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级 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自学内容
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自学内容
一、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剧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相关法规知识事故调查报告相关法规知识安全标准化相关法规知识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规知识安全评价相关法规知识
二、安全评价技术系统工程基本知识事故基本知识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原理基本知识
有关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有关定量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有关综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编制知识
三、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有关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特种设备基本常识
矿山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基本常识民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基本常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四、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基础知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础知识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基本模式和要素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基础知识
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事故案例分析知识设计、勘察基础知识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知识重大危险源辨识知识
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自学内容
一、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剧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事故调查报告相关法规知识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规知识安全评价相关法规知识
二、安全评价技术系统工程安全原理
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定量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综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三、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特种设备基础知识矿山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民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四、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编制现场安全检查表的基本知识
六、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职业标准中规定本等级应掌握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知识
七、风险控制
有关安全对策措施的基础知识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知识
第二篇:三级安全评价师自学
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自学内容
一、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剧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相关法规知识事故调查报告相关法规知识
安全标准化相关法规知识
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规知识
安全评价相关法规知识
二、安全评价技术
系统工程基本知识
事故基本知识
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原理基本知识
有关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有关定量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有关综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编制知识
三、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有关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
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特种设备基本常识
矿山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基本常识民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基本常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四、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基础知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础知识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基本模式和要素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基础知识
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事故案例分析知识
设计、勘察基础知识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知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知识
第三篇:安全评价师三级考试资料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及空间上定性定量的状态。信息具有物质依赖性、传递性和确定性三个属性。
信息论: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信息熵是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度量,是量化描述、定量信息的基础。一个系统越是有序,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统越是混乱,信息熵就越高。控制系统的四类指标:可控性、可观测性、鲁棒性、控制精度。
安全系统在控制时的特性:安全系统状态的触发性和不可逆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系统的自组织性。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是指与项目安全性和安全评价相关的信息。
对被评价项目主体(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来说,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中存在着人流、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流,并通过信息流反映出来。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直接采集法;间接采集法:间接采集的信息一般均属过去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是否可以在当前评价中使用,应对信息进行“适用性”的判断。
信息采集程序:1)提出信息需求;2)进行信息分类;3)确认信息内容;4)涉密信息签订保密条款;5)信息的直接采集;6)信息的间接采集;7)信息更新;8)信息采集结束
经典的事故概念: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比轻伤比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我国现行的事故概念:最终导致人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失或不希望的事件。
