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办高校教学督导1
第三章: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民办高等教育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序列,成为扩大民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又一重要渠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经发展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但由于办学时间短、规模扩张速度快和无成熟模式可供借鉴等原因的存在,与公立高校相比,中国的民办高校在现阶段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发展态势,普遍体现在办学层次较低、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生源质量堪忧、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
为了能够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这些劣势反而对民办高校在校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这种理念特别强调教学环节所发挥的作用,将之贯彻运用到实际教学督导环节之中,就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总结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特点,对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一岗位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顶层设计”督导:理论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如今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08年年底,在全国2263所普通高校中,民办高校占28.2%,在2021万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19.4%1,各方面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目前达到了历史最佳。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的形成阶段,在国内学者和民办高等教育的践行者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办高等教育之路进行不懈探索的时候,许多民办高校和专家也不断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对构建适合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体制进行诸多理论探讨,出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教学督导新思路。黄河科技学院(郑州)以强化教学督导的权威性、公平性、有效性来指导教学督导的运行,进而创立了三级联动、内外结合、校院结合、统分结合的教学督导机制2;三江学院(南京)以构建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为指导思想,以“三督一巡视”为基础建立了教学质量检查督导系统3……这些以正确理论为基础,结合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理念构建而成教学督导运行体制都能够很好的发挥其督教、督学、督管三大主体功能。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教育理念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被纳入高校教学板块的整体结构组织来考察和研究。现阶段,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弱,因此要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民办高校必须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完善的教学督导能够在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沟通、咨询等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出于这一需要,民办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对于教学督导体制的探讨和研究,着力于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并将其纳入高校战略管理的整体规划,使其具有了“顶层设计”督导的特征。
顶层设计,按照当前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4。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顶层设计的目的是从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全局审视教学督导自身定位,将教学督导工作涉及的各方面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岗位运行模式来实现业务协调和效益最大的目标,提出适应民办高校自身特点的教学督导推进与管理机制,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教学督导工作,推动民办高等教育教1李雪林.民办高校在校生比例升至19.4%【N】.文汇报.2010-5-11.刘桂欣,王仁永,时玉华.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系统新思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7).p28-30 3 卞钰.对构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几点认识
【EB/OL】.http:///s/72/t/185/a/9895/info.jspy,2007-05-26.刘松柏.“顶层设计”的魅力和价值【N】.经济日报.2011-6-22,(13).学督导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业务范围进行综合分析与抽象,并遵照教育普遍规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督导条例》的要求,探讨和完善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督导体制,强化教学督导在高校教育和教学管理中的基础环节功能。
从教学督导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看,为了使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的特色更加鲜明,使其更适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教学督导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教学督导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等于缺少了一把衡量的标尺,因此,教学督导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认真研究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运行规律,用发展的观念认识督导的形式、内容、范围、对象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学督导实践。
二、实践教育督导:实践性
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的实践性指的是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永远不能脱离工作实际,它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教学督导在学校的领导下,综合运用学校所赋予的权力,包括督导权、调研权、建议权,对教学质量实施全方位的督导,检查、评价和指导,在实际教学中起着沟通、激励和参谋的作用,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中坚力量。5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教学督导本身来说,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就要求教学督导员必须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督导理论贯彻到实践当中去,用实践来完善和深化教学督导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教学督导方式方法,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是中国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督导人员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跟踪,从对实际教学的监控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调整改进的意见。要发现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离不开教学督导人员深入到高校教学一线,给予老师指导,认真倾听师生的需求和建议,因此在高校中,教学督导员是实践性很强的岗位。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教学过程任何一个局部的疏忽,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全局,所以高校的教学督导员还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高校的教学规律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学督导员才能够对讲课教师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概念是否准确、实例是否恰当、逻辑是否清晰等等,且这种指导也更有说服力。我国高校中担任教学督导的人员多为中老年教师,这些老师从教学一线充实到教学督导队伍中,他们在教学岗位工作多年,有些在任职督导员的时候还在兼职授课,丰富的教学经验使他们对于教学和督导都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授课老师交流时也能更有效率。同时,教学督导人员必须经常走进课堂,这样才能够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从这个层面说,教学督导员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难以提出高见。
