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现企、地、民三赢,共同构建和谐矿区工作制度
贵州华金矿业有限公司实施企、地、民共建
实现三赢共同构建和谐矿区工作制度
为了使企业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在公司所在地实施企、地、民共建工程,实现企、地、民三赢,共同构建和谐矿区。(所谓企、地、民三赢是指企业、地方党委政府、矿区村民三方相得益彰,各自赢得一定的利益。一是企业赢得和谐的治安环境和发展环境,扩展利益空间;二是地方政府赢得良好的软硬件发展环境,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三是群众赢得就近就业、转变观念、增加收入)为了使企、地、民共建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如下共建制度:
一、企、地、民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每半年召开一次由企业、地方党委政府、职工代表、矿区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参会各方各自发表对和谐矿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最后达成共识,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
二、企、警联合制度
企业和当地公安机关配合,在矿区设置派出所驻矿警务室,企业护矿队和驻矿警务室共同搞好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生。
三、企业对矿区村民的扶贫济困制度
设立专门资金,每年对矿区村民的公益事业建设、困难群众、困难学生和考取学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和奖励。
贵州华金矿业有限公司
第二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共赢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和职工共赢
——岗埠农场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农场在农垦二次创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我们农场效益稳步增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会组织健全完善,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年初,农场成立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领导小组,起草了印发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实施细则》,紧紧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确定了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
农场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按章纳税,规章制度健全合法,自觉规范用工行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连续多年被评为AAAA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管理先进单位。
二、全面实行“两合同”制。
农场全面实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合同管理规范,农场劳动争议调解、劳动法律监督、劳动卫生、安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和制度健全。未发生重大劳动违法案件、劳动争议农场败诉案件和因劳动关系纠纷引起的职工集访等群体性事件。
农场各单位按照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对照实施细则,更加完善了农场集体合同,职代会上农场工会主席与场长签订了经过职工代表讨论通过的集体合同,同时各管理区受农场法人的委托,与所有职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农场非公企业中,场工会指导帮助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工资协商、职代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的建立。通过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依法进行平等协商,确定和规范劳动标准和条件。在劳动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工会通过参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参与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协商,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3月份农场创建领导小组还对非公企业的履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情况加强了督察,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
三、安全生产工作到位。
农场认真贯彻落实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三个条例和省、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第一,建立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点的工会劳动保护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与各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以确保“三无”目标的实现。坚持做到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农场每季度坚持一次安全生全检查。对查出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排除。未发生重大工伤、中毒、职业危害和其他损害导致死亡的事故。在加强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建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工作体系,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
农场在4月还组织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了安全
生产监督检查,推广应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共查出各类事故隐患余件,监督整改率达96%,为全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员工发展与培训同步进行。
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坚持做到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增长的方案采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式,农场对职工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在员工发展和培训方面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每年培训职工都在2000人以上,有力地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各单位工会还把大力促进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置于突出位置,积极配合党政推动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努力扩大就业渠道。对弱势群体按照“以温暖求和谐”的目标,大力加强帮扶体系建设,始终把送温暖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摆在突出位置上,一是构建帮扶工作新格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困难职工群众的平台,集政策咨询、困难救助、职业介绍、法律援助于一体,是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重要窗口和有效载体。二是农场工会在三月份发起成立了救助中心,在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及非公企业中开展爱心捐款。三是新建职工书屋,通过职工书屋建设和职工文体活动开展,职工书屋建设既在职工中传播了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又引导和创造了职工爱读书、读好书的浓烈文化氛围,目前已增购图书2000册,藏书达6000册。四是广泛开展职工文化艺术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五是重
