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五篇)

时间:2019-05-14 13:0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篇: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选D。

【解析】在文章最后一段中,可以看出在法家学说中,法律不过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君主本身是不会受法律约束的,D项中“不容许任何人亵渎践踏”的理解与原文不符。2【答案】选B。

【解析】在文章第三段中,谭嗣同主要针对的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阳儒阴法”现象,B项所指有误。

3【答案】选D。

【解析】从文章第三段可以看出,因为法家讲防范、惩治,不重视道德教化,所以封建时代所谓的“有作为的君主”要用儒道的道德外衣来包装法家,即“阳儒阴法”、“外道内法”。4【答案】选C。

【解析】谢;道歉。

5【答案】选D。

【解析】 A.介词,因为/介词,凭借。B.代词,这件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C.副词,竟然,却/副词,才。D.都是代词,那些。

6【答案】选C。

【解析】请求皇上处罚,与原文不符。

7【解析】第一句重点考查实词“甫”“憾”,第二句重点考查实词“候”“释”,第三句重点考查实词“比”“显”“无以”等词语的含义。

【答案】(1)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恨杀人,将怎样来收服至今未归附的人呢?

(2)安童就亲自到他住的房子去问候,和他交谈很长时间,回来后,好几天都在念叨这件事,不能忘怀。

(3)近来因为闹饥荒,盗贼任意横行,如果不公开杀掉几个,无法形成威慑。

【参考译文】

安童,是木华黎的四世孙。中统初年,世祖皇帝为追念功臣,把他召入长宿卫,这时安童才刚十三岁,官位已经在百官之上。他的母亲弘吉剌氏,是昭睿皇后的姐姐,可以随便出入禁宫。世祖有一天看见她,问到安童的事,回答说:“安童虽然年纪小,但是是辅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回答说:“每次退朝的时候,一定和老臣交谈,从未亲近一个年轻人,我是通过这个知道的。”世祖很高兴。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以法处置,安童在皇帝旁边侍候,皇帝对他说:“我将要治这些人的死罪,怎么样?”安童回答说:“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

恨杀人,这样怎样来收服至今未归附的人呢?”皇帝很惊奇的说:“你是个少年,怎么说的话却如此老道?你说的正合我的意思。”因此特别重视他。

至元二年秋八月,官封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安童推辞说:“如今虽然三个方向已经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我这么年轻,就担当这么重的任务,恐怕天下会轻视朝廷。”皇帝深受感动,过了一会说:“我已经考虑成熟了,没有人能超过你。”这年冬天十月,皇帝召许衡进京,传圣旨让许衡到中书省议事,衡称病推辞,安童亲自到馆驿看望,跟他说了很久的话,回来后,很多天了还在念叨这件事。

八年,陕西省地方官建议,由于他那里近来闹饥荒,盗贼横行,如果不公开杀一两个,就不能形成威慑。皇帝传书至中书省让他们详议,安童上奏说:“把强盗、窃贼都一样处死,恐怕不合适,犯了死罪的才能按照旧例处以死刑。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十二年,皇帝下诏,令他以中书省枢密院事的身份跟从太子到边关镇守,在边关十年。二十一年,跟从太子归朝,在宫廷外认罪等待召见,皇帝立即召见并慰劳他,他叩首道歉说:“我承担使命无所作为,连累了皇上的威德。”皇上就让他留在寝殿中,交谈到四鼓的时候才出去。

二十三年,中书省奏拟漕司官员的名单,皇帝说:“像平章、右丞等官职我亲自任命,别的你们就定吧。”安童上奏说:“最近听说皇帝您想依靠身边的侍从做你的耳目,我没有才华而接受任命,如果我行为不法,听从他们举报,罪的大小,请皇帝裁定。如今近侍趁机引荐一些不好的人,说谁当什么官,谁任什么职,依据他们所写的交给中书省实施。我认为所谓的甄选官吏的方法,是有一定规定的,那些特别没有作为的,我常常废弃不用,恐怕他们当中有诋毁我的人,希望您明察秋毫。”皇帝说:“你说得对。今后不要这样做了,有虚妄上奏的人,就来告诉我。”

