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与集中热学解释应用
民主与集权 第二节、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行使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使人类的自由体制化。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民主的定义基本与经济热力学中反应物的化学某些性质相一致。
近代民主是在古希腊民主制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而希腊的民主制度以雅典的民主制度为代表,这就说明了民主制度本身是根植在一种人文文化中产生的制度,它认定全体公民为统治者,参与政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内部是平等的,其保障的基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法律,当法律一旦建立的时候,社会内部所有的人都必须将此作为行为准则。
民主从某些意义上被近代社会神圣化。人类在二十世纪以后觉得民主是社会运行形式最好形式,其实这一点无从说起。民主是耗散结构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的某个形式,是社会财富发展到一定形式的时候,共同分享财富的行为表现之一。但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正确,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是民主的产物。如果把群体性智慧等同于正确,这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民主可以防范由于一个人的智慧或少数人的智慧所带来的片面性与不全面性,而导致的决定性失误。同时民主的形式应该是容忍不同声音的,因为只有不同声音的表达才会使民主的作用效果更加理想。从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看,民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社会财富高层次的有效表现。在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中,其中反应物液体状态代表人民状态,科技和财富的水平是代表着液体的温度与压力。其中液体对容器产生的压力是由于液体的温度所造成的。这样我们可以想象,在高温的时候可以用高压来对待反应物中的液体。不过随着温度与压力的升高,到达一定限度可以使容器爆炸。所以减少压力敞开容器的盖子,再让液体的耗散形式改变,这样容器是不-1-
会被破坏的。相同道理,近代民主对于国家政权的作用也是如此。
希腊民主的时间比较短,但其根植在爱琴文明基础上。由于爱琴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到了近代社会成为人类现有最高文明的体系,这样民主体系也成为现阶段社会中人们最向往的政治体制。而由于美国民主体制的实施使原希腊民主体制中的城邦民主体制,演变为联邦民主体制或国民民主体制,其特点并没有改变。首先是平民政体,即所有在这个国家中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他们都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最高执政人员的机会。作为美国民主体制来讲其核心政治体制就是它的宪法。美国的宪法简单而明确,但是美国宪法本身的文字内容与根本意义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没有改变,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美国式的民主对美国本身社会的稳定体系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稳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代表着其耗散机构的正常运转,人类有对于稳定体系和自由空间向往的动物性本能。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不如美国发达的国家其内部的精英向美国移民趋之若鹜的表现。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由于秉承对自由的向往,使得这一人类原始的本能在偶然间成就了人类最高的民主体系。这种体制其实对美国政府是有极大的保护作用。政府在不同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科技水平中,体制要相对应的调节,否则耗散机构再固定的能量消耗中所显示的稳定可能由于能量输入的不稳定而导致耗散机构的崩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危机带给社会最严重的效果。而民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这个耗散机构在政府层面上得到适当的调节,减少了系统崩溃的风险性。同时当战争或者大型自然灾害来临时,民主体制转化成集中体制也相对集中体制转化民主体制容易的多。民主建设根植的土壤是社会和个人都富有,同时人们知识水平与对民主的意识较高。这种土壤是不能强加于每一个国家和社会。同时民主体制也会使反社会思想有说话的土壤与余地。
