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4 14:3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

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

沿滩中学 毛声祥

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课改的深入日显突出。因此,如何立足学校实际,扎实而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的支撑作用,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我形成了对校本研究几点肤浅的理解与体会。

首先,我觉得“校本研修”当下最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再好的出发点都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昨天,专家给我们讲了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的区别,他告诉我们校本研修较之校本培训,优势在于教师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校本活动的主体。那是不是叫法一换,就行了呢?细想,我们以前的校本培训,不也是校本研修的一种形式吗?但教师参与的热情又如何呢?消极研修、效率低下的又何尝之少呢?这样的研修不要也罢!教师的参与热情为何如此之低?我以为,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教师待遇及社会地位较低,在教育上再怎么卖力,也不会有理想的回报和太高的社会认同度,还不如“混”日子算了,有了这样的想法,消极研修也就理所当然了;二是,教师平时的工作压力就很大,再利用休息日进行低效的培训,当然不愿意;三是,我们传统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这种培训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让老师们在心理上抵制研修,甚至谈“研”色变。

校本研修最朴素的原则告诉我们,校本研修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直接导致教师消极研修的问题呢?我以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何为教师职业幸福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有人说,工资绩效了,教师不就幸福了嘛!是这样吗?不尽然!作为学校领导者,还需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用较高的办学品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境界学校是教师的第二家园,较高的办学品位能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境界。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认真拟定学校发展纲要,更新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学校办学特色,2构建独特校园文化,并致力于让每位教师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风,进取的教风,将会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育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提供最肥沃的土壤。反过来说,教师也一定会以学校为荣,以职业为荣。

二、做一个合格的心理理疗师教师工作的对象及特点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工作的情绪,如烦躁、苦闷、紧张等,而一部分教师又不善于自我调节,长此以往,他们难免就会产生“玩世不恭”等消极的人生态度。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此时,学校领导者便是很好的心理理疗师,一是因为领导者的特殊身份,二是许多领导者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那就要善于学习了)。通过对老师的观察了解、促膝谈心,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并据此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减压、调节、学习,逐步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三、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建设者与宣传员许多教师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有时甚至让家长产生误解,进而造成家校关系的恶化。因此,学校每年

都要尽可能地开展几次家校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分享学校的办学

成绩,聆听教师爱岗敬业的事迹,并听听家长对学校的建议,让他们成为学校发

展中的一员。家长对学校了解了,对教师理解了,才会从正面去宣传学校,宣传

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才能逐步提高,幸福感才会不断增强。

四、让教师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苏小平

在“校本研修方案解读”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全面了解我们的研修现

状,才能更好做好今后的研修工作。我校目前校本研修方面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研修意识淡化,轻视了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真问题,不善于

在日常教学中捕捉一些值得研究的“三小”(小问题、小方法、小体会),所以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升学压力使教师缺乏做研修的耐心,部

分教师把校本研修异化为单纯的为职评写论文,而不是真正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探索真问题。三是学校过分强化年级组管理功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研组建设,导致研修氛围不够浓,同一学科之间三个年级缺少必要的沟通。四是部分教师专

业水平有待提高,忙于应付课堂教学,缺少研修的主动性,很少反思和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独到之处较少。基于以上几方3面问题,扎实推进校本研

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研修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我认为教师之间的广泛而真诚的交流是提

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每个成员说说自己在单元教学

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形

成一股合力。教师之间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研修交流中学到他人的经验,激活自己的思维,引发教学

灵感,提高专业能力。

2、在研修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校本研修中有一个撬动教师成长的杠杆,那

就是反思。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通过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关注自己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做法,并在和同事相互探讨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教师就教学

中的失误及教学中的困惑积极反思,力求探索出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学校

推荐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思辩能力。这不仅能让教师在校本研修

中受益,更让他们在平常教学中养成常反思的习惯,让教师在研修中体验成功快

乐。

3、在专家引领和自我内化中提高。吸取精华,吸收养料,改善自身课堂教

学行为,一直是学校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定期专门邀请教育专家到

校指导教学工作,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成长摇篮,教师真正成为校本研修主人。

当然,提高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主动性,我们还需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制度。

“纲举则目张”,当制度完善了,考核起来才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为校本

研修提供外驱力。同时,我们还要在研修形式下功夫,增强研修形式的多样性、互动性、情趣味。另外,我们还需要精心挑选校本研修的内容,完全可以结合地

域特点、学校特色以及教师需求准备一些本土化、草根化的研修内容,使教师便

于研修,乐于研修。

第二篇: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教师读书笔记

沂水二中(北校区)