三十年,因病死在京城乐安的府第里。

8、①动静结合。“坠叶”为动,明月是静。②以声衬静。落叶的细碎之声,使夜的寂静特点更加突出。③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练”的比喻使月光的洁白、静谧跃然纸上。(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9、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1分)①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阕在秋夜寒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或借人物描写抒情,词的下阕通过描写主人的愁意、愁容、愁态,刻画了一个因思人而深夜难眠的人物形象。)(2分)②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酒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1)皆若空游无所依(2)贫贱不能移(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凌万顷之茫然(5)也无风雨也无晴(6)依依墟里烟(7)舟遥遥以轻飏(8)铁马秋风大散关

11.(6分)细节描写,(1分)生动形象描绘出雨中身穿蓑衣目视远方的老汉形象;(2分)引出下文,为下文回忆过去雨中穿蓑衣作铺垫,(2分)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1分)

12.(6分)(1)写出画中的“蓑衣”勾起作者无限的回忆,蓑衣是母亲的关怀,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象征,给人更多的是亲切和感激。(3分)(2)平实的话语传达出母亲的对自己的爱和温暖,歌颂人世间平凡而伟大的母爱。(3分)

13.(5分)运用比喻修辞,如把雨下在蓑衣上声音比作“音乐”,富有情趣。句式整齐,如“时大时小”“越下越紧”等,叠词“啪嗒啪嗒”“高高低低”等,使语言具有韵律感,生动形象有韵味写出雨中穿“蓑衣”的好处和感激。

14.(8分)那个时代农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的方便和实惠;(2分)是那个时代生活的见证,记录了那段岁月,体现了时代气息;(3分)陪伴作者度过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时光,是作者思乡的感情寄托。(3分)(后两点意思对即可,仅回答体现“母爱”不得分)

15【解析】选D。A不愠不火——不瘟不火;B明火执杖——明火执仗;C跳漕——跳槽。16【解析】选B。A项的“讳莫如深”是指“紧紧隐瞒”。C项的“繁文缛节”是指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用来指语言,不恰当。D项的“当务之急”与“目前”语意重复。

17【答案】选D。

【解析】本题考查了结构类病句,做题时注意多从句子结构进行辨析。A项结构混乱,一句话说了一半就另起炉灶,中途易辙,应删“势在必行”;B项“符合”与其宾语“可能性”搭配不当,可将“符合”改成“具备”;C项成分残缺,“提高”的宾语不存在,可在“提高以法律规则为工具来应对气候变化”加“的能力”。

18.答题参考角度:

①通过媒体曝光醉驾者具有正面意义,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交管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只要合理、合法,采取灵活的方式执法是可以接受的。

②曝光醉驾名单,让整个社会来监督,对醉驾者起警示作用,结合罚款、吊销执照和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综合治理效果更佳。

③曝光醉驾行为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是曝光醉驾无法可依,行政处罚不得以正义的名义随意“加刑”,以免侵害公众隐私权。(新闻的主题内容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曝光醉驾与后续反应,所以评论内容要包含这两个方面,评分时各占2分)

19、参考答案:(1)题头居中写“请假条”三字(2)“张老师”应顶格写(3)明确请假起止时间(4)“我想,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您一定会批准的”可改为“恳请批准”。(5)删去“此致敬礼”(6)在署名下写清请假时间

20.[参考示例]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21、作文(略)

第二篇:2013福州民族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福州民族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该(27 分)

(一)狱写常见的名句名箱(6 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缺空部分。(6 分)

(l),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3)五陵年少争缠头。(白居易《琵琶行》)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5)

,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斌》)

(6),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十六年,秦败我脩鱼,虏得韩将宦、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仲①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毂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毂将以楚殉韩。” 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

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选自《史记·韩世家第十五》)【注】①公仲:韩国的相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以一易二之计也易:交换

B.将西购于秦购:讲和

C.韩必德王也德:感激

D.益甲伐韩益:更加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两国谋士谋略的一组是(3分)①今秦之欲伐楚久矣②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③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④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⑤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毂将以楚殉韩⑥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故事的背景是韩国被秦国打败,损兵折将,韩王着急了,与谋臣商量,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

B.陈轸提出,现在秦韩已经结盟,楚国一定要及早出兵,打破这个联盟,力争主动。

C.陈轸对于如何应敌胸有成竹,楚王依计行事;公仲识破了陈轸的计策,韩王却被蒙骗了。

D.不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却重在叙写国与国之间的谋略斗争,这是选文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3分)译:

(2)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1)“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3分)

(2)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刘备依照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行事。不仅娶得吴国太的女儿孙尚香,而且回到荆州。周瑜追赶不及,反而中了埋伏,损兵折将。周瑜也因此被人嘲笑“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B .克洛德·孚罗洛当上了副主教以后,难以抵挡世俗权力的诱惑。为了占有金钱,躲在密室里苦心研究炼金术,幻想“假如我炼成一些金子,那么法兰西国王就会是孚罗洛而不是路易了”,极大地攀露了他的政治野心。(《巴黎圣母院》)

C .为了与买办赵伯韬斗到底,吴荪甫收买赵的情人刘玉英、经纪人韩孟翔做内线。但阎军要打到济南,公债猛跌,“多头”面临惨败的威胁。此时,裕华丝厂工人正酝酿罢工,听到老板削减工钱的消息,开始消极怠工。(《子夜》)

D .除夕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读给他的哥哥觉民和表姐琴听。觉慧反复朗读小说中的‘我是青年,我不是崎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家》)E .法院给玛丝洛娃定完罪后,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的判决不公平。他去找律师上诉,还去找检察官.检察官认为理由充分,同意他的申诉。(《复活》)

.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根据《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每到新年,葛朗台都有一个习惯。这习惯是什么?一八二0年的新年,葛朗台为何大发雷在,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后来.葛朗台又因何故把女儿放了?

(2)“不!她那件事不能改变我的决心,只能坚定我的决心。她的精神状态促使她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她要跟医士勾勾搭搭,就让她去勾勾搭搭吧,那是她的事,而我要做的是良心要我做的事。”(《复活》)这是涅赫柳多夫回到莫斯科,从医院看门人那儿得知马斯洛娃因为与医士调情已被调回监狱的消息后的一段心理活动。请简述涅赫柳多夫此前“良心发现”的内容和他决心要做的事。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货,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②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③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l)选段①主要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2 分)

(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先哲对人的优劣的评判标准的异同。(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一12 题。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是指当前文化领城内一种一味追求商业价值,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名人、名胜等文化资源,却能够大大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更紧密了。再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应当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是一件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可惜,好景不长。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却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主动弃置精神属性。一些写作者为迎合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各种刺激感官的垃圾文字作品。

窃以为,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它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恐怕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后果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愈加艰难,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文化工作者都时刻牢记的。

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过度商业化”而被织成一团垃圾,空耗了精神,也容易消磨观者对文化的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1 年11 月5 日).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文人下海经商,虽然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径渭分明了,但还未走向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B .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有了商业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城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C .文学应该追求“精神属性”,“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而不是去迎合低级趣味。

D .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必然引发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根据文中信息.请概括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的成因。(3分).作者为什么要提出“珍惜文化的羽毛”?(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促织,促织!宗璞

①秋来了。

②不知不觉间,秋天全面地到来了。③最初的信息还在玉簪花。那一点洁白的颜色仿佛把厚重的暑热戳了一个洞,凉意透了过来。渐渐地,鼓鼓的小棒槌花苞绽开了,愈来愈多,满院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人走进屋内有时会问一句,怎么会这样香,是熏香还是什么?我们也答说,熏香哪有这样气味,只是花香侵了进来罢了。花香晚间更觉分明,带着凉意。

④一个夏天由着知了聒噪,吵得人恨不得大喝一声:“别吵了!”--也只能想想而已,谁和知了一般见识?随着玉簪的色与香,夜间忽然有了清亮无比的鸣声,那是蟋蟀!叫叫停停,显得夜愈发的静,又是一年一度虫鸣音乐换演员的时候了。知了的呐喊渐渐衰微,终于沉默。蟋蟀叫声愈来愈多,愈来愈亮。清晨在松下小立:竹丛里,地锦间都有不止一支小乐队,后来中午也能听到了。最传神,最有秋之意韵的鸣声是在晚间,似比白天的鸣声高了八度,很是饱满。狄更斯在《炉边蟋蟀》这篇小说里形容蟋蟀的叫声“像一颗星星在屋外的黑暗中闪烁。歌声到最高昂时,音调里便会出现微弱的,难以描述的震颤”。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喜欢这小东西,说炉边能有一只蟋蟀,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

