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20日上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说,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及时发现矛盾问题。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各级党委要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谋利益的战斗堡垒,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各级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要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比如,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畴;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努力把各类社会组织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在征地拆迁中充分保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征地拆迁一片、安定和谐一片;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整合基层资源和力量,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学习推广好这些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长效机制、制度规范。
***强调,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高对实有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保护正当交往合作,依法加强管理;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促进健康发展;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治安方面,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又着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正,更加注重宣传教育,为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努力走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第二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辽宁省公安系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力促进了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也给公安机关服务大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公安工作的新使命。我们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公安工作全过程,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省、市、县三级机关逐级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多次召开大型企业领导座谈会、服务企业推进会,并聘请省社科院专家学者对公安机关的“大服务”项目进行定性、定向论证;在全省聘请了106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企法人代表、律师等,作为警风警纪监督员,对公安机关的执法、管理和服务进行全程监督。同时,我们在广大民警中牢固树立一切警务活动为了发展、一切警务活动为了振兴、一切警务活动为了服务的“大服务”警务新理念,让“大服务”警务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二是把打造平安稳定环境作为公安工作的主战场。我们坚持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服务警务活动的触角就拓展、延伸到哪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整治治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最大限度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三是把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作为公安工作的着力点。几年来,我们坚持从企业最期盼的事进入,从企业最头痛的事解困,从企业最燃眉的事帮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时限,广泛推行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热情周到的“保姆式”服务和问企所需的“跟进式”服务,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派驻了警企联络员,与9293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制度,并先后向社会集中推出了38条便民利民措施、22条服务经济发展举措和4项配套服务事项,以同振共兴的新作为,保障和服务辽宁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围绕提高维稳能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防范和消除社会风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我们把提升维稳能力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一是以维稳理念的更新丰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我们进一步强化维稳是公安工作主业的思想,坚持系统治理,力求全面稳定;坚持矛盾调和,力促动态稳定;坚持人本为先,力求民心稳定;坚持强基固本,力保持续稳定。着力在后勤保障上抓持续求突破,在警务战略上抓持续求突破,在能力建设上抓持续求突破,实现了由维稳理念的更新带动维稳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以构建维稳的格局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我们将服务体系延伸到街道、乡镇、村屯、社区及厂矿、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建立起由政府牵头,维稳、公安、信访、司法、调解、综治、民政、劳动等多部门齐管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大格局。201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东北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实行情报信息互通共享、大型安保互帮共助、跨区域犯罪互查共破、重点人员互报共控、特情装备互换共遣、社会动态互研共判、突发事件互通共处、优势资源互联共用,以东北区域的稳定促进了全国的稳定。三是以维稳的实战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效能。我们坚持以信息化主导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实战型“大指挥中心”,初步形成了指挥调度扁平化、打防管控精细化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坚持以专业化引领应急处突力量建设,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部建立了巡特警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消防灭火攻坚组和特警突击队等专门队伍,并构建应急处突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和战略预备队,有力提升了公安队伍的攻坚作战能力。
围绕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原有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提升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迫在眉睫。一是坚持管理的精细度。我们坚持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省厅指挥中心;深入实施农村和社区两大警务战略,“一区一车多警”巡逻模式迅速普及,街面、社区、单位等防控力量全面建立;逐级建立了网上舆论引导员队伍,实现了“虚拟警察”公开上岗执法,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网上网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与此同时,我们科学调整公安考核指标体系,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训练、阳光执法等网络平台全面开通,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在基层、落实到末端。二是突出管理的灵活性。我们在特殊时段和敏感节点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实行“内紧外松”的管理策略,坚持打整体战、情报战、科技战、攻坚战和持久战;在复杂敏感区域的控制上,采取公密结合的动态管控方式,既确保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在人口管理上,综合采取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邻管人的措施,着力将新增重点人员纳入管理视线,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实现管理的常态化。我们重点建立和全面运行实有人口动态管理、社会矛盾源头化解、社会组织常态监管、虚拟社会综合管控、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五大机制”;大力推进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大网络”建设,在全省形成了立体化、全时空、高效率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
