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先声》读后感
直言者的愤慨与理性
——《民主的先声》读后感
作为学生的我,读到这种关于中国政治的书自然是有一腔的热血在沸腾。本书的作者郭泉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作为中共党员以外的人也姑且可以称之为局外人,自然对于他的学术观点也姑且可以称之为旁观者清的观点,所以,作为局外旁观者所提出的观点还是有可能较为清醒的,但其毕竟是一家之言且情绪过为激昂,所以笔者只是就事论事,就其观点进行简单论述。
首先此书作者郭泉开宗明义就说“人民满意才是检验社会和谐的唯一标准”。就其以“人民满意、唯一标准”可见,他一开始便是从劳苦大众切身利益角度去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阐述本书观点的,可谓立意是正确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其观点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是有巨大可取之处的。接着作者又指出我国老调长谈的“国情”特殊不是一切“特殊国情”的借口,又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其实在笔者看来,“国情”特殊早已秒杀不了国人的质疑了,然而作者郭泉又重点指向腐败,可以说,他认为的“特殊国情”是主要去维护官员腐败的盾牌,这和他后面所阐述的一党专制的独裁是前后照应的。然而就他观点所论似乎也斌不只局限与腐败这一点,其“腐败”只是众多问题的代名词!而其实质却是整体社会怪现象的话语保护伞。
在此书的作者简介的部分中就以介绍出郭泉对一党执政是相当的痛恨而竭力支持多党的执政,所以三句话不离老本行,以“两党论不是西方专利,其理论是中国的阴阳学”来为其理论做铺垫,这不禁让
笔者感叹他以邓小平的伟大气魄和康有为的睿智对其理论找到了合理根据。并且他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人民对于政权的掌握,对现实利益的得失来论证一党执政的缺陷。就其观点而言,一党执政的政权和军事力量相结合也可能必然导致专制,但是未必是传统的独裁。记得曾经一位教授曾说“中国人应该学会妥协”,正是这个观点,笔者认为以当今天子的智谋是会在某些政治阶段进行妥协的,就不符合传统的独裁了。然而作者郭泉又有认为中国的专制则是集团统治的。就只一点来说,笔者不敢妄言其对错,但一点可以证明,三个代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可以这样解释维护的人民包括当今的“资本家”,包括政客和“寡头”,然而这些人的利益占全国资产的绝大部分,所以说最广大的“人民利益”也就可以说成维护的是人民所占最大部分的利益,这也就顺理成章的符合郭泉的观点了。但是出于社会责任,笔者只是表面叙述而非深层论断。就这些观点来看作者郭泉对于中国的政治的分析还蛮理性,抓住了一些主要症结,但是对其成功的可靠性笔者不敢妄言。
从作者的理性论证中走出来,郭泉以“两党政治是社会和谐的最有效途径”和“中国经济体制的重点是大灰狼的血盆大口”等篇章进行对其观点的合理阐发和对其他异议的批判。就其批判中,他指出中国的实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已经对立,并且应该继续无产阶级革命,又重举革命大旗,并对中国经济的最终成果进行分析得出寡头夺财而非民众受益的结论。这些似乎且肯定悖于主流理论,所以他紧接着提出“公共知识分子的主要天职是批判主流政治”用来维系其理论观点,就其批判主流的勇气可以断言他爱国已经爱到愤慨了,中国现代社会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女孩总是不会去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而这个女孩的男友就是郭泉等一批学者,他们来为之愤慨而又割舍不开。这样的理论就不失冲动之言,也自然引来更多非议。但这可能不是坏事,《民主的细节》中,曾经提到美国的思想家也批判着美国的主流,可是他们却不反对他们的祖国,反而更爱自己的国家。我想郭泉等这样一批文人也应是如此!
