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与专制》读后感
民主与专制是黑与白的划分吗?
下沙学校骆雁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智商正以可见的速度下降。此书的术语理念像菜市场里的小青菜,随处可见,着实费解。
所以,当我随手翻到233页的时候,定睛一看,欣喜若狂。
我们所羡慕的西方(希望自己子女出国留学的区域)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离不开他们所倡导所自豪的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民主”,一个充满了光芒的词语,让人膜拜。早在清末,就有先贤们向西方求取道路,学习民主,思图维新。现代,更有许多人认为西方的民主优越于东方的专政。美国多富,朝鲜多穷。民主,我认为首要的内涵就是尊重人权。以“民主”标榜自己的美国不时发布“中国人权调查报告”指责中国没有民主。中国人民在“专制”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吗?
曾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杂文,讲了一位中国留学生遭遇美籍导师问题时的尴尬。导师说,生孩子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你们中国为什么每家只准生一个孩子,这太没有人道了。
这位留学生解释了中国国情,不知道美国导师是否能体会中国和中国人的艰难。
关于人口,美国和中国差异太大了。
美国地广人稀,中国僧多粥少。我小时候中国人口大约是美国人的6倍,不知道现在怎样。私下以为,中国人口若不加以制约,世博会排队的时间多一倍不止。两国人口观念差异也很大,他们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中国人特别是老一代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意识,不能不制约。以前春晚黄宏和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现在看来,仍然是笑声里充满了心酸。
但我国计划生育也并非一成不变,在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中国一些发达省市,比如上海,思想接近西方,加上经济考虑,许多丁克家庭涌现,出生率降低。面对这种变化,现在允许夫妻皆是独生子女的生二胎。这种宏观调控还是看得出人本精神的。
所以我很欣赏书里的一句话,西方大多数是形式上的“民主”,而中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内容上的民主。
虽然中国的现实是绝不可能没有“专制”,就像我们班的班干不可能全部由学生提名选举产生,不过我想,不能用“民主”和“专制”这两极来划分千差万别的世界政治形态。否则,为什么非常民主的制度选出了希特勒,非常专制的新加坡治理水平却高于韩国呢?
第二篇: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编号:009
使用时间:
****年**月**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第一节
英国革命前的民主“火山” 编制人:罗女娟
审核人: 蹲科行政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 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了解英国革命前困扰英国社会的两大问题及其表现, 了解英国传统的议会民主, 以及王权与议会围绕税收等方面进行的斗争.2,能力目标
透视英国 “王在议会”的传统对英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阅读, 归纳,整理历史资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主化进程是近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通过了解英国的议会民主,使学生学会理解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权利请愿书>>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难点
1,“王在议会”的传统对英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的焦点及其在英国革命中的作用.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本课所述 “英国革命前的民主火山”,实际是英国革命的前奏, 其中 “王在议会”的传统在时代的推动下,又生发出新意, 并据此形成一种资本主义民主的典型范式, 为世界民主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表面上是经济税收问题, 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训练法等学习方法 四,预习案 Ⅰ教材助读
一, “火山口”上的 “君权神授”
1,1603年, 詹姆士一世继承英国王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治由此开始.2,詹姆士一世政治上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上进一步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教上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查理一世把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肆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实行11年的__________________统治.二,尴尬的税收问题
1,詹姆士一世大肆_______________,使新兴的________________通过购买爵位成为新贵族而进入________________.2,有着共同经济利益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在议会结成反对派.以____________为阵地,以_________________武器.同______________展开了斗争.3,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王权与议会进一步交恶.三,斗争的檄文--------<<权利请愿书>> 1,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五,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詹姆士一世赴伦敦登基的途中, 随行人员抓到一名小偷.按照英国的惯例,小偷
应该经法庭审讯后判罪.但是詹姆士一世直接下令对小偷处以绞刑.詹姆士一世统治期间, 王室入不敷出, 他要求提高税率…………..,转而通过出售
专利权, 强迫借贷等方法来增加收入.材料二
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体罪状, 不得加以逮捕, 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 不能被剥夺财产, 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 ………….-----------<<权利请愿书>>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关系?
