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

时间:2019-05-14 14:1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

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报告

(一):00125097(姓名略去)

自发经济秩序,局部知识的产生原因与私有产权的可能联系 10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的读书笔记

一,文章概述

哈耶克在这篇关于论述“知识”(不妨称之为经济知识)的论文,是哈耶克在40年代形成的对于社会主义计划思想的批判,以及形成日后的自发秩序思想的重要文章。正如哈耶克所说的,该文是要对一种源自于在几个世纪来的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并且已经用于社会研究领域的一种思维态度进行批判。

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基于特定环境的个人拥有的(经济)知识”的概念。这种知识是散布于个人的,且特定个人对于这种自我的知识的把握都优于其他人。哈耶克迅速提出,这种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经济系统的本质。

哈耶克进而说明,经济系统的日常问题,是来自于微观体系下的各种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的“小的”波动(change),而个人所拥有的“基于特定的环境的知识”,就是产生于个人每日时刻要面对的(经济)环境的“小”变化。而当时(3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所试图做的宏观加总统计分析,无疑是忽略了这个经济系统的最本质特征,哈耶克称“这种结构不是可以用大数定律或者随机波动的互相抵消而可以忽略的”(借用个说法叫拓扑结构不同)。因而,中央计划局——其作出的命令必然是通过宏观加总指标来进行的——必然不能够把握这种知识从而复制(现有的)这种经济运营结构。

那么,在这种知识分散于个人的情况下,这个社会是如何运做,通过什么运做良好而来处理日常无处不在的“波动”的呢?哈耶克强调,在这种社会中,每个人只需要得到(关于与自我有关的“波动”的)局部知识,而不需要拥有关于对社会所有波动的知识。关键在于个人之间的局部知识——称之为“个人的视野”是互相重叠的(比如由于供需关系而重叠,因为从事的行业的互补性而重叠,等等),既然有重叠的领域,则通过价格体系这个起到信号传递作用的机制,便可以使发生在社会任何一个角落的波动,通过价格体系的连锁波动效应而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在价格的指引下(这也就是人们的特定环境下的(经济)知识),自发的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社会对某个冲击的反应调整自发完成。哈耶克称这个系统为一种“奇迹(marvel)”。这种奇迹其实不止于经济领域,整个人类文明就是建立在这种同样的系统上的:这个系统是自发形成的,非人为设计的,而且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具体整体运做,然而却运行的很好!而这种观点,正是哈耶克所说的,他和其他同时代的大部分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大部分经济学者的根本方法论差别。

二,存在的问题

哈耶克本篇文章的论述是十分清楚的。但我认为,其在论述“特定环境下的知识”的形成,进而这个自发秩序的运做过程中,实际上隐藏了私有产权的必要设定。但在本文中似乎没有明确说出来。而中央计划体系的矛盾,不仅在于他掌握这种特定知识,而且在于一旦这种计划体系建立,连“特定的知识”也消失了。

三,我的一些想法

我个人认为,“特定环境下知识”为什么会形成,是需要点明的。人们之所以会有特定环境下的知识,且这种知识比他人要高,其本质是因为这关切到个人的利益。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假设下,人们只有处于对利益的追求,才会去做各种经济行为反应,同时也才会关注周围的信息并形成“特定环境下的知识”。而这种利益追求的存在,必须在私

有产权的前提下才能建立——人们的努力的回报为自己所享有。不妨把哈耶克所描述的自发运转的社会体系比做一个互相交咬的连动齿轮体系。而齿轮的运动正是在价格体系下的人们的自发反应(同时形成的是“特定知识”,两者继而互为作用,相辅相成),这种运动的动力变来自于私有产权基础上的人们自我努力带来的对自我的利益。如果一个中央计划局将要建立一种统一的规划而使私有产权消失,那么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央计划局对特定知识的无法把握,而且连这种特定的知识也消失了。当然,在无动力,无反应,无知识的新环境下,价格体系也无从存在,整个社会将完全陷入一个武断的规划者的武断规划的运转中。社会是“被动运转”而不是“自发运转”的,经济自发秩序完全消失。

参考书目:

F.A.Hayek, 1945.“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XXXV(4),September, 519-30.助教批注: 概述部分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关键点,但还不够简练,问题部分还不够清楚,字数已经超过激励不同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推广到两种体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的不同,则可以解释很多 问题。