从作者郭泉的观点中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既鼓吹继续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为毛泽东的文革“翻案”又竭力反对一党执政批判毛泽东独裁,可谓有些矛盾,但却也看出其对历史的理性批判和吸收,之余是否继续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可以说只要历史没有停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就没有结束,历史的变革是不以个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即使我们不去评判当今的对错,历史也会除去迷纱还公道于人间。事实上,我一直对现实抱有怀疑,对现在对“文革”的定性判断(按作者的想法)也抱有模糊的阴影。很多学者对“文革”都抱着深恶痛绝的感想,事实也是如此,的确“文革”迫害了很多文化人,可是当初的中国文人有几个?几个文人就代表了“文革”?那么最广大人民又在哪里?“文革”中的人们是百姓多还是文化人多?这不得不去思考,是关键部分决定了整体,还是“关键”部分掩盖了整体。我们使用历史去验证结论,还是用结论去解释历史,我想着就是我们的局限性,我们的幼稚所在。
除了积累的批判和论证之外,作者郭泉又提出了“台湾问题只靠
一国两制事不过的,恐怕还得走联邦制宪道路”和“给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公开信”,这其中虽然有过于“激进”的观点,但在“20年内中国实行两党制”的观点中却缺乏必要的理性论证,更加有趣的是作者以多年的经验论为此作证,就显得有些冲动了,还是这样的慷慨激昂,就不足以完善学术讨论了。然而,就是振奋慷慨激昂,令我也敬佩万分,虽然他的学术论证不完善,但也不证明那是错的。有时冲动的言论是曾经理论研究的升华,是积累经验的提升。我们对于这种言论的思考同时,也要是理性已久的思维激活,“中庸”不是纯粹的理性,根不是和稀泥,我们需要冲动来激活正义之门,智慧之门。
作者郭泉在对国学讨论的一篇中,提到“真国学”和“伪国学”的观点,不禁让笔者想起现在对《论语》的部分误读以致复古和对儒学的解读又都趋向于人际关系而忽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内圣外王”,并不是告诉个人去称王,而是要中华民族提升内炼全民称王,也就是全民治国,这不就是民主吗?当年康有为借古改制,不是篡改历史,而是以现代化弘扬古代文化,那我们现在还在等什么,是等诸子百家复活来解释现代化的古文明吗?我们在等待什么!
通读全书,笔者在冲动之余也进行了较为淡定的思考,民主是人类目前阶段最期望的和最普惠的政治模式,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中国的道路而言笔者不希望拘泥于一家之言,虽然有的地方“大快人心”。
笔者一直认为作者郭泉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但是其笔下却不乏理
性和愤慨。笔者希望不是主流之外就无他言,而是百花齐放的思想碰撞,这样从长远的角度看才是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第二篇:先声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营销策划:
答案——营销策划是企业的策划人员的资源状况,在充分调查、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基础上,激发创意,制定出有目标、可能实现的解决问题的一套策略规划。
店头推广:
答案——店头推广也称为店头营销(in-store marketing),是来自西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店铺内、外部所实施的,针对光临或路过的流动顾客所做的促销手法,是零售终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展出的现场专业知识。
品牌策划:
答案——品牌策划是对品牌战略和策略的规划,是品牌决策的形成过程,通过品牌上对竞争对手的否定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距离来引导目标群体的选择。
分销渠道策划
答案——分销渠道策划就是规划分销渠道的基本结构,为分销渠道的组建提供方向性指导,在这一指导下,企业要对自己的分销进行选择。
二、简答题
什么是产品概念?
答案——产品概念是用有意义的消费术语表达的精心阐述的构思,或者说是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的产品特征。
如何挖掘产品概念?
答案——系统目标的指向下,从实现和经验中抽取出来的一系列的前提,从这些前提出发,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许多构想,再运用分析性思维,使这些构想向同一目标流动,形成一个策划的轮廓。这一大致轮廓经挖掘逐渐变成一系列稍微明朗的印象。这些印象经过抽象化后,便形成了策划的概念。
什么是营销策划主题?
答案——营销策划主题是指策划为达到某个目的而要说明的基本观念。
如何开发营销策划主题?
