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网

时间:2019-05-14 14:2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网》。

第一篇: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网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作文教程

写出景物的特征

丁 虹

一、导入

“天边渐渐地亮起来,这时好像谁在那淡青色的天畔抹上了一层粉红色;在粉红色下面隐藏着无数道金光。猛然间仿佛起了一阵响声似的,于是粉红色的云片被冲开了,天空顿时开展起来。”“蓝天已被它染红了一角,青山的顶也带了灿烂的红光。离太阳不远的几片紫色和淡墨色的云被日光烘托起,成了特别的颜色,还镶上一道宽的金边。”

以上两段文字皆选自巴金的小说。不用细辨,你自能区分出“朝夕”。原因何在?关键是作者抓住了两者的光色特征。

再来看一个故事。古时有一地主,家住北方。一日听人说江南的苏州园林甚妙,遂差家仆依样仿制。工毕,赞叹不已。后游江南得亲见,叹日:“不如其十之一也。”

其实不是家仆仿得不像,而是未渗入江南园林独有的气蕴。

以上两例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大启示,即写景状物时如能抓其特征则拨云见日,否则难免雾里看花。那么究竟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且如何把握并加以描述呢?

二、述要

我们常说“泰山雄、峨眉幽、华山险庐山秀。”古希腊有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的景物林林总总,变化万端,但又各有其独特的风貌。这独特的风貌就是景物的特征。具体讲,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只有抓住某一景物区别于其他景物的特征,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形象,并借以传达某种精神内涵。然而“特征”这个概念看似鲜明,实际却难以把握。这就是为什么千人游黄山,千人一个样。那么究竟如何抓住并写出景物的特征呢?有句诗不妨一读:“春风绕柳声皆绿。”这是一句写春意的诗。古往今来,写春天不外乎风花雨柳,此句亦然。但这句诗,仅七个字,却把水灵灵的春天立在了你眼前。“绕”字写出了春风的轻柔,“绿”字写出了春色的盎然。不得不提的是本句中的通感。“声皆绿”——春风原本柔而无声,绕行于垂柳的丝绦间便自然有了“哗哗”的轻响,远远闻听,这轻响又似乎从枝叶体内渗出,于是便也沾了绿气。作者的高妙之处便在于此。

可见,景物的特征并非镜花水月,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必能妙笔生花:

1.抓住对景物最深刻的感触,并以此为切人点;

2.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即根据景物范围的大小或用大笔勾勒,或用工笔细描。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句写春意的诗,从视觉、听觉入手,动用了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这就属于工笔细描。

三、点拨

游龙游石窟(节选)

浙江龙游中学 吕笋

假若这是最后一篇征文来稿,那么请不要惊讶它的姗姗来迟,因为在我决定写这篇游记而去游览了家乡的那处“名景”——龙游石窟之后,我就一直沉迷于石窟留给我的一个个谜团之中,至今无法自拔……

石窟位于县城的东北面约5000米,距今已有 2200多年历史。这天早上,我终于乘上一辆出租车,去游览这令我心仪已久,却一直未能成行的神秘处所。

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停在了一座小山丘旁。下车,一个龙头状的入口正对着我,这就是石窟的入口。我一头扎了进去。乍一看,入口并不大,宽、高均为2.5米左右。然而刚迈进一步,站在一号洞的入口时,我惊呆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开凿的立方体洞窟。入口在这个立方体的一个上顶角。一条长长的阶梯顺着一边石壁,由洞口通至洞底。我缓步而下,站在洞底,环顾四周,又不禁惊诧于古人的手巧,整个洞窟都是人工开凿而成,但粗犷中随处透出一种美感:石壁上每隔40厘米就是一道水平凿痕,环绕一周而不间断,仿佛是一齿而成。在两道水平凿痕之间是与之成75度角的竖直凿痕,两条竖直凿痕间约4厘米,一周环绕下来,三千多条竖直凿痕几乎完全平行,且整个洞窟中十万余条竖直凿痕莫不如此,令人叹为观止。但一个石窟为何要开凿得如此美观?这些漂亮凿群痕是做什么用的?这算是谜团之一吧!

更令人惊讶不已的是石窟中所体现出的古人的智慧。石窟顶壁与水平面成30度角,专家们根据该石窟在山丘中所处的位置,计算出这正是石窟顶受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角度。整个顶壁约900平方米,却只有一根边长约1.5米的三角形石柱支撑,而石柱所处的位置恰是顶壁的几何重心。偶然的巧合?必然的设计?若是偶然的巧合,可二、三、四号洞的石柱也是支在顶壁的重心。若是必然的设计,那么在开凿石窟的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懂得这些的呢?此谓谜团之二。

……

再下去是三号洞。洞中存放着一尊石像。石像是在石窟中出土的、我仔细地打量石像:它与真人等高,着戎装,手持宝剑手地,神色庄重,颇有大将风度。谁?他是谁?此谓谜团之四。

……

当我带着这些谜团离开石窟时,如同带着历史老人赠送的礼物。我既为它们的精美而高兴,又为无法打开它们精美的外包装去一览真容而苦恼。现在,我把这些礼物给大家分享,希望有一天能得到打开它们的欣喜。

生:我看过很多写石窟的文章,领略了敦煌千佛洞精湛绝伦的壁画,龙冈石窟维妙维肖的万佛。此文虽然描绘的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石窟,却引得我一口气读完。

师:有没有想过提什么原因让你如此“迫不及待”呢?