这里对于民主与集权在意识熵值方面进行解释说明。中国唐朝诗人刘禹锡作《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这句诗就可以说明随着时代和技术转换能力的变迁,人们对于消费和行为模式的认识是在改变的。当平稳的社会平稳发展的时候,人们对财富的认识与代谢在几年内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变化使意识熵值在同步发生变化,同时导致人们对于参政与议政的认识发生变化。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适合充分民主的(此民主为美国90年代以后的民主)。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讲中国如果要以充分民主的形式面对整个国家的财富消耗必定会出现饥荒与动荡。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大跃进。民主是
双方的,一定要符合社会普通阶层的认识能力与统治阶级的对于社会总体平稳状况的把控能力。只有这样,产生的民主形式或是集权型式的机制才是相对完善的。由于耗散机构的破坏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后退和动荡无序,最终受到巨大伤害的还是社会中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与此相反,由于没有重视民主与集中这两方面的因素,而采取极端民主行为,反而造成了国家的解体和社会的不安定。更值得深思的是二十世纪末东欧的一些政府在民主问题上的简单执政行为,如: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由于民族问题没妥善解决等,造成国家的种族之间的屠杀与清洗。
没有任何形式的民主执政或集中执政是完全不变的。在战争形式中,民主与集权的变化更加潜移默化。民主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决定依据的手段。集权是以少数掌握国家级耗散体系的人意见为决定的依据的手段。由于多样性在社会的存在,民主与集权都是必要的。因为现代人对科学的认识与掌握程度,民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承认与接受。但这里要说明一点,民主行使的先决条件是民主成员的科学素质在一定水平之上,了解能量的基本流动规律,而且心理状态要正常,社会机构相对稳定,主流思想需准许社会多样性等等,这样才能有相对良好的效果。
第三节、集权
集权的一般定义指决策权力和行动决定完全保留最高管理者决定。在组织管理中,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绝对的集权或绝对的分权都是不可能的。而在政府的行政方式与指导思想上讲,集权与民主是对立的统一体。
人类对于集权是生存的本能所造成的这种形式。集权就像人类身体的大脑一样。人的身体有脑、手脚、躯干,各有不同的分工,但是发生指令,只有大脑。也只有大脑指导行动的一致性,才使一个人正常行动。集权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弊端,由于人们对于民主的观点深入人心使人类社会的大多数人在近代对于集权都很反感。由于美国是整个20世纪世界最强大的民主国家,而且美国内部人民生活富足。相反集权统治在整个在人类集权历史中出现有多次暴政,集权形式又往往是对法律和人权的践踏的直接手段,这就使集权给人的印象相当的差。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谁说应该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但是集权这种形式既然出于生物本能,就一定有对耗散机构的长久性和稳定性有利的一面,例如:所有群居的动物中,除人类以外,狮群、象群、猴群等动物群居时,其组织形式都类似金字塔的形状,是由上而下的生物本能的集权型管理。我还发现人类遇见大型灾害的时候,也必须用集权的方式才能渡过难关。这时,我们从耗散结构的观点来研究集权就不难发现,集权是人类在低耗散层次的时候对于人类自身繁衍所采取的无奈举动,而民主是在高耗散层次中国家内的个体对于扩大个体权利范围而进行的要求。古代的民主,特别是希腊的民主,其最后的毁灭也是由于没有能力实施统一的军事行动和保护作用。而希腊的民主,对待社会中的最底层人群,即:奴隶,是不享受任何权利的。同时要看到美国在国家富有的和平时期实施的民主管理。但是美国在战争的时候,国家也从来没有使用民主的形式来运作战争,包括美国的南北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总统远见卓识的一系列军事政治行动,都不受民主条款所限制,而且成为美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一个总统。从某种形式说,罗斯福总统那时的统治都是集权的统治,不过是美国在危机时的集权统治模式。不光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近代经济腾飞中的政府在经济腾飞初期的领导方式都是在相对低的社会财富水平条件下采取的集权方式。
集权的优点在于
1、政令统一,标准一致,便于统筹全局。
2、指挥方便,命令容易贯彻执行。
3、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耗散机构的整体形象。
4、有利于集中力量应付相对危险的局面。
集权的缺点一般表现是:
1、不利于发展个性,顾及不到事物的特殊性。
2、缺少弹性和灵活性。
3、下级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同时,不愿意承担责任。
集权相对民主来说,其最致命的缺点是集权不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而进行综合考虑下达集权命令。民主下达命令,可能不是最好的决定,甚至说民主形式下达的命令,效果可能很低,但民主效果下达的命令一定不是最差的命令。除了一种情况之外——战争的开始。如果一个人对正在进行战争的国家内部人员高喊民主口号,那么在这个时期内喊民主口号的人员一定是叛国者。但是,集权由于是个人主导或几个人主导的决定,这时当这几个人的思维和智慧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人的时候,其下达英明决定的可能性十分大,即使周边的人不理解,事实也能告诉耗散机构中大多数人员获得很好的利益。
