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初中化学 初高中衔接专题知识讲座 元素族的学习 新人教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元素族的学习
-----掌握典型进行类比记忆特殊注意对比
初中化学简单地介绍了几类物质的性质,是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而高中化学的课程编排遵循了人们认识化学的规律---以族为单位进行学习,它将为你终身学习化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使你的学习事半功倍。下面以碱金属为例进行说明。
一、教材编排的意图分析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同学们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本章共有三节内容,即钠、钠的化合物和碱金属元素。教材一开始就在复习初中金属原子的结构特征及碱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指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接着通过实验来具体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存在、用途以及钠的重要化合物,最后归纳出碱金属元素的通性及其递变规律。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建立起研究元素族的科学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研究其他元素及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同学们应熟悉和掌握自然族的学习方法,掌握每一族重点代表物质的性质,其他元素的性质可以利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规律加以掌握。
二、学习方法指导
1、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突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三角关系。
(1)结构决定性质 钠()由原子结构推测性质: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具有失电子能力强,还原性强的性质。
(2)性质反映结构
a、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4Na+O2===2Na2O(切开表面变暗);2Na+O2===Na2O2(条件:点燃);2Na+Cl2===2NaCl(条件:点燃);2Na+S===Na2S(研磨,可能爆炸)
b、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剧烈)
从反应条件和剧烈程度可以充分说明金属钠的活泼性,具有强的还原性。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a、Na为什么存放在煤油中?b、Na为什么不能用手拿?
2、掌握典型(金属钠)进行类比(碱金属中其他元素)----学习物质的相似性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质地很软(小刀切割),热和电的良导体,密度为0.97g/cm(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是97.81C等。
类比:碱金属中其他元素的物理性质:色:银白色金属(Cs略带金色光泽);导性:热、电的良导体;硬度:柔软,有展性; 熔沸点:熔点低,只有Li高于水的沸点,Cs熔点低于人体体温,是除汞之外熔点最低的金属; 密度:液态石蜡
(2)金属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与氧气反应,与氯气反应等。
类比:相似性:最外层电子都只有1个,易失去。都具有强还原性(金属性),能与O2、S、Cl2非金属单质反应。
(3)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钠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钠块熔化成明亮的小球。(反应为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低);小球四处游动,且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中有气体产生);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有碱性物质产生NaOH)
类比:碱金属能与水反应,且反应剧烈。
3、记忆特殊注意对比----学习物质的递变性和特殊性
(1)注意对比---学习物质的递变性:
a、随核电数增加,熔点沸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钾略有反常:密度K (2)记忆特殊----学习物质的特殊性 o3 a、与氧气反应:(不如钠剧烈,产物是Li2O而不是Li2O2,一定要注意对比钠的性质);(先熔化成小球,燃烧时反应剧烈,产生黄色火焰);(先熔化成小球,反应较钠剧烈,产生紫红火焰,产物是KO2而不是K2O2,);Rb、Cs遇空气就会立即燃烧,产生复杂产物(超氧化物)。 b、与水反应 :2M+H2O===2MOH+O2↑现象:Li与水反应较慢;钾与水反应较钠剧烈。(现象:与钠作出比较不同之处是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 Cs、Rb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c、焰色反应:钠(黄色)钾(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给人鱼吃,不如教人钓鱼”。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运用,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同学们进行类比,在类比中很快掌握了典型知识。但是学习是辩证的,符合情况自然可以类比,不符合情况,盲目类比就会陷入困境,这时一定要进行反思。在化学教学的“三性――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中“特殊性”常常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只有记忆了特殊才能在学习中从容地进行类比。 总之,掌握典型巧类比,记忆特殊显奇功,应贯穿教学的始终。 附:资料 1、第三节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单质的性质、焰色反应。其中前一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部分内容中,先由两张表格切入,让学生通过表中提供的数据等信息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打好基础,因为结构决定性质,通过总结结构的相同点和递变性,完全可以大胆的预测其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然后利用实验事实验证推测的正确性,这样的学习顺序是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教材在重点介绍了钠的有关知识之后,由个别到一般,进一步归纳出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以及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从知识基础、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打基础,使将来元素周期律的引出能够做到“水到渠成”。 2、第三节编写中的学法渗透 ⑴从实验或数据中,总结规律,推论预测现象,利用实验论证 采用了化学学习中使用较多的科学方法模式,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多次论证后,便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碱金属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原子结构的特点,同学们可以以教材中的两个表格为主要依据,结合前面学过的钠的有关性质,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自学、讨论的方法掌握这部分知识。建议从相同点和递变性两方面总结出规律。 