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与陀螺》读后感
让
民
主
飞
——《民主与陀螺》读后感
版本版次:俞可平著《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介绍: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哲学和政治学双科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政治学者。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并且同时兼任多家大学的教授或客座教授。除了母语外,他还会英语、德语、日语等四国语言。并多次受邀去国外著名大学如美国杜克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等学校进行讲授与交流。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等。并出版有《政治与政治学》、《民主是个好东西》、《让民主造福中国》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与好评。在国内国际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树立了自己的旗帜与地位。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在政治学方面的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择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诸如国家主权、公民社会、治理、善治、全球治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远程民主与协商民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政治评价——进行了重点阐述。本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后,分政治与政治学、西方政治哲学、治理与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公民社会、传统与现代化和中国政治等8个专题进行具体阐述:从政治学原理到现实政治发展,从中国政治改革到世界政府创新,从全球化到现代化,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又不乏现实的生动性。主要观点:
治理与善治:
俞可平教授是国内善治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他较早地在国内引入和发展了西方学者提出的治理与善治理论。
作者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利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善治,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也是政府创新的一个直接目标。
政府创新: 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对政府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创新除了具有创造性、学习性、自觉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政治性。政府创新,从表面上说来源于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因为任何国家要顺应人类政治进步的历史潮流,就必然要根据时代的政治要求对其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而要有效地推进政府创新,实行善政,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处理好四重关系,即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与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与改善政府服务质量的关系,以及保持政府政策连续性与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因为一个良好的现代政府不仅应当是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而且应当是民主、文明和创新的政府。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执政方式,要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全球化:
作为国际社会的积极成员,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而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政治家和学者们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作者认为,全球化即是各民族国家之间建立在金融和生产一体化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质化过程。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括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全球化对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深刻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对基于国家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挑战,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的动摇即为证明。
接着,作者介绍了当代西方比较流行的新国家主权观:如民族国家终结论,国家主权过时论,国家主权弱化论,国家主权多元论,国家主权强化论,世界政府论,新帝国主义论,新帝国论等等。此外,作者还总结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影响的8个表现: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不仅操众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国家权力开始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边限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民族国家的认同遭到了危机;全球化正在重塑国家的自主性。针对上述种种挑战,并结合中国实际,作者提出要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加国际话语权,必须发展起一套应对国家主权挑战的战略体系:如深化对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互关系的研究,根据我国特点和国家利益,形成中国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治理策略;深入分析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各种观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和国家主权理论;想方设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加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改进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强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建立整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公民社会: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和交往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的利益发生了分化,个人的私人利益得以产生并发展成阶级利益,市民社会就是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离并且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中国早期思想家们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后,发展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公民社会早就存在,只不过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公民社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并且催生了大量的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在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治理状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善治,尤其是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公开化、公民自治、政府的廉洁与效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说,它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程度还不是很高,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的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和完善民间社会组织,从而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开化起更多更大的作用。
传统与现代化:
俞可平说,由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本君主”,这也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的基本政治思想:“安定、统一、秩序”。但是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流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场传遍大江南北的学术大讨论。争论的焦点即为中国的全球化:究竟是应该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西化论者主张西式现代化有三个主要理由:西化是世界趋势;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相冲突;中国传统文明基本上无可取之处。而中化论者认为:东西方文明是可以融合和互补的;中国文明有其合理的内容而西洋文明有其消极的一面,正像西洋文明有其合理的内容而中国文明有其消极的一面一样;中国有其自己的特殊国情。而俞可平老师认为,中华论者和西化论者只从现代化的外部条件或外部因素来分析评估现代化在中国的成败,而没有从现代化的内在因素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历经百年而未能实现,外在的制度和文化因素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但现代化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也不应被忽视。因此,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除了要进行文化的分析和评估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经济的和政治的分析与评估。而作者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后,得出结论:认为在目前中国的特定语境中,全球化就是中国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全球化将现代文明提升为全球性的抽象,而不管这种文明源于东方还是西方,因为全球化与本土化或民族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明,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而言之,中国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扬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早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大国转变为强国。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民主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可以称之为“增量民主”。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将与经济发展一样,遵循增量发展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破性改革,但是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增量民主就是在对现有的制度不做大幅度改动下,建立一些新的民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阻力较小,且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的任期制等,都反映出中央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同时他认为,增量民主具有以下特征:必须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在已有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上,政治改革应该创造新的增量,扩大资源储备;政治改革应该是逐步的、稳定的;增量民主是在不危害公民现有的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应该成为政治改革过程中的焦点;增量民主需要有秩序的民主;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的动态政治稳定机制;民主建设还要依靠法制建设,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这种策略能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个人感想:
