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时间:2019-05-14 14: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第一篇: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摘要: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首先组织师生学习相关文件资料,提高对研究性课程的认识,增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保证研究学习顺利进行,加强了三级组织管理,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为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使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知识的探索性、直观

性和实践性。

学校的科技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体现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学校与科研单位联合搞课题试验,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结构革新的精神,我校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学科课程教学教研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它既是一门暂新的课程,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进行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和可持续地发展,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高干部教师的课程认识。研究性学习课是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的随意课,保证课时,每周三节,排在课表中,按时实施课程计划。

2、提高干部教师的职责认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学校先后两次派出领导干部到上海参加研究性学习培训班,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海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经验。学校制定了研究性课程指导教师工作职责10条,要求教师认真执行工作职责条例,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指导能力。学校付给教师一定课时费。

3、提高学生的主体认识。师生必须明确在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要的研究人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当放手叫学生去研究,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加强三级组织管理:校级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性学习宏观规划和全面领导;班级领导小组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对班级各课题组的组织和指导;课题组的组长负责组织本课题组同学的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实施三全管理: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多是分散的、开放的、变化的,所以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管理,既是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由统一管理到分散管理,由整体管理到局部管理,也是由教师管理为主到学生自己管理。

二、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各有各的价值,它们根本不可能相互替代。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是学科教学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反映。当前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为此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是:

1、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交替使用,教材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定理、法则、原理),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清楚,有些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叫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调查、讨论与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识。数学教师刘世烈老师,在所任的两个差班教学中,面对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实际,调整教学方式,降低教学起点,通过五步教学方法,即读、议、讲、练、结,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与学:边读边议,鼓励学生提问题;讨论交流问题,教师精讲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争议的问题;讲议结合、讲练结合,一题多解;学生争议非常热烈,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做出小结。在实践中刘老师感悟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高一、四班李鹏同学,初升高的成绩是299.5分,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今年高考获得395分成绩,考入三本沈阳建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在语文学科作文课堂教学上,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激发作文的兴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王瑞祥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中,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多种诱发兴趣的情境。通过参观访问、组织实物观察、展示图表图片、放映幻灯等方式,增加大量感性材料,诱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好文章。同学们会在生活中想题材,在指导中选题材,在联想中写题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校园文化节、科技艺术节、中秋赏月、节日游园、学科知识竞赛、军训生活等活动都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了使同学们写出有创意的文章,王老师适时介绍了主要文体的好文章。在《绿叶》校刊“创意写作”和“文学广场”专栏中发表了132篇文章,其中有16篇先后在《半岛晨报》、《作文报》等刊物上发表。今年五月份校刊编辑部收集整理了学生作文、

第二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温 琦(黄石市第二十中学,435000)2007.5.10日交

[摘要]:研究作为人类发现知识的一种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本文结合现行高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研究过程的重现、主题及任务的确定、教师的跟踪指导、评价结题展开等等方面加以论述,并由此提出几点看法;以期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高中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中学基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课程的微观结构,促使研究性学习在更深层面的开展、更大范围的推广。

[关键词]:数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实践 探索

“研究”通常是指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模拟以及深度访谈和历史研究等等一系列定量或定性的方法,以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或从中发现规律的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以“研究”作为手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挑战。

1、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的确定

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的创设必须是关键性和富有挑战性的,能激起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当前课题的认识冲突,这样,学生才会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研究活动中来。在立体几何课程上,为了强化同学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我首先提出疑问:弯月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而形成的吗?如同我考察过的一些研究生一样,我的学生开始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此类问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但是由于认知的碰撞,从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经历了近10分钟的热烈讨论后,部分同学的意见渐趋一致。在此基础上,我给出了主题:空间是如何地影响了我们的观察和体验的?并且布置了课后的任务:研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或者研究我们身边的几何体及其给我们的体验,并完成一则研究报告。要求部分有条件的同学制作FLASH动画用以描述或对相应的空间进行渲染。这一课题直接加强了学生对空间的体验,并且把这些观测分析的方法带入了以后的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选材,应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与大纲有着同一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这将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同时克服了大纲内容的单一性,兼顾了大纲的要求及研究性学习所要达成的效果。

