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著名教育思想家思想总结
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 相同点:1.其教育思想都以社会的目的作为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前者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未来从事某项社会职业的能力,后者在于通过教育形成人类的共同道德品质。这样,两者的教育既培养了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又使之具有社会正义观念。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为的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持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杜威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通过教育,社会能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他主张“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型的社会生活”,“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为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提供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这就是杜威所谓“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所体现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性目的。
2.把道德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任务。
赫尔巴特把道德教育视为全部教育目的的核心。认为全部教育应围绕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这一根本的问题,因而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为此还规定了“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认为这些内容应体现在教学之中。
杜威指出:“如果教育制度没有认识到它的道德责任,它就是不忠实的和盗用公款的,它就没有做到设立者对于它的要求”。“学校的社会性,总的说来乃是衡量学校道德工作和价值的尺度。”他正确地提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育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形成能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一切观点。在道德教育上,赫尔巴特与杜威都认为,没有道德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一句空话。不相同点:教育目的的差异
赫: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并强调必要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安分守纪以及毫无怀疑和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杜: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1实现教育目的的两种不同方法。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
赫尔巴特把管理看作是防止儿童反社会倾向的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强有力手段。提出了惩罚、监督,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等管理措施,以及通过约束,限定,制裁等以性格训练法为主的德育方法,体现了一整套以从外界施加压力为主的教育方法。
杜威则提出了“学校生活、教材与教法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他批评那些用教师和私人感情投资,同学问竞争,为将来的成功而拼搏的此类以刺激引起儿童行为动机的方法,认为这是基于培养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十分有害。他指出,儿童生来就具有要施舍,要做事,要服务的本能倾向,教育应该加以利用,转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他认为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看重培养积极的服务习惯,是教育上的病态。杜威的主张反映了一种积极诱导,引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以达成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
2.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课程教材研究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之最后目的在于德性,而达到终极目的的最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使学生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他把兴趣分为二大类共六种,自然的兴趣有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历史的兴趣包括情性的,社会的,宗教的,由此设立适应多方面兴趣要求的学科。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反映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知识训练和工
业化社会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
杜威则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念出发,提出:“从做中学,经验中学,行动中学”的教学理论,主张根据儿童现有的直接经验来进行教学。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烹饪,缝纫,手工等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它能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搬到学校教育中来,他反对提供学生经验之外的知识,反对高、低年级的分科教学。
3.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教学阶段划分与教学法设计
赫尔巴特把“兴趣”分为:“注意、期待、探求、行动”四个阶段,主张教学依次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程序进行,并相应采取“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不同方法。
杜威则研究了教学中人的思维过程,提出“思维五步说:置疑、提问、假设、推断、验证,”由此教学采取“暗示、经验、假设、整理、验证”五个步骤,并主张打破分科和班级,按专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的单元教学方法。
一、教育目的的差异
赫: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并强调必要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安分守纪以及毫无怀疑和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杜: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三、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
赫: 提出多方面兴趣和课程设置的观点。将教学阶段做了明显的划分: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过分公式化。
杜:从实用经验主义出发,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课程适应社会。
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不同。
赫:侧重于道德教育,强调教学服从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具有强制性。这表现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保守性。
杜:侧重于以儿童为中心,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五、对儿童的管理态度。
赫:通过威胁,监督,命令,惩罚,来达到教育顺利进行的目的。但同时,主张权威,慈爱的作用。
杜:学校组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不放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因而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手一般教育。因而,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赫尔巴特根据其心理学理论,确认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赫尔巴特写道:“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又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
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又指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这样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表明赫尔巴特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并且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性教学的基本思想,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
