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应试技巧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应试技巧
教师这一职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据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今年将继续扩大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范围,由此可见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将是大势所趋。相比以前的省考而言,统考的要求更为严格,进入教师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如何能在统考中顺利通过笔试?是每一位想要踏入教师职业的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给各位考生提以下几点复习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笔试。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从考试科目上看,小学教师资格笔试两科,分别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笔试三科,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的考试内容更广。尤其对于非师范类考生而言,更增加了考试负担。我们总结历年真题会发现,这些知识点出题的概率是不同的,有些知识点几乎每年都会以不同的考题形式出现,有些知识点则较偏,不容易出题考察。其实,很多老师能够押题就是因为他们对历年考试真题进行了充足的调研总结。比如,教育学中的德育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和方法都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模块。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抓重点,做到有详有略,把主要精力分配在重点内容上,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难点,灵活运用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考察的重点不是记忆,而是侧重理解。回顾历年真题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出题越来越灵活多样,很多案例也都是来源于教学实践,这些都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考生在复习难点的时候,一定不能仅仅停留于记忆的层面,要对这些难点进行理解,并能做到灵活运用。对于没接触过教育心理学的考生来说,做到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建议大家选择一些口碑比较好的辅导书籍,帮助你更好的去理解和巩固知识,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聆听一些比较专业的讲座,寻求专业上的指导。形成系统,便于提取
在复习阶段,很多考生反映记不住,记不全。在复习阶段,怎么能更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帮助我们更好更迅速的提取知识呢?在复习的过程中,当感到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可适当地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按照全书的逻辑结构,编制一个比较简明的逻辑关系图,这对于知识系统化是一个很好的复习途径,尤其是对论述、案例分析题目有帮助。在这里,建议大家采取思维导图,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取知识。
最后,希望朋友们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顺利通过考试,早日成为教师队伍的一员。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必背简答题
简答题(课本)
1、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②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 ③小学教育具有义务性;④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
2、简述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①复杂性②创造性③示范性④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⑤长期性⑥系统性
3、教书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平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简述教育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6、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高频)
①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②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④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⑤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7、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
①强化法 ②代币奖励法 ③行为塑造法 ④示范法 ⑤暂时隔离法 ⑥自我控制法 ⑦惩罚法
8、简述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
班队活动原则就是指为了保证班队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设计、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班队活动指导过程的客观规律。包括以下基本原则:①教育性原则
②针对性原则 ③自主性原则 ④多样性原则 ⑤计划性原则 ⑥生活化原则
9、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①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②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师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④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10、简述教学反思的方法。①行动研究法
教学反思中的行动研究指的是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其他成员共同研究本校本班级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
行动研究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行动研究的程序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其中,计划于反思最为重要,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弄清楚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创造怎样的条件、采取哪些方式才能有所改进。②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③教学诊断法
教师可以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种种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和小组“头脑风暴”法,手机各种教学“病例”,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④比较法
教师应该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通过观摩公开课、听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更合理。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从而提升自己。⑤阅读新知法
阅读新知法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搜集索要解决问题的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的信息获取新的想法和观念,帮助教师获取新的信息和观点,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见解和可能的新方案。
(真题)
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②合理分配时间;③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⑤复习方法要多样化;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⑦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④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①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 ②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适当指出他们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 ③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够接受,切记空洞、抽象、一体化,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感情,造成家长误解。
4、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7~12岁小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①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②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③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④思维具有可逆性。
5、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①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②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③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④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⑤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系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6、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①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②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③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④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7、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①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②要求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8、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高频)
①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性趣转化;②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③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9、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①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②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③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④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10、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1、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高频)
①了解和培养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建立学生档案;④开展班会活动 ⑤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⑥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⑦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12、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频)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①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3、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①题目:指报告的标题或课题名称;②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 ③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
④结论:是对问题给出答案;⑤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14、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②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③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15、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态;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16、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①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②课外、校外活动; ③劳动; ④少先队活动; ⑤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⑥班主任工作
17、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模拟卷)
1、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课堂中正确引导; ③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⑤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⑥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⑦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3、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主要问题:
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策略: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结构合理; ⑤语言艺术;⑥气氛热烈;⑦板书有序;⑧态度从容
5、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此外,儿童在班集体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平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负面的情绪体验。小学生的社会性情绪也在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的不断发展也在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②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发展。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虽然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③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6、简述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①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②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见解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③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④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
杜威是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教育观点如下: ①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学”、“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准备”; ③教育即生长;
④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⑤学校即社会; ⑥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8、简述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②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③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言语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语调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④要组织学生听讲。
9、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②早期经验的影响; ③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④个人勤奋的影响。
10、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高频)
①说服教育法: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②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③情感陶冶法:这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④指导实践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⑤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⑥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11、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影响因素:①成败经验;②替代经验;③言语信息;④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②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③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
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①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②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3、简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是新课程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如下: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③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14、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我国小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如下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②直观性原则;③启发性原则;④巩固性原则; ⑤循序渐进原则;⑥因材施教原则;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⑧量力性原则
15、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①操作定向:也称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②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活动或行为模式。
③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④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16、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实施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7、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作为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指: 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心里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具有一定的影响。
18、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开展微格教学 ③进行专门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
19、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后进生具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等心理特征。针对以上心理特征,教育应注意如下两方面: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关爱,因为他们经常遭到同学的白眼,家长的嫌弃。人格上得不到尊重,就会与教师、同学、家长处于对抗状态。教师只有爱他们,才能转化他们。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利用其优点作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
20、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21、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
由于心智技能使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22、简述个体身心健康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
①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循序渐进;
②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药分阶段教学,不搞一刀切; ③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④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扬长辟短; ⑤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因材施教。
23、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者多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小学班主任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②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③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④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24、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①准确的师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③充分而有效地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5、简述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26、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析结构。
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①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规定者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27、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高频)
①了解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建立学生档案;④个别教育
⑤班会活动;⑥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⑦操行评定;⑧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28、简述小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如下:①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②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感兴趣。这种对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既有客观(如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原因,又有主观(如觉得有用,能动脑子等)的原因。③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④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⑤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⑥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29、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①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0、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①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印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③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⑤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⑥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第三篇:天津教师资格证2014年施行全国统考
天津教师资格证2014年施行全国统考
天津教师资格证由“市考”变“国考”后有哪些变化,天津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及教师招聘都是一个重大变革。
天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工作 将最快于2014年施行全国统考,届时教师资格证考试将采用全国一张试卷,也预示着教师资格证考试 在不远的将来将是仅次于公务员考试的全国第二大国家级考试,这不啻于我国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及教师招聘考试的一个重大变革,势必影响我国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直以来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采取各地区自行组织的形式,各省市自己命题,没有指定辅导教材,考试时间各地不统一。根据全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处的工作部署,计划将现行教师资格证考试 制度完善,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制定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设定考试内容和方式。根据教育部这一工作部署,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浙江省、湖北省两省率先进行试点,统一全国统考,就运行一年的效果来看,整体效果很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2012年上半年广西按照计划也加入试点工作。从试行一年的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 来看,有以下几点大的变化:首先,报考条件更加严格。高校在校生只有毕业年级学生方能报考,且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须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初、高中教师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而且以后的师范类考生不能直接申请教师资格证,必须参加全国统考。其次,考试科目由原来的统一考“两学”改变为幼儿教师资格考《综合素质》和《保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与能力》,中学增加一个分别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同时,考试形式实行机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没有教材和参考书,考试科目和内容都要增加;此外,考试费用增加:笔试和面试分别收费,收费标准在现在基础上大幅增加。
天津三实教育可以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代报名,为您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三实教育在企业员工教师兢兢业业的努力和三实学员的信任支持的基础上,以绝对的市场份额、教研水平和考试通过率,在短短十年成为行业领先的企业。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三实教育,选择成功!
本文由天津教师资格证_天津权威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机构三实提供!
