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4: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

第一篇: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

自2006年7月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街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并作了深入的研究和部署,社区矫正工作做到规范、有序、稳步地推进。到目前为止,我街共计接收矫正对象11名,均为男性,4月份如期解除矫正1名,现实有矫正对象10名,其中缓刑的有5名,假释的有2名,监外执行的有2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1名,没有发生一起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或脱管情况,为构建平安和谐西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层基础,明确工作思路,积极稳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为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提高对非监禁刑事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犯罪,我街针对自身的实际,按照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了由街党工委副书记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民政科及街道工青妇负责人等有关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了社区矫正办公室,明确分工,负责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工作。同时根据派出所提供的矫正对象花名册、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与派出所做好衔接工作,取得有实效法律文书。并开展对矫正对象的谈话与登记,做好现场接收的准备,使矫正对象纳入社区管理正常轨道。

(二)认真抓好矫正对象的入矫前教育工作

为了能正确掌握每名矫正对象的动态心理反映以及社会表现,制 1

定出切实有效的矫正措施,司法所会同派出所对本街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查,分别对各个社区矫正对象的资料进行备档以及完成相关法律文书的移交,我街对每名拟接收矫正对象均开展了必要的入矫前教育,在矫前教育中,主要开展:相关社区矫正知识的宣讲,使其明白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树立正确的身份的意识,积极配合街社区矫正办开展的工作;预留相关联系方式,便于街社区矫正办能及时通知其宣告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按照区矫正办要求,对各个矫正对象做了首次谈话记录。从工作实际开展以及所取的效果来看,入矫前教育对社区矫正对象在被接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严格按照区社区矫正办的要求,做好常规衔接和社区矫正宣告工作,确保社矫工作开展的严肃性

我街于今年1月17日举行了庄严的社区矫正宣告仪式,接收第一批四名矫正对象,在宣告仪式上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促使矫正对象及家属能正视矫正工作,主动配合矫正活动的开展,增强其自身身份意识,同时对相关制度进行宣讲、明确,与监护人及志愿者签订协议书,明确监护及监督帮教责任,并制定体现个性的社区矫正方案,并为每个矫正对象建立了专档,专人管理。在宣告仪式上,我街党工委正副书记及区司法局党委书记、何副局长参加了该会议,并对今后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实行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矫正,体现“以人为本、矫正为本”理念

一是认真落实监督管理制度,街社区矫正办针对社矫对象认真落

实各项矫正制度,并将相关工作记录在案。二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矫正教育措施,听取其思想汇报,详细记录相关谈话记录,做到有针对性以及体现阶段性原则;三是切实做好帮困解难工作,以解社矫对象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受矫。诸如对矫正对象潘某,刚刚进入一家销售公司,推销白酒,在和他谈话教育过程中,获知他正在担忧难以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数量,司法所主动帮其联系酒楼打开销路,“五一”前夕获知潘某的父亲刚刚去世,司法所及时对潘某予以慰问,通过一点一滴的关心,潘某非常感动,表示一定会认真改造,积极配合矫正活动;又如矫正对象毛某,入矫后通过面试找到一份在白云机场上班的工作,正在办理入职手续,但单位需要其出示一份无刑事犯罪记录的证明,他正在发愁,矫正办工作人员了解后,经过商量研究和调查核实后,为其出示了一份他从判刑生效日期起至今暂未发现犯罪行为的证明,使他顺利入职,目前毛某工作稳定,并已顺利转正;四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在严肃制度的同时,想矫正对象之所想,坚持人性矫正,保证相关制度能更好的落实。诸如,鉴于我街在册矫正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纪较少,还在读书或者刚刚出来工作,不易请假,为避免这些矫正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各项制度得以落实,尽量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矫正活动,以使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减到最低。

