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
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吴邦国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解读
《公报》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五方面具体部署,以及六大原则。
1.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 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五大部署
(1)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2)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3)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4)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5)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3.六大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专家解读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们关注,在六中全会勾勒的2020年和谐社会的发展“路径图”中,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特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关键在党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党更是其中关键,即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加强党的领导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两个方面的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公报通过“六个必须”对党提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这16个字概括了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担负的领导责任。
2.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点至关重要。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不大,仅仅在分蛋糕上做文章,社会和谐的目标最终是难以达到的。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说,发展是一个硬道理。另一方面,我们所讲的发展应当是科学发展。这是为了使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不是大起大落,不是片面推进,避免付出过高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冲突代价,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发展过程更顺利一些,发展成果更好地被全体人民分享,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公报特别强调要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这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实现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包括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等。统筹处理这些关系,关键是要深刻认识这些关系的内在联系,片面强调某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好的。特别是像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大家反映较多,意见较大,是我们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表现。抓紧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对责任政府提出新课题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很多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随着开放与发展的进步,社会要经过一个转型期。在今天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下,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提供制度平台。六中全会公报的要求,为各级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建立各类社会管理机制方面,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尽职尽责地履行政府职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另一方面也要权衡各种政策工具的成本,充分鼓励扶持各种社会自治性机制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一种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4.加紧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和政策上的收入分配调整,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体会
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而公报的这一要求,为各级政府落实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提供了行动的方向。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求政府从具体事务的圈子里解脱出来,而把精力放在制度建设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上。例如目前不同社会群体表达诉求的能力和渠道大不相同,如果没有高效公平的机制,有可能忽视困难群体的诉求。
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彼此之间其实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没有良好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就无法保证公平,权益保障机制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时,按照全会的精神,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尊重民意,发扬民主。
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想在这些制度建设中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必须从制度建设的过程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鼓励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到制度的设计过程中来,依法按照民主程序讨论审议通过。从内容上说,在设计这些制度安排时,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包括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5.“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十分丰富,而其中一些要素必不可少: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强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价值,应该是创造条件,达到不仅个人富裕而且共同富裕的状态。三是民主。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维护自己的利益,因而也就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实行民主,扩大民主,发展民主。四是文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其根本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
第二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文章标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周又要下基层宣讲了,我们总是希望一年一次的宣讲,能够起到收心鼓劲的作用,让员工尽快脱离春节的氛围,安心工作。
国有企业用一些传统的做法,来做思想工作,譬如宣讲,黑板报评比,知识竞赛.....,我们虽然是上市公司,仍沿用这些较为陈旧的教育
方式,效果不敢说,至少让员工们知道今年企业的利润目标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主讲“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的东西比较枯燥,希望职工同志们听了别打瞌睡,嘿嘿。今天上午匆匆完稿,贴出来给大家看看,因为针对一线工人,所以用语较为平易。
《正确理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作为一篇文章来看,那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是开篇,而
六中全会完成了这个理论第一次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要学好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可以重点把握它的四个特点。
一、6大原则9大目标,勾勒和谐建设的“全景图”
中国古代讲,“和为贵”,《周礼》这本书里就提到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那么我们现在讲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意思
呢,或者说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才能叫和谐?这个六中全会用28个字来描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状态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社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我觉得,六中全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规划了我们如何达到和
谐社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遵循六大原则,实现九大目标”。哪六大原则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六中全会提出的这“六个必须”,也就是六项原则,是下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它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
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等。
哪九大目标呢?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
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这九大目标针对性很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哪些问题比较突出?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社会保障
”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三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等等,还有环境保护问题。很简单,把不和谐的因素解决掉,这个社会
它才能和谐。
二、多项措施力促和谐,政策取向更注重民生
这几年来,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党中央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了所有的工作之中。像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减负,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800元的标准实行25年了。这次全会我数了一下,总共提出了28项政策措施,来力促和谐,改善民生。就像《
决定》里所说的,“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住房、就业、教育、医疗,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
题,全会都涉及到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更加注重民生的一个政策的取向。
今年3月3号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更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008年,全国农村1.5亿中小学生学杂费全免,去年是中
西部,今年扩大到全国。去年,农民“种粮不交税”,今年要实现“上学不交费”;还有,去年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全国40%的覆盖率,增加到80%。一个农民一年只交10块钱,可以最高报销医药费6000到20000元;温总理的报告还提到,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
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上学不交费,对贫困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人大还要通过二个法律,《企业所得税法》和《物权法》,何谓《物权法》,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最有争议的法律,争了5年,它关系到我们
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核心内容就是旗帜鲜明地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而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私有财产将同国家财产、公有财产处于完
全平等的地位。
三、六大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古希腊著名的柏拉图有一句名言,“公正即和谐”,一个没有公正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现在社会上有没有不公平的现象呢?有,而且
不少。像极个别地区强制拆迁,把老百姓从住的房子里赶出去;
第三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