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1

读书笔记一:环境学院曾海宏学号:00115123

对《中国农业的反证》的解释10

张五常先生在《经济解释——制度的选择》第一章的第一节中提到庇古关于农业的推断,指出“地主若不自耕,对社会总有不良的影响”,自耕地的生产效率要比租耕地的高。但在附录《中国农业的反证》中,又有卜凯教授对中国农业的实例调查,证明至少在中国,租耕地的效率并不比自耕地的低。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实证分析当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信度,但庇古的推论分析过程又有何疏漏之处呢?实例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庇古对租耕地与自耕地生产率差别的推断出自于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分离导致的市场效率低下。传统上认为,由于租用土地的租期不够长,租户将无法收回对土地的全部长期投资成本,他们的一部分投入将会被地主或下一个租户所占有;如果是地主对土地进行投资,监督租户合理节约使用生产资料的监督成本也相当可观,从而降低了地主改善耕作条件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使土地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这些问题在自耕地上将不会存在。庇古的分析的主要漏洞在于忽视了市场的作用,生产工具及土地投资等的利益分配都可以通过合同得到有效地解决。若地主作投资,租金则上调,由于生产资料的使用不是无偿的,对使用土地进行监督的责任转嫁到了使用者自己的头上,这样便不存在高昂的监督成本的问题;若租户承担投资,租金也会相应减少,使其在租期之内能够收回全部的投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并不会发生分离。事实也表明,生产效率与土地使用方式(自耕何租耕)无关,也与租期的长短无关。

卜凯在中国的调查还表明,租耕地的产量大约比自耕地的高百分之二。我试图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这个现象。一般认为,租耕地的规模总要大于自耕地的规模(地主只有在自己无法耕种全部土地的时候,才会将土地分租出去)。地主可以在其拥有的大面积耕地上统一安排各种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其他能够改善土地耕作条件的长期投资,这样做的成本往往要比在小规模的自耕地上各自为政要低得多。如上所说,地主可以通过合同确定的租金回收全部的投资,因此这种做法在实际实施时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正如中国在解放初期粮食产量连连破历史纪录,除了人们对新政权的良好预期外,政府实际成为最大的“地主”,能够对各种农业设施进行统筹安排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张先生在《私产与佃农制度》中对这个问题似乎有精彩的解释,但我没有拜读过这个著作,只能给出一点我自己的粗浅分析,望各位老师指正。

助教批注:概述能抓住核心问题,行文流畅。作者注意到文中一处有待解释的现象(提出一个具体问题),并提出自己对此的解释。这一点比较可取。

最后一段是谦虚的话,不用写的,当然佃农理论还是挺有意思的。值得花笔墨的还有,“租

耕地的产量大约比自耕地的高百分之二”是否有普遍性,其他人的研究结果如何?规模经济假说的阐述可以更严谨一点,甚至就一个问题提出更多的解释假说,并讨论怎么检验这些假说。助教想到的其他假说有:

1、土地中可以收取更高的租金,在每亩收租成本差不多的条件下,地主偏好良田。另一个角度,有一些自耕农是后期自己或祖辈开荒才拥有自己的土地,后期开荒的地的质量往往低于早期地。

2、的原因。恰好调查样本中,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如平原)多地主,自然条件差的地方(如山区)多自耕农。是否如此要看凯卜调查地的具体情况。

3、收(定)租的,有动机高估(计)产量;自耕农的地要交税,可能有少报产量的动机。另外,中国解放之初的农业产出增加,也可以解释为自耕农多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原因,即支持相反的观点,这一事实并不能很好地支持你的假说。我个人是对农业的规模经济有很多疑问,即不同意你的假说,但这不影响我给你10分。

第三篇: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一)顾自安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361005)

提示:仅供交流参考,请勿转载或引用。

制度与转型: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题记:任何党派的政客都深信,制度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正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才引起了经济的发展。

——Matthews(1986,p917)

1、概述引言:

制度经济学共识:制度是重要的分歧:什么是制度,及其理解。

主流经济学:既有的经济理论和发展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无涉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用制度因素来解释。(奥尔森1996,诺斯1998)

东欧巨变和转轨10年的结果: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吸引力,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的变数。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些变数应该用各国的制度质量的差异来解释。

2、理论内容:

2.1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新的意义在于区别与传统的制度主义(范伯仑、康芒斯)

旧制度主义的缺陷:非理性和描述性,对德国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偏爱导致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两种理论思路:1。侧重于特定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不同选择。试图解决的问题:何时市场交易成本最低?何时企业内部交易会替代市场。(内涵了市场企业的二分法)2.制度是可变的,不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以及制度变动的内部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是继承了主流的范式,还是只是在研究主流所忽视的问题,并采用了全新的范式?

前者观点的主张者:假设制度既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的理性行为,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主题。

后者的主张者:新制度经济学必须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2.2基本假设

共同的假设:个人主义假设

(个人主义的方法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都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可观测的社会经济继续都是个人行为的可预期结果。法经济学认为: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如果存在的话】以及被合法化的制度。)

不同的假设:主流:(1)完全理性(2)零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1)有限理性(2)正交易成本

2.3制度

现实的经济行为在主体多于2时,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是客观的,如果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则交易者会采取短期行为。

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可以减少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延长投资期限,引导人们专业化和对劳动进行更多的分工,并改善每个人的处境。

制度是如何起作用的?