事故调查是掌握整个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和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的重要工作,是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并编写调查报告的过程。
事故调查程序:1)成立事故调查小组;2)事故的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4)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5)证人材料的搜集;6)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事故调查报告编写;10)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事故调查应遵循的原则: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原则:①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③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3)公正、公开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
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1)从事故找事件;2)从事件找隐患;3)从隐患找危险源;4)从危险源找危险有害因素;5)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火灾事故现场勘查步骤:1)环境勘查,确定起火范围;2)初步勘查,确定起火部位;3)详细勘查,确定起火点;4)专项勘查,确定起火原因。
爆炸事故的现场勘察的重点:1)判明爆炸性质,即判明属气体爆炸还是炸药爆炸;2)炸点的勘查,炸点即爆炸原点,对其勘查包括炸点的炸坑形状大小、坑口直径、深度及炸点底的物质类型,炸坑的气味,烟痕等;3)爆炸残留物的勘查,这是分析炸药种类和引爆装置的重要依据;4)抛出物的勘查,主要指因爆炸而抛射出来的炸点的物质,炸点周围的物质及炸药的包装物,捆绑物等;5)非炸药化学爆炸事故:①找出起爆能源,可结合细致勘查和现场实验两种手段进行。②找出可爆物来源,对气体要找出泄漏点,对粉尘要勘查粉尘存在的可能性及爆炸的条件。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安全评价项目所需法律、法规信息要从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着手,先采集普遍适用于评价项目的法律、法规信息,再采集评价项目特殊性的法律、法规信息。
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途径和更新: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法律、法规信息跟踪与更新,应根据信息的属性及生产的周期,确定跟踪与更新的频度和周期。
事故案例的筛选:找到有针对性的事故案例。检索同行业发生过的事故,找出事故要件与评价对象比较,筛选出与评价项目具有相同或相似要件的事故案例。事故案例的分析:1)属于“物质”的直接原因。2)属于“环境”的直接原因。3)属于“人为”的直接原因。4)属于“管理”的间接原因。事故是在时间的进程中显示出来的,是组成要素的一种连锁反应的结果。要想防止伤亡事故,就要从生产现场排除“事故隐患”。因此,在实现操作条件安全化的同时,还要努力消除从事生产的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这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了解项目概况:项目概况是安全评价的基础信息,项目概况一般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全称、项目所在位置(地址)、项目性质、项目批准文件、项目总投资、技术保密要求、企业规模、平面布局、组织结构、生产人员、工艺流程、主要原料和产品方案、设计情况、论证情况、检测(检查)情况、评价(评估)情况、安全培训状况、安全管理状况等。
提出评价需求信息:根据几类安全评价的要求,提出信息需求。围绕核心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与危害程度”,“风险控制”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后,要了解每一个危险有害因素在“物质”上已采取的安全措施。
预防型,控制型,减灾型。本质安全的直接设施,安全附件的间接设施,预先警告的提示设施,个体防护设施。
在“管理流”通过“信息流”产生的信息中,可能有已经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失控”有管理措施,但制度不能替代安全设施。一般情况下,项目未建成之前,尽可能要求在设计上设置“本质安全的直接设施”,已建成的项目要落实“安全附件的间接设施”。较理想的安全设施是“预防型设施、控制型设施、减灾型设施”的综合设施。
收集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料档案:第一类:项目概况信息。第二类:危险有害因素信息。第三类:安全设施信息。第四类:事故隐患信息。第五类;安全管理信息。第六类:类比工程信息。第七类:评价机构采集直接信息时的原始记录。第八类:各种检测检验报告或论证文件。第九类:项目组内部讨论会议的记录,过程控制记录等。第十类:评价机构内部或外部对评价报告的审核意见等。这些信息在评价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更新,直到评价项目完成。
注意事项:
一、注意资料采集的对应性。
二、注意降低信息熵。
三、注意事故案例的筛选
现场询问观察法:1)按部门调查。2)按过程调查。3)顺向追踪。4)逆向追溯
德尔菲(Delphi)法:德尔菲法是采用匿名函询的方法,通过调查表向专家们进行调查,并通过有控制的反馈进行调查分析。步骤:1)组成调查工作组。2)选择专家(一般不少于20人)。3)调查表设计和组织调查
德尔菲法的优点:简单易行,用途广泛,费用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在缺乏足够资料的领域中,例如对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的预测,对某些无先例事件和突发事件的预测等,数学模型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使用德尔菲法这一类专家预测方法。
德尔菲法的缺点:调查建立在专家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专家的学识、兴趣和心理状态对调查结果影响较大,从而使预测结论不够稳定。采用函询方式调查,客观上使调查组与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一定限制,可能影响预测进度与调查结论的准确性。
评价相关的工程设计、勘察基础知识
前置条件检查:前置条件检查指在签订评价合同前,评价人员到项目所在地考察评价项目所属行业、项目状况。听取客户对安全评价的要求。安全预评价,要注意项目选址、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是否适宜项目建设。安全验收评价或安全现状评价,则要注意是否存在难以整改的先天不足。是否能提供项目关键批文或证书。可提供的信息资料是否齐全。项目是否存在恶意违规现象。
工况调查:基本情况、项目规模、建立联系、企业自述问题 现场勘察:
1)核实危险有害因素:从设计文件、原辅料、产品、平面布置、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中获得危险有害因素的间接信息,需要评价人员到评价项目现场进行核实。核实的内容主要是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位置、场合或状态,存在的数量、浓度、强度和形式,必要时提出进行检测检验的要求。
2)发现新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预评价时可以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某些现象假设其触发故障或事故的条件,得到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再根据后果伤害等级(严重性)和触发条件(可能性),确定这种现象是否归入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验收评价或安全现状评价时可以采用检查表方法,将某些现象对照规范和标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归入危险有害因素。对同行业事故案例或相关文献等间接信息发生的事故,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评价项目现场验证,将这些因素确定为危险有害因素。对已经设置安全设施,采用事件树分析法,从可能发生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按一定的顺序,逐项分析安全设施和控制系统对危险控制成功或失败的途径。联接各项目失控的路径,•从而展示事故的原因和发生条件。在评价项目现场验证导致发生事故的条件,并确定为危险有害因素。