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同学们可以结合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思考,利用规律大胆推测,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此处的教学是培养同学们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处的实验尤为重要。要做好钾在空气中燃烧以及钾和水反应的实验。可以事先复习钠的有关的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再通过讲解或者阅读,从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生成物等方面比较Li、Na、K、Rb、Cs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碱金属的金属性都很强,是强还原剂,而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强”的结论。从知识基础、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础。 ⑵联系生活实际,从用途学习物质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可以结合它们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此外还应涉及药品的保存,例如:钠和钾应保存在煤油里,锂保存在石蜡中。 关于焰色反应应结合生活实际:美丽的烟火、食盐溅在火焰上呈现黄色等。一定要注意焰色反应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及其原因,特别指出钾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并解释原因。应知道焰色反应可以用来检验金属元素。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高中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我们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尽快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位置,调整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克服学习的依赖性和安于现状的思想,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 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我提两点建议: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不少同学抱怨:作文没什么东西写,写不出来;名篇佳作看完,没看出什么,也没学到什么。罗丹有一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生活。 什么是发现?就是你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 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呢? 一要细心观察、体验和感悟。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社会,随时看、细心听,做有心人;留意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我们对自然、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就会有很多发现。大家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 如果大家关心自然景物,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就会有很多发现。举些例子吧。《钱塘湖春行》写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白居易眼中发现的春色。韩愈观察到的春景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日景色。高骈眼中发现的夏日又是怎样的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杜牧眼中的秋景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杜甫却发现秋天的另一种景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宗元发现的冬景是“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观察到了这样的冬天景象:“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当你打开电视,当你走上街头„„你又发现了什么?观察自我、观察他人、观察社会同样是如此,只要留心,你就会有很多发现。 我们在阅读优秀作品时,品味其语言,感受作品思想、艺术的魅力,体味到作品所表现的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人生,领悟到其丰富内涵,思考着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从作品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这也是发现。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他看书的发现。前人研读《红楼梦》有了很多的发现。前一阵子,刘心武推出了他的研究心得——《红楼望月》,这是他读此书的新发现。研究《红楼梦》也是王蒙的一件常活儿,他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活书来读,当做活人来评,当做经验学问来思索。最近他又有了新发现,推出的新书《王蒙活说红楼梦》,以独特、现代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的政治、爱情、命运、人生价值„„。这是王蒙先生继《红楼启示录》后又一本评说《红楼梦》的作品。 二要学会不断追问,懂得联想和想象。 观察到一件事、一种现象,可以多问几个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与之相关的人或物是什么?如何解决?当你推开窗子,把头伸出窗外,你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听听外面的风声雨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呼唤声吗?你听到了一片森林被毁灭的痛苦呻吟吗?你听到了一片农田被侵占的沉重叹息吗?你听到了一条崭新的铁路延伸的欢笑吗?你听到了社会变革的呐喊吗? 学会发现,培养主动自觉的发现意识在语文学习上非常重要。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非常需要“发现”。 有了这些发现,就有了倾诉、交流的欲望。向同学、向朋友、向家人、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新发现(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比如,有的同学看了一本书,就会和其他同学说,今天看了什么书,这书如何好看,故事情节如何吸引人。其实这就是对作品的简单评价和鉴赏。这些都可以通过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将口头的表达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同学除了倾诉,还和他人争论起来。你说这书怎么好,我说它怎么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理由摆出来,如果形成了文字,那就成了一篇议论文了。有的同学更有了发表的欲望:随着自身独立性的加强,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渴望着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与社会进行对话。而作文就成了对社会的模拟发言——如果在报刊上发表,也就自然成了公开的发言,这个时期很多同学常常对这样的公开发言感兴趣,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家可以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时候,你的写作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这意味着写作已经成为自身的精神需求,不仅我要写,而且我喜欢写,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主动、自由的写作状态,而且也会主动、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写作的飞跃性发展。 