2、研究性学习需要制定比较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研究性学习必须完成对某一项目的设计或对某一现象进行概括和描述。任务即是在一定主题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必须完成的作业,或者说是必须达成的目标。任务是由主题所确定,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可能获得的结论主要是通过任务的设置来实现的。任务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着直接的根本的指引作用,任务也对评价标准指了明确的方向。

在数学的教学中,同一主题下,任务呈现出多样性,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任务也应因人而异。任务的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困难,要考虑到学生应有的知识准备,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

在幂函数的特性的研究中,我要求学生首先作出一些熟知的典型的函数图象,然后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归纳,推导,从而获得对这类函数特性的准确描述。围绕这一任务,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展开讨论。在对空间的体验的主题下,有的学生完成了对上下弦月,月食等现象的详细分析与描述。

3、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经典的“研究”过程的重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系统的罗列和陈述,让学生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单方面的强调了对现有知识的直接传授。然而,这些“探索知识的过程和经验”是研究性学习最直接的、最有参考价值的题材。这便要求教师对整个学科架构,学科发展史有较深入的理解。

我通过阅读数学史,以及数学家、物理学家的传记,同时也重新研读了实分析、微分几何以及一些后续课程,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科学研究中的案例,并加以提炼,以较为通俗的方式在课堂上讲述。这一过程让学生从这些史料中积累了“研究”的间接体验,获取了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这些“间接体验”消除了学生对“研究”的陌生感,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4、积极有效的跟踪学生的研究动向,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引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则应当抛弃呆板的课堂形式,采用随意性较大的课堂活动方式,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接近真理。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性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及需要,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在数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引导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泉。教师要经常的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和重组他们的知识及经验。通过巧妙的问题情景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虑、惊奇和探索的欲望,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思维的冲突是一种很好的激起疑问的方式。在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深处,认为0.9只是无限接近(近似)而不是等于1,于是0.9=1的这一论断对学生的传统思维提出了挑战,让学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疑虑,从而去寻找对其进行解释的途径,然后再对其错误的经验加以修订。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又依这一新的结论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循环小数的形式?数轴上除了有理数和无理数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数?显然后一问题已经属于高等数学要回答的了。但随着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极大的强化了学生的数与极限的概念。

。4.2、让学生敢于阐明想法,敢于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紧密的跟踪学生的思维活动

长期以来,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提问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营造宽松的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焦虑感,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去突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积极踊跃的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思维实际”暴露在老师面前。

在幂函数特性的研究中,有的同学隐约的意识到“曲线凸凹”。在我的提示下,该生提出疑问:“图形凸凹”这种特性是否可以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通过该生反复的尝试,他初步给出了凸凹性的定义,由此获得了我的肯定。在这个基础上,他对幂函数的凸凹特性做了归纳与证明。这一过程中,学生朦胧的意识到凸凹这一性质,并且大胆的提出问题,通过这一问题,我适时的掌握了学生的思维动态,积极的加以肯定与引导,从而在这一课题中获得了收获。

4.3、及时的提供信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适度的启发和引导 经笔者观察,通常在课题给出以后,学生并不是在一开始便会有比较清晰的“疑问”。大多数学生通常会陷入一段时期的“迷茫”状态,没有方向,这时,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开展工作,一筹莫展。待这一时期发展充分而仍然没有进展时,则需要教师的介入以缩短其“探索的长度”了。

幂函数的研究课题中,面对部分同学的“迷茫”,我给出了部分他们熟悉的函数y=x3,y=x2,y=x3/2, y=x1,y=x1/2,y=x0,y=x-1/2…让他们先通过描点法绘出部分函数图象。经过这一工作,这些学生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给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当学生面对疑问而无法解决,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时,首先,应确定此问题是否具备价值,学生的知识准备是否充足,是否通过一定的引导,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其次,在研究性学习中,多半问题只应“点到为止”,不可以“引导”而代替或者不适宜的缩短了学生去“摸索”的过程,度的把握便会产生质的飞跃。