围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工作重点。一是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我们从公安机关自身做起,时时都以“群众在我心中”来要求自己,以“我在群众眼中”来警醒自己,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真心诚意为群众伸张正义、排忧解难,把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为群众做的每一件实事、好事,作为是“在替党和政府工作”,让人民群众把对公安机关的感激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近年来,我们把“大走访”活动作为开展各项公安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采取公安民警走出机关、走进村屯、走进百姓家中的方式,强化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定期开展涉访案件攻坚,把群众诉求前移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解决,实现了信访积案的“清仓见底”,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困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坚持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在工作中,我们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积极发展基层联防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自我防控能力。在工作机制上,借助外力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依托政府网站、110报警平台和手机短信等搭建议警平台,深入开展“开门评警”活动,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主旋律。
第三篇:适应新形势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电力公司仙桃市供电公司
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纪委工作报告
(2009年4月29日)
廖前卫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省电力公司仙桃市供电公司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中共湖北省电力公司仙桃市供电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仙桃市供电公司纪委在仙桃市供电公司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方针,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理念,促进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公司的健康发展、为干部职工的政治安全营造了环境,提供了保障。公司连续四年获荆州供电公司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连续三年获荆州公司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一、狠抓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四年来,公司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龙头来抓,致力于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 一是抓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分解,实施“一岗双责”。四年来,我们根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的调整,及时对党风廉政责任制目标进行了分解,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明确了责任;对基层单位各级领导的要求是“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党风”。
二是抓责任到位,实现“四个同步”。通过制定印发《仙桃市供电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管理办法》,层层签订包含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的绩效考核责任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逐级负责、分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得到了落实。
三是抓考核兑现,实行“一票否决”。坚持对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党委评价基层班子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有责必究、奖罚分明”的考核体系得到落实。
二、构筑三道防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公司纪委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采取教育引导、文化培育、制度规范等多种措施,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是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筑牢思想防线。通过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计划和党员干部的教育计划,每年结合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以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提拔干部采取组织集体廉政谈话、签署廉洁承诺书等措施,提醒干部实现政治上平安着陆;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形成正确导向,对反面案例教育剖析,提醒党员干部要算好“五笔帐”、珍惜职业生涯,提升了党员干部自警、自省能力。
二是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巩固道德防线。通过制订“廉洁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动了廉洁文化建设制度化。通过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观看警示教育影片、写读书思廉体会、征廉洁格言警句等举措,增强了廉洁文化的感染力,强化了干部拒腐防变的道德约束力。
三是落实廉洁从业各项要求,构筑制度防线。通过坚持集体决策制度,认真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行政工作规则”,对“三重一大”问题,实行“领导靠集体、议事靠程序”的决策模式,防止了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通过完善股级干部廉政档案,督促股级干部定期报告个人重大事项,促进了股级干部的自律意识。通过落实同各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新提拔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等谈话制度,对信访反映比较集中的同志进行提醒谈话,起到了相互警醒,相互提高的作用。
三、加大三个力度,信访和案件查办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公司纪委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维护了企业稳定,增强了广大干部员工对企业改革、发展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公司系统没有发生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或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加大公开力度,增强信访工作的和谐力。认真贯彻厂务公开制度,确保职工对企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采取开通信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措施,畅通了职工和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及时对信访举报进行调查回复,引导职工通过正常途径反映诉求,促进了内部问题内部解决。通过“疏”与“堵”、“查”与“教”相结合,发挥了信访工作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改善管理的综合作用。四年来,公司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1件,信访按时办结率达到100%。
二是加大查办力度,彰显党纪法规的威慑力。坚持领导带动、任务牵动、责任推动的案件办理工作机制,确保上级批转、领导交办、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规案件及时得到处理。四年来,公司系统处理违纪违规股级干部10人,其中,被开除党籍1人,免去党内职务1人,留党查看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行政处罚6人。2名职工因违纪违规受到开除留用处分。
三是加大预防力度,提升查案工作的延伸力。通过开展“以案说纪话自律”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汲取教训,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查找体制、机制、制度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建章立制,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四、落实三个监督,源头治理工作进一步拓展
围绕管好“权、钱、事、人”四个方面,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规范党员干部从业行为。
一是坚持廉政监督。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中层干部集体互评、试用期考察等措施,对拟提拔股级干部和股级干部的调整和提拔进行廉政审查,有效防止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坚持对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后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成立了招标工作监督小组,加强对重要工程项目、大宗物资采购招标工作监督,防止了暗箱操作等现象发生。
二是扎实开展专项清理。先后开展了农网废旧物资、“三清理一规范”、商业贿赂、“小金库”、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贯彻落实廉洁自律“七项要求”等专项清理清查工作,通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受到了教育,规范了管理。
