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 明 礼 仪 之 我 见征文
文 明 礼 仪 之 我 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古有“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之训,今有“‘八荣八耻’、‘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幸生活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宁波,时时可见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处处涌现蕴含新时代气息的宁波城市精神——诚信、务实、开放、创新,耳闻目睹的都是讲文明礼仪的身边人、身边事。
“文明礼仪”是一种约定,约定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规矩,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事情、如何称呼人„„这些规矩,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礼仪,遵循了这些礼仪,也就成了文明之人,拥有了讲文明礼仪的人们,这座城市也就成了文明之城。
一个人如果讲话粗鲁、满口脏话,他就不会成为文明人,因为他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我们讲文明、学礼仪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觉得受到了尊重。说得更简单一些,讲文明、学礼仪的目的就是“让大多数人喜欢我们!”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时,常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文明用语,给人以如沐春风日常生活中注重言谈举止、穿衣戴帽,就会给人一种有教养、有素养的感觉;济人之困、解人之难,助人为乐,则更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追崇的义举。
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他人”。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衣着得体大方,是对他人的尊重;在公共场合轻声细语,是对他人的尊重。其实,当你心里能想到并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文明知礼的好孩子了。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外出时见人要打招呼、问好,在学校与同学间在互帮互助,在家里要力所能及地干些家务,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学礼仪的基础,都是我们平时必须身体力行去做好的。所以,我一定要学好、用好文明礼仪用语,做好互帮互助的事情,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
第二篇:文明礼仪之我见
文明礼仪之我见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骑马跨天下;孔融让梨,尊敬长辈,长期以来令人赞不绝口;杨时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终成大器……。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生活在“礼仪之邦”的炎黄子孙,莘莘学子,我们更应该处处崇尚文明,让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展现出青春活泼、自然大方、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风采。
中国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仪容仪表是个人涵养的外在表现,打眼一看,穿着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有度,反映出一个人精神风貌。在日常交往中,这是一张没有文字却形象生动的名片。
社会赋予学生应有的仪容仪表要求,穿着校服可以端正学生的思想作风,抵制攀比等不良风气,穿着校服能够培养学生荣誉感和责任感。整齐的校服、干净朴素的仪容仪表、文明友善的行为举止,处处折射出同学们青春靓丽、朝气蓬勃。不化妆、不穿奇装异服、不留长发怪发,并不是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是希望辅助同学们更为健康地成长。过早接触那些并不适合少年儿童发展的所谓时尚,并不能让同学们显得更为优秀和健康,反而会在某些程度上显得不伦不类。
虽然这些问题都发生在极少数同学身上,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极少数的不和谐,影响了我们的校园文明。在此,我代表学校再次重申,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仪容仪表,文明礼貌的教育,一定会坚持不懈,不达目的,绝不松懈。我也在此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了新亚洲学校的校园文明,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从表面看来,发型、妆容、服饰、卫生习惯、待人接物,这些话题显得有些过于零碎,但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恰恰反映出学生的健康风貌。
当然,仪容仪表仅仅是外在表现,真正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应该从小陶冶自身的情操,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品德,尊重他人。“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具备了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言行举止自然应运而生。学习行为规范重在实践,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在日常的言行中,尽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
第三篇:文明礼仪之我见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驰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明礼诚信”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公民道德标准。在08奥运临近之际,举国上下更是掀起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热潮。可见,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那么学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呢?下面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供各位有志同仁参考。
一、出淤泥受其污,入兰室染其香
我们知道,时世造英雄,环境造就人。环境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素质高低。真正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成年人尚且鲜有人者,何况身心尚未健全的学生。因此,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必备条件。试想,走进一所学校,如果到处污水横流、蚊蝇肆飞、窗污几垢,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培育出文明的胚胎。反之,走进一所校园,如果处处鸟语花香、芳草依依、窗明几净,整个校园一派和谐文明之风,可以肯定,莘莘学子置身于这个文明大“氧吧”中,久而久之,其吸收的文明分子必然会在心中发酵而溢香。
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孩子是成人的镜子,成人是孩子的航标。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培育文明的学生,得先有文明的师长。所以,作为教师,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一名文明的护花使者。而诸如“衣冠不整来去,污言秽语谈吐;怒则暴跳如雷,烦时冷嘲热讽;见„优生‟笑嘻嘻,对„差生‟冷冰冰;争名勾心斗角,夺利尔虞我诈”等此类不文明言行,如不彻底改正,学生耳闻目睹,必定依葫芦画瓢。其后果是“懦将带孬兵,劣师出恶徒”。所谓“欲正人,先正己”,为人师表者,必先明礼仪。只有教师衣着整洁朴素,优言雅行、喜怒无形、不亢不卑、一视同仁、普爱众生、清心寡欲、宁静淡泊……学生耳染目濡,才能见贤思齐,慕仁者之风而心生羡意,最后潜移默化为自己的自觉文明言行。
三、不积跬步,无以千里