3)勘察安全设施:首先检查有没有安全设施。继续检查安全设施的选择对不对。最后检查安全设施好不好。通过档案、记录以及与现场人员的询问,勘察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及其落实运行情况。检测检验: 1)现场检测、2)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检验:
评价机构检测检验能力受条件限制,某些评价机构有检测手段,部份检测内容具备法定资质,但不可能十分全面。
需要法定检测检验的内容:1)特种设备检测检验。2)职业卫生检测。3)避雷设施检测。4)防爆电器安装检测。5)消防检查和检测。6)现场检测报警变送器检定。7)安全附件检测和校准。
3)被评价单位提供法定资质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被评价单位按国家相关要求已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出具检测检验报告,评价机构应先对这些报告在评价中的“适用性”进行确定,必要时评价机构应亲自或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到评价项目现场验证,然后根据评价需要采纳或部分采纳报告的数据,注明出处,并对采用的“适用性”负责。
安全生产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需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需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品。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安全检查表: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依据检查项目把找出的不安全因素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制成表,以便于实施检查和安全管理,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简称SCL)。
适用范围:在安全检查前编制安全检查表可使检查内容较周密和完整,既可保持现场检查时的连续性和节奏性,又可减少安全评价师的随意性;可提高现场检查的工作效率,并留下检查的原始证据。安全检查表可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为安全培训或安全教育提供素材。
安全检查表的作用:1)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可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2)安全检查表可以评价物质、设备和工艺,常用于专门设计的评价,检查表法也能用在新工艺(装置)的早期开发阶段,判定和估测危险。3)还可以对已经运行多年的在役(装置)的危险进行检查。4)安全检查表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而很少推荐用于安全预评价。
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1)有关规程、规定和标准。2)本单位的经验。3)国内外事故案例。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
检查内容: 1)一般包括人、机、环境、管理。2)具体讲可分六个方面:总体要求、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机工程、防护措施
重点放在调查分析或识别出来的危险有害因素所对应的安全设施上,从预防型、控制型、减灾型设施的角度,判别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安全检查表编制方法:1)确定检查对象和目的。2)剖析系统。3)分析可能的危险性。4)确定检查要点。
安全评价时需编制的安全检查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批复中提出的整改意见落实情况检查表。人力与管理方面的检查表。人机工效方面的安全检查表。设备与设施方面的安全检查表。物质与材料方面的安全检查表。方法与工艺方面的安全检查表。环境与场所方面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方面的检查表。其它综合性措施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是安全验收评价要增加安全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包括变更设计)中提出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落实情况检查表。除以上的安全检查表外,安全评价时需编制的安全检查表还可包括:总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建筑结构安全检查表,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电器设施安全检查表,储存场所安全检查表,试验和销毁安全检查表,辅助及公用设施安全检查表等。
编制安全检查表时需注意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的内容。能够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安全检查表的应用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和报废的各个阶段。在应用前人的安全检查表时,应该准确了解其所针对的对象、适应的条件和应用的范围,并且在使用之前应该针对所评价的对象,进一步修改、完善表中的检查项目。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能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能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能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20类
01 物体打击02 车辆伤害03 机械伤害04 起重伤害05 触电06 淹溺07 灼烫08 火灾09 高处坠落010 坍塌011 冒顶片帮012 透水013 放炮014 火药爆炸015 瓦斯爆炸016 锅炉爆炸017 容器爆炸018 其它爆炸019 中毒和窒息020 其它伤害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82号 将有害因素分为7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容器爆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锅炉爆炸等
矿山行业危险有害因素:冒顶片帮、透水、矿山火灾、爆破、中毒窒息、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电危害、粉尘危害、噪声与振动、瓦斯与煤岩突出、机械伤害
烟花爆竹行业危险有害因素汇总:燃烧、爆炸、摩擦、撞击、明火、静电、雷电、电气、温度、湿度、其他原因
建设工程施工工程项目危险有害特征: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等 其他:起重伤害、火灾或爆炸、车辆伤害、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
机械行业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中毒、窒息、触电、火灾、爆炸、车辆伤害。其他伤害: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噪声危害、粉尘危害、毒性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振动
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
4、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5、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的配置
6、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特种设备的管理、警示标志与安全色
7、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防触电对策措施:
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2、漏电保护
3、绝缘: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采用绝缘防护用品。
4、电气隔离
5、安全电压
6、屏护和安全距离联锁保护
7、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防爆电气
2、正确划分火灾爆炸危险区域,根据电气设备安装环境的类型和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环境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3、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变配电室、控制室采用正压通风
4、防爆电气线路 位置选择:远离释放源;敷设方式选择: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隔离密封:爆炸危险区域内敷设电气线路的管沟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