那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发现”很好地表达出来呢?一句话,语言基本功要过硬。 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掌握汉语这一门语言的基本功,注重积累语感。汉语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标点、词语、句子、修辞等。这些平时我们都应该好好学。如果你说的话人们听不懂,你写的字人们看不懂,文章错别字、病句多,语言生硬、词汇贫乏,说话不得体,那不管你思想多么深刻,多富有创意,那也是白搭。汉语是一门非常精妙的学问,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产生出变幻无穷的意义。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如“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古代的孙子是一名军事理论家”,两句中的“孙子”都是名词,前一句的“孙子”是指儿子的儿子,“子”是虚语素,读轻声。后句的“孙子”是人名,这个“子”古代表示对人的敬称,不是虚语素,读上声。有一件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事:一名外国记者讥讽周总理:真是对牛弹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再如:“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这句话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寥寥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我在农村过春节的时候,看到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这些都牵涉到语言的基本功。 这些语言基本功如何得到提高呢? 上高中的我们就应该积极主动学习了。到了高中,有必要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课本要好好学。教材是例子,我们通过学习每一篇文章,获得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指导着大家阅读和写作。所以不要随意抛开课本,另搞一套。课本的学习可注意以下几点: 1、自己提前预习课文。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阅读课文,找到重点,提出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 进行思考。 2、自己主动去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对每篇课文中涉及的有关字词句式、语法修辞,要注意有心积累,存心记忆,用心感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必有收获。 3、勤于朗读背诵。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课文是范本,只有熟读背诵才能增强自身规范运用语言的语感。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4、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以及老师提出的要点,自己试着分析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欣赏文章的行文构思,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思索感悟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5、练习,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会独立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文言文的学习。 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迁移。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 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里说的迁移能力,指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实词的意义(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等)。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二)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三)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花很短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是不会成功的。 要学好语文,光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应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学习的计划中。“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解决语言生硬,词汇贫乏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除了课本外,每天至少读课外书半个小时。主动涉猎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来拓宽阅读量,扩展知识内容,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就应该主动再去涉猎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绿》《春》《匆匆》等,这样就可以做到以点代面,触类旁通,拓宽阅读。新教材除课外的教科书外,还有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语文读本》。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俗话说:开卷有益。高一初始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考试的压力相对较弱,这正是学生广泛涉猎课外图书的大好时机。要学会利用图书馆敏捷地发现自己需要的最新语言信息,并快速地接受、归纳、摘要、判断,根据信息去解决问题,利用各种信息去得到新的结论。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常记、常背、常用,努力将散落在各种书籍中的精华变为自身的营养素,在表达中展现出来。比如,每次写作文都要求自己将近阶段学到的新词用上几个,好的句式用上几句,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可发现自己的作文的语言有了崭新的面貌。 总之,掌握好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对提高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主 动的人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往往能掌握先机。我们要利用升入高中上进心强的有利时机,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去探索和发展。真诚希望高一新同学们能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摸索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成绩。 初高中英语衔接易错题50例 1.Mr Liu _____ come to the party, but perhaps he will go to see her father.A.must B.should C.may D.ought to 【解释】perhaps也许,表示不确定,may也是不确定 2.–Can I help you, sir?--I’d like to buy a TV set.