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政治的复习靠智慧 讲究方法和技巧
在2012年考研政治复习不到60天的时间了,如何快速、高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紧靠记忆是无法达到的。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研究真题。真题是我们指路的方向灯,通过做真题,让我们知道、了解考研命题的方向和思路,找准复习方向,也就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但是需要大家记住的是,虽然今年的考研大纲在小处方面做了很多的调整,可重点永远是重点,每年的政治试卷中,都是必出的内容。对于真题中几年都重复出现的知识点,要牢固的掌握。
其次,关注热点。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多看报纸,掌握国内的重要时事内容,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等都必须重点关注,这些往往是客观题必出,主观题必备的材料内容。翻翻近2年的真题,你会发现,胡锦涛的重大讲话都是必出的内容,那么客观题的6分是可以轻松拿到的。
最后,巩固考点。考研政治大纲所考的知识点是560多个,要想在短时间全部掌握这些考点是不现实的想法,那么,我们就要通过真题和国内外的形势,对重点考点要加以巩固和掌握。特别是主观题,也就是材料分析题,要透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点来加以分析。在这里还要重申一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虽然在去年的考研试卷中就出现了“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但在2012年的考研政治复习中,也要作为重点内容必须掌握。也就是验证了,对于重点内容每年必须考,年年考。
第二篇:考研英语复习讲究技巧
2012考研英语复习讲究技巧
2012年02月28日 11:15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重视单词。
从第一天开始复习到考试的前一天,考试大纲词汇就应不离手,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考试大纲是命题专家出题的依据、基础,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视。背单词时,可以总结同义词、一词多义以及包含“高级”短语的句子,然后跟同桌的研友们对话,或者“厚颜无耻”地主动向他们“炫耀”,同时也坚持参加英语辩论活动,把自己最新积累的词句一一“亮”出,这样考生会感觉记得特别牢固。
二,日积月累。
作为一门语言,充满了繁琐与细节的,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是不太现实的,必须耐心地积累“量变”以求“质变”。海天考研认为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一天安排3个小时学英语,那么与其一鼓作气学3个小时倒不如改成上下午各1.5小时。持续学习、及时复习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以参照着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合理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遗忘率,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研读真题。
历年考研英语全真试题是了解考研水平的最快途径,也是熟悉命题规律的唯一途径。所以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阶段复习考研英语真题。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先用一周的时间做一套真题,做完后,对自己的错题先看一下怎么错的,错在哪里,能不能解决。剩下的时间要分析题型,也就是看这些题目是属于细节题、推理题,还是主旨大意题……当复习完十年的真题,海天考研建议考生放20天左右的时间,重新再做真题,分析自己的做题思路,考前一个月适当做些高质量的模拟题练练手。另外,海天考研要求考生真题至少看三遍。第一遍先做,做完之后归纳总结错题的原因。第二遍主要精读文章解决单词句子翻译。第三遍前两遍的内容都要看。
四,增加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在考研英语复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成绩有很大作用,海天考研建议大家订一份《英语世界》杂志,阅读上面的文章,也会有不少收获。如果有条件,看看自己学校图书馆是否有这本书,有的话坚持看,肯定会有收获的!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2013的考研同学有所帮助,另外,大家在学习英语学习方法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第三篇:考研专业课复习技巧与方法
考研专业课复习技巧与方法
