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平简介
张平,字雄楚,号守一居士,祖籍江苏镇江,生于哈尔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现为日本国艺书道院客座教师;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研修员;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荣誉理事;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潍坊国际碑林顾问。其作品在中、日、韩等14国际地区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作品大展”中获精品奖。被授予中外书画名人称号,2002年在由国家土地资源部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合办的“锦绣中华——保护国土资源”书画艺术展中荣获一等奖,作品在中国博物馆展出。同年,作品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书画展”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在第二届中日书画精英邀请赛中获得银奖。
黑龙江广播电台和哈尔滨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专访与报道。作品多次被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生活报等多家报社采刊。
张平之书内蕴深长意境高远,其小楷于精工疏朗间,时透二王遗风;行书潜于律动雄浑中当显米书神韵;草书盈清气沉势里,却理趣扑面,于老辣处见率真,显书艺执著之轨迹;与洒脱出见深致。尤似孙过庭乱石铺街之墨象,虽猎涉百家,但不囿于古法,自成一格。作品相继被山东潍坊国际碑林、河南紫云书院名士碑林及东北观音阁碑林刊石造像。
《张平硬笔书孙子兵法》13篇正文,均体现着钢劲险妙的欧体风格及5钟风格迥异的小楷字体,古风袭面便于初涉硬笔书坛者直取古法,事半功倍。兵法13篇译文则以遒劲雄浑、节奏律动的行书见长,力追软笔书法线条的丰润之美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第二篇:工作总结(张平)
工作总结
——学习部:张平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进入学生会快一个学期了,在这几个月里感受(觉)自己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从一开始对学生会各项工作的不清楚到对各项工作的了解熟悉,与此同时在工作中我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了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这其中有自己的付出也有部长干事的帮助。
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对大学的许多方面还不了解,对学生会的工作没有经验,犯过不少错误,从新老生交流会中我们学习些(写)发言稿,在校运动会中写通讯稿,在先进任务中写倡议书(写先进个人倡议书),写新闻稿,策划书。曾有多少次熬夜写,经常受到部长的批评,当接收部长的批评时虽有难过但我一直心怀感谢,因为正应(因)为在学生会,有了部长的监督,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前进,因为每一次前进都是在不断进步(每一次前进都是一次进步)。我们学会了写新闻稿,策划书,发言稿,通讯稿,这些在以前不曾重视却很重要的只是(东西)在这里掌握了。我总是在每一次错误中不断成长,感谢部长精心的教导和培养。同时在部长身上我也学习到了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做一个让别人放心的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这种工作态度是值得学习的,他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是我们干事学习的力量源泉。
在学生会里虽有看似枯燥的工作(工作看似枯燥),但也不缺乏欢声笑语。部门里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成为了要好的朋友(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里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可略去)。部长看似严厉但不乏幽默,还精通十八般武艺。还有对工作负责的纪极强,他老实憨厚,待人真诚。经常犯二的钱纯叶,在一群2b青年中堪称典范,虽然马大哈,但善良勤恳,热爱学习也热爱工作。在这个充满特色的部门里,当然少不了可爱的蕊蕊,为我们带来欢乐,爱家爱集体(可略去)。这个充满温暖的集体是(可略去)值得我们每一个成员共同维护,这里有爱,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一起成长,回首来路,我们收获幸福!