--This way, please.We have many types for you ____.A.to choose B.to choose from C.choose D.to buy 3.There are so many good books in that bookstore that I can hardly know ___ to buy.A.what B.how C.which D.when 4.This straw hat ___ me.A.doesn’t fit for B.isn’t fit C.doesn’t fit D.fits to 【解释】be fit for sb.fit做形容词,所以前面要用be动词 fit sb.fit做动词,所以否定要用助动词 5.–Why not go climbing the mountain today? The weather is so fine.--______.A.So it is B.Why not? C.Because we have many things to do D.No it isn’t.【解释】问句中的why not表示劝诱和建议,而答句中选择why not表示同意或赞成,意为“可以啊,为什么不可以呢” 6.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before us, but with our efforts everything will be ___.A.right B.easy C.good D.all right 【解释】all right = fine 没事 7.Doing more exercise can help us ___ diseases and give us energy.A.fight B.fight for C.fight at D.fight with 【解释】fight既可以当及物动词又可以不及物 8.He put his shoulder over his car and pushed it, but it ___ move, not ___.A.wouldn’t;even a bit B.didn’t;even a bit C.couldn’t;a bit D.didn’t much 【解释】在这里是wouldn't的一种用法,就是表达物品的性能、功能缺失 9.--Can I help you?--Could you please change the large note for me?--Sorry, sir, I’m ____change at the moment.A.short for B.short C.short with D.short of 10.–So it’s nothing serious, Doctor? --___.The children will be all right in a day or two.A.Yes B.No, it is C.No D.Yes, it isn’t 11.She felt ___ tired.So she decided to have a good rest.A.not a bit B.a bit of C.not a little D.not a few 【解释】B答案后应接名词,而不是形容词。D后应接可数名词。 A与C之间的区别:not a little=much not a bit 则相反,一点也不 12.In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 ___ dies of that illness.A.one out ten children B.ten of one child C.one child in ten D.one for ten children 【?】13.Corn is a plant that doesn’t need ___ rice.A.water as much as B.as much water as C.as many as D.water as many as 14.Today there are far few cowboys, and they ___ live as they did.A.no doubt B.no wonder C.no matter D.no longer 15.When coal burns, part ___ it is left as ashes.A.of B.through C.to D.inside 16.I am afraid that you have given ___ little work to your work.A.much too B.too much C.very much D.how much 17.What he wanted to do was __ his hands of it.A.wash B.to have washed C.washing D.to be washing 【解释】 这是因为what he wanted to do 是 what he wanted himself to do 的省略,是这句的主语从句。英语中规定句子中前面的从句有do 或者do 的某种形式,其后的不定时(短语)省to , 所以该句的表语(to)wash his hands 省去了to.原句是What he wanted to do was(to)wash his hands of it.18.We have worked out the plan and now we must put it into ___.A.fact B.reality C.practice D.deed 【解释】put…into practice固定词组 意思是付诸实践 19.We didn’t plan our art exhibition like that but it ___ very well.A.worked out B.tried out C.went out D.carried out 20.Will you please ___ the sentences and tell me what the difference there is.A.compare to B.compare with C.compare D.comparing 21.People are usually curious about a person from ___ country.A.other B.another C.the other D.the others 22.By comparing notes, we may ___ different opinions and make the best plan.A.choose B.share C.give D.ask for 23.He came here late last night, or ___ , early in the morning.A.rather B.else C.rather than D.not 【解释】or rather的意思是或者是 24.___ this book and tell me what you think of it.A.Look through B.Look on C.Look into D.Look up 25.In the dark street, there wasn’t a person ___ she could turn for help.A.that B.who C.from whom D.to whom 【解释】turn to sb.for help 26.–We haven’t heard from her for a long time.--What do you suppose ___ to her? A.was happening B.to happen C.has happened D.having happened 27.–What made you so surprised?--___ my house ___ saying good-bye.A.Jim’s leaving;without B.Jim leaving;without C.Jim’s left;instead of D.Jim’s leaving;instead of 28.The fire spread through the hotel very quickly but everyone __ get out. A.had B.would C.could D.as able to 29.I should I like to ___ you and your men by the hand, and thank each of you personally for all you have done.A.thank B.love C.shake D.greet 30.The little boy has a great ___ for language: he can speak three foreign languages very well.A.present B.gift C.joy D.interest 31.I bought a pair of new shoes which is very similar ____ a pair I had before.A.with B.to C.about D.on 32.He made another wonderful discovery, ___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ce.A.which I think is B.which I think it is C.which I think D.I think which is 33.We should ___ the great man with the title of the National