但是一个残酷事实摆在了大家面前,那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人们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理解,往往没有细致的理论化推断作为决定依据。这样个人的决定一旦出了错就可能使一批人受害。当出现重大决定性失误的时候,甚至可以使这个国家或这个群体的耗散机构运行崩溃。集权也好民主也好,其目的是使人类所在的耗散机构更良好的运转下去。大家都发现从民主到集权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从集权到民主的建设却需要长久的考虑和付出智慧甚至于鲜血的代价,我认为在人类耗散机构中要建立集权和民主的互换体制,即:揉性体制。在和平建设时期,大家倾向于民主式的管理,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行使自身的权利,这样使他们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其主动性和思维的广泛性,就得到了发展。社会在此时会发现,天才能人辈出,特别是科学和艺术领域,民主的思维使科学对于社会的了解更具有客观性和指导意义,而艺术也能在这片土壤中发展的更壮大。同样,这个机构层次提高,意识熵值的种类与层次在民主的土壤中,更容易发展。而当国家处于经济危机、战争、大型自然灾害时,民主体制就要迅速转换成集权体制来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这事也就无法谈及个人权利了。
总之民主与集权是相互补充的。一个社会或者是国家选择一条好的生存道路对于现代政府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广义的经济危机在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那么建立渐变的灵活政府体制,处理好民主与集权的形式变换,将是对付现代多种
危机最好的手段。这样可以用民主的形式把一些小的问题在平稳时期解决,不至于多种问题同一时期一起暴露出来,造成破坏性极大的后果。对于长时间和平时期,建立灵活多变的民主体制对于社会是有很多益处的。但是战争状态的社会,一定要集中制为主。这一点民主体制与监督体制现在看来是建立灵活政府体制长期效果最好的手段。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单一体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从而建立灵活国家政治体系,而且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人的缺点总会有的,圣人毕竟少之又少。
第二篇: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
Script>2000年9月28日 13:38 刘星
著而有定者,律之文;变而不穷者,法之意。(1)
民国那阵儿,学者费孝通写过一篇精彩的文章——《文字下乡》。在这篇文章里,费先生说过这段话: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 ?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汽车夫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2)
这段话极有意思。费先生用一种巧妙的解构方式,颠覆了不少人具有的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的“愚智对立”观念。更为有趣的是,费先生告诉我们,城里人和乡下人各自的想法是一类知识的区别,而不是智力高低的区别。城里人有自己的知识传统,而乡下人也有自己的知识传统。
说来,在文化语境中,前述那类自觉高人一等的“城里人视界”蛮多。在法律圈子内,随着专业化、职业化、理性化的法律现代性膨胀,“法律知识”把持者,似乎也或多或少有了“城里汽车夫”的脾气。不过,虽讲这等把持者多“懂得法律”,但在一关键的法律实践活计上,人们照样可以适用费先生的解构策略。这一活计便是“法律解释”。
在本文中,笔者借用一个法律实例作为叙事平台,先说明“法律解释”的纹路,次之说明其中的“暗道机关”,然后,再看看何以能够套用费先生的解构策略。最后,说说接下去的理路思绪是什么。
一
法律解释,在这里,大体是指对法律文字作个说明。法律文字这东西有个毛病。它是普遍性的,不会瞄着具体人物说个“法律命令”,也不会盯着具体事件讲个子丑寅卯。这样,“普遍性”的文字和社会具体对象之间,时时不能丝丝入扣。
看实例。
前两年直到眼下,出现过所谓的“私家打假现象”。这类“打假”,蛮有意思。第一,打假者以“消费者”名义,知假买假,然后搬出咱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 条,非要卖假者双倍赔偿。而那条法律文字恰好说,只要经营者卖出了“假”产品,消费者便可以没商量地要求双倍补偿。第二,打假者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仅在一区、一市、一省来回折腾,而且时时跨省穿梭出击。但是,他们终究全然不和质检“官府”相互通气儿、共同打假,倒是每每“暂”借“官府”质检图章,获得索赔的结实证据,然后,转向商家“要钱”进账。第三,此类打假,商家极为头痛,而平民百姓大多则是雀跃欢呼,尤其那些曾饱受假劣产品坑害的小民,更是拍手称快。第四,另有旁人说,这打假,本身就是“假”,因为不是为“消费”去买消费品,而是为了双倍进账才动手的,其动机,居心叵测,在道德上更是一准儿和“知假卖假”同样可恶……
现在,可以清楚地发现,第 49 条法律文字需要解释。
怎样解释 ?
