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解读黑暗经典法则
我解读黑暗,却在阳光下被黑暗伤的体无完肤。
—题记
引子
走进羽涵的房间,已是一年之后了,我表面平静内心依然纠结,一年的暗恋,任谁也不会那么快释然,涅璨在我身后感叹着:“去年来时,比现在干净好些呢,哎,羽涵好像变了,他原来很爱干净呢,想不通…..对了,慕慕,你先洗澡,洗完澡睡会,你太累了,我来给他收房子,这个男人,有好多脏衣服,全都要洗..”“不用了,我没多瞌睡,我帮你收吧!”我语气冰冷,透着无力感,一路回来让我几近虚脱,看着眼前的女人,反感如潮水般一波一波涌向心间,我已经没有心力去压制了,路上的压制耗了我太多的力气,对她这个态度已是极限,泪水随时会决堤,罢了,毕竟寄人篱下。
<1>
两年前,我高考失败,最终选择了复读,为了避免我“触景伤情”,父母为我另寻了一所学校学习,想让我一切从头开始,这份情,在父母卑微的杵在老师面前时,狠狠地伤到了我,我愤恨的瞪着那个眼睛像得了白内障的老师,心里尽是绝望,逃,是我来之前唯一的愿望,如今,更是深刻。但,我必须留下来,我亦分不清是赌气还是为了日渐苍老的他们,我不想再伤害他们了,因为我同样深爱着。
认识涅璨成为必然,她的张扬,她对自由的狂热追求深深的吸引着我,相较于她,我更珍惜这份“患难”感情。我对她倾尽我的一切,只希望能永久的保持着这份情,她对我亦不错,但仅是不错,“慕慕,看到那边的那个男生了吗?他在追我,哎,可惜,他太小,是应届生。”我耐心地听她说她的爱慕者们,然后用仰慕的眼神看着她….很久之后,我不得不用“下贱”这个词来骂自己,心里才能好受一点,曾经的我,为什么会努力的讨好她,喜欢她的一切,容忍她的黑暗,归根究底,年少的虚荣就是答案。
许多东西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包括这犹如奴仆关系的朋友关系,时间是神奇的,它能掩埋一切,也能昭示一切,是啊,这只是时间问题。
<2>
我洗澡出来,就看见涅璨在羽的柜子里翻找着,她停下,看着我,“慕慕,你一定饿了,等会出去吃饭,吃完饭,羽还有一堆衣服要洗,晚上他和齐飞还要回来吃饭呢,我们要做饭…”“等一下,齐飞是谁?”“啊~!你还不了解嘛!就是羽的男朋友啊..”
不知过了多久,我依然感觉自己每个动作都慢半拍,大脑像一台锈掉的机器,为什么,一年了,难道他还是如此吗?跳动的心开始不断的冒出黑血,柔软的部分开始变得僵硬,呈现出恶心的畸形…她的声音不断的从耳畔划过,貌似不在意地听着,却句句入心。
“嗯…..慕慕,你不会瞧不起羽吧?”
“不会,只要他过的好就好啊,再说,我又不反对这种关系,他去年不就开始了吗?” “是啊,那个圈子里很乱,关系也很不稳定…….”
“好了,别说了,吃饭吧!”我有些不耐地打断她,她不满的看我一眼,最近我总是懒得听她把话说完,沉默的分子充斥在我们之间,我连“打破它”这个微小的动作都不屑去做了,每次都是我去让步,去妥协,倦了。
<3>
再次高考结束,我如释重负,这一年,什么都经历过了,已经忘记了什么叫累,忘记了什么叫委屈,忘记了什么叫耻辱,深深铭记的只有那张脸,我曾经以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她,傻没有错,但,我却单纯的可笑…
我走进了涅璨的生活,希望了解她的一切,并不知疲倦的这样做了,我开心的接受她的各色朋友,包括她的两个死党:小三和羽涵。
见到小三,我震惊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少年,精致的五官,瓷白的皮肤,一抹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奇异的混合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小三温和的看着我笑,我紧紧捏着涅璨的手,一脸傻相,涅璨和羽涵乐成了一团。那时的羽涵是多么干净美好的男孩子,我总是喜欢看他被涅璨和小三调侃到无语时红着脸抓头的样子,喜欢他阻止涅璨和小三向我灌输不良思想时的样子,喜欢看他一本正经跟我说话的样子,即使他并不知道,但,我喜欢上了他。
我曾一度认为,幸福终于眷顾了我,可是局势的迅速扭转让我措手不及,我被残忍的推向深渊,连出声的权利都不给我,我在黑暗中嗅到血腥味,那么浓,那么浓…..我在不断的追逐着,前面只是一片空白,到底想要什么?一个声音不断的询问,从梦中苏醒,头痛,让眼睛慢慢适应黑暗,慌乱随之袭来,这是哪里?这时,一双手紧紧搂住了我,“慕慕,怎么样?还难受吗?”她的声音给了我安定,我的眼睛瞬间湿润,一股暖流从心间滑过,我伸出手,紧紧的回抱住她,感觉她不自然的僵住了,随后推开我,“慕慕,睡吧,你一定累坏了,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交代?大脑开始高速运转,昨晚我怎么了,唯一的记忆停在小三模糊的笑容上,久久不能向前,我?那个是我吗?
眼泪慢慢落下,我再度跌入黑暗中。
<4>
羽涵带着齐飞回来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男人占据了我整个视线,肥壮的身躯,憨憨的面容,与年龄不符的略带羞涩的眼神,这种感觉….空白之后有双手狠狠扼住了我的脖子,一点点将我带入黑暗,“慕慕,慕慕…王慕?”涅璨不耐的用手在我面前挥着,回过头,尴尬的对着已经一脸不悦的羽涵和努力抑制嘴角抽搐的齐飞痴痴一笑,身体飞快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哈哈,你们好晚啊,我们等了好久,快坐,终于可以吃饭了…哈哈”羽涵瞥了我一眼,然后拉着齐飞坐下,撒娇得说道:“我们家齐飞可是百忙之中抽空的,是不是?宝贝?”我呆呆地看着他们,心中的某个部分血咕噜咕噜的流出,毫无预兆。
其实,在他们的世界里,我永远是一个自作聪明的傻瓜,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笑料,所以他们允许我的存在,我犹如一个戏子,在轻蔑的笑声中,努力地唱着,直到什么都失去了….依旧麻木的唱着,我开始羡慕玩偶,因为,它不知道什么叫羞耻….可,我知道……
齐飞有些尴尬的看看我们,却无意推开羽涵的手,目光不知该落到何处,随处乱飘,无意间,我看见涅璨唇边淡淡的笑意,带着些许得意的气息,什么时候事情开始变质?什么时候有些地方早已千疮百孔?