一、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
二、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裴斯塔洛奇和卢梭对第斯多惠的影响:
1805年至瑞士参观斐斯塔洛齐的学校之教法,喜爱斐氏的教学,因其教学法是活的,启发学生的兴趣,而确定了他努力的方向。福氏从瑞士回来至模范学校教书,自己收了四十名儿童(9至11岁),他按照斐斯塔洛齐主观教学法,每周一次带儿童到郊外让儿童自由玩耍,特别引导他们接近大自然,由栽培花草、树木来培育儿童的爱心,由图画的教学来启发心智,线的平面关系、立体的空间关系,由简单进入复杂,让幼儿去发现和了解,这些教学法获得大家的好评。福氏决心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教育界,又更增加他的信心去研究卢梭──爱弥乐的教学法──“经验是来自儿童”,福氏思考斐氏和卢梭、亚伦多的教育,并且由教育生涯中知道人类教育的意义──哲学的思想。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是什么?理想的教育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思索的中心课题。
福氏对斐斯塔洛齐教育法非常感动,他觉得这种教育法才是真正给予人类幸福。但福氏并不盲从,他辨别斐氏教育法的优、缺点,特别研究户外游戏,了解游戏是发展儿童精神、情绪、身体的强大力量,观察全神贯注做游戏的幼儿、儿童、少年、青少年,可以发现他们充满着高贵的神情和强壮的体力,游戏陶冶了优良的精神,在散步中发现大自然对人类的益处,培养人们高尚、安静、思考力各种优良的精神,所以,人类当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
赫尔巴特与第斯多惠的比较:
见总结
第二篇:先秦著名思想家——庄子思想研究
先秦著名思想家——庄子思想研究
(学号:4515010003 姓名:姜健
专业:哲学)
庄子是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像很多其他的先秦诸子一样,庄子也是生前寂寞身后显隆,庄子的思想具有深邃的哲理性,所以虽经历两千多年,庄子所受的关注以及人们对他的研究仍与日递增,因此,庄子的思想很值得我们后来者深入研究。
一、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先秦庄子学派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祖上出自楚国公族,其先人避夷宗之罪而迁至宋国蒙地。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汲取了儒家、法家与阴阳家的思想,但仍然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其内圣是道家之圣,外王也是道家之王。庄子认为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是天地万物的最根本特征,人们若能体悟到这一根本特征,那么有位者就能成就帝王之业,无位者也可堪称为人中之素王。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不对帝王而对平常百姓说话的人,庄子用他特有的述说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为我们展 现出不同寻常的新世界,令我们向往。庄子认为我们应该将自我作为为中心,将自我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但是庄子不是希望消灭分别,他认为差别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存在好坏、优劣或高低之分,他非常强调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
庄子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及特立独行的个性而与其他诸子不相同。他辞官隐居,远离政治,似乎缺乏人生追求和社会责任感,但实际上他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显示其对社会和世人的关怀。
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生活方式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曾为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多次拒绝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宁愿过清贫自在的生活时,这表明他己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信念,并已融入于现实的行动当中,达到了为学、为道与为人的统一。
庄子真心希望世人能够顺应自然,实现天人平等、和谐、合一的理想状态;他认为当政的君主要清静寡欲,摒弃礼义法度,顺随人民率性之为,以达到“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同时劝告世人要消除感官贪欲,珍惜个体的生命,维护纯朴的天性,通过自身的主观修养成就理想人格。
二、庄子的主要著作
庄子的代表作品为《庄子》、《逍遥游》以及《齐物论》等名篇。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学者著有道家经典《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庄子》在汉代经过整理编辑,汇集了庄子数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晋代的向秀、郭象注解后成为流行至今的通行版本。无论《庄子》的 内在的思想体系还是其外在的历史影响,都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庄子》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虽然曾发生过一些变化,但该书始终是庄子的思想代表,影响着思想史的发展,庄子以不拘常理的观念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想境界。
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庄子的学说涵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但根本精神归依于老子哲学。庄子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为“天道无为”,他认为事物都在变化;认为“道”“先天生地”,从“道未始有封”都属唯心主义体系。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放弃妄为。他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庄子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是其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也有很大影响。
三、庄子的理想视角
庄子的理想不同于儒墨局限于社会的视角,源自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庄子站在宇宙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因而视野更广阔,认识也更深刻。庄子指出了因人类的肆意妄为而造成的天人关系的失衡,批判了礼义文明引起的人性异化,痛斥了世俗政治的种种弊端,抨击了道德说教的虚伪,谴责了世人因追逐外在功名利禄而损害自身生命的行为。
庄子理想的内在关系中,由合理的天人关系构成理想社会和理想 人格实现的前提。如果天人关系失调,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然,建立合理的天人关系并非庄子的根本目的,他的价值指向是实现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如果理想社会主要涉及到人类群体,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了努力才能实现,那么,理想人格则指向个体,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修养。庄子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个体之上,因而,他更重视理想人格。
庄子的理想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它在揭露、批判文明弊端时,出现了全盘否定人类文明的倾向,它因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发展趋势而流于空想。但庄子的理想对独立人格的维护、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都值得肯定。庄子理想中所包含的理论智慧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天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人格的转换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庄子齐物而主张以道观之,反对以人灭天,崇尚逍遥之境,这种立场同样体现于其自身的生活过程。
四、庄子的自由、平等思想