(3)< <权利请愿书>>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4)< <权利请愿书>>提出后,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
六,训练案 材料一, 下院是一群无首之鸟,议员们发表意见时,毫不顾及礼仪,每到开会时,只听见他们狂呼乱叫,想不到我们的祖先竟然允准出现如此之机构,朕不是本地人,到这里时它已存在,所以朕只好容忍这个无法辙销的机构.------------詹姆士一世
经济问题是政治斗争的根本目的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围绕经济进行的政治斗争屡见不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2)<<权利请愿书>>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通过的?
(3)以上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趋势.七,我的知识网络图
“火山口”上的 “君权神授”:王权与议会的冲突
尴尬的税收问题: 王权与议会的交恶 英国革命前的民主 “火山”
斗争的檄文:--------<<权利请愿书>>的内容和意义
编号:010
使用时间:
****年**月**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二节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编制人:罗女娟
审核人: 蹲科行政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 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2,能力目标
了解英国革命的爆发及其曲折的历程, 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透视历史问题和揭示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3,情感目标
由英国革命的独有特点,教育学生理解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把握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克伦维尔和他的共和国.学习难点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尽曲折的原因.2,英国 “光荣革命”为何能创造奇迹.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本课所述 “英国国会与王权的决战”实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引领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近代民主化的历程,并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训练法等学习方法 四,预习案 Ⅰ教材助读
一,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 1,英国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大抗议书>>提出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大抗议书>>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大抗议书>>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大抗议书>>提出后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革命的巅峰-----共和国的成立 1,英国内战 第一次内战
初期战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扭转战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内战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和国的成立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会以___________形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三,反复的较量
1,克伦维尔建立的独裁统治
165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3年12月,就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布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理二世的内外政策严重损害了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______与_______的矛盾再次尖锐起来.詹姆士二世_________年即位,继续推行_________________的内外政策.3, “光荣革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五,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国王特权, 为国王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摘自<<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权利法案>>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什么意志?
(2)<<权利法案>>体现了什么原则?确立了什么政体?
(3)<<权利法案>>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七,训练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 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体罪状, 不得加以逮捕, 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 不能被剥夺财产, 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 ………….-----------<<权利请愿书>> 材料二
(克伦维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固然起过积极作用,但是没有真心实意的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 无所不为, 丑态百出, 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蒋孟引<<论克伦维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提出<<权利请愿书>>的原因是什么?
(2)<<权利请愿书>>的提出表明了什么?
(3)<<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17世纪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作用.(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七,我的知识网络图
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的内容和作用
革命的巅峰-----共和国的成立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反复的较量
英国 “光荣革命” 编号:011
使用时间:
****年**月**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三节 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 编制人:罗女娟 审核:蹲科行政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的背景及其进程,了解大革命波澜壮阔的特点和各阶段的举措, 并分析其对欧洲乃至全世界民主化的影响.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近代民主的脚步已经越走越成熟,步伐也越来越快,此时已汇成不可阻挡的大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通过客观评价雅各宾派及其恐怖统治,使学生认识到,要想达到预定的目标,革命往往需要向前多迈出一步.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2,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阶段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难点
1,如何评价雅各宾派专政.2,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本课所述欧洲大陆的民主追求实际上强调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及其民主理想的广泛化.法国大革命是西方民主史上的一面旗帜.声势浩大,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民主进程影响深远.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内的自学,了解大革命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政策措施.要积极讨论,主动探究,并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训练法等学习方法 四,预习案 Ⅰ教材助读
一,照进巴士底狱的阳光 1,革命的原因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速了革命的爆发.2.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违约者的末日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1,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掌权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吉伦特派统治
掌权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雅各宾派的 “恐怖统治” 1,背景
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革命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影响深运的革命
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
五,探究案 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称为 “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它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 “消极公民”,无选举权.-----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二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 该原则源于哪个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六,训练案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等级制度下各等级的对立十分严重 B.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 “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洛克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
第一节 初级会议厅 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市区集合为初级会议.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必须提出纳税的依据.------摘编自法国1791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的规定有何区别?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的规定的原因?