点在帮扶创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特困职工救助等方面下气力。近年来农场转移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达到7000人,农场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促进再就业先进集体。同时农场建立172对“一帮一”党员干部联系户,还对187户338人弱势群体人员实行定期补助。
五、农场支持工会组建、职代会制度健全。
农场积极支持工会组建、职工入会和会员活动,支持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法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农场职代会制度健全,按照“建立职代会——会前准备——会前审议——大会召开——会后落实”一整套程序,形成了具有农场特点的职代会运行流程图。坚持重大事项职代会通过以后再实行和场务公开月报制常规性。被省农垦集团公司工会评为“优秀职代会单位”。
农场工会能够充分运用组织资源,围绕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参与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据统计有4000多名职工参加劳动竞赛,全年征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两次,共1000
多条,技术革新、发明创造16项,有力地推动了农场经济建设。
六、农场支持工会组建、职工入会和会员活动,支持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法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
农场工会组织健全,国有企业职工入会率达100%,民营企业符合建会条件的11家企业全部建立了工会,职工入会率达80%,农场每年都能足额拨缴工会经费,每年定期召开两次职
工代表大会,农场重大事项都能在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开始实施,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作用。
七、下步工作
我们将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依托劳动关系三方整合力量,深化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进一步推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和《江苏农垦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标准》及岗埠农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积极预防和及时调处劳动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新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机制,组织引导职工“支持企业迎挑战,服务企业度难关、助推企业促发展”,按照“机制共建、功能互补、实施联动”的要求,推进职代会、集体协商、厂务公开等企业民主体制建设,努力实现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发展互利双赢。
二0一0年四月八日
第三篇:XX煤矿构建和谐矿区建立村企共赢长效机制的措施
构建和谐矿区建立村企和谐共赢长效机制的措施
为了维护矿区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煤矿企业正常生产,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村企利益共享、矿区和谐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在和谐矿区建立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为本,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依法合理调整村矿利益分配关系,维护矿区正常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构建利益村矿共享、新村村矿共建新格局,实现企业发展、农民致富、矿区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尽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3、坚持做到村矿利益共享。通过合法、规范、合理、有效的途径,构建村矿共同体,实现村矿利益一体化。
4、村矿出现利益纠纷时,应建立在村矿双方充分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发生大的矛盾纠纷应在有效化解后煤矿再开工生产。
5、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矿井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力争到2012年底,全面达标。
6、煤矿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生产。
7、进矿道路全部硬化,矿区绿化率要达到可绿化面积的50%以上,废水要实现达标排放。粉煤、堆煤场增设防尘
设施,定期洒水,修建围墙,减少粉尘污染。
8、矿区村民可以合法收入、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与煤炭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允许村民以土地收益或现金等与我矿签订参股协议,我矿主动从新增资源量中让出3-5%吸收村民参股,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
9、在协商一致,服从管理前提下,我矿优先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以增加村民的工资性收入。
10、建立村企利益共享机制。按时足额缴纳按比例提取的利益共享基金,积极改善和提高当地村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11、积极开展村矿互助双赢活动。煤矿在正常生产且产量达到核定产能的70%的情况下,每年为当地群众每户提供生活用煤2吨,给当地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2000元生活补助。
12、健全矿区维稳机制,完善煤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矿区警务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矿区和谐稳定。
13、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载体,在矿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公开承诺等活动,不断扩大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和途径。
14、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制
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对流动党员采取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互动办法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密切党群关系。
15、建立组织协调管理机制。在我矿与涉煤村组之间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书记由XXX村党支部推荐人选担任,副书记由山村党支部推荐人选和我矿负责人担任;另由村民推荐德高望重的村干部或村民担任煤矿民调副矿长,协调村矿之间事务,有效保障村矿的权利和利益。
第四篇: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实现校地企合作共赢
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实现校地企合作共赢
5月17日,“研究生社会实践对接会暨校企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在创意产业基地召开。54家知名企业与省内外13所高校30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对接洽谈,9所高校与辖区和企业签署校企校地合作协议。
这是我市为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丰富“硕博万人常州行”系列活动内涵,在“518活动”期间举办的一项配套专项活动。本次活动由市人事局主办,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通过前期充分对接和沟通,共有54家知名企业参会,提供研究生社会实践和研究生招聘需求职位共581个,其中硕士537个,博士44个。
从参会单位行业来看,主要涉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生物医疗、网络媒体、房产建筑、旅游酒店、教育培训和其他行业。行业前五位的单位分别为14家、12家、5家和4家。金创集团、江苏国光、江苏农用激素研究中心、江苏宏微科技、星宇车灯、天地自动化等上市、知名企业踊跃参加。
