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侦查监督工作实践
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侦查监督工作实践
市院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以后,市院侦查监督处迅速按照部署研究制定本部门的学习活动,结合业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贯彻和落实,要求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指导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具体要求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把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与树立新时期侦查监督“八种意识”相结合。我们根据侦查监督工作的现状和特点,要求今后侦查监督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牢固树立“八种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二是树立责任意识;三是树立监督意识;四是树立公正意识;五是树立质量意识;六是树立并重意识;七是树立落实意识;八是树立学习意识。通过这八种意识来不断强化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视,保证认识到位,确保教育活动在执法实践中能够顺利贯彻和执行。
2、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侦查监督处开展的“五抓五看活动”相结合。即通过抓学习,看谁的法律知识更丰富;抓素质,看谁的办案质量更高;抓钻研,看谁的调研能力更强;抓创新,看谁的工作更有特色;抓团队,看谁的工作更和谐。把教育活动与本部门开展的业务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法治理念学习引导业务知识学习,以业务知识的学习促进法治理念学习的深入和展开。同时要把身边的侦监先进典型王秀娟同志事迹的学习活动也紧密结合起来,从她的身上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为此我们从业务学习入手,把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每人一课活动增添了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学习内容,利用一上午的时间把每周的法治理念教育与业务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3、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结合省院的工作安排,从立案监督知识竞赛入手,掀起全市侦查监督战线岗位练兵活动的热潮。我们正组织三名优秀的侦查监督干警积极备战月底的全省立案监督知识竞赛,力争取得好名次;其次我们要求全市各基层院从案件复查角度入手,对2005年以来的立案监督案件进行跟踪回访,并组织了全市立案监督精品案件和侦查活动监督精品案件的评选活动。以此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规范。
4、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开展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相结合。我们从构筑监督大格局的实际出发,不断拓展监督的领域和视角,与市辖区的行政执法机关进行了联系与协商,基本达成了运用网络资源优势,进行动态监督的共识,现初步与工商、烟草等五个主要行政执法机关建立了联系,准备通过网络资源优势,监督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与其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联系,进一步深化监督的手段和措施,做好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工作,运用司法调解的手段来服务地方经济,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
第二篇: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实践
全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汇报会在南宁召开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实践与会人员参加全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罗干在全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平安广西网/法治快报南宁讯(记者孔维华)9月21日至22日,全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汇报会在南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我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自治区政法委机关和自治区政法各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各市和柳州铁路局政法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昨日上午,与会人员还参加了全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听取了罗干的重要讲话。
据新华社报道,9月22日,中央政法委在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出席会议并讲话。罗干强调,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罗干并且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规范执法行为,减少和防止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的发生。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解决信访案件,对政法干警进行生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动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要加强规范执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建设,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融入规范执法行为的长效机制中去。
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平安建设,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充分依靠群众,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得更加富有成效。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使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我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汇报会上,自治区政法各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各市和柳州铁路局政法委的负责同志都在会上发了言,就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情况和经验进行总结、交流。
我区各级法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各级领导带头学习、带头研讨、带头清理思想、带头整改,发挥表率作用。同时,激励和引导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密切联系实际自我教育,通过抓教育,工作作风和审判作风明显改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审判工作的开展,用审判工作检验教育成果,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全面推动法院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
我区检察队伍根据执法思想和执法实践的实际状况,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找准和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把经过学习教育得到升华的思想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保证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转化为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初显成效。
我区各级公安在教育活动中,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广大民警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正在开展的“三基”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动“平安广西”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来推动各项公安工作。
我区司法行政系统自从今年5月集中开展教育活动以来,严格按照学习培训、对照检查、认真整改、考核抽查四个阶段的要求,有计划、按步骤扎实进行。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贯彻落实司法厅党组“抓班子,带队伍,促改革,强基层,创亮点,保稳定”总体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司法行政机关廉政建设结合起来,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实践。
南宁市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后,激发了政法干警建设平安南宁的热情,执法为民理念正在转化为广大干警的自觉行动,公正执法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步,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意识得到增强,为维护首府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服务“三会一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钦州市的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市、县区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落实“抓好三个结合”、“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搞好五项建设”的工作措施,确保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第三篇: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实践(最终版)
近日,中央政法委举办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集中研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题。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举措。