<5>
“为什么?”黑暗中,我无力的问她,难熬的沉默,几乎可以感觉到空气拂过皮肤,吹起汗毛,“如果,如果你是爱我的,就别问为什么,”她淡淡的说道,我努力抑制住眼泪的下落,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可是,还是止不住的哽咽了,我紧紧抱着自己,压制住越来越剧烈的抽搐声,“你,你不是要给我一个交代吗?是什么?交代呢?难,难道…..恩…..这就是交代?”又是沉默,我遁入黑暗中,再也听不见任何语言,对我来说,都是假的,都是黑洞,任何一局都会将我吸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在刺眼的光亮中醒来,是涅璨的家,眼睛干涩疼痛,我缓缓地挪到镜子旁,眼睛已
经肿成了一条缝,像两个蚕蛹伏在脸上,没有努力去想昨晚的事,我是个胆小的人,害怕受伤,宁愿相信什么都没发生…..“醒了”不知什么时候涅璨已经站在我身后,“来吃早饭吧,我买了许多你爱吃的,来吧”她平静的看着我的脸,仿佛我的脸与昨日并无区别,我的心一点点的碎成千万片,她是残忍的,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无视痛苦,轻视痛苦,厌恶痛苦。
我没有再提那件事,因为记忆在某一点停滞不前,记忆也许不是真的呢?
宁静的下午,涅璨独自坐在小时候与小三嬉闹玩耍的小区,初夏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小时候,涅璨是典型的婴儿肥,整个人像个大肉丸子,小朋友们都不愿跟她玩,只有他,笑嘻嘻的,轻轻拉起她的手,阳光洒在他的小脸上,那么柔和,在涅璨的心中,小三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小孩,一个天使,直到,天使自己折掉了双翼,依然是那张笑脸,笑脸之下却是腐烂的血肉,是他,把她从一个纯洁的世界带入魅惑的深渊,让她成为一个连自己都唾弃的人。一个影子与涅璨的影子重合,形态诡异,“来了…”涅璨依然低着头,嘴角微微翘起,“三,你可满意?”沉默,她仿佛听得到身体里血液沸腾的声音,“呵呵…很好啊”不以为然的口气,小三在涅璨旁边的秋千上坐下,两个人依然像小时候那样,来来回回的荡着,小三伸出手,十指相交,柔软的手指在涅璨的手背轻划,“为什么是她?”涅璨抬起头,直直的盯着小三,试图将他看透,褐色的琉璃眸,深深的,带着些许疲倦,他转过头不再看她,目光定在树木投下的斑斓中,“因为,她纯净的像曾经的你….”
整个世界只剩下风刮过树林的声音…..<6>
送走了齐飞,我把自己甩进柔软的沙发中,思绪混乱,涅璨搬出电脑,默默地打着字,几分钟之后,她点了根烟,我伸出手,想要拿一根,却被羽涵打落,我愣愣的望着他,“你明天就走吧,”冰冷的语气,让我浑身一颤,“为什么?”说完我就想抽自己,“恩,我知道了,那….涅璨你走吗?”抬起头对上涅璨明亮的双眼,一丝动容一闪而过,然后慢慢被雾气包围,“我不想那么早走,涵,你这是什么态度?”羽涵微愣了片刻,口气开始缓和“慕慕,刚才…….对不住了.”这段突来的对话,让我久久无法回神,一股无名的悲哀袭来。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当天空中最后一抹绛红隐去,整个公寓陷入黑暗之中,没有开灯,我们三个并排躺在大床上,羽涵向涅璨讲述着他和齐飞之间的故事,我一边听着一边忍耐着胃的叫喧,我承认,我有些嫉妒,但,更多的是恶心,古怪刺鼻的味道不断的涌入鼻腔,他们处理某些事情的油腻床单正紧密的贴着我的身体,感觉自己好肮脏,身体已经被染上了那恶臭的液体,心灵已经开始腐烂,想要离开这里,强烈的渴望,我甚至感受到身体正在被无数的小虫啃咬,渐渐忘记了疼痛,渐渐疲倦了,在迷迷糊糊中,我听到耳边一声叹息,凄凉的悠长的…..一双手从身后环住我,紧紧地,我安静的呆在她怀里,对我来说,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倦了。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形成一道明亮的光区,我终于闭上了双眼,沉沉的睡去,一夜,久久无法入睡,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年前的我,经常一个人枯坐到天明,不敢闭眼,直到黎明的到来,才疲倦的睡下,后来,出去上学,新的朋友让我不再害怕黑暗,可以香甜的睡去。现在,即使我已经有足够的准备,噩梦的再次降临,也让我筋疲力尽,在恐惧和疲倦中,我忘记了挣扎。
“慕慕,慕慕….”在黑暗中我听到了羽涵的声音,我追随着声源,寻找着,看到光亮了,那声音变得更急切更响亮,我不顾一切的扑向光源….睁开眼,羽涵坐在我旁边,定定的看着我,我尴尬的揉揉了双眼,缓缓坐起来,“慕慕,你是不是特别瞧不起我?”悲伤触不及防的溢出,我狠狠地攥住衣角,艰难的吸了口气,猛的抬起头“我何时说过,我瞧不起你,是你一直看不上我,真正卑微的是我,你有什么权利
不断的伤害我?”,泪,那么咸…..羽涵就那么一直看着我,很久没有说一句话,眼里早已风起云涌。
<7>
许多单纯的想法,总是被无语地翻新,最后以绝望的方式结束。
过了许久,脸上的眼泪已经风干,像两条胶条粘在脸部,我慢慢地站起身,没有任何前兆,他如一头凶猛的野兽扑了过来,我在一片空白中,如一个玩偶被随意地处置,一切都结束了,我蜷缩在床角,眼神空洞的望着凌乱的地面,他临走前的话,如一把利剑,在心间肆意穿梭“你既然那么喜欢勾引人,那我就如你愿,呵呵,正好,我和小三是哥们,许多东西可以共享的….”