生:从头至尾我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一直在吸引着我。

师:我也有同感。看来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复读全文不难发现,其实“神秘”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从沉迷于谜团开篇,行文连抛五谜,最后携谜而出。整个过程都弥漫着神秘的气息。生:我知道了,作者所感悟的龙游石窟的特点就是神秘。

师:的确。相信作者在游览过程中观察一定非常细致,否则不会发现这么多谜团,自然也不会觉得神秘。

生:看来观察是抓住景物特征的第一步。可是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因此感触自然也应不同。师: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的就是这“不同”,否则千人一面,必然平淡乏味。生:明白了。另外,我觉得本文的用语也很精当。比如刚入洞时,环顾四周景致那一段用了大笔勾勒的手法,“立方体”“粗犷中随处透出一种美感”这些都是概括性极强的语句。而在阐述神秘何在时,却适时使用工笔细描,比如描写凿痕的间隔距离、石窟顶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石柱所处的位置以及洞中石像等。但是,我觉得在用语方面有一点遗憾;大量的数据过于抽象,如果能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将之形象化就更好了。

师:的确,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可见,即使抓住了景物的特征仍需灵活运用精当的语言加以表述,否则难免茶壶里煮饺子。

生:我明白了。要写出景物的特征,一要找感觉,二要语言精当,两者缺一不可。

四、反馈

观赏某一景物,要写出它的特征,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夜观艾菲尔铁塔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郭奕慧

晚上,最激动不已的时刻来临了,我将登上高度居世界第三位的艾菲尔铁塔。

远远地,〖一个通体闪亮的巨大“A”字直插苍穹。流畅柔和的线条、超拔尘世的丰姿尽情演绎着“云中牧羊女的故事”。〗(我就看到它了,塔身上下为黄色的小灯所环绕,显得格外的富丽堂皇。)当我与它仅隔一水时,已是凌晨一点半了。(它给我一种华而不俗的感觉。)这时,在我的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登上这座“奇迹之塔”,去感受一下人类艺术的强大魅力……

〖虽然我对建筑艺术不甚了解,但是驻足塔底,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刚才的秀美被此刻的刚毅替代了。〗(来到塔底时我才发现这座宏伟壮观的铁塔是由钢筋搭建而成的。)〖整个塔基由钢筋、水

泥构筑而成,而塔身则由一根根钢筋搭建而成。个体的刚造就了整体的柔,〗我不知道它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血汗,也难想像其设计者技术的高超。我站在这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下仰望塔顶,〖整个铁塔似乎向我直压下来,然而那夺目的光环又使我不得不驻足细赏。〗它让我头晕目眩,也让我心驰神往。突然间,灯光一暗,塔一下子被漆黑的夜所吞噬,不多一会儿,灯光又现,然而此时的塔已不再是一座“黄金之塔”,而是一座“星光之塔”,塔身上下有无数的荧光灯在闪烁,(一闪一闪,)颇有节奏,这给人一种繁星点点的感觉人。(仿佛在一片漆黑的夜幕上,有无数颗亮晶晶的恒星在闪烁。)此时圆圆的月亮也从云中显现了,就着月亮看铁塔,又别有一事情趣。〖清冷的月光洒在硬冷的钢筋上,好似一层薄纱,遮去了冷峻,加添了柔情。〗

这时,有位同学在收集沙土,说这沙土是艾菲尔铁塔下的,有特殊意义;还有几位同学在调焦距,他们打算拍一张月光下的艾菲尔铁塔的照片。在我眼里,此时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美好……我们都为自己的幸运而倍感欣喜。

遗憾的是电梯停开了,我们无法登塔观赏美景。〖但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再次来到它的脚下,体味刚与柔的完美结合。〗

五、提高

本文作者初游巴黎,面对世界第三高塔,感慨颇多,于是便有了此文。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紧扣一个“夜”宇,通过写塔上的灯光来展现铁塔的夜幕风采。但细细读来,本文还是有些不足之处。大家不妨给点儿建议。

生一:艾菲尔铁塔以其独特的造型著称,但是读完全文,我的脑海里毫无铁塔的整体概念。如果能在文章开头部分用大笔勾勒的手法描述一二则会有较好的整体效果。

生二:文中说到铁塔“宏伟壮观”、让我“心驰神往。头晕目眩”,这是作者当时的感受,但这属于概括性语言,比较抽象。能否在此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加以阐释。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夜赏艾菲尔铁塔。我们很想了解究竟铁塔神奇在何处?为什么能让作者如此赞叹?

生三:艾菲尔铁塔是巴黎的象征,体现了法国人的建筑和艺术风格。法国人一向以浪漫著称,铁塔或多或少渗入了这种气息。作者在文中诉说了多种感受,比如“富丽堂皇”“华而不俗”“令人头晕目眩”等,感觉比较散,能否再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境,理出最深刻的印象并以此为主线。这样也许线索更加清晰。

根据大家的意见,作者对原文稿作了修改。方括号里的内容为修改所加,圆括号中的内容删去。

六、激活

课外带领学生出游。事先确定某一景物(如桥)然后拍摄多组照片。回校后每人选取其中的一张加以描绘。然后投影所有照片,请部分同学朗读作文,其他同学“对号入座”。

七、创新

1.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是有时候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却不易发现美。以“夜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写景作文。

2.选取一首写景的诗词(古代、现代均可),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字数不限)

第二篇:高中语文议论文

感受诗意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

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你看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他正是放下了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所以,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

要感受诗意,更需要用心描绘诗意的天空,创造出诗意的生活。陶渊明,当“误落尘网中”,环绕其周围的阿谀之风、污浊之气遮挡了他“眄庭柯以怡颜”的明眸时,他便毅然突围彭泽,在南山脚、东篱下种下朵朵菊黄色的诗意,“晨兴理荒秽”理出了缕缕诗情,“带月荷锄归”也荷归了浓浓诗意。他摆脱官场、回归田园之日,便是他用心开创、精心描绘诗意生活之时。

再如海伦·凯勒,这个生活在无声无光更无诗意可言的世界里的伟大女性,却“聆听”到流过指间的细流的轻唱,用心“打量”着身边的红花绿草、蓝天白云„„然后将爱撒入人们心中。她开辟了自己诗意的天地,更用诗意装点了世界。

诗意,一种仿佛离你很远的感觉,但只要你肯发现,懂享受,乐创造,诗意就将永伴你左右,永驻你心中。

例文2:

贵在坚持

有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至腹地,一人中暑了,又没水喝,不能行动。同伴给他一支手枪,五颗子弹,嘱咐他过了三小时后,每隔一小时鸣一枪,以让他能辨别方向,回来会合。过了8小时,同伴提着满壶清水带着骆驼商旅循枪声找来。结果只见到一具尸体,其头部被一颗子弹穿透了,手枪和五个弹壳草散落在死者周围。他自杀了,没有坚持到还有被救希望的最后一刻。他的沙漠之旅的悲剧结局,从反面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警示:坚持,再坚持。(定向引述材料,提出本文中心。)

不论做什么事情,可以说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因为无论大小事情,从开始到终结都有一个过程,只有把全过程都按规定完成了,才是成功。不坚持就意味着半途而废,就必然到达不了成功的终点。大事要坚持,小事要坚持;耗时长的要坚持,耗时短的也要坚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打了8年,解放战争打了3

年,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每个人的学业,小学6年,中学6年,有的上了大学还需4年,没有坚持就不能毕业。不说这些大事,就说简单得如烧一壶开水,需要5分钟你烧了3分钟就熄火,春天去踏青,要走10里,你走了8里就回程,开水喝不上,美景也赏不成。(初论坚持的重要意义。先说事理,再举例子。选例有大有小,综合起来就能说明所有的事。)

坚持,在接近成功的最后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因为越接近成功越艰难;二是因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如果因不坚持而失败,前功尽弃,尤为可惜。水烧到了99度,不坚持就不能沸腾;万米赛跑,跑了9999米不能计算成绩。这位沙漠探险者,已经熬过8个钟头,放弃了最后的坚持,终成戈壁冤魂。我们看过女排惊心动魄的世界比赛,她们在0∶2失利、第三局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靠了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反败为胜,结果以3∶2夺得胜利;也看到过以2∶0领先,又先得14分把对手逼到绝境的情势下因没有坚持拿到最后1分,结果痛失战机。欢笑与泪水,荣誉与失落,都只隔着一层障碍——坚持。面临险恶,坚持有时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面临顺境,大意则功败垂成,痛失荆州。坚持可贵,在危险中坚持更可贵,在最后关头坚持,则是最成熟的表现。只有坚持,才没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这一段把论证推进一层:从一般地说坚持,说到在危险情境和最后关头要坚持。)

坚持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坚持靠希望来支持。没有毅力就无法坚持。中途生厌倦,见异思迁,改弦易辙,当然无坚持可言。在时间和艰险的考验面前,第一批被击倒的就是那些意志薄弱者。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而一旦失去了希望,就等于砍倒了坚持的双腿,意志再强也得倒下。这位沙漠探险者,在放了最后一枪后,他觉得再也没有招来同伴的希望了,死神逼来,生机断绝,与其多受一阵煎熬再死去,不如自杀快捷而少痛苦,他是在泯灭了希望以后才出此下策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把至于险远的条件归纳为志、力、物,他把“志”放在极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志”是心理、意志的总和,希望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竞技没有希望争先了,也就失去了坚持的力量,有的人会逃下阵来;高考,没有录取的希望了,有的同学就放弃努力„„人总是在希望中生存,为希望而奋斗。一旦绝望,坚持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谁要不屈不挠地坚持,就必须充满信心和希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再推进一层,论证坚持从何而来。两个源:一是意志力,一是希望。)

播种希望,收获坚持,播种坚持,收获胜利。(简短作结,概括有力。)例文3:

谈自立

时光漫漫,人类经过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个春秋,经历了几多磨难,几多曲折,在大地上留下一句震撼人心的警句——要自立。

我国教育家陶行之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自立。特别是我们青年学生,更应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那种依赖父母,依赖他人的人,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学生在父母家庭的庇护下长大,缺乏社会生活经验,遇事不能独立思考,分不清真善美和假丑恶,终于酿成了一幕幕悲剧——多么让人痛心疾首啊!

个人要自立,民族也要自立。只有自立,民族才能振兴。无数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自立,奋斗不息,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使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但到了近代,自从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华民族便丧失了独立自主,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备受外强的蹂躏践踏。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那天起,就逐步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富强的道路。如今,我们依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不仅个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人类也要自立。只有自立,人类才能发展。苏联科学家齐奥欠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句话概括出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为了自立因而在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从而使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代人,过上

现代文明生活。但是人类如果停止了对自然的改造,永远都靠地球的赐予生活,那么最终是要走向毁灭的。今天,人类正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正是为了写下人类发展史上更加辉煌的篇章——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类的发展,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个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人类要自立。只有自立,个人才能成长,民族才能自强,人类才能发展。这就是真理,一条永恒的真理。

【简评】本文文理严密,逻辑性强,层进结构十分明显。文章本论部分先谈个人自立,接着谈民族自立,最后谈人类自立——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把自立的重大意义讲得十分深入,透彻。

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

——读《弈秋》有感

读罢《孟子·弈秋》颇有感触。二人学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否则一无所成。

迄今为止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有一次在进行提炼镭元素的研究时,她的同学在她身后垒起十多张椅子她竟毫不觉察。做事到如此专心的地步,令人称叹。可以说,居里夫人的成功也许有许多因素,但专心致志不能不说是她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写作诗文有许多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思考成熟的。南宋著名学问家朱熹治学要求自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要求自己“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这里“三上”“三到”“三此主义”,都有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也就是专心致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没有此种专心致志的品德,能成为大学问家吗?

