有针对性的强化对关键环节、关键流程的监督与管理。

2.2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必须改革创新监督体制,建立完善的、更能发挥作用的监督体系。不仅要研究监督主体是否缺失的问题,更要研究各监督主体是否有机结合、监督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能否实现监督到位的问题,既保证决策、执行、监督三大体系之间的制衡,又保证现行体制下监督体系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效力,形成内部监督合力。

2.2.1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监督乏力的问题,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而又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健全和完善企业监督制约机制的根本途径。

2.2.2完善国有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国有企业应将经营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廉政风险等评估系统化,通过风险评估来识别企业内部所有重要业务流程,不断完善重要业务流程风险数据库,形成风险防范体系,对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监督体系不参与业务运营过程,但是能够通过预警、审计、考核和追究责任,既不过分影响权利的正常应用,也对权利形成强有力的制约与威慑作用。

2.2.3建立企业党政组织间相互制约的权力关系,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障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方面,就是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企业各级党组织的监督重点就是要放在企业各级主要领导人员身上,保证他们正确行使职权。

2.2.4 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发挥再监督与再管理的作用。内部审计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各环节的主要力量,能够确定企业会计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3、探寻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方法,打造大监督格局

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现就结合****纪委(以下简称**纪委)的具体做法,对内部监督方法做以下探讨。

3.1明确细化监督内容,做到监督有方向。作为企业专职监督部门,年初应制定详细的监督内容并告知,落实领导责任制,严格程序,监督规范,提高监督透明度,确保监督范围的公开化,使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明确工作方向。事前监督实施方案,事中监督运行过程,事后监督实际效果,以确保执行权的实施。便于开展监督,便于落实责任追究。

3.2关口前移,加强预防教育。**纪委一是通过召开党风廉政会议、签订领导干部责任书和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承诺书、到基层单位开展廉洁从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觉悟和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坚持廉政建设谈话制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同新提拔的干部和调整到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做到警钟长鸣,打好“预防针”。三是利用公司宣传媒体和局域网,加强思想教育。

3.3开展党风厂风监督评议,发挥全员监督作用。**纪委制定了监评制度,各基层单位成立监评小组,由纪检委员兼组长,小组设3—5名组员,每季度由纪委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发放监评表,小组成员监督领导权力执行过程,并深入基层,听取职工的监督评议意见,关心职工热点难点问题,反馈信息至纪委。通过开展监评活动,纪委能及时了解信息,发挥了全员监督的作用。

3.4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健全体制机制,整合企业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纪检、审计、工会、财务等监督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明确监督动态,将权力运行置于大监督格局中,保障了权力运行的合法合规。

3.5开展效能监察,发挥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再管理、再监督作用。开展效能

监察,集合纪检、组织、审计等方面力量,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效果、效益等问题而开展的监察检查活动,是企业管理的再管理,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和深化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变制度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现象,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6抓住关键,强化对重点岗位、环节的有效过程监督。企业招议标、工程建设、废旧物资处置等环节,纪委、审计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保障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检查中始终坚持做到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3.7扩大巡视范围,关注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巡视是我们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对象是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主要的任务是对这些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情况以及廉洁自律的情况,还有干部选拔任用等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纪委扩大巡视范围,将企业重大事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纳入巡视范围,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巡视情况报告、意见反馈、责任分解、整改落实、督促检查、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巡视制度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秦江顺.关于企业内部监督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彭小双、强生发.浅谈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途径和方法.甘肃省白银

市银光集团新闻中心、甘肃飞天信息网.2009-09-16

[3]武汉市纪委、监察局.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思考.楚天廉政网.2008-7

[4] 孔凡春.企业内部监督必须不断强化.中国矿业网.2008-9

第二篇:论企业员工培训方法和途径的调试

论企业员工培训方法和途径

工商管理 专业2008 级别 1 班 李家伟 摘要: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员工培训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解决提高企业员工培训实效性的难题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实际问题入手,找出传统培训方法的弊端和不足,为构建新的企业员工培训原则及改进员工培训方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员工培训 渗透式培训 隐形式培训

企业员工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是指培训主体(通常是企业)为了实现培训目标而采取的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各种方式、形式、手段和程序等的总和。它是实现企业员工培训目标的中介和桥梁,是整个员工培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培训实效性的关键之一。企业员工培训途径、方法的综合把握和有效调试,对提高员工培训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方法存在的问题

企业员工培训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工作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而实施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员工培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的员工培训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目前企业的员工培训方法在很多方面已经和时代不相吻合,主要存在着如下弊端。

1、观念落后,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员工培训看作单纯的投入,所以尽可能地减少培训人数和费用。这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只看到了短期的投入,而没有看到员工培训为企业长远发展所培养、积攒的人力资本。这种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很难与社会同步,需要及时更新。