我走进客厅,看见涅璨一个人站在窗边,和煦的阳光照着她,看起来那么美好,我在她身边站定,点燃了一支烟,目光移向窗外,聚焦在一点上,“为什么?”我轻声问道,她的目光在我脸上久久停驻,随后转向窗外,“为什么?”我再度发问,声音轻的像一缕烟,迅速被隐没,“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告诉羽涵?我们的约定呢?呵呵,一直以来,我都在当白痴,明知被你玩弄,却装作不知道,一再退让,终于被你打造成一个惟命是从只会傻笑的傻瓜,可是,我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你应该比谁都清楚….呵呵…”我的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微笑,继续说下去,仿佛我们又回到了曾今,两个朋友亲密地聊着天,“你可知道我一直都很羡慕你,你拥有许多我想得却永远都得不到的东西,可你却亲手毁了他,你如此精心的安排这一切,不就是为了找回你的曾经吗?你找到了吗?哈哈哈”我紧紧的环抱住自己,慢慢的退到墙角,蹲了下来,眼睛死死地盯住她,她的手不住的颤抖,眼神开始变得凌厉,她冲了过来,一把抓起我的头发,将我狠狠地往墙上撞去,模糊中,我又回到了曾经,在温暖的阳光下,四个人幸福地微笑着….如此的动人…
(8)后记
我安静的坐在阳光下,头脑中是白茫茫的一片,我知道,不是不能想起,是不愿想起…..
第二篇:慈善法解读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慈善法》,9月1日起施行
个人募捐怎么规定的
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属于违法行为。
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开募捐的含义,是基于公益事业之目的,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财产的一种劝募行为,不包括为特定对象进行募款的那种个人救助行为。慈善法讲什么的
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法,它系统规范全社会的慈善行为。既针对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也针对慈善组织的运行管理与每个公民的慈善方式;但法律条文还是以慈善组织为核心地位。所以说,这部既有行为法的特点,也有组织法的特点。
具体而言,慈善法分总则、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信息公开、促进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12章、112条。修订慈善法的目的是什么
朋友,我们国家之前没有慈善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慈善法。
您好,我是一位在上海的85后,受到海外经历的影响回国一心想从事慈善/非营利机构,想成立一家社会企业。请问我在上海该如何注册一家非营利社会企业?以及这部中国慈善首法对慈善事业会起到什么关键作用?更加正规化是加高了门槛还是更能亲近百姓能让大家都参与了呢?感谢您的时间。
中国可以注册为一个法人的形态有很多,唯独没有社会企业这个类别。换言之,中国目前法律对社会企业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你可考虑在工商局登记企业或去民政部门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若符合慈善组织的条件,在法律生效执行后,可以去认定为慈善组织。
我也期待未来有社会企业的立法。在社会立法前,可能更需要社会组织立法或者非营利组织立法。慈善立法的本意还是降低门槛,让注册慈善组织更为便利,让大家更多参与慈善的。我认为,法律的颁布与落实会对慈善事业有促进作用。
最后补充解释一下,社会组织就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三类非营利组织,分别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
慈善法的颁布是否说明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愈发严重了呢,都需要法律的介入
近20年来(即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之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较快,社会捐赠额从2006年的不足10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000亿元左右。中国近10年来社会捐赠额一直在高速增长,从这个数据上看中国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还是越来越多的。
之所以需要立法,主要还是因为慈善事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问题很多,恕不一一列举),对慈善事业需要进行引导与规范,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天刚刚微博上看到一张图片,图片上的报纸说个人向非亲非故的人捐款是犯法的?
这个说法来源于某媒体3月10日的一则报道。报道在网上的标题就是《个人帮非亲非故者网络募捐属非法》。相关部分原文如下:
“对于网络上个人发起的募捐行为,一般分为自助和助他两类。”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执行主任黎颖露说,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或者近亲属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应该认定为个人求助行为,法律草案不禁止。而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及近亲属以外的他人在网络上进行的个人募捐,属于非法募捐,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报道一出来,引起轩然大波以及对慈善法的质疑!一些知名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不同意见。比如金锦萍教授接受某财经类知名媒体采访时就说:法律未禁止个人在网上为非亲非故者求助。然后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发布了一则声明予以补救,大体上沿袭了金锦萍教授的观点。该声明的全文如下(共五段):
目前有新闻媒体报道中引用了我机构研究人员如下表述:“……而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及近亲属以外的他人在网络上发起的个人募捐,属于非法募捐,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该表述并不完整,引起了读者的误解。为了全面、充分说明我们对草案的理解,补充说明如下: 慈善法草案限制个人募捐是指个人不能进行慈善目的募捐。所谓“慈善目的”的募捐简单来说就是个人不能为诸如汶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唇腭裂儿童等群体发起公开募捐。如果要发起这一类募捐,必须与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个人如果发起此类形式的募捐,则是慈善法草案认为的“非法募捐”。
在网络或新闻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个人发起的为某一特定个人的募捐,比如为一个白血病儿童的募捐或者为支教过程中认识的某个贫困儿童进行募捐。此类行为受益的只是某个特殊个体,慈善法并不管辖这类行为。慈善法明确其调整的募捐行为必须是基于慈善目的,也就是说募捐最终是为了让一群人而不是某一特定个体受益。
所以简单的认为“个人帮非亲非故者网络募捐属非法”这一表述不够严谨。“帮非亲非故”需要区分具体情况,通常我们看到的给特定个体募捐的行为慈善法并不限制,也就不存在非法不非法的问题。
以上为我们对该报道的一个补充说明!