答案——首先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多个构思;然后再运用分析性思维进行筛选,依据主题的特点来确定主题。
三、空白
1、自2000年以来,云南白药集团瞄准市场需求,自主创新,将有百年余年历史的白药单一散剂拓展成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中药,较好满足了群众需求,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云南白药集团先后研制出了胶囊剂、气雾剂、片剂、酊水剂、药膏剂、创可贴等10多种剂型的白药新产品。云南白药由十一五的“稳中央突两翼”的产品战略稳步过渡到十二五的“新白药,大健康”,依托新基地搬迁及中药核心领域,有序的向个人护理等大健康领域延伸.健康品产品线将逐步丰富:目前产品包括牙膏,洗发水,沐浴露及面膜。产品营销策划
1、从感冒药的购买行为本身而言,应归于习惯性购买。如果仅仅定位于治疗感冒的作用,则属于低度介入产品,只能以低价展开竞争;若增加功效,预防感冒,则介入程度提高,即使提高价格也能吸引购买,扩大销售。如启东盖天力的白加黑,其“白天不瞌睡、晚上睡得香”的功效宣传,以及,“治疗感冒,黑白分明”的广告定位,大大提高了介入程度和品牌差异,为该产品的成功市场运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产品营销策划
2、在很多人眼里,治疗脚气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市场。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市场,西安杨森公司却成就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骄人成绩。其研制生产的达克宁霜产品面市以来,累积为杨森公司创造了几十亿的销售业绩。
达克宁霜是治疗真菌的第一个在央视投放广告的药品,尤其是“死灰复燃”和“连续使用7天”的说法,令人信服,在全国无人匹敌的背景下,达克宁霜统领了将近10年的治疗脚气霸主地位。广告营销策划
2、“今年过节不收礼”,很多人都能跟下去说“收礼只收脑白金”,都会想起这个广告,而这个功效有争议的产品,却成为礼品并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药品品种繁多,同类产品种类也多样,要使产品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树立产品的独特个性,找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在目标消费者中树立该产品的稳固印象。广告营销策划
3、某饮品公司在去年开发出一种灌装凉茶饮料,在渠道设计时,考虑到现在饮品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在凉茶市场又有王老吉的强势品牌。如果走大卖场等传统终端渠道,公司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而言。因而笔者建议其避开传统终端渠道,不走大卖场,而走专业线——星级宾馆。经常出差的朋友都知道一般星级宾馆的房间都会有冰箱,存放不同饮料,客人饮用后退房时一起结算。笔者做过调查,这一渠道的竞争要相对小得多,除了少数几个碳酸饮料和矿泉水品牌外,凉茶几乎是空白,有市场空白就存在市场机会。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市场费用(只要做好宾馆采购部门的公关、维护和利用好宾馆现有的宣传资源——吧台陈列,台位号、房间客户指南等,而无需投入巨大的市场宣传费用和进场费)。通过渠道创新,该企业很好的避免了市场的激烈竞争,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渠道营销策划4、1989年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吗叮啉”品牌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创新性的提出了胃部运动障碍学说,并冠以“胃运动”的新概念。一方面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公司坚持专业学术推广的方式,使医药代表成为企业与临床医师、药师之间学术沟通的桥梁,通过临床科室推广会、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等活动建立起:“吗丁啉”品牌在医药临床用药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积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如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支持中国造血肝细胞库的建设;赞助“秦始皇兵马俑保护项目”;与中国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设立“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和“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等。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品牌传播策略,成为获得大众广泛认可的家庭必备非处方药品。学术营销
5、从消费者行为谈如何规避名人广告的风险——名人广告、哈药六厂招致非议只要打开电视机,10分钟之内,一定会有哈药六厂的广告,盖中盖、泻立停等四五个产品轮番轰炸着人们的视听神经。这也成了近年来广告界一大景观,一时间异军突起的哈药六厂成为最热门话题。
但名人广告也给哈药六厂,乃至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最典型的便是消费者状告“盖中盖”及其代言人巩俐,理由是明星对产品进行了虚假宣传,利用希望工程做噱头,这给企业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6、滴眼液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年轻学生和白领阶层,2005年仁和药业继蒙牛《超女》之后,与湖南卫视携手推出第二档选秀栏目《仁和闪亮新主播》借助于这一点娱乐事件伴随着媒体的盛名远播和电视收视率的节节攀升,其主打产品“闪亮滴眼露”迅速由一个地方产品跻身于全国性品牌之列,同时仁和邀请80后偶像歌星周杰伦代言“闪亮”牌亮瞳舒缓明目液的电视广告,“谁用谁闪亮”更是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产品广告语。
7、有了病痛,您不用满大街的找药房,一种新型便民的自动售药机已经在杭州的机场、车站、地铁、风景区、宾馆、办公楼等处设置。
这种自动售药机操作简单方便,它采用超大触摸显示器,使用图片、动画、影音等多媒体形式提供药品图片、药品使用说明书,方便顾客根据电脑屏提示,对症下药,选择相关药品。
市民如有用药和健康问题,随时可以通过自动售药机上的语音系统向执业药师进行咨询,使用非处方药更健康更安全。
8、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努力创新文化营销策略,形成文化服务特色,不断更新与消费者的价值链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营销策划书?举例撰写一份感冒药促销活动策划书?
