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镇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实施细则
XXX镇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
日常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管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韩寺镇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原则,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矫正管理,确保社区矫正任务顺利实施。
镇司法所负责实施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建立矫正管理台帐,落实矫正管理制度。
第二章报到登记
第三条 镇司法所按县司法局的通知要求,对该社区矫正人员实行社区矫正。在2个工作日内,为其办理登记手续,进行矫正宣告,公布有关规定,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填写《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制定矫正管理措施。
第四条 社区服刑人员每周至少一次向镇司法所报告思想活动情况,报告可以采取口头、电话等形式;司法所应及时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并安排学习任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15日到司法所汇报,递交书面思想汇报材料及学习任务完成结果。司法所做好记录并荐档备查。做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测评的依据。
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服从司法所的安排,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身体或生活就业状况,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可以委托其监护人或近亲属递交书面情况汇报。
第三章监督
第五条 司法所在社区服刑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后3日内,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实际情况,确定2名以上矫正监督人,负责对其日常活动情况进行监督。
矫正监督人由有监督管理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配偶、直系亲属或其所在单位负责人、居(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愿意承担矫正监督责任的亲友或社区矫正志愿者担任。
司法所与矫正监督人签订矫正监督协议,指导其落实矫正监督措施;要求矫正监督人依照有关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填写《日常管理记录表》等簿册,及时向司法所报告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
第六条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定监护人协助司法所落实矫正措施,督促社区服刑人员遵守矫正纪律,履行矫正义务。
第四章走访
第七条 司法所社区矫正管理人员每月至少一次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单位或所在居(村)委会等,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必要时,可以用电话或其它形式询问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第八条 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或者社区服刑人员受惩处、有重大思想问题和出现其它特殊情况时,矫正监督人员须及时向镇司法所汇报,司法所及时走访社区服刑人员,掌握其思想心理和行为动态,稳定其思想情绪。
第五章请销假、迁居
第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范围为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的县内行政区域。
社区服刑人员因医疗、探亲、就业等原因需要暂时离开活动范围
时,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机关批准;当其返回时,须立即报告司法所。
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活动范围或未按时销假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迁居或离开居住地时,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机关批准批准。
司法所对经批准迁居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3日内,填写《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变动记录表》等簿册,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及时与社区服刑人员迁入地司法所共同做好衔接接收工作。
第六章会客
第十一条 社区服刑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会客的规定。在矫正期间,未经许可不得会见犯罪嫌疑人、同案犯、非法组织成员。第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会见境外人员前,须将来访者基本情况、会见事由等向司法所报告,并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有关机关批准。
第七章人户分离的管理
第十三条 人户分离是指社区服刑人员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属同一司法所管辖,社区服刑人员未在户籍地居住时间达三个月以上的管辖待定情况。居住地是指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户籍地后,连续实际居住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住地。
人户分离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应当由居住地司法所负责,户籍地司法所协助居住地司法所管理。
第十四条 对原户籍地发生变化,居住地尚未落实的社区服刑人员,原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先行矫正管理,待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落实后,再通知居住地司法所衔接接收。
第十五条 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及时向居住地司法所寄发《人户分离联系单》并转去有关材料。居住地司法所若发现本辖区内有未列入社区矫正名单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及时向户籍地司法所寄发《人户分离联系单》并要求转来有关材料。转递的材料应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有关法律文书(复印件)及社区矫正相关材料。
司法所应当及时做好人户分离社区服刑人员统计上报工作。社区服刑人员转入或转出人数应以收到回复为准。对不属于社区矫正对象的,司法所也应回函说明情况。
第十六条 接收社区服刑人员的司法所在收到有关材料后,应当立即将其纳入社区矫正范围。
第八章就业、社会保障
第十七条 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自食其力。
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状况及时向镇司法所汇报。