4.4、适时的鼓励

教师作为学生的智力上的支持者,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无疑会成为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后盾。除了要关注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外,教师同样也该关注学生已经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一个新思想、观察思考问题的一个新角度、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方法、理解问题的一个新层次,都应视为学生创造素质的展现,及时予以鼓励。即使是表面上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和看法,也应加以疏导,积极的鼓励其继续努力。其实,真理是相对性的,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从欧氏几何到非欧几何,无不如此。罗巴切夫斯基的“荒谬”成就了他“几何学中的哥白尼”的声誉。

五、交流、评价与总结,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深入开展后续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通常由于学生知识结构不同,经历体验不同,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对同一问题,彼此会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或结题之时给予学生一个交流平台。在这时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类似于“头脑风暴法”的模式,让思维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学生由此也提高了自己进行怀疑和辨析的能力,也必定会提升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深究的能力。在评价的实施中,我在课堂上展现了部分学生的疑虑的产生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他们做的各项有效的尝试,并加以评论,以求加深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取的直接的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归纳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把学生研究性学习产生的成果进行汇集并系统化、知识化,最后规范和系统其研究方法。

在幂函数特性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我把学生获取的成果作为知识归结为

n以下两个方面:(1)以x=1为界,沿箭头方向,幂函数yx指数越来越大,p(2)幂函数yxq的幂指数中的p,q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关系。将二者进行强化对比,使学生真正意义的在思维上与老师发生碰撞,从而实现认识理解上的同一化,达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

对幂函数的特性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不由自主的把对幂函数的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直接的带入到了其他类型的初等函数的学习中,从而使幂函数的特性的研究性学习起到了相当的示范作用,实现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效果的倍增以及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参考文献]:

[1]陶明法“研究性学习”现状综述.教育科学研究.2002(1):9-13 [2]霍益萍.浅谈研究性学习课程.教育发展研究.2001(10):29-32 [3]赵蒙成.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2001(3):20-23 [4]张人红.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思考和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1(6):17-19 [5]李方强等.构建教育性的评价过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34 [6]李召启.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53 [7]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J).中国教育.2001(5):4 [8]崔允淳 安桂清.试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3(6)[9]钱宏达.谈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教育发展研究.2001(2):48-49 [10]曹冬林.中学研究性活动课内容的构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2001(3):43 [1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教育发展研究.2001(5):19-21 [12]郑渊方.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学科教育.2001(5):1-4,18 [13]张文周.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上海教育科研.2001(5):5-7 [14]余继光.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数学月刊·中学理科.2001(2):5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闫茂华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取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双重目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等特征。其教学模式多样,课题研究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课题研究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设计

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的问题系列,它决定了课题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研究中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其教学操作模式是: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分析讨论→展示成果→交流共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如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方案的设计,倡导参与意识,把握好参与的契机,体现主体性和探究性原则。以“城市空中绿化调查”的课题研究进程为例,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方案。

表1研究性学习的的方案设计

课题研究进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空中绿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我市空中绿化的程度

空中绿化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提供信息

介绍方法明确目标

确立课题空中绿化的类型有哪些

我市空中绿化的程度怎样

空中绿化对交通、旅游有何影响

制约空中绿化的因素有哪些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调查居民阳台的绿化

调查马路栏杆的绿化

调查建筑物顶的绿化组织调查

激发动机亲自实践

动手操作我市居民阳台的绿化率不足10%

马路栏杆、建筑物顶的绿化率近为零

我市空中绿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总结讨论

解疑释疑讨论辨析

质疑问难国内外城市空中绿化情况

影响环境的因素引发联想

促进迁移积极想象

举一反三提交调查报告或撰写科研论文评价分析交流共赏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研究性学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地选择参加研究的内容和方式,因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及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课题小组一般由4~6名学生组成,最好是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并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本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为指导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体现开放性和交互性原则,以利