制度的出现:个人动机产生的个人行为促使了制度的出现。

制度定义的两种分歧:

(1)制度是博弈的结果

Schotter(1981):由社会所有成员同意的社会行为的规则,是在特定情况下反复发生的特殊行为,这些行为要么是自我监督,要么是通过有些外部机构来监督。

(2)制度是博弈的规则

North(1990):制度是社会中博弈的规则,或者更基本的说,是人类设计的决定人类相互影响的限制,于是它构成了人类政治交易行为或经济交易行为的激励机制。

对制度定义的修正:

制度应当区分为两个部分:规则部分和执行、制裁部分。新定义:构造人们反复互动的情况下,并被人们普遍所知的规则,以确保对违反这些规则进行制裁的执行机制。

如果区别国家和社会的概念,会出现(1)国家的处罚——外在制度(2)社会的处罚——内在制度。

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的分类表

规则的种类 执行的种类 制度的种类

1.惯例 自我约束 第一种 内在2.伦理规则 行动者的自我承诺 第二种 内在3.习俗 通过信息的社会控制 第三种 内在4.私人规则 由私人执行组织 第四种 内在5.国家法律 由国家执行组织 外在2.4研究的核心主题

福利经济学认为:如果以市场的方式来配置字眼不能带来有效率的产出,那么通常会由政府来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由此,福利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带有明显的“资源配置范式”特征 资源配置范式的假设:

(1)有实际意义的社会效用最大化是可以实现和实施的;(2)政府的经济职能部门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由于市场参与者和通过市场机制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3)政府的经济职能部门可以能动的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的批评和怀疑:

从根本上来说,试图在一定产出水平上使社会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企图是一种谬误。经济整体不可能总是可以实现最大化的有机整体,应该关心的是个人的行为,以及他们是如何协调的,从而形成社会秩序和增加社会财富的。

协调范式:

协调不是由对社会产出的合理配置形成的,而是通过建立一种能使人产生良好稳定预期的制度,不是来自中央计划,和政府指令,却可以使人们合理成功的完成他们的不同目标。协调范式主要关注的是对促进或者阻碍交易的制度的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的几个核心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协调的重视包括两个层次:

(1)假定制度是外生的给定的,个人对制度的重要作用十分关心。各种制度可以相互比较,也会导致不同的绩效。制度是导致各国经济发展和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主流经济学对此的忽视是导致其缺乏解释力的重要原因。(2)制度被假定为不同参与者之间的行为互动的产物,要了解这种制度不同导致的不同绩效,需要理解导致此结果的初始条件。

制度变迁的竞争性需求如何满足相应的供给的途径???

政治交易成本的问题,不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专利,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似乎更大。政治交易

成本的存在限制了政治改革的可行性,但是如果在政治交易成本被清楚的考虑了之后,政治的改革才是可行的。

2.5三个核心假设

假设

一、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诺斯的解释:用制度差别以及执行能力的差别解释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更具有说服力。(2)奥尔森: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因素,而是在于他们之间的制度和经济政策质量的差异造成的。

假设

二、内在制度通常比外在制度更加稳定。

与内生决定的内生制度相比,外在制度更重要的特征是深思熟虑的集体行动。由于不受深思熟虑的集体行动约束,内在制度通常更加具有稳定性。对于二者的考虑必须是兼顾的,因为他们同时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二者的关系的一个可参考的描述是:外在制度的可执行能力要取决于他们对内部制度的兼容性。

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和互不关系,这两种关系具有可转换性。其根本在于:制度应该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经济预期。

假设

三、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概念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释竞争性技术的传播现象。诺斯认为可以因此来解释制度变迁。

诺斯认为其含义在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没有好处的缺乏效率的制度也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假如我们希望解释当今世界制度的多样性,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引起这些制度出现的初始条件。展望未来,制度路径依赖意味着有效的制度变迁范围是受到严格的限制的。

3.制度与变迁

制度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是重要的。

转型经济的特殊形态为制度理论提供了难得素材和案例,理论上不难理解这样一种假定:制度转变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在转型国家比西方国家更有明显的可观察性。

核心问题:制度在转型中起什么作用???

转型被认为是一个涉及政治、社会和经济范围的复杂的过程。

一般认为: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框架的构造和民主化(如多党制和法律规则的引入)是非常困难的。

制度转型一般被看作经济转型的先决条件,而不是目的或任务。

转型危机:指转型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急剧的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并且萧条带有明显的深度和持续性。

传统经济转型理论家曾假设在转型危机后会出现强烈的经济复苏,即所谓GDP的U型或J型发展观,但只有部分国家的转型过程支持这一观点。

制度目前已经成为转型问题讨论的焦点。在研究外在制度规范化的同时,对内在制度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如私人组织或网络是否发展了他们自己的规则和执行机制来补充或者替代新生的外在制度。而这一现象目前已经出现,研究需要尽快跟上。

3.1制度与变迁:传统的观点

新制度经济下目前尚未形成关于转型研究的完整理论,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都带有明显的多样性,而对象和方法之间彼此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特征明显,而这也是导致新制度经济学对转型解释有成功有失败的根本原因。

A.早期的改革计划:制度可以迅速改变(激进改革:休克疗法)