对于政治学而言,我觉得自己还处于入门阶段,因为它虽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但却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在浩如烟海的政治学著作中,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俞可平教授的文章。作为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批政治学博士,他一直活跃在政治学的舞台上。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理论知识的积淀,他对政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见解,他能用一些非常朴实的语言,将政治学中的一些艰深、晦涩的问题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而且他做人比较干脆、直爽,平易近人,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民主与陀螺》这本书中,他也延续了他那朴实的表达风格。虽然本书是由他的早期学术论文组成,但经过作者精心的调整与修改,整本书显得紧凑而有条理。全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分8个小专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民主这一词,我曾在不同的书籍里,看到过不同的解释,但那些解释要么艰涩难懂,要么简单片面,很少能让人满意的。但是当我看到俞可平老师给出的关于民主的定义时,感到非常的清新、愉悦:“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民主的运转除了需要相应的程序和机制外,它也像陀螺一样还需要推动力和技巧。陀螺不抽不转,民主政治若没有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员去推动,也不会自动运行。”这个比喻是多么的形象、贴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运行的基本条件:人民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抛去这二者,民主只能是“伪民主”。此外,他还着重阐述了另一个关键词:治理。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以及公民社会,都是在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作者认为,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但是由于它无法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存在失效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善治,它是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最佳状态。在这一问题的叙述中,作者花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探讨市民社会或者说是公民社会,特别是农村问题,因为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顽疾,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伴随而来的农村组织的迅速成长扩大是社会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它们,政府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让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非盲目打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就是最好的佐证。又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想要使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而要解决这一复杂的国际问题,就需要建立符合人类普世价值的规则体系——即全球治理规则,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节国际关系、规范国际秩序,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通过对这本书的拜读,使我对民主政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重要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社会在政治学领域的前沿理论成果的解读,使我能够紧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降低学习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武装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以便在今后处理相关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馀。
第二篇:《民主与教育》读后感
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尼采曾说过:“要指导别人,自己必须崇高”。的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教师的眼界决定学生的眼界。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最近,我读了教育家李镇西著作——《民主与教育》,受益匪浅。
在《民主与教育》这本书中,我认识了李镇西,这位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称为“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他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带着“新教育”之梦重返讲台。李老师身兼多职,但一系列繁杂的事务,没有让他停止思考、研究,也没有让他停止,放下手中的笔。他用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力写下了一篇篇朴实而又充满魅力的教育诗篇,反映着他的民主与爱心的魅力人格,体现着他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高尚情操。
李镇西老师在文中谈到最多的就是爱心和民主。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真正的民主教育,是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李镇西老师知道怎么真正去爱每一个学生,他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正因为如此,当他教的学生毕业离校之际,送给他这么一句话:“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沟通。”我想:这是学生给予老师最高的褒扬,也是一位老师得到最高的奖赏。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渺小而卑微,独特而唯一。孩子们好比是一颗颗不尽相同的种子,等待着我们的浇灌和培育,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要用民主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种子一样的开花机会,让民主之花开在教育的枝头。李镇西老师认为:在民主教育中,爱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个性的教育。一个个孩子就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面对这些鲜活丰富而有禀赋、各有差异的孩子,教师要用公平“活水”去浇灌培育每一个学生:用尊重收获平等,用信任迸发热情,用赏识激励个性。
在我看来,《民主与教育》这本书就是写给我们一线教师的,任何一个读者透过此书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教育的深沉思索,感受到作者胸腔里那颗对于教育的赤诚之心。在李老师看来,民主应该渗透于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不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推行,要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习民主,在民主中实践民主。包括在课堂上,李老师批判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反思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有创见地提出了共享的教学模式,使民主的阳光洒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有了一些经验,使我更自信地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
里岔小学李苇杭
第三篇:《民主与教育》读后感
读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有感
罗亿虎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一书,读完后,我对我们教育界缺乏民主意识感受颇深。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与尊重,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真正做到了吗?
这些年,教育界恶性事件屡发不止,说明了现实教育界教师的迷茫。
某学校数学教师该班学生何某经常在上学途中逗留、玩耍,竟在上课时令该班学生将何某按在课桌上,用抹布捂住其嘴,再由自己先做示范,用教鞭打其屁股,然后让其他学生依次效仿。某学校二年级学生周某,在上课期间被老师一脚踢掉了左耳。某小学8名小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班主任老师竟然让完成作业的其余18名同学轮流打这8个同学耳光,于是8名学生每人挨了180记耳光。某中学一学生因数学课上“交头接耳”而遭任课老师体罚,竟被逼蹲着上课达一学期之久。某地一名初三的学生,怕父母知道自己厌学逃学的事情,把母亲杀死;一个小镇上,发生5名小学生集体自杀事件,原因是“读书太难,死了算了”;六个字罚抄三千遍,某地六年级学生服毒而死„„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我们不禁疑惑: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老师如此“刻毒”地对待课堂里的生命?为什么学校不再是孩子们向往的乐园?为什么孩子们把敌视考试、敌视学校、敌视老师的情绪放纵到了极点?为什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被扭曲到如此可怕的地步?为什么“教育”,成了教育者的一厢情愿?