于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2.1 课题类型 课题研究按活动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2)

2.2 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题立项

搜集资料,制定计划

分析资料,实施研究

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展示成果,分享成果

总结反思,实现知识、能力迁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水平的高低,而是注重研究的过程性、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及整理资料,学会整理反馈信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使评价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的研究,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既使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有所创新。采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评价方式:如可以采用辩论会式的评价方式进行自评和互评;可以将研究成果在展览厅中展示,并记录进学生档案,使学生在分享成果的同时增强荣誉感;还可以将研究成果经筛选参加省市级生物百项活动、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评选,让专家、媒体等也参加评价,扩大评价活动的范围,促进激励机制的形成。总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的方式,辅之以结

果性评价和教师与专家的评价。分析与讨论

几年来,基于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表明: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养成具有良好作用。

4.1 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养成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提问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也敢于向教师发问,“敢问、善问、会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寻找课题的来源。课题研究中学生会突发奇想,敢于创新,如“烟台百里香的香精油提取试验”课题研究中,为增大装料容量,学生把电热高压消毒器改造成蒸馏锅;为提高冷凝效果把冰箱也用在实验上。又如在创造发明比赛中,学生发明了用脚弹的琴,用手制动的自行车支腿,吸尘黑板擦等,尽管有的发明创造还很幼稚,还需改进,但这些研究无不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积极合作,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发挥,更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陈述已见,达成共识,分享成果。如“玳瑁的人工饲养试验”中,从饲养池中打捞玳瑁,进行测量体长、体重、体温并拍照等项目,需要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快速完成测量和拍照工作;又如“废茶叶栽培灵芝试验”中,灭菌、培养基的配制、接种等一系列过程也需要同学

们分工合作,默契配合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4.3 训练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研究能力 1998年我校曾对全市4县4区小学教师的教科研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研究水平低,动手能力差,科研成果少等诸多问题,教科研论文的撰写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有的学校一学年竟无一篇论文发表,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亟待提高。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加强师范生的科研方法训练和研究能力培养责无旁贷。为此我校加强课题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力度,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研究能力。学生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或科学论文,有的在报刊上发表,有的参加比赛获奖,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顺利通过毕业生论文答辩。有的毕业生在教学岗位上还成为教科研能手,也有的学生将研究成果带回家乡应用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上,使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如课题研究类型中的①、③、④等。

4.4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出发选择课题研究,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对诸如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开展“田湾核电站的建设与沿海滩涂的污染”课题研究,使学生懂得安全使用核能的重要性,更加关注我市的经济发展;“我们共有一片蓝天”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城市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水污染对人们

健康的危害,增强了环境意识,并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

4.5 开展课题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课题研究应注意从本地实际出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题的选择不宜太多,每学年2~3个为宜,并有所侧重;课题研究要善始善终,切不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研究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再另立课题进行研究;开展课题研究还应尽可能得到家长的支持,社会及有关

部门的资助,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表2课题研究类型

课题类型课题名称

研究活动特点野外考察型

①沿海地区药用贝类的生态考察

②我们共拥一片蓝天主要进行野外动植物的采集和生态资源的调查等,特点是不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仅凭观察和少量的简易用具就能完成任务实验操作型③烟台百里香的香精油提取试验

④废茶叶栽培灵芝试验

主要在实验室里进行,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

能力栽培饲养型

⑤卫星搭载番茄种子播种实验

⑥玳瑁的人工饲养试验

⑦豆天蛾的人工饲养试验所需时间较长,主要在试验田或饲养室中进行环境监测型

⑧浮萍对废电池污染水体的净化实验

主要在室外进行,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有些监测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