⑤我们的小歌者中最优秀的一位也是在厨房里。它在门边,炉边,碗柜边,水池边转着圈鸣叫,像要叫醒墨沉沉的夜,叫得真欢!叫到最高昂处似乎星光也要颤一颤。我们怕它饿了,撕几片白菜叶子扔在当地,它总是不屑一顾。

⑥养蟋蟀有许多讲究,可以写几本书。我可无意此道,几十年前亲戚送的古雅的蛐蛐罐,早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喜欢自然环境中蟋蟀的歌声,那是一种天籁,是秋的号角,充满了秋天收获的喜悦。

⑦家人闲话时,常常说到家中的两个淘气包--两只猫;说到一只小壁虎,它每天黄昏爬上纱窗捉蚊子,恪尽职守;说到在杂物棚里呼呼大睡的小刺猬,肚皮有节奏地一凸一凹,煞是好看。也说到蟋蟀,这小家伙,为整个秋天振翅长鸣,不惜用尽丹田之气。它的歌声使人燥热的梦凉爽了,使人凄清的梦温暖了。我们还讨论了它的各种名字。蟋蟀,俗名蛐蛐,一名蛩,一名促织。

⑧促织这两个字很美,据说是模仿虫鸣声,声音似不大像,却给人许多联想。促织,可以想到催促纺织,催促劳动,提醒人一年过去了大半,劳动成果已在手边,还得再接再厉。⑨《聊斋志异》中有《促织》一篇,写官府逼人上交蟋蟀,九岁孩童为了父母身家性命,魂投蟋蟀之身。以人的智慧对付虫,当然所向披靡。这篇故事不止写出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的暴虐荒唐,更写出了人的精神力量,生不可为之事,死以魂魄为之!这是一种执著,奋斗,无畏无惧,山河为动,金石为开的力量。

⑩近来,我非常不合潮流地厌恶“潇洒”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已被用得极不潇洒了,几乎成了不负责任的代名词。潇洒得有坚实的根底,是有源有本,是自然而然的一种人格体现,不是凭空追求能得到的。晋人风流的底是真情,晚明小品空灵闲适的底是妙赏。没有底,只是哼哼唧唧自哀自怜,或刻意作潇洒状,徒然令人生厌。

⑪听得一位全国重点中学的教师说,她班上有一个学生既聪明,又勤奋,每天时间按半小时一单位排好,决不浪费时间。她向别的同学推广,有些人竟嗤之以鼻,说“太牲了!”经过解释,才知道牲者畜牲也,意思是太不像人了。

⑫究竟怎样才像人?才是人?才能做与“天地参”的人?只是潇洒么?只是好玩么? ⑬听听那小蟋蟀!它还在奋力认真地唱出自己的歌!⑭促织,促--织--。

1994年8月

(选自《<散文(海外版)>十年艺术散文精选》)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③段描写了玉簪花开的景象,写其颜色之白、花苞之形、香气之淡,写出秋意之凉,为促织的出场张本。

B.第④段写夏天知了惹人恨的聒噪,写秋夜蟋蟀叫声的繁多、清亮、饱满,两相对比,突出作者对蟋蟀的喜爱。

C.第⑤段用“似乎星光也要颤一颤”这一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蟋蟀叫声的欢快、高昂的特点。

D.第⑦段用“淘气包”来称呼猫,用“恪尽职守”夸小壁虎,用“小家伙”来称呼蟋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小动物们的真爱。

E.文章以促织为线索,从秋来的信息落笔,依次写了促织的叫声、与促织有关的故事、促织的精神品质,逐层深入,语言瑰丽华美,发人深省。

14.文中引用狄更斯小说《炉边蟋蟀》和蒲松龄小说《促织》中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文章第12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一15题。沈从文的另一面 史飞翔

沈从文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他待人谦和、处事低调,尤其是晚年慈祥得简直像一位农村老太。然而,我在阅读沈从文的过程中,总感觉沈从文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强大和自负。谦卑的外表难以掩饰他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那种自负。事实上他的确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

1923年,21岁的沈从文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以及对文学的满腔热忱,从遥远的边城投奔京城而来,加入到“北漂”的行列。当时他一下火车立刻就被眼前城市的景象所吸引。于是他站在月台上自负地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征服你的。”京城米贵,居之不易。但此后沈从文硬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京城大腕,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1934年1月18日,沈从文在致张兆和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的所谓的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办法拒绝。”沈从文是何等的自负,他不但认为自己的作品比别人强,而且天才般地预见了自己作品会长存甚至不朽。事实证明,他说的没错。沈从文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他的作品《边城》、《湘西》等影响了至今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人,这绝不是偶然的。

