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学典礼讲话稿:我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开学典礼讲话稿:我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假期大家一定过得开心吧,我和大家一样,过得很开心。今天开学典礼,我给大家讲点什么呢?就讲假期我去玩的事情吧。
假期里,我到四川成都开会学习,x月x号,我们一行四人想到2008年5、12地震中心老北川看看,叫了一辆车,我们就出发,一路上马路是平坦的沥青四车道,两旁的房子,山峰没有开裂的痕迹,我们心里不免纳闷,地震在我们想象中应该是山崩地裂,房摧屋开……
来到了老北川,我们被眼前的情景吓住了:房子东倒西歪,有的是全部粉碎性塌方,有的是下面一层或两层被深埋,有的是下面一层还好,上面全部塌方。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老北川县城有一条小河,把县城一分为二,老城区大部分被埋!如果不是对照地图,是发现不了的,因为已经过去五年了,山坡上已经一片绿色!新城区原来有一所曲山小学,边上是粮油厂,也是整体被山体滑坡所埋,上面都是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石头。在那里见到最多的牌子是“亲人安息了,我们还忍心惊扰他们吗?”我们买了菊花,默默地致哀。生命是多么脆弱,活着是多么幸福,远离灾难,热爱生命啊!
一路无语,我们有些压抑,出了北川县城,我们还是无法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怎么办呢?我叫司机停车,我提议下到小河里捡奇石,大家都知道我的想法:一来是调节一下心情,走出那悲伤。二来是捡块石头,表示纪念。三来说不定能捡到宝贝,发财呢。呵呵!
溪摊上的石头真多啊,我们一直低着头,像一个个地质学家,敲敲这块,摸摸那块,不时地冲洗,对比着哪块石头造型奇,纹路美,色彩多。我们请来的驾驶员也好奇地问我们,你们在找什么啊?我大声地说,我们找美丽!
世界是美丽的,我们都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
同学们,今天开学了,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同学和自己——“开学了!开学了”!不睡懒觉了,而是按时起床来学习;不再只是爸妈的小宝贝,而是小主人了。我们身边的世界很美丽,让我们去发现吧。
祝新学年学习进步,一切安好!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第二篇:《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doc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六年二班 陈嘉辉
今天,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
纪伯伦说过“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的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美的世界。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美,是金色的;傍晚的最后一抹晚霞,美,是橘色的;夜晚的一片月光,美,是金黄的……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其实无处不在。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坚持之美。
奥运冠军叶诗文,焦刘洋上台了。大家都知道,她们在伦敦奥运会上用惊人的速度震惊了世界,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
可谁知道,她们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焦刘洋说,她练了十五年,平均每天要游一万米!在这十五年里,她一定想过放弃,想过退出,彷徨过,犹豫过,但最终她坚持了下来,才取得了成功。
就拿我自己说吧,以前我写的字很不漂亮,我曾一度认为,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了。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书法班,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现在我的字大有长进。
一直以来,我相信,成功只属于少数人,但练完书法后,我发现,只要坚持,我们都可以成功!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奉献之美。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获取多少,而在于他奉献多少。”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触动的就是“最美司机“吴斌的故事。他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开着普通的大巴车,做了一件极不普通的事。
那天,吴斌正在开车,一切都很平静,11时39分24秒,之后的一分钟,是让所有中国人悲哀的一分钟,也是让所有中国人感动的一分钟。一块重达7斤的重物打碎了玻璃,砸在了吴斌的腹部。肝脏瞬间粉碎。他当时一定很痛,但他在第一时间控制了方向——踩住刹车——拉手刹,最后还不忘开警示灯警示后车,这样娴熟的动作,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受重伤的人做的。
是什么让他这样做的?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信仰!这是一个普通的大巴车司机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保护车上24名乘客,他的信仰就是责任!