观察研究型

⑨东方铃蟾越冬的生态观察

这种类型的课题不需要较深的专业知识,难度不大,关键是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调查研究型⑩古树名木的调查、药用昆虫的调查这类课题活动难度较小,易于开展,活动方式以现场实地调查为主,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注:课题举例均来自近年来我校开展生物百项活动、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及青少年科技创新评选活动中的获奖项目。

自《生物学通报》

第四篇:对地理研究性学习

对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性”的认识与实践

姓名沈官长单位三台县鲁班镇初中

邮编621114联系电话0816-518010

4新世纪需求新型的人才,新型的人才要靠新型的教育培养。新型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实现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多途径获取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重视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等新的教学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验中我们做了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充分了解“研究性学习”地理课题的选择范围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目标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性课题的选择时,要将学生、知识和社会三者联系起来。即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生的年龄、知识与能力特征出发,以此去联系和整合社会的需要,并将此转移和体现在研究性学习中。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多元性,使之横跨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并成为联系多学科的“纽带”。它所具有的综合性、地域、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选题空间,富有时代意识与现实特性的课题内涵对于构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欲望,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和个性发展,并最终达成研究型课程教学目标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自然地理素材:地理学以“空间系统”的概念来研究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也就是以“人类——环境生态系统”作为学科研究的重点。自然地理是其重要的分支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它着眼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到人类的聚集场所,从地理环境结构及其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生物、水文、土壤等)的性质、特点、分布和运动规律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等,各门类、各专题内容是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地理科“研究性学习”中课题选择的重要切入口。

2、人文地理素材:地理学科能够长期存在,并富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教学内容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其中与地理相关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贸易、旅游、聚落、人口等,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的主要分支。不管从何角度分析,上述人类活动项目的成败关系国计民生,是每个国家、每个

1地区、或每个个体所要面对的。其客观性和广泛性使之具有不可辩驳的科研价值,让学生先行介入相关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尝试性研究是明智之举。

3、社会热点素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尽管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但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对自然环境肆意开发、加上人类自身的盲目增长,致使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物质供应日趋紧张,生态恶化、污染加剧„„目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已成为世界共同关心的主题。人类在重新反观和批判过去的同时,必然加倍理智地规划未来:进行国土整治、农业区划、工业布局,加强资源调查、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规划,着手新能源开发、海洋开发、国际问题研究等等,所有这些亟待解决、或正在完善的课题无不与地理学科紧密相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参与探讨和解决问题,是地理科“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

4、乡土问题素材:地理教学十分重视“由近及远”、“由己知到未知”的教学法则,提倡“直观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广泛运用乡土地理素材进行教学,正是此教学特点的重要体现。乡土问题不但能反映出所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性,而且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特殊性,它能起到“地理标本”和“地理模型”的作用。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题材为学生学会运用学科理论和基本原理去透视和研究发生在身边的感性地理问题提供了直接条件。

二、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

(一)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当地实际,找准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

充分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在教学中从更高层面和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根据研究性课题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围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专题、目标、步骤,并预想可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相关引导措施等。如《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一章,可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组织学生考察、研究我县新建热电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发展前景展望等,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组织相关讨论:“假如让我来选址”、“假如我是热电厂附近居民”等问题来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步入研究情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

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如:阿富汗饱受战乱的原因、印巴冲突的由来及现状、巴以冲突的根源及思考、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等等,均可联系时事,并以此作为教学中新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性问题的浓厚兴趣。

