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业四: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名词解释(30)
教育文献(6)
答: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等级:
1.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使用价值,但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2.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3.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线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教育研究设计(6)
答: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全过程的的设计,既对教育研究全过程做完整而详尽的规划。
文献综述(6)
答: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假设(6)
答:假设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理解。假设并不是单纯主观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以荒诞地臆造为基础的虚妄、任意、离奇地猜想。而是依据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对未知领域作有规律地推测。假设是一种预见,产生于日常观察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或产生于研究者的联想或直观推测。
教育调查报告(6)
答:教育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了解现状,考察事实,收集材料,并将所收集的问卷、了解的现状、收集的材料的拟写成教育学术论文,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
二、简答题(40)
1、简述教育研究的选题的主要来源。(20)答: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课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4.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课题,从报刊杂志和他人研究成果中提出课题。
2、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20)
答:1.实证性研究报告
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的研究报告,称为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如: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这类报告都以对事实直接研究所得的材料为基础,所以报告中事实材料是主要的构成.又因对事实的认识的形成与方法设计、操作过程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此类研究报告中还必须包括研究方法与过程的说明.2.理论性研究报告
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报告,称为理论性研究报告,即论文.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论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阐述新旧理论之间的关系.论文向人们展示的是论点及理论体系形成的思维过程.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综合论述性论文,预测性论文.3.第1、2类的综合,但综合中又有所侧重.三、论述题(30)
试论述中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30)
答: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提高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应用研究,主要是一种以解决教育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问题的发展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具体教育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是一种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现场研究”。总而言之,是一种以学校所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校本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定位,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式不完全相同于专家学者的教育研究方式。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定位,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条件,决定了中小学教师更适宜于运用下列教育研究方式从事教育研究。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并非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研究理念,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革新,与“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是一致的。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由于行动研究的课题来自于教育实践的需要,容易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够使研究的目的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统一。由于行动研究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因此它可以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缩短理论 与实践的距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行动研究特别强调 实践者的参与,主张在日常的学 校生活和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边 行动边研究,因此有助于促进教 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由于行动研究以改进教育教 学工作为首要目标,因此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由于行动研究不是某一特定 的研究方法,因此它对教师是一 种“规范”的解放。行动研究的过 程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开放性,其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兼容 性可以灵活地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去实现研究的目的。
