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

时间:2019-05-14 14:4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

第一篇: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

《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实施阶段小结

数学 阅读具有“有助末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 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 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 学生数学阅读水平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本课题于2013年4月正式开题,到2014年4月结题,历时一年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1、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使我们的数学教师能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再认为阅读是语文老师的事,阅读与数学关系不大,而是充分吃透新课标理念,充分挖掘教科书的阅读资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

(2)提高一个实效,即校本研究的实效。真正完善“以校为本”的现代教研制度,通过课题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提高教学阅读能力”的方法,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

(3)深入开展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 的准备阶段,我们发现学生阅读例题时不会运用自学符号,在思

考解题时不会进行旁注,甚至在考试时还要问老师,思考题要不要做,答案要不要写出来。缺乏数学 阅读能力,这个问题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教师在阅读时机、阅读时间、阅读方法指导 等方面缺乏认识。因此,本阶段要通过研究,使我们的教师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深刻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哪些内容需要读,在什么时间读,读什么,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出效果,培养学生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课题研究 实施策略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 内容、研究

目标、研究 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须知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 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 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 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数学阅读及其教育功能》、《课程标准下数学 素养的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建筑学 原则的研究 》等”,这些学习便我们明确了“数学阅读”、“数学素养”及“数学阅读 能力”等概念的界定,明确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是什么。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数学课程新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廛改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 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部欠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施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订座交流相续中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同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每次活动实行点名制度,学习的过程中组员必须进行学习笔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 课题研究 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 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 水平

自“培养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研究 ”这一课题的研究 工作开展以来,校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 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以使课题的计开不数年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 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 目标,对课题研究 理论的界定,及课尝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确定研究 的重点,选定课题组实验人员,确定实验成员的具体工作,确定每周利用两节课进行研究,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在实施该课题研究 过程 中,我们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研究 ”上,想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控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及时总结 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 方向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所在。我们在课题研究 的过程 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 课题研究 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 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 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 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近一年来,在课题的研究 过程中,我校数学教师首先从教育 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 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 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 的过程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同时还邀请 其他兄弟学校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总之,该课题实施一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了。所有组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现状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心理特征确定有效的行动方案,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从而,使学生们掌握了提高数学读能力的方法,变得愿阅读,爱阅读了,数学的知识面宽了,思维深刻了,也更睿智了。

第二篇: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展情况小结

《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展情况小结

北蔡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介绍

围绕学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创建与推进为平台,逐步开展《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在学校原有自主教育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等内容的实施,多方面全方位、全开放、全过程地开展课题研究,使学生“学习主动、活动自主、生活自理、服务自觉”,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创建,努力提升学校内涵和办学水准。

(二)主要措施

开发学校课程,凸显课题研究亮点。学校从原有基础现状出发,整合有效资源,制定自主教育课程建设方案,依托德育、语文、体育、科技等学校传统特色项目,自主开发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重点目标的校本课程,已开发完成的校本教材总计14本。校本课程开发采用项目负责制,如:德育校本课程系列开发实行“德育校本课程年级组长项目负责制”等,以项目化运作的流程和方式,确保了校本课程开发扎实有效。

开发与建设的校本课程由教导处、德育室负责实施,依据上海市课程计划要求,在基础性课程规定的课时以外,每学期初教导处将校本课程授课时间排入学校总课表中,以各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库中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现参与性、生活性与探索性,充分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渗透,抓实课题研究重点。学校着力构建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主体教育,致力于探索并构建“主动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即:注重以学为教的教学理念、注重趣味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个体差异的层次教学、注重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校每学年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主题,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竞赛和骨干教师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如:听课评课专题讲座,专题说课比赛,现场出卷技能比赛,专题教学案例评比,专题论文比赛等,通过竞赛展示活动提高教师备课、说课、评课、出卷、撰写论文、演讲等多方面能力,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与学生同步发展。