有人说,别将“消费者”这词儿限定得那么死,硬说它指自我消费者。相反,咱们应该大方地解释该词,要高瞻远瞩、放眼全国,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意愿背景里来理解这词的意思。大多数消费者喜欢打假,而官府打假举措,说来已有多年,却迟迟不见殊效,私家打假无形中帮了大忙,使卖假商家诚惶诚恐。这使假劣产品的蔓延受到了扼制。对此,小民高兴。如此,将“知假买假打假者”说成“消费者”,便可使其获得双倍赔偿,而双倍赔偿的激励,便会更为鼓励打假运动。最后,得益的终将是大多数消费者。这般解释“消费者”蛮舒服,而且,符合“人民的利益”。
有人说,不成。法律文字的解释要钉是钉、铆是铆。第 49 条的“消费者”就是“自我吃掉(食品)”、“自我使用(餐具)”之类的人物。除此便是另有图谋的人士。买东西送人,或者买了存而不用,都不属严格意义的“消费”,由此,更别说“知假买假打假”了。除此之外,观看一个“法律事件”,不单要看与其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文字,而且要瞧“周边相关法律的条文文字”。这是说,有时,看似有关的法律文字兴许不能管用,而其他“稍远”的法律文字则可派上用场。那第 49 条不太顶用,可是,《民法通则》里的文字可以发威。《通则》文字说,买卖东西时双方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如果不真实,买卖行为算是瞎忙了。专业词汇说:“这叫无效民事行为”。知假买假者购买假劣商品,显然没有“真实”的买意,没有买意还去交易,便是法律上的无效操作。无效操作的结果则是双方返还原物。这里,依然没有“知假打假者”捞取便宜的地方。
或者,不是单看直接的法律文字,也不是单看周边的法律条文文字,而是直指法律“实质”,追觅法律的原则、精神,或者立法原意一类的东西……
这也是一种解释方法。
大抵可以发觉,这些“解释”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平民式”的法律话语释放,一类是“法学精英式”的法律话语释放。
“大众平民式”的法律话语,随意、常识、开放,并时而带有情绪化。它对法律文字的态度可说“潇洒”。在“知假买假”案子里,这类话语不会死咬法律条文的干巴字眼儿,也不会太在意法律本身的原则、精神、立法原意之类的“大东西”。换句话说,它不
会,而且也不太希望在法律的“内在秩序”之中转来转去。相反,它的叙事出发点,倒是民众的现实需要。它以为,“法律地盘”应该扩张,法律家族谱系大体也应无限。因为,法律的目的不在法律,而在其外的大多数民众意愿。
反过来,“法学精英式”的法律话语则是“刻板”、专业、拘谨了。它时时是理性化的。就“知假买假”而言,它乐意或者习惯于在法律的“内在秩序”之中兜来兜去,要么死扣字眼,要么搜寻其他条文,要么探察法律原则、精神、立法原意,等等。这是“学科知识”紧箍咒的控制结果。此类精英话语认准,法律应该画地为牢,法律家族的谱系,也应有始有终。
二
现在,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法学精英式的解释有何不妥 ? 对“知假买假”,人们就法律文字争得天翻地覆,精英话语的解说,不正可以显露权威、一言九鼎 ?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乃至法学都是“职业性”的,就像医疗和医学一样,它们可以充作“专业”上的指路明灯。由此,为啥不能像病人求医一样,将法律上的糟心事儿或难事儿交给精英话语的操持者,让其诊断一二,开个药方 ?