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对各级政法部门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中央要求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适应现阶段形势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干警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政法机关日益迫切的一项任务。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政法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
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统一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第四篇: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与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体现,是我国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就必须强化刑罚执行职能,提高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快依法治监进程,有效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吸收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与时俱进的现代法治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作为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其要旨是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理政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其要旨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其要旨是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力和义务,并受到法律保护;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其要旨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核心利益;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其要旨是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协调一致,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广大监狱民警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内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坚持以这一先进、科学的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实践。
二、审视现实,正本清源,树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近些年来,随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2006年深入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我省监狱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明显提升,监狱各项工作有了明显成效。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相比,也确实在执法思想、执法作风、执法工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执法思想上的不适应 一是少数监狱民警甚至是领导干部,由于长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等方面发生了动摇乃至偏离,在严峻复杂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和诱惑下,极易丧失党性修养和工作原则,甚至被糖衣炮弹、色弹击倒。
二是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司法”体制、三权分立体制的影响,一些监狱民警对监狱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产生疑问,甚至对宪法、法律确立的政法机关职权分工批评指责,在党对政法机关的绝对领导的原则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三是受西方人本主义的影响,淡忘了监狱工作方针,淡忘了监狱刑罚执行职能,忽视了对罪犯的严格管理,片面强调甚至泛化人性化管理,片面强调维护甚至扩大罪犯的权利。
四是部门主义、山头主义倾向存在,片面理解甚至曲解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偏重经济利益,忽视监狱改造效益、社会效益;片面强调监狱安全稳定,偏重狱政管理,忽视教育改造。
(二)执法作风上的不适应
一是缺乏法律至上意识,对罪犯甚至对民警职工的管理教育因循守旧,喜欢沿用一些“土政策”、“老办法”,对罪犯甚至对民警职工的合理诉求漠不关心、置若罔闻,对违法乱纪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结果往往酿成大的事端,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是缺乏群众观念,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权大于法,言大于法,作风霸道,搞老子天下第一。
三是缺乏调查研究,没有把着力点真正放在提高执法施教水平、提高改造质量、提高监狱工作水平、改善民警职工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上,而是打肿脸蛋充胖子,热衷于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三)执法工作上的不适应
一是少数监狱民警违规执法、执法不公,视执法程序、狱务公开如儿戏,需要时就“照章办事”,不需要时就悄然处理,尤其在处理“关系犯”上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少数监狱民警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违规办案,与罪犯、犯属拉拉扯扯,收受贿赂,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索取罪犯、犯属财物。
三是少数监狱对社会各界的监督甚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抱有抵触情绪。上述种种问题虽然只是出现在部分监狱与少数监狱民警中,但归根到底是由于一些监狱民警执法理念上出现了偏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监狱民警队伍自身建设,而且给党的监狱事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下猛药坚决纠正,我们便难以担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光荣使命,监狱民警队伍的政治本色就难以保持。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监狱工作的基本要求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职能是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监狱民警作为履行刑罚执行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要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一)坚持依法治监。对监狱职能、监狱工作方针、监狱民警的权利和义务,有关法律法规早已有明文规定。如果说监狱是平安社会的“稳定器”,监狱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犯罪问题的“减压器”,监狱民警则是和谐社会的“清道夫”。监狱之为监狱,民警之为民警,就必须将依法治国理念具体化为依法治监,自觉把监狱各种执法行为纳入法制轨道,促使监狱各项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这里面既包括继续建立健全相对完整的刑事法律执行体系,以消除刑罚执行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又包括依法建立刑罚执行工作目标绩效管理体系,制定完整的考核奖惩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既包括对监狱民警的严格依法管理,又包括对罪犯的严格依法管理;既包括依法保障监狱民警职工的权利,又包括依法维护罪犯的权利。
(二)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党执政兴国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它向世人昭示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有效解决了政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等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规范养成,坚决克服特权思想,彻底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乱作为等执法问题,立足本职岗位,忠于党的监狱事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坚持监狱工作方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与贯彻监狱工作方针,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顾此失彼。如不能因为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便忽视了监狱的专政职能,放松了对罪犯的严格管理;不能因为强调罪犯人权保障问题,便脱离国情一味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囚犯监禁条件攀比;不能因为禁止打 骂体罚虐待罪犯,就不敢严格管理罪犯,仅仅把罪犯囚禁起来了事,造成刑罚执行中的不作为。
(四)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②。监狱法治的要意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律的适用、实施,在行刑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③。公正文明执法无疑是法治社会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离开公正文明的执法实践过程,监狱法治就失去意义,公平正义就无从谈起。监狱公正文明执法既包括执法与管理的公开透明、实体与程序公正举重,又包括管理与监督公正并重;既包括对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服务,又包括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举止文明与人格尊严的尊重,还包括落实严格的警容风纪。