参与实践体验,丰富课题研究内涵。学校将专题教育与主题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对学生实施分年级、分主题的德育专题教育课的同时,抓住有利教育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养成学习主动、活动自主、生活自立、服务自觉等综合素质。如:涉及语、数、英、综合各学科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欢乐周实践活动,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剧、自组团队合作对抗赛、“Enjoy English!Enjoy Festivals!”节日文化探究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我实践,为学生搭建展现自主能力风采的舞台。又如:抓住百年校庆教育契机,以“感恩北小”为主线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定计划、采访调查、撰写报告、设计方案、撰写心得,设计校徽、制作小报等活动方式感悟体验学校百年文化,为学生提供自主教育、自主发展的广阔天地,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思维的主体和成长的主体。还如:家庭中,孩子们成为自主自立的家庭CEO,学会一门生活技能,让自己更自立;做一回小当家,招待亲朋好友;当一回家庭理财师,合理购物,精打细算;争一枚孝敬章,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情。再如:社区中,学生们利用雏鹰假日小队形式,开展“携手空巢老人,共度快乐新春”、“微笑天使在行动”等主题教育,学生自定活动计划,进行走访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贺卡礼物,编排节目,举行联欢会,成立文明礼仪督察队,协助协管员维持交通秩序,设计活动小报……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自主服务社会的意识。

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课题研究保障。依据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确定学校重点研究子项目若干:子课题《小学生自主能力评价的研究》、语文学科《小学生自主作文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小学数学几何知识学习设计的研究》;英语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信息技术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体育学科《趣味田径》校本课程的开发;德育学科《新上海人中民工子女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少先队《红领巾社团文化的探究与研究》等,并成立相应的重点子项目课题研究组。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时刻关注项目实施工程中发生的情况和存在问题,不断调整、完善目标和计划,提高实施成效。

构建评价体系,检测课题研究成效。区级子课题《小学生自主能力评价的研究》正在实施中,学校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生活、自主服务、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主要方面,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标的评价内容体系。从三维目标的不同角度,制定低、中、高不同年龄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坚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评价原则,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自主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步与变化。并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实施自主能力评价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晒成长档案袋,秀领巾真风采”活动,展示学生成长收获足迹。

(三)现阶段的收获

1、规范管理,促进教科研有序开展。紧扣我校龙头课题《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让教师人人参与科研,形成了“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为主导,教研组、备课组为中介和桥梁,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学校制定《北小教科研管理工作制度》,使用《课题研究管理手册》,强化课题研究的流程管理。学校每一学期制定总课题研究计划,根据总计划,各子课题负责老师已制定了自己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并对各自的具体活动进行了安排,并初步实施。学校各级子课题15个,在实施过程中,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认真填写《课题研究管理手册》,确保每次活动有内容有记录,课题组老师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整理汇总,收集了不少第一手资料。规范的课题管理,促进了课题的有序开展,为下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2、利用网络,丰富教科研交流形式。如:学校更新了校园网,开通了校本研修主题论坛,以学科课题组负责人发帖,教师跟帖形式参与讨论或参与评课或交流实验情况,论坛开设仅四周老师们发表的帖子就多达100余篇。又如:在校园网上还建立了教师个人博客和个人课堂改进计划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书写教师日志、课改案例、交流互动、进行网络教科研。再如:在校园网上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推荐“名师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网站,建立“书海拾贝”好书推荐,开展学生学习好方法、好书大家谈体验交流活动。建立学生个人博客,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业上传、好文发布等交流互动。3、09年3月开展了“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教师征文活动和“我对学习方法的探究”学生征文活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很积极,参与面广。共有67篇优秀文章发布于“浦东新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网”,其中教师优秀论文17篇,学生优秀文章50篇,“新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网”专门设立了北蔡镇中心小学专题网页介绍和发布我校师生的文章,这也是对我校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所做工作的肯定。4、09年4月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家长、学生、教师的调查问卷,做好了问卷的统计工作,并撰写了调查报告。问卷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我校开展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进行了调查,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数据和信息。