(五)注重信息报送,及时汇报相关工作,逐步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法

我街社区矫正办注重信息的报送,定期报送相关信息,在得到区矫正办反馈后,能及时改正工作上的不足,完善工作,深化矫正工作的开展。如我街为了尽快落实组织矫正对象开展公益劳动的工作,司法所分别与辖内的广州仁康医院、广州金羊养老院签订《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协议书》,落实公益劳动服务点,并于6月8日组织矫正对象前往服务点开展打扫卫生等公益劳动,司法所及时向区社区矫正办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又如为了充分发挥律师志愿者的作用,切实维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提高矫正质量,维护社会稳定。6月8日上午,我街组织了四名社区矫正对象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专程邀请了两名社区矫正律师志愿者参加,并请来了区律公科、区社区矫正办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一)社区矫正基础还比较薄弱、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与社区矫正有相当差距,矫正效果不容乐观

社区矫正是一种开放式、借助于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矫正犯罪人的活动,通过社区,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实施到犯罪矫治体系之中,协助罪犯或行为偏差者认清自我,改造或矫正行为模式,重建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方式,回归社会,并成为社会一员。因此,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组织建设、法律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较高,而现状与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在区的统筹下我街获安排了两名律师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组建了我街专职工作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帮教队伍三支社区矫正队伍,但是目前仍难以改变大部分工作依赖于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的局面,我街将对社区矫正工作职能进行分配,以使三支队伍都能真正各施其职,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此外鉴于时间及经费较紧张等原因,我街很多亟需开展的培

训工作仍未能开展,因此希望区社区矫正办统一开设更多有关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工作水平。

(二)社区群众“安全感”、承受力、社会认同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种非监禁的行刑方式,虽然我街已经在各个社区作了大量的有关社区矫正的宣传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认识比较肤浅,担心犯罪人在社区内重新犯罪,危害社会。我街社区矫正办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动员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创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对社区内单位、居民宣传社区矫正知识,使广大的社区群众能够了解社区矫正的意义、目的,增强人们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社区矫正人性化、人文关怀化的认识和认同,消除旧的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打消社区群众的抵触情绪、畏难思想和恐惧心理等。从而,为社区矫正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借助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东风,培育社区大家庭和生活共同体的理念,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热情,使社区内单位、居民携起手来,形成社区矫正工作的合力。

(调研文章 西村街司法所 范志桥)

第二篇: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又称“社区矫治”、“非监禁矫正”,国外较常见的形式有缓刑、假释、暂时释放、社区服务、工作和学习释放等,它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社区矫正在许多国家的刑罚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惯用、常用的刑罚方式。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刑罚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在司法机关、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所确定的改造学习期间内,由司法所负责监管落实刑罚,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悔过自新,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方式。从职能概念上讲,是整合政法部门、社区等各方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五类外执人员即假释、监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手段和方法。