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 好像也没有说得很清楚。这样,我简单点说吧。结论是:
个人求助没有问题,构成为不特定的受益人进行“公开募捐”就有问题了。
慈善募捐是有法律定义的。《慈善法》中所说的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慈善法》中的慈善的定义与公益几乎是一致的。所以,在中国法律语境下“公开募捐”指的是基于公益事业之目的,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财产的一种劝募行为。募捐姓公,是旨在扶助不特定公众的“募捐”行为。对象是不特定的。
个人帮非亲非故者进行募款,如果对象的身份是确定的,即对象是特定的,属于个人求助行为的一种。个人求助姓私,是一个人的天然权利,法律不可能加以禁止。所以说,个人帮非亲非故者进行求助是合法的;但个人不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独自搞公开募捐活动,则是法律不允许的,要承担法律责任,除了责令退还等处罚措施之外,最高可以罚款20万元。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慈善法》公募权之争:违宪是个伪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net/column/2015-11-04-54e1d1cf66a54bd4.html 对老百姓来讲?慈善法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老百姓,慈善法有如下重要意义:
第一,火眼金睛。慈善组织将从一般的社会组织中分出来。老百姓可以通过查阅民政局网站上公布慈善组织登记信息,将那些假慈善组织鉴别出来。
第二,透视眼。由于规定了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老百姓更容易了解慈善组织的情况,决定到底捐不捐钱给这个机构。
第三,利人利已。一旦对慈善组织进行公益捐赠,可更容易获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抵扣。您好,请问高校的社团为了帮助贫困山区儿童,如贵州的煎茶中学,面向校内师生发起募捐(包括捐款,捐物),有时还会收到社会外人士的捐款,这样的行为是否违法呢?
在慈善法颁布后,高校社团如果既没有登记为慈善组织,也没有挂靠在某慈善组织(例如志愿者协会)之下,它们在开展类似的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时,就要注意。一般说来,高校社团就不能搞公开募捐,只能针对特定对象做定向募捐。
请问现在很多电视台都会拍摄类似白血病患儿等题材的新闻,为这些家庭呼吁捐款,慈善法有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规定 有。
按照慈善法,如果今后电视台帮慈善组织募捐(不是帮个人求助),需要查验慈善组织的慈善组织登记证书以及公开募捐资格证明。
如果电视台帮个人进行求助,不属于慈善法规制的范畴。
首先为我国有第一部<<慈善法>>感到高兴。慈善法跟红十字组织,寺庙功德箱,其他捐赠机构存在哪些关系?
中国有《红十字会法》、有《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分别规定红十字会以及宗教团体的相关事务。关于宗教慈善,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就是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
《慈善法》没有对红十字会、宗教团体的慈善行为作出特别规定。
红十字会本身可以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宗教界已经依法设立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以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也可以继续新设立新的慈善组织。
一旦它们属于慈善组织,《慈善法》中关于慈善组织的各种规定都适用它们。
陆律师您好,慈善法是否将宗教活动中的募捐行为纳入适用范围。例如伊斯兰教中的天课,佛教基督教等也有都有向寺庙以及教堂捐款的行为。这些信众的钱如何被使用,现在可以说是很不透明。盼解答,谢谢!没有纳入。
但是如果是宗教界举办的慈善组织,就不一样了;这些带有宗教背景的慈善组织应该受到这个慈善法的规制与约束。
宗教团体本身的制度建设、财务规范与信息公开,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但这个事情就不是慈善法所管的事情,属于宗教法的范畴。刚刚立法,不可能马上修改。
全国人大是代表人民立法,公众对慈善的认知与公益组织对慈善的认识有差别。这更体现了,公益组织需要加大公众教育的力度,普及慈善知识,影响大众。
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也是在规范与管理公益组织。公益组织对一些管理性规定表达不同意见很正常。
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提升后,自然行政监管不用这么强了。这需要公益组织群体自身的努力才行。请问慈善法与公益(组织)法有何区别或联系呢?谢谢 慈善法中的慈善是大慈善,相当于公益。
所以,慈善法中的慈善组织就是公益组织。慈善法包含了慈善组织法。请问该部慈善法有烟草慈善方面的规定吗 有规定。具体是: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你好,关于新修订出台的《慈善法》慈善组织行政开支不得超过总支出的15%,以及本支出需要超过上以的70%,民办非企业适用么? 慈善法最终的规定如下:
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百分之七十;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特殊情况下,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制定。
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所以,对基金会而言,不是15%,而是10%,也不是“不得低于上一总收入的70%”,而是“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何时可修改法律?公益组织都反对,为什么会通过关于管理费用的条款? 被认定为慈善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制定。所以,不适用上述15%、70%的规定。
请问您如何看待彩票与慈善
目前彩票方面的主要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彩票管理条例》。
按照这个条例,彩票,是指国家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依法销售,自然人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得中奖机会的凭证。
彩票是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并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特殊形式,福利彩票以有奖募捐的独特形式,在市场分配、政府税收分配之后进行第三次分配,具有特殊的社会凝聚力,通过扶危济困、安老助孤、赈灾救贫,服务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事业,成为这些领域的有力补充。彩票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改革势在必行。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所制造的问题彩民群体这样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由他们两个中心负责解决。
只有通过改革,重新获得民众信任,彩票事业才有出路。目前政府服务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不少来自于福彩金。我个人希望中国的福利彩票事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慈善服务与志愿服务有什么区别?慈善法是我国基本法律吗? 《慈善法》规定:
本法所称慈善服务,是指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志愿无偿服务以及其他非营利服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服务,可以自己提供或者招募志愿者提供,也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
所以,慈善服务的概念大于志愿服务。慈善服务是非营利服务,非营利组织不等于免费服务,但志愿服务是无偿的。
慈善法是中国的基本法律。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慈善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所以是基本法律。
慈善发为什么不对个人乞讨行为做出规范呢?因为好多诈骗团伙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做出乞讨行为,博取同情心而欺骗大众,更有甚拐卖儿童,逼迫其进行乞讨,如果规范个人乞讨行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制约这类现象呀? 童乞讨罪: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这种组织乞讨行为不构成犯罪,也可能会构成治安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明确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构成治安违法行为,将被“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如果需要加大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应该通过继续修订《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实现。《慈善法》针对的是公益慈善事业,不管这些组织乞讨行为。因为现代慈善的含义就是公益事业,施舍钱给特定的乞讨者这样的行为不属于《慈善法》中所说的慈善活动。慈善有可能会成为避税的手段吗? 你的问题很好。
之前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税收优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点因噎废食。我们总不能因为有人会利用慈善税收政策逃税,而不让慈善事业享受税收优惠吧?