(四)下阶段工作设想

1、部分老师的教学思想还没有彻底扭转,课堂中“满堂灌”的现象没有了,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没有达到1/2。还存在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的问题。因此,学校将组织全校老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组织定期开展研究课,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更新、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2、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探索性学习中要关注弱势群体,怎样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等等。在下阶段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继续深入研究,通过开发探究型系列校本课程加以实施,如:一年级《我的家庭、我的社区》校本课程、二年级《我的班级、我的学校》校本课程、三年级《我的家乡》校本课程、四年级《我们的城市》校本课程、五年级《我们的世界》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探究途径习得知识,逐步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3、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本校新上海人中农民工子女比例为35%,其中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为:57%、52%、48%。大部分新上海人中农民工子女具有吃苦耐劳、质朴坚毅等特点和优势,但同时由于受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诸因素影响,在文明礼仪、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意识和水平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异,如何让这些新上海人中农民工子女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教育环境,已成为学校热切关注的新课题。因此学校将从《新上海人中民工子女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这项课题研究入手,积极调查研究并分析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好习惯养成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促进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切实为新上海人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学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质,实现内涵发展奠定基础。

北蔡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0.6

第三篇: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研究

小学数学读题教学研究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审视了小学数学读题教学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读题教学的问题;强调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读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是学生适应新课程,熟悉新教材、学会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数学启蒙,授之以渔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调查访问,概括总结了目前小学数学读题教学中教师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广大一线教师们对读题教学的重视,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题方法、形成较高水平的读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读题教学 读题能力

读题即阅读数学问题,是指学生在阅读问题时,边读边思考,理清楚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印象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做准备。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关键。多少年来,教师们一直都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读题的重要性。古语云:读书百遍,而意自现。由此可见,读题这一环节是不容小视的,它就好比地基。地基打的不夯实是不可能建造出牢固的房子,同理可得,题读不好而想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既然读题这么重要,那么现实教学中教师们是怎么进行读题教学的呢?其中存在了那些问题呢?下面将就读题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一、问题提出

(一)小学教师对读题教学的认识误区

1.读题教学无足轻重

读题教学旨在教会学生读题,很多老师都觉得读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学会了识字,自然而然的就会读题了,由此老师们往往都会忽视这一问题。对读题教学的忽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认为读题就是把题目念一遍,话音落了也就是完成了读题这一环节。② 通常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目是习惯于自己把题目念一遍,然后让同学进行思考。其实这两种行为都是对读题教学的忽视。首先,不思其实并不算是正真的读题,读题应该是在读的时候要进行思考并且分析其中的种种关系;特别是数学上的读题更加是具有审题性的读题了。否则在 数学课上光念题目有什么意义呢?其次,老师帮学生读题更说明了教师对读题教学环节的忽略了。老师帮学生读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他们总是会等着老师来替他们读;而老师读题时总是会加重对关键字或者关键关系的语气,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引导他们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学生上课能听懂,但是一旦自主完成作业时就出错了。因此,认为读题教学无足轻重,这个观点是有误的。作为老师,在确定教学策略时一定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2.读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喧宾夺主

通过访谈发现,很多教师片面的理解读题教学,在他们看来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分析逻辑关系、空间、数量等,而读题教学偏离了数学教学的主题。其实教师们是把读题教学与语文的阅读教学等同起来了。读题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们在数学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精力来专门上一节读题课。《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话:“于教学内容涵义的丰富性,学生凭借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对它解读而产生的多义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对话碰撞产生出“意义”的新异性,以及现代课程资源的广袤性,在随着他们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潜能被激发,一些新的目标就会引发和生成出来,而这种非预期的目标的产生应当说是更有意义的。”2因此我认为读题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碰撞出来的一门隐性课程,它应该贯穿【】

[1]

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它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给学生传授读题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懂题、学会读题。这样既能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谓是事半功倍、一劳多得。

(二)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不够

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真的存在着问题吗?我想通过三个案例来引出并分析目 前小学生在数学读题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案例

1、泰兴市济川小学六<一>班有一名姓蒋的男同学,他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刻苦。他的家长都是知识份子,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在生活中常常引导孩子发现数学问题;在家校的配合下,孩子对数量关系很熟练。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个男生只要一独立做文字题、应用题,他就会胡做一气。

案例

2、上学期我做家教,学生是云兴小学五年级一班的马源丽。在家教的过程中常常会出

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让她独立完成应用题时,她每次都要思考很久;我看她花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却仍然没有思路。于是就帮她把题目读了一遍(我喜欢在读题时把重要的词句加重语气),当我还没有来得及讲解时,她就会突然顿悟似的说:“老师,老师!我会了!”我让她写给我看,果然她会了。