我去年的考研成绩还不错,尤其是专业课方面,成绩超出了我的预想,我想这是因为我的复习策略和方法都比较科学的原因,所以在这里,把自己的一些经验记录下来,希望对以后复习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首先是应有针对性。有些考生想通过自己的独到见解获得成功,这种想法部分正确。虽说研究生考试并不十分强调答案标准唯一,但这毕竟是考试,有一个评估的标准,这就是指定教材所提的观点和看法。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一定不要想当然地找别的教材代替。平时也应注意导师或本专业指定教材编著者的最新学术观点。
其次,要遵循广度、深度全面兼顾的原则。虽说研考试题的重要特点是琐碎,同时没有深度,表面的知识就可应付很大一部分,但仍需要适当做一些理论分析,应参考往届试卷上的论述题来看自己如何能系统、逻辑地回答。特别是在对专业课的复习中,可为自己在每一章设计个题目笼罩全章或数章内容,训练答题的逻辑性与条理性,但组织答案时以不超出教材为准。
其三,要讲究科学高效的原则。毕竟,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要时刻注意高效率地进行。我在当年考研时复习时间只用了三个半月。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我采用“网络式”复习法,去对付研考要求的细碎、全面,即采用编、章、节、标题、要点五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最后做到脱离课本时只看大的编,以编想章,以章想节,以节想标题,以标题想要点。
在进行文科专业课复习的时候,我用的方法是由点带面、以点到面。所谓“由点带面”,就是研究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知识点、光看一本书上是怎么讲的,而是抓住一个问题,就要将它搞深,搞透,要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广泛地阅读、广泛地占有材料,并相互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取优淘劣。“由点带面”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以点到面”。仅仅零散地掌握一点材料是不行的,要真正把专业课学好,更需要的是把分离的知识点联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大到整个学科的系统,小到每个问题的系统。每个系统应包含:这个系统中包含哪些知识点?哪一点是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中的各知识点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构成平衡的等问题。将知识点系统化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可以将问题掌握得比较全面;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研究可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从全方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说一点现实问题。每个学校(针对文科而言)可能采用不同的学习材料,采纳不同的学术观点,因而在复习和答题中,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尽可能了解得深一些,多一些,倾向性强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在考试批卷中吃亏。
在专业课复习中,资料的搜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去找复习资料的话,有哪些复习资料和我们的学习有关,对于跨学校、跨专业来说,第一,专业课的参考书,这是首当其冲的,这些课是在目标学校可以找到相应的专业课的目录、专业课的书。但是,对于很多名校来说,很多的院系现在逐渐的趋向的是你考核综合背景知识和以前的知识结构,在招生简章上面,专业课的简章是不开设出来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搞定专业书有两种渠道:第一,你可以把你想要报考的专业在全国同等梯队的学校去查,把同一梯度、不同学校的所开设的专业,你查以后,发现这个学科最基本的教材就那么几本,这些学校反反复复考的就是这些学科最基础的教材。如果报考学校的某一个专业不开设这个参考书的话,你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能够缩小范围圈。
第二,在搜寻过程当中,在所看不同的书,以及他的作者、出版社和所关注学校的什么关联度。如果是比较有名气的人,那么虽然有一些学校开了、有一些学校没有开,这些专业课的书也需要你额外的看。
第三,到你目标的专业问你未来的师兄、师姐,最好问一下研
一、研
二、研三,最好不要问一个人的,最好问两个人,因为一个人的信息是不全面的,问他们所报考之前相应看见专业课的准备,对我们这些考生都有一些借鉴的意义,这两条途径可以把专业课的参考书基本界定。
专业课的试题对我们跨专业、跨学校的同学来说非常的重要,为什么要看专业课的试题,大家都知道任何一种考试都追寻考试的规则,考试的规则无法几方面:
第一,考什么东西?谁来考?考谁?怎么考?那么涉及到专业课的试题,你会发现涵盖了几方面的信息:总体这个学科最基本的一些内容,这个涵盖到了。相应的一些题型也涵盖到。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院校不提供专业的参考书也不提供专业课试题,我们获取专业课试题的方式,还是你刚才讲的逐步缩小范围圈,第一种方式进行对比,把不同的学校同一梯度的试题下载下来。