学生会带给我们很多,但让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态度决定一切!进入学生会,那代表(是)外语系学生会对我们的信任,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学生会的一员,我代表着学生会的形象,我就要在各方面为同学做出榜样。努力带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班集体。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人,为外语系学生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虽然现在的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回(会)去做一个最努力的人,去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向学生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在下学期中(下学期),我将会更加努力,工作上会(可略去)积极创新,积极参加系里的各项活动,学习上将(可略去)更上一层楼。路漫漫而常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辞职信 张平
辞职信
尊敬的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防化研究院幼儿园正式提出辞职。
来到防化研究院幼儿园也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得到了防化研究院幼儿园各位领导、同事的多方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在这里我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更有过收获。幼儿园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快节奏的工作氛围,一度让我有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让我对即将告别这里的决定产生了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和父母成为我在职业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既定事实,为了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我在纠结了一个月之后,做出了回家陪在父母身边的决定。我很清楚这时候向幼儿园辞职于自己的勇气是一种考验,但是,人生不就是由一次一次的选择开始的吗?过去的选择决定着我的现在,现在的选择决定着我的未来,无论怎样的不舍与无奈我都不会抱怨自己的选择,背弃自己的信仰与原则。同时,这个选择对于我的良心也是一种考验,在幼儿的用人之际,我选择了离开,在领导的殷殷关切下,我选择了告别。真的很对不起大家!为了不影响领导的决策,我在此正式向您提出辞职!再一次感谢您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我会默默的牢记心间。
虽然我在幼儿园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我们防化研究院幼儿园已经发生了巨大可喜的变化。很遗憾自己不能继续和大家一起开创幼儿园辉煌的明天。
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衷心祝愿:
愿防化研究院幼儿园一直欣欣向荣的走向辉煌!
愿我敬爱的领导及各位可爱同事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此致
敬礼
张平
2013年9月16日
第四篇: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女,52岁,台湾云林县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2003年起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为了筹建建校的资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张平宜
张平宜事迹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3年起至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更坚定的心!”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清澈的眼,更坚定的心!”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人物》揭晓,张平宜成为10年来首位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台湾同胞。她在3日晚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独家访问时说,她会坚持下去,凝聚两岸更多的爱心,帮助更多大陆偏远地区的孩子。
张平宜是台湾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过去十余年扎根四川凉山麻风康复村捐资助学。去年7月,新华社长篇报道了她的事迹。
1999年,时任《中国时报》记者的张平宜走访了大陆西部几个麻风病康复村,就再也放不下对当地孩子教育问题的挂念。不久,她离开新闻界,专心投入针对两岸麻风病人群体的公益行动。在考察了大陆各地20多个麻风康复村后,张平宜“落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
从此,张平宜常年奔走在台北和凉山之间,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她在台湾募集善款,为大营盘小学建起了崭新的教室、宿舍和花园式校园,向孩子们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办起了营养餐。她和协会志愿者还常驻学校,协助老师教育和照护孩子们,并且在青岛为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的孩子开设了职业培训班。
一路陪护这群特殊孩子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个“台湾妈妈”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爱与尊敬。(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面对如今更多的肯定,她说:“这份荣誉代表了社会的认可,而我更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我必须做得更好,要名副其实才可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耐心,我们需要更多人、更多力量的加入。”
如今的大营盘小学已经扩建成为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面向全凉山州18个麻风康复村招生,学生总数达到330余人。张平宜告诉记者,她希望未来能够推动这个“爱心行动”更加专业化,帮助凉山州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让他们更好地就学,并协助他们更顺利地迈向社会,实现就业。
又到开学的时间了,张平宜很快将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去到凉山深处的大营盘,还有青岛,去看望她的那些孩子们。采访过程中,她又开始念叨自己特别担心的几个孩子:“教育的路很漫长,我会继续陪着他们!哪天,我做不动了,还会交给后来的人继续下去”。(
第五篇: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精
选多篇)
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女,52岁,台湾云林县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14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14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2014年起2014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为了筹建建校的资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
讲、卖书,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14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感动中国2014十大人物张平宜
张平宜事迹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14年起至2014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更坚定的心!”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清澈的眼,更坚定的心!”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人物》揭晓,张平宜成为10年来首位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台湾同胞。她在3日晚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独家访问时说,她会坚持下去,凝聚两岸更多的爱心,帮助更多大陆偏远地区的孩子。
张平宜是台湾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过去十余年扎根四川凉山麻风康复村捐资助学。去年7月,新华社长篇报道了她的事迹。
1999年,时任《中国时报》记者的张平宜走访了大陆西部几个麻风病康复村,就再也放不下对当地孩子教育问题的挂念。不久,她离开新闻界,专心投入针对两岸麻风病人群体的公益行动。在考察了大陆各地20多个麻风康复村后,张平宜“落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