(三)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相关资料,深化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并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有目的的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或补充拓展学习内容,如课前三分钟地理演讲、我所了解的美国、学习巴西的感悟、展望新世纪地球村民的交往、由小清河再度污染所想到的、假如我是环保局长、县城污染今昔、农民大量涌进城市是喜是忧等等,为完成好这些相关任务,学生必须主动查找资料,千方百计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信息化的今天,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难事,而且这样得来的例证,既能丰富课本内容,又可引起学生共鸣,容易为学生认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高涨。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还有利于学生初步学会质疑、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方法。如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素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可今年春末几天的连续阴雨,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缓解旱情的喜悦,反而使小麦、果树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给齐鲁大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巨额损失。这究竟为什么?当这一问题提出时,学生议论纷纷,争相发言,但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通过课外走访调查、搜集资料、课上质疑、讨论、答辩、交流等,终于弄清了这场连绵多日的春雨给已活跃生长的植物带来的罕见的冻害影响,加深了对北方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和倒春寒的认识,从而充分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学会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地理事物,即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四)把握“五多”,通过双向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到把握以下“五多”,即多设计能诱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问题、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想象空间和机遇。注意因“学情”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故意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朦胧美的问题情景或悬念,从而激发学生一睹“庐山真面目”的探究欲望。营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随时发问,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发言给予及时、积极、公正的评价,使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让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才华、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在学生大胆的发言中及时了解学生想法,及时

因“学情”的变化而变换教法,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多给学生“动”的机会,如动手设计旅游线路、自主设计知识结构图、选择校园绿化植物、谈谈当地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对学校周围环境污染现状开展调查并向环保部门提出建议等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展开丰富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从中体验地理知识的广博及意义,坚定学好地理的决心,达到拓宽知识和教学相长的良好境地。

(五)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和竞争,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是我们教改实验的又一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常用分组方法,多采用就近自由结合的原则,三至四人一个小组,组内对所选研究性学习内容分工协作,小组间常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交流、评价其协作完成目标的情况。如研究课题的选取、资料的收集、结论的验证乃至小论文或探究成果的展示,无一不是小组同学在合作中齐心协力完成的,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课题组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回顾及思索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校地理研究性学习教改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探索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双向互动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立足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着眼于课堂,但又不局限于课堂,积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参加研究性学习踊跃,已初步形成主动探求地理知识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合作学习及竞争意识强烈,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学生关注环境、关注地理热点问题、关注人类的发展前景,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自身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洞察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乃至自我学习的能力等均得到显著提高,实验过程中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奖或发表,真正达到了我们所期待的“向教改要效率,向教改要成绩,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与学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总之,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很粗浅,我们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验还刚刚起步,有收获、有教训,更有许多困惑。今后,我们将团结协作、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探索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新方法、新思路,与广大地理界同仁携手共创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新局面。

第五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探索海洋

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向深蓝处漫溯

——探索海洋

课题组成员:霞儿飘絮^-^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这首熟悉的歌谣,唱起了我们心头的涟漪。广阔的大海,从蔚蓝到碧绿,引起了无数人悠然而诗意的遐想。而海洋在人们朦胧的幻梦中,也被蒙上了一层深蓝的面纱。它的无际,它的神秘,也勾起了深居内陆的我们强烈的探索欲。于是,我们小组成员,各自怀抱着一份好奇,向着“未知”的海域漫溯开去„„

连绵不绝的盐水水域,分布於地表的巨大盆地中。——这是专业人士对海洋的定义。那么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早在史前人类就已经在海洋上旅行,从海洋中捕鱼,以海洋为生,对海洋进行探索。在航空发展之前,航海是人类跨大陆运输和旅行的主要方式。对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纪中才真正开始。虽然今天人类对海洋用潜水球、潜水艇深海还所知甚少。所以我们此次的研究围绕着三个方面,对海洋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无尽的资源宝库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凝集了宝贵的海水资源,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过去曾有多少诗人为它歌唱。它有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因而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洋中几乎有陆地上有的各种资源,而且还有陆地上没有的一些资源。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的有以下六大类:



1、石油、天然气。据估计,世界石油极限储量1万亿吨,可采储量3000亿吨,其中海底石油1350亿吨;世界天然气储量255~280亿立方米,海洋储量占140亿立方米。上世纪末,海洋石油年产量达3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0%。我国在临近各海域油气储藏量约40~50亿吨。由于发现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五大石油生产国之一。



2、煤、铁等固体矿产。世界许多近岸海底已开采煤铁矿藏。日本海底煤矿开采量占其总产量的30%;智利、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也有开采。日本九州附近海底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铁矿之一。亚洲一些国家还发现许多海底锡矿。已发现的海底固体矿产有20多种。我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硫、磷、石灰石等矿。