第十八条 对服刑前有工作单位,现又愿意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可帮助其在原单位工作。
对有能力自谋职业的社区服刑人员,经报告司法所后自谋职业。对有就业需求但没有能力自谋职业的,司法所应当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就业培训机会并指导就业。
需要在活动范围以外就业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凡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经民政部门审核后,将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司法所负责向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情况。
社区矫正组织应当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
社会生活。
第九章社区矫正的终止和解除
第二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社区矫正:
(一)被依法收监执行的;
(二)因重新违法犯罪被羁押的;
(三)死亡的。
第二十一条 终止社区矫正,司法所将终止矫正的情况记录到本人档案,并上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前30日,司法所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总结,并提出解除矫正的建议上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三条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批准解除矫正的,司法所在矫正期满之日通知社区服刑人员对其解除矫正,同时书面通知派出所备案。
第二十四条司法所应将解除矫正的人员转入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实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无缝衔接
第二篇: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一、报到制度
矫正对象自法律文书生效7日内或自出监之日7日内到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如实汇报家庭情况等。司法所对矫正对象设定编号,填写《矫正对象登记表》,对其宣读矫正对象行为规范,责令其严格遵守。
矫正对象每周一次电话向司法所报到,汇报其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思想状况。
矫正对象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并汇报情况,监外执行犯罪视身体状况,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以书面形式汇报情况。
二、监护制度
司法所要在矫正对象报到后20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矫正对象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1.监护人的基本条件
(1)应是矫正对象的直系亲属或好友。(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3)愿意承担监管义务和相应的监管责任。(4)具有监管能力和相应的身体条件。2.监护人的基本职责
(1)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遵守社 区矫正规定。
(2)随时与社区矫正对象保持联系,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和基 本情况。
(3)每月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司法所反映矫正对象的矫正 情况。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应及时反映。
三、走访制度
走访是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居住地的社区(村)或工作单位,向有关人员及当地群众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的具体要求是:
(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每月至少与矫正对象见面一次,对矫正 对象的矫正情况进行实地走访。
(2)节假日及其他重点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掌握 矫正对象的动态情况。
(3)社区矫正对象受到奖惩、有重大思想问题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 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
(4)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走访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和矫正 措施,增强矫正的针对性。
四、迁居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迁居,必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迁居的程序和要求:
(1)矫正对象迁居和保外就医。矫正对象确因特殊要求需转院或 离开居住区域的,必须由其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矫正对象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2)司法所会同公安派出所审核后出具矫正对象的表现材料及 意见,与矫正对象的申请一并交到当地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并经领导小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县(市、区)级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3)县(市、区)级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转送当 地县(市、区)公安机关审批。
(4)矫正对象经批准迁居的,原住地司法所应在3日内向迁入地 司法所介绍矫正对象情况,并转送有关档案。
(5)迁入地司法所接到有关材料后3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 监管范围。
五、请销假制度
(一)请假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有事需离开居住地的,必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的审批程序及要求:
(1)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向司法所提出申请,内容包括外出 事由、外出时间、外出目的地等,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矫正对象填写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审批表。
(2)司法所核实后,签署初步意见并出具矫正对象的表现材料送 公安机关审批。
(3)公安机关批准后,司法所应及时通知矫正对象,同时告知其 外出期间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和要求。(4)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期间,需要虚假的,由其监护人代为 办理相关手续。
(二)销假制度
矫正对象返回后应及时到司法所销假,同时向派出所报告。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的,按矫正对象记分考核及有关规定处理。
六、会客制度
