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

时间:2019-05-14 14:3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

第一篇: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

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

记得看过一个留美学生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只要自己肯下功夫,通过阅读文献(主要是研究论文),在研究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没有高水平的导师,一样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研究论文。我想,其关键就在于通过研读文献,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从而启迪自己对思维。下面本人就研究论文的阅读原则与境界,谈谈一点看法与心得。我想,研读研究类文献,达到了以下四种境界,就不怕做不出原创性的研究,就不怕达不到目标。

研究论文的阅读三原则:

1.阅读高水平刊物登载的文章,也就是说研读影响影子高的刊物上的研究论文。刊物主要有两类:一是综合类科学论文刊物如Science,Nature;一是专业类刊物。

2.主要采取精读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时,要做读书笔记。重点记录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方式重点是了解研究者采取了什么巧妙的实验路线和实验设计方案。(关于做读书笔记,并非做的越工整越好,建议阅读《思维导图》一书)

3.大量阅读,即泛读。主要采用阅读摘要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自己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由于研读者获取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不同,阅读研究论文会达到不同的境界:

境界一:“知事”

“知事”,是指了解所读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即英文中的“What had been done? What was the result”。通过阅读摘要(Abstract)或概要(Summary),可以知道研究结果,即知道“What”;而参读全文则可以知道实验方法和策略,即知道“How”。

境界二:“知人”

研读文献,一部分人只达到“知事”的水平。事实上,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人员以及他或他们所在研究机构等背景资料。了解研究人员及其所在的研究机构,是我们要获得的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可以了解研究的背景。通常,许多重大的成果,都是长期研究的结果。了解研究及研究人员的背景,有助于了解论文的水平、研究的现状以及进行学术交流。

境界三:“知因”

实际上,达到以上两种境界并不难,关键是在于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和意识。那么,要达到第三境界,就需要有心人。当我们看到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一是,为什么研究者能够想到做这个研究。一是,研究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另一个就是,如果让我们来做,我们会怎样设计我们的研究。实际上,对高水平的人来说,第三个问题通常是在阅读摘要或概要之后就思考的问题。这样对训练思维,提供水平极有帮助,尤其对我们这些受中国式教育,缺乏解决问题的人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境界四:“知短”

应该说,不是所以的研究论文是完美的,许多实验设计可以改进。至于所引出的未解决的问题,更是无穷尽。“真理不是绝对的”,这是自然的奥妙。因此,拿到一篇文章,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即刻可以看出研究的缺陷或破绽。这需要“功夫”极高的一流专家才能轻易地做到。

第二篇:沟通的四种境界

沟通的四种境界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传说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第一个解梦的人就说:“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能死,一个都不剩。”皇上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位解梦的人。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说不同的话,却能让一个人生,也可能让另一个人死;一个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嘉奖。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像征着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命运。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的方式,然而失败的人生可以有千万种,成功的人生却都不尽相同。如果说,“相由心生”说的是一个人的面相可以看出性格。那么,一个人只要一张嘴说话,往往就能听这出个人的处事能力与做人的境界。

第一种境界:开口就杀人

所谓开口就杀人,就是一开口就会伤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说话直来直去、嘴上毫无遮拦,我们称这种人为炮筒子,这种炮筒子的人说话往往不进行认真的思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既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男女老幼,更不考虑自己的话是否让对方接受,想放炮就放炮,嘴上虽然痛快,却在有意无意中伤了许多人的感情。炮筒子与直爽不同,直爽的人虽然说话不拐弯抹角,但绝无欺骗,耍弄他人之心。而炮筒子的人则是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地攻击别人,不顾及影响。这种人说话只顾嘴痛快乐,不顾他人内心痛苦。

在炮筒子说话伤人的时候,遇到不同的对像有两种结果。如果被伤害的对方是位修养很好的人,一般是对他不予理睬,不会跟其一般见识。但在之后的相处中,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但被伤害的对方如果是个较真的或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往往要和放炮的人针锋相对地理论了,也会变成冤家。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而这种开口就杀人的说话方式,一开口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错过了一个真正的朋友,要么会凭白无故的多了一个敌人。

第二种境界:开口就烦人

有一则笑话是这样说的:有一位长得略胖的妇人一进服装店,售货小姐就对她说:大娘,你太肥了,我们没有您可以穿的衣服。这位太太正想反驳,小姐又加了一句: 其实老了还是胖一点好。这位妇人气得不知如何发作才好,此时老板娘从后面走出来,这位太太马上告状: 我今天是招谁惹谁了,怎么才进店,就被你们店员说我又胖又老。老板娘很不好意思地赶紧赔不是,却是二度伤害,因为她说: 我们这店员是从乡下来的,特别不会说话,但说的都是真话。