日后,民政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防止逃税现象。但是,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合理节税,正是法律所期望的。
目的现实是,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特别是以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设立的民间公益对于这种情况,2006年6月29日《刑法修正案
(六)》增加了一个罪名——组织残疾人、儿组织)获得税收优惠很少。鉴于税收优惠需要由税法来明确,慈善法没有给出更细致的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笼统地说了一下:
1)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2)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3)境外捐赠用于慈善活动的物资,依法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唯一一个比较新的政策是:
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我是一名高中生,学校前两天举办了一个救助流浪猫狗的募捐活动,捐款所得都会给一个流浪猫狗收养机构,这个犯法吗?
按照慈善法,募捐分两类,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你们学校的活动听上去,如果是面向老师、学生进行募款的,是定向募捐。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不是公开募捐,不需要公开募捐资格。
在慈善法实施前,此类流浪猫狗收养机构不容易获得民政部门的登记,有可能没有登记为合法的社会组织。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依照目前的法律法规,如果一个组织自称自己是社会组织,但没有进行社会组织的登记,则属于非法社会组织。鉴于,我目前也不知道那个机构的法律形式,所以无法做出判断。
未来慈善法实施后,作为学校与流浪猫狗收养机构合作,首先要检查这个机构是否是登记的社会组织或慈善组织。只要是社会组织或慈善组织,即便没有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这种定向募捐活动应该不违法。
公开募捐和个人救助的区别是什么,以什么为界定? 主要的区别在于救助的对象是否特定。
如果受助对象是特定的,就是个人救助;相对应的,捐款人与受助对象之间构成的是赠与合同关系。
慈善组织发布的项目具有公益慈善性,项目一开始,受益人是不特定的,这才是募捐;相对应的,捐款人与慈善组织之间构成的与一般赠与合同略有差别的“捐赠”合同关系。该慈善法是否可用于追溯此前违反该法的重大犯罪
慈善法是社会法,不是刑法,不会创设新的罪名,所以不存在犯罪方面的新规定。
慈善法的法律溯及力问题,问的很好。慈善法将从九月一号生效,一般说来,应该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不能个人募捐的话,大街上的乞丐乞讨是不是就违法了?
慈善法规定,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
换句话说,公开募捐不等于乞讨,不等于个人求助,它指的是慈善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进行对不特定人群进行公开劝募活动。
所以,乞讨也好,个人求助也好,慈善法的禁止个人公开募捐的规定都与它们无关。hh。我也只能以——呵呵回复。谢谢。个人需要募捐怎么办?
按照慈善法的规定,个人需要开展具有公益事业性质的募捐活动(注意不是个人求助),应该找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进行合作。慈善法的有关规定如下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请问,慈善法对网络募捐做了什么规定? 慈善法对网络募捐主要有如下规定: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验证义务的,由其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您好,我以前做过大学生暑期支教,不知道慈善法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立法? 有。慈善法在第七章(慈善服务)一章中,对志愿服务活动做了不少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第六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服务,是指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志愿无偿服务以及其他非营利服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服务,可以自己提供或者招募志愿者提供,也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
第六十二条 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
第六十三条 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等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
第六十四条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公示与慈善服务有关的全部信息,告知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志愿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
第六十五条 慈善组织应当对志愿者实名登记,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根据志愿者的要求,慈善组织应当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第六十六条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
第六十七条 志愿者接受慈善组织安排参与慈善服务的,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第六十八条 慈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慈善服务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请问您认为慈善法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慈善法最大的亮点是对慈善这个“市场”准入方面的开放。慈善组织的登记和认定制度做了很大突破,废除了以往的双重管理制度(即为了设立一个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也需要找一个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业内俗称“找婆婆”)。
以前设立慈善组织比较困难,因为婆婆很难找得到,但是现在的《慈善法》设立了直接登记制度,不用再找了,可以向设立公司那样直接登记。这将打破以往慈善组织的行政垄断现象,便于人们通过慈善组织方式合法从事慈善活动;也便于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监督。
上海从2014年4月1日起已开始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但是这部法律的颁布,将进一步促进与规范慈善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落实。
请参考我的文章:《慈善法(草案)》的三大亮点与九个缺憾
http://www.xiexiebang.com.net/column/2015-11-23-c5f3699e81725c4d.html 早点颁布也不会有百色等骗人骗钱的机构。希望更加完善,从制度到地方是否能执行。地方责任制。不要悲剧发生
我也希望这部法律能够得到落实,相关规定得到严格执行。
百色助学网的事件,不仅说明慈善立法是必要的,而且给大家带来的启示是受益人在慈善法中的重要地位,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要受到法律保护。
此外,这个事件还说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也很突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环境下,未成年人的保护事业任重道远,国家应该加强儿童福利立法,加强儿童保护执法力量。公开,公正,无私,透明。
你这个好像不是问题啊?来一条与你写的比较类似的法律原则条款吧,《慈善法》第四条规定: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关于公开、公正,《慈善法》第五十八条在确定慈善受益人的规定里面有提到:
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该法对于慈善机构有什么新的要求,比如说强制财务公开什么的。如果慈善机构违法又会有何相应处罚呢?谢谢
对慈善组织的很多要求,对于之前的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其中的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都是没有的。比如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义务,报送财务报告的义务,关联交易回避等利益冲突规定等。
处罚还是相当明确的。例如,该法第九十九条规定: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
(一)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造成慈善财产损失的;
(二)将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用于投资的;
(三)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
(四)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或者管理费用的标准违反本法第六十条规定的;
(五)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六)未依法报送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或者报备募捐方案的;
(七)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
慈善组织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予以处罚。
慈善组织有前两款规定的情形,经依法处理后一年内再出现前款规定的情形,或者有其他情节严重情形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请问慈善的具体定义
《慈善法》第三条对慈善活动有明确定义:
第三条 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像借慈善之名掠财的行为怎么处罚 构成诈骗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处罚如下: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法定规定的若干情形之一的,也将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三篇:解读人大代表法
解读人大代表法
一、关于代表享有的具体权利的规定
1、修订前:没有规定
2、修订后:在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增加1条,作为新法的第3条:“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二)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三)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五)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六)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命题角度分析:新法增加了代表享有的具体权利的规定,针对新增的内容需要着重记忆:代表有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的权利;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权利和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权。
二、关于完善代表履行义务的规定
1、修订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条规定:“代表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4条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2、修订后:将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第4条合并,作为新法的第4条:“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二)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三)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
(四)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五)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3、命题角度分析:新法增加了代表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等义务性规定,需要一般掌握。
三、增加优先执行代表职务的规定
1、修订前:没有规定
2、修订后:将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6条改为第5条,增加一款,作为新法第5条3款:“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代表出席本级人
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闭会期间统一组织的履职活动,应当安排好本人的生产和工作,优先执行代表职务。”
3、命题角度分析:新法规定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闭会期间统一组织的履职活动,应当安排好本人的生产和工作,优先执行代表职务。重点记忆优先执行代表职务的规定。
四、关于被提出罢免的代表的申辩权的规定
1、修订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5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法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被罢免的代表有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申诉意见或者书面申诉意见。”
2、修订后:将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5条改为第6条和第47条。第6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第47条规定:“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法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3、命题角度分析:新法主要完善了对被提出罢免的代表的申辩权的规定,规定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对该条的规定司法考试中一般不会命题。
五、关于代表出席会议的相关规定
1、修订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7条规定:“代表应当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18条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2、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7条规定:“代表应当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代表因健康等特殊原因不能出席会议的,应当按照规定请假。