社区矫正的功能和意义突显,有公认的六大功能,分别是:惩罚罪犯、教育罪犯、感化罪犯、塑造罪犯、控制罪犯和医治罪犯心理。可以说,社区矫正是一种不失监禁刑的威慑性又有更助于罪犯回归社会、促进和谐的独特效益。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改变行刑环境,提倡和实行“人文行刑”,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使之回归社会的需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也是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减轻监狱等机构的行刑压力,降低社会行刑成本的要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最初的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也从最初的投石问路,到现在的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阶段。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对罪犯的矫正作用凸显,作为一种非监禁刑,在与监禁刑对比上,有着后者无法比拟的优势,优先适用社区矫正对罪犯进行改造,提倡减轻对罪犯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以另一种“温情感化”方式,以较小的社会代价达到教育和改造罪犯的目的。实践证明,发展社区矫正,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制改革,是我国刑罚执行社会化和现代刑事司法非刑罚化的发展趋势。引入社会治理观念,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非监禁矫正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根据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了解,由于社区矫正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该项制度的功能和性能的发挥,没有全面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关怀。以下简要分析一下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司法行政机关无社区矫正执法权,对矫正对象没有采取强制矫正的权力。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据仍然是两高、两院的《通知》、《意见》和各地方政策性文件,尚无社区矫正法出台,社区矫正立法滞后,法律对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没有明确规定,现实工作中矫正对象脱矫、漏矫、不做思想汇报、外出不请假现象严重,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矫正对象,应该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如果单靠省(市、区)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收监规定,有悖法理。我国《立法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因为司法行政机关无强制收监权力,所以目前如需对矫正对象进行收监,大多实际上无法操作,只得事后寻求公安机关的协助,司法行政机关本身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的直接承担者,但又没有执法权,难免落得尴尬之境,所以应加强社区矫正立法,赋予司法行政机关强制矫正权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基层司法所人员及装备不足,无力完全满足社区矫正需求。目前基层社区矫正人员严重缺乏,相关装备不足,严重制约该项工作的开展。我国中西部基层司法所人员只有一两个,各地财政难以满足该项工作。因此,国家要从财力上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扶持,切实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最后,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社区监督者匮乏。社区矫正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仅仅依靠司法行政人员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监督者的一线优势,对矫正对象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管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但现实中大多矫正社区缺乏矫正工作志愿者、社区监督,使社区矫正实施力度和效益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以下就规范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各相关部门要统一协调、积极配合,明确职责与分工。可以说,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已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工作重心之一是规范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明确职责与分工。两高两部的《意见》规定: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社区矫正从试点开始,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密切配合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部门统一协调,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

第二,加强对社区矫正业务各方面的保障,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是相关部门的业务配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劳动部门、社区(村)群众组织等应从业务上密切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发挥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该项工作。其次是人员保障,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一线任务在基层司法所,这就对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求职业化和专业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上岗,多用业务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司法干警,人力资源部门应对此应承担起争取编制,在招录司法行政编制人员应当优先考虑充实司法所,切实把好人员“入门”关,严格标准,择优选配。同时,应充分挖掘社区矫正的社会资源,加强选聘社区志愿者,监督工作者,做好司法所和社区的双重人力保障。再次是装备保障,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薄弱,不少单位没有足够的办公用房,缺乏必要的办公、交通设施,具体包括基层司法所业务用警车、着装、通讯设备、文印、档案等方面。根据《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七次计财装备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报告称,不少司法行政机关装备保障标准相对偏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县司法局人均办公经费只有几百元,日常工作难以开展。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西部地区基层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建设规划》明确了中西部地区司法所的投资规模和建设期限。良好行使职能的基础是建立在完善的装备上的,为更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第三,加强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严重滞后,目前规范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只有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通知》、《意见》和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至今未出台规范社区矫正的法律。由于法律的缺位,导致现阶段的社区矫正工作“无法可依”,必然制约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两高、两部《意见》指出: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立法进程,探索建立中国特色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充分论证后制定。只有通过立法,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明确社区矫正性质,法律地位,内容,实施程序等,才能使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道路,才能更好地开展该项工作。

第三篇:创建平安社区 构建和谐家园

创建平安社区 构建和谐家园

平安和谐是社区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年来,按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要求,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化解社区矛盾、强化综治宣传、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为抓手,在社区开展以争创“平安社区”“优秀平安家庭”“无毒社区”“无邪教社区”为载体的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稳定、祥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齐抓共管 共建和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进一步夯实社区基础工作,社区党支部结合本社区实际,切实加大防控力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楼幢长、单元长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社区干部利用“四知四清四掌握”入户机制和张贴平安知识楼层贴、张贴宣传画、黑板报、发放宣传单、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开展了优秀平安家庭创建、禁毒、禁赌、禁黄教育及“抵制邪教,倡导文明”、“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活动,引导社区居民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政治立场与方向,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为稳定社区治安秩序奠定基础。