说话直来直往的人说自己是说真话没有坏意,但也容易伤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性格是心直口快,没有城府,从不拐弯抹角。有时候这样的人会很受欢迎,因为人们觉得他率直,交往起来很轻松,可是有时候这样的人却很让人头疼,因为他总是无意中伤害别人,常常把人弄得下不来台却毫无察觉,你怪他吧,他是无意;你不怪他吧,他又屡次让你恼火。这样的家伙真是让人头疼。

北宋时期的寇准,吃尽了说话过于直爽的苦头。《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故事:一次会餐,不小心寇准的胡子沾了汤汁,丁谓站起来慢慢替他擦干净。寇准讽刺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就是替领导擦胡须的吗?丁谓自此记恨寇准。寇准的话看上去是玩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过于直爽的讽刺挖苦。自此,丁谓全力诋毁寇准,并且和王钦若、曹利用等同样受过寇准谩骂、讽刺、挖苦的大官结成同盟,共同对付他,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坏话。最后连皇帝也觉得寇准不会讲话了,寇准政治生命也随之结束,一而再,再而三被流放,直至客死雷州。寇准的悲剧,根源就是没有管好自己的口,说话太直。

也许你会说,我本来就性格直爽,实在讨厌拐着弯说话。如果你平时说话太直,那么现在教给你一个办法:开口之前试着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真的吗,这是善意的吗,这是有必要的吗?这三个问题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开口的三扇门。提出这些问题作用,至少能在开口之前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而这短暂的时间足以给你省掉很多麻烦。

第三种境界:开口就服人

《战国策》里有一个《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说的是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

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是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

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其实说话技巧再高,它高不过“理”字。言论一定要合理,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要有信用,要令人无懈可击。触龙的话之最终所以能够让赵太后欣然信服,愿意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关键在于他能够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以理服人。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考虑的长远一些,就要让孩子有立身之本,不要仅仅依靠权势、父母。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触龙步步诱导,旁敲侧击,明之以实,晓之以理,全部对话无一字涉及人质,但又句句不离人质。迂回曲折之中尽显语言奥妙,循循善诱之余凸现事情必然。

第四种境界:开口就乐人

当一个人用生命去说话。这种境界的人很少说,也不需要说什么。你只在他身边停留片刻,他什么也没有说,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来。可是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会一点一点的发现其实他说了很多。其实他离以理服人并不远,只是前者是搭售强卖,而后者是免费赠送,并且当你拿到了东西还不知道。等你知道自己受益了,想去感谢他的时候,他只已经飘然远去。甚至他都不是刻意的要给你什么,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给了你什么,所以说你大可以把这一切都当作是你自己的感悟所得。这就像是部好的电影,每个人看完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与心得,但电影里却没有把这些感悟与做人的道理强加给你。

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真正的大师应该是从深层的心灵的角度与你交流,是一种情感的沟通,这时的语言可能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却也是最朴实、最能打动人的,正所谓真水无香,真爱无痕。这像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或许他的语言,明明说起来一点都不花哨,却能直直的渗入人的心坎里,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而没有多余的赘述。

他们阅历丰富,且极有涵养、极有悟性,能够推己及人,他们的话是出于自身的一种积累,一种提升,能让周围的人都听得进去并且无比信服。简而言之,说什么话别人都愿意听。

第三篇: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就是为自己而战,第二种境界是为他人而战,第三种境界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第四种境界是为全人类而战,第五种境界是为自然而战。应该还有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但是可以达到第五种境界的人地球上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因此再谈更高级的人生境界显然就没有什么意义。

人生来就是要战斗,为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生存而战斗,而人首先得为自己而战,自己能生存,然后才能让别人生存。因此人生的境界是一层一层往上的,人只有经过低一级的境界才能向高一级的境界前进。在生命过程中的大多数人都挣扎在人生的第一和第二种境界中,有一部分人到达了第三种境界,而只这一部分人中只有一小部分达到人生的第四种境界,达到这个境界已经很难了,只有象古代东方和西方的圣人才达到过这样的高度。像中国的孔子,将原本属于贵族的教育平民化了,他就是为了人类而战,在他那里,没有国界之分,没有贫穷贵贱之分,普天之下,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接受教育。再往下,为自然而战,也许现在的人们只会认为这样的人是疯子,但历史会证明这样的人是人类历史上,不,应该是自然史上最崇高的生物。