从此,张平宜常年奔走在台北和凉山之间,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她在台湾募集善款,为大营盘小学建起了崭新的教室、宿舍和花园式校园,向孩子们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办起了营养餐。她和协会志愿者还常驻学校,协助老师教育和照护孩子们,并且在青岛为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的孩子开设了职业培训班。
一路陪护这群特殊孩子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个“台湾妈妈”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爱与尊敬。
面对如今更多的肯定,她说:“这份荣誉代表了社会的认可,而我更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我必须做得更好,要名副其实才可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耐心,我们需要更多人、更多力量的加入。”
如今的大营盘小学已经扩建成为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面向全凉山州18个麻风康复村招生,学生总数达到330余人。张平宜告诉记者,她希望未来能
够推动这个“爱心行动”更加专业化,帮助凉山州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让他们更好地就学,并协助他们更顺利地迈向社会,实现就业。
又到开学的时间了,张平宜很快将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去到凉山深处的大营盘,还有青岛,去看望她的那些孩子们。采访过程中,她又开始念叨自己特别担心的几个孩子:“教育的路很漫长,我会继续陪着他们!哪天,我做不动了,还会交给后来的人继续下去”。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
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2014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14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授予罗映珍的颁奖词: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对罗映珍这样评价: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罗映珍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罗映珍的时候这样写:苦难磨励爱情的坚强,爱情总因苦难而显光芒。
她不仅唤醒了丈夫,也唤醒了许多人在这纷杂时代中对内心情感最深处的拷问。
群体嫦娥一号研发团队,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个重大的跨越。在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更难能可贵的是,在
这宏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对于嫦娥团队的评价语: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为达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他们针对月球
探测卫星的新特点,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一只高度团结的队伍,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最崇敬他们,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
最热爱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大江后浪推前浪,丰田新穗赶旧穗。
好日月,好社会,崛起振兴
靠的就是这新一辈
少年壮志当拿云。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飞天之梦。从此,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心中荡漾。辉辉中华,泱泱大国,开始展示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大气与辉煌。
嫦娥是中国美丽的传说,嫦娥一号是中国强大的现实。神话成真的设计者们飞扬着青春,飞扬着激情,飞扬着智慧,飞扬着报国志,飞扬着强国梦。70后、80后们证明他们已经接过承载着中华复兴使命的接力棒,以超越前人的速度雄心大展,剑指未来。嫦娥一号是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的转折点,更是中国航天人完成代际交接的里程碑。
一个千古不变的奔月梦想,几代中
华儿女的不懈追求,时间推移到公元2014年,嫦娥飞起,一个民族的心也一起飞腾。壮哉嫦娥,圆我中华千年飞天梦想;壮哉中华,崛起神州,飞腾世界。中国人对于奔月的梦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真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当代的航天功臣们。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人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合作,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力;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嫦娥的舞姿如此精准完美;他们“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镌刻在浩瀚无垠的太空。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简介和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2014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22年生于福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学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1996年,吴孟超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创造了中国肝脏外科的无数个第一: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中国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成功进行世界第一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等,以这
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材料:
编者按: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在与吴老接触半个月后撰写的这篇人物传记,把吴孟超院士放在中国历史上苍生大医的背景中去考量,追溯他的性格、心志、学识在20世纪的祖国如何形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为骄傲的人物,吴孟超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他是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杰出院士,是拥有55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时值建党90周年,我们特首发此文以飨读者。
第一章
这是个近乎神奇的人,他仿佛就是为了战胜侵害人类生命的肝癌,而来到这个世界。
在他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中国
医生做过一例成功的肝脏外科手术。1960年,他打破了这个零记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主刀成功施行了肝脏手术的外科医生。这年他38岁。
至今,他已经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这是个世无其匹的数据。令人惊叹的数据还有: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有近30%的患者已活过了10年。迄今,如果肝癌手术后复发,人们更觉得不好办了。在他这里,经他初次手术和复发后再手术的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最长者已有45年,今已82岁,仍然健在。这些成就对于人类与肝癌的搏斗,无疑是巨大鼓舞。
他有一双神奇的手,比一般人的手要小,显得精致而灵巧。他青年时期曾“下放”到黄土高原去搞医疗,也经历过知识分子都要参加的劳动,那是个讲究手里有老茧才光荣的年代,他劳动时总戴着手套,防止长茧。这在那时,不免要给他带来麻烦,但他觉得他这双手不是他自己的,是上苍给他要他给病人做
手术的。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那双比女人的手更加细皮嫩肉的手。没有一点儿茧的手,才能更敏锐地感觉到病人肝脏内部的微妙信息……人们通常以为打开腹腔做手术,是看着做的,其实不尽然。有些肿瘤长在肝叶重叠的深处,眼睛看不见。
配合他做手术的护士说,他的手指上长着眼睛。因为他做手术有时并不看腹腔,而是举头或闭目,他的手在患者腹腔内探索……谁也看不见那手在里面做什么,却见他忽然就把肿瘤摘出来了。他今年已90高龄,仍然在做手术,最多时一天要做3台。这是真的,我目睹了他仍在主刀手术的全过程。他平日握笔的手有些儿微微颤抖,但只要一握住手术刀就不抖了。
我还注意到他握笔的姿势就像握手术刀,笔杆是直立的,写字像要刻字似的。每个人不管长大后做什么,总是先学会写字的,用硬笔写字的现代人,握笔姿势一生都不会改变。可是,这个
外科医生,从小就习惯了的握笔姿势竟然被他日后握手术刀的姿势改变了。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历程才可能改变?