矫正对象在接受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前,必须由其本人提出申请,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司法所审核后出具矫正对象的表现材料送公安机关审批。公安机关批准后,司法所应记录备案。为防止矫正对象受到社会上不良人员的教唆、鼓励而重新犯罪,矫正对象不得与有劣迹的人交往。
七、公示制度
司法所应定期将矫正对象的奖惩情况等表现,以适当的形式进行 公布。
八、申诉制度
申诉是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公民,其基本申诉权应得到制度保障。矫正对象受到非法待遇或社区矫正组织未按有关法律文书确认的刑罚内容执行刑罚的,可以要求社区矫正组织纠正或向检察院检举、反映,还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诉。
第三篇: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百分制
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百分制,每月社区矫正对象以100分为考核基数。其中:
1.周汇报20分(平均每周5分,若未按规定及时汇报,一次扣5分);
2.每月见面15分,未按规定到我所月见面的将扣除15分;
3.公益劳动15分,无故不参加公益劳动的将扣除15分;
4.教育学习15分,无故不参加教育学习将扣除15分;
5.定位手机使用情况35分,发生人机分离、无故定位失败,每次扣除5分。
6.每月月底进行统计,分数低于80分的将列为重点严管对象,管理如下:每月见面2次,书面汇报2篇,不得请假外出。
第四篇: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卜凡慧 好范文原创投稿
2010年六家子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六家子镇位于库伦旗西部,塔敏查干沙漠南缘。东接库伦镇,南与扣河子镇为邻,北靠茫汗苏木,西与奈曼旗新镇接壤,库大线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总土地面积6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9万亩,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
全镇共辖16个机关单位,2处集贸市场,24个嘎查村,56个自然屯,共4550户,20280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7874人。
二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镇共有社区矫正对象(即五种人)5人。社区矫正不同于监狱矫正,在社区环境中不可能完全依托于严格的监管,在接收期间,我们到公安派出所翻阅整理被矫正人案卷,熟悉案件情况,走访社区居委会,了解被矫正对象的家庭情况;主动与矫正对象谈心,寻找治病救人的“良方”。坚持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宣告书、社区保证书、志愿者协议、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思想汇报等,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账。在日常矫正工作中,我们对名项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从严出发,从细节出发,同时注意在工作中进行创新,保证工作成效。青少年矫正对象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群体。针对青少年矫正对象具有团伙性强、犯罪情节轻微、社会交往复杂、观念不成熟、受外界影响比较大等特点,我们从根本上查找犯罪的原因,全面细致的对每名青少年矫正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以及社会交际情况通过走访、谈话等形式加以了解,分析其犯罪的原因,这样在制定矫正个案中才能做有的放矢,切实做好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工作,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同时,严格执行各类矫正措施,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按照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的要求,我镇严格落实报到、思想汇报、谈话教育、公益劳动、家访走访等制度,对不能按时报到等违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理,并将矫正对象考核的情况和动态分析及时与派出所有关领导进行沟通。通过严格考核,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的意识、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五篇: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卜凡慧 好范文原创投稿
2010年六家子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六家子镇位于库伦旗西部,塔敏查干沙漠南缘。东接库伦镇,南与扣河子镇为邻,北靠茫汗苏木,西与奈曼旗新镇接壤,库大线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总土地面积6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9万亩,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
全镇共辖16个机关单位,2处集贸市场,24个嘎查村,56个自然屯,共4550户,20280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7874人。
二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镇共有社区矫正对象(即五种人)5人。社区矫正不同于监狱矫正,在社区环境中不可能完全依托于严格的监管,在接收期间,我们到公安派出所翻阅整理被矫正人案卷,熟悉案件情况,走访社区居委会,了解被矫正对象的家庭情况;主动与矫正对象谈心,寻找治病救人的“良方”。坚持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宣告书、社区保证书、志愿者协议、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思想汇报等,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账。在日常矫正工作中,我们对名项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从严出发,从细节出发,同时注意在工作中进行创新,保证工作成效。青少年矫正对象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群体。针对青少年矫正对象具有团伙性强、犯罪情节轻微、社会交往复杂、观念不成熟、受外界影响比较大等特点,我们从根本上查找犯罪的原因,全面细致的对每名青少年矫正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以及社会交际情况通过走访、谈话等形式加以了解,分析其犯罪的原因,这样在制定矫正个案中才能做有的放矢,切实做好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工作,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同时,严格执行各类矫正措施,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按照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的要求,我镇严格落实报到、思想汇报、谈话教育、公益劳动、家访走访等制度,对不能按时报到等违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理,并将矫正对象考核的情况和动态分析及时与派出所有关领导进行沟通。通过严格考核,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的意识、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