第二,找师兄、师姐,如果这个学校不提供参考试题的话,师兄、师姐手中有好几年的专业试题,他们的手里也许不会那么全,这个师兄有一份,那个师姐有一份,汇总起来就会很全。进行对比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些问题会反反复复的考,那个学校考了后年还会考,对这些反反复复考的东西,就是这个学科最基本的东西,需要掌握。在你所报考的学校的BBS上面观察,常常有些热心人,考试以后就会把专业的试题挂在BBS上面。
第三,相应学科的笔记。这个笔记怎么来?也是两个途径:第一,直接查一下你所报考专业的有哪些老师所开设的课程,如果开设的课程和你的专业很相关的话,甚至名字一模一样的话,他所上的课是大四学生的课、研一学生的课,这两个阶段的课是比较重要的,你去旁听他的课,旁听他的课一般来讲,对于北大研究生阶段,他们会把相应的课程的ppt,要么放在相应的MT上面,如果研究生少的话,都会有一个公共信箱,这个时候把信箱登录一下,可以找到一个专业课的内容。
当然以上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一些考研辅导班获取,比如我知道海文考研的辅导就很好,资料很全面。可以给你节省很多的时间和麻烦。
最后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1.非统考科目一般没有考试大纲,但是招生单位一般都指定了复习参考书,应当按的如生单位指定的复习参考书进行复习,切不可盲目复习。如果招生单位没有指定复习参考书,应设法了解一下该招生单位本科生学习这门课时使用的教材,依据该教材进行复习。
2.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全面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及专业杂志中整理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分析历届试题,发现其规律,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会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还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尽可能了解得深一些,多一些,倾向性强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在考试批卷中吃亏。因此在考前要多注意搜集一些有关报考学校的教材、著述、文章,这对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十分重要。
第四篇:考研数学复习方法和技巧篇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和技巧篇
在考研的大军中,总有那么多的考研学生为数学发愁,而以往的考研结果,又告诉我们不能忽视数学。那么在决定考研后,应该如何开始数学的复习任务呢?下面的一些建议也许会让2012的考研学生有所收获。
首先,还是建议考生要“早”,早准备、早计划、早复习。数学需要一定时间的理解、消化和训练,所以还是要早下手、早准备。一般情况下,考生应该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个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把课本中的定理、概念等内容过一遍,重点在打基础。这一时期考生可以选择辅导班,或者也可以在暑期上辅导班。但从暑期或者秋季开始,考生就要根据参考书展开全面、系统的复习了。
大纲出来后,考生一定要把大纲吃透,考研数学试题很少出现超纲现象,所以考生把全部基本概念、原理搞清楚了,也就意味着押中全部考题。在复习过程中,考研建议考生针对大纲和教材具体研究,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演绎科学,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教材和辅导资料的选择上,考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根据所报专业的不同,数学统一考试试卷分为数
一、数
二、数三和数四,因此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在选择辅导书时,考生一定要注意看这本书是否涵盖了考试大纲,是否系统整理出并点出了考生重点,设置了各层次、各类型的题型,对方法和技巧有没有专门的训练和讲解。最后,考研数学的复习要在重视基础上多练习。基础在复习之初就是考生复习的重点,必须扎实。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求考生在复习之初,以课本上的习题为练习重点,到后期,考生最好选择历年真题作为自己练习的重点。通过历年真题的练习,有助于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套路和经验。考研数学的全部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会真正理解和巩固。做题时特别要强调分析研究题目和解题思路。数学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明显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在考研数学复习过程中,考研学生还要注意思维上的训练。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逆向思维、抽象思维、和定向思维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理解和总结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有意识的提高自己思维的灵活性。要争取一题多种解法,即概念要相通,在自我训练过程中多思考,灵活运用概念原理。