2、只重技能,不重素质。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很多,一般由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组成。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主要停留在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对于员工在其他方面的培训则做得不够。如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内聚力的加强、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等方面认识不足,导致我国企业员工的培训只注重技能培训而忽视素质培训。其结果是虽然员工技能得到长足的提高,但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精神,导致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的培训投入无法得到回报。

3、不成体系,方法老套。一份权威机构对我国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仅有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很多企业一提到员工培训,就是来场讲座或是外派学习一周等形式,很少考虑自身需要,只是为培训而培训。另外,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成年人的逻辑记忆力较强而机械记忆力较弱,因此许多企业在员工培训时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联系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则可以带来较好的培训效果。

4、流于表面,缺乏激励。大部分企业对于员工培训效果的考核都处在一个基本的层次上。即只是注重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只对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而对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考评。外派培训则更为简单,只看培训者有没有培训的合格证书,只是流于表面,不重视培训的内涵。另外,企业对员工培训后也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缺少相应的激励制度,没有为培训合格的员工提供一个晋升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相应激励制度的缺失难免会导致员工懒于参加培训、企业轻视培训的现象。

二、构建企业员工培训新途径、新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员工培训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培训方法途径进行探索和创新。构建新的企业员工培训途径和方法需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符合企业员工培训目的和任务的原则。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要达到培训目的,必须选用正确的方法。构建有效的方法必须符合企业员工培训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所以,为了能达到企业员工培训目的和顺利完成任务,正确的培训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关键还要具有有效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这就需要把途径和方法与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和任务很好地结合起来,防止出现采用“我讲你听”的单向培训方法,或者是那些只讲大理论的简单说教法,并且还要避免其他呆板、效率低下的方法出现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

2、符合员工自身特点及个体差异性和动态性的原则。由于企业培训的对象是员工,所以在探索、构建有效的培训途径和方法时,必须充分结合员工的需要、兴趣、动机、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特征。为顺利实现培训目的和完成培训任务,还要依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层次员工的心理特点,运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3、注意不同培训方法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原则。每一种途径和方法都有其条件和背景支撑,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构建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员工自身的特点、不同员工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的文化氛围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等情况加以选择,并注意发挥各种途径的独特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三、完善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要根据企业培训的新目标、新内容,总结其他企业的培训经验,建立符合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并符合规律性、富有实效性的系统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注意运用渗透式培训方法。不断加强渗透式培训,是今后企业员工培训方法发展的一个趋势。企业应借鉴国内外先进大公司的有益做法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具体渗透方法。首先是寓员工培训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可通过企业愿景、战略目标、企业价值观等的宣传,引导员工从中获得良好的企业氛围熏陶,提高综合素质,摆正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的、和企业发展一致的职业生涯。其次,寓员工培训于开放模式之中。开放型的培训模式应该是“面向世界、面向社会、走出企业、多方参与、内外开放、齐抓共管”的模式。“面向世界、面向社会、走出企业”。

2、注意运用隐型培训的方法。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比较侧重于显型方法,即能让员工明显感到培训意图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对员工进行正面系统的理论培训,而且容易对培训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但光靠显型方法是不够的,应结合企业实际,借鉴运用隐型培训方法,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隐型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可以是一次随机的聊天,也可以是某种学习、工作方式或心理环境设计,还可以是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等。这些方法不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能延伸培训的时间和空间,对员工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隐型培训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完成系统的理论培训,难以对培训过程、培训对象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等。应该把显型培训方法和隐型培训方法有机结合,使两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3、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由于员工所受的教育不同、职业内涵不同、社会影响不同,他们的思想和技能水平存在不同层次,其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员工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员工培训必须针对员工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正确认识员工的层次性、差异性,是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的前提。

4、注意科学化的培训方法。科学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本质,员工培训方法科学化更是企业员工培训的本质。企业员工培训发展与改革的一个趋向是致力于培训方法的科学化。首先,表现在培训决策过程上。传统的企业培训从“本本”出发,沿袭常规不变的教条;而当今时代的员工培训从目标设计到具体实施都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实验过程,是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的结果。其次,表现在培训的手段上普遍使用各种较先进的科技来辅助培训,用计算机来处理分析有关资料。再次,表现在培训观念更新和实践领域的通俗化。当今时代的企业员工培训注重科学研究,对培训实践和实验进行理性概括,启发员工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促进员工职业观念的更新,帮助员工协调相互间的关系,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克服自身缺陷,并反过来促进企业培训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IHRI)编委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M].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郑远强: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技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第三篇:论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2旅游学院 酒店管理 12250810126 丘媚欢