5、导线材料选择:1区环境应选用铜芯导线或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缆。允许载流量不应高于规定值 电气线路连接:1区2区采用防爆型接线盒接头,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防静电对策措施:
一、工艺控制1.对因经常发生接触、磨擦、分离而起电的物料和生产设备,宜采取合理的物质组合使分别产生的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最终达到起电最小的目的。2.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限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3.在搅拌过程中,适当安排加料顺序和每次加料量,可降低静电电压。4.用金属齿轮传动代替皮带传动,采用导电皮带轮和防静电运输皮带、抗静电滤料等。5.在生产工艺设计上,控制输送、卸料、搅拌速度。6.生产设备和管道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棱角,容器内避免有静电放电条件的细长导电性突出物。7.带电液体、强带电粉料经过静电发生区后,工艺上应设置静电消散区避免静电积累。8.尽量减少带电液体的杂质和水分,可燃液体表面禁止存在不接地导体漂浮物;9.气流输送物料系统内应防止金属导体混入,形成对地绝缘导体。
二、泄漏1.生产设备和管道应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材料制造。所有存在静电引起爆炸和静电影响生产的场所,其生产装置都必须接地。2.金属导体与非金属静电导体接触面之间应加降低接触电阻的金属箔或涂导电性涂料。3.增加相对湿度以降低绝缘体表面电阻;4.加适量防静电添加剂来降低物料的电阻率等措施,加速静电的泄漏。5.在气流输送系统的管道中央,顺流向加设两端接地的金属线以降静电电位。6.装卸甲、乙和丙A类的油品的场所,应设有为油罐车(轮船)等移动式设备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7.移动式设备、油品装卸设备均应静电接地、连接,装卸过后应经过规定的静置时间,才能拆除接地线。8装卸和输送易燃液体时,防止静电急剧产生。灌装时,液体应从槽车等大型容器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控制在管道内的流速。9.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禁止穿戴化纤、丝绸衣物,应穿戴防静电的工作服、鞋、手套;火药加工场所,必要时操作人员应佩带接地的导电的腕带、腿带和围裙;地面均应配用导电地面。10.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11.禁止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属导体或筛网与高速流动的可燃粉末接触的方法消除静电。12.重点防火防爆岗位的入门处,应设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三、中和 采用静电消除器减少静电非导体的静电。
四、屏蔽 用屏蔽体来屏蔽非带电体,能使之不受外界静电场的影响。
五、综合措施 综合采取工艺、泄漏、中和、屏蔽等措施,使系统各项参数控制在各行业、专业标准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防机械伤害安全对策措施:
1、本质安全型
2、安全防护装置 设防护板、防护罩、安全距离、负荷限制装置、限位装置、缓冲装置、紧急停车装置、紧固零部件
3、作业环境
4、安全管理,人员教育、操作规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用防火防爆对策措施:1.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取代或控制用量(2)加强密闭,防止泄漏(3)通风排气(4)惰性化
2.消除、控制引火源(1)明火和高温表面(2)摩擦和撞击(3)防止电气火花和雷击(4)防静电设施3.有效监控,及时处理 可燃液体和蒸气可能泄漏区域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4.其他:建筑防火、防爆、消防设施、安全间距等。
预防中毒措施 1)物料和工艺:采用无毒低毒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工艺和物料。2)工艺设备(装置):采用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生产,防止泄漏。采用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减少人员接触。3)通风净化 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机械通风
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总图布置:1)功能分区2)厂内运输和装卸3)危险设施/处理有害物质设施的布置4)强噪声源、振动源的布置5)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及采光
第四篇:B卷二级安全评价师
二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试卷(B)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地下矿山运输系统的是
D A.轨道运输 C.胶带运输
应符合的原则是
B A.全面、科学 C.客观、合理
B.科学、合理 D.系统、全面 B.无轨运输 D.交通运输
2.根据我国现行标准AQ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划分评价单元3.关于事故树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故树分析法是安全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B.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法 C.事故树只能用于定性分析
D.事故树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计算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的原则是
A A.“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协同配合、资源共享” B.“企业为主,政府为辅” C.“政府为辅,企业为主” D.“企业为主,社会支持”
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超过()的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 A.100人 C.300人
B.200人 D.400人
A 6.关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特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A.先进性
B.科学性
C.实用性
D.权威性
7.在绘制事故树时,下层事件X1 和X2 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上层事件E 的发生;反之,下层事件有一个不发生,E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B A.或门
B.与门
C.与或门
D.非门
8.安全评价的各个单元和环节是(),评价结论的提出要对评价过程 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论证。
D A.毫无关系的 C.可相关可不相关的
A.普遍性
B.主观性 C.转化性
D.规律性
10.下面哪项是矿山生产的危险有害特征
A A.冲击地压 C.车辆伤害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安全评价属评价机构技术分析与技术判断的行为,可以取代安全管理部门行政许可的执法行为
B.安全评价结论和提出的安全对策具有强制力,委托单位必须采纳评价机构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C.安全评价机构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但不对委托单位是否采纳负责
D.为了便于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可以将属于行政职能的工作列入评价合同条款
12.关于项目选址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A.应考虑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
B.应考虑和周边企业的相互影响 C.应考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D.不需考虑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 13.以下哪项不是可行性分析包含的内容
C A.拟签订合同的条款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B.相互独立而不干扰的 D.密切相关,因果联系
9.以下哪项不是危险有害性的特征
B