转型国家是在背负着早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走向转轨的,一种在个别国家成功的改革策略不能不加修正就应用到转型国家。

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要求经济制度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为什么要对转型国家进行特殊的研

究和设计特殊的改革计划的根本原因。

第一步:比较计划经济与市场体制的特征来确定转型的主要问题。这一比较直接产生了私有化和自由化的改革建议。

当时的理论研究并未对国家角色的转变作出详尽的理论解释。

初期研究曾提出经济类型分类的两个指标:经济稳定性和政治集权度。按照两个指标的高低,由此组合成四类转型经济类型。(Fischer,Gelb,1991)

制度转变和市场游戏规则的建立被视为转型经济的先决条件,而非中心任务。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改变可以迅速实现,即认为制度是可移植的。他们曾列举了制度移植的大量好处,但遗憾的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了他们对制度可把握性的错误估计。

制度的含义是模糊的。制度是指法律、法律基础设施(法庭)以及各种组织比如中央银行、税收部门和各类专门机构。

B.转型路径:制度转变是缓慢的。(渐进改革:摸着石头过河)

转型初期对经济发展的看法被转型实践所否认:多数转型国家GDP并没有出现U型或J型增长,相反却是产量和投资大幅下跌,失业和通涨并存。结果甚至表明:不论转型国家采取激进还是渐进都出现了这一现象。这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转型危机与所实施的改革计划不是直接相关的。

一种解释:对于这种现象,经济学家认为,转型经济所带有的计划遗留问题,与转型试图解决的结构问题相比,制度问题不是一个短期问题。针对这类遗留问题的“制度真空”需要尽快被填充起来。

实践研究证明:私有化并没有实现人们赋予它的希望。这是困扰转型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转型的经验告诉我们:制度不能在一夜之间被改变,它注定一个缓慢的过程。改革的计划总是倾向于尽快改变制度,但制度的效用发生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单纯依靠外在制度的改变,不可能实现转型目标。新制度的建立更需要注意它与内在制度本身的兼容性,如果引起抵触,那么转型的进程注定要被延缓,转型的方向也可能被改变。

私有化与制度变迁:转型经济特别强调私有化,即将国有资产向私人部门转移。某种程度上私有化被视为一种减少国家影响和干预的有效手段,被视为产权明晰的唯一有效途径。几乎所有的转型国家,都积极通过现代公司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通过分散持股来实现经济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转型的进程。但新的问题在于转型国家的私有化范围仅限于国内,而没有外来的竞争,这使得私有化价格非常低。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私有化初期转型国家内部社会分层导致的。多数转型国家在转型之前都存在严重的利益集团问题,他们利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控制了大量转型时需要处理的资源,其中主要是国有资源,使得私有化并不是一种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相反,市场这一外在制度被计划遗留的行政权利介入交易获取资源的内部规则所替代,私有化实际成了权贵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C.转型的结果:制度导致的东西方差异

3.2制度与变迁: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观点

一、转型的初始条件、路径和结果:制度是重要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转型之初的制度会影响转型国家的改革起点,会影响转型国家的改革计划的选择以及单个国家的转型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歧:

(1)历史是否重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历史是重要的。因此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对于转型改革是必要的。例如新制度经济学指出,计划经济的交易成本是正的,并且信息不完全。而传统经济学则假设了零交易成本和完全信息。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高昂的交易成本和委托-代理问题导致了计划经济的崩溃。

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是转轨国家所有经济主体一致同意的,这一过程由于要改变所有主体的利益分配,所以必然伴随着所有主体的强烈关注。安装个人主义假定,每个人在明显感到改善时都会表示支持,当发现利益减少时必然会反对,即使这在市场之下是不合理的。转型经济由于涉及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必然的要遭遇极大的阻力,他们主要反对的内容包括:(1)产权私有化;(2)进入自由化;(3)价格自由化。

这三方面的阻力主要来自:(1)私有化;阻力主要来自国有企业中的利益集团。(2)进入自由化;主要来自那些在计划体制下享有垄断特权的集团。(3)价格自由化。来自削减补贴后个人负担成本的上升引起的抵触。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转型博弈注定不会在合作的气氛中进行!!

(2)市场经济的定语有必要吗?

市场经济是否存在不同种类?传统意识形态观念中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差别???转型经济需要引入的市场经济是带有特定形容词的市场经济,还是没有形容词的市场经济??(这一问题到目前也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3)制度改革是否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

新制度经济学否定了制度速变的假设,但他们既不支持渐进改革,也不完全否定传统的改革计划。他们仍然认为:私有化和自由化是从计划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必要步骤。新制度经济学更加强调内部制度的影响力,而且认为内部制度的改变会更加缓慢。他们建议:转型国家只要建立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并为了稳定预期而避免频繁的改变法律,在这种环境下,内在制度会更可能适应于外在制度。