从专业需求看,前五位的专业大类分别是计算机类、医药化工类、电子与电器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类、材料类,需求数分别为157个、86个、85个、83个和53个,分别占总需求数的27.02%、14.63%、14.29%、14.80%和9.12%.前五位专业需求占总需求数的79.86%,与我市产业结构基本吻合。
4月10日前,我们将研究生社会实践对接活动发给相关高校,通过高校网站进行宣传。4月25日前将确定的参会企业的社会实践岗位需求信息发给高校,并邀请高校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专业对口、匹配性较高的研究生参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对常州的了解,增进对企业的关注,从而最终达到研究生留常就业创业的目的。
本次活动,应邀组织研究生参会的高校有: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等。其优势专业主要涵盖了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车辆工程等。基本上以专业技术为主,符合企业实际用人需求。
今年4月初赴西南招聘活动中,新北区、戚区人社部门已经于西南高校达成校地合作初步意向。经过双向联系,本次校地合作签约仪式上,将由新北区人社局与四川大学、戚区人社局与西南交通大学、创意产业基地管委会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签约仪式。
4月底我们将参会单位信息发给高校后,征求高校与企业合作意向,经沟通联系,在本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将有中国科技大学与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与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与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上海大学与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与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与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签约。
总体而言,本次活动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是搭建平台,营造引才育才环境。我们将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今年创新服务项目之一,从去年就开始谋划准备,今年年初就确定了组织50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作为“万名硕博常州行”配套活动之一,我们将研究生社会实践对接活动安排在“518活动”期间,有利于通过发挥这一平台优势,营造良好的引才育人浓厚氛围,更加突出人才常州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题。
二是双向聚焦,提供精准对接服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对常州的了解,增进对企业的关注,从而最终达到研究生留常就业创业的目的。为此,我们一方面深入企业,征集和了解研究生社会岗位和招聘需求,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走访高校和发布岗位需求信息等方式征集有意向参加社会实践的研究生。通过双向精准化对接,从年初到现在已经促成和落实60名研究生在我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本次对接会,邀请专业对口的高校研究生参会和有针对性的对接后,还将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与我市企业达成意向。
三是谋定后动,丰富配套活动内涵。本次活动我们将以研究生社会实践对接会为主体,采取与辖区和产业园联动方式,举办集供需对接洽谈签约、校企校地对接签约、“名校学子看龙城”活动为一体,丰富配套活动内涵,多层次、多方位开展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契合双方供需实际需求,通过活动组合,进一步提高常州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常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一无”:落户无门槛
我市从1998年起试行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来我市就业“落户无门槛”政策,只要我市用人单位接收,均予以办理落户就业手续。“五有”之一:引进有补助
我市引进的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薪酬补助: ① 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9万
② “211”工程以上院校硕士研究生:6万 ③ “985”工程院校本科生:1.8万 “五有”之二:进站有奖励
我市48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可享受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没人最高可享受20万元的补贴和奖励。“五有”之三:创业有支持
① 高校毕业生进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的,两年内免费提供20-50平方米经营场地。② 通过创业培训实现自主创业并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三个月后,给予2000元一次性开业补贴。
③ 自主创业带动两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奖励。
④ 对入住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正常运营一年以上、发展前景较好的创业项目,经认定给予10-30万元的资助。
⑤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给予5-10万元小额贷款,享受全额或者50%的贴息。“五有”之四:见习有补贴
①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我市183家国家、省、市就业见习基地参加3-6个月见习的,政府每月给予常州市最低工资标准60%(1480元60%=888元)的生活补贴,并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五有”之五:服务有保障
① 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档案托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登记等服务信息。② 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注册登记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③ 免费开展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创业孵化、开业指导和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④ 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实名制登记和重点服务。
第五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员企共赢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员企共赢发展
--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申报材料
营口东盛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在辽宁省营口市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700万美元,占地31000余平方米,员工400余人,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环保用垃圾分类包装袋产品;改性高分子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笑妈妈”系列日用家居消费品;以及包装材料国际贸易、硅藻土产业开发的大型公司,正逐步实施集团化管控。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由原来传统的OEM工厂,发展成为拥有自主品牌、内外贸互补、资产配置科学合理的双业态纵深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始终致力于塑料日用品领域和环保新材料领域的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7.59亿元,出口总额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即使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仍然逆势增长,截止至2015年6月实现了销售收入3.8亿元,出口总额1800万美元。