作为哲学家,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隐含着具有文化价值和法律意义的观念或意识,这其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就是庄子的平等、自由观。这些内容哲学界或有论及,但往往拘泥于精神的层面与哲学意义,而在法学界对此更没有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自由、平等观在中国文化中如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中,惟一能真正从宗法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思想体系,隐而不仕的游世态度,就全面反映了道家与宗 法关系的脱离以及对平等和个人自由的追求。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其实,摆脱了宗法关系束缚的庄子才是真正的“知人”者。庄子追求的是“真人”,他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文化中寥若晨星、凤毛麟角的觉醒的个人意识。就当时的社会历史而言,庄子的(也包括老子)思想具有“后现代性”,与当代的一些后现代主义者相比,庄子也不乏更深刻的一面。虽然庄子从自然人性出发而形成的平等、自由意识离现代社会的要求还有些距离,但它毕竟第一次对此进行了探讨,是古代中国个人意识觉醒的标志,庄子对君主专制政治的批判与声讨,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庄子思想也存在偏激的一面,他将人的自然性视为人的根本属性,忽视人社会性的一面,他认为一切具有社会性的东西,诸如礼义法度、圣王圣贤等都是对人自然性的破坏。他理想中的自由境界,是要人像自然界的牛马、草木一样,融于自然之中,以至于连人的肉体存在,也被视为对自由的限制。但庄子自由观的缺陷绝不能掩盖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庄子认为在人世间,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的两难世界,也正是在这样的世界,逍遥是很难得事情,而且人的逍遥又不能在人世间之外中得到,必须在这个两难的人世间中建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的视野也必须要限制在这样的人世间,人们应该将自己的视野从世俗的世界扩大到自然的生物世界,然后再到整个宇宙空间,伴随着这种扩大和变化的,是人审视自己的特有方式,这样,人的心胸也会随之变大,也就不再固执于人世间的得失名 利,庄子对官场生活极其厌倦,做官只做到漆园小吏,大概比现在的乡长还小,因此他曾穷得向河监侯借粮,这些都是其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的结果,但他活的确像个自由奔跑于田野间其乐无穷的自由的兔子。
总之,庄子是我国先秦著名思想家,是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庄子哲学中有很多很多的重要、博大精深的理论,对我们有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作为中国哲学的探索者,应该努力和学好庄子哲学的精华,最好能将其哲学中的先进理论应用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指路、解惑。
第三篇: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介绍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介绍
1、陈寅恪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2、王国维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3、严复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4、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5、梁启超
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第四篇: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三)、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中的基本方法也是一致的。
1、都主张通过“教化”的手段来治民,强调“重教化”。
孔子主张:“善政者不如善教者得民也,善政者民畏之,善教者民爱之,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上无礼,下无教,赋民兴,丧无日也。”突出强调“教化”人民对于君主得民心以及国家兴衰的重要性。而孟子也曾提出过“不教而使民,谓之殃民,不容于尧舜之世。”“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提出的“教化”的方法主要是“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孔子则提出“对百姓,教以人伦”则“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
2、都强调“富民”政策。
孔子的“德治”主张中提出了“实行平均主义”的政策。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③孔子试图通过平均主义政策尽可能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这种平均的目的是使民众能够达到共同富裕。《论语-颜渊》谈到:“自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虽然这种平均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不发达的时代不可能“平均富”,但也体现了孔子“富民”政策的一方面。
而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就是着眼于社会经济政策上,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服各国的统治者都能够不与民争利。主张“制民恒产”“不勿农时”其目的都是使人民得利而富起来。孟子也提出过“达则兼济天下”使“民富”“君才无忧”“国才强”。
3、都主张“德、理”并用,以“刑”为辅助“道之以德,刑之以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情继续发展,但并没有使人们认识到这类事件的罪恶最终有一天还会发生。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的礼治德化的两手办法,也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服人”的办法。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也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反对暴力,主张以仁义说教的感化政策。他一方面主张“以德服人为主”,但又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的观点。应该加之以必要的刑罚,“徒法不能以自行”所以要“德、刑”结合,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政策。
4、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要“救世”拯救当时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孔子随为鲁人,但却有拯救天下之志。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诸侯争霸局面愈演愈烈的时代。孔子多年游历在各国之间,希望自己的思想能被统治者接受,挽救纷争,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稳定。但是由于孔子的思想过于柔和,是纷争不断的春秋时期,并没有起到“救世”的作用。同样,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多项“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比如说:“制民恒产”,“不违农时”“为政以德”“德刑并用”等等。但是这些思想措施如果放在一个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社会,相对稳定的时代,会促进社会经济与人的的发展。但很显然,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孟子又推崇反战的思想,不能解决实质的社会问题,知道法家思想的形成,才真正的结束了纷争完成了统一。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点: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简单、原始,而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政治思想的展开,相对较 详细、具体也更为复杂。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所提出的,这里的“性”是指人性本 为“仁、善”,但孔子却没有系统的提出“性善论”观点也比较抽象。但是后来孟子则明确 具体的阐述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考虑问题也要从“仁、爱、善”的角度去看。同时孟子的政治思想也较为复杂,他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成分,但主要以唯 物主义成分居多。《孟子》一书中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简介,包括着许多朴素唯物主义 思想。比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夫乱 其所为”体现了可观世界自身规律不能违背。
(二)、和孔子政治思想相比较,孟子的政治思想具有更强的人民性。
孟子站在劳动人民得立场上,是为群众着想的。孟子的政治思想史建立在“民”的基础 之上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提出了“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治行 为观。这体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的心为心”的科学的政治思想。孟子对齐宣王说:“君 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全码,则臣视君为过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 臣视君如蔻稚。”⑤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虽然有平均主义政策和富民政策,也是“民本”的,但没有没有孟 子的鲜明和具体。我们也可以认为,但是孟子的这种思想应当说是民主政治思想的发端。
(三)、孟子政治思想比孔子的更具革命性和进步性。孟子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战斗性。面对黑暗政治,孔子采取了退让的方法,孟子则与 孔子恰恰相反,他鼓励人民起来造黑暗政治的反,杀掉厉王,纣王这样的暴君不算“弑君”。她们恣意吞噬人民得血汗,已经成了披着君王外衣的食人野兽了,人民不打到他,他就要吃 掉人们。孟子说:“杀掉那暴君,安慰那百姓,好像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们非常高兴。”而 孔子的“尊君”思想中是断然不会提到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的,缺乏革命战斗性,一味 的“克己复礼”没有进步意义。