1947年,沈从文在《八骏图》自存本上做出过这样的题识:“从这个集子所涉及的问题、社会认识,以及其他方面看来,它应当得到比《呐喊》成就更高的评语。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个小书必永生。”《八骏图》是沈从文1935年创作的一篇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都市题材小说。这篇小说辛辣的嘲讽了中国现代知识阶层,与把国人的劣根性暴露的淋漓尽致的鲁迅先生的《呐喊》确有一比。但如此明目张胆地将自己与鲁迅相提并论并声称自己的作品将永生,恐怕也只有沈从文这个“愣头”,才敢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

沈从文写文章常常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根本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通过文字所透露出的睨视天下的那种自负使得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处处掣肘、难与世同,并为此吃尽了苦头。从1948年12月31日在一张条幅上写下“封笔试纸”四字起,沈从文长达四十年无法真正地从事文学创作,他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苦闷。但是即便如此,沈从文依然是自负的,打骨子里的自负。

沈从文从生到死,自始至终都是自负的。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病逝家中。碑文同样写得很自负。墓碑采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茹。碑石正面辑沈从文自己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整个一圣哲姿态。

古人言:“书生留的一分狂”。读书人总须有一点个性、一点性情、一点棱角、一点风骨,如果一味的“乖巧”、“温顺”、“圆滑”、“中庸”,那只能是精神的侏儒。难得沈从文的自负。(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0月).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沈从文在生活中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的,待人谦和、处亊低调,他的倔强、强大和自信的这“另一面”主要是体现在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

B.“京城米贵,居之不易”,不着痕迹地化用了白居易的典故,恰当地表现了沈从文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在京城站稳脚跟、成为大腕的经历。

C.沈从文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这绝不是偶然的。他的小说《八骏图》甚至可以和鲁迅先生的《呐喊》一比。

D.本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夹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流畅有感染力,也增强了传记文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

E.沈从文写文章“常常是情之所至、信手拈来,根本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对此作者頗有微词,认为这使得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处处掣肘、难与世同。14.请简析本文引用沈从文的书信和古人的话的作用。(4分)

15.文章另一版本的题目是“沈从文的自负”,并且文中“自信”之处皆为“自负”,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合适?(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①日本是动漫输出大国,不少全球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②日本漫画家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③这让中国的漫画家口口口口,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

④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己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参加各种zhēn()选比赛。

(1)第①句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1分)

(2)请在口口口口处填一个成语。(1分)(1分)

(3)请在括号处根据拼音写一个汉字。(1分)(1分)

17、阅读下面几句话,给“微小说”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3分)①微小说一般指以微博的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

②微小说已成为微博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

③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④微小说选材精、结构巧、含义深,结局往往出人意料。⑤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与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并与读者讨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据《京华时报》诮息:17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要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重点文物修复工作办度,建议加强重点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认真研究做好皇城、天坛、朝阜大街、什刹海、香山、圆明园遗址、宣南文化区等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以及圆明园恢复重建的研究论证。

151年前,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并被付之一炬,戍为中国人内心永远的伤痛。时代几经变幻,大水法等劫后废墟依然矗立园中,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争论,从未停止。圆明园到底该不该重建?请简要阐述你对此问题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一位斯巴达人对他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孩子,你前进一步剑不是就长了吗?”

第三篇: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时间:2010-10-11

一、成绩分析数据

表一:高三各班成绩统计(微机室提供)

二、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的学习内容。同时兼顾了语文读本及本年级倡导的课外读书的《论语》和古诗词背诵40首中的部分背诵篇章。其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课本原文原段,现代文大阅读则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其它试题则兼顾了课内与课外。作文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

2.试题命制形式完全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七道大题21道小题。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小阅读(高考一般为科技问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现代文大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及表达、作文。分值的设置也基本上是按照高考试题的设置方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难度应该说适中。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认真学习、听课、作业,就一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数据分析结论:

从成绩分析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班学生第一大题语文基础知识得分率超过3/4,其中语音题、句子衔接题几乎全对,但病句题只有一半儿同学答对,成语题也有问题;第二大题现代文小阅读选材课内,但得分太低不足一半儿,第5、7题答对一半,第6题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答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得分率最高,9分的题得到8分,出错的主要是第9小题文言句式的辨认;第四大题的文言翻译77%的得分率,诗词鉴赏只拿到一半儿的分数,默写的得分达到9成;第五大题现代文大阅读得分很低,只得到不足1/3的分数,其中第15题几乎全军覆没,4分的题平均得分只有0.26分,第17题也只拿到8分中的3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和表达题得分也不高,超过3/5的准确率;第七大题作文均分46.9分,基本正常;全班总评98.6分,尚有近1/3的分数学生没有拿到。

(三)倾向性问题:

1.基础部分病句、成语等都是薄弱环节。

2.对课本的重视程度不够,换一个角度提问就会无所适从。

3.诗词鉴赏非常薄弱,鉴赏的能力要日积月累。

4.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向课外延伸拓展的能力相当不足,特别是艺术手法的鉴赏更待提高。

5.话题作文对主题的把握不准、材料不新颖、语言表达文采不足、书写不够整洁美观。

(四)下一步应对策略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基础部分的重心继续降低,强化基础,包括课下注释;多做基础小练习,多安排基础性的作业。

2.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重课本、课文的学习,认识语文课文的人文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开发课本、课文、读本的考评价值。强化语文高考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能力在课堂的主导意识。

3.诗词鉴赏从基础开始,重视诵读以及在诵读基础上的领悟,再循序渐进地开展鉴赏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结合诗词的特点,从积累诗歌的意象、解读意向、体会意境开始逐步强化。

4.以“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高一”为引导,激活学生读课文、读读本、读《论语》、读课外书籍的动因,指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有了阅读量的积累,文学素养、欣赏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要有意而为之,增强学生的迁移意识,联想想象、内外沟通、形成规范、注重运用。

5.作文训练是一个一直要强化的永恒的主题。加强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意识。作文训练坚持序列化、规范化,多练细评精讲。循序渐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加强课外练笔的落实、督促、检查,大作文与课外练笔、整篇作文与片段作文相互配合和补充。注重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和文采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应试作文。

附:本学科治跛名单(2班)

曹庆宝(88分,大小阅读几乎为零,作文、阅读理解能力亟待提高)、唐银(83分,大小阅读共得4分,几乎整个覆没,阅读理解训练要大大加强、作文)、孙孝国(84分,基础中的成语、病句,作文、阅读理解均是薄弱环节)

郭庆(82分,基础中的成语、病句,作文、阅读理解均是薄弱环节)、苏杰(88分,基础中的成语,作文、阅读理解都是薄弱环节)

第四篇: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A 卷

1.D(原文是“真正意义的马镫的普及”)2.D(“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错,原文不是层进式结构)3.B(“依此可定马镫最早产生于东吴”错,因为是“现在知道”的)4.B(滩姐的坚强,表现在招佬死后,依然拿起船篙,坚持行船)

5.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使内容更加紧凑、集中。②“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③借“我”的反应,侧面表现青浪滩的凶险。船过青浪滩时,“我”如“头晕目眩”“失声惊叫”。④“我”推动情节发展。因“我”去压船篙,最终导致意外发生。(答出三点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6.①船过险滩,恶浪退去,象征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勇敢应对人生险阻。②鸬鹚求神保佑,没能阻止厄运,说明命运应掌握在人自己手中,相信虚妄的神是愚蠢的。③过滩招佬意外遇难,但滩姐依然拿篙行船,表明人生总会遭遇意外苦难,但仍应坚忍前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7.C(“与考古、史前文化相关的遗产申报不是当务之急”错误)8.C、E(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A项逻辑错误,“并不直接挂钩”错,可可西里和鼓浪屿旅游热度的上涨数据表明了旅游热门和世界遗产有直接关系。B项曲解文意,从原文看,国家公园体系和国家森林体系并没有被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D 项范围缩小,除了“各国政府”,还有“公众”。)9.①国家管理,公益为先。将世界遗产资源的公益性服务放在首位,并进行国家层面的管理与限制。②根据价值,分类管理。对于保护价值高的,限制旅游;对于保护价值相对低的,让其更多承担旅游功能。③政企分开,明确职能。让政府与企业分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④区分性质,专业化管理。不同的文化遗产应根据性质加以管理保护,解决好工作中的交叉现象。(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0.B 11.A(“选拔”错误,应为“推荐”)12.B(“称病请求到地方任职”曲解文意)