代表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前,应当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会议期间执行代表职务做好准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18条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明确具体,注重反映实际情况和问题。”
3、命题角度分析:新法增加规定了代表按时参加会议的规定,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会议应当按照规定请假;代表在出席会议前,应当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执行代表职务的准备。强调代表议案和建议应当明确具体,注重反映实际情况。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明确具体,注重反映实际情况和问题。对代表如何出席会议进行细化规定,有助于提高会议质量,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注意需要了解该条规定的内容。
六、关于代表提出的议案列入会议议程的规定
1、修订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9条中没有规定。
2、修订后:在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9条中增加1款,作为第2款:“代表依法提出的议案,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3、命题角度分析:注意新法增加了代表提出的议案需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规定。该条规定比较重要,在2011年司法考试中考查的机率非常高,请考生注意记忆和掌握。
七、明确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方式
1、修订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没有规定。
2、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20条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
3、命题角度分析: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这一规定明确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形式,同时也规定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注意了解该条内容。
八、细化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1、修订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23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应邀列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应邀列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
2、修订后:在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增加1条,作为第23条:“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安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在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增加1条,作为第24条:“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的报告,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转交有关机关、组织。对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研究处理情况应当向代表反馈。”
将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23条改为第26条,修改为:“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应邀列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其他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应邀列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
3、命题角度分析: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根据安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第23条)。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的报告,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转交有关机关、组织。对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研究处理情况应当向代表反馈(第24条)。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可以应邀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其他活动(第26条)。以上新增规定,细化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对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办事机构提出要求,也对代表视察、调研报告的研究处理提出要求,增强了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的实效,强化对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尊重和落实。需要重点掌握上述规定。
第四篇:解读农业技术推广法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
主任解读农业技术推广法亮点
人民网北京8月31日报道:今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及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刚刚通过的两部法律回答记者提问。
农民日报记者:此次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一大亮点是农技推广的保障措施有所强化,而且新增加了一些内容,请您就这方面的情况向我们作一介绍。谢谢!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这次农业技术推广法在农技推广的保持措施方面增加了许多约束性的规定,大概是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其中的“按规定”,是指农业法和中央有关政策文件关于增长幅度的要求,而且是逐年都要有增长。
二是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和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经费。针对有“项目就干、没项目就看”的问题,为实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保障的常态化,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给予补助。”目前,中央财政对重大农技推广项目已有专项支持,今后主要是逐步扩大规模和范围。农业发展基金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和支出渠道,但目前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够好,今后执法中应加强监督检查。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央和省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基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较弱的情况,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据当地服务规模和绩效确定,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这次修改的一个突破是,对于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中央财政也有提供补贴的责任。
三是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并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保障有一个标准,就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岗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平均水平相衔接。
四是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工作条件。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必要的工作条件,主要包括实验基地、生产资料和设备、设施等。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示范场所、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不受侵害。”
五是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林业、水利、科学技术等部门应当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以上五
个方面若落实到位,将大大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这是这次修法的一个亮点。
解读新修改的农业技术推广法
2012年08月31日 20:20
来源:法制网
字号:T|T
法制网记者 张媛
今天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
自1993年7月施行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法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一些规定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指出,此次农技推广法经过近20年实施后重新修正颁布,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农民和70多万农技推广人员的期盼,对依法治农、科教兴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
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在农业生产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一主多元”格局。
基于这一现实,新法确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分类管理原则,规定“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构建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确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是此次修改的重要内容。新法明确规定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因地制宜设立区域性推广机构
据介绍,过去,基层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按乡镇设立的。近些年,一些地方进行了按照区域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探索。
结合现实情况,新法增加了可设立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规定。新法规定: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新法还进一步完善了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规定: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乡镇机构岗位全为专业技术岗
非专业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占用业务人员编制,是各地反映比
较强烈的问题。
为有效遏制这一现象,新法规范了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同时,新法还规范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新法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区、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解读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改内容
8月31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CW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CW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及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全国人大CW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刚刚通过的两部法律回答记者提问。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惟愿会副主任惟愿刘振伟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这次修改,把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明确为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七项公益性职责,不再搞有偿服务,是这次修改法律的最大亮点。
人民日报记者问: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我国“三农”建设非常重要,我想全面了解一下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另外,此次修改明确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性质,这应该是修改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请问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惟愿会副主任惟愿刘振伟表示,农技推广法经过近20年实施后重新修正颁布,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农民和70多万农技推广人员的期盼,对依法治农、科教兴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八个明确”:
一是明确农技推广的分类管理原则。
就是将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公益性推广由国家各级推广机构承担,经营性推广由其他多元主体承担。
二是明确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机构性质。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面广,投入量大,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小,难以通过市场调节配置技术资源,盈利性组织不会大范围、长时间介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需要zf履行好公益性职责,发挥主导作用。这次修改,把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明