Hero.A.honor B.offer C.give D.name 34.Would you ___ to us why you would like to give up such a good job? A.show B.explain C.tell D.discuss 35.His careless driving ___ him his life last year.A.cost B.spent C.paid D.took 36.With her dearest jewels ___ , she was almost mad.A.missed B.gone C.being stolen D.were lost 37.On her way home, she found her handbag ___.A.being lost B.missing C.losing D.has gone 38.Helen ___ a Chinese for almost twenty years.A.has married to B.has married C.has been married to D.has been married with 39.I’ll ___ my first teacher’s home tomorrow.A.call for B.call at C.call in D.call on 40.This house is worth 1,000 yuan ___.A.more and less B.after all C.at the most D.at the presant 41.They were the first people ___ in this vast farmland.A.living B.to live C.lived D.live 42.Such difficult experiments ___ you did that day need much patience ___ imagination.A.like;as well as B.as;as well as C.for;as well D.like;as well 43.All the experiments __ by Miss Lu were highly praised.A.conducted B.conducting C.conduct D.had conducted 44.All these ideas may seem strange to you, but scientists are working hard to ___ them one by one in time.A.come true B.realize C.make D.produce 45.He must have got the book yesterday, ___ he ? A.mustn’t B.haven’t C.hasn’t D.didn’t 46.The farmer got the tractor ____ in the field all the day.A.to work B.worked C.working D.work 47.They wear winter clothes to ___ themselves ___ bad cold.A.prevent;against B.keep;from C.stop;/ D.protect;from 48.Have you see a horse ___ the pole over there? A.tying at B.tied by C.tied to D.tied with 49.I you ___ the nature in farming, you will do more work and get less harvest.A.go against B.go with C.work after D.do against 50.Each team scored twice and the game ____.A.put an end B.ended in a tie C.made an end C.ended up 参考答案 1--10 CBCCB DAADC 11--20 CCBDA AACAC 31--40 BAABA BBCBC 41--50 BBABD CDCAB 21--30 BBAAD CADCB ·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张锁应 抢入快车道,占领高中语文学习的制高点,转换思想,改变观念,调整方法,重在感悟。为此须明确“三个变化”;理顺“五个关系”;养成“八种习惯”: 一、明确“三个变化”: 1、由“死”到“活”的变化: 2、由“小”到“大”的变化: 3、由“教”到“学”的变化: 二、理顺“五个关系”: 1、积累与能力的关系; 2、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3、教读(课本)与训练的关系; 4、课本与读本的关系;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三、养成“十种习惯”: 1、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必备的三本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 2、熟读背诵诗文佳句并不时地运用的习惯: 3、坚持记写日记积累语言的习惯: 4、听看时事说写评论的习惯; 5、找点时间、抽点空闲多看看《作文报》《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等报刊杂志的习惯; 6、推敲理会语言并创新运用语言习惯; 7、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说事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8、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9、阅读鉴赏美文精品,写心得体会、写学习笔记的习惯; 10、善于拿来模仿为我所用,不断地创新的习惯; 四、谈读书: 五、怎样读一篇文章; 六、如何训练思路; 作业: 1、三本工具书; 2、一个日记本; 3、按学号轮流写成语(重点字词的音意及成语的造句); 4、写一篇小作文(自我介绍);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性学习浅析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初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的对比提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应作好的几个方面,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转变谈谈怎样进行有效性学习 关键词: 数学学习初高中教学衔接有效性学习 正文: 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担任了两届初高中数学循环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结合这两轮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衔接好教材内容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新入学学生就接触的《集合》《函数》等章节新概念多、内容抽象、技巧性强,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与参数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经过这几年在教学中的摸索,建议在初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增补的衔接内容有: 《数与式》中补充几个重要的乘法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多项式的平方公式、两数和(差)的立方公式;二次根式的性质、分母(分子)有理化。 《因式分解》补充: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待定系数法; 《一元二次方程》补充:根系关系、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高次方程的解法 《二次函数》补充: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联系、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的联系。《方程》补充: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的解法 《直线型》补充:三角形四心的主要性质、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圆》补充:圆幂定理 教师可将以上内容逐一列出,并推荐参考书目,在新生领取入学通知书时发放给学生,以便在暑期学生能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为后续性学习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去。