答案——营销策划活动的文字表达形式就是营销策划书。
1、产品上市指的是什么?举例撰写一份新产品上市推广策划书?
答案——产品上市是指上市(渠道研究)——推市(媒介促销研究)——稳市(满意度研究)——拓市(忠诚度研究)——提市(完全品牌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
2、什么是公关策划?举例撰写一份某企业年终客户答谢会公关策划案?
答案——公关策划是营销策划人员根据企业形象的现状和目标需求,分析现有条件,设计最佳活动方案的过程。
2、什么是网络营销?举例撰写一份患者教育网络营销策划案?
答案——网络营销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系统的企业经营活动,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市场营销的信息流、商流、制造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进行管理。因此网络营销策划是企业在特定的网络营销环境和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的营销目标而制定的综合性的、具体的网络营销策略和活动计划。
3、2012年,“毒胶囊”事件爆发后,卫生部发出《关于配合召回和暂停使用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胶囊剂药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药监部门召回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检验不合格批次药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立即暂停购入和使用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所有胶囊剂药品,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购入和使用。举例论述什么是危机公关处理?撰写一份企业品牌危机处理活动策划案。
答案——危机公关是指在公关理论和原理的指导下,公关从业人员运用公关的策略、措施与技巧,来改变因突发性事件而造成的公关主体所面临的危机局面的过程。
3、2000年年底,在中国一帆风顺的某合资药业公司遇到了危机。2000年11月,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暂时禁止含有PPA(PPA:苯甲醇胺的英文缩写,是一种血管黏膜收缩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药,在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品成分中最为常见)药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和使用。随即明确发文禁止PPA。
什么是危机公关处理?撰写一份产品品牌危机处理活动策划案。
答案——危机公关是指在公关理论和原理的指导下,公关从业人员运用公关的策略、措施与技巧,来改变因突发性事件而造成的公关主体所面临的危机局面的过程。
第三篇:《民主四讲》读后感
《民主四讲》读后感
星火二班 王丹阳
《民主四讲》之作者为王绍光,全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民主的起源于演化、现代民主兴起的条件、现代民主的机制与运作、实效余反思。《民主四讲》这本书属于“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
在缘起部分,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近百年来我们过于迫切地想把自己纳入这样那样的普遍性模式,实际忽视了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以过于急功近利的实用心态去了解学习西方文明,也往往妨碍了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明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已经有条件以更为从容不迫的心态、更为雍容大气的胸襟去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这一观点可以很好地体现在《民主四讲》这本书中,通过批判和反思,我们能更好地发展适合我国的民主模式。
民主其含义是“统治归于人民”或人民主权。更准确地说,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国家决策和进行国家管理,这是民主最原始、最简单的含义。卢梭自己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因为“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在古罗马,由于公民对民主的重视,开始最先诞生了民主政体的雏形。然而,彻底的“民主”精神,使选举罗马最高执政者的最初的选举成为了一场规矩特别繁复的抽签仪式。是的,是“抽签”,这就是现在西方媒体所宣扬的民主政治的真正历史由来。因为只有“抽签”,才能保证选举过程和效果符合“民主精神”:针对每一位公民在政治权利上,完全能保证机会和程序上的公平。随后,众所周知,在古罗马建立初期,由于周边蛮族入侵和国内贵族政治的双重压力,低效的政治几乎让国家机器运转崩溃,这样的民主制度还未曾持续两三代人,就被选取贵族和元老院代表们的共和制所取代。这样的民主政治其可持续性是极端值得怀疑的,并且在其施行期间,罗马本身并未有受到民主政治带来的好处,反而由于缓慢的决策反应速度,使罗马军队在蛮族面前吃了几次败仗。即使是执政效率更好一些的共和制,在民众生存压力极大的上古时代,也仍存在可延续性不强,执政效率低的缺点,以至于无法维持。因此,在施行后不久,罗马政权就被“第一公民”屋大维所掌握,共和国变成了罗马帝国。相应的,罗马的政治效率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罗马的公民阶层普遍受惠,帝国的长久辉煌甚至照耀了整个西方古代史的天空。
《民主四讲》仅仅通过对“民主”这个政治精神,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不同理解的事实记述,告诉了我们要想科学的、客观的描述一个社会学概念,是需要怎样的客观性、复杂性和准确性。在书中的“民主的起源与演化”这一部分里,通过清晰叙述希腊、罗马这些不同时代的先贤们,各自依据自己的理念建设出了许多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些历史事实,给读者们明确了“民主”这个概念的由来。
从民主的角度看,这种平衡的要害是限制人民使用权力。正是因为如此,才慢慢演变出了今天所谓的西方民主。而现在“自由民主”、“宪制民主”、“代议民主”等所谓的民主其实已经离原来人民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越来越远。之所以很多人还趋之若鹜,完全是被那些精英阶层,有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给伪装了。现在的西方民主已经完全沦落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因为有产者和精英阶层曾得出结论,多数人或群氓一旦获得参政的权力就会变成集体暴君。波里比阿认为:民主是建立在不讲原则的平等和自由之上的。西塞罗也说:把地位不等的人置于同等的位置上,这种平等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平等,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付出任何统治者。似乎他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但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西方的民主是建立在精英统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也就出现了现在的代议制民主,通过人民投票选举出他们的代表来行使人民的权力,似乎看上去很民主。但还是和卢梭说的那句话一样: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仔细分析西方的政治,其实就是选举政治。投票的时候你是民主的,一旦选出来之后,他到底代表谁你就知道了。
现在谈到民主,我们无疑就会联想到民主可以解救新中国,民主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主能防止官员腐败,民主能实现政治透明,让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决策??民主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口中的“坏东西”演变成如今似乎是中国的救命稻草乃至全世界的期盼,这样华丽的转变深深吸引了我。