确为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七项公益性职责,不再搞有偿服务。这对稳定机构、健全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这是这次修改法律的最大亮点。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对农民实行无偿服务,开辟了增加农民投入的新渠道。
三是明确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原则和管理体制。
各地可以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和区域性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与原法相比,新增了区域性机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目前主要有“以县为主管理”和“以乡镇为主管理”两种模式。鉴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zf管理为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zf确定。”这样规定,一是体现因地制宜,二是为今后各地对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留出空间。
四是明确多元化推广组织的法律地位。
这次修改,将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确定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肯定了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农业示范区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这12类组织,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也可以开展有偿服务。对多元化组织开展经营性服务的,可享受国家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
五是明确国家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建设的原则。
包括编制、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考评制度等。农技推广法正式实施,依法落实编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六是明确农技推广工作规范。
如要按规划、计划推广,推广的技术要经过应用示范和安全性验证,要坚持自愿原则,要提高推广效率等。
七是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保障措施。
包括建立农技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明确中央财政对重大农技推广给予补助、明确中央财政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的补贴责任、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保障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方面。
八是明确法律责任。
明确zf及有关部门未履行职责的责任、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责任、截留或者挪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责任。上述三个方面,从zf行政管理部门、农技推广机构到推广人员,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到刑事责任,都涉及到了,是依法规范农技推广工作的法律保障。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第五篇:防疫法解读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解读一:动物防疫法修改的意义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法制化建设,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对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对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旧的《动物防疫法》由于存在动物疫病防控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防控动物疫病的要求。为此,需要尽快修订《动物防疫法》。同时,修订《动物防疫法》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依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防控工作非常需要,基层同志也盼望尽早修改出台。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共十章八十四条,与现行《动物防疫法》相比,增加了三章二十六条,修改了大部分条款。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在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实践基础上,重点对免疫、检疫、疫情报告和处理等制度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新增了疫情风险评估、疫情预警、疫情认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管理、动物防疫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解读二:新动物防疫法特点
新修订实施的《动物防疫法》与原《动物防疫法》相比,扩大了调整范围、完善了管理体制。
新《动物防疫法》弥补了原《动物防疫法》第三条第二款对“动物产品”表述的缺陷,将“胴体”改为“肉”;将“种蛋”改为“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蛋”;将动物的“卵”、“筋”和“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列入调整范围;取消了原《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的“胴体(肉)、脏器、血液、绒、骨、头、蹄、角”等产品“未经加工”的限定,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
同时,新《动物防疫法》吸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定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相分离的人传染病管理体制的优点,对原《动物防疫法》确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即集预防、检疫、监督为一体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确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第八条);而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第九条)。此外,新《动物防疫法》还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第六十三条第二款)、“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武装警察部队的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负责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第六条第二款、第七条第三款和第四款),通过上述内容的修订,从法律条文的角度完善了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体制。
解读三:动物防疫法制度特色一
新《动物防疫法》在原《动物防疫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一是建立政府动物防疫责任制度。新《动物防疫法》改变了原《动物防疫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的笼统表述,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责确定为:“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第六条第一款);“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第十五条第一款);发生一类、二类动物疫病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第三十一条第二款和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等。同时,将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职责确定为: “组织本管辖区域内的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第十四条第一款);依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三类动物疫病(第三十四条);采取措施加强村动物防疫员的建设(第六十三条第一款)。
二是创立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制度。新《动物防疫法》规定: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第十二条第一款),地方兽医主管部门不在进行动物疫病风险评估。
三是强化动物疫病监测、检测制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建立监测网络;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计划;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实施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第十五条);对种用、乳用动物则进行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第十八条第二款)。
四是建立动物疫病预警制度。新《动物防疫法》第十六条规定: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动物疫情预警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解读四:新动物防疫法制度特色二
新《动物防疫法》在原《动物防疫法》的基础上设立了强制免疫制度、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制度、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制度和疫情报告、发布制度。
一是完善强制免疫制度。新《动物防疫法》将“计划免疫”制度改为“强制免疫”制度,并要求“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第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二款)。
二是设立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制度。新《动物防疫法》弥补了原《动物防疫法》只有“防疫条件”没有“防疫条件合格发证许可”规定的缺陷,既明确动物饲养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又赋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行政许可法律地位,并对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程序、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的事项做出具体规定。
三是确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制度。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已成为当今世界先进的动物防疫理念和通行做法。新《动物防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予以公布。”(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进入;”(第四十五条)。
四是严格疫情报告、发布制度。新《动物防疫法》把“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单列一章,明确“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断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为动物疫情法定报告人,“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动物疫情报告法定接受单位(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向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协定,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或者贸易方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第二十八条第二款);除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动物疫情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发布动物疫情(第二十九条);增加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慌报、迟报动物疫情的规定(第三十条)。
解读五:新动物防疫法制度特色三
新《动物防疫法》还设立了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制度、兽医管理制度、动物检疫管理制度和动物诊疗许可制度。
一是健全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制度。新《动物防疫法》在进一步确认在构成重大动物疫情时,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包括《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外,作出两项新的规定,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三十七条)
二是创新兽医管理制度。新《动物防疫法》对原《动物防疫法》确定的兽医管理制度作了重大变革。依照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将动物防疫人员依职责分为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任务(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和第六十条第一款);国家对执业兽医实行统一资格考试和统一注册制度,经依法注册的执业兽医从事动物诊疗、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并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第五十四条和第五十五条);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服务活动,并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第五十七条和第五十五条)。