案例

3、一个学生拿着一道应用题来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解答,只是把题读了一遍,谁知道这学生听后笑了“:我会了!”就跑回教室了。这老师用什么妙法把学生的疑难很快地解决了呢?原来这位老师读题很“有门道”,还很有表情呢。比如在“读今年比去年多生产多少斤”时,“把多”字读得很重,又拖得很长,于是学生就心领神会了。可见解答应用题,不能忽视读题。

以上三个案例中,前两个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两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但是却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不会读题。经过总结发现,学生的读题能力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读题与数学思维脱轨

一般而言,数学思维就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更确切地说,数学思维是人脑在和数学对象交互的过程中,运用特殊的数学符号语言以抽象和概括为特点,对客观事物按照数学自身的形式或规律做出间接概括的反映。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而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在读题时往往是糊里糊涂或者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们只会把题目念一遍而不去真正理解题目中的已知、未知和一些数量关系。面对所给的问题,已知、未知之间架不起桥梁,无法寻到解题思路。出现这一问题的学生基本知识靠死记硬背,应用时对不上号,数学思维能动性差他们不懂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怎么读。

2.缺少数学读题方法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题目读了,但是却不能准确把握、分析题目。通过访问发现很多孩子都没有听说过读题也需要方法,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读题方法。他们读题方法的缺乏主要表现在:① 题目换种说法就不会了。很多老师都会反映这种情况,课堂上讲了一道题目,同学们都告诉老师说听懂了,但是老师布置了类似的题目让同学自己完成时他们却又都不会了。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不会读题,没有读题的方法。② 数学术语与通俗语言的转化存在问题。例如:立新火柴厂原来每月生产火柴1084箱,现在月产量上升到1128箱,月产量增加了多少箱?这道题目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有

【4】

【3】些同学却依然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我发现了原因就在于它们不了解“月产量”其实就是“每月生产的数量”。我们的同学们由于不会数学术语与通俗语言的转化所以造成了解题困难。③ 改变普通语序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就会变慢,跟着老师分析觉得容易,自己做却老是会出现问题。这类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将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归根结底就是不会读题。

3.数学读题能力良莠不齐

人们都说:十根手指伸出来有长短。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也是这样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不点就通,有的一点就通,当然还有怎么点都不通的。这说明了孩子们在读题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各异的。

综上,笔者认为目前小学数学读题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如此,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较弱,数学理解能力匮乏,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初步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提出了小学生读题教学的系列问题是非常适宜的。

二、小学数学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数学学科特点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矛盾的必然要求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形象性。因此学生们往往都是感性认识,而数学学科,它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数学题目当然也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了,并且应用专业的数学语言来叙述数学问题,由此学生由于缺乏逻辑思维,缺少大量的感性经验、思维大多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对没有读题方法和技术的学生来说要读懂题目就显得格外困难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们进行读题教学;授之以渔,给孩子读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5】

(二)数学学科语言特点的必然要求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一种语言,有着它自身的语言特点。关于数学语言,道洛费耶夫认为:“数学教学语言(或数学讲述语言)中使用着不属纯数学语言的术语和语句,它们往往不具备数学语言所要求的确定程序和精确程度。而斯托里亚尔认为:“在学校教学中,我们

通常使用的是‘词——符号语言’,它既包含着‘数学符号语言’的要素,也包含着‘自然词汇语言的要素’。6通过两位数学教育家的理念我们可以概括出数学语言是既包含符号化、【】定义化的纯数学语言,也包含了担负着解释、提炼加工、过度作用的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包括了纯数学语言,这就须要教师教会学生读懂数学符号、定义、概念又或只是模糊地理解,假设不进行这样的读题教学,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会是一个怎样的茫然!其次由于在数学题目中包含了具体解释、提炼、过渡作用的自然语言,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会分析这些自然语言才能够审好题,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由于在小学阶段儿童的书面语言、内部语言发展都不够完善,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读题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都知道“秀才识字认半边”是可笑的,如果教师不重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无意的对学生进行读题教学,那么未必不会出现“数学题目读不懂,懂也只懂一小半”。