论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道德修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形成道德品质和塑造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道德职能和充分发挥道德社会作用的重要杠杆。我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治国安邦之本。他提出要“克己”、“修己”。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先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艰苦锻炼。他还提出了“先立其大”、“反求诸己”、“求其放心”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一种道德能否真正掌握社会,主要看它最终是否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修养。要真正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自我内在思想品质中新旧道德因素之间的矛盾,脱离低级趣味,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除了自觉的道德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外,还必须认识道德修养的正确途径,把握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与实践相联系, 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道德修养必须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闭门思过”、“向内用功”的修养方法,不能推翻私有制, 也不能消除剥削阶级道德, 即使通过它们而修养出一些德行,也与无产阶级道德品质相距甚远。只有变革现实世界及其现实的道德关系中, 才能把周围的脏东西以及自己身上的污点冲洗干净。第二, 道德修养要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这也就是说, 把道德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拳拳服膺。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祸害之一, 就是把道德当成说教、装饰、招牌和遮羞布。剥削阶级总是起劲的鼓吹道德, 但他们只是要求别人去做,而自己从来是不准备去实行的。无产阶级道德修养, 必须根除这种恶劣的遗风,真正把道德原则规范及其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行为实践中去, 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镜子和行为指南。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和建设中, 就要变革观念,更新品质, 以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第三,道德修养同终生的革命实践过程的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人们头脑中新旧道德观念的斗争,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践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甚至有反复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人们由认识到实践, 有实践再到认识,往复循环, 不断提高, 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道德境界。人的生命延续到哪一天, 道德修养就坚持到哪一天, 不因一得之功而沾沾而喜、止步不前。道德修养与实践相联系, 只有无产阶级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它是无产阶级道德修养的根本特点,也是与一切旧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

在道德修养与实践相联系这个根本前提下, 我们可以不断地发展和总结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 也可以继承发扬古人的修养方法。历史和现实中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实践证明, 下列几种修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是学思并重,严于解剖自己。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斗争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的、错误的、腐朽的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经常打扫和清除自己身上的灰尘和不良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各种外在诱惑的侵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是积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独”。“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隐蔽的东西和微小的事情,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要特别谨慎,不做坏事。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借用了“慎独”一词,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即使在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慎独”作为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由于人们的道德境界不同、道德要求不同,道德教育本身又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从实际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仅重视“大节”,而且注重“小节”,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这样,才能积善成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三是知行统一,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要达到道德修养的目标,功夫全在行上。道德修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人们的自觉。自觉性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自觉,人们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四是省察克治,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按照这些方法去进行道德修养,并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第四篇:领导干部监督的方法途径

领导干部监督的方法途径

1、党的监督。党的监督包括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党的领导干部相互之间的监督,党员群众的监督和党内上下级相互之间的监督等等。加强党的监督,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在国家监督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在整个国家监督中居于最高地位,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法监督。二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监督。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基本观点、基本工作方法,将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既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

4、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内部的监督。班子内部监督是领导干部监督的主要形式,班子成员朝夕相处,问题看得准,监督针对性强;思想交流多,常常在问题的萌芽期就能觉察,便于及时提醒,防微杜渐。

5、专门机构的监督。专门机构的监督是指专门从事领导干部监督工作部门的监督,目前主要有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组织部门的监督、巡视监督等。发挥这些监督部门的作用是领导干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6、司法监督。司法监督,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这就决定在实施司法监督中,不能用一般的公正的理念来衡量司法监督的公正性,而应以宪法、法律、法理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更新司法监督的理念。

7、审计监督。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方法。

8、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界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

9、自我监督。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现自我监督,应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善于慎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觉悟、道德境界逐步提高,成为一个廉政、勤政的领导干部。

第五篇:探索党内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探索党内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党内监督是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坚实堤防。有效地开展党内监督,必须进一步拓宽思路,全方位地加大综合推进的力度。

1、强化监督意识,营造浓厚氛围。搞好党内监督,需要增强“三个意识”:一要增强党员参与监督的责任意识。党员参与党内监督,与腐败行为做斗争,是每位党员应履行的一项权利和义务,是关心党、爱护党的具体体现,否则就是党性不强的表现。二要增强服从监督意识。在党内生活中,每个党员都既是监督他人的主体,又是被他人监督的客体,党内不允许有不服从监督的特殊党员。三要增强监督地位人人平等意识。这是党内相互间一种新型的政治关系的体现。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是平等的、相对的,而不应该是一种从属的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做到平等监督,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克服特权思想和居高临下的意识,既接受监督,又支持监督。