行动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比较适合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任务和特殊性,因而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研究方式。
2、经验总结。
教育经验总结的目的在于正确描述(把握)教 育实践中的事实及其产生的过 程,揭示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并 力求能指导以后的进一步实践。因此,完整的经验总结的过程,应当包括整理事实、解释事实和 抽象事实三个环节,它也代表着 经验总结的三个层次。
以往中小学教师比较重视教育经验的总结,近年来却对经验总结有所冷落,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是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实践,去探索教育的规律的;许多优秀教师也都是在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中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并不断成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如果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科学地开展经验总结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教师的教育研究在呼唤着经验总结研究的回归。
3、“合作研究”。
这里指的是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教师初涉教育研究时,更需要理论工作者的帮助和建议。“合作研究”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与理解,改变各自固有的认识视角和工作思路,拓宽各自的视野,有利于克服实践的盲目性,增强研究的时效性,使教师的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起点。
“合作研究”可以使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双方取长补短,有利于激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实践思维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形成集体智慧的优势,“合作研究”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4、“教例研究”。
教师首先以“记叙文”的方式,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教例”;进而以写“记叙文”的方式,对“教例”进行研讨和分析;最后,通过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得到新的发现,或者通过对一类教例的积累和研究,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教例研究通过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表及里地揭示寓于具体教育情境之中的教育思想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是一种“临床教育学”研究。实践证明,教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并能有效改进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方式。
5、“叙述式研究”和“反思式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以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涯为主,在自叙中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自我研究,总结和提升自己在教育上的经验和教训,以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
“叙述式研究”和“反思式研究”要求教师从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形成初步的设想,增强行动的计划性、预见性;又要求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记录,思考自己的行动是否产生了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而对行动设想、方案进行批判性的、持续不断的检验与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叙述”既是“行动”和“反思”的记录,又是批判与反思的基本途径。“叙述”具有强制“反思”的功能。“叙述”与“反思”贯穿在教师的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始终,成为教师克服习惯性思维,获得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篇:校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总结
学校校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总结
为了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在第二学期,我校与阳光书屋进一步合作,对校本教研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和探索。
一、教研目标
(一)加速推进“微课导学案”实验,确保四坝镇九年制学校成为西北地区翻转课堂的领跑者。与阳光书屋、重庆聚奎中学合作,有计划地组织老师对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关,探索适合本地实际需求的翻转课堂模型。
(二)稳步试点人文艺术类校本课程的数字化。发扬传统,守正出奇。
(三)与阳光书屋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发现和培养更多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
二、实施过程
校本课题研究的开展经历了酝酿阶段、实施阶段、评审阶段和考核阶段四个阶段:
(一)酝酿阶段 1.发现问题 确定课题
(1)校本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
以学校大课题为依托,进行相关的小课题研究。
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以课堂实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经验等具体事件入手进行案例研究。
(2)问题的收集和筛选。校本教研要旨在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可以当作研究课题,教师要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另外,问题的设计不应重复或相似,也不应以普遍研究的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的课题。
(3)课题遵循的原则: 想大事,做小事,谈实事。(4)课题题目的表述:
课题题目要用词准确、表述完整、注意句式的正确性。2.组织团队 明确职责
(1)选择团队成员。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的任课老师自愿组成课题研究团队。课题负责人要努力寻求关于课表的安排、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