13.(1)皇帝派遣宦官敦促召回。李德裕一向和传师交好,真诚、恳切地开导启发他,他始终不赴任。(敦召、素、开晓、谆切各1分,句意1分)

(2)他慎重使用刑法,每次审理裁决案件,召集幕僚评判,量刑轻重都符合才判决。(断狱、平处、乃、论决各1分,句意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沈传师,字子言。才智德行有余,能研究《春秋》,擅长书法,楷书有法度。年少时被杜佑器重。贞元末年,考取进士。当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于举荐士人,号称“权、许”。德舆在孟容面前称赞传师,孟容说:“他是我老朋友的孩子,为什么不来拜访我?”传师前往拜见,道歉说:“长辈教导我,如果考中,再劳烦您举荐,所以不敢进见。”孟容说:“像你这样的人才,可以让我急于求贤去见你,不能让你因为旧交来见我。”最终及第。德舆门生七十人,把他当成颜回那样的弟子来推重。又考取制科,被授予太子校书郎,凭鄠尉的身份担任直史馆,转任右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升任司门员外郎、知制诰。被召入翰林院担任学士,改任中书舍人。翰林院缺少承旨,按位次应由传师担任,穆宗想要当面任命,传师推辞说:“学士、院长参与天子机密谋议,其次是宰相,我自己知道一定无法胜任,希望管理一方之民,为陛下抚育培养他们。”于是称病出宫。皇帝派遣中使敦促召回。李德裕一向和传师交好,真诚、恳切地开导启发他,他始终不赴任。于是凭借本官兼任史职。不久出京担任湖南观察使。当时传师参与撰写《宪宗实录》,还没有完成,监修杜元颖趁机提出建议:“张说、令狐峘在地方官任上论定编次国史,现在史稿剩余的内容,请交给传师拿到任所完成。”皇帝下诏允许。宝历二年,入朝担任尚书右丞。又出京担任江西观察使,调任宣州。传师对官吏管理严明,官吏们不敢欺骗他。他慎重使用刑法,每次审理裁决案件,召集幕僚评判,量刑轻重都符合才判决。曾经选任邸吏尹伦,迟钝完不成任务,下属屡次上报替换他,传师说:“当初我离开长安时,告诫尹伦说‘可以少做事,但不能做不该做的事。’尹伦像这样就可以了。”所以任职期间以逊让谦恭闻名。入朝担任吏部侍郎,去世,年龄五十九岁,追赠尚书。传师性情平和纯正,不逐权利,历任两镇十年,没有私信书、钱财送入豪门贵族。起初被授予官职时,宰相想把姻亲私下托付他安排在幕府里,传师坚决拒绝说:“如果真这样,希望辞去所授官职。”治家不严厉,家人自然得到教化。兄弟子孙,家属无论亲近疏远,衣服饮食都一样。把钱财赠送给姻亲旧友,库房没有储蓄的钱财,家人只好卖掉宅子来安葬他。14.C D(C项“意境空明,心境闲适”错误,应为“意境凄寒,心境孤凉”;D项“政治黑暗的不满”无依据。)15.①想象。(1分)想象江南长满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1分)表达了对远离官场、隐逸山林的渴望。(1分)

②象征。(1分)用“捎云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1分)表现诗人对高尚志节的追求。(1分)

③夸张。(1分)“捎云竹”,拂云的竹子,(1分)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写出竹的修长。(1分)(答出两点即可)

16.(1)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2)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17.D(①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用在这里使用正确。②囊萤映雪,原是车胤小时家贫,用口袋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的故事。形容人勤学苦读。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可改为“冰雕玉砌”。③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过,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用在这里使用正确。④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用在这里使用正确。⑤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用在这里属适用对象误用,可改为“余音绕梁”。⑥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根据语境,与“大加赞赏”相矛盾。用在这里属感情色彩不当,可改为“津津乐道”)18.C(A句结构混乱,或说“选取了„„的素材”,或说“以„„为素材”。B句搭配不当,逻辑错误。“更换”与“浴缸、漱口杯等洗漱用具”不搭配,应改为“更换床单,清洁浴缸、漱口杯等洗漱用具”床单、清洁浴缸不属于洗漱用具。D句成分残缺,可在“感人至深”前加“他们的事迹”)