三、实践读题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

往往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习惯于自己把题目读一遍,生怕学生自己读不懂题目,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感,习惯于在老师的帮助下读题、解题。长此以来读题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下降。因此,在实践读题教学时,第一步就是要放手让学生去读,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教给学生读题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具体做法如下:① 当学生拿到一道新题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读题,以增强学生读题的自信心。② 当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做好标记,根据整个题目的意思先揣摩一下,再请教师或同学一起讨论,最后能够达到独立、完整地读出题目和读懂题意。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的对有进步的同学加以表扬,对读题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人人爱读题;有耐心读好题、读准题的氛围。

(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读题方法

1.培养“火眼金睛”,学会“咬文嚼字”

所谓的“火眼金睛”就是指要对数学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敏感,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数学学科的语言的特点是言简意赅,精炼准确。常常是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换一个字,都

会影响甚至改变原意,都会成为累赘或造成句子不通顺。因此,要教会学生“咬文嚼字”,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概念,读懂题目,抓住重点和题眼,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把我们的学生们都训练成“火眼金睛”呢?我想,教师们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具有对比性的题目,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下面以一例题示范:

先让学生解答下题:甲、乙两车同时由A地出发开往B地,甲行驶6小时,乙行驶了3小时后,甲比乙多行驶了288千米。已知甲乙两车时速相同,求两车时速各是多少?

显然甲比乙多行驶的288千米,是由于甲比乙多行驶了3个小时造成的,所以用288千米除以3,就可得出甲、乙各自的时速。列式为:288|(6-3)=76(千米)。

当学生解答了这道题目后,老师可以再出示一道题目,即把上面题目中“已知甲乙两车时速相同”改为“已知甲车比乙车快1千米”,而形成的新题。然后再让学生把题目仔细的读一读并与上一题比较,然后再解答。同学们一定会发现这道题目与第一道题目类似,但却难度更高,相应地解题方法也必须改变。

通过了这两道题目的对比,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读题过程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因为几个字甚至一个字的差别,题目的意思就会改变,解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了。由此,我们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读题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转化

数学语言由数学术语、解释性自然语言等构成,也可以通过图形来表示。因此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影响到学生是否能读懂题目、读透题目。所以,在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转化数学语言。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转化: ① 数学术语转化为通俗语

例如: 小明去银行存钱,他的本金为1000元,要存3年定期,银行的利率5%,问三年后小明的本金和为多少?

这道题目出现了“本金、本金和”两个数学术语,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这两个词会有些抽象。因此我们可以教会学生把它们进行转化,把数学术语转为通俗语。该题可以读为“小明存1000块钱,存三年,利率为5%,问小明三年后连存进的钱和利息共可以拿多少钱?”这样读了之后,孩子就可以明白了。

【7】② 逆向叙述转化为顺向叙述

例如: 5个小朋友做纸花,每人每小时做2朵,问4个小时共做多少朵?

这道题目学生读了之后往往会觉得它有很多数据,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这道题目采用了逆向的叙述;增大了孩子读懂题目的难度。但是如果把题目读成:“每人每小时做2朵花,问5个小朋友做4个小时可以做多少花?”这样一来题目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③ 多余条件省略化,省略条件具体化

例如: 学校买来2500本练习本,卖给15个班,每班164本,一共卖出多少本?

很多同学看到这道题目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买来了2500本不就是要卖出2500本么,这道题目是有问题的!”其实,学生们把目光投错了地方,这里的2500本是个多余的数据。它是用来干扰同学思路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同学有剔除多余枝干的能力,这样问题就不会被困扰了。

④ 隐含条件明朗化

例如: 泰隆机床厂原计划每天制造38台车床,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12台。照这样计算,十二月全月可以制造多少台?