(2)团队成员要服从团队负责人的领导。(3)团队成员要能提出对课题有意义的意见。(4)团队成员要完成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工作。3.学习准备 制定方案
(1)寻找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从已有的知识、其他教师、各种文献中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找出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手段,然后对各种能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评估,从中择优选取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制定校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回答好几个问题: 课题名称。研究什么? 为什么要研究? 怎样研究?
预期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二)实施阶段 1.设计实施 开展研究
(1)过程要扎实,记录要真实、及时。在实施的时候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2)按照研究程序,注意收集资料。
(3)学校在3月底进行了课题开题会,各课题组提供课题立项申请。5月21日下午进行了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各组根据实际问题和需求组织交流分享活动。6月初各课题组提交分组活动记录和课题成果初稿。
2.形成成果 总结反思
(1)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来表现则撰写好小课题研究结题论文。若研究成果是实物、软件或课件,则应提供相应的实物、软件或课件。
(2)完成研究成果的整理和资料的收集。
(3)问题研究基本结束,必须进行总结反思,这一总结既是这一问题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研究的中介,同时也是进行成果汇报和答辩的重点。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
A.整理和描述问题研究的概况。B.评价和解释。C.反思和重新设计。
(三)评审阶段 1.提交自评成绩。
2.现场进行课题成果汇报和答辩。
3.评审委员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打分,评审打分的依据以以下几方面为主:
(1)课题选题:
A.所选课题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具备“小、实、真、近”的特点。B.能解决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C.能突出具体研究内容。(2)课题方案: A.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B.方案详细、操作性强。C.合作课题有成员详细分工。(3)活动记录:
A.按计划开展各种研究、研讨活动。B.活动记录详实、内容丰富、切近研究课题。(4)研究材料:
研究时间内有主要研究工作记录,有相关课题研究的佐证材料。(5)实用成果
A.撰写好小课题研究结题论文。论文实用性强、能反映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效。
B.实物、软件或课件。实物、软件或课件有实用性。(6)研究档案
健全小课题研究档案:小课题研究方案或研究计划、小课题研究活动记载、中期总结汇报材料、小课题研究佐证材料、小课题结题论文、小课题研究成果等。
4.核算考评成绩,确定课题等级。(四)考核阶段
根据评审结果计算教研考核成绩。
第三篇:作业过程
K518/5/516/7次列车长
作业流程及标准
准备出乘
出乘班组列车长要在5:30到车队请示工作,查阅文电,制定趟工作计划。更新《乘务报告》,填写《班组乘务日志》。召开出乘会
出乘班组列车长要检查仪容仪表及资料备品。传达重点工作事项。总结上趟乘务工作,布置本趟乘务工作。培训试问,收取香烟、火种和手机。出乘点名
出乘班组要列队到派班点名。进行考勤信息录入,接受当前工作试问。接车作业 入库接车作业 入库接车后,出乘班组要按照程序做好三乘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列车外部悬挂(粘贴)物,检查上水、空调情况。和终到班组组织交接,检查资料、备品是否齐全。审批广播宣传重点。始发作业 始发前作业
列车长要了解乘车计划、行包计划,了解餐售情。出场检查,迎接旅客上车,归务检查。始发后作业 安全检查,列车始发后乘务员要巡视检查各种门、窗、室锁闭状态。重点检查列车前部、尾部车厢端门的锁闭状态。始发巡视
1.巡视车厢,掌握旅客动态和重点旅客情况。
2.检查各岗位乘务员始发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检查乘务员去向登记作业及重点旅客登记情况,查看站车无线交互系统,对 持电子票及挂失补车票旅客进行核对。掌握各车厢旅客密度,组织均衡乘车及剩余卧铺、席位情况,对剩余卧铺组织公开发售。
4.对精神异常旅客、犯人、特殊重点旅客乘车亲自安排,会同乘警宣传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检查行包,1.检查行包装载状态,货仓门加锁,留有不少于50厘米宽的防火通 道,端门加锁(不锁底划),严禁超载、偏载。
2.查验押运人员车票及登记情况,宣传安全常识 碰头会
“三乘”人员要相互通报始发后的作业情况,由列车长提出整改措施,途中监督检查落实。途中作业 循环作业
检查巡视:列车长作业过程中要
1.检查考核各工种作业流程及标准的落实情况。
2.巡视服务,观察旅客动态,对重点旅客做到重点照顾。3.巡视检查车厢内禁止吸烟情况,对乘务员进行禁烟提示。4.每隔2h对餐车、电茶炉、车电装置安全防火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巡检,并填写记录。
5.对各种门、窗、室锁闭情况进行检查 站停作业
1.站停时,列车长要在列车中部出场。到旅客乘降密集的硬座车厢、预留车厢组织旅客乘降。
2.办理站车相关交接事项,填写相关交接凭证。3.上水考核。按照列车上水方案的有关规定考核上水站的上水质量,与车站确认签字。高站台作业使用对讲机做好“安全警示带”悬挂和收取提醒提示。疏导组织
1.掌握车内旅客密度,观察旅客状态,疏导组织旅客均衡乘车。
2.督促乘务员及时清理通过台、洗面间、过道、车门口逗留的旅客和堆放的物品,保持车内畅通。检查餐售
1.了解餐售供应价格情况,纠正违章。
2.每2小时使用售货车对各车厢商品进行补充),补充的商品要有交接
3.售货点出现商品不足时,列车长指派列车值班员或专人进行补充(原则上昼间记录。
4.列车长要认真检查交接情况,对交接不清产生的商品或钱款错误时,由接着负责。
5.旅客需要发票时,列车员使用对讲机报告列车长,列车长通知餐车长,由餐车长将发票送给旅客。计划运输
1.按规定区间组织做好预留席(铺)位。2.列车严重超员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旅客均衡乘车,并按规定拍发超员电报。
3.检查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手持终端机使用状态,保证作用良好 6.查验车票
往程:长春站—公主岭站、沈阳北站—盘锦北站、绥中北站一山海关站、滦县站一唐山站、天津站一静海站、济南站一泰山站、徐州站—蚌埠站、南京站—镇江站。
返程:上海站—昆山站、南京站一明光站、蚌埠站一宿州站、徐州站一兖州站、济南站—禹城站、天津站—唐山站、山海关站一沈阳北站、沈阳北站—铁岭
1.列车内验票工作由列车长负责组织实施。组织乘警和列车乘务人员按规定区段查验车票。
2.查验车票时,做到“一看票、二报点、三加剪”,做到票、证、人相符。对持挂失补车票的旅客进行核对,无误后开具客运记录。对持电子客票的旅客,根据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手持终端机确认旅客购票信息无误后乘车有效。
3.发现超限、超重的携带品、无票人员和不符合乘车条件的旅客按章办理。需交车站的,编制客运记录与车站交接。7.票铺核对
往程:长春站—公主岭站、沈阳北站—大虎山站、山海关站—唐山站、天津站—沧州站、徐州站—蚌埠站、南京站—镇江站。