构建和谐企业,是时代赋予企业党组织的新的历史任务,是党的先进性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需要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不能把“和谐”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和谐企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企业。因此,提高认识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既是加强党的能力建设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构建
和谐企业,最根本的就是促进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因此,认识矛盾,就是要抓住企业与职工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从物质、精神层面上认识矛盾和矛盾产生的根源。审视京粮集团的现状,主要存在三个层面的矛盾:一是深化改革与职工就业的矛盾。随着京粮集团“二五”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在人与岗位的相互匹配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给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带来影响。二是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的矛盾。在经营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系统内不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不同岗位职工之间的收入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这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三是经济建设与精神需求的矛盾。社会变革、企业发展,使员工的竞争压力、忧患意识、自我完善意识明显增强,职工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家园、归属意识、和谐关系的追求更加突出。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
构建和谐企业是建立在尊重人性、人格和以人为本基础上的。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矛盾,要化解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的协调统一,加强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统一,用综合的办法和灵活的手段来化解矛盾。第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注意以情化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第二,要认真解决群众的诉求。职工群众是通过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来认识我们党,来理解党的宗旨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感受党的温暖的。因此,对群众的合理要求要及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矛盾得到化解;对已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要积极研究对策,防止小事拖大,矛盾激化。第三,要不断理顺分配机制。把更加注重公平放在突出位置,既坚持鼓励效率优先、效能优先,坚持职工收入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建立科学的职工收入增长机制,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第四,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谈心制度、接待日制度,开通职工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职工与领导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尊重、激励的和谐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把对职工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荐)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文章标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周又要下基层宣讲了,我们总是希望一年一次的宣讲,能够起到收心鼓劲的作用,让员工尽快脱离春节的氛围,安心工作。国有企业用一些传统的做法,来做思想工作,譬如宣讲,黑板报评比,知识竞赛.....,我们虽然是上市公司,仍沿用这些较为陈旧的教育
方式,效果不敢说,至少让员工们知道今年企业的利润目标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主讲“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的东西比较枯燥,希望职工同志们听了别
打瞌睡,嘿嘿。今天上午匆匆完稿,贴出来给大家看看,因为针对一线工人,所以用语较为平易。《正确理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作为一篇文章来看,那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是开篇,而
六中全会完成了这个理论第一次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要学好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可以重点把握它的四个特点。
一、6大原则9大目标,勾勒和谐建设的“全景图”
中国古代讲,“和为贵”,《周礼》这本书里就提到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那么我们现在讲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意思
呢,或者说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才能叫和谐?这个六中全会用28个字来描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状态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社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我觉得,六中全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规划了我们如何达到和
谐社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遵循六大原则,实现九大目标”。哪六大原则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六中全会提出的这“六个必须”,也就是六项原则,是下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它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
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
心和依靠力量等等。
哪九大目标呢?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
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这九大目标针对性很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哪些问题比较突出?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社会保障
”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三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等等,还有环境保护问题。很简单,把不和谐的因素解决掉,这个社会
它才能和谐。
二、多项措施力促和谐,政策取向更注重民生
这几年来,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党中央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了所有的工作之中。像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减负,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800元的标准实行25年了。这次全会我数了一下,总共提出了28项政策措施,来力促和谐,改善民生。就像《
决定》里所说的,“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住房、就业、教育、医疗,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
题,全会都涉及到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更加注重民生的一个政策的取向。
今年3月3号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更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007年,全国农村亿中小学生学杂费全免,去年是中
西部,今年扩大到全国。去年,农民“种粮不交税”,今年要实现“上学不交费”;还有,去年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全国40%的
覆盖率,增加到80%。一个农民一年只交10块钱,可以最高报销医药费6000到20000元;温总理的报告还提到,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
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上学不交费,对贫困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人大还要通过二个法律,《企业所得税法》和《物权法》,何谓《物权法》,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最有争议的法律,争了5年,它关系到我们
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核心内容就是旗帜鲜明地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而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私有财产将同国家财产、公有财产处于完
全平等的地位。三、六大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古希腊著名的柏拉图有一句名言,“公正即和谐”,一个没有公正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现在社会上有没有不公平的现象呢?有,而且
不少。像极个别地区强制拆迁,把老百姓从住的房子里赶出去;拖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重要决定,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实
事求是,总结工作全面,分析形势透彻。实践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深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拥护。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思想性强,重点突出,对贯彻好全会精神,指导做好当前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吴邦国同志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的说明言简意赅,概括全面,是帮助我们学习领会《决定》精神的重要文献。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决定》,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明确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通过学习,把团员青年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党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提出的现阶段的目标任务上来。会议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团的工作发展。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改革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新创效行动、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力开展青年企业家“东北行”、“西部行”、“中部行”、“老区行”等系列活动,深化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泰达生物论坛、青年it论坛等品牌项目,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贡献。
要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要着眼于青年的现实需求,通过实施新世纪读书计划、希望工程、青年创业行动、青少年维权岗、为了明天工程等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学习、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要把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济困助学、真情助困进万家、手拉手等活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围绕建设和谐文化,通过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文化行动、青年文明号、“三下乡”、青年文明社区等活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网站建设,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协助政府管理好青年事务。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完善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激励机制,加强青年统战工作,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交流合作,团结凝聚各族各界青年,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服务党政总体外交,深入开展同各国青年组织和青年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共同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要大力加强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大创新力度,重点探索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市社区、民办高校等领域的团建模式,不断完善共青团组织体系。要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团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的贡献。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