这道题目里包含了两个隐含条件。第一“照这样计算”,第二“十二月全月”;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把这两个隐含条件进行转化;这样就祛除了读题的障碍,解题道路就可以平坦了。

当然类似这样的转化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并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一起总结出新的读题方法。在不断的总结、发现以及训练中,学生的读题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3.引导学生在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联想的目的是为解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边读题、边联想,比如,读到“少”要想到“哪个少”、“哪个多”,“谁比谁少”、“少多少”;读到“倍”,要想到“谁是谁的倍数”、“是求一倍数,还是几倍数”。在读和想的过程也是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理清题目中的已知、未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的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读题过程中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再现题目中的表象,有利于学生读懂题目,加强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有一个长30厘米,宽40厘米,高60厘米的烟囱,现在为了安全的需要,打算用铁皮将烟囱包裹起来,问:大概需要的铁皮的面积是多少?这道题目的关键就在于学生能够意识到烟囱是没有底和盖的。

最好的让学生自己发现烟囱的这一特点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那个烟囱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烟囱的表象,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该如何计算了。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的限制,一些应用题的情境总是会或多或少的超过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因此他们常常对应用题中某些词句难以理解,造成了理解题意的障碍。但是,教会了学生进行表象的再现,合理想象,这样读懂题目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很大了。

因此我认为在读题教学中,老师教会学生利用联想和表像是教会学生读懂题目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8】

四、简单分析与结论

小学教师树立读题教学的意识,进行读题教学,这是目前学生们读题能力较弱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小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读题教学有一下几个优点:

(1)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定义、概念、定理、公里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缩短了信息反馈的时间。通过教会学生读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可以使学生克服他们的思维惰性,逐渐地帮助学生养成对题多思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不能轻易地放过题目中的任何一个有效信息尤其是条件与设问,学会以读促思考,为信息及时反馈提供了适宜的环境。(2)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读题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性提问以及对题目中已知、条件的分析,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学会了思考和联想。俗话说的好“兴趣来自于熟悉、精通的程度”,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们发现原来数学并不是“无坚不摧”、无章可循的,因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会逐渐减弱,相反兴趣却越来越深。

最后根据数学问题的不同的类型,我认为教师在读题教学中应该因“题型”制宜,不同的题型具有不同的读题方法,不能千遍一律。比如说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要有“三读”,一是初读,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的已知和问题。二是再读。通过再读,弄清题中难懂的或容易混淆的词语,关键语句,弄清某些逆向叙述题的题意或找出数量比较中作为标准的量。三是重读,即检验性读题。一般在列式解答后,应再将算式、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与题目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题意。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读题教学时,在“读”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使他

们养成先读(必要时多读)再动笔的好习惯,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学好数学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2]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6 [3] 姜艳花“解答应用题不能忽视读题”[ J ].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30)[4] 王宪昌,数学思维方法[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5] 金成梁,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6] 冯忠林,数学课程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7] 李烈著,我教小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8] 金成梁,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附录:(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你好!

本问卷旨在了解你在数学读题能力方面的情况(数学读题能力就是指阅读、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你的回答仅仅是为了学术研究上的需要,除了研究人员以外,不会有其他人看到。请你对问卷上的每个问题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出如实的选择。每题只选一个答案,请将所选项目的字母填在后面的括号里,谢谢你的真诚合作!

性别

你所在的学校

你所在的年级

1、你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A、喜欢

B、不太喜欢

C、不喜欢

2、你认为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首先最重要的是

()A、弄清数量关系

B、读懂题目

C、列出数量关系式

3、在解答应用题时,你的一般步骤是

()

A、先分析理解题意

B、先分析数量关系

C、直接套用老师讲解过的题型

4、你在解答数学题时,读题的速度

()A、快速扫描

B、比较快

C、慢慢仔细读

5、你在数学课堂中,有没有学习过读题的方法

()A、有

B、没有

C、不太清楚

6、你在解答数学题时,一下几种情况,哪个遇到的次数最多

()A、一条题目怎么读都读不懂,不知道题意究竟是什么

B、题目虽然读懂了,但是还是不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C、我几乎没有读不懂的题目,也会分析题目

7、当你解答数学题目遇到困难时,你的做法是

()A、先自己再好好读读题目

B、与同学合作交流

C、等老师讲解

8、数学老师常常会给你们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强调:题目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同,解答的方法也就会不同。

()

A、经常

B、有过几次

C、从来没有过

9、你知道在数学读题方面有哪些方法么?