第四篇:2014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考试应试技巧
2014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考试应试技
巧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一、了解测试的基本要求和评分办法
第一题:占10分。要求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必须饱满,读题时音节中只要有一个成分错误,该字就被扣0.1分,如有缺陷(发音介于正误之间),被扣0.05分。声调缺陷按四声分别量化,每个调型不到10次则按实际量化,超过10次则按一个调型一次性扣0.5分。应试者如有口误,可以重读一次,测试员按第二次发音评判。此题要求在3分钟内读完题,超时1分钟内扣0.5分,1分钟以上扣1分。在测试实践中,我们发现此题失分严重的是上声声调的字,失误原因往往是把上声字的调值读成21或2142。
第二题:占20分。要求读出音变。应试者如有声韵调,轻声、儿化、变调等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缺陷扣0.1分。声调的缺陷10次以内量化扣分,每个调型超过10次按系统一次性扣0.1分。应试者读题时如有口误,可以重读一次,测试员按第二次发音评判。此题限时3分钟,超时1分钟内扣1分,1分钟以上扣1.5分。此题应注意末尾是上声的音节,例如“调整”,应试人往往把后一音节的声调读成半上(调值21)。另外要注意不要把儿化词的“儿”单独念成一个音节,如“好玩儿”不应读作hao wan er而应读作hao wan r。
第三题:占30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漏字、添字、回读每个音节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酌情扣0.5-3分,语速过快或过慢扣1分,停顿不当每次扣0.5-1分。限时4分钟,超时30秒以上扣1分。此题要注意准确熟练。因为按规定,停顿、断句、语速不当均被扣分,而不熟练造成的漏字、添字、回读同样被扣分,每漏一字或添一字或回读一字都相当于读错一个字,这些失误对成绩的影响不校此题所占分比重较大,扣分点也较多,况且它毕竟是有文字凭借的作品,应作重点练习。而且朗读水平提高了,同样可以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
第四题:占40分。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的50个谈话题目中抽签决定(见样卷)。测试时当场抽签,每张题签上有两道话题,应试者从中任选一题单向说话3分钟。
此题分别从语音面貌、词汇语法、自然流畅三方面评分,其中语音面貌占分比重最大——30分。
根据语音失误的多少和方言语调程度的不同,语音面貌评分时按六档评判。一档:28-30分。要求:语音标准,无系统性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语音错误在3次以下,限于异读词和多音字的错误,不能有方音性质的错误:在二档25-27。要求: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偶有方音显露。存在非系统性的个别的方言性质的语音错误,或一至两类系统性的语音缺陷。
三档:22-24分。语音错误在11一15之间,略有方音。存在一类或两类系统性的语音错误,曾或存在三类系统性的语音缺陷。四档:16-21分。语音错误在16-25之间,方音明显。存在一类或两类以上系统性的语音错误,可评该档上段,存在三类语音错误,且次数在25次左右,市则评该档下段。五档:l3-15分。语音错误超过26次,方音较重,存在三类以上系统性语音错误,或明显缺少一类以上普通话特有而方言里没有的音,声韵调发音有较重的方言色彩。六档:10-12分,语音错误在30次以上,方音浓重,声韵调发音方言成分较多,但基本是普通话。在实际测试中,大多数人的语音面貌一般被评为三档或四档。
说话是四项测试内容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对于母语是方言的应试人来说,说话时既要表达流畅,又要语音标准,的确不易。建议注意下列几点: 1.避免方音,力求规范。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尽可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发音水平,减轻方音影响,同时纠正方言中的用词和语法习惯。
2.统观话题,把握类型。50道说话题目多和日常生活有关,不外乎叙事、记人、议论、说明等体式。在练习中将话题分为几大类,内容相当的可以互相通用,这样有目的地准备十多篇话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选题材,善用短句。选材时,应选取自己非常熟悉且不会引起情感起伏太大的题材。因为此题重点是测查普通话语音面貌,如果说话时忽悲忽喜,情感大起大落,往往会因情绪激动而影响表达的流畅和语音的标准度。另外,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因为在口语中,无论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不容易非常准确地发出或接收长句信息,句子太长,容易听头不知尾或听尾忘了头。
4.注意篇幅,算准时间。说话题要求讲足3分钟,我们可以据此来确定话稿的篇幅;一般讲话速度为每分钟170-230字,因此话稿为五六百字比较合适。对于口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我们建议只写提纲,练习时围绕提纲叙说:而口语水平较差者,我们提倡将话稿按规范的普通话口语表达习惯写好成文,然后反复练说。
