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底庙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底庙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巩固“平安底庙”创建成果,更好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特深入综治、司法、公安以及各村就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底庙镇地处旬邑县西北边,陕甘两省、彬县、旬邑、正宁三县交汇处,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211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20617人。耕地面积3.8万亩,以苹果、烤烟、小麦为主导产业,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52元。镇区内有供电所、卫生院、财政所、邮政所等12个驻镇站所,信息网络齐全,水电资源充足,人文底蕴厚重。店子河西甜瓜、咀头大葱等特色产业享誉省内外。先后荣获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文明村镇、市级烟叶生产先进乡镇、县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科技示范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联系不够。底庙镇对维稳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但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对一些疑难纠纷存在相互推诿现象,打各自的“小算盘”,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民意诉求不畅。老百姓的一些意见、建议、想法没有一个好的倾述渠道,得不到有效倾述,一些矛盾纠纷常常是老百姓向村干部反映了而村干部不当一回事,久拖未决,至使酿成大的矛盾纠纷,而镇领导还不知道。
(三)经济待遇不高。综治维稳工作人员无岗位津贴,工作经费也难得到保障,工作待遇不高,导致部分综治维稳人员在工作上斤斤计较,公私不分,有私事时就把工作摆在一边,工作忙时,又找各种理由脱身,逃避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纠纷调处不力。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综治维稳队伍难得留住年轻、工作能力强、肯学习上进的人才,长期留在村级综治维稳队伍的只剩那些社会竞争力弱、年龄偏大的民选村干部,由于业务素质不高,对于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都很难调处。
(五)群防群治难度大。在开展群众进行护村工作时,因这些工作是出于义务,没有报酬,特别是在农忙时,更顾及不上。加之大部分家庭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广大群众没有自觉参与治安联防的直接动力。
(六)创新意识不强。特别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由于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抓不着有效的载体,流于常规的发文件、宣传资料等方式,单调而泛味,群众感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为先、以理为重、公开透明、文书规范”的综治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妥善处臵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针对矛盾纠纷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组织纠纷调解组,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化解,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信息直传、民意直述、情况直报、领导直办、矛盾直控”的综治信息直接传递反馈机制。加强联络员和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管理,坚持每月定期排查,每季集中排查,日常不定期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办案率达100%,息诉罢访率达90%以上。
三是建立“电话公开、定时定点、现场处臵、责任督办、跟踪反馈”的主要领导信访诉求接待机制。全面公开党政领导和干部的电话,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接访制度,设立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巡回接访等有效形式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每周星期一为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接待日。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领导督办,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优从快妥善化解。
四是不断完善“定期评估、调研深入、分析透彻、防范超前、打防结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治安防范机制。切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开展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作出处理。坚持从严打击的信心不动摇,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
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五是建立“主题明确、内容适用、通俗易懂、倡导新风、评选模范”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以开展“树文明新风、构和谐底庙”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文明户评选活动;征文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和以安全、“六个一”活动及党风廉政为一体的专题讲座,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搞好普法宣传,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六是积极探索“区域合理、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建章立制、设岗定责、目标管理、以奖代补”的社会管理新机制。重点以“点、线”相结合的平安村寨创建为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以自然组为单位成立5-7人的社会管理委员会,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社区矫正、巡逻为一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做到有场所、有桌椅、有制度、有特色、有创新,定岗位、定职责、定制度、定奖惩。
七是建立“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履职不到位,社会不安宁”的社会维稳问责机制。严格推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受理,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公正公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严禁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向老百姓吃拿卡行为,对群众矛盾纠纷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吃拿卡等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一经群众反映或举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八是建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管理有序、治
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底庙”活动创建机制。在平安村的创建基础上,规划底庙街上至郭村、产场下至东牛、西牛“四大新农村”示范线,以底庙街幼儿园和底庙小区开工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药材、生态畜牧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大新农村”“平安村”建设标准对郭村至底庙街沿线进行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府补助,部门配合,全面加强对示范村民居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建设为一体的建设。通过渐次推进,对其它示范线建设,从而达到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底庙”创建机制。