B.化学灼伤 D.屋面坍塌 B.本评价机构是否有技术实力完成评价项目 C.能否和当地安监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合作关系 D.能否按期、按质完成评价项目 14.关于矿井通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采用几级扇风机站接力来代替主扇
B.矿井通风系统根据进出风的相对位置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三类
C.矿井通风网络分为串联、并联和角联通风网络三种 D.矿井通风的作用仅仅是提供新鲜空气
15.以下哪项是导致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C A.人员违章操作
C.系统存在能量及有害物质 A.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C.以往相似系统的事故案例 A.aabab
C.abab 18.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D A.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评价时,可以用布尔代数基本运算方法求出最小割集
B.径集指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这些事件均不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不发生。
C.最小割集反映了系统危险的程度,一般认为,事故树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D.最小径集反映了系统危险的程度,一般认为,事故树最小径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19.系统安全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着
A
A.危险源
B.违章指挥
D.不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B.企业财务报告 D.国家现行技术标准 B.aaba
D.abab 1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编制安全检查表依据的是
B 17.关于布尔代数基本运算,正确的是
B
B.人工作业 C.机械设备
中规定的危险有害因素
A A.交通事故 C.物体打击 A.应急电源 C.联锁装置
D.电气设备
20.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国家标准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B.触电 D.透水 B.遥控阀 D.排放系统 21.以下属于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范围的是
A 22.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F1为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2为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则系统工艺危险系数F3计算方法为 A.F3=F1+F2
B.F3=F1×F2
C.F3=F1/F2 D.F3=F1-F2 23.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防火设施补偿系数(C3)范围不包括
D A.水幕
B.消防水供应系统
C.洒水灭火系统 D.卸料/排空装置 24.根据国家标准GB2893-2001《安全色》,红色表示的含义是
C A.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B.表示指令
C.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25.关于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生产、储存设施的布置,错误的是
A A.应布置在主导风向上风侧 B.应远离人员集中场所
C.腐蚀性物质的有关设施应按地下水位和流向,布置在其它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的下游
D.辐射源应设在僻静的区域,与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交通主干道和主要人行道保持安全距离
26.在生产场所,关于通风排气的要求,说法正确是
B A.当生产场所仅有易燃易爆物质,应保证其在车间内的浓度一般应 4 低于爆炸下限的1/3 B.当生产场所仅有易燃易爆物质,应保证其在车间内的浓度一般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4 C.当生产场所仅有易燃易爆物质,应保证其在车间内的浓度一般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5 D.对于具有毒性的易燃易爆物质,在有人操作的场所,还应考虑该毒物在车间内的最低容许浓度
27.以下有关安全对策措施错误的说法是
C A.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 B.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C.安全对策措施只要符合企业内部管理文件要求即可,无需考虑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 D.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8.关于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不正确的是
D A.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的要求
B.使用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生产装置,宜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防火防爆设施
C.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并应靠近厂房的外墙
D.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应在远离生产装置处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
29.关于安全电压,正确的表述是
D A.安全电压一定安全
B.安全电压指电压值小于380V的电压 C.安全电压指电压值小于220V的电压
D.安全电压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安全条件下才能保证安全
30.在使用不发火混凝土铺设地面时,分格材料应使用下列哪种材料
D A.玻璃
B.铁皮 C.钢条 D.黄铜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评价结论核心的内容是
C A.安全对策措施被采纳后危险有害因素所处状态
B.经安全补偿后,评价对象在整体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C.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是否按过程控制文件中要求的流程进行 D.评价对象是否仍存在“风险”,这些“风险”是否可接受 32.下面哪项不是使用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原则
C
A.醒目清晰 C.内容全面详实 A.配备自动消防系统 C.更换已损坏设备 A.管理幅度原则 C.业务系统化原则
B.易懂易记 D.简单易辨
B.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D.进行产品质量检验 B.时限性原则
D.无条件服从领导原则 33.下列选项中属于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是
B 34.制定安全评价人员配置计划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D 35.现场勘查调查表不包括的内容是
D A.被评价对象的选址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对安全生产的要求 B.被评价对象内、外部距离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C.被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所评价项目所属行业标准对安全方面的要求 D.企业产品销路情况
36.关于评价项目承接风险分析正确的是
A A.在安全评价项目合同签订之前进行 B.在安全评价项目合同签订之后进行 C.不需要进行 D.在评价过程中进行
37.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课程设计原则的是
B A.以需求分析为依据
B.以培训教师的水平决定职业培训内容深度 C.以提高能力为中心
D.以现实问题和未来变革为导向
38.关于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应根据需要及时修订 B.编写时应吸收安全评价人员参与 C.起草完毕即可生效使用 D.经批准后才能生效使用
39.不属于项目现场勘查基本要求的是