探索适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督导模式离不开丰富的督导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的民办高校来说,由于办学时间短,在学校运行的许多环节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在教学管理环节也是如此。与其他类别的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专职教师队伍年轻,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亟需教学督导人员予以正确的监督和引导;外聘教师比例高,为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许多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使教学督导工作难以与其他部门有机结合,教学督导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等。所5庄东红,蔡映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靠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完善民办高校教学督导机制。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要求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在工作中突出实践性,重视实践的探索和检验作用,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三、发展战略督导:战略性和前瞻性
当前,随着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更加多变,使高校教学督导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这些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使教学督导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更为重要,因此要加强教学督导内容、方法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学督导工作应该借鉴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较为成熟的经济领域预测的做法, 结合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的具体实际, 总结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的基本规律,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较为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用以指导高校教学督导员认真有效地开展工作。
教学督导自身的功能定位要求其不能忽视战略性和前瞻性。一般来说,高校的各教学及行政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界定的岗位职权和职责,有具体的分工,有固定的工作方式,能较为独立地行使部门内行政职权,其工作结果都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力。而教学督导机构只根据学校领导授权从事教学督导工作,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监督与指导,却在工作中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和处理权,而只能通过向学校领导或各有关方面提出建议来实现自己的工作意图,因此教学督导的咨询和建议功能是其工作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对于教学督导来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咨询和建议功能,决不能过分注重眼前的教学环节中细枝末节的工作,满足于日常的听课、评课、检查教案等具体工作,还要对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宏观的认识和把握,对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所占位置有准确的研究和定位,对本校教学督导的未来发展有明晰的规划,简言之就是注重战略性和前瞻性。
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战略性首先表现在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上。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监督和建议机构,并非总能直接体现对于高校教学管理的促动作用,而是需要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发现各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向学校有关部门或者授课教师提出改进措施→机构或教师接受建议,结合实际完善教学过程→教学督导检查整改效果,对教学环节进一步监督。这是一个教学质量循环上升的过程,需要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深入的跟踪和调研,因此,教学督导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长期影响的制度构建过程,具有周期长、结构复杂、需要较大的精力投入、基于高校的办学理念等特点,符合战略性规划的一般特征。此外,教学督导工作的战略性还表现在合理的宏观目标的设定,科学稳定的机构设置和高效的工作方式等方面。
开展前瞻性研究是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从总体上来说,人们一般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滞后于社会现实需求的,总是社会在倒逼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而这种高校被迫的变革常常是不尽如人意的。不可否认的是,在现阶段,民办高校仍然很大程度上在模仿公立高校的办学模式,如果我们把公立高校的现状当成绝对正确的必然,我们往往会忽视他们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具体到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也是如此。教学督导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才能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咨询意见;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提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有价值、可操作性强的改革举措和建议。
四、督导主体:群众性、社会性
在现阶段,教育服务于大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督导的目的一直是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督导组不是行政工作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而是执行全过程的监督、引导者,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一个非行政权威的监督机构。随着国内各类高
校的日益重视,教学督导制度已经逐步建立,但鉴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的督导实践还存在缺乏制度保障、目的性不强、注重形式等缺陷。教学督导工作应当明确体现社会性和群众性。社会性是指教学督导制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应当与我们的社会对于督导工作的实际需要相互接轨。而群众性则是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要反映出广大师生的需要,要调动广大师生对于督导工作的参与热情。要把教学督导工作置于师生监督之下,经常听取师生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督导工作的透明度。为了使教学督导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对高校的教学工作各环节起到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对学校教学环节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的作用,我们需要放眼教学管理工作全局,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共同完善教学督导体制,来共同参与教学督导工作,使教学督导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得到有效体现,真正确立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督导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运行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应当清醒地看到,大力推进高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不只是某个高校的特殊需要,或者说是仅仅是控制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而是中国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尤其是对于完善民办高校的管理,探索中国自身特色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同时,应当深刻认识到,完善的教学督导体制的建立并不能仅依靠高校的教学督导员们,也不能只靠教学督导主管领导部门的努力,而是应该由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在摸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要构建适合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队伍,必须强化教学督导主体的社会性,让教学督导工作保持与时俱进。首先教学督导队伍的年龄结构必须年轻化,在人员的聘用上摒弃过去那种选择退休老教师担任教学督导的传统,让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成为教学督导的核心力量。