七,我的知识网络图
三级会议
照进巴士底狱的阳光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制宪会议和1791年宪法
违约者的末日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吉伦特派上台 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 处死路易十六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
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雅各宾派专政
“热月政变”
影响深远的革命: 历史意义 编号:012
使用时间:
****年**月**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四节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 编制人:罗女娟 审核:蹲科行政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拿破仑上台及其帝国兴衰的历史,透视拿破仑时代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了解拿破仑改革和<<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其对外战争的史实.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目标
了解民主化进程是近代历史的必然趋势,虽然其发展过程中遇到过挫折,甚至是倒退,但其终极化趋势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审视拿破仑的人生历程,树立 “通过不断的奋斗,塑造有为人生”的人生观,和 “历史英雄人物具有推动和阻碍历史发展的作用,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的价值观.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拿破仑的改革及其影响 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不同作用 难点
1,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2,拿破仑的遗产
三,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本课所述 “拿破仑时代”的民主问题,实际上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拿破仑通过他的强权统治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动荡的法国稳定下来,虽然他的一些行为违背了民主原则,践踏了部分人权,但至少<<拿破仑法典>>将大革命的基本成果都保存了下来,并在欧洲广泛传播.学生要积极讨论,主动探究,并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训练法等学习方法 四,预习案 Ⅰ教材助读
一,拿破仑上台 1,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台:
1799年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拿破仑帝国 1,建立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拿破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帝.2,内外政策 内部政策:
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帝国的末日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
181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问
五,探究案 材料一
人们并不否认他的天才和荣誉,但可悲的是如此卓越的天才和巨大的荣誉却仅仅造就了一个人的个人伟大,而不是奉献于造福世界„„„他蹂躏法国和欧洲长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材料二 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不及被他打倒的王爷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他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材料三
拿破仑与其它处于他的年龄和地位的人一样,以道德的漠视和纯粹的自私从事积极的活动.他被卷进去的社会危机使强烈的自私表现为无止境的野心.和他必须要与之竞争的人相比,他以大得多的不可比拟的天才与冒险的精神,击败了反对他前进的任何东西.这样,他身上的野心较之其他人更为显著,仅仅因为他更成功.材料四
有一回,拿破仑经过阿尔卑斯山,说: “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材料五
(不要以为)如果没有拿破仑,就根本不会发生拿破仑个人力量和影响所凭借的那种社会运动.请回答
(1)分别归纳以上材料中对拿破仑的两种评价及其论据.(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作用?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六,训练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后, 热月党领导的国民公会于1795年制定了宪法,宪法草案报告人在解释宪法的指导思想时说: “应该由优秀人物来统治.优秀人物就是最有教养和最关心维护法律的人,目前,除个别例外,优秀人物应该从下面这类人中去寻找:他们拥有财产,热爱其财产所在的国家和保护其财产的法律,因为他们拥有财产而过着优裕的生活,因而很有教养,这种教养使他们明智而有判断力.可以讨论决定国家命运的法律的利弊,一个由有产者统治的国家是有秩序的国家,而由无财产统治的国家将陷入自然状态(即无政府状态).”------(法)<<法国大革命史简编>>
请回答
(1)说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
(2)这段话所包含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如何对他的政治主张进行评价?