高三语文答案 第1页(共3页)19.B(A句忝列其中,谦辞,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属于谦敬不分,可改为“榜上有名”。C句绵薄之力,谦辞,用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说自己出力不多。属于谦敬不分,可将“尽绵薄之力”改为“不遗余力”或“竭尽全力”。D句责成,一般用于上级领导或上级机关指定下级单位或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办好某件事,可改为“提请”)

20.①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文学艺术是生活的镜子)②又是生活的主人

③无法摆脱生活对他的制约

21.②行业缺少法律规定,不一定给景区带来安全事故。③惊险刺激项目不一定会让游客不满意投诉增多。(答对一处得2分,答对两处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2.写作提示:

立意行文应围绕文化情感。

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联系,缺乏联系者原则上不纳入一类文评分。

B 卷

1.B(原文是“真正意义的马镫的普及”)2.C(“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错,原文不是层进式结构)3.A(“依此可定马镫最早产生于东吴”错,因为是“现在知道”的)

高三语文答案 第2页(共3页)

第五篇: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金川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集合,则()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且都有”的是()

A.

B.

C.

D.

3.“”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函数是偶函数,且,则()

A.2

B.3

C.4

D.5

5.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

B.平行

C.相交

D.不确定

6.函数的图象可能为()

A.

B.

C.

D.

7.已知,,则下列选项中是假命题的为()

A.

B.

C.

D.

8.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关于轴对称,则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A.

B.

C.

D.

9.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x的值,类似地的值为()

A.3

B.

C.6

D.

10.若将甲桶中的水缓慢注入空桶乙中,则后甲桶中剩余的水量符合衰减函数(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假设过后甲桶和乙桶的水量相等,再过后,甲桶中的水只有,则m的值为()

A.9

B.7

C.5

D.3

11.在三棱锥中,且为等边三角形,,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12.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是最小正周期为2的偶函数,且当时,若函数有3个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14.设函数,那么的值为________.

15.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

16.已知正方体有8个不同顶点,现任意选择其中4个不同顶点,然后将它们两两相连,可组成平面图形成空间几何体.在组成的空间几何体中,可以是下列空间几何体中的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②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③每个面都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函数(其中a为实数).

(1)若是的极值点,求函数的减区间;

(2)若在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18.(12分)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求;

(2)已知,边上的高,求的值.

19.(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及取最小值时取值的集合;

(2)若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且,求的值.

20.(12分)如图,已知为圆锥底面的直径,点在圆锥底面的圆周上,,是上一点,且平面平面.

(1)求证;

(2)求多面体的体积.

21.(12分)已知函数,(其中是常数).

(1)求过点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2)是否存在的实数,使得只有唯一的正数,当时,不等式恒成立,若这样的实数存在,试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如图,在极坐标系Ox中,过极点的直线l与以点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的一个交点为,曲线是劣弧,曲线是优弧.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设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点在曲线上,若,求的值.

23.(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

(1)解不等式;

(2)已知x,y实数满足,且的最大值为1,求a的值.

下载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定远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6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C (“富有抗争性”错,于文无据,原文为“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 2.D (A项“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

    曲靖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曲靖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案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C. 偷换主语,“向更高雅的艺术境界迈进”的是“南戏”,而不是“《琵......

    南阳市一中分校高三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南阳市一中分校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A(3分)A项,依据原文第一段,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文化现象,而不是所有的现象;B项,依据原文......

    昆明一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昆明一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自诩(xǔ) 蹩进(biã)弄堂(nîng)呱呱坠地(guā) B.神祇(qí) 伉俪(kàng ) 嫉......

    定远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经典实用)

    定远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一、指导思想 以高考改革趋势为指向,顺应高考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切实组织好高三语文教......

    2009届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卷

    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 2009届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卷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2008年3月第十一......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范文)

    语文参考答案 2013.3 1. C 2. A 3. B 4. C 5. C 6. A 7.铭 憧 睿 8.(1)悠然见南山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星汉灿烂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受任于败军之际 (6)似曾相识燕归来 (7)生于忧患(8)示例:安......

    中学秋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学秋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横线上。(2分)瑰丽多资七彩瀑,广袤无银鱼梁洲。2、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