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督导队伍年龄结构的老化,一些高校甚至将一部分因年龄偏大不适合继续担任实职的干部安排在教学督导部门养老闲居,这部分老教师在实际督导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知识结构老化,体力精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使教学督导的监督职能大打折扣。因此,创建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民办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促进教学督导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需要探索的一大课题。其次,教学督导人员要坚持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增强对问题的分析解读和概括归纳能力,能够及时把握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规定精神,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督导工作。再次,教学督导人员要不断丰富知识范围,增强业务能力,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让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保持与社会同步发展。最后,要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社会性与群众性,还必须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理念,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服务于人,对教育来说就是尊重师生、服务师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接受和主动参与督导工作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督导内容:重点性与全面性相结合一般认为,高校教学督导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质量的监控。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是教学督导的核心功能,民办高校由于录取的生源批次与公立高校存在差距,教师结构不够合理等原因,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更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2.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学督导作为教学方面的权威,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教学能力。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一般较为年轻,多是毕业后就走上讲台,因此由教学督导员协助院系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3.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教学督导因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覆盖面广、数量大,同教师、学生接触多,因此对学生的学风、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了解及时、真实,有利于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快捷、准确地掌握教学状况。
4.由学校领导授权,对学校教学与相关的管理、专业与课程进行诊断和评价,这项工作既可作为常规工作,也可由领导根据需要提出专项调查或研究。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从工作对象的角度来划分,又可以分为督学、督教、督管,这也是学者普遍采用的划分方式。它突出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工作重点,概括了传统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新环境下,教学督导的工作也应当做出相应变革,在巩固监督、检查、评估职能的基础上,强化和扩大指导、帮助、咨询和服务职能,从以督教为中心逐步转变为督教、督学、督管三者并重。
要积极扩大教学督导的工作范围,保证督导工作的全面性,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将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保证教学督导内容的全面性和重点性。常规督导主要是日常的听课、评课、教学监控、教学检查、考试巡视、阅卷质量检查和毕业论文的审查等。它必须经常开展,以使督导工作具有可行性、连续性和时效性,并积累重要的教学信息,它是专题督导和专题调研的基础。而专题督导和专题调研是常规督导的升华,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常规督导与专题督导和专题调研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督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总之,高校教学督导员首先要注意工作内容的全面性,开展的督导活动要能够涵盖督导工作的每个方面,督导对象要尽量覆盖全校授课教师及尽可能多学生。全面性的开展督导工作能够保证督导工作发挥最大效益,也为专项督导、督导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对客观的研究数据和案例。教学督导工作同时要重视重点督导、专项督导、专题调研的重要作用。专项督导内容可以按照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民办高等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督导主题,以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有效地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和重要的实际问题为衡量和确定的标准
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由于开始时间不长。一方面是需要督导的问题多、范围广,另一方面是督导的标准、经验缺乏。所以要提高教学督导的成效,必须在重视全面教学督导工作的全面性。同时要加强专项督导,这样就可以避免面面俱到却又浅尝辄止,实行重点教学督导还可以为全面督导积累经验,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清林.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30多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p4-16.【2】喻巧玲.论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性【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5).【3】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第二篇:民办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民办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之我见
作者:韩 佳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5期
[摘要]教学秘书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主力军之一,他负责的是最基层、最具体的工作,其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秘书 民办 工作 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02-01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一项核心工作,尤其是民办高校,其完成的好坏将影响学校的其他一切工作。而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高效、精干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秘书是这支队伍的主力军之一,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环节中最基层的管理者,他负责的是最基层、最具体的部分,因此其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是辅助性和服务性,涉及到多个层面、多个部门的工作,起到的是纽带作用,连接着领导和教师、所属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他一方面要做好领导的好助手,处理好大量的日常教学事务工作,又要处理好与教师、其他教学管理部门的关系。怎样有条不紊、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到位的服务意识
首先要明确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教学秘书从事的是最基层的管理工作,他是决策者的助手、参谋和执行者,这就决定了教学秘书的工作是为教学服务的。其工作的内容是配合领导安排好各项教学工作,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到位的服务意识是以承认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的,是一名教学秘书不可忽视的基本素质。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以教学为中心去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教师中树立威信,得到领导的支持和认可,为自己的工作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通过到位的服务,使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自信心,以便更好地服务。
二、科学的工作方法