也许我们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钓鱼时,一会儿捉蟋蟀,一会儿种蝴蝶,最后连一条鱼都有没有钓到。其实,这个故事同《孟子·弈秋》阐明了同样的道理:做事如果不专心致志,将一无所成。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致志呢?我以为,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非此,无动力,更谈不上专心致志。运动员在训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跌打滚爬,几多汗水几多伤。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炽热的爱,是很难一心一意做到底的,更谈不上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其次,还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贝多芬成了音乐家后,失去了听觉,但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锲而不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创作,被誉为一代“乐圣”。如果没有此种对音乐和旋律的专心致志,也许早已躺在安乐椅上坐享其成了。

今天,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诱惑颇多,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热爱这项事业,都有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唯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简评】作者用层进式结构形式,先提出“做任何事要专心致志,否则一事无成”这一论点,接着分析“专心致志”的必要性,然后综合起来,给以解决的办法,层次清楚。

例文:

诗意地生活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

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的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

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诗意地生活。

【简评】文章在提出“人应当诗意地生活”的观点之后,从“内心和谐、充满爱意”“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自然抚慰浮躁的心灵”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其中第一层可以看作是后两层的前提和条件,后两层是对前一层的深化,较深入地回答了怎样才能“诗意地生活”的问题。最后顺势收束全文,结构严谨。

文章观点较有个性;例证丰富,显示出良好的知识储备;语言流畅,文句表现力强。

给爱一点空间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孩问她的母亲:“怎样才能使爱天长地久?怎样留住爱人的心?”母亲无语,她默默地弯腰,从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她双手平摊,沙粒在她的掌中稳稳而立,一滴也未漏出。突然,母亲双手紧握,用力挤压掌中的沙子,许多沙粒从她的指缝间滑落。当她再次向女儿摊开手掌时,掌中的沙粒已所剩无几了。她望着惊讶又疑惑的女儿,说:“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过多的爱和压力会使爱窒息”。

听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方式却各有千秋。不能否认有些爱的方式只能给你爱的人带来禁锢和伤害。

报纸上曾经多次报道过“巨型婴儿”的故事。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异常兴奋。对孩子千娇万宠,一直让他睡在摇篮里,不管孩子实际年龄是多少,还把他像婴儿一样呵护着。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夫妇俩的生命,当警察走进他们的家时,被一个躺在巨型摇篮里的“巨型婴儿”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处理这个已是青年的“婴儿”。他既不会自己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为零,不知如何走完剩下的大半人生。夫妇俩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他们如此溺爱他,却毁了他本该灿烂美好的一生。孩子如同美丽的鲜花,把他们放在温室中培养,虽然避过了风雨,却使他们越发娇嫩,不小心受到一丁点伤害,就谢了。而真正经历过风雨的野玫瑰,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昂首屹立,常开不败,绚丽多姿。那么,深爱着孩子的父母呵,何不给孩子一个空间,一次机会,让他们自由的穿越风雨,展翅九天?

据说,鹰都在悬崖上筑巢,巢中先铺一些荆棘,然后再铺大量的柔软的干草,以免伤到小鹰。当小鹰慢慢长大后,老鹰就渐渐拿去干草,小鹰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边,这是老鹰就把她的孩子们推下山崖,迫使它们自己飞起来。求生的欲望使小鹰们扑腾着起飞,从而学会了飞翔。我们难道能说鹰妈妈不爱小鹰吗?不!她是爱孩子的。正是因为爱,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让它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尽早自立,展翅九万里,一跃上青天。

有人曾说:“自由是爱的空气,禁锢会使爱窒息,赐予是爱的雨水,泛滥会把爱淹没。”不要用热烈的心炙烤鲜花,因为这样它会凋谢,不要强加给琴弦一个它不能承受的力道,因为这样它会断掉。给爱一点空间,让你爱的人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简评】本文典型地运用“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逐步深入,从而揭示爱需要空间和自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对照式议论文

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第一段,扣题快,且有文采)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用例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顾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而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杯。(用例二)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分析透辟,三个“面对挫折”展开语段层次)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从反面用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从反面分析、论证)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结尾,语言形象)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

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规划自己

人生犹如激流,只有跨过重重障碍,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在这个蜿蜒崎岖的道路上,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合理地规划自己。永远注视眼前,不留恋两旁的野花野草,直奔汹涌澎湃的大海,让自己的生命永远焕发激昂的斗志,呼喊着生命的不屈与顽强。

生命的长河不正是需要这种学会规划自己的魄力与勇气吗?

烽烟四起,英雄末路,谁主沉浮?永远是那些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知己知彼的清醒智者。

楚汉之争,可谓激烈。然而在这混乱的形势中能懂得借助他人力量,谁能有实现理想的宏大规划?想必也只有汉王刘邦。刘邦虽然没有霸王那般雄健的体魄,力能扛鼎,以一当十,英勇无比,但是刘邦却深深了解项羽的致命弱点——刚愎自用,不听谋臣之谏。从而,他暗自规划自己的汉朝之梦,凭借张良韩信的妙计,每每出奇制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最终使不善于规划自己的项羽霸业成空,并使其自刎乌江。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胜利永远不会垂青那些不会规划自己人生的人。只有朝着自己设立的规划行动,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否则,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也会成为欺骗自己的谎言,终使人生抱恨无穷。

和平年代,勇士无数,谁可成功?永远是那些学会细心规划自己,踏实前进的聪明精灵。

再回忆世界C高音之王帕瓦罗蒂,一个真正懂得细心规划自己浪漫人生的音乐巨人。在不惑之年,那一次比赛让他看到自己前途的光明,他感谢上天对他特意的赠送,他有高亢优美的歌喉。经历人生忙碌的旅程,他终于凭借自己预定的规划,踏实沉稳地成就歌唱事业上的每一个辉煌。直到花甲之时,他仍然坚持实现自己的昔日规划,他要将音乐的博爱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乎,他殚精竭虑地举行大型演唱会,号召众多流行乐坛巨星,共同将筹集的演唱会资金捐献给贫穷战乱地区,终将人生规划得完美无缺,让人生焕发出明亮的光彩。

可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总会有迷路的羔羊。面对着名利的诱惑,他们早已规划好的人生步子便慌乱了。本图清廉为官,奉献自己,然而拥有了权势,便失去了方向。像陈良宇、刘志华之辈也只能遗臭万年,为人不齿了。功名利禄使他们的规划指错了方向,而成为贪官污吏。可见,囿于一己私利的人会有错误的规划,胸怀天下的人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规划。

没错,人生需要规划,每个人都应学会合理细心规划自己的人生。无论何时,不管何地,我们都该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一举一动,保持理智。不要因为规划太小而不屑一顾,更不要认为只有宏大的规划才是最绚丽最诱人的。我们要做成功规划自己的法拉弟,不做好高骛远的德国人。我们要注视眼前,将最有把握的小规划做好,相信才可实现更宏大的规划,书写人生的辉煌,享受生活的良多趣味。