许多人在议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拿“师德”来说话。事实上,内中的问题,并非强调师德就能解决。殊不知,许多恶性事件的营造者,竟然是以“严厉”和“负责”著称的“优秀教师”。
我们力图改变这一切,然而,却又只能在这一切难于改变的现实中继续着无可奈何的挣扎。令人惊愕的是,在教育现实的种种扭曲之中,还有更可怕的事实,等我们都会反思都能反思的时候,我们的良知将会受到最深刻的拷问。
我们来看看《民主与教育》一书中引用的另一个案例:
某小学一年级的十几名学生因为上课说话,竟然被老师用胶布封上了嘴巴,记者在对此事跟踪采访时与一名被封嘴巴的小男孩的对话:
“你被老师用不干胶封过嘴巴吗?”——“封过。”
“他为什么要封你的嘴?”——“因为我上课不专心。”
“要封好久呢?”——“封到下课。”
“老师这样做对不对?”——“对,因为我上课说话,老师就该封住嘴巴!”孩子天真地仰起小脸。
让我们寒彻心肺的是,孩子在对答的时候,竟是那样的平静!
我们或许会说,老师是为其他孩子着想呢,封住坏学生的嘴巴,上课就顺利了。但令我们冷彻心底的一个声音在控诉在质问:老师啊,这样的举措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怎样的阴影啊,慢慢地,他们或者学乖了,学会了顺从,学会了沉默,但也将从此失语,从此不敢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之中的另一些人,内心深处则留下的“压制”的种子,当有一天他们拥有权利的时候,他们将无视别人的尊严,为了某个目的,不择手段而冠冕堂皇地对他人施以暴行。
这些现实,在强烈地显示着一种稀缺,一种需要,那就是,我们的教育是缺少民主意识的,我们的教育更是急需民主精神的。而事实上,我们都不懂得什么民主,什么叫尊严,什么叫尊重,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在师生的词典里,这些概念都是被曲解的,在老师这里,尊严等同于权威,尊重等同于服从。在学生那里,尊重似乎就是护短,民主就是放任,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我们怪不得老师,更怪不得学生,我们的教育,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都没有告诉老师学生什么是尊重。扪心自问,我们给过学生什么?我们给过的那一切,离他们的实际和需要有多远?离时代的需求有多远?我们的让自己累弯腰脊的“责任心”,是在塑造人还是在压制人扭曲人?我们的“教育”,离真正的教育究竟有多远?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老师,我不可能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会用心去爱学生,去帮助学生,让学生在民主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感谢李老师教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老师。我会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第四篇:《要是陀螺转起来》的读后感
《要是陀螺转起来》的读后感
读到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是在今年初春的夜晚,窗外的微风恰如读书时的感觉——清新的、柔软的、暖暖的。笑意还不由自主地挂在脸上,那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点点漫上嘴角的,终于,在看到校长带着孩子们脱了鞋、手脚并用地转起四个陀螺时,忍不住乐出了声。
真的,我多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被那种格外单纯的快乐所感染的体会。如果我们已经淡忘,不妨蹲下来,从一个娃娃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感受一下阳光的暖、树叶的绿、溪水的凉、蜜糖的甜。或者,就像书中枫树小学的校长和孩子们一样,转一个陀螺、吹一支草笛,去向往已久的游乐场走走独木桥、钻进岩石的凹坑里假装成土地神……
也许,你会在陀螺转起来、草笛吹响了的那一刻,看到多年前小小的自己,那些强烈而简单的愿望,曾经那么执拗地萌芽、生长、那些如今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实现,在当时,却给了你巨大的满足感。也许,只是一只红色的蜻蜓;一颗特别香浓的奶糖;一个终于转起来了的陀螺幸福,原来真的很简单。如果,你愿意退到孩子的高度。
显然,书中枫树小学那位大鼻子、波浪头长得怪模怪样的校长深谙此理——当他暗自为自己的“拧劲儿”得意的时候、当他戴上青柿子项链登上早操台的时候,当他在办公室里勾着脚趾头转陀螺的时候……以及结尾处,当他为吹不响草笛郁闷的时候,你肯定会看到他严肃的面孔下,一颗时不时快乐得冒泡的顽童的心。有这么一位校长,枫树小学的浩杰们真的很幸福啊。
其实,童年本就该如此——不止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应该是自发地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尝试。
其实,学校本就该如此——不止是倾泻般的灌输,更应该是对成长耐心的陪伴、接纳和呵护;惟其如此,幼小的心灵和身躯才会安心地羽翼渐丰,才会信心十足地走向更浩大的世界。成年后的浩杰们才会在每一个回首的瞬间,由衷地体味到被尊重、被善待的童年多么美好。
我想,他们肯定会想到那些转起来的陀螺。那时候,他们肯定会像读到这本书的你我一样,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第五篇:《魏书生与民主教育》读后感
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有感
近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收获颇丰,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位在教育行业初出茅庐的晚辈来说,真可谓是醍醐灌顶。本书中魏老先生以平实的语言叙写了他在教书育人以及管理工作中的心得,而其中贯穿其一生事业各个层面的主线只有一句话:对人民主,对事科学。其无论是在担任班主任还是教务主任,或者校长,或者教育局局长其间,都能够遵循这个主线,不骄不躁,一以贯之,这是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其个人魅力之所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发光点之所在。
古代大教育家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魏老先生认为教育局长应以校长为本,校长应以教师为本,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他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与孟夫子的观点不谋而合,通俗来讲,即民主。在教育行业所谓的民主既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学生不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看成一种痛苦的差事,魏老先生捧着一颗爱心几经探索实践出了以下四点:
(1)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2)建立互助师生关系。(3)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4)决策过程多商量。下面就从这四点谈谈我的想法:
一、做学生的引导者
他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班主任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应对,及时思考。真正的做到了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引路人。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比如在他的语文教学中倡导的“六部教学法”。第一步:定向,即课前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目标进行自学。第三步:讨论,收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的疑难进行全班讨论;第四步:答疑,教师对重难点讲解及疑难解答。第五步: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提出的目标,自出题目,自答自评。第六步:自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测,进行考查,学生根据考查结果自我总结。魏老师曾用这一方法在全国四十多个市进行了三百多场讲座,屡试不爽,被学生奉为“神”。我想其实际效果不需要我再做赘述。这套教学方法中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乐学,善学。当然了,在职教教育这一块,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施这一方案确实有些困难,但是我们新推出的“目标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好法子。
二、和学生建立互助关系
“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是魏老先生教书,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以我当班主任一年来的经历而言,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不能一味的觉得学生需要你的帮助,在学生面前充当救世主的角色。这才真正是夜郎自大,而结果也会得不偿失。
三、帮助学生发扬个性和优点
帮助学生发扬个性,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尽量去放大他,这一点对于我们的职中教育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都是曾经在心灵上或多或少受过打击的孩子,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塑造自信心迫在眉睫。而让他们发现自身优点,长处是帮他们重塑自信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如魏老师所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学习上不行的人或许在唱歌,跳舞或者其他方面有长处。让学生走出狭隘,走出思想的困顿期,放眼世界,发现自己能做的还很多。
在我当班主任的前半年,面对学生的坏习惯,我也曾试着去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可是即便是了解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两次的谈心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在老师夸赞他几次之后反而反其道而行,我曾有一段时间一度认为部分学生身上没有任何优点可言。所以我宁愿用班级生硬的制度去打压他们,再不愿与这些学生谈心。可是想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还是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吧。而学习了魏老先生的观点,让我对“教师”和“职业”这两个词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而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龙活虎的生命,更有责任,也更应该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走向理想的彼岸。所以在这个过。
四、决策要让学生参与并信服 “尊人者,人尊之”,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同时也是一个班集体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能让他们轻松地学到知识,这个可以商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怎样做能让他们感到舒服,制定怎样的班规能让他们信服,我想让学生参与再好不过了。用自己制定的方法去约束自己,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这样可谓是一举两得。魏老先生不提倡体罚,那为什么会有人用体罚?我想正是因为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缺少方法,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这时就只能选择极端的处理办法。比如我们如果可以和学生商量着来因他说话或内务问题为班级扣分,制定“说话”接力本,让他们去写说明书,而不是检讨书,效果估计会事半功倍。而这样的方法不是我们刚开始就能探索到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开阔眼界,这样才能在处理突发问题时得心应手。
而对事的科学则是逐一渗透在以上四点过程中,无疑就是科学的规划,防止时间的浪费,提高效率。法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冷静分析,制定有效计划。
在教师这个行业,作为一个晚辈,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以魏老先生等前辈为榜样,继续探索前进,在课堂教学及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以更多的爱心,更大的耐心去投入工作,以民主思想为主线,制定科学的监督管理措施,让学生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