返程:常州站—镇江站、兖州站—泰山站、天津站—唐山站、沈阳北站—铁岭站。
1.列车熄灯后,乘务员要查票对铺,做到票、证、人相符,无越席乘车现象。2.对卧车要求提前下车的旅客接到报告后通知乘警到场共同了解情况。8.交接班
往程:绥中北站—山海关站、沧州站—禹城站、徐州站—蚌埠站。返程:宿州站-徐州站、德州站—沧州站、山海关站—绥中北站、沈阳北站—铁岭站
组织乘务员按作业流程及标准交接班。
1.全面巡视检查各车厢乘务员交班前作业质量。2.部署接班后重点工作和具体要求。3.巡视车厢,检查乘务员交接班情况。运行途中的重点作业 1.重点服务,检查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登记情况,特殊重点旅客按规定与车站办理交接,2.接待来访,随时接待旅客来访,耐心解答问询,受理投诉,听取建议。3.突发问题处理 1.发生旅客伤亡、疾病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按段突发事件处理及信息反馈流程向段派班室报告,及时编制客运记录,拍发电报。
2.遇有临时停车、变更到发线等情况时,及时巡视车厢,检查乘务员作业状态。3.及时反馈信息,向段派班室、车队及主管领导汇报。4.“三品”检查
重点区段、春运期间、有特殊任务时组织安检小组进行危险品检查,查处的危险品,会同乘警进行现场处置。
检查方法:一宣、二看、三闻、四摸、五问。5.列车上水
1.随时掌握列车上水情况。
2.列车严重缺水时,及时通知前方上水站补水。6.晚点通报
旅客列车晚点30min及以上要向旅客公告晚点信息,说明晚点原因、晚点时间,做好旅客宣传解释及客运服务工作。公告时原则上间隔不小于30min。因铁路原因导致列车晚点的向旅客致歉。7.动车组会让
1.会让前,检查乘务员在车厢内巡视情况。2.会让时,检查列车员坚守车门,监控车内。
3.同一站台会让时,巡视检查交会一侧车门、车窗锁闭状态。终到前巡 1.巡视检查
1.组织乘务员全面清扫、擦拭,做到终到“三不带”。
2.检查各岗位乘务员执行作业流程和标准情况,全面验收终到作业质量 2.回访旅客
访问重点旅客,征询服务意见和需求。终到前交接 1.商品管
乘务员下车到公寓休息时,下车前,由列车员将商品送至餐车,由列车长或列车值班员负责指定在统一地点存放(餐车提供1个空闲的储藏室),上车后再到餐车重新领取。2.商品交接
1.列车终到前2小时,列车长或指定专人统计、汇总本趟列车商品售卖情况,组织列车员将剩余商品、商品款、一并交餐车长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双方填写交接单,列车长、餐车长签字确认。2.交班班组终到前2小时(如产生到站前2小时内又发售商品时,将商品款交给接班班组列车员),由列车长或指派专人清点、核对各售货点所售商品数量及商品款,将各车厢售货点商品补全后与餐车长面对面清算本趟班组所售商品、剩余商品数量、商品款、剩余发票,并交还储藏室钥匙,由餐车长出具收款单及商品明细表交列车
3.入库前“三乘检查” 终到前2小时列车长、乘警长、车辆乘务长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对各车厢发现的列车服务及防火设备设施问题进行检查确认,按规定进行填记。终到后
1.到站出场
1.正班列车长在列车中部车厢出场。2.副班列车长在硬座车厢出场。2.站台作业
1.检查乘务员出场、立岗作业情况。2.与车站办理重点旅客交接等业务。3.巡视检查
1.全面巡视各车厢,认真检查各处有无异状,关窗锁门情况。
2.检查处理旅客遗失物品,发现遗失物品会同乘警做好清点,移交车站处理。3.清理车内闲杂人员。4.填写簿册
汇集运输生产、餐售经营数据资料,填写考核记录、台帐和《班组乘务日志》 5.终到交接
1.与接车人员共同检查终到卫生质量,保洁负责人对终到卫生进行鉴定,办理卧具、备品等相关事宜,填写交接记录。2.组织乘务员与保洁人员做好交接。
3.亲自或指定专人在乘警陪护下送交列车进款。6.交班退乘
1.组织乘务员站台列队,按规定线路图行走,到派班室点名退乘,将收取的手机返还给乘务员。
2.向段派班室、车队和业务指导部门提交《班组乘务日志》等资料和报表,汇报往返乘务工作情况。7.退乘会
组织召开乘务员退乘会,全面总结往返工作情况,公布趟考核结果。
第四篇:06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一是提出问题并把问题具体化;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进行理论构思,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四是收集研究资料;五是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六是检验假设,得出科学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裴娣娜,9-13页,1997〕也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依次划分为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是科研课题的确立,此为起始环节;二是文献查阅与获得,此为基础环节;三是研究假说的构建与验证,此为实施环节;四是科研论文的撰写,此为收获环节。〔刘电芝,66页,1997〕还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5个步骤:一是确定研究问题;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进行研究设计;四是研究的实施;五是撰写研究报告。〔侯光文,2002(3)〕
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5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教育研究课题的确定。课题是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任何研究都是有一定的课题的,都是对一定的课题进行的研究,因此,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确定研究的课题,只有确定了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才是有的放矢。
第二个环节是教育研究的设计。在研究课题确定之后,有必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系统的构思,设计好研究方案,以保证教育研究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的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包括查阅文献资料、提出研究假设、明确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等具体工作。
第三个环节是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科学研究是以充足的论据为基础的,只有在具备充足可靠的论据的前提下才能得出研究结论。科学研究的论据主要存在于各种资料之中,以各种资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资料代表了基本的科学事实。确定好研究课题和作好研究设计之后,就要根据研究课题及其设计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在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通过自然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来收集。
第四个环节是资料的分析处理。在教育研究中,作好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之后,还有必要对所收集来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发现资料中所体现的规律,以此作为作出研究结论的基础。