依法调处 化解矛盾建立入户走访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解居民的纠纷,到目前为止,为居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4期,化解矛盾纠纷12期,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深化管理 加强教育 组织开展流动人口会议,与辖区片警联合开展流动人口清查两次,重点检查出租房屋87间和187间商业网点查,查出三无人员4人,督促62人办理了居住证明,同84间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签订了治安责任保证书、消防安全责任书、计划生育保证书,按照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原则,不定期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为社区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XX市综治委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XX的城市社区发育滞后,社区物业化水平不高。近年来,市委、政府大胆改革创新,以满足社区居民安居要求为目标,全面推行社区物业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心城区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和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状况逐年好转,公众安全感稳步上升。XX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在今年上半年的全省“民调”中,公众“目前的安全感受”得分位居全省第一。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政府把推进新一轮社区建设和社区物业管理作为开展“三个创建”、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连续召开两次市委常委会议、三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先后出台《XX市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X市中心城区单位院落及家属区全面实行物业管理的通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社区建设领 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设立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室,由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方案拟定、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将社区物业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实行物业管理的工作成效直接与“一把手”的政绩考评挂钩。市里两次召开高规格的动员大会,营造氛围,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投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物业化管理,采取进度“倒逼制”和缴纳保证金的办法,务求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70%以上社区达到全省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标准,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二是强化投入保障。市政府颁发《XX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对推进此项工作所需人财物保障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制订《XX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提取管理办法》,规定从近三年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提取1%,作为社区建设基金专款专用,夯实了社区物业服务基础。为鼓励物业管理成绩突出的小区,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市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连续安排三年,对实施物业管理成绩突出的小区,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进行奖励,奖金从社区建设配套资金中列支。此外,采取市、县两级在职领导和工作部门联点帮扶的方式,筹措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采取建、买、租、换等多种方式,建设社区办公用房,并引导辖区单位捐资扶持。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实行单位院落及 家属区物业管理一把手负责制,列入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并与综治目标责任挂钩。年终,由市社区办会同综治、住建、房地产等部门综合考核排名,考核对象中,行政事业和中央、省属企业单位院落及家属区物业管理落实情况,考核所属单位;改制企业单位院落及家属区物业管理落实情况,考核所在街道,考核结果在市级媒体通报,对不合格单位予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

二、先易后难,分类实施

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物业服务运行机制,分三个层面在全市城市社区推行物业管理。一是新建住宅小区全面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物业服务,与小区竣工验收同步。二是基本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由街道办事处和房产部门督促指导和帮助小区依法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通过引入物业公司或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居民自治等方式实行物业管理。三是对暂不具备实施市场化物业服务条件的小区,引导社会组织以低偿、微利的方式,指导和帮助实行自我管理,开展社区物业服务。政府对开展物业服务的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对开展物业服务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XX年,各试点社区全部推行物业管理;计划到XX年,实现全市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为加强舆论引导和行业自律,规范社区物业管理,市里印发《XX 市推进城市社区工作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帮助群众树立“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制订《XX市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XX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XX市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及考核办法》,逐步形成对物管行业的市场准入、企业运作、考核验收、市场退出全过程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形成“菜单式”物业服务。

三、依托物管,共建共享

把全面推进物业管理作为新一轮社区建设重点和突破口,依托物业管理,落实综治措施,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区工作一体化。一是开展治安整治,构建平安社区。健全社区警务室、综治工作站,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全面清理社区户籍人口,落实“以房管人”机制,实现对社区实际居住人口全覆盖管理。所有治安、人口信息全部通过社区物业管理进入社区信息平台,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住宅小区、背街小巷的电子监控设施,并入城市治安电子监控网络。依托物业保安、社区警务室、治保会,构筑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积极开展巡逻守望、看门守栋、调纠解纷等活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维护好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关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区、学校内部及周边的治安整治。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里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时,将社区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城市建设中,和文化、卫生、体育、绿化等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一同验收。采取新建、改扩建、购买、置换、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加快解决社区功能用房问题,规定社区的功能用房不得少于300平方米,示范社区的功能用房不得少于400平方米;实行“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已建好的社区功能用房要逐步实现统一标识。三是整治社区市容,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市容协管员队伍,全面推行社区网络综合执法管理。按照“三个创建”工作目标,采取上下联动、单位帮扶的办法,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小街小巷、老旧居民点、拆迁安置小区、改制企业院落环境综合整治和达标改造,力争三年之内使城市社区的“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改观。