好吧!让我们昂首阔步,保持平静愉悦心态,携带人生的规划,在生命的道途上,踏出一条康庄大道。

规划自己

你或许不是一朵绽放在冰峰上的雪莲,无法让攀登的行者看到生命的坚强。但,你可以是路边默默无闻的一株小草,为大好河山添上一色。当你恰当地规划自己时,生命的价值就得以体现。

你也许不是照耀冬日的一片阳光,无法让饥寒交迫的人尝到人间的温暖。但,你可以成为一盏小小的灯,为迷失路途的人找到人生的方向。当你及时规划自己时,生命的美丽就得以绽放。

那些恰当规划自己的人,往往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未来;而那些不懂规划自己之辈,只能沉沦在过去失败的阴影中。

被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炫耀的朱红,史铁生面对这荒芜的地坛,一次又一次地叩问自己的内心:“这样活着还有意思吗?”他颓废,自暴自弃,好好规划自己及如何走好今后的路,却从未在他脑海闪现过。直到那一天,他无意中发现杂草间除了车轮印外,还有人的脚印,是他母亲在远处静静守着他的印迹!不重新规划自己,找准方向,对得起这深沉的母爱吗?“柏树虽老却愈见苍幽,野草芜杂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为什么我不能重新站起来,以笔代步,书写我今后的路,用行动规划自己呢?”这寥寥几句,正是史铁生规划自己的第一步,恰当地规划自己,成就了他后来得辉煌。

同样面对残疾,有的人却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抑或整天唉声叹气以泪洗面。其实无论发生什么,只要恰当地规划自己,勇敢地走下去,就已成功了一半。

那些及时规划自己的人,总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些止步不前之徒,得到的永远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面对胯下之辱,韩信忍辱负重,用毅力规划自己;面对亡国之痛,勾践卧薪尝胆,用坚忍规划自己;然而,面对滔滔乌江之水,曾威风一时的西楚霸王选择拔剑自刎,放弃规划自己。渡江、潜伏、东山再起,这简单的规划自己却没有及时出现,导致上演了一幕悲剧。因此,及时规划自己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唯有及时规划自己,才造就了马云的成功;唯有正确规划自己,曹雪芹才会“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相反,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拿破仑,只能成为战争的疯子并最终沦为阶下囚;不及时规划自己的严复,从提出变革到吸毒过多而死。数不胜数的人,林林总总的事,都给我们阐明了一个真理:及时规划自己的人,总比那些不规划自己的人,要活得出色,活得精彩。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所以,正确并且及时地规划自己吧,当梦想的蓝图勾勒完毕,当志向的大厦构筑完成之时,就是我们迈步向前,完美人生之际!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

山东考生

外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更加顺利。这便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无形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赢得竞争中的优势。

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双赢的智慧,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别人的短处,从而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彰显。当我们积极帮助别人时,自身的价值便会得到体现,会使自己获得极高的信誉。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极度萧条,企业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资金匮乏。而此时各国银行大多停止接济困难企业。然而,此时的花旗银行却积极办理各项贷款业务,尽力挽救各国企业。企业由于受到援助,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复苏,按时归还了花旗银行的贷款。花旗银行的这一友好做法,不仅没有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信誉。在此后的发展中,花旗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使自己成为世界知名银行之一。这一双赢的举措不但救活了企业,而且让花旗银行赢得了许多商家的信赖和支持。

相反,如果缺乏双赢的意识,疏于施助于人,那么我们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进而缓慢下来,因为我们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外国一位传教士曾经说过:“当他们去攻击革命党的时候,因为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当他们去攻击农民军的时候,因为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而现在他们来攻击我了,我该怎么办呢?”这名传教士由于以前没有帮助过别人,“现在”便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现在的一些企业,当同行陷入困境时,不是伸出援助之手,而是落井下石,在企业处于平稳发展时,有时还采取诋毁别人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做其实是极不明智的,他们既会失去买家的信任,又会败坏自己的声誉。

由此可见,通过帮助别人既可以给别人机会,又能彰显自己的长处,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那么,我们要懂得帮助别人,自己身处危难之时,别人也会俩帮助我们,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前进。“双赢的智慧”让你我在玫瑰馥郁的香气中共同享利,和谐发展。

【简评】本文开篇引用一位企业家的话,点明题旨。本论部分先引用正面事例花旗银行的双赢举措为例证,证明了利用双赢的举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然后采用反面的事例,与上文构成正反对比论证,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大大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诚信,万万不可丢

吉林考生

尽管艄公所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很有道理,但年轻人绝不该在“健康、美貌、诚信”等七个背囊中,选“诚信”而舍弃。诚信,是万万不可丢的。

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人崇尚“言必信,行必果”。你有诚信的品德,人们就会信任你、敬佩你,愿意与你交往。《史记》载,季布为项羽部将,以诚信在楚粱一带深孚众望。当时盛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刘邦得天下后,通缉季布——“购以千金,敢有舍匿者,罪及三族”。尽管这样,人们无一为贪而告发,也无一人因惧惩而拒匿。直到后来,刘邦竟然为其诚信所感动,下令赦免其罪,并封之以高官。这可谓诚信是立身之本的铁证。否则,你虽然擅长“信誓旦旦”,但总是给人家开“空头支票”,那也必然因丧失别人对你的信任,而丧失立身的根本,最后一事无成。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成事之源。人不是为吃饭而活着,世间一趟,总该做点什么,小则常人,大到名流,都应该成就自己应该成就的那份事业。大企业的领导,必须以真诚对待企业中的每个成员,这样员工们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工作,进而奉献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乃至青春热血。英国哲学家怀特利说:“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海尔集团的成功创业就是很好的例证。领头人张瑞敏上任之初就郑重地许下诺言:我做不到的事,就绝不要求员工做到;我应该做到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他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员工们非常信服、敬佩他,都千方百计地争做开创性工作,从而使海尔成绩骄人,享誉世界。

