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时间:2019-05-14 14:1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第一篇: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探索高考备考规律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2013年高考政治北京研讨会学习感悟

邯郸市第三中学张慧

在2013年9月21日举行的“2014年高考政治学科北京研讨会”上,来自黄冈中学的有着多年的高三备考经验的高少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他指出,高考不能靠猜题押题,不能靠死记硬背,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探索出高考试题规律,按规律复习,才能提高备考效率。

一、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一)研究高考大纲、高考试题

新课改后,高考试题是以“能力立意”、“情景式命题”形式出现,即多采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政治学科往往以时事热点为背景,通过创设一些新情境,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其本质就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高考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需要学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新情景的具体情况临场做出回答,是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普遍使用的结论与题目所提供的具体材料结合起来,做出准确、恰当的回答。相信各位老师也都有这样的感受,新课改之后的高考政治试卷的主观题答案几乎都是在分析材料,原理表述似乎很少。但是,政治主观题的答案构成永远都是原理与材料相结合,对学生组织答案来说,第一步是把原理分拿到,原理分析的分值在全题总分中大约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第二步,无论题目怎么问,都要用原理结合材料去回答。把材料里的有些文字和信息转换成自己的分析结论。高考题政治答案里就是充分将材料信息转换为答案。有时答卷时间实在紧张,把材料里一些相关信息稍稍摘录,抄上去都有可能得到一些分。

新课改的政治高考试题就是通过学生对新情景、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结果判断学生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新的《考试大纲》具体阐释要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考的四种能力目标是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角度提出的,也就是从学生的答题的进程角度提出的。它告诉我们,做题时,首先要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题目,最后论证和探讨问题。

简单地说,一道政治主观题的答案组织就是这四种能力层层递进的一个发展过程。首先,学生拿到主观题材料,先解读政治试题信息,要做到全面、准确。政治试题的信息主要从背景材料、设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获得。设问是研究背景材料的主题和灵魂,是关键信息;而背景材料的信息则需要通过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及每一层次来获取。在掌握试题显性信息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其隐性信息,通过一些关键字眼或注释来把握题意。准确地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是科学解题的前提,决定着“答什么”和“如何答”。这样,就判断出了这道题所展现的具体现实问题,明确了材料的特殊性,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次,在具体分析出材料的特殊现象后,我们就该回归课本,将所学政治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就是说解题时,能够针对不同试题,链接到与此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常识知识或哲学原理,找到普遍试用的原理综合运用去分析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由此,也就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次,引导学生在正确地解释政治概念和原理,正确揭示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中蕴含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辩证的观点与相关学科术语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阐述。也就是,将材料的特殊性与政治学科理论的普遍性相结合综合分析,学生要结合具体题目仔细体会,明确答题过程,学会分析题意,正确组织答案,这考查了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最后,新课改注重探究,我们要培养学生不仅能够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政治问题,而且能够综合运用政治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政治问题,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新课改教材

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显现,知识结构的安排和表达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新课改政治课本从内容安排的顺序看,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不是完全按照历史的和逻辑的顺序,而是按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例如,经济生活教材安排,从逻辑上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按照理论的顺序应该先讲生产,后讲消费。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先用货币购买回商品,进入消费。因此,教材先讲神奇的货币,即先讲交换与消费,再讲生产与分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教学内容的重点上看,重点介绍的不是“是什么”和“为什么”,重点是说明“怎么做”,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要注重抽象的理论论证,而要重点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贯彻“合作、探究、共享”的新理念。现在高考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题也基本上是两种模式,要么是要求回答材料中描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要么是要求回答材料中的做法的理论依据或意义。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需要。

从教材呈现知识的方式上看,新教材一般是导入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从情境中归纳出问题的本质。高考试题也正是要对具体情境选择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用理论观点阐明材料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高考复习时,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选择不同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全面、更具体地认识事物。例如:根据教材我们讲价格时,既要分析价格形成的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还要结合现实生活考虑诸多因素,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货币的价值,特殊的社会事件等。分析价格不能只停留在流通领域,要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国家政策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才能全面认识价格的变化规律。