3、海滨砂矿。海滨沉积物中有许多贵重矿物,如:含有发射火箭用的固体燃料钛的金红石;含有火箭、飞机外壳用的铌和反应堆及微电路用的钽的独居石;含有核潜艇和核反应堆用的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锆铁矿、锆英石;某些海区还有黄金、白金和银等。我国近海海域也分布有金、锆英石、钛铁矿、独居石、铬尖晶石等经济价值极高的砂矿。



4、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世界海洋3500~6000米深的洋底储藏的多金属结核约有3万亿吨。其中锰的产量可供世界用18000年,镍可用25000年。我国已在太平洋调查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有30多万平方公里为有开采价值的远景矿区,联合国已批准其中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分配给我国作为开辟区。富钴锰结壳储藏在300~4000米深的海底,容易开采。美日等国已设计了一些开采系统。



5、热液矿藏。是一种含有大量金属的硫化物,海底裂谷喷出的高温岩浆冷却沉积形成,已发现30多处矿床。仅美国在加拉帕戈斯裂谷储量就达2500万吨,开采价值39亿美元。



6、可燃冰。是一种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矿物,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碳氢化合物与水分子组成的冰态固体物质。其能量密度高,杂质少,燃烧后几乎无污染,矿层厚,规模大,分布广,资源丰富。据估计,全球可燃冰的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在上世纪日本、前苏联、美国均已发现大面积的可燃冰分布区。我国也在南海和 2 东海发现了可燃冰。据测算,仅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700亿量,约相当于我国目前陆上油气资源量总数的1/2。在世界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可燃冰的发现又为人类带来新的希望。

有着这么多的海洋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开发海洋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洋是资源宝库,人类未来的资源寄希望于海洋。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海洋资源也几乎都是有限的;应当注意节约和开展综合利用,加强海洋资源抚育与保护,这是当代公民对后代幸福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甚至挥霍浪费,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海洋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无尽的海洋风光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的不断变化以及西方旅游界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海洋旅游热,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滨旅游资源和海岛旅游资源。富于变化的美丽风景海滨旅游资源的重要特色:一望无际的大海,宽阔洁净的沙滩,旖旎壮观的海上景色,使人心境澄明而又充满激情,气象万千的海洋景观更富有浪漫的魅力、撼人心魄的魅力,也符合游人回归自然、追求浑朴的心理。

海风轻拂,让人倍感舒适。当我们从喧嚣的都市来到风光宜人的海滨时,看着潮起潮落,想想自己快乐徜徉,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空气里还有一抹清新气息。这是夏天的味道,来自我们的心海。

世界上海洋面积广阔。有一位航海家曾经说过:“海洋里的岛屿,像天上的星星,谁也数不清。”这句话形容了世界海岛之多。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海洋中岛屿究竟有多少,很难说出一个准确数目来,这些都为海滨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条件。很多旅游者都选择了出境游,殊不知我国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海滨旅游资源。

我国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海岛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滨海旅游景点达1500多处,目前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仅350处,大约占全部可开发景点的23.5%。

我国环大陆海域辽阔,北有渤海、黄海,东有东海,南有南海,滨海及海岛风光各不相同。人们熟知的滨海旅游胜地,南海有美丽的海南岛(最负盛名要数三亚)、香港、澳门和广西北海,东海有台湾宝岛、舟山群岛和厦门,渤海湾畔则有大连、秦皇岛、青岛和威海。还有更多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海洋景观。