观点

二、外在和内在制度:相关性和关系

转型的特征之一是:经济转型与政治民主化同时进行。这意味着在试图建立一种经济秩序的同时也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向契合的政治游戏规则。转型经济中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是转型最大的陷阱。规则的建立可以是迅速的,但执行必须严格,否则会出现广泛的“信用失范”问题。

转型国家的制度现象和分类

规则的种类 执行的种类 现象 制度的种类

惯例 自我约束第一种:内在伦理规则 行动者的自我承诺 担心个人信任的腐蚀 第二种:内在习俗 通过信息的社会控制 担心名誉的腐蚀/交易 第三种:内在私人规则 由私人执行组织 私人仲裁;私人保护机构(黑手党)第四种:内在国家法律 由国家执行组织 仲裁法庭 外在新制度经济学假定:制度是在以下三个领域中起作用的,他们可以区分为:

(1)准则和网络;

建立自身的规则和执行机制。

(2)国家仲裁法庭和私人仲裁法庭;

法庭的公众接受程度(自愿和胁迫)和法庭的共同运作问题(合作与对抗)

(2)合法或非法的私人保护。

私人主体为了自我保护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所采取的行动。

——准则与系统

个人由于面对集体和国家是的弱小,必须采取网络机制。他们可以选择依赖任何一种法庭,或者依赖某种私人保护,区别仅在于成本高低。

如果有约必守,那么企业则完全不必要建立自身机制来履行契约,但如果有约不守,而由无法求助于法庭仲裁时,一种自身履约机制就十分必要。

契约关系时转型经济中最常用的执行机制,如果契约当事双方的规制无效,那么第三方法庭的仲裁就十分必要,如果法庭仲裁无法实施,那么自我履约机制必然会出现。

政治的稳定性和法律的严肃性有助于形成稳定预期,利于保证契约的履行和规制,并降低转型过程的交易风险。

缺乏稳定性的转型环境是导致人际网络化、私人保护和私人仲裁出现的重要原因。改善的唯一途径就在于建立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并且要令行禁止,禁止特权,决无例外。——私人仲裁与国家仲裁

私人仲裁法庭是通过工业或贸易组织比如商会而建立的。在第四种内在规则中,他们代表实施的权威。

转型时期改类私人仲裁或被取消,或被转为国家法庭仲裁。

转型时期,几乎在所有领域私人仲裁所能发挥的作用都是极为有限的,商会类的私人仲裁尤其如此,因为商会本身在转型过程中也必须重组。但由于商会重组中权利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很容易出现混乱:企业不信任私人仲裁法庭,采取自身履约机制。

——(非法)合法的私人保护和腐败

私人保护被归入第四种内在制度。包括合法保护和非法的保护。前者如合法的保安公司,是除了国家提供的保护之外的一种合法替代品,个人可以雇佣此类保安公司保护其财产;而后者则如黑社会社团势力。他们依靠强制性收费来保障安全,非法保护通常是国家无力保护私有财产的产物。

与非法保护组织,腐败通常被定义为私人和政府机构之间的非法行为(如贿赂)。然而,在转型国家,试图区分非法保护和腐败是非常困难的。在那里,私人和国家部门之间是纠缠不清的。因此,对非法活动的评价通常不区分非法私人保护和腐败。

事实表明,转型经济中合法的私人保护多半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单位,目的在于为企业自身提供“安全服务”,对外性很弱。这一点和前面提到的低稳定性导致社会履约风险较高,企业需要建立自身的履约机制和安全服务。非法的私人保护产生于国家秩序混乱导致的对私人财产的无力保护,其特征为:(1)强制收取保护费用,(2)带有掠夺性武装暴力,(3)保护和内部规则带有势力范围的特征,只在内部有效,对外不执行;(4)非法私人保护具有不履约的隐性动机,常见的“黑吃黑”就是明证。

由于转型国家中的非法私人保护和腐败是及其普遍的现象,但对其评价却困难重重。据俄罗斯政府估计,大城市70%-80%的私人企业会受到勒索保护费的黑社会组织和贿赂的影响。根据其他的研究估计,企业被迫花费其收入的10%-30%以应付犯罪组织的服务。企业甚至会考虑利用这种被迫的安全服务取追讨债务,但由于非法保护中的“通吃”潜规则,该类非法保护组织在契约履行中的作用并不大。由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仲裁来强迫履约。这在一定长度上说明,非法保护和犯罪组织并不能代替国家仲裁。

3.3对制度与变迁的评价

在转型经济中,外在制度的变迁必最初预想的要缓慢。一种可行的建议是:在转型初期要尽快建立和制定并执行一些重要和完善的法律,并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以此推动转型进程。但转型实际表明:转型国家没有持续的追求无条件引入市场经济这个长期的抽象目标,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具有明显的短期目标。他们利用手中控制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积极的滥用和影响国家权力的实施,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反映出建立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的目标可能会与其他经济目标冲突,比如政府短期财政收入。但理论认为:此时时间范围的延伸应该给予优先考虑。