(三)研究学生

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重记忆、轻理解。

学生对某些概念只是一味的机械记忆,根本不明白知识的原理,对此,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切忌死记硬背,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而对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2.重模仿、轻独立思考

有些学生缺乏辩证思维能力,思考问题不严密,理论与实际对应关系不清楚。

因此,导致主观题审题不清,只是一味模仿类似题型的答题套路,这不但限制了思维,也可能造成主观题回答答非所问。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用心思考,审清主观题的设问范围、答题类型,以及材料中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能力,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但是,也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本中一些具体知识,我们还是可以给学生完整的复习思路。例如,《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告诉学生是“政九条”(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等);《生活与哲学》中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总结为四点(发展的实质、原因、状态、趋势),以便于学生全面地掌握考点内容。

3.答题语言不标准,通俗化

学生在政治主观题答案组织中经常出现语言表述口语化、通俗化现象。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回答试题答案要“准”、要“精”,原理表述要术语化;分析材料要抓关键词,学会使用材料中的语言,语言不要通俗化,尽量使用政治术语,学会概括、总结,要注意表述的科学性。

二、采用科学备考方法

(一)讲清知识

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提高备考复习效率,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在高考一轮复习中,要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去复习知识,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要对只是进行分类归纳、提炼整合。讲清知识的关键在:

1.讲清难点

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结论,也是学生做题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经济学中各种类型的计算题。黄冈中学高老师的理论是如果是我们老师自己都做不好的计算题,就不要给学生讲,有因为的学生凭自己的理解就能做出来,我们讲不清楚还有可能把情况还搞复杂了,误导了学生。自己要讲的题目一定要科学。例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问题,货币的发行量对价格的变化的影响问题,如果不做出严格的限制,远离脱离实际,失去意义。

各位老师可能注意到,现在新高一使用的《经济生活》必修一教材相对于我们正在进行一轮复习的高三学生课本而言,做了比较多的修改。其中,对货币的发行量的公式在高一新教材中只是描述,没有给出公式,这是因为,货币发行量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非现金结算的情况,货币的借贷情况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货币的发行量。实际上,国家是根据历史的实际和宏观经济的走向来确定货币的发行量的,不可能准确地结算出要发行多少货币。高老师分析说这种情况复杂的计算题,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浪费时间。着重是要关注的是符合企业和个人实际的计算题,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在深挖考试大纲和新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序和分析。

2.讲清知识体系

政治一轮复习中,在每讲完一单元理论之后,我们一定要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否则,学生学到的将是零碎的,不全面的知识,学生就很难从整体上,多角度地分析某一实际问题。

例如,对于《生活与哲学》知识的学习,必须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框架,如在讲解辩证法时可从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和创新观共五个方面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辩证法的整体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选准原理分析问题,准确判断选择题题肢的正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训练答题方法

知识不等于能力,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训练将其上升为能力。我们要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学会答题的方法、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一般说来,试题是由立意、情景和设问三个要素组成。立意是要考查的内容和目标,即考什么知识和能力;情景是题目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考查内容的载体; 设问是在立意和情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做题时要从试题的情景和设问中归纳出试题的立意,即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它告诉我们答题时所要运用的知识,决定了答题的方向。由立意到情景,再到设问逐渐具体化,逐步

缩小答题范围,实现理论与实际具体相结合,用理论分析问题。一位高考命题人曾经说过,高考命题就是将知识点隐藏在试题的材料和设问中,做题时就是要全部找出来并对应说明,这就是能力的体现。

1.选择题答题思路

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1)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词,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2)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3)排除:对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进行排除。

(4)择优:在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作为应选选项。

2.主观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第二步:审材料

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第三步:调用知识

依据关键词,把握知识联系,概括具体信息,根据设问要求有效调用知识。第四步:组织答案

1.选准观点——精炼、准确、完整回答观点,再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2.答案要有逻辑性——紧扣观点分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紧扣采分点。要点序号化,表述简洁,反对不分段落层次一写到底。