七,我的知识网络图
拿破仑上台
“合法”的皇帝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 “ 绞杀”与 “继承” 拿破仑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民法典>>
帝国的末日: 维也纳会议
第三篇:论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中的民主与专制
论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中的民主与专制
美国作为世界上民主法制相当发达的国家,受到了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推崇。其法制也历经二百多年,逐步形成了健全完整的体制,无论是在司法适用上还是在国家制度的规定上,都已经相当完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民主政治的进程。
我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其民主的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是靠法律的完备与发展推动的,而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也要靠民主思想和民主的制度来推进。就美国而言,其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从总体来看是将国家权力的划分,从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方面分割国家权力并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实现权利的平衡与社会的稳定。三权分立作为国家重要的民主制度之一,与多党制、议会制共同构成了美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框架,也成为美国法律制度的根基。其实,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的民主与专制可以通过法律施用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在这里,我仅就三权分立这一角度,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看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对三权分立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 由于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通过国家权力分立,互相制衡来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对于这种制度,西方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非常推崇,认为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是民主和法治的标志;不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专制。
但是我们应如何看待三权分立呢?首先从政治角度应该看到,三权分立学说作为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理论武器,曾经起到了进步的历史作用;这一学说提出的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加以限制和监督的思想,对于人们探索国家权力的监督问题不无启发。但是,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形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其内部的被掩盖下的渊源和矛盾: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西方主要国家都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制度,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生活所导致的利益多元化的状况相适应,资产阶级内部从来就存在有大量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民主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不同利益的冲突,防止某个集团或阶层的专制,维护资产阶级的长久统治。三权分立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基本政治制度。它并不是像许多西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宣传的那样是一种抽象的、超越社会制度的、可以到处套用的、甚至是唯一的民主模式。邓小平指出,以搞不搞三权分立“来判断是否民主,恐怕不适宜。” 其二,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发展,三权分立制度已经同资产阶级多党制溶为一体。三权分立框架内的权力制约,实质是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竞斗。例如,今天的美国,立法权(国会)和行政权(总统)之间的制约,基本上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制约。西方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宣扬三权分立时,是同鼓吹多党制相结合的。其三,三权分立本质上是占社会少数的资产阶级所享有的民主形式,总统也好,议员也好,大法官也好,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或代表人物。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种制度内的作用和影响是无足轻重的。其四,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一是影响国家权力的统一,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往往造成几个权力机关各说一套,多个声音,造成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混乱。这是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对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由于三权之间的互相牵扯,往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发生。综上分析,三权分立在政治上是一种调和资产阶级各利益集团之间矛盾的产物,有其科学性民主化的一面,在思想言论自由、游行集会结社等政治权利实现的多个方面是十分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但却不是一种真正完善的民主制度。分权只是将掌握在资本家手中的国家权力进行职能上的分割,在真正的立法、司法、行政权力实行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很难看到人民的意志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如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国大选,人民投票,各州推举,固然显得民主气息浓厚,但看看台上,真正有权站在候选席上的又有谁背后没后强大的财团支持,没有数以亿计的候选资金?这固然是一种民主,但是这种民主的背后则是新一轮的专制阶级的权利瓜分。因此我认为,看待一国制度是民主还是专政从其创立的理论分析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从其制度所施用的社会生活现实中提取依据并加以分析。在美国仍然存在着种族歧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不顾及大多数美国民众利益的政策方针。这才是掩盖在民主外衣下的独裁本质。
第四篇:象棋的专制与围棋的民主
象棋(文中指中国象棋)和围棋都是国人最喜欢的游戏,几乎人人都能下上两招,虽然都是国产,玩法却截然不同,自然包含着不同的理念。
关于象棋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神农氏或者皇帝时代的,有说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但真正成型是在唐以后。元代和尚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中说:“借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象棋的成型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统治逐渐完善的过程。小小的一方棋盘,就是隔河对峙的两个专制帝国。其特点之一是反映了统治者的至高无上,棋盘上叫“将”“帅”,实际政治生活中就是皇帝,国王,现代则是总统、元首之类。所有的棋子都得为保护最高统治者尽心竭力,牺牲生命在所不辞。而胜负不是决定于力量的多寡,而决定于将帅是否被将死。即使只剩三两将士,对方车马跑俱全,人数众多,只要能将对方将死,攫取最高权利,就是最大的胜利。其特点之二是所有的成员等级分明,各有定位,各司其职。武有车马跑,文有士和相,越是最高统治者身边的人地位越高,出力越少。其特点之三是小兵数量最多,地位最低。无论是兵是卒各方都有五名之多,但每次只能走一步,即使英勇冲杀者侥幸过了河,还是一步,只不过可以横走而已。交战双方最早也最容易牺牲的也就是兵卒,哪一个棋子都比自己地位高,挡住了哪个大人物的道路了,就可轻易拿掉,杀掉自己如同踩死个蝼蚁。就不同今天专制政权下的普通百姓,人数最多,能量最小。但到了残局,过河卒子倒能显示出巨大威力。因为这时候统治者已经风雨飘摇,社会最底层的广大人民当然可以起来把他们推翻。
如果说象棋还有国际象棋与之媲美,围棋则地地道道的是国产,完完全全的是国粹。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围棋的出现实际上比象棋早得多,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尧舜造棋可能只是对圣人的美化,但有史可据的是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现代的考古进一步证实了围棋的发展历史。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发奇想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既然围棋起源于原始社会,自然留有人类第一个平等社会的思想痕迹;既然是劳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必然要体现劳动群众自身的价值观念。因此围棋也有三大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平等的观念。不管是黑方白方,每个棋子都是平等的,都是棋盘上普通一员,只是把他们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才发挥不同的作用。棋盘中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也没有无所不能的权威,每个棋子都为自己方的共同利益战斗着。其二是自由的观念。象棋每个子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连走法都是固定的,“马走斜,相走方,炮是隔山打,车是一杆抢”,不可改易,而围棋的每个子都是自由的,它可以下到任何位置,主要看全局的需要,如同社会的需要。其三是多数为胜的原则。围棋的胜负决定于谁获得了相对多数。获多数的一方,即使仅多出一目、半目也是胜者。如同今天的选举制,多出一票也是胜利,败的一方就得少数服从多数。