转型期,对私人仲裁和非法保护的取缔应当通过增加法律执行力度,提高透明度和改进信息流动状况来改善。以稳定的政策引导企业信赖国家仲裁,并树立法律权威。

4.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与变迁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一、不要仅仅关注物质资本的增加,相反应该尽快建立正确的制度。

制度的功能在于使得参与者能够形成某种稳定的预期,从而使得这种预期很有可能会实现。政策建议

二、修改制度应该成为例外二不是规则。

如果改变制度预示着净收益,那就应该尽可能透明的实施,这样有利于参与者形成合理的预期,从而增加预期实现的可能性。

政策建议

三、政府只应该批准那些能作出令人信赖的承诺的制度变迁。

助长权利上的或实际上的制度分歧的制度变迁只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状况的改善取决于外在制度和内部制度之间的相容性。如果二者不兼容,那么:

政策建议

四、外在制度的改革应该明确考虑主要的内部制度。使得外在制度大体上与内部制度兼容。

诺斯认为:当正式规则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它们与现行的非正式约束不一致时,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之间会产生无法解决的紧张关系,从而导致政治处于长期的不稳定状态。要试图实现二者直接的良好契合,需要进一步作出的努力是:

政策建议

五、尽量挖掘内在制度的生产潜力和未知能力,对私人参与者实现这些潜能起催化帮助作用。

同时引入多种改革会提高改革的持续能力和效应,但由此导致的某些部门因为减少补贴承担的福利损失应当在未来的改革中得到补充。因此:

政策建议

六、当目标是进行违反常规的制度变迁时,应该尽量在同一时间推出一揽子计划来完成它,这个一揽子计划应当包括这样的可能性,即在本部门改革中受到损失的人们可能在其他部门的改革中收益。

5.结论与展望

以为新制度经济学只是对传统经济学原理的一种理论挑战,而尚未形成有效的政策建议是一种不合理的评价。

马休斯的评论:制度变迁具有复杂性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这些特征导致它具有最终目标的随机性。就单个组织的制度实验是可行的,因为即使不成功,它随整个经济的影响也无关紧要。而就整体经济进行制度实验,则要十分谨慎。沿着这一思路很容易导致胆小的保守主义。(Matthews,1986)(这是一种较为悲观的评论)。

但对转型国家的改革进程的研究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和政策上都验证了自身的有效性。

分享:

第四篇: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浅析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社会成本问题》的文章,从此开辟了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外部性问题。文章首先批判了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某些观点,他认为单纯的惩罚并不能解决好问题,科斯批判的武器就是产权理论。

(一)交易成本的存在

科斯认为经济问题都具备交互性,工厂造成了对居民区的污染,但单方面让工厂迁址或者让居民继续忍受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必须跳出单方面的局限,从整体来看待究竟是对工厂损失大还是对居民损害多。科斯又讲了一个案例,假如农夫与养牛者在相邻的土地上经营,牛多了会践踏农夫种的谷物。在不考虑交易成本时,如果养牛者赔偿农夫损失,他就会减少牛群规模或者把地用栅栏圈起来,再或者雇佣牧人看住牛群,他必须考虑哪种方式最经济。由于交易成本为零,因此他会不断地进行选择和调整,直到实现他的产值最大化。但是考虑到交易成本的存在,很多假设必须重新考量,因为此时双方的总成本或者总收益就发生了变化。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免责的一方不会有任何动作,而要负责赔偿的一方只能改变经营方式减小成本,双方的总成本就发生了变化,由此可知交易成本的重要性。

(二)产权与产值

前面已经部分涉及到产值的问题。科斯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总产值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当交易成本为正时情况就不同了,科斯在文章中假设养牛者完全消除损失的成本为80 美元,农夫完全消除损失的成本为50 美元。当养牛者不负赔偿责任时,农夫则需要设法消除损失,此时成本为50 美元。而当养牛者负赔偿责任时,其需要花费80 美元成本。很明显,若养牛者不负责任,将增加30 美元的产值,反之则将减少30 美元的产值。我们可以看出产权的界定与法律息息相关,产权的界定不同,产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科斯在后面的内容中通过对法院审理外部侵害案件情况的介绍和分析, 说明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条件下, 法律体系可以影响经济体系运转的方式, 因而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使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存在于一个存在交易成本的真实世界,科斯的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必须以明晰的产权界定为前提,产权界定不清晰就会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存在机会主义者“搭便车”的可能。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我们要比较不同选择的成本与收益,本着产值最大的原则解决外部性问题。

即使对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有太多的赞同,太多的启迪也难掩我的某些疑惑。首先某些社会问题的成本或者收益真的能像商品价格一样量化吗?工厂对居民造成的危害怎么计算,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或许一时无法体现,因它带来的某些病变会相当长时间地潜伏在人体,这种损失又该如何计算?其次科斯反复强调效率优先,强调产值的最大化,可是某些社会问题问题只考虑效率与收益是远远不够的。环境污染的危害不仅关乎当事者与居民的利益,更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即使工厂污染所带来的利益大于环境破坏所承受的损失,那么我们是否该按照科斯产值最大化的原则继续容忍这种行为。