第五个环节是研究成果的表述。在教育研究中,在分析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就可以作出研究的结论,并将研究结论以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表述出来,这就完成一项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以上5个基本环节是就完整的教育研究而言的基本的研究过程。并不是每一项教育研究工作都包含上述5个基本环节。有时,教育研究在上述5个环节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上还会有反复。
第五篇: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
小学华语行动研究(方法):BCN3113
3.Prosedur Penyelidikan Pendidikan
2010年1月-5月
教育研究过程(3小时)
提出问题
确定研究目的 确立研究课题
提出假设(hypotheses)
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
构思与确定研究方法
抽样(sample)程序
定制研究工具
说明研究工具的效度与信度
确定收集数据的程序
数据分析
讨论研究成果
报告研究成果
—————————————————————————————————————
教育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能否善于提出问题正是进行研究的关键,它决定研究价值大小,决定研究的成功与否。选题不当是导致研究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伟大的科学家们,如爱因斯坦,英国的贝尔纳等,都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确定研究目的我研究本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我为什麽要研究这个问题?
1、个人的目的2、实用的目的3、探究的目的确立研究课题【徐建敏、管锡基主编《教师科研有问必答》,2005,29页】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一)问题必须有价值
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
(二)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因此,要从小处着手。
(三)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突破,有新意和时代感。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
(四)问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一是客观条件: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兴趣等。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1.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
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产生及矫正,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研究,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与转化,农村教育现况、问题及对策研究,幼、小、中衔接的研究,以及有待扩展的社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等等。
2.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例如:北京师大孙瑞清在一所中学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实验中发现不同学生解题思维策略的不同,进而对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又如:关于中小学优等生与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小学生学习特点研究,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的研究,小学生交友与伙伴关系的研究等。
提出假设
假设(hypothesis):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yùn 例如:上海师范大学恽昭世关于“充分开发儿童智慧潜力”的研究,课题假设是
“儿童具有很大的潜能,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为先天和主要是后天的种种原因,智力发展比较好,只要教学过程组织得比较合理,就能提早打开儿童的智慧闸门,使得智力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儿童能提前两三年时间完成现行中小学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发展。”
(1)这一假设决定着研究者探索行为的方向,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与儿童智慧发展的关系。(2)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预见性的规定,即立足于对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3)为收集事实,分析和解释材料提供了框架。该实验关注收集儿童智慧潜力获得提前开发的资
料,儿童超前掌握学科内容的测试成绩,以及全面发展的有关材料。(4)假设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预测,这就是提前两三年时间完成12年学制规定的教学任务。 一个好的假设,是探索教育规律,形成理论的前阶,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核心。
文献回顾/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view)
一、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口耳相传则是非载体形式。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影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现规》:各种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文献检索:则是从文献中迅速明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的一种方法和程序。(《现规》: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储存和排序,使之有序化,从而能迅速地查检出所需信息。)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者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1.书籍:专著(包括论文集)、教科书、手册、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
2.报刊:报刊、期刊。
3.教育档案类:年鉴、教育法令、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
4.专家询问:专家访谈、与专家交流讨论。
5.非文字资料:校舍、遗迹、绘画、文物、歌谣等。
三、文献检索的过程
1.分析和准备阶段。分析研究课题,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
2.搜索阶段。搜索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 适当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材料。