2、严格监督重点,凸现表率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必须抓住权力这个核心,抓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这是实施党内监督的关键环节。因此,对领导干部应坚持“三严”:一要坚持严格教育。这是增强人格力量的基础性工作。首先,严格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提高理论水平;其次,强化“三个代表”的目标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铸就实践楷模;其三,注重党性锻炼,增强政治素质。从而牢固树立自警、自省、自控、自律的能力和拒腐不染的思想警戒线。二要坚持严格管理。这是日常监督最有效的方式。要把好“四关”:选拔前把好“入口关”,征求纪委意见,加大考廉力度;任职时把好“警示关”,组织廉政谈话,明确廉政勤政要求;任期中把好“评议关”,推行党风廉政考察,廉政档案,廉政诫勉制度,进行定期与动态相结合的考核评审;任届满把好“监审关”,接受组织的离任审计与干群的质询等等。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管理程序和方法。三要坚持严格监督。这是促进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必不可少的纪律措施。应做到“三要三实行”: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正确适度的“权力制衡”;要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实行群众性的“行为制约”;要坚持执纪监督制度,实行拒腐防变的“专项制控”。从而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始终处于有效监督之下。

3、完善监督体系,畅通监督渠道。为提高党内监督的辐射力、强制力,应当建立起上下结合、内外相济、纵横交错、多元并举的监督体系。一要坚持以党的组织监督为主渠道,强化“内活力”,拓展党的自身监督途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全委会、党代会与常委会在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层面上的作用。加大对常委会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监督,保证民主集中制的真正落实。切实保障党员依照党章规定行使批评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二要保证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权能到位。一方面,纪委自身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向上级纪委负责和向同级党委负责的一致性,积极履行监督职责;要逐步理顺党内监督体制,实行中央以下党的各级纪委直接受上一级纪委领导并对上一级纪委负责的垂直领导体制,在人事、经费、财物等方面不受同级党委的制约,解决好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监督不力问题。另一方面,党委要大力支持纪检工作,为纪委行使监督权“壮胆撑腰”创造条件,做到权能到位。三要加强党外监督,形成完整的监督网络体系。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司法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统一,形成全方位监督的整体合力。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畅通群众了解情况的渠道;扩大评议权,加强群众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保护检举权,重视群众检举问题的查处。同时,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实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保证各级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做到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4、细化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措施。一方面,要细化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作为党内首部监督法规,在党内监督工作和监督领域是管总的方面的。它适用于党的各级组织、所有党员,涵盖了党内各种政治和组织活动,从实践角度看,亟须各级党组织把它进一步具体化。重点做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重要情况报告制度、人大对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述职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的细化工作,分门别类,明确具体内涵和操作程序,努力形成一整套综合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办法,使之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以及党情、国情的变化,吸收和借鉴外地反腐败的新鲜经验,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另一方面,要强化措施。做到“三个要”、“三在前”。“三个要”:一要方向明。要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内监督工作意义,只有这样,党员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起来,监督成效也就会大;二要眼睛亮。要能辨别真假,识别善恶。对坏人坚决查处,毫不留情。对本质好,只因缺乏经验而犯错误的同志,要多帮助教育;三要原则强。要坚持原则,依法监督,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认真地监督检查,以事实为依据,按党规党法论处,丝毫不能带有个人的杂念。“三在前”:教育在前,对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把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范在前,对倾向性问题,研究措施,把问题解决在成风之初;制约在前,对普遍性问题制定制度,堵塞漏洞,防止问题的再度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增强党内监督的效果。

5、构建法规体系,做到依法监督。既要进一步完善预防腐败的法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有关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法规和制度,既为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提供了基本准则,也为纪检监察机关实施依法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预防和惩治腐败斗争中,仍然存在一些法律空白,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把成熟的廉政制度上升为法律,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的运行,使掌握权力的人员只能在法律限定的范围、程序、程度上行使职权,确保制度的稳定和落实。又要加强廉政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没有作为廉政法规实施主体的纪检监察机关对这些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些法规和制度就可能被束之高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而依法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对各项监督制度和措施的执行情况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坚决纠正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对因不落实监督措施和制度出了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同时,各部门党组织要自觉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负起对本部门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责任。随着预防和惩治腐败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依法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遏制腐败势头的蔓延,以至最终彻底铲除腐败是指日可待的。

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要正确分析党内监督的现状,特别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制度落到实处,使我们党的肌体更健康,党的事业更辉煌。

下载论企业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企业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目 录 目 录 ............................................................................... Ⅰ 摘 要 .................................................................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一、企业文化建设概述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作者:黄斌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

    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作者:黄斌编辑:studa20【摘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提升途径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提升途径【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成为其必然选择。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

    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途径

    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途径班级:学号姓 名:关键词:企业品牌品牌战略中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营销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从战略......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 大庆油田拥有50年的辉煌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增长,资源问题、成本压力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新......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步骤与方法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步骤与方法的探究 陈宏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财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