能成大业者,先从小节起。一代伟人周恩来以其儒雅风度征服了整个世界。他还在读中学时,每天早上起床后总要面壁静立几分钟。同学奇怪,问周恩来“所为者何”。周恩来答曰“照镜子”。诸生愈加迷惑,墙壁上并无镜子呀。周恩来指着墙壁上的一张纸条说“这就是我的镜子”。诸生细看,见墙上贴有一张纸条,上书:身要正,发要齐,衣要整,气要平。原来周恩来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照这面“字条镜子”检查自己的衣着表情等是否大方得体,正是由于他从小就从细节处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才能成就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所以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应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持之以恒,才能积跬步而致千里,才能达到汇滴水而成大海,垒微尘而成高山。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就养成陋习,满嘴脏话、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长大后习惯成自然,要想纠正,恐怕难上加难。因此建议班级、学校可成立“文明礼仪岗”,让学生互相监督、共同提高。也可指导学生建立自己个人的文明礼仪成长档案或撰写文明礼仪日记,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进步,如此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才能渐渐提高自身文明礼仪素养。
四、寓教于乐、乐中有悟
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但靠枯燥的说教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达到育人效果。如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校刊校报等大力宣传,营造一种浓厚的“讲文明、树新风”的舆论氛围;可召开启动仪式,印发倡议书,进行签名仪式等,激发学生投入活动的热情;可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如以班级为主体,召开“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队会;以校报校刊为载体,结合奥运礼仪知识,用连载方式介绍日常生活中及有关奥运的一些文明礼仪常识;以“知识竞赛”、“读精品文章,摘礼仪名言”、“编办手抄报”、“文明礼仪征文”等方式,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情”。还可开展“寻找身边的礼仪细节”、“我看不文明行为”活动,组织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讲文明的细节和不讲文明的行为,使学生分美丑、辨荣辱、明是非。在充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可阶段性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展示当选礼仪之星学生的照片及先进事迹材料,以身边活生生的榜样激励学生。总之,应联系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乐趣,在乐趣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有觉悟,在觉悟中养习惯,最终使学生打下良好的文明礼仪基础。
最后应指出的是,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不是单独靠学校一方的教育就能实现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整体作用,形成合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守礼仪规,做文明人”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多样方法 做活工作。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狠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周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
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3、教师树立学习榜样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它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由此可见,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㈠、学科结合,起好先导作用。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首先应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文明礼仪教育,从性质上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品德课。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将文明礼仪内容结合到相关的思品课程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情感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先导作用。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以便指导日常行为。㈡、营造环境,优化校园,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并狠抓教室环境布置。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周三的小雏鹰广播、以及板报、班队会时间大力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㈢、摒弃说教,通过活动实践,进行礼仪教育。
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们设计推出了“文明礼仪教育规范月”活动,并提出了“从点点滴滴做起,当文明小绅士,做礼仪小淑女,成微笑小天使”的口号,还制定了每周一个主题:第一周“文明用语大家说”,第二周“文明行为大家做”,第三周“室内环境大家美”,第四周“绅士淑女大家争”。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有针对性的制定礼仪教育规范。其中包括学校礼仪:主要包括升降国旗礼仪;进校离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师生交往礼仪;集会礼仪;食堂就
餐礼仪。家庭礼仪:包括孝敬长辈礼仪;兄弟姐妹相处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包括交通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外出活动、购物、参观);打接电话礼仪;待人接客礼仪等。自我形象礼仪:包括仪态礼仪;语言礼仪等。这些内容兼顾了小学生在律己、待人、处世等方面最基本、最常使用、最需要养成的礼仪规范。还制订了学生在校一日文明行为常规。
通过一段时间,文明礼仪教育规范月活动深入人心,校园里随处都能听到礼貌用语,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㈣、率先垂范,促进学生形成礼仪行为
家长与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人,最信任的人,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和教师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文明礼仪规范月活动之初,我们编写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力求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校内教育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并对教师进行言谈举止的礼仪规范。要求教师做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语言礼仪化。举止行为规范化。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学生的礼仪教育就能得到深化。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教育者。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上庄完小结合课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积极从师生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
一、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增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热情度。
文明礼仪教育结合我校《与古诗同行,让习惯滋生》课题组编写的校本课程《徜徉诗海》,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优秀中华诗文经典,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对古诗文喜欢,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积极参与的态度,要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就要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为此我班通过编制诗词操、小游戏、创作诗词歌曲、诵读比赛及诵读展示等活动,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中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我班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小故事,我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在认真