他当时完全可以紧急刹车,也许能保住生命,但他的潜意识没有让他这么做。他为了24名乘客,为了他的信仰,奉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观察身边的美,那时你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第三篇: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少学生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给学习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据2003年的统计,我国近视率居世界第二位,近视人数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每年因高度近视而致盲的人数为30万人,70的高考考生因视力不良而报考受限。这种不良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科学用眼,预
防近视呢?笔者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措施。一提到书写姿势,我们就想到“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殊不知,这“一尺”、“一寸”是早已废止的计量单位,就连教师也要仔细换算一翻,学生又怎能正确把握呢?鉴于此,我总结出了新的“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臂远,手离笔尖一拇指远。同时我还编了一首《写字歌》,“我们学写字,姿势很重要。身正肩要平,臂开两足安,莫忘三个一,保护好视力。”每次写字前,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动拳、动臂、动指量一量,既准确又迅速地摆正了姿势,效果显著。
二、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实践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因找不准穴位而乱揉一气,起不到应有的保健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配合校医向学生详细讲解各穴位,同时加强监督指导,使学生真正有效地做眼保健操。笔者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个眼保健操的flash动画,既有穴位说明又有动作示范,学生看过以后不仅会做,而且乐做,兴趣大增。
三、保持教室充足的光线。长期在强光或弱光环境下学习都会影响学生的视力。班主任就要有意识地调整教室的光线。比如阳光强烈的中午,要提醒学生放下窗帘遮挡阳光;遇到阴雨天要及时开灯增强光线;学生的座位也要经常调换,每月各排大调换一次,让学生经常变换视线的角度。
四、宣传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宣传有关用眼卫生的知识,如少看电视,少玩或不玩电子游戏;少吃甜食,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不要与别人共用脸盆、毛巾,尽量不要揉眼睛;学习半小时要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或看一看远处的绿树,等等。使学生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俗话说,人贵千金,目值八百。良好的视力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常抓不懈,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四篇: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如何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卢龙县潘庄中学
王玉凤
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学会认识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能看到初升太阳的美,盛开的鲜花是美的,开屏的孔雀是美的„„五岳之尊的泰山是美的,湛蓝的大海是美的,奔腾的黄河是美的„„春天的细雨是美的,夏季的月夜是美的,冬日的银雪是美的„„但是要发现枯黄的秋草是美的,古朴的老屋是美的,扫马路的工人是美的,满脸皱纹的老人是美的,就太不容易了。对于前者,我们自然地就能感受到美;而对后者,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美的存在,无法发现美。
所以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作画的突破口,更是学生作画的源泉。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怎样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人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进行联想的。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要从他们思维的特点出发,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入手,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
第一步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外部的特征美,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红玫瑰、黄菊花、粉杜鹃、白水仙、争奇斗妍,媚态百生。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自己,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透鲜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灿烂夺目。春日带学生到附近的桃林口、刘家口、马鞍山、尖山槐去写生,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学生讲解颜色的种类特点,相互的关系,以及各种颜色构成的自然画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提高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自然界形态美也极其丰富: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挡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使学生在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中吸取美的营养。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观察是创造美的前提。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画家去感受松树的个性、体味松树的品格和趣味、挖掘松树不被他人察觉的美学价值。
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自然、提高审美能力,在身临其境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知识,使他们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
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可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对建筑美的欣赏,建筑艺术历来被称做“凝固的音乐”。那些造型精巧、风格多样的古今中外建筑,以其巧夺天工而被世人赞叹,我国是建筑艺术驰名世界的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有数不胜数宫殿、寺院、石碑、桥、塔、亭、台、楼、阁、轩、廊,像明珠一样灿烂夺目。在观赏时,先让学生看到建筑物的全貌,讲解建筑物的布局、功能、结构、色彩、造型上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建筑宏伟、气势的美。有的古代建筑和风景胜地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和传说,既可增长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审美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用知识启迪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全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首先要抓住整体性。学生的观察一般都不细致,常常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怎么能发现美呢?为了培养学生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上室外写生课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教师的耐心引道,学生都能把自己眼睛看到的景物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还会涌现出许多构思巧妙,内容丰富的绘画作品。
美感是指人们直接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美的事物的完整印象和总体感知。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艺术形象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色彩、形体的拼凑,而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感知能力。