3.语言要标准化——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答案要有综合性——体现创新意识和能力,体现人文精神。(新课程高考文综试卷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出较高要求,政治试题出现不少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专业术语和专门词汇,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人文知识进行了综合的考查。)

5.答案不能油水分离——答案语言应既体现原理的观点,又体现材料的观点,即采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语言。语言要有时代气息,准确反映当前现实问题。切忌观点的罗列和材料的重复、原理与材料油水分离。

高老师说高考试题并不神秘,与平时考试试题没有什么两样,只要掌握其规律,就一定能征服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预祝各位老师经过辛勤的努力,在明年六月收获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高考备考的经典规律

高考备考的经典规律

遵守规律:一份有效的考试卷其难度应该是遵循3:5:2的规律。

高考题的难度分布为30%的简单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它是复习中练题的主要部分,决不能厌烦它。要知道,高考不仅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做题的速度,许多同学就是在高考时因时间不够,丢掉了平时能做出来的中等难度题才考砸的,这些教训值得大家三思。

鉴于此,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在中等以下难度的题目上。做难题并非做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程度适量地做:这一是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做难题感到很头疼,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做难题过多太费时间;三是因为大多数难题是由中等难度题组成,基础题做熟练了,再来做难题会相对容易些。

“越是表面复杂的题越有机可乘”这句话非常有道理,高考的难题绝大部分就属于这种表面复杂的类型,它往往给出较多的条件,仔细分析条件的特点通常都能击破它。做难题的关键在于平时总结,自己总结一些小经验、小结论并记牢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有余力的同学不妨试试。

时间分配: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80%的内容。

在复习迎考的阶段,不少同学的复习重点常会放在那20%甚至是10%的那部分内容上。我曾经听说有一所学校的高三月考内容是把历年来错误率最高的题目集中起来让学生做,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考出来的成绩个位数的也有,学生的信心大受打击。

其实这类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大多属于10%的题目,假如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部分的内容上,明摆着是长考试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而且与复习的策略也不一致。找准位置:80%的内容适合80%的学生。

高考还牵涉到填志愿的问题,自己有没有机会冲一冲,跳起来摘一摘那高高挂起来的苹果;自己有没有必要去攻一攻那20%和10%的难题呢?那么弄清楚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也很重要。你先要考虑的是你所在的学校属于什么性质的,市重点、区重点还是普通高中,你的学校在全市或全区的排名位置在哪里,然后再考虑你在学校的位置,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你大致可以推断出你的全体考生的位置是否在70%左右,还是优秀的20%,还是出类拔萃的10%,然后,你就可以安排你的复习策略,主攻哪一部分的内容。其实,在复习时,如果你能很好地管好那80%的内容,然后再挑战一下20%的那部分,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在高考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舍得抛弃难题。之前模拟考试的有些卷子整体难度大,有利于提高水平;但对于高难度的题,一般则采取搁置的态度。以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为主,保证做题的准确、速度,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再做些难题以应考试之万一。

因为,每个人在学习条件、层次、兴趣、目的及生活习惯诸方面都各有差异,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借鉴我们提供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付出努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奋进!

第三篇:高考备考(范文模版)

高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视野搞好各阶段复习,落实培优、辅中、转差、提升临界生。坚持文理并重、体音美并举、全面备考的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类要求,让不同层次方面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通力合作,奋力拼搏,全体师生发扬“同心圆、齐步走”的精神,来取得2013年高考的胜利。

二、工作思路

1、加强管理,健全机构,确保备考工作和谐、科学、有效。

2、实施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目标到班到人(到教师、到学生、到分数),实施动态管理。

3、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教学,分别要求,分别指导,抓重点,促全面。

4、狠抓有效课堂,确保复习备考有效率。

5、要精细备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精品意识、大局意识;提倡五种精神:认真学习的探究精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三、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

时间:2013年6月1日——2014年1月31日

目标:夯实基础,扫描所有知识点,实现知识系统化。

要求:

1、知识层面上,知识梳理到位,在全面复习巩固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扫除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和理解上的障碍,构建学科知识技能体系;

2、能力培养上,围绕知识点,串点成线,串线成面,使学生在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知识;

3、方法策略上,以学科为单位,按章节单元顺序,以学生手中的教辅资料为蓝本,精选练习题,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巩固知识点,培养解题能力。

第二轮复习

时间:2014年2月1日 ——2014年4月30日

目标:围绕考点,突破重难点,在强化训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提升。要求:

1、知识层面上,紧扣主干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能力层面上,采取专题训练方式,在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3、方法策略上,以单元板块为线,以考纲考点为纲,精选典型试题,专题突破重难点。一方面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性的难点往往是考试中的易错点和易淆点,容易变成考试中的失分点,因此要采取比较、辨析的方法解决;个体性的难点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个体理解能力的不同或个体知识缺陷疏漏造成的,这些难点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拦路虎,要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要关注知识的交汇点,综合分析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专题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在学科知识的交汇点上精选典型考题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训练。

第三轮复习

时间: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31日

目标:紧扣高考热点,强化应试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要求:

1、知识层面上,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整合,回归课本;

2、能力层面上,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解答综合题目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法策略上,以考代练,围绕模拟诊断考试,规范解题思路,总结归纳解题规律,提升解题技能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充。

考前演练

目标:模拟考试,实战演练,提高高考适应性,学生的估分能力。要求:精心组织并通过模拟实战演练,丰富应考经验,熟悉考场规则,提升考场应试技巧,增强应考信心,确保学生估分准确。

四、备考措施

为确保高考目标实现,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落实好下列措施:

1、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精神的队伍。

高三作为一个团队,必须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行为要求,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首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质量为核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采用质量形成过程来全面考核教师的工作。其次,强化职能,抓主抓重,引导师生齐努力,形成人人想高考,个个抓高考的工作局面,在发挥师生的备考激情上求实效。再次,完善制度,突出激励,在科学引导上做文章,努力形成高考备考的氛围。

2、加强常规管理,为高考备考保驾护航。

常规管理是形成高考备考良好氛围的关键,常规管理抓好了,就能保障高考备考顺利进行,相反,高考备考的顺利进行又能有力地促进常规管理的优化。因此我们要做到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从而为高考备考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管理上我们必须做到“三全”,即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备考上我们必须做到“四导”,即思想上引导、学法上辅导、行为上指导、心理上疏导。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状态,有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

3、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备课组这两条线的作用。

(1)、班主任是各班高考备考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班级的一切工作都要以高考备考为中心。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必须做到三点:第一,心中有目标。班主任要时刻记住学校下达给班级的高考各类指标数;第二,目中有学生。班主任要把学校下达给班级的高考指标数进行分解,然后与各科任教师认真商榷确定各类指标的对象生,并死死地盯着这些对象生。第三,手中有措施。对于对象生的管理,我们班主任必须时常与科任教师沟通,分析查找出对象生的薄弱处,然后给他们补思想,补信心;

考试之后多会诊,查找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平时要求科任老师对对象生课堂上多提问,生活上多关心,作业多面改,疑问多解答,习惯多矫正,方法多指导,立足课本,立足课堂。

所谓“两个基本点”,就是治理好班级的纪律,建设好班级的学风。班主任要切实加强班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为高考备考保驾护航。

就治理班级纪律而言,班主任必须做到有严明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然后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到勤深入、勤谈心、多指导、多关心。班主任还要敢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让学生有一种敬畏感。

就班级学风建设而言,那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造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甚至造成一种“明争暗斗”的局面。

(2)、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扎实有效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常规教学中,突出落实,讲求时效性和针对性。各备课组要倡导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各位教师必须备好课、选好题,真正做到吃透教材、课标、考纲,吃透学生。

第二,加强听评课活动,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做到有听必评,以评促教,教评相长。

第三,加大高考研究力度,把握好高考方向,更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考研讨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探索命题趋势,研究命题方向。

第四,严把集体备课关,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分工,有合作。打好学科团结战,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