浅析《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学家张维迎在文章中批驳了周其仁和崔之元关于企业理论的某些看法,否定了崔之元关于“美国公司法改革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服务”的论点。(详见崔之元《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一文)。

(一)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的辨析

所有权是张维迎全文论述的重点,从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的辨析入手,进一步指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而讨论附着于所有权上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征,最终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法的基本逻辑。在张看来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必须加以界定。财产所有权(产权)指的是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而企业所有权则包括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者的区别在于拥有同样的财产所有权却能导致不同企业所有权安排,可以是劳动雇用资本即劳动者享有索取权与控制权,也可以是资本雇佣劳动即资本所有者获得索取权与控制权。关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本身,张引入了不完全契约的概念。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始终存在,这种不确定性状态下的契约是不完备的。正是这样的不完备性意味着企业所有权问题的存在,那么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分配索取权与控制权是最优的。

(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对所有权的影响 张接下来谈到了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从而提出了最优的所有权安排这一说法。对应前面的概念就是讲人力资本不同于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天生依附于其所有者本身不可分离,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可能效用不高,必须通过监督或者激励,那么按照这个逻辑企业家与资本家合一是最理想的选择。现实生活中这种状态却少见,有资本的人不见得具备企业家才能,有企业家才能的人不一定有雄厚的资本,我们必须在企业家才能与资本力量之间做一个权衡,并非周其仁讲的那样“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否定了资本雇佣劳动”,资本雇佣劳动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成立的。

(三)公司治理与委托代理

张的逻辑推演是严密的,在论述完企业所有权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本理论后,他提出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等同于企业所有权,它的结构具体是由一系列契约规定而成,其中公司法规定的投票权实际上就是剩余控制权的表现。那么谁拥有投票权或者讲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谁,股东?工人?经理还是债权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张引用“状态依存权”,罗列了不种情况下企业所有者的归属。第一种情况是企业能正常支付工人工资与还清相关债务,所有者是股东;第二种情况是企业仍然能支付工资但却资不抵债,债权人是所有者;第三种情况是企业已无法支付工人工资,工人就成了所有者。

但是状态依存权主要是站在事后来看,但在事前某种状态即将发生之时各方都或有所动作,状态依存权的所有者会比较复杂,并非某一方单独享有。比如风险投资可能会带来股东利益,但也能造成企业破产损坏债权人利益,此时债权人也是有发言权的,所有者之间的界限并非那么泾渭分明。

全文来看张维迎的逻辑是比较严谨的,其理论素养也值得称道。张认为崔之元首先混淆了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误以为企业所有权的变化等同于财产所有权。张紧接着论证在人力资源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前提下,资本雇佣劳动依然是存在的,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未必拥有资本,批驳周其仁的观点。崔之元认为公司法改革的前提在于经理为股东服务是有弊端的,提出应该为相关利益者服务。可是张认为从状态依存权的角度来看,企业所有权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由股东单独享有,崔论证的前提都是错的。之后张又认为崔试图从赫姆斯特姆的理论寻找公司法变革的依据是文不对题。通过阅读文章我也粗浅明白了学术论文该有的逻辑范式,如何引证、论证以及如何证实、证伪。也因为相关理论知识的浅薄我很难提出张维迎文章的漏洞,希望随着对经济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再读此文时会有新的想法。

第五篇: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3.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4.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5.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6.寻租:个人为增加个人财富所作出的对社会净财富发生不利影响的努力。

7.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制度创新: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9.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10.路径依赖:它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

11.产权残缺:所有权的残缺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的权利束中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

12.诺思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衰落。这就是有名的“诺思悖论”。

二、简答题

1.产权的特征有哪些?

答:(1)产权的完备性与残缺性。

(2)产权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3)产权的明晰性与模糊性。

(4)产权的实物性与价值性。

(5)产权的可分割性、可分离性与可转让性。

(6)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人的行为有哪些假设?

答: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定有:

(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3.简述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

答:(1)人的本性决定交费用的存在。威廉姆斯认为,人的本性直接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市场上交易的双方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要随时提防对方机会主义的倾向。

(2)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决定交易费用的存在。一个人做出决策时,无从了解其他人同时也在做的决策和计划。

(3)与个体间产权交易有关的各种行为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产生。这些行为包括寻找有关价格的确切信息、谈判、订立和约、监督、索赔等。

4.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国家凭借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

(2)有利于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

(3)还取决于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和程度的差异。

(4)离开了国家,产权制度无法建立,但无效或低效的产权又或多或少与国家有关。

5.简述制度的构成?

答:(1)制度构成一般概括地讲可分为两大类:即硬制度(正式制度)和软制度(非正式制度)。

(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将制度分为三个层次:即宪法层次,集体行动层次,操作层次和选择层次。

(3)柯武刚、史漫飞将制度分为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内在制度和被自上而下地强加和执行的外在制度两类。

(4)诺斯则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制度),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制度)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个部分就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6.科斯定理有何意义?