三是开展效能监察。以规范治企行为、加强管理监督为目标,以公司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抓手,以监督和检查为载体,以抓典型、抓整改、抓规范为基本方法,认真组织实施效能监察工作。四年来,公司共实施效能监察项目8个,其主要针对城网改造工程质量、热点工程和大项目工程的资金使用、物资采购招投标、大修技改和营销技措的资金使用情况、营销工作中的抄核收过程管理等进行了效能监察,有效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五、注重三个着力,纠风和行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认真实践四个服务宗旨,切实履行十项服务承诺,有效提高了行风建设水平,提升了企业的公众美誉度,连续四年被仙桃市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最佳满意单位”,两次被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满意单位”。2006年,仙桃市委和市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是强化对外宣传,着力优化外部环境。为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个十条”,我们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了优质服务十项规定,宣传了用电政策和安全用电常识,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行风义务监督员会议、不定期地走访人大和政协代表以及大客户,及时通报供用电形势、征求服务意见。积极参加市消协组织服务宣传活动,上街摆摊设点进行服务宣传和接受服务咨询,为行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仙桃电力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是践行服务承诺,着力履行社会责任。针对客户反映强烈的“三难”问题,公司通过采取一个窗口对外、用电报装多套方案选择、控制报装时限等措施,使报装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通过统一对外报修电话、出台抢修时限考核办法、实施专业化分工等措施,使报修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通过拓展收费方式、延长收费时间、增加缴费网点等多种办法,使缴费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完善长效机制。通过出台《行风建设管理办法》、《零投诉管理办法》、《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明察暗访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行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对服务窗口开展明查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做到了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带动一片。
各位代表、同志们,四年来,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上级党委、纪委和公司党委切实加强领导的结果;是公司各基层党支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公司、荆州公司和仙桃公司反腐倡廉部署、狠抓落实的结果;也是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公司纪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四年来的纪检监察工作,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省和深思。一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氛围营造、方式实现、载体搭建急需我们进一步认真谋划和实践。目前存在的认识不高、氛围不浓、载体不新、形式不活等问题急需解决,营造拼搏进取的内部环境与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任重道远。二是全员素质、团队意识亟待提高,存在于个别党员干部纪律观念不强,及少数职工不学无术、利令智昏等问题,一方面给公司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激化了干部和职工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矛盾,造成公司系统多头信访、转办信访高发的局面急需扭转。三是制度反腐力度需要加大,部分制度落后于形势需要,制度执行存在选择性和折扣现象,解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问题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四是工作创新存在短板,由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律性把握和深层次思考存在欠缺,造成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不够突出,权威性和品牌效应亟待增强。五是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对违纪违规惩处失之于软、以罚代纪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公信力。
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今后四年工作建议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升为“反腐倡廉建设”,把它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既是对反腐倡廉战略的新定位,也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今后四年,随着社会监督、行业监管与执纪执法部门的关注度不断加大,员工的民主观念不断提升,客户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既为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我们要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拓展新领域,开创新局面,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后四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省公司党风廉政建设“113长城计划”和荆州公司党委“3331”工作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公司总体目标,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企、廉洁治企的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为公司的各项工作保驾护航,为公司党委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今后四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是: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四无二优”目标。
(一)“四无”:无公司机关管理人员和股级以上干部受刑事处罚的问题;无瞒案不报、压案不查、阻挠办案和有责不究的问题;无因行风建设纠建不力而影响和损害公司形象的重大问题;无因信访案件查办不力或工作失职而造成干部职工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及其他影响公司稳定的问题。
(二)“二优”:确保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在荆州公司系统保持优秀行列。
今后四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是:构建二大体系,突出三个重点,顺利实现“四无二优”的工作目标。
一、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
(一)明确责任。结合实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各基层领导班子,细化到每位中层干部,做到职责划分清晰、责任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具体、完成时限清楚、保障措施有力,形成科学合理、协调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
(二)认真履责。领导干部既要廉洁自律、做好表率,严格要求自己、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各单位党政正职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本单位职工和客户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要及时掌握本单位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情况。要各负其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同步落实。
(三)严格考核。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建立科学的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努力使考核结果准确地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中层干部的奖惩、任用挂起钩来。要明确政策界限,综合运用组织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因失职、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中层干部,严格追究领导责任。
二、构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保护公司经济安全和干部员工政治安全