在庞大的考研军队中,想要脱颖而出,不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很艰难,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心也不可能,所以希望2012的考研学生可以在精神上多鼓励自己,在能力上多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2012考研大军中的佼佼者。
第五篇:考研政治复习
一、自我介绍
本人,11年毕业于某普通二本院校,理工科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讨厌文科的东西,很尊重文科的朋友。工作满一年后辞职考研,2014年考研政治89分(客观49+主观40)。
二、复习经历
备注:文中所涉及书名、人名仅与本人复习经历有关,并不完全代表个人观点。准备阶段
时间:4月至9月
任务:只要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因为这两门科目相对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需要在这个阶段消化,为接下来的复习打好基础。
时间:9月上旬考试大纲出版后的一两天(政治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个点才开始复习)。
任务:清楚考研政治究竟考什么,怎么考即考试涉及哪些科目,各科目所占比重及相应考试形式。
用书:考试大纲+大纲解析(红宝书)。
具体经历:
1)考试大纲出版后第一时间我购买了考试大纲和大纲解析(红宝书),恰逢辅导机构到学校解读新大纲,我花了两个小时去听了一堂考研政治导论课。
(1)清楚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主要包括考试涉及科目、各科目所占比重及相应考查形式(如形策只考客观题,当代只考主观题)以及各科目命题的大致题号。
(2)重点标记了新大纲的变化情况(往往大纲变化的地方会是命题的重点)。
(3)对政治的考查目标、命题趋势及重点热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会公布新大纲所做变化,要想做到精确掌握新大纲变化情况,必须亲自动手找,于是我从网上又下载了份变化的总结,前后做了对比,还真有遗漏的地方。
3)另外,现在网络发达,身边谁都有考过研的师兄师姐,有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第一轮
时间:9月上旬到10月上旬
任务:对政治考点有个宏观的把握。
用书:考试大纲+大纲解析(红宝书)
具体经历:
备注:关于上辅导班,对于我们的复习是否会有帮助,我想这个因人而异,有利有弊,有朋友因上辅导班考高分,有朋友远离辅导班比上辅导班的朋友考的还好,我认为关键还是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
1)正式复习前我把这几年来历年真题客观题部分认真做了一遍,主要是了解下命题人的命题逻辑,然后在复习时会更有针对性(据说有人不复习就可以做30多分,我好像只做了19分,说明我的基础并不好)。
2)按照复习计划,对着大纲读红宝书,每天约20面。
(1)因为之前有听说什么手机政治题库的,不知道怎么样,我下载了,免费的,还不错。
(2)看红宝书前我先浏览了一遍目录,总揽了这个学科的框架、特点、重点。
(3)重点还是按自己计划对着大纲看红宝书,我计划一个月内看完第一遍,大概每天花一个多小时零碎时间(饭前饭后睡前或其他科目复习累的时候)看20几面,目录代表这个科目或章节的知识体系,各级目录(各章节及内部标题)一般都是按照某个逻辑(如毛邓
三、史纲是按时间历史发展顺序)编排的,我看的很认真,每开始新的一章或结束一章我都会把该章的标题过一遍,红宝书看完第一遍时我就能将红宝书目录回忆个差不多了。
(4)大家看书的习惯可能不一样,有人不愿意在书上画,我看书的时候都是把自己觉地重要的地方用笔画出来了,以后会着重看,复习到最后我就只去看自己画过的地方。
3)看完第一遍红宝书我又把那些真题客观题部分认真做了一遍,再做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题还是模棱两可,结果还是做错了不少,人人都会遗忘,这再正常不过。重要的是我发现做错的几乎都是第一次就做错的(错题很重要,或是遗忘,或是未能理解、或是思维定式所致),甚至自己以前对某些题的理解都是错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题命的好细,当然也有些题就是红宝书原文(据说纯识记题每年都会占20分左右),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巩固自己复习过的知识,做到每一轮复习都要有所收获。
4)至于红宝书哪地方不需要看,我是全看过,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红宝书上没有)以及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这部分只是为了保证政治学科的整体性,主要是结合时政出主观题,只有个别点重要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我看的最少,全当课外阅读了。另外,第一遍看完几乎也没记住什么,要想把红宝书里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不看它三四遍是很难做到的。3.第二轮