诚信是治国之道。富兰克林说:“诚信是最好的政策。”一个政府,只有取信于民,百姓才会遵规守纪,听从指挥。秦国欲用商鞅来变法图强,商鞅深恐百姓不听从指挥。商鞅先派人在南门立几丈高的一根木棍,并告之谁能把它移到北门便赏金10两。见无人相信都不肯做,商鞅又将赏金增加到40两,有一人试着

第三篇: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技巧

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6、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

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归纳及答题技巧

引入:

1、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分类:

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分类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一、把握中心论点

1、从题目入手 ①题目即为观点。例:《抱着长不大》、《孝心无价》;②有的题目是论题,从文中找出直接回答这个论题的语句,就能把握论点。例:《美的断想。》

2、从文中运用的论据推断出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也能把握论点。

例:《什么是自制力》[先说明自制力是什么,再引用狐狸的事例论证是怎样的自制力,最后提出反问以结尾。]

3、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根据论点常见位置[一般在篇首或篇末,也有在篇中的]来寻找。[篇首]例:《论事业成效及艺术修养的关系》[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谈骨气》审视开头是不是中心论点,也要慎重,必须通读全文,才可确认。

[篇末]例:《论各类老师》[举了四个不同老师类型的例子后,进而总结。]

放在结尾的,往往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4、借助理清论证思路来把握论点。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

先分析、后归纳的结构,论点常出现在篇末;总、分、总结构,论点一般是在开头。[先分析、后归纳]例:《不应该压制大胆的设想》[总分总结构]例:《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来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例:《不应该压制大胆的设想》

论点:论题+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的判断]

6、有的文章中心论点在中间提出。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辩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好采取此种方法。

不管放在何处,只要留心题目、论点的位置、分析议论展开后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心论点是可以找到的。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如:《怀疑与学问》中: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分论点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分论点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要明确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二、①分析论证方法 ②不同论证方法产生的不同作用 ③如何辨析主要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例:《不应该压制大胆的想象》 有力地驳倒了错误言论

②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警句等证明论点 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论点。

例:《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练》 作者更有力地提出论点

③对比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用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或事实通过对比来论证。

例:《论“基本属实”》 突出文章的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用比喻的方式来证明论点。

例:《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 它使语言形象生动,它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论点]

三、①明确论据类型 ②不同论据的不同作用

1、道理论据:深刻而有力地证明了„„ 例:《无私奉献》

[如果是警句,则说它具有警策作用,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谈“摆阔”》]事实论据: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 例:《无私奉献》

2、文中提及多个事例,是否过多。例:《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练》《有钱就幸福吗》《谈骨气》析:考虑这个问题,往往从人物的所处年代、国籍、身份来考虑的。①、朝代是否相同,从古至今。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③、提及几个人物分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①②点体现了典型性,更具有说服力。③点体现了普遍性。]

如果几个事例分开分段来写,则要考虑看是否是因为“由身居高位的人讲到生活中的普通人”[或相反]

2、概括论据的答式→谁+做什么事+结果怎样 归纳时,要突出论证论点的一面

总之,要揭示论点与论据,也即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看论据是否能成为论点存在的充足理由。^O^/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分列几个小论点阐述中心论点的文章,那些分论点、小论点同时又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四、论证结构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先总再分后总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分析段落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在分析问题时,还要注意论证方法的使用,如有的段集中使用事实举例的论证方法,有的段则侧重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有的段则集中阐述道理进行论证。^O^/注意: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认知。

总之,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思路就很清楚了,最后可以归纳形成一个结构系统图。

五、品位议论文语言

1、议论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2、全文论述严密准确,仍用了类似“可能”这样的词。

例:《中国的革命》[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3、用了几组排比句,其作用是:突出强调了„„[紧扣文中的意思,提炼出主要观点]

用了几组比喻句,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描写了„„

4、用排比段开头:使语言更优美 例:《智者无言》

六、议论文开头的几种特点及其作用

1、举事例[寓言故事、对比论证„„引入] 以此引出论点,更有吸引力例:《为生活设定目标》 以一个事例来引出论点,更有吸引力

注:它的表达方式为 记叙。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特点]:概括性文字

2、以设问引入 引发读者的思考,然后再从分析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学而知之》 以设问开头,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3、引用诗歌、名人名言 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更加突出论证中心例:《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练》 作用:

1、引入

2、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共同目的:

1、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从分析后得出中心论点。

另外,也有是 在开头举了反面例子后加以否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论点。

例:《成功是一种感受》

七、要注意段、句的开头的标志性词语。

分段时的技巧——寻找标志性词语如:由此、可见、当然

标志着出现对比论证的词语。如:相反

八、考虑文章话语、顺序可否调换

1、文章的内在逻辑顺序

2、前后呼应

十一、引号作用

1、特定称谓

2、引用

3、特指

4、表肯定

5、表否定

6、表强调

7、表讽刺

十二、铺垫、伏笔的作用:

使下文情节展开更顺畅,不突兀[常出现在记叙文、小说中,在议论文中少见]

十三、驳论文中,后面的话驳斥前面的话的作用:

答: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语言更警策有力。

十四、关于驳论文:

批驳对方的三个突破口:

①直接驳论点。例:《有钱就幸福吗?》《严师未必出高徒》

②通过驳倒对方论证来驳倒对方论点。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③通过驳倒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驳论文的一般论证思路:例《驳“金钱万能”》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先提出对方的错误观点“„„” 举例论证分析和道理论证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批驳错误观点

十五、注意文章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

议论文语言虽以议论为主,但也要运用其他表现手段,也有一些非议论成分。特别是杂文一类。如某些例证要用到描写,讲清事实要用到叙述,讲明写作缘由和一些事物的特点等要用到说明,而爱憎喜恶等感情的抒发,则要用到抒情。注意阅读这些成分,可帮助你更确切、更具体地了解所论证问题的实质。

十六、指代性词语的具体意思在上下文里找。

如:这„„ 这个意义„„

第四篇: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集锦

素材一:

话题:“成功、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

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

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

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

正是凭着“个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

艺术宗师的。

评扣:语言大师候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

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素材二:

话题:毅力、坚持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回到

自己的阵地。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

战。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

态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

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评扣:对于一个双腿截肢后又重回驾驶室的人来说,那绝对

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素材三:

话题: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

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

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

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

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

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

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

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

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

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

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评扣: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

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素材四:

话题:激励的价值”“成功与自信”“家教教育”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

次赛完车回来,向母亲报告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

有很大的影响。“妈!”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

比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但是,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

是很好的事情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

着跑在别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一

直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有被打

破。

评扣:能正确地激励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就能

获得成功的青睐。

素材五:

话题:忧患意识”“知己知彼”

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

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最强的。海尔集团首

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

履薄冰。”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用81.6%、年销售收

入已突破 400亿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

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按照张瑞敏的说法,他们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赢家通吃。他们的目

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毋庸讳言,我们的许

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 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实

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

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才较为有

益,而较少有害。

评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

忧患意识,不努力进取,就等于自取灭亡。

素材六:

话题:“忧患意识”“成功的因素”

在美伊战争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扬言,他已摆好城市游击

巷战的阵势恭迎美国大兵。在摩加迪吃过巷战苦头的美军不

敢掉以轻心,他们在苦练怎么打胜仗的同时,也在苦练打败

仗后如何当俘虏。战俘训练课程的名称是“超压力灌输”,包含四大科目——野外生存、躲藏逃脱、积极抵抗、保命要

紧。训练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进行,但却是必要的。它可提高

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一旦身临绝境,就可以从容应付。评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数事实说明,谁能为失

败做准备,谁就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素材七:

话题:挫折与成功”“坚守与放弃”

1914年12月,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直

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万美金,他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在大火中 付之一炬。大火最凶的当儿,爱迪牛24岁的儿子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他的父亲。他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他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爱迪生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着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评扣:①灾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能给人带来创新的动力,关键在于你应该怎样对待它。

②不幸,是天才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③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④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素材八: 话题:“成功与方向”“信念”

水从高原由两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了湖泊中的层层鱼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激水奔流篇二: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大全[1] 篇关于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大全,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议论文的说服性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论点,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证明任务。

(二)安排要富有逻辑效果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安排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各种文体思维形式的不同,安排也有各自的特点。议论文不同于描写记叙的文章。它主要是按照事理的逻辑联系进行安排的。议论文一般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这“三段式”是个基本型。由于论题、论点、论据的广泛,内容的各种各样,不仅序论、本论、结论三个大部分变化多端,就是其中每个小的部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变化多端。

1、序论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a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例如:有步骤、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引进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高速服务,这是当前一项重大的

的经济方针。b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例如: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经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这个问题被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c 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十二个小题目。在这里,也要说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d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例如:武钢孟宪成同志对一米七轧机工程所提的意见,十分肯定,很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花费了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攒下来的钱,引进了当代最先进的轧钢设备和技术,为什么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今后怎样减少以至杜绝这种得不偿失的建设工程?e 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例如;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另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得蟑螂也专是喂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唱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蛋边大喊大叫。下文便由此及人,主张人要少高谈阔论,多干实事。g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例如《不要打错了屁股》说的是领导干部有了错误,要引咎自责,不要向下推卸。它的开头是这样的:《龙文鞭影》中有一则《库狄杖吏》的故事:“南北朝库狄连姓,愚鲁,居室常患蝇,乃呼门吏杖之。曰:汝所司何事!乃故放其入来。”本来门吏只负责看家护院,哪里管得了苍蝇,可是愚蠢的库狄却以不忠于职守把苍蝇放进来为罪名,把门吏痛打了一顿。这就是打错了屁股。上述叙论部分的开头,只是几种常见的类型。序论是议论文之首,在一篇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序论简明扼要,既能鲜明的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能引人入胜。抓住读者。

2、本论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或

反驳谬论的错误。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本论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a 并列式并列式也叫平列式。它的安排特点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如张友渔的《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围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地运用社会主义法制,以保证“四化”的顺利进行这一论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在当前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法律实施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b 推进式推进式也叫递进式。它的安排特点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的关系来进行论述。如周恩来的《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郑重论述艺术民主的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就指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接着,文章针对“一言堂”,不让别人讲话的弊病,对症下药,阐明“我们所发表的意见,都允许大家讨论、商榷”的道理。最后集中分析批判“五子登科”(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坏风气,只有去掉“五子登科”的坏风气,民主风气才能建立起来。再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由远到近,从古到今,围绕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地阐发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c 推进和并列的结合式这样安排的文章,一般是篇幅较长的。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以安排形式为主,中间杂以别一种安排形式。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就对各个阶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用的是推进式。然而,在对各阶级分析的那一层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用的是平列式。就整篇来而言,这叫推进式中包括着平列式。作者运用这种结合形式,完满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收到了好的表达效果。以上是议论文本论安排的三种基本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本论部分究竟采取哪种,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决定,不能随意安排。

3、结论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做出答案。结论是全文的综合与概括,总结与提高。

(三)论证的方法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1、举事例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

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事理引申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有叫“演绎法”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发扬民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央的决策是在广泛地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允许同志们遵照正常的组织程序提出意见,但是绝不准从事党章所不允许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限制民主。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允许随便发表和中央相对立的意见或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大家都晓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里面提到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就是一个大家已知的“大道理”,用它来证明“干部和党员都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这个论点是很有力量的。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a 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b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c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反证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4、类比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回顾苏联托洛茨基派在一九二三年这一年中反党篡权活动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王张江姚“四人帮”一九七六年在我国进行的篡党夺权活动,在很多方面就是托洛茨基匪帮的故伎重演。在本质上“四人帮”和托洛茨基匪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野心家,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这两个黑帮在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伟大领袖逝世前后,走的是同样的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样的人心丧尽,完全破产的可耻下场。“四人帮”与托洛茨基派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类比。通过类比,“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在进行这种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一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5、对比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

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始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四化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篇三:2014年高中语文应试作文素材大全(中外名人事迹30篇)2014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30个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一、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话题:?贫穷是一笔财富??坚持不懈??苦难出人才?