这个非常杰出的人,叫吴孟超。
第二章
吴孟超3岁还不会走路,长大后身高只有1.62米,学医后申请当外科医生就因个子矮曾被拒绝。没有人会想到,这个3周岁后才终于站起来的孩子,将来会海内外走得那么远,会攀登到人类肝脏外科领域几乎是独步最高峰。
他生于福建省闽清县白樟乡后垄村,小村山清水秀,但田地少,种粮不够吃,他的父亲在他3岁那年就“下南洋”谋出路去了。日后吴孟超回顾,他3岁还不会走路,因严重营养不良所致。“我的妈妈是童养媳。”这也是家里太穷的一个证据。
我由此想,吴孟超生在贫穷的农村,先天严重不足,对今天所有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穷乡僻壤的孩子,都是很大的鼓舞!因而,比他的杰出成就更
值得追溯的大约是:这个昔日先天不足的孩子,怎样成为中国当代医学界的一位巨人!
第三章
吴孟超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九。中国在商周时期就把农历七月定为秋季的第一个月,称之孟秋。吴孟超生于七月,小时候的名就叫孟秋。孟秋上初中后,给自己改名为孟超。这是我所看到——从他内心发出的第一个渴望自强的信号。
此后的吴孟超,一生都在努力地超越自己,超越环境对他的束缚,包括父母的爱与期望交织在一起的“父母意志”对他的束缚。17岁,他就经历了一次重要超越。
他5岁时随母亲去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家里穷,父母只供得起这个矮小的孩子读书,起初是期望他学了知识将来能有饭吃。不料他书念得非常好,读完初中,当地没高中,父母决心送他去英国继续读书,这时是指望他
将来长了学问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可是,吴孟超却坚持要回国。
这是1940年,中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蹂躏。吴孟超17岁半,为什么要离别父母弟妹回国?这是个值得追思的问题。
他在马来西亚上的学校是当地华侨办的,叫“光华学校”,取的是光耀中华的意思。校名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孙中山还写了一副对联:“求知求义最重实践,做事做人全凭真诚。”此联成了这所学校的校训。知识不仅有助于一个人谋生,知识里是有一个日益增长的大世界的。祖国正被侵略,学校里的课程也变了,华侨教师给学生们讲祖国、讲正义、讲国内的英勇抗战,讲得热泪盈眶。青年是有热血的,青年吴孟超是初中的班长,他的心中不再只有一个家,更有祖国,一个宽广辽阔的很大的祖国!