按照上级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构建符合企业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强化教育,形成拒腐防变的内省机制。建立“大宣教”格局,做到资源共享,效果共参,评估共用,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一要拓展宣教领域,将反腐倡廉教育拓展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使反腐倡廉教育的对象从党员干部延伸到员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二要丰富宣教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综合运用廉政党课、集体谈话、任前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三要创新宣教载体,采取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四要实施分类教育,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出现的不同问题、不同的时机和阶段,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实践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五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为基础,以勤奋廉洁、干事干净为基本内涵,以正确行使权力、远离违法犯罪为重点,以建设和谐企业、廉洁企业为目标,深入开展廉洁文化“五进”活动,增强廉洁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辐射力,营造廉荣腐耻、从廉如流的人文环境。
(二)强化执行,健全反腐倡廉的保障机制。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体制机制。要抓好制度清理,按照“坚持、完善、废止”的要求,做好现有反腐倡廉制度审查、梳理工作。要健全制度体系,认真查找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使制度建设更具操作性、系统性和前瞻性。要严肃制度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廉洁从业制度学习宣传,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执行力建设,确保政令畅通。
(三)强化监督,完善权力运行的控制机制。要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理念,整合监督资源,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措施,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要加强对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监督其严格执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报告、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基层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依法治企、廉洁治企。要认真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入手,把效能监察贯穿于经营管理之中,进行事前预防性监察、事中跟踪性监察和事后改进性监察,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三、突出案件查办工作,维护党纪、政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重视信访举报工作。要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大力解决越级信访、重复信访的问题;落实督办制度,严禁推诿扯皮、欺上瞒下、避重就轻,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就信访举报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排查分析,对其中纯属诬陷的举报予以澄清,消除影响,保护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反映属实的问题,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职工和客户的合理诉求,按照规定妥善解决,努力使信访举报有明显下降。
(二)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要加强与地方执法执纪机关的沟通协调,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和对审计成果的应用,注重对信访举报件的分析挖掘,从中发现案件线索。要严厉查办党员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挪用、行贿受贿、违反财经纪律、失职渎职、商业贿赂、私设小金库案件,保持反腐败的强劲势头。要加大对基层单位自办案件的督办和指导力度,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手段,加大惩处力度,确保办案质量。对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处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办案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予以表彰鼓励。
(三)注重办案效益。要深入研究探讨职务违纪违法案件的发案规律、特点和防范措施,查漏补缺,避免案件重复发生。要建立对受处分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回访制度,保障党员权利。
四、突出纠风和行风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社会形象
(一)强化机制建设。要健全行风工作机制,把行风建设纳入基层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目标管理,与文明建设、党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要坚持行风监督机制,主动聘请外部行风监督员,加强与政府纠风、新闻媒体等监督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要完善行风举报管理机制,畅通客户投诉通道,及时回复客户的意见建议,充分利用投诉资源,促进服务行为规范。要深化行风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促进员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服务承诺。
(二)拓展服务平台。要建立前台为客户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市场服务的管理格局,规范服务流程。要努力争取上级对窗口服务设施的投入,对营业窗口进行规范化改造,统一供电营业窗口标识、功能及设置,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行公司系统统一的客户工程管理模式,适时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
(三)提升服务素质。要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引导员工摆正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客户利益之间的关系,把优质服务从讲文明、有礼貌提升到以人为本、共创双赢的新境界。要强化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教育,开展专业与服务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夯实服务基础。要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塑造“国家电网”品牌。
五、突出工作和生活环境建设,切实改善人文和人际关系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坚持以民主生活会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组织制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促进领导班子团结。要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形象建设,促进党员干部端正大局为重、乐于奉献的思想作风,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习作风,真抓实干、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和情趣高尚、公道正派的生活作风,确保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干事干净,形成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榜样示范力。
(二)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要树立纪检监察工作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与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加快发展相互协调、同步推进,做到坚定不移地支持开拓者、鼓励实干者、教育失误者、惩治腐败者,努力培育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要以人为本,加大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力度,加强对职工关心问题的监督管理,维护职工主人翁地位。要创新沟通机制,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促进干部和职工、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对称,消除误会,增进理解,达成共识。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导职工忠诚企业,感恩回报,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未来四年公司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企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环境,为公司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我们借这次党代会的东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把公司纪检监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公司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适应新形势争创新业绩学习心得
适应新形势 争创新业绩
学习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市联社开展“适应新形势,争创新业绩”学习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省、市各级领导的讲话,以及省、市联社下发的相关文件。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学习,使我从根本上对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体会到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一、转变思想观念。