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我班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
三、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有效养成文明行为。
开学初,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学校开展“上庄完小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全体师生认真学习“穿着礼仪”、“行走礼仪”、“ 尊师重孝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 同学礼仪”、“ 升旗礼仪”、“ 集会礼仪”、“ 乘车礼仪”、“ 餐桌礼仪”,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班队会、板报、作文、手抄报、讲相声、小品表演等形式宣传礼仪知识,引导学生系统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以礼待人、文明处事。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文艺演出、礼仪长廊、文明礼貌用语征集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开展了“文明礼仪的班级环境”评比活动,营造文明礼仪的浓厚氛围,班级的角角落落,处处是温馨的文明用语和亲切的行为提示,细细的文明小溪涓涓流进学生的心田。
四、营造文化班级环境,浓厚礼仪教育氛围。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五、提出礼仪要求,指导学生去实践。
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特举办关爱妈妈主题活动: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生日;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爱好;帮助妈妈(奶奶、姥姥)做一件家务;清晨,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睡觉前为妈妈洗脚;为妈妈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帮妈妈捶背等。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小孩子们就以实际行动实施了礼的行为。
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种子需要阳光的照耀,校园需要文明和谐的春风。结合我班“与古诗同行,让习惯滋生”的课题,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让学子在这茫茫学海中,扬起理想的风帆,做新世纪的太阳,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让他们终生受益。
农村学生基本上进入校园就在不同层度上带着家里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比如:爱在地上玩耍,见到老师怕生、害羞等情况。家庭是学生们生活的第一个群体。在家庭中与亲人共同生活,家风人情,耳濡目染。如果父母品行不端,行为不轨,则在子女心中留下了一些不良的印象,孩子天生就会模仿,从而也就染上了父母所遗留的不文明行为。由此可见,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通过调查得知,学生不文明行为是几个方面所养成的:
1、教唆型。这类家庭成员中,有劣迹或者品行不端、作风不正,他们直接通过自己平时的言行影响子女。例如:一父母发现自己的子女早恋,不进行正面教育,反而夸奖孩子能够找到媳妇。
2、娇惯型。家长把子女看成小皇帝,过分娇宠、溺爱。孩子就形成自私、贪婪、蛮横的心理,一旦他们遇到不顺其心意的事情,就
涌现出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3、教育不当型。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由于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当,经常打骂子女,虽然看上去是教育,却容易造成子女“压而不服”,思想不通,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
发生打骂行为。
4、留守儿童型。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子女留给家里的爷爷婆婆以及其他亲戚朋友来照看,务必造成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时间的推移,就导致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和增长。
上述四个方面从不同层度影响着学生礼仪的养成,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呢?我主要从学校这个角度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学生礼仪知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礼仪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组织有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礼仪宣传园地,印发一日常规礼仪,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礼仪修
养。我校的几点做法:
1、加强法制宣传。学校应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每学期到学校对全体师生开展1-2次法制宣传。
2、利用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板报、宣传挂图。通过听、看到达学生思想上的统一,能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3、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班级是学生所不能分开的整体,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树立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时时提醒自己的行为为班级争光,并以此为榜样。
二、帮扶留守儿童,以点带面规范礼仪行为
1、教师和留守儿童之间开展结对帮扶。孩子在成长阶段,与教师接触更为亲密,时间较多,教师就应该用师爱辅助孩子健康成长,弥补孩子心理的缺憾。同时,要充分做好自己生活中的细节,让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认知、学习。
2、设置心理咨询室,给留守儿童一个“悄悄话”空间。孩子有很多想倾诉的话语,学校给予这种条件,使孩子能找到对象倾诉,减轻他们心理的负担,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三、以活动为载体,增进学生礼仪修养
首先,在学校建立文明示范岗、文明监督岗。促使所有的孩子在校园内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差的孩子变好,好的孩子更好。其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多开展文明养成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活动中收获。最后,应适当给予文明学生物质精神奖励,通过表彰、鼓励等形式使更多的孩子学文明,讲文明。
此外,家庭是促成文明养成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所以作为家长
更应该注重养成的教育。
讲文明、重礼仪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孩子行为的养成要依靠更多的人来引导,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做一个文明人。
第四篇:浅谈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浅谈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灯塔中心小学 黄芳