在文革时期,毛泽东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民主,但是结果却一片混乱,导致人人不敢言,大到派别之间的武力斗争和群体批斗大会,小道因为一张大字报引起的家破人亡??这都是中国历史上对民主的尝试,现在回过头来,这也许是因为民主之前没有“自由”加以限制,导致少数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恶意中伤就成了家常便饭。
改革开放的新中国,越来越注重民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选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但是这样的民主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产生在我们看来仍然是如此遥远,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参与选举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有其特殊性,抽签和竞争性选举都有其弊端。期待未来会有一个让人人都觉得民主的社会。
END
文章内容:王丹阳
2017.08.25
第四篇:先声人力资源规划书
先声药业人力资源规划书
王亦青 012412139
钱玫012412109
张丹012412105
丁玲012412102 吴立莹012412141
张仁杰012412113
一 分析先声药业所处的环境
1.外部环境
1.1政策环境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
2008年至今,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例如国家颁布《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启动。这些对医药行业的政策,也在显示着医药行业改革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改革的力度在不断的加深。
2008年至今,我国医药管理相关部门理顺了卫生部与药监局、发改委以及工信部在医药监督管理与具体操作方面的权力划分;确立了卫生部对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法制建设和综合协调责任,以及对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的监管职责;实现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品保障管 理职能的统一和融合。此次调整注重医药卫生资源的整合,从而推动医药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构建合理有序的医药市场。
1.2.医药管理部门职责逐步理顺
2008年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这是我国在药品安全监管领域发布的首部白皮书,集中展示了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果,体现了我国政府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有利于国内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我国药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现行政策和改革思路,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在药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3.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2008 年3季度,我国制药业的环保问题再次提上日程。8月1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制药工业水污物排放标准》(下称“《标准》)开始正式实施。
政府投入增大带动社会和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另外加强监管审批、鼓励创新等政策也将促进行业的结构性分化,相关政策也会给营利性医院、商业医疗保险、药物生产企业带来利好,整体上看医改对行业长期发展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1.4制药业环保标准日趋严格
《标准》中规定现有企业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也就是说随着环保治理的推进,后期实现污染物达标要求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前期实现污染物达标的成本,这意味着制药企业后期新增排污处理费用将直线上升。
1.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脚步
2内部环境
(1)人资环境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28日,发展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拥有员工近3000人的新型药业集团。企业的规模较小,新药开发能力弱,新药数量少,科技含量低,新药创制能力一直很薄弱。在产业竞争方面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能力差等问题。新的人力资源规划已刻不容缓。
(2)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作为营销总体环境的一部分,不仅影响先声药业的内部环境,而且与其它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直接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新科技含量高、投入高、风险大、收益高的产业。医药产业的技术主要体现在新药、新剂型、新的给药方法的开发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综合利用各项科学和高新技术。
(3)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核心理念:尊重生命,尊重人
企业核心价值观:正直、激情、高效、协作、客户导向、持续创新
先声标志的内涵
先声药业核心理念:尊重生命,尊重人
绿色的旗帜,象征天然、安全、健康的行业属性及独树一帜的企业性格;
奔跑的人形成“先”字,既形象又准确地表达了先声的竞争观及企业以人为中心,永不满足、永不等待、永不懈怠的核心理念;
英文名源自Sincere,强调了企业倡导真诚待人的为人处事之道。企业使命:凝聚更多力量,为患者寻求和提供更有效药物,让员工为此而自豪,从而赢得客户和社会的尊重。企业目标:成为中国创新药物开发的领先者。发展愿景:在重大挑战领域创造革命性药物。企业原则:先声21条原则
先声人自我激励:许多患者的生命仅剩几个月、几天,先声的使命是为患者寻求更有效的药物,为了患者的期待,我们不能懈怠。
二 先声药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
1先声药业新增岗位
先声药业对销售,管理,财务,人力资源政府事务研发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的需求也非常大。先声药业确定了人才供给的两条主要途径,即以引进优秀应届毕业生为主,自主培养,作为公司人才的战略储备,以引进高层次的具有专长的人才为辅,以补充公司现有人才所不具备的能力,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2各级管理职位以内部培养为主,鼓励内部人员的成长。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先声药业开始大量引进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并大力进行内部年轻人员的培养,对优秀人才委以重任,推动员工的快速成长。
3人才储备
将新员工成功转变为先声药业合格的一员固然重要,对于管理职位的后备人才也需要给予够的重视。先声药业需开启一整套的人才成长体系,接力计划和HR-VIP计划,来确保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
三 收集先声药业人力资源信息 档案调查
通过员工入职档案;员工培训档案;员工人事档案;薪酬福利档案;专项工作档案;绩效管理档案;员工离岗档案;人力资源红头文件;人力资源工作档案等,实现对先声目前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部门调查
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联系,同时又相对的独立,或许是一个很小的职位,也可以发现有潜力的人才,所以余姚每个部门积极的推荐,已经通过调查的方式寻找到那些被埋没的金子。为先声企业所利用。开放的自荐方式
除了别人的推荐,还有自己毛催自荐。偌大一个公司,想要自己被发现时隔人才,想要得到公司的重用,就要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才能被别人发现和重视。