D A.明确项目现场勘查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日程安排 B.明确现场勘查所需仪器设备
C.明确现场勘查所需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 D.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
40.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A A.30
B.60
C.90
D.120
41.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请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 A.每一年
B.每三年
C.每二年
D.每四年
42.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
B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43.安全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D A.科学性原则
B.公正性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效益性原则
44.关于压力容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只要是有压力的容器就是压力容器
B.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容器就是压力容器 C.压力容器配置的安全阀不需定期检测 D.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瓶属于压力容器 45.闪点为50℃的液体是
B A.甲类液体
B.乙类液体
C.丙类液体
D.丁类液体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A.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B.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C.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D.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2.关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C A.装置的质量、防爆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B.装置本身无需防爆
C.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D.安装在室内的装置,无需进行日常维护 3.制定培训计划的原则包括
ABC A.系统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单一性原则
ABCD
第五篇:三级安全评价师 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
2、安全生产“五要素”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二、填空题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4、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 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7、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8、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11、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 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12、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制度。
13、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4、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 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1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 和管理能力。
1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1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9、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 负责。
20、危险化学品包括、、、、、、和 等8类。
2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制度。
22、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无此证,不得开工生产。
23、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24、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25、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至少保存 年。
26、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 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
27、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
28、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 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
29、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30、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 部门统一公布。
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32、电梯 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3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3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检修,并作出记录。
36、电梯应当至少每 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3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 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38、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 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 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39、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 等于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40、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购买前将所需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 备案。
三、选择题
1、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设施。A 通风; B 提升; C 环保; D 通讯;
2、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定期检查、维修,保证符合安全要求。A 提升运输装置; B 供电系统; C 安全检测仪器; D 四防系统;
3、矿山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必须()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他用。A 全部; B 60%; C 20% ; D 80% ;
4、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的能力。
A 相应管理; B 经济管理; C 处理矿山事故; D 应急指挥;
5、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和矿山安全工作经验。
A 应急救援知识; B 安全专业知识; C 学历; D 管理知识; 当前我国对矿山企业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部门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___部门。