这些是人们最为容易提出的问题。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法学专家,都说精英话语式的解释理所当然。他们以为,在法律“内在秩序”之中来回穿梭,就“法治”而言,乃是不能丢掉的“万变不离其宗”。而对比来看,大众话语式的各类解释则是旁门左道了。如果有人听从那些解释的意见,便是似乎有些患病去寻江湖巫医的意思,全然属于误入歧途。
这类看法,犹如前面提到的一准儿认定城里人是个“智”、乡下人是个“愚”,将精英话语式的法律解释,奉为了“解释的知识贵族”,而且断定,那类解释具有“正当性”。
现在,瞧瞧这看法的毛病。
法律解释的意见,如果想要成为真“智”,或者具有“正当性”,在法律的语境中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和法律文字捏攒者的原来意思相契相合。这里有层关系需要道来。
法律解释符合原意,这可说是“政治道德”(politicalmorality)的基本要求。现代人们已经咬定,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开是天经地义的。立法者只管“书写”文字,司法者只管“执行”文字。这样,才会避免政治学时常唠叨的“专横跋扈”——专制。同时,司法者还要尊重立法者,凡事要唯“立法原意”是举,不能自作主张。当法律文字不太“清楚”时,更要如此。眼下,出现了解释麻烦,司法者不去追觅法律文字“书写者”的原意,而是“另辟蹊径”,我行我素,这便等于司法者自己“既扮钦差又当皇上”,将立法权和司法权偷偷地共同按在了自己帐下。此等作为,和“书写者”自己书写后再去自己执行,殊途同归,或说同为专制。落在咱们第 49 条上,可以认为,解释者在这条意思上“自作主张”,便等于是断案过程中新立了“另一第 49 条”,这是既司法又立法,叫人不堪忍受。
显然,这层关系预示,要想标榜自己的解释具有“正当性”,则必须证明自己找到了立法原意。而其他任何解释方法,只要不能衔接“立法原意”,自然都是没有“正当性”。
三
然而,能否找到这个原意 ?
回答如果是肯定的,我们的讨论就此应该打住。相反,回答如果是否定的,我们便会摸向费先生的“乡下人和城里人”的解构路标。
可以认为,至少能够搜寻两个理由,表明这个“原意”极为可能无法找到。先说头一个。“原意”,大体是指“原有的意思”、“原有的意图”。此处的“意思”或“意图”,是个心理学的词语,它们在示意个人心里想啥琢磨啥。打这点出发,在和某人对话时,咱们自然可以反复盘问这人说话的“本意”,从而挖出他(她)的心理观念。但是,现代社会的立法机构不是一人,而是一伙人组成的一个实体。讲一伙人想啥可不同于说一个人想啥。此外,人们显然不易像盘问个人一样,追问立法机构的意图。当然,如果一伙人会像一人一样思想行动,倒也未尝不可去讨个“立法机构意图”。问题是,一伙人时常不会像一个人那样众口一辞、“说一不二”。在“书写”法律文字的时候,情形更会如此。立法机构里有起草者、投票者、签署者和公布者,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会在法律文字上面像一人一样,“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更为吃紧的是,对“知假买假”这类事情,立法成员“书写”法律文字(比如第 49 条)时兴许连想都未想过。
再说第二个。法律文字是个“文本”。而对“文本”,有个“主观”的解释。“主观”是说解释者头脑里有自己的“前结构”,“前结构”包括了“知识状态”、“价值偏见”、“叙事立场”……等等。这类前结构,在不同人那里,自然具有不同的品性,从而操纵左右了解释者的解释。对法律文字是这样,对找到的所谓“意图”那玩意儿,同样如此。就第 49 条文字来说,有人可讲,那里边的“意图”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啥叫“保护” ? 怎样才算“保护” ? 人们找到的“意图”,也需用文字来表述,而凡是用“文字”来表述的东西,难免遭遇解释者“前结构”的翻弄把玩。于是,假如宣称找到了一个“立法意图”,谁能确保这“意图”是立法者的,而不是解释者自己的 ?