第二篇:[调研报告]底庙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底庙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巩固“平安底庙”创建成果,更好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特深入综治、司法、公安以及各村就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底庙镇地处旬邑县西北边,陕甘两省、彬县、旬邑、正宁三县交汇处,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211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20617人。耕地面积3.8万亩,以苹果、烤烟、小麦为主导产业,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52元。镇区内有供电所、卫生院、财政所、邮政所等12个驻镇站所,信息网络齐全,水电资源充足,人文底蕴厚重。店子河西甜瓜、咀头大葱等特色产业享誉省内外。先后荣获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文明村镇、市级烟叶生产先进乡镇、县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科技示范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联系不够。底庙镇对维稳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但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对一些疑难纠纷存在相互推诿现象,打各自的“小算盘”,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民意诉求不畅。老百姓的一些意见、建议、想法没有一个好的倾述渠道,得不到有效倾述,一些矛盾纠纷常常是老百姓向村干部反映了而村干部不当一回事,久拖未决,至使酿成大的矛盾纠纷,而镇领导还不知道。
(三)经济待遇不高。综治维稳工作人员无岗位津贴,工作经费也难得到保障,工作待遇不高,导致部分综治维稳人员在工作上斤斤计较,公私不分,有私事时就把工作摆在一边,工作忙时,又找各种理由脱身,逃避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纠纷调处不力。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综治维稳队伍难得留住年轻、工作能力强、肯学习上进的人才,长期留在村级综治维稳队伍的只剩那些社会竞争力弱、年龄偏大的民选村干部,由于业务素质不高,对于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都很难调处。
(五)群防群治难度大。在开展群众进行护村工作时,因这些工作是出于义务,没有报酬,特别是在农忙时,更顾及不上。加之大部分家庭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广大群众没有自觉参与治安联防的直接动力。
(六)创新意识不强。特别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由于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抓不着有效的载体,流于常规的发文件、宣传资料等方式,单调而泛味,群众感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为先、以理为重、公开透明、文书规范”的综治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妥善处臵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针对矛盾纠纷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组织纠纷调解组,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化解,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信息直传、民意直述、情况直报、领导直办、矛盾直控”的综治信息直接传递反馈机制。加强联络员和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管理,坚持每月定期排查,每季集中排查,日常不定期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办案率达100%,息诉罢访率达90%以上。
三是建立“电话公开、定时定点、现场处臵、责任督办、跟踪反馈”的主要领导信访诉求接待机制。全面公开党政领导和干部的电话,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接访制度,设立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巡回接访等有效形式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每周星期一为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接待日。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领导督办,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优从快妥善化解。
四是不断完善“定期评估、调研深入、分析透彻、防范超前、打防结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治安防范机制。切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开展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作出处理。坚持从严打击的信心不动摇,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五是建立“主题明确、内容适用、通俗易懂、倡导新风、评选模范”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以开展“树文明新风、构和谐底庙”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文明户评选活动;征文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和以安全、“六个一”活动及党风廉政为一体的专题讲座,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搞好普法宣传,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六是积极探索“区域合理、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建章立制、设岗定责、目标管理、以奖代补”的社会管理新机制。重点以“点、线”相结合的平安村寨创建为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以自然组为单位成立5-7人的社会管理委员会,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社区矫正、巡逻为一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做到有场所、有桌椅、有制度、有特色、有创新,定岗位、定职责、定制度、定奖惩。
七是建立“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履职不到位,社会不安宁”的社会维稳问责机制。严格推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受理,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公正公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严禁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向老百姓吃拿卡行为,对群众矛盾纠纷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吃拿卡等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一经群众反映或举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八是建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底庙”活动创建机制。在平安村的创建基础上,规划底庙街上至郭村、产场下至东牛、西牛“四大新农村”示范线,以底庙街幼儿园和底庙小区开工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药材、生态畜牧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大新农村”“平安村”建设标准对郭村至底庙街沿线进行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府补助,部门配合,全面加强对示范村民居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建设为一体的建设。通过渐次推进,对其它示范线建设,从而达到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底庙”创建机制。