时间: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报名现场确认)
任务:精读红宝书。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
具体经历:
1)每天早晨、午休前或晚睡前我会拿出个把小时做下手机题库里的题,主要是做近期复习过的章节,做错的我就返回红宝书中找到原理或原句,用笔标出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的符号做标记。
2)总结红宝书与习题。这过程就是再看一遍红宝书的过程,同时再将习题集中的错题难题回顾一遍,基本上也就可以明白有些知识点会怎么出题了。
3)复习时政。时政书内容都不多,看与练并重,两三遍即可。
5.第三轮
时间:11月中旬到12中旬 任务:把考点详细背一遍,开始做模拟题。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模拟题(《肖秀荣最后5套题》+《任汝芬序列二》+《任汝芬序列三》时政部分及知识框架
具体经历:
1)开始做题前我大概统计了各章节题目的数量,分配了每天的任务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序。
2)一边背红宝书中自己标记过的知识点,一边做模拟题。
(1)虽然背一遍会花较长时间,而且背了也会忘,但我相信背一遍效果胜过读好几遍,印象会深的多,也没什么好方法,就是对着任三的知识框架,从第一章一直背到最后,但只背自己标记过的知识点。
(2)隔段时间我会做一套模拟题,红宝书没背完前这个阶段我共做了《序二》(主要是热身)
和《肖5》前三套(模拟考试),因为政治考场时间充裕,我也只系统模拟过一次,主要还是做客观题,主观题也就想下思路稍微列个纲,做时感觉还好,事实上对完答案我做的并不好,平均分只有30(就是说有的都没做到30)。
(3)我记得那时做完《肖5》第二套题,自我感觉还不错,没对答案前我甚至认为不会全做对了吧,对完答案我很绝望,只做了25分,这个时候我停止了做题,进行了反思,找了很多原因(例如做的太快,知识点记的不牢固,红宝书还没背完还有马虎等等),也去找一些朋友取经(有朋友劝我去做真题,在2014年最后一天我买了本任汝芬的《例年真题解析》,本想做几套选择题的,后来时间不允许就没做,但用了主观题部分)。
3)开始复习时政。
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三,任汝芬先生总结的时政材料应该算是比较全的,我先当阅读材料认真读了一遍,觉地会出题的地方做了标记,开始做后边的题会不断回归前面的材料,但不会标上答案,反复做了好几遍,直到觉地几乎都能做对的时候才开始标答案,把选错的和热点题目标出来作为后面复习的重点,模拟题中的时政题也都会回归到时政材料(复习时有些点百分百不会出题,可以直接咔掉,复习到后面要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政治考试最重要的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能扬我国威体现和谐的点才是重点)。
4)总结模拟题。
(1)模拟题中红宝书上没有的知识点一律咔掉。
(2)模拟题上客观题部分凡是红宝书上能找到的,我都会找到相应考点并将该页上方折个小角,并在小角上用几个字标明考点,时政部分我也会总结到《任三》中。
(3)总结模拟题的同时,红宝书也背完了一遍,这时候已经跃跃欲试,很想再做一套模拟题来证明下自己。
6.第四轮
时间:12中旬至元旦
任务:继续做+总结模拟题及背大题。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肖秀荣最后5套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例年真题解析》 具体经历:
1)主动请求和一个文科的朋友一起做了两套模拟题(《肖5》后两套,每套都做了35分),对答案前先讨论彼此选择的依据,文理科朋友的思维可以优势互补,如果能取长补短,收获将很大。
2)对于《任四》大概做了下,差不多每套也能做到35分,继续认真在红宝书上总结模拟题上出现的考点,我总结的很细,会把类似的点也作为重点。
3)这个时间自己心里开始有些紧张,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我就在自习室外背模拟题中主观题,模拟题中《肖5》当的重点,其他有选择的背的,重要的点背了不止一遍,到时你会发现很多材料上的命题点都是重的。
4)总结主观题以及答题方法。
(1)总结了《例年真题解析》中近五年(10年起考研政治有重大调整)主观题考点,发现哲学里有几个点是反复命题的,其他基本上是三年不重题,考题未必就一定是当年的大热点,但是当年开的X届X中全会必是重点,能出题的重点热点就那些,复习材料上基本上都全了。
(2)关于如何答题,首先必须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主要就是三步走,先答是什么,再把相关理论阐述一遍,再把理论结合材料阐述一遍。
(3)政治答题时间充足,客观题一定要慢下来,千万别马虎,多选一定要选全它,主观题一定要字迹清楚,条理清晰,多多益善,另外答主观题前一定要先总揽一下答题纸,别把题答错地方。
7.最后一轮
时间:元旦至考前
任务:最后过一遍自己的笔记(红宝书+主观题总结)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自己总结。
具体经历:
1)把红宝书折角的页中标记过的知识点过最后一遍,再过最后一遍时政,按计划推进考试前完成即可。
2)把自己总结的大题过了一遍,主要也就是些重点热点。
3)最后一轮是在考前***上结束的,此时主要是为了保证复习的完整性,求个心安,避免心慌。
三、个人总结