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员工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宗旨,打造以孝悌、互助、感恩为主题的“家文化”,充分发挥了员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环境,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一、注重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及培养,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多年来,公司注重与各大院校的沟通合作,数次参加高校双选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100余次,直接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0余个,并为高校毕业生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针对性提供对口专业性岗位,同时,为使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安心工作,企业为他们提供了一流的生活环境,在住宿员工的员工里配备了学习桌、电视机、电脑等,使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感到非常愉快。使他们感到了企业的诚心和爱心,也坚定了他们做好工作的决心,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企业发展,回报社会,员工满意。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员工之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及所有员工的支持与付出,公司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宁可少赚一点,国家税收一分也不能少。宁可难一点,也决不拖欠工人一天工资”。公司除按规定交纳各项保险外,公司另出资为入职的每一位员工交纳意外伤害险及员工家庭财产险,使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深受员工好评。公司也15年如一日,每月18日准时发放工资,遇节假日只提前,不延后。同时公司实施了“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同步增长机制”,连续5年使员工工资增浮度在15%-20%的比例,实现了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让每一位家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与员工签订《员工聘用合同书》,公司现在工龄在10年以上的老员工占比总人数达10%,女工比例达到48%,劳动合同签约率、履约率、覆盖企业员工人数均为100%,集体合同工作员工满意率为100%。公司也高度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已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4个。为解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公司也制定了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已安排下岗再就业人员和“4050”人员120人。把爱送给每一名员工,使这些原在国企下岗的工人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感受到民营企业对他们的关爱。企业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公司员工三餐、食宿全部免费、免费通勤车接送,每周改善生活,还为夜班员工增加夜餐,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民主公开促发展,互利共赢共建家
公司依法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定期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及工资集体协商会议、评估会议,履行决议结果,实行民主、公开的管理制度,让员工与企业共享经营成果,多年来,无一仲裁事件发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一直坚持男女同工同酬,为维护企业女工的合法权益,定期为女工做身体健康检查。在员工遇到自己无法抵卸的灾难时,公司会组织员工献爱心,并带头捐款帮助。企业还根据企业状况制定了《员工福利待遇的规定》,对员工的婚丧嫁娶给予慰问金年累积达15万元、员工购房提供资助年累积达20万余元、员工用车、各类补贴等等事项均以公司工会的名义发布文件,同时还对四名员工深造学习提供支持,报销了5万余员学费。企业工会建立了互助金管理制度,对有困难的职工买房等给予5000—10000元支助。
公司在内部提倡“赛马不相马”的用人理念,在相关岗位开展劳动竞赛,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员工能心系企业、关心企业。通过提案制、提合理化建议等举措,使企业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者又受到了企业的表彰和鼓励。
四、视员工为家人,重视员工培养,打造学习型组织。公司的文化是孝悌、互助、感恩的家文化,而团队的打造则是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长期以来,为使企业员工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企业积极提倡员工学习知识、学习技术,帮助高校毕业证、下岗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企业生产骨干,外部为管理人员充电,公司出资,员工学习,采取内部组织光碟学习、集中授课、外聘讲等手段,组织营销、财务等知识培训,累计达900余小时,并为公司的高管人员每人出资5万余员参加MBA课程学习。通过培训使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学到了本领,学会了操作技能,并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成为企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通过公司组建学习型团队的宗旨,使员工素质不断提升,公司的吹膜甲班被营口市总工会、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为激发全体员工的学习热情,帮助员工成长,培养一批知识型、学习型员工,2014年公司出资起动了东盛“爱心培训工程”,面向所有员工开放,公司员工可参加全年所有课程,接受老师一对一专项改善辅导,从而提升工作技能及个人素质,员工整体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累计培训内部讲师15人,参加学习人员已超过300人/次。多名员工取得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统发的职称证书。
五、积极围绕“家文化”,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和谐、友爱的大家庭。
公司一直以来,以“爱为纽带”,构筑和谐企业,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1、关爱员工,每月为员工举办生日会体现爱的诚意
为创造和谐友爱的氛围,公司每月集中举办生日会,购买蛋糕,发奖金。每当召开生日会的时候全厂共同改善生活,并为过生日的员工煮好生日面和鸡蛋,从而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每当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时,公司高管一定会到场送上慰问金; 每逢中秋、圣诞节时,企业领导都与无法回家的外地员工共同过节„„
2、为员工办实事,送上“家”的温暖
企业为员工办实事,每一名进入东盛实业的员工都感到这里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员工生病住院后,企业高层领导都能亲自到医院去看望,送上花篮、礼品和慰问金。五年来累计资金达12万余元。每逢年节时,企业给员工购买节日礼品。不仅员工感动就连员工的家属都非常感动,十五年来购买节日及忘年会礼品达150余万元。“端午节”、“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春节”,女工过三八节时企业都要拿出几万元来购买礼品慰问全体员工。当公司员工申请购房资金不足时,企业和工会都给予帮助„„
由于企业真心实意地构筑与员工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使企业与员工建立了家人一般的感情,企业也快速发展,并促进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了经济及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营口东盛实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