科学的工作方法是顺利完成所有工作的重要条件。科学的工作方法能使教学秘书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学秘书工作繁杂,事无巨细,很容易忙中出错,尤其在开学和期末的时候。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要面对很多突发事件。这就要求其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即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工作分清主次,重点处理,确保工作不出差错;调动其他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把日常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本身的压力。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学秘书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枢纽位置,需要能贯穿上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这就决定了教学秘书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需要善于经营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比如工作上要主动热情,化解矛盾,多办实事,有让大家接受的组织能力和较强的亲和力。不应该只考虑领导而忽略教师,也不应该图方便对事情推诿。如果这样的话,既使工作能力再强,花的精力再多,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也搞不好工作,而会怨声载道。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融洽、信赖的工作氛围,可以使工作在其中的人感觉良好,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少走弯路、少花冤枉时间。
四、高度的责任意识
教学秘书的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需要其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是需要付出一定心血,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才能完成好的。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任劳任怨的精神是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并做好工作的。教学秘书每天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量大,头绪繁多,必须要做到严谨、负责、用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秩序稳定。
五、高效的效率意识
一个胜任的教学秘书是能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的,这要求其对业务熟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重要因素是效率高,即有一个高效的效率意识。高效是对工作心中有数,不拖沓,做起事来游刃有余。比如现在网络时代,可以通过网络发消息,不用一个个打电话,以节省时间,其实这样的方式更快捷、时效。
六、大胆的创新意识
教学秘书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重复性,即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工作。重复并不代表他的工作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开展创造性工作的。只要教学秘书能做到突破条条框框,不怕出错承担责任,克服墨守成规的畏难心理,主动从工作方法上寻求创新,就能凸显出新的活力,更好地为领导和教师服务。
总之,只有在工作中树立了到位的服务意识,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余文莉.浅谈高校教学秘书能力及素质的培养.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32期.[2]韦双颖,苏文强,朱毅,王砥.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应该具备的岗位意识.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第三篇:2011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研究报告1
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一、内容摘要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生产建设者的重任,针对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深入研究
三、关键词
一般为2—5个
四、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中强化培训各类专门人才的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就目前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和公办高校还有一定的差距,民办高校如果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更高水平的社会急需人才,所以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以及学校长期的发展。因此,实践教学是民办高校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的物质基础。这项工作也是抓好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很多学校面临着从成人高职院校向普通高职院校转制的问题,通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而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对生源的吸引力已经成为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实践教学建设更应该是一个必须加强和重视的问题。
民办高校实践教学建设的意义以及途径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基本教育模式不同,我国民办高校的主体教育模式以面向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教育型,其高层次表现为学生必须系统、全面、完整地掌握学科的发展、基础理论和学科知识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适应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研究及工程设计。其主要功能是以实验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用技术型教育,其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与前者不同,它主要掌握所必须的专业理论以够用为度,掌握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及有关高新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以适应基层、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学生通过专业的职业教育不但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能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针对性和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作为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作为能力培养的载体、实践环境应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相适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践
教学必须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根据新形势下人才职业岗位不断变化和实际需要建立新的思路。
2、课题研究的前提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要进行实践教学建设。在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研究中,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立对取得原创性研究结果起着关键作用,每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或手段的建设都会推动各个在专业学生工程能力上一个新台阶。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建立是促进民办教学前进的重要基础,它既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又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般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校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锲而不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学生能将各种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相结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启迪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发挥综合潜在能力。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实践教学带动实验教学,以实践教学促进的思想的发展和课堂知识的巩固与灵活应用,把扩大知识面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教学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严密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动手能力。将实践教学中的思想、方法融人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在研究方法、态度、文献查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使学生的实验理论和动手能力都得到较为系统的训练。经验证明,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用最新的知识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独立思考,认真探索和求实创新的能力。如何搞好实践教学的建设,涉及到学科专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涉及到教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实验室的建设等等。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学科专业研究水平的集中反映和体现,也是一个学科专业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一方面,高水平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对象的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另一方面,高水平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可以促生强有力的实践团体,大大提高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知识用用水平的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3、研究的目标;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它能很好地培养