政治及格容易高分难,红宝书绝对是重中之重(命题参考书),我所认识的朋友没看红宝书的成绩大多集中在70分以下,用红宝书的几乎都是70分以上,政治是考研中最简单而且最容易拿分的,付出回报率绝对最大。政治复习能立竿见影,无需花太多时间,从开始复习每天平均2小时足矣,但最后冲刺的20天,多给政治点时间绝对效果最好,且收益最大,没什么捷径,主要就是理解背总结再背。
1.心态
事实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难,难的是你真的就做到了,一路上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关键,可以用目标激励自己前进,但不要老想着目标,相信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考研人需要鼓励,至少你要做自己的拉拉队长,鼓励自己直捣黄龙,一定也要相信自己复习什么必然会考什么。
2.计划
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每月每周每天完成什么,每天每周每月又完成了什么,我是都有记录,清清楚楚,这样能把握复习进度,复习效率也高。
3.方法
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有几个观点很认同,一定要静下心来,否则三更起五更眠也是浮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要神经一直绷的太紧,那样效率未必就高;多与同学交流,要知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4.答题技巧
可以借鉴别人的(网上很多),但一定要自己总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用书
红宝书(教材)+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肖秀荣最后5套题(模拟题)+任汝芬序列四(模拟题)+例年真题解析。
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就行,完全没必要买这么多书,有些可以复印(我尊重版权更支持盗版,强烈谴责教育部考试中心及高教出版社借垄断抬高书价)。
6.笔
复习时建议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笔(我当时有黑、蓝、红、绿四种+铅笔),彩色的笔会更醒目,可以用来区分考点的重要性以及复习轮次等等。
7.知识体系
再强调下目录的重要性,一定要对整个学科有个清楚的知识框架,既能帮助理解整个学科,又能有效提高记忆。
8.文理并茂
发挥理科生的优点,学习文科生的长处,一般说来理科生理性,思维缜密,逻辑感强,对数字敏感(每个考点几点一般对应多选几个选项的),文科生感性,想象力丰富,感知能力强,题感好,政治属文科,希望理科生不要以数理化固有逻辑去学习政治,政治是一门相对呆板的学科,更多时候需要去感知而非推敲。
9.网络
考研复习时能多利用网络就多利用网络,现在网络又如此发达,利用网络搜集有用信息也是必须的,比如可以隔三差五逛逛考研教育网论坛等。另外,考研教育网推出了手机看课,挺不错的,零碎时间拿出来看课、复习,挺好的,推荐给大家。
10.关于2014年真题
1)相信复习什么背什么就考什么,事实上也是这样,考场上你会发现你什么都复习到了,失分原因主要就是不扎实。
2)常识,这需要日常积累。(如14年客观题6)
3)不要以答案推答案,答案没有规定的,即没有说三个紧挨的题号就一定不能同选A(如14年9、10、11)或AB等,有同学总结说16个单选,4A4B4C4D(基本如此),做完发现自己不符合这个规则,受此唆使去修改选项,一般事倍功半。
4)考点中红宝书上有几点就是几个选项(如14年客观题18、29),所以复习时理清某个知识点包括几个小点很重要,知道了几个选项再去选就容易多了,红宝书上没有提到的一般不是答案。
5)出标准答案前网上热议的客观题6、18、21、26,只有14题我没见过(我只错了这道),红宝书上没有,教材中有,标准答案出来前网上出的答案都是浮云,考研结束前一定不要手贱去对答案。
五、附录(适合所有学科)
以下是我一个同学听一位神经学方面的牛老师讲座时做的笔记附加些个人体会,希望能对朋友们复习有所帮助。
1.14岁以前多是机械记忆,有天才和蠢才之分,14岁以后由机械记忆转变为情景记忆,无天才蠢才之分。
2.好的记忆需要联想记忆,使记忆形成新的神经回路,若此回路与已知的记忆相联系,则更不易被遗忘,记忆犹如一条条道路,条条大道通罗马,便刻骨铭心,信手拈来。
3.动用各种感觉记忆,眼睛、嘴巴、耳朵甚至更多肢体动作(那样不容易走神)并用。
4.把记住的东西讲给别人听,讲的过程中你会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另外学习还要经得起拷问,设想站在三尺讲台台下那么多学生在等着问问题呢,读书求甚解,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5.保证足够的短暂的睡眠,6-7小时最佳,睡眠不仅是为了休息,还是给记忆的储存的时间,这和吃完饭要静下来给胃肠点时间消化一个道理(建议午休)。
6.所学的东西必须在一个月内有效复习一次,两周内温习效果最好,这个也因人而异。
7.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减少紧张焦虑的状态,但应该适当紧张,保证有足够的活跃的脑细胞在线。
8.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9.读书要有朋友,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一但达到瓶颈,就很难突破。
10.好记性不烂笔头,善于把自己总结的知识写下来。
最后祝福所有考研的朋友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