四 预测先声药业人力资源需求 先声药业至今,已发展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拥有6家通过GMP认证的现代化药品生产企业,2家全国性的药品营销企业、1家药物研究院,拥有员工4000余人的新型药业集团。先声药业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分销网络和专业化的营销团队,800多的销售人员和超过100家战略合作伙伴,其中80%拥有医学学位。先声药业要想成为中国创新药物开发的领先者,就必须继续在药物开发的领域上有更多的新的成果,那就势必要聘请更多的优秀的药物研发人员,其次由于在全国门面众多,大量的出色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先声药业在全国每开一家门面,其店长,店员都应相应增加,并将表现优异的老员工调至新店对其进行帮助。招聘人员时,当以有医学背景的优先录取,但是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其他专业学生也应在考虑范围内,不能因为专业问题而一票否决。毕竟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另外,根据研发人员的研究领域进行归类,管理和营销人员根据地区进行分类都有助于统一管理。根据人口分布的情况,中国沿海地区的员工数量和管理结构势必会比中部和西部的多和复杂。
五 预测先声药业人力资源供给
在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时: 1要明确的是先声企业内部人员的特征:年龄、级别、素质、资历、经历和技能。
2必须收集和储存有关人员发展潜力、可晋升性、职业目标以及采用的培训项目等方面的信息。
3技能档案是预测人员供给的有效工具,它含有每个人员技能、能力、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是工作分析、绩效评估、教育和培训记录等。技能档案不仅可以用于人力资源规划,而且也可以用来确定人员的调动、提升。
4医药行业大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方向进行调查,以此才确定每年先声药业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
六 供需比较,确定人力资源实际需求(2015年先声药业校园招聘为例)
招聘需求:
招聘类别 招聘人数 专业要求 学历要求 工作地点
研发类 71 药物化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南京 学术代表 700 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生物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全国
OTC代表 100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全国
生产类 34 药学、药物制剂、机械与化工设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南京、烟台、海南 注:其他城市安排请注意校园海报及BBS。
申请须知
(一)聘用基本要求
1.认同先声药业企业文化;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3.具有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4.大学本科生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以上,硕士研究生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5分以上,或具备相当外语等级水平。
七
制定先声药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1.晋升规划
先声药业的所有员工都有晋升的空间,并且每年都会有一批优秀的员工被提拔,即使是最小的职员。晋升的跨度主要决定于员工自身的努力程度以及对公司的贡献程度。
2.补充规划
这是先声药业人事政策的具体体现,目的在于合理填补先声药业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
3.培训开发规划
公司内部职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技能培训,销售培训,职能培训等,努力提高公司现有职工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公司的发展供给相适应的人才需求。
实习生计划:通过对实习生的培训,使其自身的条件和才能更符合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对于符合公司要求的实习生,可以考虑录用其为正式员工。
校企计划:与医药高等教育学校合作,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如先声学院,从大学期间,开始为公司储备人才计划。
调配规划:人员的流动,在职员正式被公司录用之后的1-2年内,公司会对新老员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人员调配,使得职员的才能和资源利用最大化。4.工资规划
制定各个层级的职工的基本工资,而每个月每人的最终工资则决定于自己的业绩情况,比如销售人员,需要完成定额的销售额,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时根据各个部门之间所花费的成本不同,年终会有不同配额的年终奖。
八 执行先声药业人力资源规划
1执行的期限和具体时间 2监督部门的有效监督
3实际情况和计划的差距的反馈和调整
九 对规划执行的反馈与评估
根据规划执行的情况,可以和原计划,原目标进行一个对比,从而从其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目标定的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执行起来的难易程度。评估这样一个规划是否是适合先声药业的实际情况的。是否在此基础上,在以后的规划中,做出怎样的调整。这些都通过反馈和评估这个过程得以体现。
第五篇:《民主与陀螺》读后感
让
民
主
飞
——《民主与陀螺》读后感
版本版次:俞可平著《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介绍: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哲学和政治学双科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政治学者。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并且同时兼任多家大学的教授或客座教授。除了母语外,他还会英语、德语、日语等四国语言。并多次受邀去国外著名大学如美国杜克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等学校进行讲授与交流。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等。并出版有《政治与政治学》、《民主是个好东西》、《让民主造福中国》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与好评。在国内国际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树立了自己的旗帜与地位。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在政治学方面的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择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诸如国家主权、公民社会、治理、善治、全球治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远程民主与协商民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政治评价——进行了重点阐述。本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后,分政治与政治学、西方政治哲学、治理与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公民社会、传统与现代化和中国政治等8个专题进行具体阐述:从政治学原理到现实政治发展,从中国政治改革到世界政府创新,从全球化到现代化,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又不乏现实的生动性。主要观点:
治理与善治:
俞可平教授是国内善治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他较早地在国内引入和发展了西方学者提出的治理与善治理论。
