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平+点燃起民主与集中的明灯
点燃起民主与集中的明灯
――由学习党的组织制度想到的3月24日上午,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二次党课学习,本次课学习的主题是党的组织制度,老师重点分析了民主集中制这一建党、治国的根本准则。在近两个小时的理论学习中,我感触颇多。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从近代开始经历了多次反侵略战争,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莫过于八年抗战,也正是在抗战期间我们成立了我们党,确立了我国今后要走的社会道路。赶走了侵略者,我们开始积极准备筹建新中国,这期间包括与国民党的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全力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使得政治建设的民主化进程逐步加快。历史证明,民主集中制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党情的根本政治准则。直到今日,民主与集中仍具有巨大的时代意义。
通过党课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我个人对民主与集中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具体如下:
宏观地看,对于我国而言,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民主,因为我国最大的政治特色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就是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领导人由人民或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再者,我国采用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制度,每年的人代会上代表们慷慨陈词,人民的问题逐渐被一一搬上政治桌面,民主的色彩越来越浓。因此,不得不说,我国选择民主政治是正确的选择,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这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当然,一个国家的政治如果单单只谈民主,那么就会呈现无政府状态,导致极端自由主义,这样最终的结果将会出现国家政治混乱、人民生活无法安定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国在实施民主的同时也不忘坚持集中。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必须在集中指导下实行,只有坚持高度的集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微观地看,对于个人而言,民主意味着自己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以及一系列相应的民主待遇。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是抱着这种心态,是不是会出现类似西方初期的福利国家上演的问题呢?过分强调个人的民主,导致个人的积极性大大削减,社会惰性愈演愈烈,最终将不利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个人不能仅仅只强调民主,个人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个人的一言一行需要在法律和道德规定的范围之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可以将个人的民主与集中理解为个人权利与义务的相结合。只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才能更好的做好自身,进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我会更加注重加强个人思想上的认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党课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活动,深刻对党的认识,从内心点燃起民主与集中的明灯!
第四小组 张平
第二篇:我心中的点明灯
我心中的点明灯
从幼儿园来小学,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老师。这些老师都帮助过我成长。而鲍老师是帮助我成长次数最多的老师。
鲍老师有头乌黑光亮的头发,走起路来随风飘扬。她还有一双“顺风耳”,只要我们一讲小话,声音根本逃不出鲍老师的“顺风耳”。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我作文本上的“太”字写成“大”字了。鲍老师批作业时,我就被她叫到了讲台旁的小桌子旁。鲍老师说:“你又犯小粗心了,“太”字写成“大”字了。”我说:“哦,原来写错了。我会改正的。”鲍老师笑了笑,便给我讲了易混字,然后叫我不要再犯小粗心,下次一定要写对。我轻轻地点了点头,便去改错了。
从此,每当我写到这个字时,总会想起鲍老师对我说的话。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老师的教诲之思,我怎么能忘呢?
有趣的一次实验
这学期我们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这实验都很有趣,而最有趣的实验是我和李鹿鸣制作一种“香水”。
这个实验有趣在哪儿呢?它有趣在没有要求,想放什么就放什么。我好象记得我们是这样做的: 我们先准备了个大罐子,然后在里面放水,再把各种洗澡用品都拿来了(除了毛巾),还有各种清洁济拿来,统统倒在那个大罐子里。我们找了一个粗木棍,然后我们用这根木棍来搅拌。不知不觉过了多长时间,水从一开始的清澈透明变成了蓝色。这时,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对李鹿鸣说:“嘿,这水有香味!”他闻了闻罐子里的水,然后高兴的说:“我们做出了“香水”了!我们做出了“香水”了!”
这时,我发现了一瓶有桂花香味的杀虫剂,便对李鹿鸣说:“我们用杀虫剂来增加“香水”的香味吧!” 李鹿鸣“夸”了我一下:“你可真够疯狂!”
这时,一只小飞虫飞了过来,飞进了我们制作的“香水”里。它一碰到“香水”就死了。李鹿鸣说:“我们制作的“香水”应该叫“杀虫牌杀虫香水”,他的这句话可把我逗乐了
这次实验真有趣啊!
第三篇:课堂提问的民主与集中
07师本(2)班070101237夏芸070101239钟颖
1.学生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怎么办?
答:
1、利用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回答问题:(1)平时上课学生有回答问题,按次数登记,算入期末总评;(2)用表格统计再评出积极学生,在家长会上进行反馈。
2、多提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3、多提问具有发散性答案的问题。
2.学生点名后不会回答问题怎么办?
答:
1、把问题复述一遍,然后将问题分解,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2、鼓励学生回答:告诉他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敢于说出来就是好的。
3、换一个简单一些的问题问学生,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3.课堂提问的民主与集中
(1)为什么要民主,为什么要集中?
答:因为民主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能够使学生发
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集中可以防止 学生自由提问时,问题过于简单、幼稚,或未抓住重点,偏离主题太远。
(2)什么时候民主,什么时候集中?