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我们有必要构建便于操作和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一般较单一,通常限于验证某一定律、某一个结论或单一的基本操作、基本训练.这类实践教学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三基”训练,无疑是重要的和必需的,但若比重过大,势必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涵盖面大,课程内容多,环节途径多,涉及因素多,因此实践教学的研究就是对这些因素系统考究,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以适应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这类实践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贯彻“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能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本项目以实践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组合,形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又能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知识实践体系。
改革内容:通过对本专业的各门课程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培养学生利用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教学教学为切入点,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项目体系的构建。
第一步,通过学生对本课程内的知识的梳理和总结;由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设计性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第二步,通过学生对本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让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知识对学生自己的一些学科见解及方案构想进行设计,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设计。
改革目标:形成一整套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体系,包括各门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体系和本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体系。进而以点带面来带动和辐
射其他学科和专业,以形成和实现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为最终的改革目标。
第四篇:教育教学督导汇报材料1
中学教育教学督导汇报材料
本学期,我校根据教体局的部署和要求,以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强化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下面就学校半学期工作做简单汇报:
一、学校管理方面
为了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学初,结合学校实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等制订了校历,各年级组,各科任教师,各处室根据校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开足课程,开足课时。
二、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要求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环节上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做到有规可依;(每周一由教研组长签阅教案,登记打等次。学校安排了两次的作业教案大检查、评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教师整改并纳入在年终考核。)
2、根据校历安排,各学科组开展了以“高效课堂”为主的教研工作,学校统一发放了听课记录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5节,并要参与教师评课,有记录;教研组周周有活动,人人参与,活动有记录;定期和不定期听课,检查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批改记录,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管理上统一制订印发了班主任工作手册,除学校的大会外要求各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养成教育,防震演练。
3、期中考试前,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对考试工作做了统一安排,会上姚校长对考风考纪做了讲话,对监考教师做了要求,考试中校领导进行巡视,统一阅卷登分。考试后各年级科任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写出试卷分析。
三、其它方面
1、学校制定了教师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有计划,活动有安排,有步骤。要求全员参与,各教研组每周组织教师大练兵,将教师参加活动情况,准确记录在《练兵记录手册》内,并将大练兵活动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质。
2、养成教育,开学初,结合开学典礼会进行了学生养成教育,会上姚校长进行了学生养成教育讲话。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结合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演讲,培养了我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文明习惯、活动习惯、健康习惯与安全习惯。由团总支牵头,学校组织 “读书励志成才”主题演讲比赛活动,通过演讲比赛,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让学生有理想有道德。学生养成教育有了很的收获。
3、规范管理年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活动目标,学校班子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了制度学习,让学校各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让管理上台阶。
4、第二课堂开展上,我校成立了书法组、绘画组、音乐组、舞蹈组、乒乓球、篮球,校园广播等兴趣小组,校园广播每天课外活动活动,其他组每周的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开展活动,教师辅导。
5、教师到岗情况及校班子代课情况。全校现有教师59人,请病假教师2人,产假教师1名,其余教师全部到岗。学校校长本着带头示范作用,担任九年级毕业班英语课。班子成员都代课(李海珍八年级数学,李攀峰八年级书法),其他教师课程安排合理,任务适中。
四、存在不足
1、办学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2、以学校特色为主的校本课程和课程实施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部分实施方案和计划等应付性多,可操作性不强。
4、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年教师多,缺乏教学经验,教研能力相对薄弱,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总之,我们将认清形式,抓住机遇,细化工作,变困难为动力,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正确的思路、和务实的措施,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2014.5.20
第五篇: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和督导专员 - 副本
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和督导专员
2006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06]31号),同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06]101号)。2007年2月3日教育部又以第25号教育部令下发了《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以上三个文件传递的信息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已进入实质性的转型期。即由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宏观政策引导向中观参与管理转型。这种参与的重要标志就是由省、市党委教育工委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兼任政府派驻学校的督导专员。同时也不排除“必要时”政府在某些具体事务中向微观直接参与管理转变,如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等。