第三篇:阳溪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阳溪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姚友木 日期:2010-08-24 09:14:19 跟帖0条
为进一步加快“平安阳溪”建设,更好的推进阳溪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特深入综治、司法、公安以及各村就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阳溪镇位于我县的最北端,与本县的三桥镇、洛龙镇、河口乡接壤,与重庆的武隆县相邻,距县城39公里,距重庆市200公里。总面积185.4平方公里,在总面积中,耕地占12.9%,林地占59.02%,森林覆盖率71.94%,辖4村12000多人。主要经济来源于烟、畜、药三大支柱产业。地处边远,属全县文化发展落后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难度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与重庆武隆临界,外省与当地的不法分子勾结进行边际流窜作案,如盗窃摩托车等,致使一般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管理难度大。二是由于老百姓文化和思想观念落后,常常为一些小事扯皮,甚至发生打架斗殴,不孝敬老人的家庭依然较多。三是由于部分村组干部在民生政策的落实中走了样,致使老百姓有怨言,反映的意见大,恶化了干群关系。
二、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联系不够。阳溪镇对维稳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但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对一些疑难纠纷存在相互推诿现象,打各自的“小算盘”,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民意诉求不畅。老百姓的一些意见、建议、想法没有一个好的倾述渠道,得不到有效倾述,一些矛盾纠纷常常是老百姓向村干部反映了而村干部不当一回事,久拖未决,至使酿成大的矛盾纠纷,而镇领导还不知道。
(三)经济待遇不高。综治维稳工作人员无岗位津贴,工作经费也难得到保障,工作待遇不高,导致部分综治维稳人员在工作上斤斤计较,公私不分,有私事时就把工作摆在一边,工作忙时,又找各种理由脱身,逃避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纠纷调处不力。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综治维稳队伍难得留住年轻、工作能力强、肯学习上进的人才,长期留在村级综治维稳队伍的只剩那些社会竞争力弱、年龄偏大的民选村干部,由于业务素质不高,对于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都很难调处。
(五)群防群治难度大。在开展群众进行护村工作时,因这些工作是出于义务,没有报酬,特别是在农忙时,更顾及不上。加之大部分家庭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广大群众没有自觉参与治安联防的直接动力。
(六)创新意识不强。特别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由于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抓不着有效的载体,流于常规的发文件、宣传资料等方式,单调而泛味,群众感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为先、以理为重、公开透明、文书规范”的综治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妥善处置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针对矛盾纠纷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组织纠纷调解组,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化解,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信息直传、民意直述、情况直报、领导直办、矛盾直控”的综治信息直接传递反馈机制。加强联络员和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管理,坚持每月定期排查,每季集中排查,日常不定期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办案率达100%,息诉罢访率达90%以上。
三是建立“电话公开、定时定点、现场处置、责任督办、跟踪反馈”的主要领导信访诉求接待机制。全面公开党政领导和干部的电话,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接访制度,设立主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巡回接访等有效形式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每周星期一为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接待日。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领导督办,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优从快妥善化解。
四是不断完善“定期评估、调研深入、分析透彻、防范超前、打防结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治安防范机制。切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开展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作出处理。坚持从严打击的信心不动摇,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五是建立“主题明确、内容适用、通俗易懂、倡导新风、评选模范”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以开展“树文明新风、构和谐阳溪”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文明户评选活动;征文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和以安全、“六个一”活动及党风廉政为一体的专题讲座,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搞好普法宣传,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六是积极探索“区域合理、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建章立制、设岗定责、目标管理、以奖代补”的社会管理新机制。重点以“点、线”相结合的平安村寨创建为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以自然组为单位成立5-7人的社会管理委员会,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做到有场所、有桌椅、有制度、有特色、有创新,定岗位、定职责、定制度、定奖惩。
七是建立“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履职不到位,社会不安宁”的社会维稳问责机制。严格推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受理,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公正公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严禁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向老百姓吃拿卡行为,对群众矛盾纠纷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吃拿卡等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一经群众反映或举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八是建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阳溪”活动创建机制。在平安村寨的创建基础上,规划阳溪街上至联坝、四坪姜家坪至大沙河、龙台至阳坝的“四在农家”示范线,以大沙河水库开工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药材、生态畜牧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在农家”“平安村寨”建设标准对四坪村姜家坪至大沙河一线进行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府补助,部门配合,全面加强对示范线内黔北民居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建设为一体的建设。通过渐次推进,对其它示范线建设,从而达到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阳溪”创建机制。