研究完象棋、围棋的起源和特点,也就大致了解了什么是专制,什么是民主了。专制就是由最高统治者或统治集团说了算,所有社会成员的命运决定于统治者的英明还是昏庸;整个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特权;百姓处在社会的最低层,权利最小,牺牲最
大。而民主就是全社会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不过是社会大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人们相对比较自由,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位置,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用多数决定的原则推举出国家和go-vern-ment的管理者,用多数决定的原则决定国家社会的走向以及和自己利益相关的社会法则。如此而已。
尽管围棋在日韩等国家已经普及,涌现出不少高超的棋手,但毕竟是起源于我们古老的中国,而且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包含着民主思想和平等观念。可惜的是在围棋的发源地几千年来人们却一直喜欢象棋的玩法,不喜欢围棋的玩法。悲夫哉!
第五篇:《民主与陀螺》读后感
让
民
主
飞
——《民主与陀螺》读后感
版本版次:俞可平著《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介绍: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哲学和政治学双科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政治学者。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并且同时兼任多家大学的教授或客座教授。除了母语外,他还会英语、德语、日语等四国语言。并多次受邀去国外著名大学如美国杜克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等学校进行讲授与交流。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等。并出版有《政治与政治学》、《民主是个好东西》、《让民主造福中国》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与好评。在国内国际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树立了自己的旗帜与地位。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在政治学方面的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择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诸如国家主权、公民社会、治理、善治、全球治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远程民主与协商民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政治评价——进行了重点阐述。本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后,分政治与政治学、西方政治哲学、治理与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公民社会、传统与现代化和中国政治等8个专题进行具体阐述:从政治学原理到现实政治发展,从中国政治改革到世界政府创新,从全球化到现代化,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又不乏现实的生动性。主要观点:
治理与善治:
俞可平教授是国内善治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他较早地在国内引入和发展了西方学者提出的治理与善治理论。
作者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利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善治,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也是政府创新的一个直接目标。
政府创新: 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对政府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创新除了具有创造性、学习性、自觉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政治性。政府创新,从表面上说来源于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因为任何国家要顺应人类政治进步的历史潮流,就必然要根据时代的政治要求对其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而要有效地推进政府创新,实行善政,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处理好四重关系,即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与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与改善政府服务质量的关系,以及保持政府政策连续性与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因为一个良好的现代政府不仅应当是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而且应当是民主、文明和创新的政府。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执政方式,要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全球化:
作为国际社会的积极成员,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而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政治家和学者们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作者认为,全球化即是各民族国家之间建立在金融和生产一体化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质化过程。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括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全球化对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深刻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对基于国家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挑战,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的动摇即为证明。
接着,作者介绍了当代西方比较流行的新国家主权观:如民族国家终结论,国家主权过时论,国家主权弱化论,国家主权多元论,国家主权强化论,世界政府论,新帝国主义论,新帝国论等等。此外,作者还总结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影响的8个表现: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不仅操众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国家权力开始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边限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民族国家的认同遭到了危机;全球化正在重塑国家的自主性。针对上述种种挑战,并结合中国实际,作者提出要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加国际话语权,必须发展起一套应对国家主权挑战的战略体系:如深化对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互关系的研究,根据我国特点和国家利益,形成中国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治理策略;深入分析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各种观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和国家主权理论;想方设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加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改进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强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建立整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公民社会: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和交往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的利益发生了分化,个人的私人利益得以产生并发展成阶级利益,市民社会就是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离并且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中国早期思想家们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后,发展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公民社会早就存在,只不过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公民社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并且催生了大量的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在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治理状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善治,尤其是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公开化、公民自治、政府的廉洁与效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说,它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程度还不是很高,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的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和完善民间社会组织,从而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开化起更多更大的作用。