(四)、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不同,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为“礼”,而孟子政治 思想的核心为“义”。
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花了大量的篇幅所要阐述的是一个“礼”字。“克己复礼”主张的是民众向上级的绝对服从和尊敬。孟子则反其道而行之,把主次掉了个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这个方面看,孔孟区别很大。孔子在论祭祀时,讲究必须恭恭敬敬,记得又一次自贡祭祀时心痛养遭到孔子的批评,他说“你心疼你的羊,我心疼我的礼”。他的“君本思想”和“臣本位”,都是为礼服务的,是以礼的方式来维持一种秩序。他的“正名”思想,也是要求恢复“周礼”,按“周礼”来律自己。孔子从对父兄的爱出发,扩展为对百姓、朋友、夫妇、乡党之爱等等进而扩展为“仁者爱人”都是他对“礼”的一种要求。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义”字。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任何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若“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
由此可见,孔子要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局限在“礼”的权限范围内,不让人们对统治阶级有丝毫的反叛;而孟子主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也就是说孟子主张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孔孟之道是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统治者所竭力提倡的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思想。孔孟两人作为儒家俩个代表,其思想具有上承下接的联系。孟子作为孔子直系孙子的弟子,把孔子的思想更加的发扬和继承。他们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仁政”的代表,但孟子教孔子的思想更为先进,具体和复杂。在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学习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的时候,必须认真把握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
(二)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都教育人要为善,都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异):
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孟子 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认识论是反省内求,先天具有,荀子 性恶论、道德后天形成、反对天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并用之,都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特别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
第三,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以上就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之处。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一、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在《论语》中就讲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思想,这些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尊为“亚圣”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但又提出了与不尽相同的观点。孟子的教育思想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
第一,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第二,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
第三,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除此之外,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三、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第一,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二,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第三,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四、荀子的教育思想:
第一,旬子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第二,旬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
第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
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荀子》中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荀子 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
对于教育的观点,我有自己一下浅薄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孔子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了儒家教育思想,使之成为完整的体系,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许多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作用。当然,墨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很多的借鉴之处。研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如此,作为现代的教育,已经与古代的教育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要有所摒弃,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古今结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迈上新的台阶。
(五)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二)窃国者诸侯——社会批判
庄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他不同与老子的独特之处。“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可以看出,庄子认为“君乎牧乎”这样的统治制度不过是愚者的固陋之见,仁义不过是诸侯用来窃国的工具。庄子批判的对象之一是为世上所称道的圣人。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认为,历史是由圣人所创造的,人民是由圣贤教化的,礼仪制度是由圣人所制定的。但是庄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世人所称道的圣人,实际上不足以为圣。
庄子批判的另一个对象是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庄子认为,所谓的伦理规范,都是与真正的“天道人德”相违背的。仁、义、礼、智这些伦理规范的出现,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结果,道德愈是败坏,礼仪规范也愈是隆盛。为世人多所称赞的名分与知识,正是使人类社会的道德衰败的凶器,名与知不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却只能使道德愈加败坏。
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内涵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老庄思想以“道”为原则和依据,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无为而治”,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讲礼治、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及其生活体系走向和谐发展。道家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六)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老子追求清静无为,庄子追求随心所欲。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张: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第三是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第四是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儒家的自我道德修养