作者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利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善治,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也是政府创新的一个直接目标。
政府创新: 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对政府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创新除了具有创造性、学习性、自觉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政治性。政府创新,从表面上说来源于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因为任何国家要顺应人类政治进步的历史潮流,就必然要根据时代的政治要求对其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而要有效地推进政府创新,实行善政,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处理好四重关系,即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与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与改善政府服务质量的关系,以及保持政府政策连续性与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因为一个良好的现代政府不仅应当是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而且应当是民主、文明和创新的政府。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执政方式,要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全球化:
作为国际社会的积极成员,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而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政治家和学者们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作者认为,全球化即是各民族国家之间建立在金融和生产一体化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质化过程。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括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全球化对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深刻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对基于国家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挑战,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的动摇即为证明。
接着,作者介绍了当代西方比较流行的新国家主权观:如民族国家终结论,国家主权过时论,国家主权弱化论,国家主权多元论,国家主权强化论,世界政府论,新帝国主义论,新帝国论等等。此外,作者还总结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影响的8个表现: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不仅操众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国家权力开始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边限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民族国家的认同遭到了危机;全球化正在重塑国家的自主性。针对上述种种挑战,并结合中国实际,作者提出要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加国际话语权,必须发展起一套应对国家主权挑战的战略体系:如深化对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互关系的研究,根据我国特点和国家利益,形成中国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治理策略;深入分析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各种观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和国家主权理论;想方设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加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改进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强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建立整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公民社会: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和交往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的利益发生了分化,个人的私人利益得以产生并发展成阶级利益,市民社会就是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离并且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中国早期思想家们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后,发展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公民社会早就存在,只不过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公民社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并且催生了大量的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在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治理状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善治,尤其是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公开化、公民自治、政府的廉洁与效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说,它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程度还不是很高,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的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和完善民间社会组织,从而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开化起更多更大的作用。
传统与现代化:
俞可平说,由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本君主”,这也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的基本政治思想:“安定、统一、秩序”。但是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流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场传遍大江南北的学术大讨论。争论的焦点即为中国的全球化:究竟是应该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西化论者主张西式现代化有三个主要理由:西化是世界趋势;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相冲突;中国传统文明基本上无可取之处。而中化论者认为:东西方文明是可以融合和互补的;中国文明有其合理的内容而西洋文明有其消极的一面,正像西洋文明有其合理的内容而中国文明有其消极的一面一样;中国有其自己的特殊国情。而俞可平老师认为,中华论者和西化论者只从现代化的外部条件或外部因素来分析评估现代化在中国的成败,而没有从现代化的内在因素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历经百年而未能实现,外在的制度和文化因素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但现代化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也不应被忽视。因此,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除了要进行文化的分析和评估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经济的和政治的分析与评估。而作者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后,得出结论:认为在目前中国的特定语境中,全球化就是中国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全球化将现代文明提升为全球性的抽象,而不管这种文明源于东方还是西方,因为全球化与本土化或民族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明,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而言之,中国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扬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早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大国转变为强国。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民主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可以称之为“增量民主”。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将与经济发展一样,遵循增量发展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破性改革,但是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增量民主就是在对现有的制度不做大幅度改动下,建立一些新的民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阻力较小,且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的任期制等,都反映出中央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同时他认为,增量民主具有以下特征:必须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在已有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上,政治改革应该创造新的增量,扩大资源储备;政治改革应该是逐步的、稳定的;增量民主是在不危害公民现有的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应该成为政治改革过程中的焦点;增量民主需要有秩序的民主;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的动态政治稳定机制;民主建设还要依靠法制建设,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这种策略能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个人感想:
对于政治学而言,我觉得自己还处于入门阶段,因为它虽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但却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在浩如烟海的政治学著作中,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俞可平教授的文章。作为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批政治学博士,他一直活跃在政治学的舞台上。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理论知识的积淀,他对政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见解,他能用一些非常朴实的语言,将政治学中的一些艰深、晦涩的问题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而且他做人比较干脆、直爽,平易近人,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民主与陀螺》这本书中,他也延续了他那朴实的表达风格。虽然本书是由他的早期学术论文组成,但经过作者精心的调整与修改,整本书显得紧凑而有条理。全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分8个小专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民主这一词,我曾在不同的书籍里,看到过不同的解释,但那些解释要么艰涩难懂,要么简单片面,很少能让人满意的。但是当我看到俞可平老师给出的关于民主的定义时,感到非常的清新、愉悦:“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民主的运转除了需要相应的程序和机制外,它也像陀螺一样还需要推动力和技巧。陀螺不抽不转,民主政治若没有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员去推动,也不会自动运行。”这个比喻是多么的形象、贴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运行的基本条件:人民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抛去这二者,民主只能是“伪民主”。此外,他还着重阐述了另一个关键词:治理。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以及公民社会,都是在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作者认为,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但是由于它无法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存在失效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善治,它是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最佳状态。在这一问题的叙述中,作者花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探讨市民社会或者说是公民社会,特别是农村问题,因为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顽疾,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伴随而来的农村组织的迅速成长扩大是社会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它们,政府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让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非盲目打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就是最好的佐证。又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想要使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而要解决这一复杂的国际问题,就需要建立符合人类普世价值的规则体系——即全球治理规则,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节国际关系、规范国际秩序,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通过对这本书的拜读,使我对民主政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重要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社会在政治学领域的前沿理论成果的解读,使我能够紧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降低学习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武装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以便在今后处理相关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