我引发了一个思考,就是学生究竟是应该在压力下学习还是在非压力下学习?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最典型的在压力下学习的模式,结果是学生的知识根基比较扎实,功底与同样年龄的西方学生相比的确比较好,但是这样的好处也是有代价的。中国学生在被动灌输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力。而非压力下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的环境,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非压力下学习,学习本来是一件苦差事,却变成了一件令人可以获得成功感,使身心愉悦的事情;而压力下学习,学习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却变成了一件为了应付学习任务而疲惫的事情。两者的效果不言而喻。

第四篇:人生“三重境界”和“四种大智慧”

一、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乃国学大师王国维总结自己人生三境界。

二、人生四种大智慧 1、因果法则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是因果法则。看似简单,可人们做事似乎只重结果,忽视了方法与过程。播的种子与方法错了,怎会收获理想的果实?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懂得并运用因果法则,物质富裕、身心健康就会变得容易。2、心有定力

由于意识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变化的,所以,对待周边发生的一切事物变化,从现象上就会以平和心接受。本着凡事内求的原则,以内省心探究其源,不论顺逆,皆是成长之因。心有定力,就会有生命圆满的力量!心有定力的具体体现是能够做到放下过去,珍惜现在发展未来,心灵即刻得到解脱,即是活在当下的快乐。相反若是活在过去,不满现在,只希望未来之人,则是缺少智慧的人,烦恼不断。心有定力就会清楚:只有“现在”才是你唯一能真正拥有和掌握的!若把握的不好,“现在”就可能变成不幸的“过去”;若把握得好,“现在”就会造就美好的未来。3、中庸思想

不是骑在墙上,是两条腿走路;不是折中调和,是不走极端;是辩证处事,而非偏激待人。“中”是做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狠,坚定不移。“中”是智慧,“庸”是勇气,“中庸”之人是智勇双全之士!4、道法自然

道是规律;法是效仿,依据;自然是规律的本源,宇宙运行的原则。做人做事应该求的就是个“道”--自然。做人的“道”体现的是真诚、平等、清净、精进;做事的“道”体现的是看开、随缘、感恩、内求。

真诚:一心一意,不虚假。搞假骗的是自己,良心不安,真诚心是道。

平等:人与人的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多是我大你小、我优你劣这种人心不平等造成。

清净:不沾染恶习,待人不分高低贵贱,处事不计较你我多少。

精进:不懈努力,不停追求。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开:看透开悟,即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人生的本质是体验中成长,目标设定后的过程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收获什么或多少,计算而不计较,所谓“只求耕耘,莫问收获”,才是快乐的智者境界!

看开就不会去执著结果的不变,就会少生烦恼这个副产品。

看开的人做的事,都是自利、利他乃至无我利他的事!

看开的人追求的都是过程中的成长!

看开的人由于没有了名利结果的包袱,反而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更易成功!

随缘--缘是条件,做事成功离不开条件,有些条件,尤其是客观条件非主观努力所能为。那么“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善尽心力,随缘变化有多好!一直在努力,又不执著条件,轻松自在啊!智者会意识到外在环境是变化无常的,唯一能改变的是内心的状态。我们不可改变事情的结果,但可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心不随境转=不随境起舞=不随烦恼起舞。

感恩--凡事感恩!好也感谢--理所应当;坏也感谢--亮眼明心;顺也感谢--阳光是美丽的;逆也感谢--成功总在挫折后。

别拒绝困难与挫折,困难在古希腊语中,意为“上帝授予之物”!接纳后才有惊喜,感恩心一定快乐!曾国藩的成功秘诀:“平生长进,全在承辱受挫之时。”

内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将注意力只放在自己是否想得对、说得对、做得对上。真正的财富源自内心!世人做事不得要领的一个主要误区是向外求,顺则罢,一旦是逆、苦,心中便也跟着逆、苦起来,多可怜!真心不变,调整自我,适应外界,进而改造外界--此适者生存之真谛!