由于道德上的心理依靠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规范与人的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使得儒家强调道德自律,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为着达到道德的自律,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所以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修养。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志。“志”就是“心之所之(止)”,立志即确立目的和理想,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孔子非常重视立志的作用,正如他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当使自己分清善恶,要“好仁”、“恶不仁”,应“志于道”,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做到“行已有耻”(《论语·子路》),如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总之,“苟志于道,无恶也”(《论语·里仁》)。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他认为首先应“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就能分辩善恶,认清应为与不应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一个人既立志为善,就应当以不能行善为可耻,羞耻之心愈强,积极的为善勇气愈增,“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孟子在强调立志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养气”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内省。内省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内省实际上是道德上的一种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能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人应当随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如果能够宽于责人,严于责已,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应“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根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忠恕”思想,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碰到别人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时候,要“自反”,做到“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全;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自省的目的在根本上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记》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中庸》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方法强调的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人能够独善其身,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慎独”的方法无疑将孔子以来的自省主张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三,力行。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立志和力行是密不可分的。他非常强调行,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他要求人慎言敏行,少说多做,“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在力行中,孔子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第四,改过迁善。改过迁善是儒家自我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要求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他所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他还要求人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论语·子罕》),对于他人正确的意见,应认真听取,并加以改正。孟子则继承了孔子改过迁善的思想,主张“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他赞赏子路和夏禹的做法,说:“子路,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一个人能够不固执己见,舍己从人,就能乐取于人以为善,就能日迁于善。人只有通过改过迁善,才能成为道德高尚之人。
道德教育作为个体品德的自我建构过程,离不开个体自我道德修养。古代儒家所强调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
1.完善人性的追求——止于至善
2.完满人格的目标——圣人君子
3.道德修养的最高价值目标——仁 1.存养立志
在儒家看来,道德修养就是保持人的本心。只要努力修养就可以存其本性之善,并可达到更加完满的善的境界。因此,儒家道德修养特别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标,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人们所立的志就是其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最终实现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2.自省忠恕
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最根本、最重要的修养方法。孔子最先提出内省,并把能否坚持这样做看作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而最切近、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
由反省自己进而推己及人,忠恕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的含义,两句结合起来理解,则互为补充,更加严密而完善,可作为忠恕的内涵和解释及其要求。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3.克己慎独
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克己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儒家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谓“慎独”,《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对自己独自处事时都要特别慎重,要凭良心行事,也就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可见,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约束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下完全自觉去履行道德义务,表现出行为者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躬行践履
儒家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在强调自我思想改造的同时,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即要求主体要做到言而有信、知行统一。如孔子就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思想被儒家学者作为自我修养的座右铭,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近现代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总结
近现代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
夸美纽斯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其中的《语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大教学论》的中译本曾于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将其列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中。
一、论教育适应自然
(一)直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自觉性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
三、论学制和班级授课制
四、论教学内容和教科书
(一)论教学内容
夸美纽斯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是与他的“泛智论”密切相关的。
夸美纽斯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他说:“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应教给学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根据其“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提出了一套广泛而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他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但多方面兴趣又是一个统一整体
赫尔巴特关于课堂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为“五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席勒(Tursken Ziller,1817—1882)把 斯泰洛齐的影响,三、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