高三英语组

陈建英

新课堂是新时代下对教育的要求,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应该努力学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而《新课堂文化建设》这本书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教学素养”;“着重培养教师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这些恰合新时代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它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师在教学中教学重心要转移。

教学重心要转移就是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学生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教学课程标准》所言“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当前的形式是:对“学生主体”谈得多,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从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以适应新课堂的要求,做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二、淡化教师教学中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中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对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的学法与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总之,教师应做好角色的转化,适应新时代性课表的要求,做新时代的具有新创性精神的教师。教师真正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人能独立思考的人。

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教师在教学就是备教材然后运用到教学中,然而一提做研究,我们很多老师就头疼,在他们看来,研究是专家的事,跟我们中小学教师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当学校提出做“研究型教师”的时,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抗拒或无所适从。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提高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离开了校本教科研,事根本不可能的。

一.作者严先元博士《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也许能够给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提供一点切切实实的帮助。本书总共分为十章,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四个方面展开叙述,并且中间穿插了诸多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有理可依,体会真切真实,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学习与利用。

二.作者还对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归纳为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在书中,他给出了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三.作者认为就个人而言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随后,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讲解分析清晰明了,深入透彻。

通过阅读了《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我对“教育科研”不再那么畏惧,对“教育科研”也有了新的认识,使自己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总之一本好书是人受益匪浅,只有多读书,才能使人明智,跟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第三篇: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首先,做课题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而且,许多教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那么,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呢?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2、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

(二)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1)课题名称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

(4)研究的内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对象

(7)研究步骤

(8)研究保障

(9)成果预测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11)经费预算

(12)资料附录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实践阶段: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

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以上是我在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实现在课题上的重大突破!

第四篇: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

群惠小学蔡雅玲

我是一位参加工作已9年的青年教师,2008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但是对于怎样搞课题研究我心里一直没有底。可偏偏在此时,学校又安排我参与了区级微型课题《指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我是该课题的负责人。为了搞好课题研究,我选择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钱爱萍等编著)一书,想从中找到一研究的思路。当我认真进行了学习后,受益匪浅。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之一,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07年1月出版。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教育科研课题;第二章,教育调查;第三章,课题结题报告精选。该书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的问题。

第一章主要谈了三个问题:1.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2.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

3.教育科研课题的鉴定。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如何申报课题,了解了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的方法、形式和基本程序。这对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章教育调查: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调查的步骤和方法。例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此外,还介绍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及科研报告的呈现方法。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开展教育调查的各种方法及处理、分析调查数据的方法。

第三章内容是课题结题报告精选,共给出了6个结题报告。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撰写教育科研的结题报告,同时也了解了相应的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成果等,丰富了我的教研经验。

该书是一本较系统地介绍教师如何搞教育科研的专著,实例丰富,不空谈大理论,而是理论与现实践相结合,读后使我对如何搞好教育科研有了明确的认识。回顾自己半个学期的课题研究,我有了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

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半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叙事研究

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

一、叙事研究的内涵

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所谓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是教师了解教育和向别人讲述其所了解的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二、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具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如下特点:(1)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对象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来说,“教育“是士壤,“质的研究”是方法论。没有教育的滋养,就没有教育事件产生的根由,所叙之事就无从叙起;没有对教育事件的揭示,叙事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叙事研究的可能。叙事是为了研究,研究是为了剖析事件的质,解释现象背后的真实。因而,叙事正是在质的研究中展开、分析、描述并完成的。(2)实践性

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的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动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百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

(一)叙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事例,通过叙事写作的形式再现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职业生涯中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的记录。如果我们说每个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重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你生命之光的记载。在叙事国,有你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佻无限的生命力。记录、记载本身也承载着深深的历史感,每一时期、每一阶段处理的叙述,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的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二)叙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成为叙事的事实,往往是教师工作中难以化解的难题,你自己在对教学经历的梳理过程中,头脑中印象最深刻的常常是那些自己带到困惑不解的事实材料。这样一个梳理过程,会强化你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识,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同时也帮助你认识你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具有的学识还有哪些不足。如果你对叙事的写作形成为一种习惯,那么随着事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中的难点在哪里,你以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三)叙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许多教师只在在期末或年终学校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才会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于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极少有意识地加以探讨。而叙事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它虽然不是与教师职位的升迁相关联,但它通过促使教师反思自己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可以发现某些问题,并进而澄清有关问题。这实际上可以极大地促进其专业发展,促使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叙事写作如果能够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而不是一时冲动或期末特有的行动,也就是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了。