第五,严把训练落实关。教师必须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和“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训练资料要求精、易、实,并直接应对高考。不求多,但求精;不求难,但求实用,注重时效性。一是读到实处,把早读、晚听、定时抽查背诵效果落到实处。二是练到实处,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提高备考能力的目的。三是查到实处,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经常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不必全批改,但必须全检查,并且必须强化改错。

第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备考质量。讲授课、评讲课、复习课、练习课、自习辅导课等,都必须根据考纲要求精心设计,优化过程,落到应对高考的实处。

第四篇: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提高复习备考效率,拓展新的增分空间

1、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最后一段时间,复习的关键是把握高考信息,通过综合训练提高能力。所以,各任课教师要梳理各地高考信息,理清备考思路,精选试卷,坚决杜绝原卷和无效试题进课堂。最后一段时间,各科教学内容均要在课堂上解决,晚自习严禁集体讲课,严禁挤占或变相挤占学生时间。

2、认真落实“三个回归”,即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近三年高考试题。再现基础,强化记忆,主要解决基础题和中档题。课堂上,教师要精讲精练,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有时间、空间去查漏补缺,然后质疑探究,以便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不出现知识的盲区。

3、各科要针对学生实际,拓展增分空间,彻底解决好各科存在的薄弱问题。如英语作文要有新的突破;语文要强化名句名篇的记忆,强化选择题训练,作文指导要落实到位;数学的选择题、填空题要强化,减少失分,应用题要有所突破;综合科信息处理要迅速,基础要进一步加强,理化生实验、地理读图、政史主要知识的背诵等都要落实到位。(我只是举例强调,各科老师应该比我更清楚)。尤其是平行班的学生,综合科基础薄弱,最后要大力加强,查缺补漏,稳步提高。特训班学生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专项突破(如书写、涂抹、写作等)。

4、要充分注意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搜集和处理信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热点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环境、教育、生命和科学等各个方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在今后的作文教学和文科综合训练中,要适当针对“热点”选材,高度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各科要利用网络,搜集整合外地有价值的试题;教师也要利用关系,收集处理有用信息;也可走进阅览室,翻阅研究近期报纸杂志,全方位获取资料,准确把握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5、抓好考试,注意规范。考练是三轮复习的主题,各备课组务必加强研讨,精打细算,做到精选精练,精评精讲。考练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选题要全面,评卷要科学,评讲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规范指:答题规范,用语规范,书写、涂抹规范。优秀试卷和答题卡要进行展览,劣质卷也要适当进行曝光。通过规范化训练,减少非知识、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提高学生的应试素质,少丢分、不丢分实质上就是增分。

第五篇:高考备考方案

一、XX年高考回顾

XX年,我们xx中学高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被评为xx市XX年高考先进单位。这是我们xx人团结、拼搏、奉献、进取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我们xx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然而,成绩已成为过去,我们xx人还得靠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的精神去面对XX年的高考。

二、高三年级的现状

高三年级现有学生860多人,共有15个教学班,理科班8个,文科班7个;其中理科重点班2个,文科重点班1个,美术班1个。本届生源与往届相比,人数虽然多,但基础差,底子薄,因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差生特别多。因此,与往届相比,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学校这一届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做好符合实际的高考备考是我们取得XX年高考良好成绩的前提。好在我们年级有一支肯吃苦、能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我们有信心在XX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三、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视野搞好各阶段复习,落实培优、辅中、转差,坚持文理并重、体音美并举、全面备考的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类要求,让不同层次方面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通力合作,奋力拼搏,夺取XX年课改首次高考的胜利。

四、高考指标

(略)

五、工作思路

1、加强管理,健全机构,确保备考工作和谐、科学、有效。

2、实施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目标到班到人(到教师、到学生、到分数),实施动态管理。

3、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教学,分别要求,分别指导,抓重点,促全面。

4、狠抓有效课堂,确保复习备考的有效率。

5、要精细备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精品意识、大局意识;提倡五种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6、优化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

时间:

9月1日——三月中旬

目标:

夯实基础,扫描所有知识点,实现知识系统化。

要求:

1、知识层面上,知识梳理到角,在全面复习巩固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扫除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和理解上的障碍,构建学科知识技能体系;

2、能力培养上,围绕知识点,串点成线,串线成面,使学生在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知识;

3、方法策略上,以学科为单位,按章节单元顺序,以学生手中的教辅资料为蓝本,精选练习题,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培养解题能力。

第二轮复习

时间:3月下旬——4月底

目标:

围绕考点,突破重难点,在强化训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提升。

要求:

1、知识层面上,紧扣主干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能力层面上,采取专题训练方式,在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3、方法策略上,一单元板块为线,以考纲考点为纲,精选典型试题,专题突破重难点。一方面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性的难点往往是考试中的易错点和易淆点,容易变成考试中的失分点,因此要采取比较、辨析的方法解决;个体性的难点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个体理解能力的不同或个体知识缺陷疏漏造成的,这些难点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拦路虎,要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要关注知识的交汇点,综合分析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专题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在学科知识的交汇点上精选典型考题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训练。

就治理班级纪律而言,班主任必须做到有严明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然后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到一个“勤”字:勤下班、勤点人、勤训话、勤跟寝、勤谈心......班主任还要“硬”,要敢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让学生有一种敬畏感。

就班级学风建设而言,那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造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甚至造成一种“明争暗斗”的局面。

(2)、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扎实有效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常规教学中,突出落实,讲求时效性和针对性。各备课组要倡导向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各位教师必须备好学案,真正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第二,加强听评课活动,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做到有听必评,以评促教,教评相长。

第三,加大高考研究力度,把握好高考方向,特别是XX年的高考是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更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考研讨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探索命题趋势,研究命题方向。

第四,严把集体备课关,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分工,有合作。打好学科团结战,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

第五,严把训练落实关。教师必须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和“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训练资料要求精、易、实,并直接应对高考。不求多,但求精;不求难,但求实用,注重时效性。一是读到实处,把早读、晚听、定时抽查背诵效果落到实处。二是练到实处,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提高备考能力的目的。三是查到实处,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经常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不必全批改,但必须全检查,并且必须强化改错。

第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备考质量。讲授课、评讲课、复习课、练习课、自习辅导课等,都必须根据考纲要求精心设计,优化过程,落到应对高考的实处。

下载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高考备考规律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高考备考总结

    2012高三备考反思及建议 (政治科) (一)备考心得 一、以生为本,积极备考 常言道:合适就是最好。备考必须具有针对性。我们对本届文科生进行了分析: (1)整体基础较差。 文理分科后,读文......

    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高考是一场拼杀激烈的战斗,要取得胜利,策略是关键。没有科学的备考策略,就不可能取得备考实战的胜利。如何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高考背景,从宏观层面上和微观层面上制定具有战略意......

    物理高考备考专题

    跨越高考成功的横栏面对渐行渐近的六月,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了吗?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有没有必胜的信心?有没有“此时不博,更待何时”的豪情? 据统计,每年高考约有60%的同学正常发......

    6-2高考备考情况

    化隆县2014年普通高考备考情况 尊敬的赵市长及各位领导: 大家好! 下面由我代表县招委会就我县2014年普通高考备考工作及贯彻落实国家、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

    高考备考倒计时

    三年寒窗苦读都只为高考一搏,高考倒计时进入个位数,如何在最后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进行复习总结,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各个科目有没有最好的办法,能尽可能地拿高分?如何调节心态,想......

    高考备考心得

    高考备考心得 二轮复习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备课组都要要精心备课 25月上午八点半开始,在一个小时的课堂中,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教师利用下导学案和课件,通......

    高考备考指南

    备考指南: 2005年高考英语冲刺复习的四点要求 一抓紧落实,认真补漏: 在一模、二模、三模的训练后,已经发现了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不足,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补漏复习,分析错误......

    高考备考心得体会

    2014数学试题点评 2015数学备考建议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标数学高考形势下,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针对这些问题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