第四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创新维稳工作思路
健全应急处置预案机制
***街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内共有人口 户,人,虽然经过历年拆迁建设,仍有大片平房、老旧楼房、废旧厂房和大片集贸市场,目前在建的京沪铁路也途径我街管片内,维稳工作的开展和创新,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的健全十分必要。
一、***街维护稳定工作的现状特点:
我街党工委领导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按照“配强配齐人员,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调整办公用房建立了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并配齐专职干部,并在13个居委会设立综治信访服务站,并成立了相应的巡逻队,加强了义务联防队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同时明确了综治主任的工作职责,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使综治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轨道。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多个规范性工作台帐和档案。确保着维稳工作的有序进行。
***街处于北辰、红桥、河北三区交界,外来人口较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成员结构相对复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旧房改造拆迁也成为我街一项重点,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铁路沿线的整治同时也是我街维稳工作的一项重点,尤其今年津浦铁路修建的民安街问题,引起街领导高度关注。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更应创新维稳思路,健全应急机制,推动综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针对我街以上特点及现象,现提出对于“四个机制”的创新,在丰富应急预案处置机制的同时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推动
1、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强化基层职能作用
(1)在街道层面,整合原有综治、司法、信访、安监的维稳构和人力资源,并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发挥“一个平台、三种调解、六位一体”作用,要求调处或其他部门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最大限度的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2)在职能部门层面,进一步整合各科室的职能作用,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及包案等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做到工作措施、排查重点和各项保障“三个到位”。
(3)在社区方面,要充分发挥13个综治信访服务站的作用,依靠服务站的综治主任通过定期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处理辖区内的问题,并开展思想疏导、生活帮困、法制宣传、节点稳控等方式,协助对象解决利益诉求,促进矛盾化解、信访问题解决。
(4)在社会层面,积极引入社会团体、派出所、法院、法律服务所等社会力量,参与疑难复杂案件的化解工作,逐步构建起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效能。
2、创新各类人员管理机制,杜绝管理漏洞
2(1)加强对刑释解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自去年起,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网络实现了管理的衔接,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将在监所、市、区司法局和司法所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和反馈的通道,通过逐人核实反馈的方式,保证了服刑在教人员提供信息的真实有效,并对核实成功的人员建档造册实现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的实时传递、无缝流转,强化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促进安置帮教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的进行逐人谈话帮教,并督促按时上交思想汇报,建立个人档案,加大协管力度,并依靠服务站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有效避免了重新犯罪的发生,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2)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防范办配备的电脑设备,实行流动人口的微机管理。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与管理并重,规范与防范并举,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各项措施和落实。通过慎密分析、科学把握流动人口的流向,流量等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
(3)加强对“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的管理。全力突破未转化人员。对涉案人员及时攻坚帮教,逐人制定帮教方案,责任到人,持续攻坚,使在班攻坚人员全部实现转化。加强巩固帮教,积极稳控重点人员。坚持常年与法轮功重点人员逐人进行深入交流,对思想下滑人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区、街、社区三级联手开放式帮教;对家庭确有困难的法轮功人员,积极协调区、街民 政等部门,主动开展帮扶,切实解决法轮功人员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真诚关怀,有效稳控同时,对其它有可能发展为邪教的组织进行监控,促进无邪教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3、创新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完善每月的例会制度,定期上报排查的矛盾纠纷问题,在例会中提出、分析并商讨解决措施,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决不能单纯的进行搁浅,要及时解决。一是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要根据问题针对的部门性质,或者纠纷类型进行对号入座,归类排队,以便于日后解决。二是定期组织调研。对于在对排查结果梳理归类后,对于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进行调研,并协调相关单位,提出政策性化解建议,协调解决。三是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和思路。对于各个社区的突出性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研究,逐一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落实责任部门,并限期完成政策研究和意见的出拟,以保障下一步工作的落实。
4、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机制,确保维稳工作顺利开展 组织平安志愿者定期开展专项行动。通过专人定点的巡控,完善街面治安防控体系,逐步构建起以“网格化”街面巡逻、道路交通执法执勤、以政府其他社会管理力量为辅助,以街面实时图像监控系统等科技设备为补充的街面治安防控体系。在强化分析研判上,注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处理举报信息和定期巡访巡查,及时发现、反馈和处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在平安建设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强化检查考评督促等举措,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格局,确保了各项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并按期实现预期目标。