遇事多做内省是一大成功秘诀。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每日三省:

1、做事是否忠乎--一心一意、竭尽全力。

2、与人交往是否信乎--言而有信、行而守约。

3、传授习乎--所学知识是否复习和练习。

第五篇:电话销售的四种境界

电话销售的四种境界

诗人王国维曾经用三句诗总结了古今中外那些能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经过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做事业、做学问有不同的境界,同样做电话营销也有不同的境界。单单从电话营销人员的“个人收入”这个角度来讲,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他们分别是“挣钱”“赚钱”“网钱”和“来钱”。境界不一样,收入多少自然不一样,表面上看是个人收入的差距,内在里却是做人的差距。

先说“挣钱”,“挣”字左边是“手”,右边是“争”,顾名思义“挣钱”就是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努力去争取每一分钱,此阶段付出多,回报少,就像古诗所说的那样“昨日如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时电话营销人员每天埋头苦干,到头来恐怕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处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阶段。

埋头苦干就是电话营销的第一境界。

再说“赚钱”,我们平时说赚不赚钱,基本上都是用来形容生意人的买卖。做生意光有一身好肌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转动灵活的大脑。七年前,笔者的一位生意场上的朋友曾送我一句话“做生意,脑袋丰富了,口袋才会丰富。”这句话大家再熟悉不过,但要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却并不容易,笔者也是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身体力行这句至理名言,也只是“窥豹一斑”。

电话营销人员走到“赚钱”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一个飞跃,至少从思维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做电话营销不是靠盲目地每天打多少个电话就可以成就自己的,更重要的是打电话之前的思考。谁需要我们的产品?

打通电话后怎么样说对方才不会反感?产品的哪一点最能打动对方?用什么样得体的语言和对方交流才合适?等等都需要思考。

会思考就是电话营销的第二境界。

什么是“网钱”呢?“网”指的是“人际关系网”。对于电话营销,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电话营销就是每天必须打够多少个电话,从打电话的数量中寻求订单。殊不知这种状况属于电话营销初级水平,往往出力多,收效少。做任何营销,当

然包括电话营销在内,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我们的客户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通电话,珍惜每一个客户,善待每一个客户,慢慢累计自己的客户资源。逐渐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网,这张“网”一旦建立,电话营销人员的工作就会很轻松,但收益却会成几何级数倍增。

时下正流行一个说法“人脉就是钱脉”,也就是这个道理。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能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伙计做到富甲天下的大商人,就是因为他特别善于在商场和官场中建立属于自己的人脉。

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就是电话营销的第三境界。

最后我们看“来钱”的“来”字,古文“来”字是“來”,一横一竖下面是三个“人”,其深刻的意义就是人做好了,钱就会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向自己。

整个亚洲近代史上能够称得上大商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朝鲜的林尚沃,人称“商佛”;一个是中国的胡雪岩,人称“商圣”。佛也好,圣也好,能够称佛成圣的商人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可以从两本书来了解他们,一本书《商道》写林尚沃,一本书《胡雪岩经商智慧》写胡雪岩,在看完两本书后,我们会发现,这两位大商人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他们做生意非常诚实,从不以次充好;他们特别愿意帮助人,哪怕牺牲自己利益;时刻不忘救济贫苦百姓,以大慈大悲的胸怀普渡天下。他们赚到了钱,也赚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这就是电话营销的第四境界:做营销先做人。

也许有人会想,这个容易,我明天就用第四境界来做电话营销,直接一步到位。古诗“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说得好,凡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可以一步到位,做电话营销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第一境界开始。

能不能够实现跨越,在于个人的悟性,如果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能够做到第二、第三境界也算不错。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商佛”的。

下载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的四种境界(含5篇)

    读书的四种境界读书没有止境,却有境界。所谓境界,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读书作为生......

    吃饭的四种境界美文(精选)

    民以食为天。人生许多美好时光,都与饭桌有关。光吃饭,就有饭局、聚餐、留饭和蹭饭,四种形式,四个境界。饭局有如牌局棋局,反正是一种比较吃力的吃饭:除强调正装出席之外,一应言行举......

    教师备课的四种境界

    教师备课的四种境界 墨子在《七患》中指出:“备者,国之重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

    优秀小学生的四种境界

    优秀小学生的四种境界一、生活自理自理能力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自理能力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要学会独立,开始独立的生活......

    班主任工作的四种境界

    班主任工作的四种境界毕业六年,当了五年班主任,感觉班主任工作既劳力有劳心,就一个字:累。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可总感觉这工作不应该这样干。仔细回想,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没有留......

    企业管理员工的四种境界

    【企业管理员工的四种境界 】①授人以渔:教会员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 ②授人以欲: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让员工树立自己的目标;③授人以娱:把快乐带到工作中,让员工获得幸福 ④授人......

    教学的四种境界(5篇模版)

    教学的四种境界 邱长新 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冯友兰先生从“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再次界定了人生,我参不透人生,其实也研究不透......

    组工干部的四种境界

    组工干部的四种境界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对各位领导倾听我们的宣讲表示诚挚的感谢,我的演讲题目是《组工干部的四种境界》。 作为一名年轻的组工干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