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和督导专员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的、新的举措,是一项新生事物,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
自以上三个文件下发后,引起民办高校的广泛关注,也对教育工委、教育行政部门落实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和选派督导专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也急需我们对这一新生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在近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一制度的一些思考。
一、认真处理好十大关系
根据文件规定,由省委教育工委选派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招生收费等重大事项有提出意见建议,参与研究讨论的职责。这五项工作涉及学校的发展,人、财、物和招生、管理工作,这些都是学校工作的关键、重点、核心内容,党组织负责人直接参与实有必要。
又根据文件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向民办高校选派督导专员。督导专员行使下列五项职权:
1.监督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 2.监督、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
3.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产财务管理、基本建设、招生、收费等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
4.向选派机构报告学校办学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5.有关党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如何做好选派及有关工作,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十个关系:
(一)选派与选举的关系
根据中组部文件规定:省委教育工委可以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又根据党章规定,民办高校党委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总支和党支部由党员大会选举。如果由省委教育工委选派的党组织负责人在民办高校的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 大会上能顺利当选,则选举结果可报上级党组织批准。若在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上未能顺利当选,问题就复杂了。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由省委教育工委重新选派党组织负责人,二是由民办高校党组织重新组织选举。显然,如何做好选派工作与如何做好选举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旦考虑不周,出现多所学校发生同类事件,就可能对整个工作的推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派前应与民办高校的董事会进行反复协商,充分尊重学校董事会的意见,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再实行选派更为妥当。
(二)决策、参与与督导的关系
根据《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0]7号)规定,民办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应进入校董会。这样党组织负责人实际上已成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的成员之一,具有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负有董事会成员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对董事会的决议应在董事会通过后无条件执行。又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党组织负责人又兼任政府的督导专员一职,行使诸多监督学校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办学结果,参加学校规划、招生以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等。显然,党组织负责人还具有督导权。同时对学校的规划、人、财、物、招生等具有参与权。这种一身兼三职的身份结构,具有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参与与督导的全部职能,事实上已经形成既决策、又参与、还要督导的全职工作状态。这种多重身份的工作定位操作不当,容易混淆工作界面,容易影响某一身份所承担的职责的履行。从目前现状看,拟选派人一般来自公办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这些同志中真正了解、熟悉民办教育法律、法规,民办高校特点的不多。因此要处理好以上三个角色的转换和承担三个角色的职责是一件并不轻松的重担,需要加强学习,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谨慎开展工作。
(三)能力与精力的关系
根据文件规定,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有七条: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2.引导和监督学校遵守法律法规,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学校决策机构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督促其依法治教、规范管理。
3.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反映学校的合理要求,帮助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
4.全面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5.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6.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7.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学校内民主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对照督导专员的五项职权,可以看出二者的共同点有三:一是监督和引导学校的执法情况;二是向上级反映学校的办学情况;三是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不同点主要 在于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与政治保障作用及搞好党务工作。督导专员主要搞好行政监督、指导工作。显然,党组织负责人和督导专员的工作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中不仅要向上级党委报告,还要向上级行政机关报告,同时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同时向二个上级报告,其所承担的职责既有交替又有分离。民办高校的工作时间安排一般较公办高校要紧凑的多、饱和的多,周五工作日、八小时工作制常常会被打乱甚至侵占,劳动强度要大大高于公办高校。这也是相当一批公办高校的退休人员到民办高校不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派到民办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可以说身负重任,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志所能为。一定意义上讲,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比当公办高校的党委书记累得多。他们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状态、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充沛的工作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又根据文件规定,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年龄可以放宽到70岁以内。这批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但要既搞党务,又搞政务,涉及民办高校的政策又区别于公办高校,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学习和不断适应。要胜任这项工作,所选派同志的身体状况和年龄要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
(四)原党组织负责人和选派的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
从有关省份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看,94%以上的民办高校在31号文件下发前已有党组织及负责人,并且26.8%的党组织是由省委教育工委直接批准和任命了负责人。如果再派党组织负责人,新老负责人如何交接是一个突出问题。因原有负责人是经学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委批准的,一般还都在任期内,且工作表现、工作能力也不错。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如果原党组织负责人同时有能力兼任督导专员,可以直接选派,如果不适合作督导专员,再另行考虑新的人选。
(五)民办高校原有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与新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目前,民办高校的党组织一般存在三种隶属关系:一是直接由省、市委教育工委批准,并直接管理;二是由学校所在地的市、区、县、街道办事处等地方党委批准并直接管理;三是由学校的举办者的行业党委批准并管理。其三者所占比例大致为4:4:2。按照31号文件规定,现有的民办高校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大部分要重新理顺,即改变原有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从实践情况看,改变这一现状存在一定难度。如何理顺?什么期限内理顺都是需要很好研究、沟通、协调的问题。从实践来看,凡在地方办事处党委、行业党委批的民办高校的党委在开展党组织生活,发展党员活动中都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需要,急需利用这一机会重新调整并规范。