***街综治办 2011年6月28日5
第五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街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内共有人口**户,**人,虽然经过历年拆迁建设,仍有大片平房、老旧楼房、废旧厂房和大片集贸市场,目前在建的京沪铁路也途径我街管片内,维稳工作的开展和创新,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的健全十分必要。
一、***街维护稳定工作的现状特点:
我街党工委领导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按照“配强配齐人员,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调整办公用房建立了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并配齐专职干部,并在13个居委会设立综治信访服务站,并成立了相应的巡逻队,加强了义务联防队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同时明确了综治主任的工作职责,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使综治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轨道。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多个规范性工作台帐和档案。确保着维稳工作的有序进行。
***街处于**、**、**三区交界,外来人口较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成员结构相对复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旧房改造拆迁也成为我街一项重点,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铁路沿线的整治同时也是我街维稳工作的一项重点,尤其今年**浦铁路修建的民安街问题,引起街领导高度关注。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更应创新维稳思路,健全应急机制,推动综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针对我街以上特点及现象,现提出对于“四个机制”的创新,在丰富应急预案处置机制的同时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推动
1、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强化基层职能作用
(1)在街道层面,整合原有综治、司法、信访、安监的维稳构和人力资源,并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发挥“一个平台、三种调解、六位一体”作用,要求调处或其他部门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最大限度的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2)在职能部门层面,进一步整合各科室的职能作用,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及包案等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做到工作措施、排查重点和各项保障“三个到位”。
(3)在社区方面,要充分发挥**个综治信访服务站的作用,依靠服务站的综治主任通过定期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处理辖区内的问题,并开展思想疏导、生活帮困、法制宣传、节点稳控等方式,协助对象解决利益诉求,促进矛盾化解、信访问题解决。
(4)在社会层面,积极引入社会团体、派出所、法院、法律服务所等社会力量,参与疑难复杂案件的化解工作,逐步构建起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效能。
2、创新各类人员管理机制,杜绝管理漏洞
(1)加强对刑释解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自去年起,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网络实现了管理的衔接,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将在监所、市、区司法局和司法所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和反馈的通道,通过逐人核实反馈的方式,保证了服刑在教人员提供信息的真实有效,并对核实成功的人员建档造册实现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的实时传递、无缝流转,强化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促进安置帮教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的进行逐人谈话帮教,并督促按时上交思想汇报,建立个人档案,加大协管力度,并依靠服务站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有效避免了重新犯罪的发生,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2)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防范办配备的电脑设备,实行流动人口的微机管理。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与管理并重,规范与防范并举,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各项措施和落实。通过慎密分析、科学把握流动人口的流向,流量等规律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
(3)加强对“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的管理。全力突破未转化人员。对涉案人员及时攻坚帮教,逐人制定帮教方案,责任到人,持续攻坚,使在班攻坚人员全部实现转化。加强巩固帮教,积极稳控重点人员。坚持常年与法轮功重点人员逐人进行深入交流,对思想下滑人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区、街、社区三级联手开放式帮教;对家庭确有困难的法轮功人员,积极协调区、街民政等部门,主动开展帮扶,切实解决法轮功人员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真诚关怀,有效稳控同时,对其它有可能发展为邪教的组织进行监控,促进无邪教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3、创新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完善每月的例会制度,定期上报排查的矛盾纠纷问题,在例会中提出、分析并商讨解决措施,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决不能单纯的进行搁浅,要及时解决。一是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要根据问题针对的部门性质,或者纠纷类型进行对号入座,归类排队,以便于日后解决。二是定期组织调研。对于在对排查结果梳理归类后,对于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进行调研,并协调相关单位,提出政策性化解建议,协调解决。三是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和思路。对于各个社区的突出性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研究,逐一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落实责任部门,并限期完成政策研究和意见的出拟,以保障下一步工作的落实。
4、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机制,确保维稳工作顺利开展 组织平安志愿者定期开展专项行动。通过专人定点的巡控,完善街面治安防控体系,逐步构建起以“网格化”街面巡逻、道路交通执法执勤、以政府其他社会管理力量为辅助,以街面实时图像监控系统等科技设备为补充的街面治安防控体系。在强化分析研判上,注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处理举报信息和定期巡访巡查,及时发现、反馈和处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在平安建设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强化检查考评督促等举措,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格局,确保了各项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并按期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