海是浩瀚广阔、深沉博大的水体,有进平静温驯,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像温柔典雅的抒情诗,有时像奔腾咆哮的勇士,我国著名的海滨从南到北有三亚、北海、中山、深圳、厦门鼓浪屿、普陀、威海、青岛、烟台、北戴河、大连、兴城等等,在这些景区,和煦的阳光,悠悠的白云,宽阔柔软洁净的海滩,辽阔无际的海面,星星点点船帆,自由翱翔的海鸥,和岸礁上的海洋生物,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天然画卷;海滨地区由于受海洋气流的调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分布平均,优良的海洋性气候很适宜观光、游览、度假和疗养;我国较为著名的海滩有大连金石滩、北戴河海滩、青岛海滩、鼓浪屿海滩和北海市银滩等等。

海洋能够将沿海的各种污染物混合,并将其运送到很远的地方。虽然海洋吸收人类废弃物的能力似乎无限大,但是许多沿海地区,包括许多沿海旅游胜地在内,正在受到严重污染。美丽的大海,是大自然的馈赠,异彩纷呈的海洋风光,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无尽宝藏。当我们享受海滨优美的景色时,一定要时刻铭记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海洋生态意识,这是根本。心存这种意识是做一个真正的文明游客的基本要求;

2,在享受美好风光的同时不忘与身边的人携起手来保护好我们的大海; 3,克制自己,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从小处努力。

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发展海滨旅游经济,保护海滨环境,使我们作为旅游者的职责。

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不仅是我国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去海边吧,带着幸福的微笑,感受阳光的味道。

无穷的生态破坏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食物的宝库,航运的通道。海洋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稳定全球环境的机能和容纳净化“百川归海”各种污物的机能,但近50年来,海洋这两种机能正遭受到损害,如果海洋因污染而丧失生命力,人类将从地球上消失。

海洋的污染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各种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由于海水水量之巨大和海浪的澎湃波涛,一般的污染在大洋中容易驱散通过大海得到自净。同时因为海洋容量非常大,以至包括海洋深层的海水循环一周需要数百年,因此海洋遭受的重型污染影响海洋机能所潜优的危机可能暂不易发现,一旦出问题,可能就非人类力量所能解决的了。

1,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2,石油及其产品(海洋石油污染)。海上运输事故频发、海上石油开采、沿海炼油厂废水的排放等使得海洋石油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目前每年有大量石油由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导致严重污染,使得水鸟死亡,鱼虾锐减,一些珍贵的海洋资源濒临灭绝。

3,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

4,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5,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6,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见图)7,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 响生物的新 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这些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海洋生物生灵涂炭!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 5 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浩瀚蔚蓝的海洋是地球的“生命摇篮”,蕴藏着大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藏。为了人类子孙万代的幸福,我们要珍异和保护海洋,防治海洋污染。

世界上最宏大的是海,最有耐心的也是海。历史证明,凡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皆可国势走强,反之则国势衰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经济布局正日益向沿海地区聚集,中国经济从未像现在这样依赖海洋,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海洋寄予巨大期望。亚历山大·基兰在一首诗中写道:“海洋那颗巨大的心,——在苦难深重的世界上,这是唯一健康的心,——既没有什么奢望,也没有任何留恋,总在平静而自由地跳动。”然而,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却把这颗心打碎了。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树立海洋保护意识是根本之策。蔚蓝的大海,令人无限向往,她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旦进入她的世界,就像是变成了一条鱼,回到了悠游的世界里,回到了一个没有污染的国度里。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百度海洋百科 中国海洋信息网 百度图片 百度知道

《地理选修-海洋地理》 《地理选修-旅游地理》 《大师领读-世界地理》 《国家旅游地理》

下载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中的研究性学习 中山市南头镇民安小学胡名军 [摘要]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全新的学习......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认为这是我国当前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一、对“研究性学习”理念要有理性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把现存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在教师......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阶段性探索与思考 2007年下学期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尖山中学陈广军 《历史课程标准》(后简称《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改......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课题实施方案

    洮北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课题实施方案 白城三中纪静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的推进,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备......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的理解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及理解摘要:本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与设置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研究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从2001年9月起,我校按照教育......

    浅析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索

    浅析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索 时间:2012/11/26 14:50:00 来源: 【论文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化学实验 【论文摘要】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