(六)党组织与董事会的关系
根据有关规定,党组织负责人应进董事会。而民办高校前身多为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大多没有党组织,在原董事会成员中也没有党组织负责人,随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升格为高职,党组织也就相继成立,但按照有关政策党组织负责人要进董事会。这必然引起原董事会人员的调整,即要么董事会除增加一名党组织负责人后,还要再增加一名董事,或者是从原董事中有一人退出由党组织负责人代替。但不论哪种形式都会对原董事会产生影响,如何调整原董事会也是这次调整中要涉及的问题。如果原董事会成员没有投资,不涉及经济利益,其调整难度要小,若有投资或有其他利益所在,调整难度必然很大,尚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协调解决。要处理好党组织和董事会的关系,必须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应该权责一致,避免出现交叉和真空。同时,党组织负责人和董事长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加强协调、沟通,遇到原则问题应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减少无谓的、以自我利益为前提的纠葛。遇到非原则问题,要多理解、谅解,通过协商解决。
根据文件规定,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法定代表人为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民办高校的董事长多为法定代表人。而党组织负责人不是第一责任人。这里会出现一种现象:在作出有关学校稳定工作的决议中,应以法定代表人的意见为准,否则出了问题他要负全部责任。而党组织负责人如果认为某决议不妥,能否否决执行这一决议?如果按党组织负责人意见办,出了问题又谁负责?因此,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十分重要。
(七)党组织负责人与督导专员不同待遇的关系
党组织负责人与督导专员的身份不同,所承担的工作性质不同、任务不同、要求也不同。但工作的侧重点应放在党建工作上,督导专员是兼任的角色。一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且有较大差距,其角色的转换具有一定难度。另外,党组织负责人的待遇和督导专员的待遇因级别不同而可能存在差异。如党委书记的待遇肯定不同于党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的待遇,而督导专员的待遇一般应享受厅级或副厅级待遇。这就需要上级解决干部职数、工作待遇、生活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以调动受选派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从各省情况看,在落实受选派同志待遇问题上可能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认识到位,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否则,将会面临一大堆问题无法解决,使这项工作会因待遇问题而难以推进。
(八)独立学院党组织负责人与督导专员的关系
根据教发[2003]8号文件规定,独立学院要建立党的组织。又根据31号文件规定,独立学院应参照执行。从目前情况看,独立学院的党组织多隶属于公办高校党委管理,党组织负责人也都由公办高校选派。如果不涉及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督导专员的工作,那么党组织负责人由独立学院的申办方或者合作方选派均无所谓,问题在于党组织负责人要兼督导专员,那么由申办方的公办高校选派似有不妥之处。因为由公办高校选派出的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督导专员会让独立学院的合作方心存疑虑,也很难对自身参与办学的行为进行公平、公正的监督和指导,引发合作方的不满情绪。因此,独立学院的党组织负责人从长远看,也应该由党委教育工委选派,或者独立学院之间的党组织负责人实行轮岗制。即甲方的党组织负责人到乙校任职,乙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到丙校,任职以此类推。
(九)民办高校党建与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党建的关系
目前,全国有994所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目前这类学校两极分化严重,办学水平差异甚大,规模有的近万人,有的不足百人。对这类学校的管理同样是必要的,但如此多的学校要全部参照31号、101号文件执行,似乎不可能,实际上也不必要。因此如何摆正这类学校的党建位置,在保证学历教育学校党建重点的同时,如何兼顾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党建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事实上,因为后者更容易出问题,其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更重要。因此,实行分类指导十 分必要。对那些规模较大,人数在1000人以上,实施全日制教育,且集中在中心城市、大城市,平时自身管理较松散,教育部门监管又较少,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要积极考虑选派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防患于未然。
(十)成立党委的学校与成立党总支、党支部学校的关系
按有关规定,一般归省委教育工委管理的民办高校应是成立了党委的学校,而只有党总支、党支部建制的学校不能直接由省委教育工委管理,而这类学校的比例在60%以上。那么这类学校的党组织如何管理也是在这次调整中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果省委教育工委单独成立一个民办高校党委,把凡不够成立党委条件的民办高校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均可直接把关系挂在民办高校党委里,这样既可解决规模较小的民办高校和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组织隶属问题,有利于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突出特色,保证质量。否则达不到设置党委标准的学校的归口管理问题则难以解决,也不利于全面建立和加强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
二、选派党组织负责人的目的 1.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
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亦日趋突出,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有效保障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在学校得到实现和落实。2.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学校管理,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将更多的要依靠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和保障,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提高各行业扶持民办高校的参与度,提高各部门在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有了党的领导,才能充分调动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党的领导,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反馈民办高校在办学中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有利于政府依据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3.加强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
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一些地区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没有理顺,工作开展情况不尽平衡;党组织和学校行政的关系不很协调,监督保障职能没有发挥;部分学校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缺乏制度规范;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通过加强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将有利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同时,对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也会产生积极影响。4.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
民办高校历经艰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办得好的学校应运而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各项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国家对这些学校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学校体外循环的现象比较普遍。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有利于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有利于发现、克服和纠正民办高校在办学中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也是对民办高校利益的维护和对投资者、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民办高校负责。从短期看民办高校可能受到一些制约,但从长期看,一所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民办高校,必然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的支持,其发展后劲是很大的。5.维护民办高校的和谐稳定