少年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教育,是家庭、学校甚至于全社会的首要任务。它要求我们少年儿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团结友爱、热爱劳动、诚实信用、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笔者从教以来对小学生品行教育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俗话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身边所有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模仿。而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就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教育方法不带有任何强制压力,学生易于接受,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替代的,教师的身教可以影响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讲文明。有些学生,在同学之间,经常说粗言秽语。一个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惹事生非等等,对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注重“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教师不仅经常在孩子面前讲文明礼仪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则。比如:我们三年级里原来有两位学生文明礼貌方面较差,给其他同学也带来很大的影响。于是,我经常个别地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课堂上我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有礼,从不用粗话骂学生;课间,我尽量多到学生中,特别是在这两位文明礼貌方面较差的学生面前,我尽量使用礼貌用语。学生不小心碰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如有学生替我拿东西,我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路上或者别的地方遇见学生,我礼貌地跟他们打招呼;如果我不小心碰着学生或给学生增添了麻烦,我总是主动道歉地说“对不起”“请原
谅”等等。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两位文明礼貌较差的学生及其他同学的文明礼貌明显好转了。
2.让学生守公德。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也不知道遵守公德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娱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给班级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校内校外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花草树木、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如要制止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教师除了常跟学生讲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如:我们班级就有很多学生不守公德。看电影时大声喧哗,看到校园里有废纸,不能主动捡起来。于是,我决心走到学生中去,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当我发现学生随手扔果皮废纸时,我当着他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我发现学生在墙壁上或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时,我当着学生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擦掉;当我发现学生践踏花草时,我马上过去当着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师的行动,慢慢地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现象很少发生。
3.让学生守纪律。要想使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口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口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4.让学生热爱劳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不做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学校,不要说什么繁重的劳动,就连一般的大扫除都不肯参加。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从家长工作做起,利用家长会跟家长讲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父母亲要经常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学校,每次大扫除或其它劳动,我都带头干,哪里脏、哪里任务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们的表率,每次劳动结束,我都对本次劳动表现最积极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教师的行动和优秀同学的行动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学,使全
体同学都热爱劳动。另外,我还在品德课上讲一些领袖人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在活动中进行品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为班里较困难的同学捐一些学习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看革命影片,听英雄人物报告,这样,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学生,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三、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里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表扬栏,好人好事登记薄;向学校雏鹰电视台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积极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应该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总之,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千篇一律。这看具体情况,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2014年1月10日
第五篇:文明礼仪之我见(精)
文明礼仪之我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之我见》
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 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秩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 也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 规范。
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我认为文 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它无时无刻地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比如:上课铃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 里恭候老师上课,等老师宣布上课时,学生应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 待老师答应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迟到, 应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 独立思考, 提问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才起来回答, 下课铃向起全体同 学们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方可离开教室, 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进老师的办 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不得随意翻老师的物品。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 “请” “谢谢” “麻 烦你” 等礼貌用语,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行失败, 学习上的暂时落后等, 不应嘲笑,歧视, 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
绰号,不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评头论足,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 生理缺陷,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 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 画、乱刻。爱护公共财务,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 小事做起,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你我身边盛开, 让文明礼仪伴随着我们 一起健康快乐成长,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