答:(1)理论意义: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就使制度安排这一在传统经济学中被当作既定前提的因素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实践意义:科斯定理的提出为解决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措施。科斯定理的提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可资借鉴之处。科斯定理指出,产权的清晰界定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往中的交易费用,达到最优经济效率。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它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改革者进一步认识产权明晰化的重要性,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法律上对产权的规定,而重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明确产权边界;二是启发人们在探讨更为合理

和更为有效的产权配置时,必须考虑交易费用。

(3)方法论意义:进行经济学研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考察,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材料分析题

答:(1)产权界定: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产权理论,产权经济学强调财产权的买卖和分配应该是经济学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对象,而不是商品买卖。财产权的买卖和商品买卖相比,更有利于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资源配置。

① 假定个人在现有的阶级结构所确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且使效用最大化;

② 通过考察各种可能的制度安排对收益—报酬的影响,从而可能详细地分析制度安排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③ 认识到交易费用大于零在所有权情形中具有的实际重要性。

(2)交易费用:

① 交易是分析的基本单元;

② 造成交易成本差异的关键是交易的频率、不确定性及资产专用性;

③ 各种一般治理模式都是由一系列属性所界定的;

④ 每种一般治理模式都适用不同的契约法;

⑤ 交易与治理结构都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⑥ 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治理成本的变化。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利益集团的存在会导致低效率产权的出现?

答:(1)加入不同集团以后,产权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的了,对某一集团有利的产权安排不一定有利于其他团体。

(2)产权的安排取决于利益集团对统治者的影响力。在利益集团中失利的往往是那些从属于大集团的个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获得有关可靠信息的高额成本;二是搭便车问题;三是相对较小的人均受损额。越是小的利益集团越是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可以影响统治者。为什么少数人能愚弄多数人呢?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原因:产权结构的边际变化能导致人们的收益和成本的不公平分配,而在这些变化中,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对称。

(3)利益集团对统治者的影响力决定制度安排:人人皆大欢喜的制度是不存在的。因此,一种制度能否得以实行,就要看一个社会的决定政策的权力掌握在什么人的手中。

(4)既得利益集团阻止有效的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

① 从舆论上打着国家利益的招牌,进行院外活动,影响政府制定对自己有利的产业政策或保护政策。

② 对新的进入者设置障碍,即斯蒂格勒所说的一种管制需求,强调管制,以行政的手段分配资源等。

③ 在这种有利益集团影响的行业或部门往往形成以行政垄断为支撑的产权结构,其他经济主体很难进行这些行业,产业缺乏竞争,从而导致低效。

2.试比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答:(1)两者相互补充:

① 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的需求的时候,由国家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就可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

②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也并不是无差异的,即制度是有层次性、差异性及其特殊性的。有些制度供给及其变迁只能由国家来实施;而另外一些制度及其变迁,由于适用范围是特定的,它就只能由相关的团体(或群体)来完成。

(2)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有许多共同点,如两者都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两者都得遵循成本——收益比较的基本原则等。

(3)种制度变迁模式差别:

① 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

② 两类制度变迁的优势不同。

③ 两类制度变迁面临的问题不同。

3.什么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常常将正式制度称为正式规则和硬制度。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特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联系:(1)二者是相互生成的。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二者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任何正式制度安排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式制度的必要补充,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约束体系。

区别:二者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无本质的不同。(1)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不同。(2)实现机制不同。(3)实施成本不同。正式制度的制定和运行成本较高。(4)形成和演变的时间长短和稳定性不同。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而非正式制度的改变却是一相当长期的过程。(5)可移植性不同。正式规则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但非正式制度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6)认知表达和传导方式不同。非正式制度形成和运行所依据的是心照不宣的默认的知识,而正式制度可以通过语言或以符号形式进行表述、传递和存储。

总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二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下载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2(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制度经济学[精选]

    长春工业大学2012级金融学研究生 学科专题研讨课发言提纲 姓名:演讲主题: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演讲时间:5分钟左右 发言大纲◆ 问题: 试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执行机制人的行为新制度经济学假设前提 三大命题环境 财产权利、机会成本、可降 低 内涵与外延科斯威廉姆森 契约人特定交易交易费用理论决定因......

    新制度经济学

    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2007161050经济学谢雁娇 一个学期的新制度经济学课,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新制度经济学下的产权理论,它让我对当......

    新制度经济学参考书目

    1 阿兰*艾伯斯坦 哈耶克传——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坚定捍卫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50 2 阿兰*格鲁奇 比较经济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61 3 阿兰*斯密德 制度与行为经济......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名词解释: 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论制度的实施机制对制度效率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经济学家估计......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卫东,华科大教授。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认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生......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新制度经济学 2. 完全理性 3. 交易费用 4. 市场型交易费用 5. 产权 6. 私有产权 7. 共有产权 8. 完全契约 9. 不完全契约 10. 不完全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