我国民办高校也处于转型期。社会上的各种意识形态、各种社会变迁都会对学校产生各种影响。民办高校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校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的关键期。特别是在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事实上,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所发生的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稳定是民办高校的头等大事,民办高校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在全国上下强调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民办高校加强监督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民办高校初创阶段,因规模小、层次低,一般引发大规模事端的可能性较小,出现问题也易控制。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发生不稳定因素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而由董事会领导的民办高校往往不具有抗较大风险的能力。民办高校的董事会虽然对内具有绝对权威,但对外它则一筹莫展。因此,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不仅是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需要,也是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的局面,才能谈得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有了党的领导,必然会对学校的稳定产生积极影响,为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和谐创造有利条件。
6.实现党建工作目标
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首先要实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目标。其次,要达到广大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在本职岗位上充分体现先进性,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三,进一步落实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管理措施,并保证运行规范;第四,学校教学质量高、办学社会效益好,各项工作协调 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学校和谐稳定;第五,教职工和学生对学校党组织的工作满意,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民办高校党建现状与特点
(一)民办高校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以陕西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直接由省委教育工委批准并管理的民办高校的党组织有15所,约占民办高校及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55.6%;二是由学校所在市委教育工委批准并管理的有5所,约占18.5%;三是由学校所在地的区委、街道办事处党委批准并管理的有5所,约占18.5%;四是由学校的举办者(多为企业)的党委批准并管理的有5所,约占18.5%。
另外,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或原有党组织随着人员变动又没有及时调整,实际上已不存在党组织的有14所,约占总数的34.1%。
(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特点
1.党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发挥欠佳。因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往往不能突出,与董事会、院委会的关系也难沟通、处理,党的作用有的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监督保障作用。
2.党员的流动性大。民办高校中的党员一般多为退休人员,其关系又都在原单位。因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时间有限且不稳定,多不便也不愿把组织关系转入民办高校。或学校本身就没有成立党组织,也不便转关系。还有一些党员处于各种考虑,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更谈不上转关系了。在学生党员中,一方面人数太少,仅占在校生人数的3%左右,且多为高教自考生和高教学历生,学生的流动性也很大,毕业后去向不易掌握,许多学生的组织关系长期不能转入或转出。
3.党建工作容易出现盲点。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办学者有许多非党人士或民主党派人士,由于学校主要负责人不是党员,所以对党组织的建设观念淡漠,对要求建立党组织的欲望不强。一般都是上级组织要求建立党组织时再抓一下,上级组织不抓了或放松了这项工作,学校也就放任自流了。党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工作职责不够明确。4.党建工作的差异性明显。民办高校在规模、类型、生源状况、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党员自身状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很难要求所有学校都达到一个设置标准。民办高校的党组织与公办高校相比必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许多学校的党建工作不能适应民办高校的特点,对团建、工会等工作也缺乏领导和指导。
四、应采取的措施
1.成立省委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委,专门负责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民办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党的建设也存在诸多差异和特点。成立民办高校党委专司民办高校党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对规模较大,已成立党委的民办高校可以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对办学规模较小,不能成立党委,只能成立党总支和党支部的民办高校 7 及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实施直接统一管理和领导,以便理顺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2.独立学院党组织建设在参照31号文件执行时,其党组织负责人应由省委教育工委选派而不应由申办方公办院校选派。因这一同志同时兼任督导专员的职责,公办高校所派的党组织负责人不便对公办高校参与办学的行为履行督导的职责。
3.对拟派出的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培训学习。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办学过程具有许多自主权,同时又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准备担任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的同志,一般多来自公办高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他们对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现状、问题一般了解较少,进驻民办高校前务必要进行较系统的培训学习,了解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了解民办高校的办学现状和特点,了解民办高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了解民办学校目前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进校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4.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选派工作应当分类指导。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复杂,从客观上讲,应把规模较大、问题较多、集中在大城市的一批学校筛选出来,首先选派党组织负责人。从全国范围看,总量可控制在200所左右,抓住主要矛盾,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些学校的党组织可由市委教育工委管理。因这些学校一般不具备成立党委的条件,只能成立党总支和党支部,由市级党委管理较合理。
5.建立双向选择机制。上级党委可将拟派驻学校的负责人事先与学校董事会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尽量做到双方都有意向,都能接受的前提下再正式批准。避免因双方沟通不够,盲目派驻而在选举时又落选的现象发生。
6.加强对民办高校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要让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办学者充分认识中央、国务院作出这一决定的重大意义,认识到这是稳定国家大局、学校大局的需要,是建立政府与学校之间沟通渠道,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主要通道,也是完善民办高校各项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主要措施。民办高校的主要负责人要有宽大的胸怀,以积极拥护的态度,以密切配合、积极沟通的方法,正确对待选派,并认真协调、协助搞好这一工作。只要双方协调一致,才会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7.建立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结对子活动机制。公办高校要协助民办高校开展党组织建设,把公办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做法、经验,在结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基础上,供民办高校学习和借鉴,以加快民办高校党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