答:民主:在讲课之前(以学生预习过课文为前提),或讲授教学内容后留有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自由提问,而提问可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方式相结合。
集中:
1、可在民主提问过程中或结束后集中,以防学生在民主提问时偏题太远,也可补充学生在民主提问时未涉及到的重难点。
2、可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提问,以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
3、可在讲课完,集中提问,让学生可以回顾课本重难点。
(3)课堂提问怎么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答:做为教师,首先要认清民主与集中是统一于整个课堂提问过程;然后依据具体的情况,如课文的内容、可涉及的问题等等,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比重,不应特别倚重任何一种方式,在课堂提问时,应灵活处理二者的关系。
第四篇:理解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尊敬的党组织: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民主和集中,二者既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民主是集中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让各种意见和方案都讲出来,才能进行比较和鉴别,把最好的意见和方案吸收到决策中,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实现党内的正确的集中。集中离开了民主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会变成独断专行,形成的决议和决定会带有许多主观主义的因素、给工作造成失误,挫伤党内外群众的积极性。
其次,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没有正确集中的指导,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因为没有集中的指导,民主不会有正确的方向,没有集中,党就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进行;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民主权利就可能遭到破坏,行使民主权利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党的正确决策就不可能成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统一意志,更谈不上贯彻执行的问题。可见,集中是民主自身的要求,是实行民主的保证和指导。此外,发展党内民主,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使党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得到贯彻执行,以实现党的目标。从这一点上说,集中又是民主的归宿。
上述两个方面都表明,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和集中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民主的过程就是集中的过程,没有集中也就没有民主。当然,民主作为基础和前提,必须决定、制约集中,并通过集中来反映自己的存在;而集中作为结果,只能服从民主,接受民主的制约,并体现民主的要求。这是由民主和集中的不同功能决定的。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6月16日
第五篇:如何理解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如何理解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源自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项条件。作为共产国际加入条件的民主集中制,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加集中制(《列宁所说的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什么》,《学习时报》第422、423期)。
中国共产党从“七大”开始,就在党章上对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作了表述,说“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从“十四大”开始,党章又在这一表述的末尾加上了“相结合”的字样。党章上的这项表述,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的科学概括。
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成立之初,就把民主制确定为党的管理形式,只不过由于党员人数众多,地域辽阔,整个党不能只设一级组织,实行直接民主制,而必须设多级组织,实行间接民主制,即代表式民主制。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解决了。但是,实行间接民主制,就需要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党的权力才能运行。那么,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呢?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出现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采用分权型的结构形式联邦制和自治制,列宁主张采用集权型的结构形式集中制,他认为,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不应当是一个结构松散、任由每个组织各自为政的党,而应当是一个统一集中、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的党。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联邦制和自治制先后被否定,集中制被接受。列宁所主张的、民主制加集中制组成的民主集中制被载入了党章。
由于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加集中制,整个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既要实行民主制,又要实行集中制。但是在对待这两种制度的态度
上,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倾向。一般说来,上级机关偏爱要求下级服从上级的集中制,嫌民主制“碍手碍脚”,它们不愿意受到制约。下级机关的倾向相反,它们偏爱能让自己“主事”的民主制,不太喜欢要求下级服从上级的集中制,它们不愿意受到管束。为了防止党的权力机关出现异化,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根据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地位的不同,对它们如何实行民主和集中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对上级机关的要求是,实行集中制要以实行民主制为前提,对下级机关的要求相反,实行民主制要以实行集中制为前提。所谓实行集中制要以实行民主制为前提,是说,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机关服从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实行民主制。列宁所说的民主制,是同君主制和贵族制相对而言的政体形式、政治制度。权力机关实行民主制,就要体现应当由权力机关体现的、使民主制区别于君主制和贵族制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特征有三项。
第一,必须选举产生,选举制是代表式民主制的启动方式和必要条件。列宁把公开性和选举制视为民主制的两个标志(《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第131―132页。本文中的引文都引自《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以下引文只注卷次页码),他把建立在选举制基础上的代表式民主制称为“理想的民主制度”(第16卷第95页)。列宁强调选举制对于民主制的意义,是因为,与君主制和贵族制不同,民主制的权力机关只能由选举产生。正因为如此,今天世界上所有实行代表式民主制的地方,选举制和代表式民主制总是相提并论,形影不离。
第二,必须集体决定重大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是民主制的权力运作方式。列宁说:“民主制是人民掌握权力”(第37卷第67页)。所谓“人民掌握权力”,在间接民主制度下,就是权力机关即代表机关集体决定重大问题。集体决定重大问题是民主制区别于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权力运作方式。在权力运作方式上,如果不是集体决定重大问题,而是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或者很少一部分人
决定重大问题,民主制就成了君主制或者贵族制,民主集中制就成了君主集中制或者贵族集中制。
第三,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不得以权谋私,决定问题要符合实际,这是民主制的根本属性。列宁说:“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第30卷第383页)。他在这里说,民主(制)就是:行使权力、决定问题要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在直接民主制度下,这一点不成问题。因为在直接民主制度下,权力行使者和权力所有者是同一个主体,他们在行使权力即决定问题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始终在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这里不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因为谋私就是为大多数人自己。这里也不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因为人们决定问题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不会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糊弄自己,也不会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但是在间接民主制度下,情况就不同了。在间接民主制度下,由于权力行使者和权力所有者不再是同一个主体,而是两个主体,权力的行使既可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也可能背离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当出现后一种情况的时候,它可能表现为以权谋私,而权力行使者一旦成为只为自己谋利益的特权阶层,民主集中制就成了特权阶层的集中制。权力的行使背离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除表现为以权谋私外,还表现为决定问题脱离实际,表现为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而权力行使者一旦成为彻底的官僚主义者,或彻底的主观主义者,民主集中制就成了官僚主义者的集中制,或主观主义者的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