做好了上述准备,为学生顺利进入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了一个好头。 二、衔接好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之一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特点,对初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的变化没有深入的了解,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有以下的特点变化 :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除了知识特点的变化之外,中考和高考的命题特点,考察目的也存在显著的区别:中考的定位是达标检测与选拔考试的综合;而高考则纯粹是选拔性考试。因此题目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区别:中考的难度系数一般在0.6——0.7;而高考的难度系数则在0.4-0.5。考试的内容也有很大区别:中考的题目80%都来源于教材所讲的内容;而高考能在教材中找到的知识不到30%。 建议数学老师在高一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不要急于讲述新课,应对“什么是数学?初高中数学学科特点比较,怎样学好高中数学?数学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等问题给学生作一个介绍,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提前布置成作业,让学生课前思考,查询资料寻找答案。了解 了以上特点,学生才能针对学科特点适当的改进学习习惯,调整学习方法,为顺利地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 1、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 例如,在初一代数教学中,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初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推理的训练,发展形式思维的能力;在初三应通过数形结合和解题思路的探索活动,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预见性、反省性和独创性,以达到为理论型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准备、打基础的目的。至于高中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观念系统,在高二解析几何教学中,则应把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的。 所以在衔接阶段,要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过难、过急是不行的,过易、过慢也是不行的,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 2、注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 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在高一上期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准备上好每个章末的《复习与小结》课,给学生作好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总结方法。到高一下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整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定期进行知识梳理,每个周末,每一学月,每一章节结束后都应该及时进行知识的梳理,方法的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应进行及时评价反馈,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衔接好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的知识,大多是本源性知识、派生性知识,因此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建议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①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 拓展的课外知 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②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 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③ 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 练程度。 ④ 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 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⑤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 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⑥ 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 能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2、重视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 初中数学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容量较小所以除了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之外还提倡学生一题多解,鼓励学生用教科书之外的方法解决问题。高中数学容量大,知识综合性强,要求学生 掌握的是一类问题的解决通法,而不提倡学生用技巧性很强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因此学生应把握数学训练的策重点,不要作无用功。 3、培养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学会使用参考书。让学生明确高考考察的内容教材中只有30%左右,教师补充50%左右的知识,剩下的20%内容只有自己通过查阅参考书,做课外练习来掌握。 五、衔接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式的学习;变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辅的学习为自主学习。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变等待老师指出问题到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发现问题。 我们相信,以积极的心态,严谨务实的作风对待数学学科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会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收获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2、《天府数学——初高中衔接专辑》2006年第23期 3、《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谈》 4、《关于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性学习浅析》包兴文第二篇: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第三篇:初高中英语衔接易错题50例-新人教 做了这么多练习总结的
第四篇:谈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转换
第五篇: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性学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