他在实现着人生中极其重大的一个超越,从关心自己的家到关心祖国!他的热血和情感在为此激动,他已经无
法服从父亲的愿望,无法仅仅为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处境而去英国读书……他深知父母在五六个孩子中只培养他一人读书,自己肩负着全家的厚望,可是他坚持要回国……回国能干什么,去打仗,还是去读书?国内还有平静的课堂吗?他自己也不清楚,只想要回国。1940年1月,他是与6位同学一起回国的,可见那个年代怀有一腔报国热血的青年是不少的。吴孟超成为吴孟超,必还有他个人的因素。
第四章
但是,现在我们还无法放下大环境来寻索吴孟超的个人因素。“九州遍洒黎元血”,国内大环境是这样猛烈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华北确实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均南迁,众师生徒步数千里汇集云南**,组成西南联大。“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的校歌就是这样唱的。
日军的飞机炮舰是科技所支撑 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在强烈呼唤着中国读书人学科技,南中国汇聚着中国教育最杰出的教授群体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吴孟超与同学们回国到达**,一入境就接触到一个为救国而拼命教学的环境。这是前所未有的为拯救祖国而汇聚到一起拼命教书读书的惊涛骇浪!
吴孟超成为其中的一滴水,他在这里读高中,此后与许多怀抱工业救国理想的同学一样,想考工学院。这期间他与吴佩煜发生了恋爱,吴佩煜来自杭州。他们是在频繁躲避日机轰炸的日子里萌生爱情的,到处可见被日机炸死炸伤的躯体,还有病痛疾苦的人民。吴佩煜的理想是学医,并影响了吴孟超,两人一同考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无论学工还是学医,都有很多学生,吴孟超如何能脱颖而出?我们似乎应该来研究一下这位个体了。
第五章
但是,还有一个外因不能忽视。
吴孟超说他深受裘法祖教授的影
响和指导。裘法祖1914年生于杭州,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在二战中曾挽救无数德国人的生命。裘法祖的手术做得非常快捷流利,“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乃至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誉之“当代中国外科之父”。1947年吴孟超首次听到裘法祖讲课,心受震撼,这成为他选择当外科医生的重要因素。
可他医学院毕业后申请做外科医生被拒绝,以致毕业后即失业。这年正是1949年,他27岁。8月,解放军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向社会招聘医生,吴孟超去应聘,仍报外科,遇到这所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主任郑宝琦。郑宝琦1946年曾赴美国辛辛那提医学院进修。郑宝琦当场录取了吴孟超。因郑宝琦从吴孟超的眼神中,从他回答问题的简明扼要中,看到了一种沉稳、坚定的气质。郑宝琦回顾说,他当时想,自己要的是这种气质,而不是身材。所以,郑宝琦的慧眼识人,也是不能忽略的。
然而外科的分支有很多,吴孟超如何瞄准了肝脏手术?
这仍然得益于裘法祖的指引。
今天回望吴孟超的道路,似乎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心中是要有自己敬仰的高山流水的。裘法祖确实是外科界的高山流水。在二战中的德国,他曾经“从头到脚什么手术都做”,因轰炸造成的创伤可伤及任何部位。这使裘法祖对各种外科手术都了解。1956年吴孟超正考虑自己究竟该向外科的哪个专业发展,他去向裘法祖请教。导师告诉他,现在世界上医学发展很快,但肝脏外科还是薄弱学科,中国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裘法祖建议吴孟超去做这个难题。
这不是一个轻易的建议。因肝脏血管非常密集,无法解决止血问题,就无法避免患者流血不止而死,因此肝脏被视为手术禁区。导师的建议,基于对吴孟超的了解和信任。今天看来,吴孟超听从了导师的指路,无疑是他通往未来
极重要的选择。
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据2014年的一个统计数字,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多达1.2亿,全球每年新发数十万名肝癌患者,约一半在中国。这意味着肝脏手术治疗有多么巨大的需要。由此溯到1959年,整个中国还在等待着能做肝脏外科手术的医生。一旦突破这个禁区,这就是必有大贡献的领域。
第六章
人有高志,当从基础做起。1956年的吴孟超去跑图书馆,据说几乎找遍了他能翻到的所有藏书目录,只找到一本英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就这本“入门”,已万分珍贵。
吴孟超拿着书去告诉导师,裘法祖则对他说:你尽快把它翻译成中文吧,让更多我国医生能看到。
这是个重要情节。此前,吴孟超只想到阅读它,还没有想到翻译它。导师这话,不是一般的鼓励。裘法祖心里想着的不只是一个吴孟超,导师在想着中
国的肝脏外科,导师心里装着中国无数的肝脏疾病患者。当年吴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