第五篇:怎样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怎样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最初的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也从最初的投石问路,到现在的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阶段。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对罪犯的矫正作用凸显,作为一种非监禁刑,在与监禁刑对比上,有着后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呼吁优先适用社区矫正对罪犯进行改造,提倡减轻对罪犯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以另一种“温情感化”方式,以较小的社会代价达到教育和改造罪犯的目的。实践证明,发展社区矫正,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制改革,是我国刑罚执行社会化和现代刑事司法非刑罚化的发展趋势。引入社会治理观念,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非监禁矫正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一、何为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有何功能与意义?

社区矫正,又称“社区矫治”、“非监禁矫正”,国外较常见的形式有缓刑、假释、暂时释放、社区服务、中途之家、工作和学习释放等,它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社区矫正在许多国家的刑罚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惯用、常用的刑罚方式。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刑罚方式,是指将符合一定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并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所确定的改造学习期间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悔过自新,并促进其顺利回 归社会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方式。从职能概念上讲,是整合政法部门、社区等各方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监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手段和方法。

社区矫正的功能和意义突显,有公认的六大功能,分别是:惩罚罪犯、教育罪犯、感化罪犯、塑造罪犯、控制罪犯和医治罪犯心理。可以说,社区矫正是一种不失监禁刑的威慑性又有更助于罪犯回归社会、促进和谐的独特效益。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改变行刑环境,提倡和实行“人文行刑”,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使之回归社会的需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也是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减轻监狱等机构的行刑压力,降低社会行刑成本的要求。

二、我国社区矫正试行工作概况

全国社区矫正工作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为准备阶段;2003-2009年为试点阶段;2009年起为全面试行阶段。2003年两院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社区矫正的性质、适用范围、工作任务部门职责等做出规定,随后社区矫正在27个省(区、市)进行试点。

2003年开始至2008年,全国先后分两批在18个省(区、市)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另有9个省(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先后进行了试点,这一时期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2009年,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召开,全面试行社区矫 正的时机成熟,两院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从提出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该意见指出,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同时,初步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国务院法制办作为社区矫正立法的牵头部门,开始了探索社区矫正的立法工作。通过7年时间的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该工作的全面推广积累了丰富经验。截止2006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社区矫正服刑人员七万多人次。

三、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㈠、司法行政机关无社区矫正执法权,对矫正对象没有采取强制矫正的权力。

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据仍然是两高、两院的《通知》、《意见》和各地方政策性文件,尚无社区矫正法出台,社区矫正立法滞后,法律对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没有明确规定,现实工作中矫正对象脱轿、漏轿、不做思想汇报、外出不请假现象严重,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矫正对象,应该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如果单靠省(区、市)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收监规定,有悖法理。我国《立法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因为司法行政机关无强制收监权力,所以目前如需对矫正对象进行收监,大多实际上无法操作,只得事后寻求公安机关的协助,司法行政机关本身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的直接承担者,但又没有执法权,难免落得尴尬之境,所以应加强社区矫正立法,赋予司法行政机关强制矫正权力。

㈡、基层司法所人员及装备不足,无力完全满足社区矫正需求。

目前全国开展社区矫正业务的司法所大多存在编制人员不足,缺乏装备的问题。专业社区矫正员匮乏,经费得不到保障,无力满足开展矫正业务的需求。所以应制定社区矫正财政保障政策,将社区矫正工作开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制定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科学、系统、完备的经费保障标准。计财装备部门、财政等有关部门在经费安排中应平衡财政支出方向,多向司法行政部门倾斜,从经济上保障社区矫正业务开展。