传统与现代化:
俞可平说,由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本君主”,这也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的基本政治思想:“安定、统一、秩序”。但是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流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场传遍大江南北的学术大讨论。争论的焦点即为中国的全球化:究竟是应该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西化论者主张西式现代化有三个主要理由:西化是世界趋势;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相冲突;中国传统文明基本上无可取之处。而中化论者认为:东西方文明是可以融合和互补的;中国文明有其合理的内容而西洋文明有其消极的一面,正像西洋文明有其合理的内容而中国文明有其消极的一面一样;中国有其自己的特殊国情。而俞可平老师认为,中华论者和西化论者只从现代化的外部条件或外部因素来分析评估现代化在中国的成败,而没有从现代化的内在因素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历经百年而未能实现,外在的制度和文化因素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但现代化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也不应被忽视。因此,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除了要进行文化的分析和评估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经济的和政治的分析与评估。而作者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后,得出结论:认为在目前中国的特定语境中,全球化就是中国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全球化将现代文明提升为全球性的抽象,而不管这种文明源于东方还是西方,因为全球化与本土化或民族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明,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而言之,中国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扬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早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大国转变为强国。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民主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可以称之为“增量民主”。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将与经济发展一样,遵循增量发展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破性改革,但是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增量民主就是在对现有的制度不做大幅度改动下,建立一些新的民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阻力较小,且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的任期制等,都反映出中央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同时他认为,增量民主具有以下特征:必须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在已有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上,政治改革应该创造新的增量,扩大资源储备;政治改革应该是逐步的、稳定的;增量民主是在不危害公民现有的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应该成为政治改革过程中的焦点;增量民主需要有秩序的民主;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的动态政治稳定机制;民主建设还要依靠法制建设,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这种策略能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个人感想:
对于政治学而言,我觉得自己还处于入门阶段,因为它虽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但却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在浩如烟海的政治学著作中,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俞可平教授的文章。作为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批政治学博士,他一直活跃在政治学的舞台上。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理论知识的积淀,他对政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见解,他能用一些非常朴实的语言,将政治学中的一些艰深、晦涩的问题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而且他做人比较干脆、直爽,平易近人,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民主与陀螺》这本书中,他也延续了他那朴实的表达风格。虽然本书是由他的早期学术论文组成,但经过作者精心的调整与修改,整本书显得紧凑而有条理。全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分8个小专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民主这一词,我曾在不同的书籍里,看到过不同的解释,但那些解释要么艰涩难懂,要么简单片面,很少能让人满意的。但是当我看到俞可平老师给出的关于民主的定义时,感到非常的清新、愉悦:“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民主的运转除了需要相应的程序和机制外,它也像陀螺一样还需要推动力和技巧。陀螺不抽不转,民主政治若没有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员去推动,也不会自动运行。”这个比喻是多么的形象、贴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运行的基本条件:人民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抛去这二者,民主只能是“伪民主”。此外,他还着重阐述了另一个关键词:治理。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以及公民社会,都是在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作者认为,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但是由于它无法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存在失效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善治,它是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最佳状态。在这一问题的叙述中,作者花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探讨市民社会或者说是公民社会,特别是农村问题,因为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顽疾,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伴随而来的农村组织的迅速成长扩大是社会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它们,政府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让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非盲目打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就是最好的佐证。又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想要使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而要解决这一复杂的国际问题,就需要建立符合人类普世价值的规则体系——即全球治理规则,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节国际关系、规范国际秩序,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通过对这本书的拜读,使我对民主政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重要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社会在政治学领域的前沿理论成果的解读,使我能够紧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降低学习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武装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以便在今后处理相关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