例如欣赏拉菲尔的《雅典学院》时,除了从视觉上感受画面的色彩和谐统一,更要从构图、构思上去感受作者对人类住求科学、追求智慧真理的赞美。欣赏潘鹤的《艰苦岁月》时,引导学生对一老一少两个游击队员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的真实、生动形象的欣赏,体会他们吹笛子的专注、听笛子的投入,感受革命先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画家运用蓝、红、黄三种主色调统一调配的色彩美。再欣赏此画人物、背景的构图形式美,画作中构图时将毛泽东主席右前方的一根红立柱略去以增加主席身高,这样就更好地解决了绘画形式与绘画主题的统一问题。最后体会该画和谐、成功地将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与中国画中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融为一体,具有鲜明民族性的绘画风格,以此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审美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性格。美感需要从整体上去感知美的事物,但并不等于将客观事物巨细无遗地复印在头脑中。罗丹还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只有有了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才可以算是真正把握了美。
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莫奈曾到伦敦游历,他花了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教堂,画面上教堂的哥特式尖顶上空笼罩着紫红色的雾气,时隐时现,色彩丰富,诗意浓郁,非常精美。该画展出时,观众非常惊讶:原本灰蒙蒙的天空在画家的笔下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定是画家搞错了!可是,当人们走出展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天空的雾的确是紫红色的。从此,莫奈被人们誉为“伦敦雾的发现者”。只有具有特别敏锐的感官,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美,并深入的感受美,才能开拓出美的天地。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种发现审美事物独特性格的能力。
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人们审美感受力的高低强弱,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只有通过耳濡目染,亲身领受,才会是视听感官变得灵通起来。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领会各学段内容标准,有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明暗造型的教学中,如果仅仅安排学生积极对照课本临摹,那样学生兴趣就不会浓厚,就不能体会出黑白灰调子的对比和谐美。教师要安排从易到难的实物写生,让学生亲自面对写生物体,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比较、体会写生物体各个部分的形状、明暗、调子等变化的视觉印象。在工艺美术内容教学中,通过对基础图案、装饰色彩、平面构成、模型、服装、居室美化、建筑装饰等系列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强化学生的美感,发展他们个性表现能力,体会创造美的乐趣,学会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仔细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因此,要培养学生发掘生活中实质性内在的美,有的作品表现的是事物表面的美,但有些事物表面却不是很美?它的美往往隐藏在外表下面,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去发掘美。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开始学生并未看到这张画美在哪里,相反却说画中人物很丑,脸上黑乎乎的,太脏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透过人物的相貌看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因为他善良、勤劳、俭朴,因此,一个人美不美并不仅仅反映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要心灵美,我们画画也一样,不仅要表现外表美的,也更要善于去发现外表下面更美的东西,内在的美才是最美的。我们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表现你最熟悉的人,把他们美好的心灵表现出来。
其次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发现美,感受美。美术欣赏有多种方法:观看录象、图片,或让学生多收集中外作品的挂历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作品时,老师不要详细地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等,应该调动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可以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集体参与,这样才能欣赏中发现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如:在欣赏俄国杰出的画家列宾的著名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先让学生听一听《伏尔加船夫曲》,一边欣赏乐曲,一边欣赏作品,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学生的兴趣高涨,各抒己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这幅画有了深刻的认识,使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幸福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指导学生怎样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就需要让学生懂得一些美术的理论知识。例如:艺术与生活,写实与夸张的手法等等,如: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怎样欣赏这两幅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评论,说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也可以借助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可以给学生介绍有关的故事。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去发掘美。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如舞蹈《孔雀舞》就是艺术家经过对孔雀耐心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了优美的舞蹈,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那么怎样依靠想象去发现美呢?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靠想象来发现美并表现美的,在生活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发掘的美。有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丑陋的形象,但学生还是通过想象,发现了它的美,并表现了出来。任何的艺术形象,都源于生活,源于作者的想象。即便是怪异的、世上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也是由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观察比较,想象而创作的。是生活沉淀经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其归根结底也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发掘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学得法,就一定会使你的学生拥有一双不寻常的能发现美的眼睛来。
第五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教育重在发现,发现贵在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一双这样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目光应该是宽恕的、赏识的、赞许的、温柔的。让我们细细地去发现每一个孩子值得我们感动的细微之处,去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我们真心喜爱的“小天使”。
教育家们曾谆谆教导过我们: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告诉我们,教师不要对学生冷眼旁观,要对学生献出爱心,它会唤起学生的激情,会挖掘出学生巨大的潜能。把爱献给最需要爱的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者的眼睛应是一个“魔镜”:时而如神奇的放大镜,及时发现并放大孩子身上微小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坚持下去,更深更好的挖掘孩子内在的潜能,帮助孩子铸就精彩人生;时而是洞察一切的显微镜,敏感的发现孩子至真至纯的心灵底色中不应有的污点,小心翼翼的和孩子一起擦去影响其美好人生画卷的点滴瑕疵,引领孩子涂好他生命的最佳底色。
观察生活,享受教育。这是教师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善于发现,成就教育。这是一个优秀教育者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
在教育的征途上,就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心手相牵、彼此温暖,为着我们神圣而伟大的使命,共同教而快乐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