二、学习基本的语音知识,了解方言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有些人认为,掌握语音知识是语音教师的专业需要,一般人不需要掌握,这是外行话。语音知识的欠缺,只能让学习者在后来的学习中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广西人普遍发不准翘舌音,不知道舌头翘到什么位置,假如懂得了人的发音器官的构成情况和翘舌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即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是在舌尖和硬腭前端,然后按发音方法将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就能较顺利地发出不同的翘舌音。再如壮语大都发不出塞擦音而用相应的擦音来代替,如果懂得擦音、塞擦音成阻、持阻和除阻三阶段的特点,就能比较顺利地分辨出这两组音。
广西人长期生活在方言区,说起普通话来往往会带上或淡或浓的方音色彩。要克服方言语调,改善语音面貌,就必须了解自身方言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地强化正音。比如,官话区的人要着重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并念准四声调值,其中桂林人还要注意分清声母n和l,柳州人要注意读准韵母ao、an,河池人要分清f和h;粤语区的人
要防止丢失韵头,杜绝舌叶音、边擦音和齿间音;壮语区的人首先要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擦音塞擦音,发好平翘舌音;侗语区则应注意分清声母f和h,发好韵母ong、iong,并去掉浊音成分;客家话的重点则应放在撮口呼韵母上。
三、了解测试的一般程序,掌握基本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测试的一般程度是:进入试场后,出示准考证,然后领取试卷、考试用书,并抽一张说话朗读题签,备测十分钟。备测时,应采用倒序法,按四三二一的顺序准备。首先根据题签确定说话题,然后围绕话题默说一遍,接着轻声朗读相应的作品(切勿交叉选题)。按规定,测试不能查字典,但第二题和第一题的准备仍可以巧妙地把测试用书当做字典使用。遇到生字,可以查阅《普通话常用词语·单音节字词》表,遇到平翘舌音的字和前后鼻音的字,可以分别查阅平翘舌音对照辨音字表和前后鼻音对照辨音字表,遇到轻声词可以查阅轻声词词语汇编等等。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四个项目是有机的整体,从理论上讲,其难度和分数比重是依顺序递增的,后项是前项的深化和发展,前项是后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练习时,应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更不能因为前面的内容占分少而轻视或放弃。实际上,前三题因为有文字凭借,故速成训练效果较好,只要强化训练二十天左右,一般可提高六、七分,甚至更多,但如果单纯训练说话题,要想在一两个月内提高两三分却很难。当然,应试者最好是参加系统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反复强化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五篇:2014教师资格证统考
2014年教师师资格统考相比于现行考试主要有哪些变化?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教师资格统考也不例外,所以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教师资格统考的动态,为大家讲解2014年教师师资格统考相比于现行考试主要有哪些变化,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了解统考动态。
(1)考试形式包括什么呢
答:考试实行机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
(2)考试科目增加了那些?
答:小学教师考三科、中学教师考四科。
(3)考试内容范围有哪些?
答:考试内容涉及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等。
(4)报考条件是否更严格?
答:高校在校生只有毕业年级学生方能报考,且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须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初、高中教师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5)证书申领是否更难?
答:笔试单科成绩两年有效,且笔试各科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笔试和面试双合格方能参加教师资格申报,部分学科还需要教学实习见习经历。
(6)考试难度是否增加?
答:考试没有教材和参考书,考试科目和内容都要增加。
(7)考试要求是否更高?
答:笔试单科成绩保留两年,两年未通过全部考试,需要重新报考。
(8)考试费用是否增加?
答:笔试和面试分别收费,收费标准在现在基础上大幅增加。因无参考教材,考生参加培训的费用必将增加。
在2014年教师师资格统考相比于现行考试主要变化就为大家讲解8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祝贺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