二、艰难困苦铸人才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分析: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

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话题:?成功与磨难??挫折的力量??苦难是一种财富?

三、磨难是财富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分析: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绝难予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话题:?磨难是财富??生命的力量?

四、面对失败和贫困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分析: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话题:?挫折??决心??成才的途径?

五、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分析:身陷囹圄而能最终成才,一方面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执著。话题:?永不放弃??信念与毅力?

六、海伦〃凯勒—— 残疾人的骄傲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

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话题:?残而不废??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

八、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

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分析: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往往善于利用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胡雪岩的一生验证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玩火者必自焚?。话题:?规则与人生??规则的双刃性?

九、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十、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第五篇: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

篇关于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大全,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议论文的说服性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论点,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证明任务。

(二)安排要富有逻辑效果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安排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各种文体思维形式的不同,安排也有各自的特点。议论文不同于描写记叙的文章。它主要是按照事理的逻辑联系进行安排的。议论文一般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这“三段式”是个基本型。由于论题、论点、论据的广泛,内容的各种各样,不仅序论、本论、结论三个大部分变化多端,就是其中每个小的部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变化多端。

1、序论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A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例如:有步骤、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引进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高速服务,这是当前一项重大的 的经济方针。B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例如: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经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这个问题被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C 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十二个小题目。在这里,也要说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D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例如:武钢孟宪成同志对一米七轧机工程所提的意见,十分肯定,很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花费了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攒下来的钱,引进了当代最先进的轧钢设备和技术,为什么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今后怎样减少以至杜绝这种得不偿失的建设工程?E 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例如;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另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得蟑螂也专是喂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唱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蛋边大喊大叫。下文便由此及人,主张人要少高谈阔论,多干实事。G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例如《不要打错了屁股》说的是领导干部有了错误,要引咎自责,不要向下推卸。它的开头是这样的:《龙文鞭影》中有一则《库狄杖吏》的故事:“南北朝库狄连姓,愚鲁,居室常患蝇,乃呼门吏杖之。曰:汝所司何事!乃故放其入来。”本来门吏只负责看家护院,哪里管得了苍蝇,可是愚蠢的库狄却以不忠于职守把苍蝇放进来为罪名,把门吏痛打了一顿。这就是打错了屁股。上述叙论部分的开头,只是几种常见的类型。序论是议论文之首,在一篇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序论简明扼要,既能鲜明的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能引人入胜。抓住读者。

2、本论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或反驳谬论的错误。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本论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A 并列式并列式也叫平列式。它的安排特点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如张友渔的《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围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地运用社会主义法制,以保证“四化”的顺利进行这一论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在当前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法律实施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B 推进式推进式也叫递进式。它的安排特点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的关系来进行论述。如周恩来的《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郑重论述艺术民主的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就指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接着,文章针对“一言堂”,不让别人讲话的弊病,对症下药,阐明“我们所发表的意见,都允许大家讨论、商榷”的道理。最后集中分析批判“五子登科”(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坏风气,只有去掉“五子登科”的坏风气,民主风气才能建立起来。再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由远到近,从古到今,围绕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地阐发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C 推进和并列的结合式这样安排的文章,一般是篇幅较长的。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以安排形式为主,中间杂以别一种安排形式。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就对各个阶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用的是推进式。然而,在对各阶级分析的那一层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用的是平列式。就整篇来而言,这叫推进式中包括着平列式。作者运用这种结合形式,完满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收到了好的表达效果。以上是议论文本论安排的三种基本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本论部分究竟采取哪种,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决定,不能随意安排。

3、结论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做出答案。结论是全文的综合与概括,总结与提高。

(三)论证的方法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1、举事例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事理引申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有叫“演绎法”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发扬民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央的决策是在广泛地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允许同志们遵照正常的组织程序提出意见,但是绝不准从事党章所不允许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限制民主。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允许随便发表和中央相对立的意见或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大家都晓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里面提到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就是一个大家已知的“大道理”,用它来证明“干部和党员都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这个论点是很有力量的。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A 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B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C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反证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4、类比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回顾苏联托洛茨基派在一九二三年这一年中反党篡权活动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王张江姚“四人帮”一九七六年在我国进行的篡党夺权活动,在很多方面就是托洛茨基匪帮的故伎重演。在本质上“四人帮”和托洛茨基匪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野心家,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这两个黑帮在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伟大领袖逝世前后,走的是同样的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样的人心丧尽,完全破产的可耻下场。“四人帮”与托洛茨基派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类比。通过类比,“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在进行这种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一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5、对比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始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四化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

下载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议论文题目_高中语文作文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议论文段落写作

    高中语文议论文段落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的企鹅是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可以在水中游嬉,也能在陆上行走。然而,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

    高中语文作文方法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写作是高中的训练重点,下面是一次课堂写作训练的题目。 根据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见解。题目可以定为:“扫一屋”与“扫天下?”(也可另拟题目) 陈......

    高中语文中的议论文写作经验谈

    高中语文中的议论文写作是高考的重头戏,作为高考语文成绩还不错的我,想给大家一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框架,即开头鲜明扼要地提出自己......

    高中语文 议论文事实论据基本方法

    议论文事实论据基本方法学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例析,指导学生掌握议论文事实论据基本方法。 2、通过写作训练,将掌握的基本方法转化为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举例分析......

    高中语文

    表4:高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新高一年级: 《红楼梦》、《家》、《三国演义》、《女神》、《高中文言文拓展阅读》 (一、二册)、《高中现代文拓展阅读》(......

    高中语文

    一、(9分) 1.(3分)C2.(3分)B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4.(3分)A5.(3分)A6.(3分)B 7.(10分) (1)(5分)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堵塞。 (2)(5分)五次用书信催促(刘)......

    高中语文

    高中作文写作技巧 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 当前,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考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似乎......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死水 赞美 3 *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4 *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