通过这两点理由,当然可以发觉,第一,也许我们时常设想的法律“书写者”在法律文字之中留下意图遗迹这一情形,多半就是“假设”的。因为,殊难证明遗迹的存在。解释者终究面对的是“文字”,而不是“书写者”讲述的“自己的想法”。第二,作为司法者的解释者,天天都会遭遇解释烦恼,这在法律实践中已是人人皆知。在理论上,他可以日日请示“书写者”,问问在“知假买假”上,“书写者”有何心思。可是,真想这般操作,需要无法计量的成本资源,接下来还会耽搁许
第三篇:课堂提问的民主与集中
07师本(2)班070101237夏芸070101239钟颖
1.学生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怎么办?
答:
1、利用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回答问题:(1)平时上课学生有回答问题,按次数登记,算入期末总评;(2)用表格统计再评出积极学生,在家长会上进行反馈。
2、多提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3、多提问具有发散性答案的问题。
2.学生点名后不会回答问题怎么办?
答:
1、把问题复述一遍,然后将问题分解,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2、鼓励学生回答:告诉他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敢于说出来就是好的。
3、换一个简单一些的问题问学生,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3.课堂提问的民主与集中
(1)为什么要民主,为什么要集中?
答:因为民主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能够使学生发
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集中可以防止 学生自由提问时,问题过于简单、幼稚,或未抓住重点,偏离主题太远。
(2)什么时候民主,什么时候集中?
答:民主:在讲课之前(以学生预习过课文为前提),或讲授教学内容后留有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自由提问,而提问可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方式相结合。
集中:
1、可在民主提问过程中或结束后集中,以防学生在民主提问时偏题太远,也可补充学生在民主提问时未涉及到的重难点。
2、可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提问,以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
3、可在讲课完,集中提问,让学生可以回顾课本重难点。
(3)课堂提问怎么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答:做为教师,首先要认清民主与集中是统一于整个课堂提问过程;然后依据具体的情况,如课文的内容、可涉及的问题等等,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比重,不应特别倚重任何一种方式,在课堂提问时,应灵活处理二者的关系。
第四篇:理解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尊敬的党组织: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民主和集中,二者既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民主是集中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让各种意见和方案都讲出来,才能进行比较和鉴别,把最好的意见和方案吸收到决策中,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实现党内的正确的集中。集中离开了民主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会变成独断专行,形成的决议和决定会带有许多主观主义的因素、给工作造成失误,挫伤党内外群众的积极性。
其次,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没有正确集中的指导,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因为没有集中的指导,民主不会有正确的方向,没有集中,党就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进行;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民主权利就可能遭到破坏,行使民主权利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党的正确决策就不可能成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统一意志,更谈不上贯彻执行的问题。可见,集中是民主自身的要求,是实行民主的保证和指导。此外,发展党内民主,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使党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得到贯彻执行,以实现党的目标。从这一点上说,集中又是民主的归宿。
上述两个方面都表明,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和集中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民主的过程就是集中的过程,没有集中也就没有民主。当然,民主作为基础和前提,必须决定、制约集中,并通过集中来反映自己的存在;而集中作为结果,只能服从民主,接受民主的制约,并体现民主的要求。这是由民主和集中的不同功能决定的。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6月16日
第五篇:如何理解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如何理解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源自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项条件。作为共产国际加入条件的民主集中制,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加集中制(《列宁所说的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什么》,《学习时报》第422、423期)。
中国共产党从“七大”开始,就在党章上对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作了表述,说“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从“十四大”开始,党章又在这一表述的末尾加上了“相结合”的字样。党章上的这项表述,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的科学概括。