3.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指认识从浅入深,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的加工工作。对准备利用的文献资料,必须对其可靠性进行鉴别和评价,对那些不完全可靠的或有待进一步明确的资料,则不宜采用。
四、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1.顺查法: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到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
2.逆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而这种课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新论文、专著。
3.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4.综合查找法: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
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应达到四点要求:
(1)准,高的查准率。
(2)全,高的查全率。
(3)深,占有情报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
(4)快,要迅速。
要在准、全、深基础上做到快,就要学会利用各种类型的检索性工具书。
检索性工具书是比较完备的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工具书主要编排方法:部首法、笔画法、号码法、拼音法、分类法、主题非、地区法和时间法等。)
常用的检索性工具书有:(也包括辞书、百科全书、年鉴及手册。)
书目:统计和反映某一时期内全国出版的图书总目,期刊目录,报刊目录及其他文献目录。
索引:是将书籍或报刊中的内容或项目摘记下来,编成简括的条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并列明出处。索引可分为篇目索引(论文索引)、字词句索引(书中摘出的字、词、句组成)、书名索引(按人名、地名、书名等编排)。索引收集内容广泛,文字简洁。
文摘:以简练的语言文字精确地表述原文献主要内容并注明出处。
传记资料:一般附有被传人物的著作目录。
构思与确定研究方法
要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课题性质确定方法。要选择合适且有效的方法。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必须考虑下面两个问题:(参见《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1页)
(1)这项教育科研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这项教育科研的条件能不能控制和操纵?
抽样(sample)程序
选择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善于进行科学的取样,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例子:参见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16页。
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参见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17、118页。
(1)明确规定总体
(2)取样的随机性
(3)取样的代表性
(4)合理的样本容量
取样的基本方法:参见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22-124页。
(1)简单随机取样
(2)系统随机取样
(3)分层随机取样
(4)整群随机取样
定制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1.教师教学:认识校园植物网页制作、数字摄影机之使用、数字像机影像传输至计算机、影像处理、上网搜寻数据、图书数据搜寻、数据处理、数据上网。
2.学生数据收集与作业制作:使用数字相机、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学习、利用网络搜寻数据、利用图书搜寻数据、上网评比同学作品。
3.多元评量:拍照成果、作业报告、问卷调查、访谈。
4.教师自制问卷:学生学习前之计算机基本数据、认识校园植物信息融入教学问卷。
5.各种表格:专题日志评定量表、科学参与回馈表、口头报告评量表、小组合作评定量表„„
说明研究工具的效度与信度
确定收集数据的程序
数据分析
【参考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2005,339-356页】
讨论研究成果
报告研究成果
【参考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2005,357-371页】
【参阅:1.《教育科研的步骤》。2.《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概述》】
1、选题。选题时要审度自己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能给研究工作提供的设备、经费、时间、研究对象及资料等。主观条件指可以投入研究工作的人力及研
究者的水平与能力等。要根据这些条件,结合问题的大小与难易度,来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2、查阅文献。其主要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做过哪些重要工作?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尚待解决?他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结论的科学性如何?
除查阅文献外,还要通过调查、访问及观察等手段对有关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3、制订研究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明确规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根据这个计划,还可以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在实施研究中,可以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
4、搜集并整理资料。这是指在实施研究计划过程中所得到的大量的新资料。特别是如果采取实验的方法,那么对研究对象的一切变化现象都要及时观察,形成、积累资料,并要求做到全、实、细,以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5、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就是在已经搜集并整理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脑力加工。如果发现原有材料尚有欠缺之处,还应继续挖掘材料。
在分析研究中,最关键是下结论,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者作出判断。
6、撰写报告。即把科研的全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
参考书目
1.徐建敏、管锡基主编《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1页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71-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