A劳动和社会保障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矿山主管 D卫生 7 发生一般矿山事故,由()负责调查处理.A 矿山企业主管部门 B 矿山企业
C 矿山工会 D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8、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 特种设备; B 压力容器; C 医疗器械; D 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
9、本条例实施前已进行生产的企业,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依照本条例的规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领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A 三个月内; B 半年内; C 一年内; D 两年内;
10、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可以不具备的条件是()
A 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B 须设立工会组织并维护职工权益; C 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D 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日内审查完毕。
A 15 ; B 30; C 45; D 60;
12、煤矿企业应当以()为单位,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A 集团公司; B 本企业; C 矿(井); D 分公司;
13、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年检。
A 6 不设; B 2 实施; C 3 不设; D 1 实施;
14、除()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外,其他建筑施工单位都要向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A 建设部; B 交通部; C 铁道部; D 中央;
15、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 三个月; B 30天; C 45天; D 90天;
16、条例中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工程。
A 输变电; B 交通建设; C 铁道建设; D 装修;
17、国务院()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A 执法 行政; B 建设行政管理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 行政 监督管理; D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
18、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所需费用。A 意外伤害保险; B 安全培训; C 救援器材; D 安全施工措施;
19、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的资料。
A 地下管线; B 气象和水文观测; C 安全施工措施; D 安全投入; 20、()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
A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 B 工程监理机构; C 设计单位; D 勘察单位;
21、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检测;
A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 C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 D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2、总承包单位应当()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A 自行; B 委托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C 责成分包方;
23、施工单位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
A 检测报告; B 应急自救功能; C 产品合格证; D 产品使用说明书;
24、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 季度; B 年; C 两年; D 半年
25、施工单位应当自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A 30; B 45; C 60; D 90;
26、()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本行政区域 ;
B 省、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 本行政区域 ; C 施工单位 本单位;
27、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
A 规程; B 责任人; C 消防组织; D 管理机构;
28、以下不属于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项目时();
A 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B 安全设施的采购和更新; C 聘请专职的安全技术人员; D 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
29、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
A 各自相应责任; B 连带责任; C 民事赔偿责任; D 主次责任; 30、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
A、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B、现场道路设施施工
C、现场施工用水方案 D、现场平面布置方案
3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的由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共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A、设计单位 B、工程监理单位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安装单位
3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对没有(),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A、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 B、建立安全责任制的 C、安全施工措施的 D、没有办理临时用电方案的 答案:
一、填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主要负责人
3、责任追究
4、安全生产管理
5、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7、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安全评价
9、安全警示标志
10、定期检测
11、安全使用证
12、淘汰
13、应急预案
14、同一座建筑物
15、劳动防护用品
16、安全生产知识
17、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18、工伤社会保险
19、本单位
20、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
21、审批
22、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
23、每年,每两年
24、通讯、报警 25、2
26、目的地
27、登记
28、许可
2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市级人民政府 30、环境保护
31、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32、制造 33、30
34、每月
35、定期校验 36、15
37、操作规程 38、30L,额定功率 39、1t,2m 40、公安机关
二、单选题
1、D2、C
3、A4、c5、B6、B
7、B8、D
9、C10、B
11、C
12、C13、C14、D15、A
16、D
17、D18、D19、C
20、C
21、B
22、A
23、c
24、B
25、A
26、C
27、B
28、c
29、B
:30、A
31、D
3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