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成立之初,就把民主制确定为党的管理形式,只不过由于党员人数众多,地域辽阔,整个党不能只设一级组织,实行直接民主制,而必须设多级组织,实行间接民主制,即代表式民主制。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解决了。但是,实行间接民主制,就需要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党的权力才能运行。那么,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呢?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出现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采用分权型的结构形式联邦制和自治制,列宁主张采用集权型的结构形式集中制,他认为,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不应当是一个结构松散、任由每个组织各自为政的党,而应当是一个统一集中、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的党。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联邦制和自治制先后被否定,集中制被接受。列宁所主张的、民主制加集中制组成的民主集中制被载入了党章。
由于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加集中制,整个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既要实行民主制,又要实行集中制。但是在对待这两种制度的态度
上,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倾向。一般说来,上级机关偏爱要求下级服从上级的集中制,嫌民主制“碍手碍脚”,它们不愿意受到制约。下级机关的倾向相反,它们偏爱能让自己“主事”的民主制,不太喜欢要求下级服从上级的集中制,它们不愿意受到管束。为了防止党的权力机关出现异化,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根据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地位的不同,对它们如何实行民主和集中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对上级机关的要求是,实行集中制要以实行民主制为前提,对下级机关的要求相反,实行民主制要以实行集中制为前提。所谓实行集中制要以实行民主制为前提,是说,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机关服从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实行民主制。列宁所说的民主制,是同君主制和贵族制相对而言的政体形式、政治制度。权力机关实行民主制,就要体现应当由权力机关体现的、使民主制区别于君主制和贵族制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特征有三项。
第一,必须选举产生,选举制是代表式民主制的启动方式和必要条件。列宁把公开性和选举制视为民主制的两个标志(《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第131―132页。本文中的引文都引自《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以下引文只注卷次页码),他把建立在选举制基础上的代表式民主制称为“理想的民主制度”(第16卷第95页)。列宁强调选举制对于民主制的意义,是因为,与君主制和贵族制不同,民主制的权力机关只能由选举产生。正因为如此,今天世界上所有实行代表式民主制的地方,选举制和代表式民主制总是相提并论,形影不离。
第二,必须集体决定重大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是民主制的权力运作方式。列宁说:“民主制是人民掌握权力”(第37卷第67页)。所谓“人民掌握权力”,在间接民主制度下,就是权力机关即代表机关集体决定重大问题。集体决定重大问题是民主制区别于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权力运作方式。在权力运作方式上,如果不是集体决定重大问题,而是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或者很少一部分人
决定重大问题,民主制就成了君主制或者贵族制,民主集中制就成了君主集中制或者贵族集中制。
第三,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不得以权谋私,决定问题要符合实际,这是民主制的根本属性。列宁说:“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第30卷第383页)。他在这里说,民主(制)就是:行使权力、决定问题要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在直接民主制度下,这一点不成问题。因为在直接民主制度下,权力行使者和权力所有者是同一个主体,他们在行使权力即决定问题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始终在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这里不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因为谋私就是为大多数人自己。这里也不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因为人们决定问题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不会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糊弄自己,也不会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但是在间接民主制度下,情况就不同了。在间接民主制度下,由于权力行使者和权力所有者不再是同一个主体,而是两个主体,权力的行使既可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也可能背离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当出现后一种情况的时候,它可能表现为以权谋私,而权力行使者一旦成为只为自己谋利益的特权阶层,民主集中制就成了特权阶层的集中制。权力的行使背离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除表现为以权谋私外,还表现为决定问题脱离实际,表现为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而权力行使者一旦成为彻底的官僚主义者,或彻底的主观主义者,民主集中制就成了官僚主义者的集中制,或主观主义者的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