通过学习,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改变,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工作思想观念,不能安于现状,满足于当前业务经营发展取得的成绩,盲目乐观。每一位信合员工都要存在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不能再依靠经验去完成工作任务,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新的思想观念,加强业务和制度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主动去发展业务、拓展业务层次,学会应用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来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
二、端正工作态度,杜绝“庸、懒、散、软”。
做为信合员工,首先要热爱这个集体,信用社的长足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优良的工作态度是发展的根本基础。反观我们现在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庸、懒、散、软”的现象:一是庸,不认真学习研究业务知识,工作能力跟不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二是懒,工作效率不高,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应付;三是散,工作纪律涣散,上班迟到早退,在工作中各自为政,遇事相互推诿,不接事、不做事,只要个人待遇,不讲个人奉献;四是软,在处理工作事务中,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回避矛盾,不敢担当,工作漂浮,做老好人,不能真正的去面对问题,排除干扰解决问题。
三、适应新形势,解决业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争创新业绩。
一是需要解决业务发展不足的问题。目前存在存款增长乏力、贷款结构性失衡、贷款定价不科学、中间业务品种单一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引存力度,对贷款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加强市场判研,制定科学的定价机制,拓展中间业务品种和收益渠道,解决品种单一性问题。二是需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目前降旧控新形势依然严峻,信贷违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三是内部管理仍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这仍需要我们从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适应新形势,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态度,解决业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信合事业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再创新的业绩。
第五篇: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
适应农村免税形势 思考乡镇施政新路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特别是逐步取消农业税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会引发一系列深刻变化,对基层组织的工作重心、职能设置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破解乡镇工作难题呢?笔者认为,必须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突出工
作重心,推进干部转型。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取消,乡镇工作的重点必须及时调整,要把发展作为主线,把农村“三化”建设作为重心,把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农村作为目标。工作重心的转移又必然导致干部角色的大转变。一是由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转变。乡镇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要从“催粮要款,刮宫流产”的传统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挥连接农民群众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群众走向市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二是由经验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乡镇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改变过去凭传统经验工作的状况,直接深入到一线,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措施,从而使一些棘手问题得到解决。三是由命令型干部向亲和型干部转变。今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对新时期加强和推进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要求,相应地,对于直接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乡镇干部要在提高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改进作风等方面下功夫,切实转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四是由单一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转变。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工作的重心从过去的“收粮催款”向“为发展服务,为群众谋利”转移。这对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干部不仅要政治素质过硬,更要具备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和驾驭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方式。确定和规范乡镇职能是乡镇改革的首要条件,是破解税改后乡镇工作转移难题的关键。一是为发展服务的职能。乡镇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从计划管理转变到总体谋划、引导服务上。要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要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培植一批龙头加工企业;要在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解决农民与市场的衔接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的销售队伍,消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维护稳定的职能。包括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乡镇必须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到位;要完善信访考核方式,及时把矛盾消化在基层;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打击车匪路霸、偷盗打劫,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组织村民排查矛盾,及时解决民间纠纷。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职能。坚持实行村民自治,维护村民民主自治的权利;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提高乡村两级干部和有关执法部门人员依法行政素质,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能。要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党组织。五是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能。各乡镇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增强农民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乡镇卫生院合作医疗水平;根据条件,结合实际,加强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环境。
三、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运行模式。一是灵活机构设置。乡镇在机构设置上要本着“压机关、减行管、扩经济”的原则,通过因事定岗、因岗定责来建立机构;要进一步理顺乡镇编制,清退编外人员,压缩在编人员,分流富余人员,并实施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保合一”的改革,为分流人员提供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合理配置干部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及时调整干部管理运行机制,由划线、划块、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向统一调配、目标管理、专业服务转变,要对原有机关进行机构重设,岗位重定,人员重组,职能重分,从需求上转变职能,在产业链上找位置,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产业发展上,要抽调精兵强调成立产业发展中心,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做到人适其位,位尽其才财尽其用,有力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推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乡镇内设机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末位考评制,将会有力增强乡镇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乡镇干部包村实行“双向选择”,即干部选村,村选干部,真正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