(五)坚持服务大局。保障和服务大局,是由监狱机关的职能和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一个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改革发展环境。监狱机关保障和服务大局,就必须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强化监管安全,确保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提高改造质量,确保改造效益的稳步提高;强化监狱职能,保证监狱工作的安全高效。
(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与历史的庄严选择,是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监狱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就必须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自觉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与监督,大力加强党建工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服从党的领导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四、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就必须全力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全面提高改造质量,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推动监狱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切实强化监狱民警队伍建设。
(一)全力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监狱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首要任务,确保监狱安全是构建平安监狱、和谐监狱的最基本的要求。为此,必须在建立健全防控机制、排查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领导责任机制上狠下功夫,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改造、罪犯教育改造、监狱民警管理、公正文明执法管理,实现监狱的长效安全稳定。
(二)全面提高改造质量。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是监狱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全面提高改造质量,就必须大胆借鉴吸收融合一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改造矫正手段,科学的认识罪犯、管理罪犯、教育罪犯、改造罪犯,最终化腐朽为神奇。
(三)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英明决策。监狱机关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就必须做到既要尊重和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给他们改造出路,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又要正确执行刑罚,坚持严格管理教育,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罪犯服刑意识淡化、维权过度、不依法履行义务等问题;就必须在罪犯分级处遇、考核奖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方面认真研究并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绝大多数罪犯在希望中改造,在改造中看到希望,最终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四)积极推动监狱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要紧密围绕部局、省局确定的监狱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目标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行政推动的原则,广泛调动广大民警职工参与改革发展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改革与调整的积极、稳妥、规范、有序进行,为监狱长效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五)切实强化监狱民警队伍建设。要执照司法部《2006~2010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全面加强监狱民警队伍的革命化、事业化、正规化建设,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转变思想作风、纪律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好队伍。
参考文献:
①②③参见中央政法委政治队伍建设指导室、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编:《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学习问答》,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62、63页。
第五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服务大局的理念和党的领导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征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项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合法率的特权。(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法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法律权威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3.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准.1.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准。
(1)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由法律具体而明确授予,执法机关必须严格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职责。
(2)有权必有责,即权利义务相一致。有权必有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二是被法律赋予了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职、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整个行使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4)违法受追究。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重要体现。只有执法者的违法行为都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给整个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良好示范。
三、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
2.坚持“一切依靠人民”,要在公安工作中走群众路线。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勤政守法、文明执法。4.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甘当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公平正义理念在国家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合法。合理,是指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相当,同样情形同样处理。合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理念的形式要求,即执法者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依法进行。
2.平等对待。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反对特权;二是禁止歧视。
3.及时高效。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时间效率;二是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三是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
4.程序公正。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应当以实现实体公正为目标;二是必须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必须克服执法者的随意性。
五、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公安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服务大局要求各级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政法工作服务大局的目标任务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2.服务大局必须胸怀大局,立足本质,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要求政法工作者打牢服务大局的思想基础,围绕大局筹划部署工作,善于结合实际,创造地开展工作;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法律调节和服务,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关系协调;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六、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这是党的先进性和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也是政法工作肩负的重大政治和社会使命决定的。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党的领导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关系:(1)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自觉地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2)正确认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的关系,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3)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2.坚持党的领导要求政法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要树立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在各项政法工作中都必须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