()

A、知道

B、不知道

C、可能知道,但说不出来具体方法是什么

问卷到此结束,谢谢你的合作!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在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有了粗浅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些数学能力的做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的培养,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具体地说,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训练:

1、应用旧知,指导观察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7只五角星,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的加法应用题。对此,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图内一共有几只五角星,可以分成几部分?

(2)这些五角星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据此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4个大五角星,3个小五角星,一共有几个五角星? B.图内大五角星比小五角星多几个? C.图内小五角星比大五角星少几个?

2、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

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

(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诀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

(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

(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

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此,教师还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学生一入学,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应怎样听课、复习、写作业等问题,明确自己要做自己的事,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培养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

3、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即要用分数表示。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而是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得到提高与拓展。

三、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材料并不仅仅限于数学课本,学生自己写的作业、材料、数学史话和故事等都应成为他们阅读的内容。通过这种有序和广泛的阅读交流,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关系中了解和学习数学,学习他人思考问

题的方法,分享同伴的解题策略。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扩展了一个自然、亲切而有价值的空间,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形成了良好的数学观点。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第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第二,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第三,听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随时准备进行质疑或补充。

3、引导学生学会对话

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对话的形式,把交流引向深入。a.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的更清楚些?”b.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c.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

4、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

5、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

课堂交流大都时间是以语言进行交流的。对此,教师还可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写数学”——引导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观察发现、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索研究的能力。

四、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比较能力是随着其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智力水平的发展而提高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结合具体教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提出不同的比较要求,并掌握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1)先比较事物的不同点,再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例如,比较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时,先比较得出用算术方法解时未知数不能参与列式,而用方程解时,未知数能参与列式这个主要区别;然后比较得出两者都是以四则运算的

意义和常见数量关系指导列式的共同点。

(2)先比较事物差异大的属性,再比较差异小的属性。例如,学习了各种小数后,先比较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再比较无限小数中的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的区别,最后比较循环小数中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区别。

(3)先比较直接感知的事物,再比较头脑中语言引起的事物的表象。例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先通过直观比较得出,再借助于直观建立起来的表象,比较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同类知识归类比较,使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引导学生与以前学习的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通过具体算例,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这三种知识其本质是一致的。从而归纳出这些知识内容的本质属性,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引导小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在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过渡的桥梁。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通过摆摆学具,算一算“12-7=?”时,竟然找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算法:

算法一:10-7+2=5(破十法)

算法二:12-2-5=5(少减了5,要再减5)算法三:12-10+3=5(多减了3,要加上3)算法四:12-1-1-1-1-1-1-1=5(数数的方法)算法五:因为7+5=12 所以12-7=5(算减法,想加法)

为了在动手操作学数学中,顺利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具、操作材料,要适宜学生动手操作;

2、要精心设计操作活动的各个环节;

3、操作问题与探究要求的提出,必须根据小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具体明确;

4、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因学具的形状、色彩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仔细观察操作的过程和操作的结果,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5、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要充分让学生口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参与评价、讨论操作思维的过程是否正确、合理,促进和推动学生积极的探究思维;

6、还要及早(从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训练养成操作顺利进行的各种习惯,注意培养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使动手操作学数学更有成效。

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小学时代正是学生处于好奇、好胜、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和猜测,而应积极给学生的想象力,适时适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设想、假设。越是超越常规的合理想象,越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先归纳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然后我出示长方体的实物,并提出如果少掉一个底面,剩下五个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如果少掉前面的一个面,剩下的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如果少掉两个底面,这时的四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少掉了两个底面时,实际只要求什么就可以得出公式?那一种物体只要求出四个面?学生经过讨论,很快能说出求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并知道少掉两个底面,实际上只要求长方体的侧面积,通风管即:只要求四个面。这样通过运用实物和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联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所以,我认识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下载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中期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合集五篇)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 新庄小学郭树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 计算是数学学科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小结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阶段小结 三岔镇中心小学 牛晶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加之长期从事的是小学中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因此在研究中,我本人......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面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面 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五篇范文)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南岗中心小学 徐丹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口头表达、书面......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汪仁忠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

    小学数学动手能力培养与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金丝峡中心小学 刘新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五篇范例]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中期总结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