(四)叙事研究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叙事写作是以书面形成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通过叙事作品,教师知道自己的同事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提出的相应对策有哪些。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思考,假如我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是否有两样的或类似的经历,能否进一步形成叙事研究等等,这种做法,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教师文化。大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如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评性分析提升到意识阈当中来。

四、教师叙事研究的内容(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 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是停留在空中楼阁的,也不是抽象存在的,它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表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教育思想系统与否、教育认识独特与否。教师关于教育的理想、认识、看法、见解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指导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影响着师生的人生。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教师对教育秉持着怎样的信仰,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取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和行为;相反,无视学生、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会导致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要求无甚反应,面对学生受到的伤害无动于衷,从而造成师生情感的疏离和师生关系的对立。

教师的学生研究首先就要研究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含的理念,以便为教师的行为寻求到理论的支撑,为教师的生活建构起思想的框架。

(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育中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就自己,而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和事件构筑起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事业人生。叙事研究正是立足于此进行的研究:通过教师在校园里的举止谈吐了解教师的为人修养,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处事行为了解教师的个性特征,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诠释了解教师的知识基础,通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通过教师的语速快慢了解教师的气质类型,通过教师的教学惯例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甚至通过教师的衣着装束了解教师的兴趣爱好,通过教师的交往方式了解教师的个人习俗„„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教师的叙事研究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职业触角有多深,教师的叙事研究延伸就有多长。

对教师教育活动进行叙事研究始于教育活动的表面,但不是为了一般的描述,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是要倾听教师的内心声音,感受教师的主观世界,体验教师的生命律动,探寻教师的行为意义。这种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深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而带来教育世界的整体升华。

(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

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其中,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构成了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主要部分。他们以童稚无邪的目光、以充满好奇的探索、以展翅飞翔的灵魂展示了青少年生命的灵动。教师的叙事研究当然离不开对这些特殊的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

学生是富有主动性的人,学生也有着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这是作为人所具有的共性。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学生也正是在独立把握客观外部世界和自身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他们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所特有的旺盛的活力、饱满的热情、远大的理想和奋进的精神,更使他们的发展呈现出难以设定、无法预料的勃勃生机。

教师的叙事研究也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所感兴趣、所思考、所进行的活动。当研究将学生生活的真实世界展现于人们的面前时,人们就获取了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的可能,从而有可能理解学生所追求、所欣赏、所厌恶的事物。这样的教育世界才是真正属于师生的共同世界。

五、撰写教学叙事要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

教学叙事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事,但它不同于课前的教学设计教案,也不同于课后的 “课堂实录”,它必须包含一个或几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

每个教学叙事所叙事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反映了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事件之后取得的某种教学效果,或是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某种教学遗憾。

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

尽可能描述参与者自身在教学活动当时的“心理”状态。常常使用诸如“我想„„”,“我事后想„„”这样的句型来描述。

一份完整的教学叙事应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在教学事件的事实上产生的,而不是以某个“理论”作为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去“论述”理论。

叙事报告要实事求是,分析讨论不夸大,不缩小,不能以偏概全。

下载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 》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做研究

    怎样做研究 几年前,我写了一套胶片,题目是《怎样做研究》,多次在实验室内部给学生们做报告,也曾对外讲过一次,听众反应良好。也有网友读过这套胶片,给我来 信称有所收获。然而,胶......

    怎样做比较研究

    怎样做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一种针对个案研究而言的研究方式。当个案研究无法显示出研究者的立场和意图时,研究者往往采用比较研究的方式来给自己的研究对象提供一个“视角”。......

    读《教师怎样做研究》有感(样例5)

    读刘旭《教师这样做研究》有感 双流县西航港小学赵兴蓉 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者,在平时的科研课题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听说要做课题研究,很多老师就有了畏难情......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五篇范例]

    课题背景就是指该问题是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产生的,课题研究有什么意义,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学习了《......

    赵玲玲读今天怎样做教师心得体会

    读《教学中的问题观》心得体会 下堡小学 赵玲玲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都喜欢一种学生就是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走的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我们一般都会忽略提出问题的学生。在评......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范文大全]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 在线学习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讲座,顿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必经之路,教育研究的成果又......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大全

    做个好老师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读完了《今天怎样做老师》,今天怎么做教师?感触颇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被世人赋予的比喻会比“老师”这个职业来得多:“园......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王译婕 品读《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由于本学期是我第一次独立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我心里一直都在敲边鼓,可能是对自己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