㈢、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社区监督者匮乏。社区矫正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仅仅依靠司法行政人员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监督者的一线优势,对矫正对象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管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但现实中大多矫正社区缺乏矫正工作志愿者、社区监督,使社区矫正实施力度和效益大打折扣。

四、规范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举措

㈠、各相关部门统一协调,明确职责与分工

可以说,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已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工作重心之一是规范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明确职责与分工。两高两部的《意见》规定: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社区矫正从试点伊始,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密切配合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部门统一协调,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

我国司法体制由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国家监察机关(检察院)、行政司法职能的行政机关及社会团体构成,笔者认为,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的执行,而不是判决范畴,也就是说这属于行政权,而不是司法权,社区矫正执法权应交予司法行政机关行使,而不是由法院或公安等其他部门行使,司法行政机关在近年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司法行政机关为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刑罚执行制度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工作经验丰富,轻车熟路,一方面强化了职能,使社区矫正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又是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合理配置我国司法体制中各组织的权力与职责,是司法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法制建设进步的体现。根据《意见》规定: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司法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可以说,目前已达成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工作主体的共识,但未通过法律明确社区矫正执法权归属。为了更好开展该项工作,早日使之走向规范化道路,应加快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步伐,明确社区矫正各组织的职权与分工,尤其是强化保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

㈡、加强对社区矫正业务各方面的保障。

社区矫正业务直接承担者主要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由于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职能,交接之际,存在物质保障程度低,机制不顺畅,人员不足,观念阻碍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业务配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劳动部 门、社区(村)群众组织等应从业务上密切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发挥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该项工作。

其次是人员保障,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一线任务在基层司法所,这就对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求职业化和专业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上岗,多用业务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司法干警,人力资源部门应对此应承担起争取编制,在招录司法行政编制人员应当优先考虑充实司法所,切实把好人员“入门”关,严格标准,择优选配。同时,应充分挖掘社区矫正的社会资源,加强选聘社区志愿者,监督工作者,做好司法所和社区的双重人力保障。

再次是装备保障,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薄弱,不少单位没有足够的办公用房,缺乏必要的办公、交通设施,具体包括基层司法所业务用警车、着装、通讯设备、文印、档案等方面。根据《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七次计财装备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报告称,不少司法行政机关装备保障标准相对偏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县司法局人均办公经费只有几百元,日常工作难以开展。

㈢、加强社区矫正立法工作。

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严重滞后,上文已述,目前规范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只有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通知》、《意见》和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至今未出台规范社区矫正的法律。由于法律缺位,导致现阶段的社区矫正工作“无法可依”,必然制约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两高、两部《意见》指出: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立法进程,探索建立中 国特色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充分论证后制定。只有通过立法,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明确社区矫正性质,法律地位,内容,实施程序等,使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道路,更好开展该项工作。据悉,国务院法制办作为社区矫正立法的牵头部门,正会同司法部,组织中央编办等部门进行社区矫正的立法调研。

下载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西村(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社区......

    浅议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浅议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宁海县司法局跃龙司法所 朱世余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方式的总称,它是指将特定对象的罪犯放入社区,让其提......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在东区深化社区平安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东区深化社区平安建设工作现场会,这既是区委、区政......

    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让生命之花恒久绽放 学校安全管理与教育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按照“理念引领、科学规划、制度保障、特色带动、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思路,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

    做好关协工作 构建和谐林业

    做好关协工作 构建和谐林业 ——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关协工作事迹材料 我场的关协工作,在市关工委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基层关协组织的积极工作和......

    社区矫正工作

    宁化县自2011年9月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收符合要求、条件成熟的社区服刑人员168名,其中解矫25名,在矫143名,无一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

    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中央批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2003年开......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模版]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廉江市罗州街道办创建和谐平安社区的措施与成效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凸现。在居民住户中偷盗抢劫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