三是完善动物检疫管理制度。新《动物防疫法》除前述由“官方兽医”取代“动物检疫员”实施现场检疫外,将原《动物防疫法》表述的“验讫印章”和“验讫标志”统一改称为“检疫标志”;增加屠宰动物前应当申报检疫(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屠宰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应当向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禁止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标志(第六十一条)等规定,为规范实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是细化了动物诊疗许可制度。原《动物防疫法》不仅在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对动物诊疗许可制度只作了原则规定,而且没有授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的职权,其可操作性较差。新《动物防疫法》增设“动物诊疗”一章,对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和工商登记注册手续的程序、动物诊疗许可证应当载明的事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并要求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诊疗活动中的卫生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诊疗废弃物等工作”(第五十三条);“应当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第五十六条),授权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乡村兽医服务人员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
解读六:新动物防疫法强化了保障措施
新《动物防疫法》单列“保障措施”一章,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个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将动物防疫和监督管理经费(包括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第六十二条、第六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和六十五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还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的建设(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对在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以及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由财政给予补偿,并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第六十六条)。此外,还要求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对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检疫、监督检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解读七:新动物防疫法严格了法律责任
新《动物防疫法》“法律责任”一章共设十七条四十个种类(包括隐含的六项),是原《动物防疫法》的十二条二十个种类的两倍,全方位分层次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条款,为各项限制性规定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一是加大了对政府、有关部门、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处罚力度。新《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八条至第七十一条分别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要被责令改正和通报批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接受处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第三十条规定,也要被责令改正和通报批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同样要依法给予处分。
二是对由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构代作处理的违法行为设定了罚款处罚。新《动物防疫法》对原《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和第二项(即对饲养的动物未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和对运载工具未按规定在装卸前和卸货后清洗消毒)经责令改正、警告后拒不改正的,除规定代作处理外,又设定了“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的处罚。
三是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违法行为设定了罚款处罚。原《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九条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是最常见的动物防疫违法行为之一)的行为,只能没收违法所得,不能处以罚款。新《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储藏、运输动物产品的,可以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和动物、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0%以上50%以下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四是限制性规定与法律责任相对应。对违反新设定的限制性规定(如:擅自发布动物疫情、拒绝动物防疫监督检查、拒绝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等10种违法行为),新《动物防疫法》第八十条、第八十二条和第八十三条都设定了行政处罚。
五是提高了行政处罚的可操作性。新《动物防疫法》取消了原《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八条对经营违禁动物、动物产品处违法所得倍数的罚款的表述,改为更容易认定的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作为处以罚款的基准,有利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更有效地打击动物防疫违法行为。
解读八:新动物防疫法明确了机构职责
新《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八条至第七十一条分别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要被责令改正和通报批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接受处分,具体那些行为属于未依法履行职责,新法做了明确界定。
一是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对不符合条件的颁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或者符合条件的拒绝发证的行为。
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经现场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或者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拒不出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的;对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动物、动物产品重复检疫的;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或者滥收费、重复收费的行为。
三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职责或者伪造监测、检测结果的;发生动物疫情时未及时进行诊断、调查的行为。
四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第三十条规定,也要被责令改正和通报批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同样要依法给予处分。
解读九:新动物防疫法九大亮点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总体归结起来有九大亮点。
一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防控动物疫病的领导和组织保障体系进行了明确。县以上人民政府是统一领导; 畜牧兽医部门是主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负责检疫和监督执法;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承担监测、检查、调查报告等技术工作。谁领导,谁主管,谁监管执法,谁承担技术工作分工非常清楚。
二是在动物疾病预防方面新增了四项措施。
完善强制免疫措施。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建立畜禽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制度,经强制免疫的动物,要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健全疫情监测和预警制度。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和动物疫情预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动物疫病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制度。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借鉴外国经验,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三是对动物疫情的报告、认定和公布有新要求。明确疫情报告主体。规定从事动物饲养、屠宰、诊疗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疑似染疫的,要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兽医技术机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也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明确疫情认定程序。规定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要经过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由农业部认定。
规范疫情公布制度。规定农业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公布当地的动物疫情,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新修订《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哪些人,哪些单位来报告,向谁报告,怎么样报告,报告的程序等,都很明确;疫情由谁来认定,谁来通报,也有明确的规定,对外公布只有农业部。
四是增加了官方兽医的内容。我国已恢复在OLE的合法权利,有关制度应当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推行官方兽医制度也作出明确要求,在法律中明确其地位,有利于官方兽医制度的推行。
五是在动物诊疗和乡村兽医的管理方面有新规定。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专门增加了对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明确了动物诊疗许可的内容、程序和期限;建立了职业兽医制度,规定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并经注册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动物诊疗活动。乡村兽医这是一个特别规定,当然具体怎么管,那还要农业部制订办法。
六是在建立基层防疫队伍特别是建立动物防疫财政保障机制方面作出了硬性的规定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区域派驻兽医机构。同时,要求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财政投入。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把对动物防疫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将所需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应当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防疫物资;对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免疫应急死亡的动物,要给予补偿。
七是专门规定了动物疫病状况的风险评估。
近年来,在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不断要求我国提供有关风险评估的法律依据,并依法出具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报告。为适应我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要求,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疫病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这对提高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是增加无规定疫病区的内容。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有利于在我国分区域有计划地根除主要的动物疫病,有利于促进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有利于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的5片6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的动物产品出口已占全国动物产品出口的一半以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对消灭重要动物传染病,促进畜产品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是在处罚力度、操作方面有所修改。
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要求,增加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细化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检疫等执法活动中的责任追究规定。
进一步明确饲养者、经营者的责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饲养者、经营者不依法履行动物疫病预防、疫情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义务等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特别是增加了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主管部门代作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为把动物防疫制度落到实处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针对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和危害大小,区分单位与个人等不同的违法行为人,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了法律的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